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

2023-01-17

第一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要求

现场调查报告,是一种全面的总结形式,与科学论文相比,它可能不够精辟和深入,方法学方面不够严谨,但是更加全面。由于现场调查的题材千差万别,因此现场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可能侧重于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的综合应用;针对个案病例的调查,则可能侧重于对病例临床特征、检测结果的描述,以及逻辑推理在调查过程中的应用等。但不管是什么题材的调查报告,一些基本要求必须得到满足。

在此,总结经验,对现场调查报告所包涵的要素提出一些要求。根据不同题材调查工作的要求,其报告可能侧重于其中的某些要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完整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包括如下要素:

1.标题

2.前言(事件经过)

3.基本情况

4.核实诊断

5.流行特征(描述流行病学)

6.病因或流行因素推断、验证(分析流行病学)

7.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

8.问题与建议

9.调查小结

10.落款

一、标题

“标题”是现场调查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必须简明扼要地向读者展示所做工作的主要成果。标题应该简练、准确,可包括时间、地点及主要调查内容等要素,有时可省略时间、地点相关信息,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标题的表达形式:“关于+地点+事件名+的调查报告”。但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标题常常有所变化,如“关于XXXX的调查报告”、“关于XXXX的评价报告”、“XXXX调查”等。

二、前言(事件经过)

“前言”部分主要对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经过进行简单概括。一般篇幅不宜太

长,200-500字即可。“前言”部分可包括以下内容:

1.本次现场调查的由来与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调查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简述发现事件的信息来源,包括接报及上报情况等。

2.交待事件发生经过,以及调查工作的任务来源(如下级请求或上级要求等)。

3.简述现场工作经过,包括调查的地点和时间、参加单位与人员、调查方法、调查工作经过、调查处理结论等。

三、基本情况(背景)

“基本情况”是对事件发生地的背景信息进行描述;此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应可对调查和分析结论起到支持作用,应避免提供与主体内容毫无关联的信息。一般来说,基本情况可包括如下内容: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条件、人口构成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机构、平时疾病流行情况或历史上该疾病在该地区流行状况、该地区有关的预防接种情况等。应重点说明与事件性质和原因有关的本底情况,如虫媒传染病应说明媒介种群、密度与变化情况,肠道传染病重点说明当地卫生状况,等。

四、核实诊断

针对传染病群体性事件的调查,首先要对疾病进行核实诊断,证实暴发或流行的存在。因此,该部分主要对疾病的临床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展示。主要内容:

1.临床表现:描述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上的分型及其特点。

2.辅助检查:各种临床辅助检查的结果。根据调查的病种,展示的辅助检查结果应各有侧重,如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可重点展示肺部X线检查及肺部通气指标,胃肠道传染病应重点展示大便标本检查结果等。

3.主要诊断依据:一般参考各法定传染病的国家诊断标准。如果疾病无公认的诊断标准(如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列出病例定义和分级定义。

如果是新发传染病,则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应为调查工作重点,以便弄清疾病的特征,为诊断、治疗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五、流行特征(描述流行病学)

针对一起群体性传染病事件,应将事件的真实面貌完整呈现,即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主要内容:

1.疾病流行强度:总发病数目、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率等信息,以及事件的波及范围及人群等信息。

2.疾病流行特征:即“三间”分布----时间分布、地点分布、人群分布特征。

流行特点的描述,亦应有明确的目的,应可为下一步的病因推断(分析流行病学)相关工作所利用;如不能为分析流行病学服务,可不必事无巨细地展示所有资料信息。这一部分内容为调查报告的专业核心内容之一,应尽可能地用图表来表示,以求简单明了;在信息量较为丰富的情况下,应避免仅以大段文字来描述疾病的流行特征。另,图表制作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忌形式主义;图表制作时要简明扼要,应有序号、标题。制表要求重点突出、主谓分明、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表内的标目排列要合理。

六、病因或流行因素的推断与验证(分析流行病学)

并非每一项调查均可以做分析流行病学的总结。如果调查设计与信息资料足以支持这一部分的分析,则该部分将是调查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病因或流行因素假设:综合临床信息、流行病学特征等内容,提出病因或流行因素的假设。与前面的描述性内容无关、缺乏依据的假设,是不科学合理的假设,只能使人对本次调查的结论提出怀疑。

2.验证假设:根据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以及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等指标,对病因假设进行验证。

3.传染来源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的分析结论。除了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以外,逻辑推理思维也必不可少。

4.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病原学、免疫学检测结果,是确定病因的强有力的支持资料。

5.干预效应:如落实了干预措施,则干预效应可为病因推断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6.病因判断:病因判断的结论;支持本病因结论的理由;排除其它可能原因的理由,等等。

七、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

流行病学调查、查因,是为了控制疾病而服务的;控制(干预)措施的落实,应与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开展。因此,完整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包括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内容。要求如下:

1.描述各种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采取措施的时间、范围和对象等。

2.选择过程性指标进行描述,如疫苗接种率、传染源的隔离率等。

3.防制措施实施后,应对其防控效果作出评价,同时也是验证调查分析是否正确。如果效果不佳或发生续发病例,应说明原因,分析指出需要修正的控制措施。

4.已采取防制措施和即将采取防制措施分开描述。

八、问题与建议

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是提升调查工作意义的必需步骤。同时应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建议,旨在减少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或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提供指导意见。要求如下:

1.存在问题及教训: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对处理不当或效果有限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总结经验:对疫情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成功或关键措施进行介绍。

3.提出建议:综合调查结果、流行因素分析及控制实践经验等内容,分析预测事件可能发展趋势,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包括开展进一步调查研究、尚需采取的对策方法等建议,以及预防今后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建议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九、调查小结

现场调查报告,是最为全面的一种业务总结形式。如果整个调查控制工作比较复杂,则报告内容可能冗长难读,因此可将主要结果与结论进行摘要小结,以方便参考。调查小结不一定是报告的必要组成部分,篇幅宜短,可为几行文字或一个段落。调查小结的内容可包括: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最终结论、针对性建议等。

十、落款

报告的最后为“落款”,包括署名及日期。调查报告通常是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汇报,或向有关单位进行报告,因此其署名通常为直接负责本次调查的单位和主要流调、实验室检测、防制措施实施人员。

调查报告的末尾还应署上调查报告撰写的日期。

以上所列为调查报告的内容要素,并非调查报告固定提纲。调查报告的提纲,可以上述内容要素为依据,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根据调查目的及过程的不同,重点突出地展示调查成果。

一般情况下,包含事件经过、核实诊断、流行特征、病因分析、措施及效果、调查结论等几部分内容的调查报告,已属较为完善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第二篇:参加现场流行病学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参加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的收获

2009年8月13 ~14日,我参加了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第二期的学习。通过此次学习,我更加充实了自己,受益匪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学习万康林教授的“分子生物技术在传染病暴发中的应用”,认识到实验室在传染病暴发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室要强调时效性、证据性,结论要慎重,结果分析要充分、适当、因果关联,并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结合,只是老师的普通话说的太快,有些难听懂。

二、通过学习罗会明教授的案例分析,更清楚了县级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的调查步骤,以及如何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何对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估,以及预测今后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三、通过学习田庆宝教授的统计学课,学会了怎样用区间估计代替显著性检验,对标准差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并认识到做专题调查不要顾忌样本量的大小,要做频数分布表。讲的很好,只可惜时间太短,讲的内容太少,希望下期还能学习田教授的课。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七日

第三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

2004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据该学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接到报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区疾控中心于10时45分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区××路××号。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1380名,教职员工165名。

(二)发病情况:自2004年2月17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2月25日下午3时,累计发生91例,分布在22个班级。经调查,首发病例周××,女,10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该患者于2月17日出现发热(40℃),伴有咳嗽、头痛、流涕等症状,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返校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表2—4。

患病学生班级分布情况为:四(6)班12人、四(2)班6人、五(3)班5人,其余班级均有1~2人。

91名发热学生中,目前体温恢复正常并返校上课的有50人,其余41名学生均离校回家正在治疗或恢复中。

对2月25日发病的8名学生调查表明,8名学生均有发热(38~39.5℃)伴咳嗽、头痛、畏寒等临床表现。其中有2名学生已就诊,1人诊断为肺炎,1人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其余6人已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结果不详。

(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学生中仅有1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所有发病学生均否认发病前1周内有外出、外来史。教室和寝室均有空调,但本学期开学后一直未使用。每间宿舍有6~7名学生住宿,学生来源于全市各区、县。

(四)病原学检测:对2月25日8名新发病例中2名具有典型症状的学生采样后,立即使用快速诊断试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例标本均为甲型流感阳性。

(五)初步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快速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热聚集性发病。

(六)采取措施:我区疾控中心已将现场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要求××学校落实以下工作。

1.加强学校晨检。各班每天由班主任负责统计学生中具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数,并填写“学生发热情况统计表”。每日上午8;00时和下午l4:00时前将统计数据告知学校卫生老师,整理汇总后传真至我区疾控中心;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与我区疾控中心联系。

2.对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劝告其暂停上课,建议在家休息,待体温正常1周后再返校上课。

3.加强教室、寝室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教室、寝室进行空气消毒(可采取食醋熏蒸消毒和无人时紫外线照射消毒方法),对所有空调进行一次统一的消毒。 4.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前后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5.建议有发热学生的班级和同寝室学生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预防病毒感染。 6.近期学校停止举行集体性活动和使用公共教室。 我中心将每天及时报告该校学生发病的最新进展。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2月25日

南昌市甲型H1N1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疫情处置现场指导

意见书的撰写要求

点击数:

126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1、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属于上行文,呈报单位是上一级行政、业务主管部门,一般是一事一文,即一份调查报告一起事件,逻辑性要强,环环相扣,事实要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带主观论断,结论一定要科学。注意不要把调查报告写成鉴定书,也要与作论文发表的调查报告有所区别。

2、起草前的准备

写调查报告的前提是掌握详细的调查资料,报告写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调查的充分不充分。 因此动笔前首先检查一下资料的收集是否完整,所下结论是否有把握,需要向上级汇报哪些情况,还要预见到本事件报告上去上级部门有什么反应。

3、格式

1) 标题 2) 引言 3) 基本情况 4) 实验室检测情况 5) 处理措施

4、标题

标题应明了、醒目。一般用“关于××(单位)××(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即可,这样可通过阅读标题基本了解文章内容。有时要分初始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等。

5、引言 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之前,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开头。较常用的两种开头方式,一是概括全文的内容。这种开头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事件的要点突出鲜明加以概括,使人一目了然。另一种开头着重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经过。

6、调查报告的主体

核心内容:把所有调查结果列出,是摆事实讲道理。因此此部分要求:层次清楚,平铺直叙,有所侧重,围绕结论,详简适当。主体写作一般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检验结果的顺序。

1)基本情况

包括事件(首发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病人的主要症状,治疗经过和转归情况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情况(单列)。着重描述病例的出现时间、发病的高峰时间和病人出现的共同症状及治疗的用药情况。

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 确定使用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病例个案调查 2) 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

①人群分布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不同人群间的发病情况。

②地点分布包括各班组、家庭和不同宿舍及工作场所间的发病情况。

③时间分布包括各时间段(小时或天)的发病情况,一般绘制成流行曲线,它能清楚地反映病例的集中趋势。

3)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

1、确定事件是否为爆发或流行;

2、找出流行特征,阐明发病的可能病因及来源,为查明病因、治疗病人和预防控制提供线索。

3、要了解病人是否有共同的暴露因素,病人是否在一个潜伏期内出现,有没有人与人的现象等流行病学特征。

4、外出史。

7、检验结果实验室检测情况

最好列表表示。阴性结果也要写明,对诊断起关键作用的检验要注明样本采集和检验方法。

8、处理情况及建议

阐明针对本事件作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建议。

9、调查报告的结尾

做出结论时必须慎重,要权衡实验室的结果。事件的判断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实验室阳性结果加强诊断,但阴性不能否定结论,疑难个案要集体充分讨论分析,一定要有一个初步的结论。

二、疫情处置现场指导意见书的撰写要求

1、疫情处置现场指导意见书的特点

指导意见书是出具给被检查、督导的单位的指导意见的文书,事实要清楚,简明扼要,内容要具体。

2、起草前的准备

写指导意见书的前提是一定要下现场调查、掌握详细的情况, 因此动笔前要征求机动队所有成员的意见,由机动队队长确定主要内容,指定专人完成文书的填写,如内容较多写不下可增加附页。

3、格式 1)检查情况 2)意见与建议

4、检查情况

先写明并肯定被检查单位开展和落实的工作,再写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要具体,不能太笼统和含糊。

5、意见与建议

内容要全面,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要有针对性、操作性强,要符合各种技术规范的要求,切忌主观随意,撰写之前可先与被检查单位的沟通,原则性的要求一定要提出并要求落实。

二、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

(一)格式及各部分的写作

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在实际的现场工作中应用较广,他的格式不象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那样固定,尤其是紧急疫情时的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需要把主要内容:“卫生事件的背景、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对今后的建议及疫情预测”叙述清楚即可。但也可以按照以下格式书写——“题目、前言、正文、署名及时间”四部分,若有需要,可在“前言”之前加上“提要”。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写作方法。

1、

1、题目:指明现场调查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根据需要时间、地点有时可省略。题目应简练、准确。例如“某区一起霍乱O139及不凝集弧菌引起的腹泻爆发疫情汇报”。

2、

2、提要:将本次调查的卫生事件的概貌、调查结果及主要结论、意义等用十分精炼、准确的文字介绍。它能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切地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3、

3、前言:介绍本次现场调查的由来与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本调查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例如:

“2001年10月28日,我市某区发生一起因婚宴所致、由霍乱O139及不凝集弧菌引起的腹泻疫情。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同时就餐的人数为100人,至10月31日止,有67人出现过上吐下泻、伴较明显的腹部痉挛痛的症状,罹患率为67%;共有4人住院,1人留院观察;对就餐者100人采样检验,检出霍乱O1392株,(其中1例病人、1例携带者),另从有明显症状的58人中检出不凝集弧菌17株,(其中3人住院治疗)。疫情发生后,该区及市卫生防疫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未发现有二代病人出现,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仍在进行中。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4、

4、正文:这部分内容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包括三大内容:事件的背景、处理过程及结果、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1)事件的背景及经过

首先,介绍卫生事件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包括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反映了事物产生的客观基础。例如调查现场所处地区的人口、地理特征等。

然后,描述卫生事件的经过。这种描述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一般来说分为三部分:

一、基本情况;

二、发病情况;

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对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应作详细描述,主要包括描述性资料、分析性资料、实验室检验资料三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可有适当增减。

现摘录上述调查报告中的卫生事件经过的描述,如下: “

一、基本情况

2001年10月28日中午12时,某公司职工×××和×××邀请亲朋好友及同事100人,在某区××酒店举行婚宴。当日晚上12点钟左右,就餐者中陆续有人发病,主要表现为上吐下泻、伴较明显的腹部痉挛痛,不发烧。29日中午止,有9人到该公司××医院肠道门诊看病,3人因脱水较重收住院。因就诊者都有聚餐史,该院向该公司卫生防疫站报告,公司防疫站立即向所属辖区某区卫生防疫站汇报,当日下午,该区防疫站即以食物中毒对该酒店进行了处置。

10月30日上午十点半左右,聚餐者之一×××在××医院检验科检出霍乱弧菌O139阳性。该公司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按霍乱处理原则开展疫情处理工作,向区、市防疫站报告了“发现一例霍乱”疫情。30日晚9时,该公司卫生防疫站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该例病人有聚餐史,立即将新情况报告了市站。

10月31日上午9时30分,市站召集该区卫生局、该区卫生防疫站、该公司卫生防疫站的有关领导在该区卫生防疫站召开控制疫情的紧急会议,在该株霍乱弧菌O139得到市站、省站确认,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显示该批聚餐人员中目前已知有10人就诊、4人住院、1例确诊为霍乱,且仍有病人出现的背景下,为便于疫情控制工作的落实,初步把此起疫情定性为“一起因聚餐引起的霍乱O139爆发疫情”。

二、发病情况

×××,女,24岁,××厂职工,家住该区106—85—11,10月28日中午12时参加婚宴,29日零时发病,凌晨3点到××医院门诊肠道科就诊,并收住院,表现为上吐下泻,剧烈腹部绞痛,30日上午10点半由检验科检出霍乱弧菌O139阳性。

×××,男,35岁,住该区7—60—1,10月28日中午12时与父亲一起参加婚宴,29日大便3次,稀软便,无明显发病症状,未就诊,未吃药,11月2日下午由该公司防疫站检出霍乱弧菌O139阳性,为霍乱弧菌O139携带者。

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从10月28日晚12时起,陆续有67人出现以上吐下泻,伴程度轻重不一的腹部痉挛痛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约有20多人先后到医院就医,就医较集中的医院为该区××医院,其中3人因脱水程度较重而收住院,其余经输液后回家继续服药治疗。所有有症状的病人病程在半天到7天之间,经治疗或自行服药后痊愈。对住院的3位病人和另4位病情较重病人作霍乱检查,仅检出不凝集弧菌。

就餐食物原料包括海参等三种水产品、数十种其他材料,对于何种食物及原材料被污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正在进行中。”

(2)处理过程

卫生事件的处理过程可先描述处理原则,然后描述具体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其中具体措施部分可按实际工作的先后顺序如实描述。摘录实例如下:

“根据霍乱疫情“早、小、严、实”的处理原则,该区、该公司卫生防疫站对本起霍乱疫情及时进行了严格处理。

10月29日、30日、31日连续3天,该区防疫站对该酒店工作人员及外围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肛拭采样、预防性服药,酒店内环境、其下水道及周边环境消毒,采集食品原材料、水产品样本6件,所有样本都未检出沙门氏菌及霍乱弧菌。

该公司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后迅速在该医院内4间病房对霍乱病人进行了访视及流行病学调查,对病房消毒200多平方米(有效氯10000mg/l),5Kg高氯精(60%)冲入厕所化粪池。转移病人到另一医院传染病房隔离治疗。随后到病家进行疫点处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及预防服药,外环境及物品、食物进行采样检测150件,病家消毒100多平方米,厕所下水道用5Kg高氯精(60%)冲入化粪池消毒,家具、衣物、餐具等物品用健之素2瓶消毒,按1000mg/l使用。

10月31日下午、11月1日、11月2日该公司防疫站对参加婚宴的所有人员共93名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一律给予诺氟沙星胶囊3天量进行预防性服药,使用诺氟沙星胶囊3000多粒,并进行肛拭采样检测;家庭发放健之素共计120瓶,带回自行消毒;对××公司4队车间进行了消毒,合计面积2500多平方米,消毒厕所5个。

11月2日下午3点,该公司防疫站从聚餐者中又检出1例霍乱弧菌O139阳性带菌者,立刻组织机动队到病家进行处理,对该携带者所在幼儿园的小班及厕所进行了消毒,对该小班的幼儿布置了预防服药,嘱咐该幼儿园密切注视小儿腹泻情况,加强幼儿园饮具消毒及幼儿各类玩具的消毒。最后将该病原携带者送传染病房隔离观察。

截止11月8日,该区疫情报告显示未出现二代病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所有住院人员皆已康复出院。”

(3)建议及预测

应根据调查结果,对于如何控制卫生事件的发生或流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建议,并对未来的疫情作出预测。摘录实例如下:

“由于这起食物中毒事件涉及人员众多、身份各异,居住分散,部分聚餐人员下落难以查找,给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带来很大难度,现有调查资料不完整,究竟该酒店何种食品带菌,尚待进一步分析。建议增加人员,加大调查力度,以得出引起本次爆发的污染食物来源的准确结论。并加强对该酒店的监测和监督,以杜绝同类事件的发生。”

5、署名及日期

参加现场调查的往往有很多人,涉及到多个单位,因此,此类调查报告的署名不象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那样为参与调查设计及调查过程的个人的名字。而此类调查报告通常是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因此它的署名通常为直接主管本次调查的疾病预防机构的名称。另外,应该在调查报告的末尾署上调查报告撰写的日期。

(二)写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1、无固定格式:实际应用型的调查报告为了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撰写的,他通常不拘泥于形式(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之下),而是将主要问题如卫生事件的背景、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建议及疫情预测等做一报告,以便能及时地将信息反馈到相关的机构和个人。

2、写作重点依据对象而不同:根据阅读对象及报告的目的不同,其报告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如果阅读对象是卫生行政机构及卫生防病机构的专业人员,则写作的侧重点在于调查经过、结论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建议。如果阅读对象是公众,则仅仅告知调查的结论及对公众的建议即可。

3、报告的用语依据对象而不同:根据阅读对象及报告的目的不同,其报告的用语也有所不同。对于卫生行政机构及卫生防病机构的专业人员,报告的用语学术性较强,而对于公众及某些行政机构的非专业人员,报告的用语学术性应减少,应清楚明白,要使受过教育的人看得懂,以免读者发生误解。

4、主体部分写作以时间为序: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是按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设计思路进行撰写。写作时,从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大小、研究方法的类型、资料处理方法,而后写到结果——对疫情的描述及分析结论,最后是讨论。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不同于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一般来说,其正文部分包括“卫生事件的背景、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对今后的建议及疫情预测”这三部分。写作是按照实际的现场工作的时间顺序进行的。

5、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部分较简略:对于正文中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部分的写作原则参见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的写作,但相对来说,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较简略。

(三)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的写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在报告的题目、提要及前言部分出现的问题较少,在正文部分出现的问题较多,列举如下:

1、

1、事件的背景及经过:

(1)相关背景部分描述过于简略或详细,无关的背景夹杂其中; (2)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部分描述不全面,列举材料不充分; (3)仅列举对结论有利的材料。

2、

2、事件的处理经过:

(1)事件的处理经过描述不全面; (2)重点不突出。

3、

3、预测及建议: (1)建议不具体; (2)建议操作性不强。

第四篇:流行歌曲及演唱方法

流行歌曲及演唱方法 音乐荟萃 2008-04-08 22:21:14

一、流行歌曲的概念

流行歌曲也称通俗歌曲,它是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歌曲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大众化歌曲,具有曲调简炼、歌词口语化、演唱自由三大特点。因此,与其它歌曲相比,流行歌曲更贴近生活,容易被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流行歌曲发展简介

我国流行歌曲究竟产生于何时,目前尚无准确定论。从我国音乐发展历史上看,流行歌曲在晚唐以前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特征,与部分民歌没有明显区别。从晚唐开始直至清末,是我国古代流行歌曲的发展时期。唐王朝灭亡后,宫庭音乐逐渐衰落,戏曲、说唱音乐、民歌等民间音乐得到了较大发展,有一些不具一格,自娱性较强的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这类歌曲就是现代人所指的古代流行歌曲。

“辛亥革命”后,我国社会政治发生重大变革,西洋文化大量流入。由于受西洋音乐影响,流行歌曲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的歌曲大多数是以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流行乐曲配以新词而成,也有部分借鉴西洋流行乐曲而新创作的歌曲传唱。三十年代末至建立新中国前,流行歌曲在借鉴西洋通俗音乐的基础上开始吸收本国各民族地方音乐的长处,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得到极大提高,进入了一个风格多样化的新发展时期。我国流行歌曲虽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但是它的通俗性、流行性、民族继承性始终未变。目前,占主流的有欧美风格、港台风格、民族风格三大类。

三、现代流行歌曲演唱方法

我国现代流行歌曲是在民族歌曲和西洋流行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形式,流行(通俗)唱法是一种为歌曲内容服务的演唱技巧。特别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流行唱法有了新的发展,与民族唱法明显区别开来,形成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唱法。从唱腔语音上看,演唱欧美风格的歌曲采用了以英语发音为基础的语音方法,在侧重口齿声音的同时,吸取了一定美声唱法技巧,唱腔显得宽广、厚实,并带有明显的英语发音特点;演唱港台风格的歌曲,采用了以粤语为基础的语音方法,在侧重口齿音的同时,加进了一定的鼻腔共鸣成份,唱腔显得轻巧、细腻;演唱民族风格的歌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北方语音为基础的语音方法,在侧重咽喉声音的同时,加进了一定胸腔共鸣,唱腔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歌风格,声音显得粗犷、朴实。有一种更侧重咽喉声音,沙哑着嗓子唱歌,人们戏称为“沙哑派”。另一种以南方语音为基础的语音方法,在侧重口齿声音的同时,加进了浓厚的鼻音,带有浓厚的南方风格,唱腔显得宛转、柔美。

无论演唱什么风格的歌曲,流行唱法的共性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演唱音色自由,不追求象美声唱法那样规范的发声效果和统一的音色。注重自然发声方法和多样化的音色,突出演唱者自身的个性。自然发声方法就是利用先天形成音质、音色、音量,以贴近生活语言的真声歌唱。多样化的音色就是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可以根据情节变化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变化音色。第二,由于唱腔接近生活语言,大多采用自然、简便、快捷的呼吸法,气息用量和发声的音量比美声唱法小。因此,在舞台演唱时需要借助音响设备的扩大、混响效果来增强音量和美化声音。有一些基本功较差的通俗歌手,在清唱时音量小而音色平平,但一用上较好的音响设备,这些不足就被弥补。第三,舞台演唱借助闪耀变化的美术灯光和艺术场景设置来渲染气氛,集舞蹈表演、说唱伴唱、电声乐器伴奏为一体,追求声、情、景三而合一的特殊艺术效果。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流行唱法不追求美声唱法那样完美的声音品质,不等于不讲究声音品质的好坏;采用自然发声方法,不等于随便就可以唱好。流行唱法是一种大众化的、普及性较强的唱法,既有流行性的一面,又有技巧性的一面。流行性是指这种唱法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掌握。技巧性是指这种唱法也象其它唱法一样讲究发声、呼吸、咬字等技巧。与其它唱法相比,流行唱法只是在技巧上的侧重点和要求不同而已。作为一般爱好者来讲,学会一些自己喜爱且又适合自己演唱的流行歌曲用以自娱,只要掌握基本技巧,演唱时把握好音调、节奏、强弱、快慢、咬字几个基本环节,就可把歌唱得似模似样了。要想成为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歌手,必须专门进行发声、呼吸、咬字、舞蹈等训练。

我国现代流行唱法是在继承民族唱法,吸取西洋唱法的基础上变化和发展起来的,在发声共鸣、呼吸用气、咬字吐字等技巧上与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着内在的血肉联系,不可能断然割开。当今许多艺术水准较高的流行歌手,所应用的演唱技巧或多或少地带有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技巧成份。关于流行唱法的发声、呼吸、咬字技巧及训练方法,在这里只作简单提示:

1、发声:采用发声较自然的中音区共鸣(即:以口腔为主,鼻腔、胸腔为辅的共鸣)方法,声音的着力点和集中点在鼻咽部略靠前位置,以口腔为中心进行发音混声(训练方法另有论著)。

2、呼吸:目前还没有较系统、完整的独立方法,一般是根据自身情况参照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或戏剧唱法的呼吸技巧(训练方法另有论著)。

3、咬字:讲究“出声、引腹、归韵”,但更强调“出声”声母发音清晰准确、果断有力(训练方法另有论著)。

四、流行唱法常用歌唱技巧简介

流行唱法中应用一定的发声共鸣及呼吸控制等歌唱技巧,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系列非传统的歌唱效果。常见的歌唱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轻声唱法:应用恰到好处的气流振动声带产生基音,基音声波通过口腔形成一定共鸣,在口、齿、舌的控制下将声音对准麦克风轻轻送出,唱出近似讲悄悄话的声音,使听者有贴近、神秘的感觉。

2、气声唱法:又称叹息法,是以气带声的歌唱方法。发声前使气息从声门透出,继而发声将字吐出,效果有如叹息和抽泣,给人一种亲切和甜美的音色。

3、“假声”唱法:声带拉紧,气流振动声带边缘发声,就是用人们通常指的“假嗓子”发声。这种方法是为增强真假声对比时表达某种特殊效果而用在歌唱的某一部分。

4、喊声唱法:用强气流振动声带,发出豪放,高亢、有力的喊唱声音,给人以热烈、激动、紧张的感觉。

5、道白唱法:是应用在乐句中的歌词密、节奏快情况下的一种唱法。使用轻巧有弹力的气息发声,咬字器官转换灵活,吐字快而不乱,接近快速讲话的方式。这种唱法常用来表达迫切、激烈的情绪。

6、甜声唱法:使用较好的头声区共鸣,混声位置在鼻咽部,声音好象从眉心飞出,带有近似儿童的声音。这种唱法音色甜蜜、纯真、优美、朴实。

7、哑声唱法:发声时喉头下压,。基音在喉腔、气管和肺腔共鸣,突出喉部的声音,唱出一种沙哑、憨直、朴实、野性的音色。这种唱法有的侧重憨直,有的侧重沙哑,就是通常人们所称的“沙哑派”。

8、低吟唱法:使用低声区的胸腔共鸣,借助话简的扩大效果,唱出低沉、宽宏的音色。这种唱法适合男中、低音歌手表达一种深沉、抒情风格的歌曲

第五篇:2011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梅河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

为摸清动物疫病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掌握本地区主要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的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为动物疫病预报预警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结合农业部、吉林省有关文件要求,按照目标明确、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工作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职责分工

(一)梅河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负责全市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技术指导工作,制定和发布全市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成立由梅河口市畜牧业管理局防疫科和梅河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工作人员组成的市级动物疫病流调队,组织实施畜禽和宠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定期向通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二)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具体工作方案;并组建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由专人负责,具体实施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定期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报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三)村级防疫员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动物饲养和动物疫病发生情况的日常统计和巡查工作,认真填写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动物存栏调查表,并定期上报乡镇畜牧兽医站。

二、流行病学调查范围

梅河口市的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100%,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调查区域

涵盖全市21个乡镇,其中梅河口市城区以宠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为主;其它乡镇以畜禽重大疫病和常发病调查为主、宠物疫病调查为辅。

(二)调查对象

包括养殖场/户、动物诊疗机构(含畜牧兽医站)、屠宰场、等。

(三)动物种类

包括鸡、鸭、鹅、猪、牛、羊、马、、犬、猫等。

(四)疫病种类

1、重大传染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猪伪狂犬、猪蓝耳病、布病、结核病、马传贫、马鼻疽、炭疽、疯牛病、痒病、狂犬病、布鲁氏杆菌病、弓形虫、等。

2、常发疫病。包括:猪圆环病毒病、禽白血病、衣原体病、细菌性疾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猫瘟热、猫白血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等。

三、工作内容

(一)市级流行病学调查

1.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流调点,通过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整个动物群体的一种

统计调查方法。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星期到2个乡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每个乡镇负责4个养殖场及10个养殖农户的联系和确定工作。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填写流调表、临床解剖、采集病料并开展实验室检测等形式进行,诊断结果和防治建议于7-10个工作日内反馈。

2、流行病学定点调查

通过有代表性的定点抽样调查,更准确地了解梅河口市动物疾病的流行状况,定向监测动物疫病流行的变化情况,为宏观和科学分析评估、预警动物疫情、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在本辖区内设立猪、鸡、牛、羊四种动物各一个饲养场做为市级定点调查对象,负责日常疫病动态观察,每周填写《养殖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并按规定时间上报;每月至少收集和留存病例样品四份以上(同畜种或不同畜种),以备市兽医实验室及时接样诊断。

3、流行病学紧急调查

当梅河口市区域怀疑或确认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疯牛病和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出现、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特征出现明显变化、牛瘟等已消灭疫病再次发生时,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紧急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程序,组织实施现地调查,填写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根据调查情况,流调队要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4、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围绕特定目的,灵活设臵的调查项目。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影响因素,适时开展各种专题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二)乡镇级流行病学调查

各乡镇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月至少对猪、禽、羊、牛养殖场各2个,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关于紧急流行病学和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各乡镇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制定流行病学调查预案或方案,并根据需要积极配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相关工作。开展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包括以下信息来源:

1、畜禽养殖场:地理特点、饲养数量、疾病种类、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治疗情况、损失程度,免疫情况等信息;填写《养殖场流行病学调查表》。

2、 动物诊疗机构(包括乡镇兽医站):通过对辖区内动物诊疗机构的调查,了解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填写《动物疫病诊疗机构畜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动物疫病诊疗机构宠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3、 屠宰场:通过对屠宰场检疫过程中,发现疾病的流行情况并填写《动物屠宰场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4、 动物饲养数量动态调查:通过对辖区动物的引入和转移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辖区内动物的饲养情况并填写《动物存栏情况调查表》。

四、分析评估与信息交流

(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辖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结合本地畜牧业生产、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数据,定期评估疫情发生风险。

(二)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对疾病诊断结果及时反馈养殖场,指导畜牧生产,要及时与各调查点交换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意见。

五、其他工作要求

1、各乡镇兽医站于每月十五日前将流调情况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

2、市动物疫控中心于每月二十日前将流调情况报通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

3、各乡镇兽医站于每月二十日前上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月报表》。

上一篇:劳务派遣单位规章制度下一篇:流行病学实习教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