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英语拼读能力的培养

2023-01-22

在音标教学和拼读教学中, 采用“集中教学”就是“强化教学”。它集中时间、教材、思想、方法进行短平快教学。让学生能借助音标认读单词、预习单词、见字能读、听音能写。采用“适当集中”的教学法值得肯定。

1 培养学生英语拼读能力的途径

1.1 从字母入手导入音标教学

在授新课的同时, 完整的教授2 6个字母, 着重讲解字母和字母音标的联系及区别, 然后把26个字母所含相同音素的字母分类。反复进行26个字母的音标发音练习、拼读字母音标, 让学生领悟字母的读音和音标与字母的区别。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很自然地从字母学习过渡到音标学习, 激发学生用脑学习,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1.2 相对集中时间学习4 8个音标

在教新课的同时, 相对集中挤时间学习4 8个音标和音标拼读。按照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思中的集中教学法, 用一节课集中教完48个音素, 采用以下20, 3, 2, 3, 2 0中间开花的教学法教4 8个音标:

制作音标卡片进行反复个别或集体训练, 直至9 5%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 这个环节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必须进行一个一个地面对面地进行检测。

1.3 音标拼读训练

从发音到拼读, 学生还要进行巩固音标发音练习, 为了让学生较轻松地记音标, 更好地过拼读难关, 进行以下比较顺口的、容易上口的音标拼读训练:

然后进行一些规则单词的音标拼读训练, 并且注重单词的重读音节, 布置一定份量的音标给学生在课后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练习拼读, 一周后教师进行音标拼读过关检测, 评定各个小组及其各个成员的阶段成绩。

1.4“捆绑”式检测评价学生

采用捆绑式检测学生对字母、音标和音标拼读能力。组建按学习成绩差异混合编成英语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成员进行满分1 0 0分的面对面的音标和音标拼读检测, 然后算出该小组的平均成绩, 小组成员都得到一个相同的平均分, 并把这个分数记入分数册, 记入班级个人素质量化成绩, 各个小组也记一个评比量化分。通过捆绑式检测学习, 调动学生课外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1.5 单词拼读

单词拼读是通过所发的音标转化为字母的转变,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字母与音素、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 要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系、对比、总结和归纳的认知学习和迁移学习的习惯, 使学生尽快形成见词就能拼, 能拼就会读的能力。可以适当集中一些规则单词进行拼读训练, 如:plane, take, apple, at, and, these, he, egg, enter, ice, inside, is, it, over, nose, on, of, student, use, up, under, …….在教学中, 由学生独立拼读生词, 让学生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 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 建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用集中学习法教音标不会用很长的时间, 当转入音节和拼读, 以及重音、连读、失去爆破等常见读音规则的教学, 则大约要用一个学期, 而要很好地掌握拼读规则, 达到熟练程度, 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需要一步一步, 扎扎实实进行下去。

2 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

学生的情感态度对记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学英语, 学生感到新鲜, 情感十分头入, 学习态度积极, 单词记得较好。而到了后面学习压力大了, 就出现很多记忆困难。所以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可开展一些单词竞赛活动, 采取一些奖励办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持之以恒投入英语学习, 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 要注意音标转为字母的练习

从音标拼读转到单词拼读, 需要进行一定量的单词注音标、音标写单词的练习。使学生明白通过所发的音转化为字母。

2.3 不要操之过急

要掌握英语的读音规则, 还要在初二年级适时集中训练, 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进程中不断总结归纳, 直至学生较好的掌握基本的、常见的拼读规则。不要因为很多单词拼读不规则而忽视音标、单词拼读教学, 也不要因为学习拼读规则而花太多太多的时间, 耽误了课程的进度, 影响期考成绩。

3 结语

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在当前普遍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形势下, 我们要结合学生和教学条件的实际, 用好我们的教材, 把语音教学抓好抓实, 一定要逐步落实, 人人落实, 教学质量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摘要:英语音标和汉语拼音一样重要, 让每个学生都具有音标拼读和拼写能力, 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点。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拼读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拼读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马承.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M].

[2] 华东师大.张思中外语教学法[M].

上一篇:让孩子玩得更精彩——浅谈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下一篇:小学新课标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