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法制教育教案

2022-07-24

教案的特征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学习、思考和模仿。教案撰写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而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则关系到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幼儿法制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幼儿法制教育教案

幼儿安全教育教案

大班健康:小小安全员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认识火警,易燃物品等标记。

2、知道火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3、丰富幼儿的防火知识。知道简单自救技能。 活动准备:

拼图图片三张,易燃物品标记,火警标记,严禁烟火标记个一。 小小安全员标记人手一个。 食物展示仪,图片。 活动过程:

1、读新闻引出课题

师引起幼儿兴趣,然后读新闻。 提问:

(1) 新闻中说了一件什么事? (2)火灾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 (3)怎么会引发火灾的呢?

2、认识易燃物和火种

⑴当易燃物遇到火种时容易引发火灾,那你们知道什么是易燃物呢? ⑵现在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的活动室里有哪些易燃物?

⑶让幼儿认识易燃物标志(易燃物中间有一团火,表示火种) 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火种?

小结:火是个神气的东西,有时它会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有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

3、 讨论:如何预防火灾

认识了易燃物和火种,那我们平时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火灾? 幼儿间先讨论 然后个别讲

4、

竞聘小小安全员 (1)全知识竞赛, 看图片辨正误 抢答题

合作拼图。拼完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讲述所拼内容。 (2)录取小小安全员 戴标记 宣誓

(3)小小安全员去行动。

马路上的斑马线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斑马线的作用,了解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有过马路走斑马线的意识,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背景图(马路)、斑马图片、斑马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有一群快乐的„„„„主动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小动物到我们班级来,他们要给我们说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马路上的斑马线》。

2)小动物们是怎么过马路的?(坐在斑马叔叔的背上,让斑马叔叔驮着过马路)

3)可是斑马叔叔每天这么背小动物过马路,他多累啊,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幼儿想办法)

4)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小动物们也想到好办法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办法。

2、讲述故事“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一点也不害怕了”。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现在的幼儿在自我保护方面知识比较缺乏,家长过渡保护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力度对家长进行帮助,早日放手让幼儿体会社会生活。

紧急撤离

活动目标:

1、遇到突发事件时,幼儿能及时快捷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幼儿熟悉安全撤离路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有关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

2、班级紧急撤离图。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或图片,让幼儿感知遇到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煤气泄漏、火灾等)。

提问:“如果遇到突发事情时怎么办?”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熟悉警报录音,组织幼儿“实战演习”。听到警报声音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按图标路径迅速撤离到户外安全地带。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活动分析:大班幼儿 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火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活动二

1、组织幼儿讨论:

(1)、 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

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2、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认标志,讲安全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的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标志,主要认识:当心触电 当心中毒 禁止烟火

4、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 知道发生火灾以后简单的自救方法,提高 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安全标志图片一套

3、挂图四幅

4、布置好“安全图片展览” 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多媒体课件:《会说话的标志》 导入课题

2、基本部分:认识安全标志

师:小朋友我们坐下来和你的标志朋友说说悄悄话,看他叫什么? 提醒我们怎么做?也可以把你标志朋友的名字告诉你的好朋友。大家互相说一说。动脑筋想一想。

当心触电:警示我们这里有电,危险,告诉我们小朋友不要用手摸更不能进去玩,要远离这个地方。

当心中毒:提醒我们这里的物品有剧毒,千万不能用手去摸。

禁止烟火:告诉我们这里堆放的物品都是易燃物品,禁止在这里点火,抽烟,放鞭炮。否则会发生火灾。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安全标志 。还知道了发生火灾以后怎么办?我们不仅保护了自己而且还要学会帮助别人。这里有几幅画 很多有危险的地方都没有安全标志。我们给它贴上安全标志,这样别人走到这里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幼儿分成4组给设计好的场景贴安全标志 ,最后老师带领幼儿总结讲评)

3、结束部分:参观安全图片展览

今天小朋友表现的都很棒,以后小朋友平时要注意观察你生活的周围 还有那些标志,提醒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标志图片展览,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以后我们也要做小小设计师,来设计更多的标志。

4、活动延伸:为幼儿园设计标志

繁忙的马路作者: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感知交通规则的重要,掌握交通规则儿歌;

2、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建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大幅图片1张小图片三张;

2、六个交通标志

3、红绿圆形各一个,室外场地上用粉笔画好斑马线。

过程:

一、老师出示“人行横道”标志,提问:

1、你见过这个标志吗?你在哪里见过?

2、这是什么标志?它有什么作用?

3、当你看见这个标志时,你应该怎么做?

二、分组活动:请幼儿看《健康》第27页,互相说说六种交通标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如果见过这些交通标志,想一想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

三、了解标志

1)如果违反了交通规则会发生什么危险? 2)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真多,很容易发生危险,那么谁在维持交通秩序?除了交通警察,还有谁在协助管理?

3)马路上有许多标志提醒行人、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你还知道哪些标志吗?

4)小结:交通标志提醒行人和驾驶员安全行驶,安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

四、欣赏儿歌:《马路上》

五、游戏:看谁又快又对

1)教师任意说出《健康》第27页上交通标志的名称,让幼儿迅速指出对应的标志;

2)教师出示大的交通标志,请幼儿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

六、游戏:快乐的小司机

附:马路上(儿歌)

大大的马路宽又平,车来人往忙不停。 红灯这了车辆停,绿灯亮了赶快行。

要过马路怎么办?斑马线上快步行。 不翻栏杆不玩耍,交通规则要记清。

运动伤害能防治 活动目标

1、知道运动可以使身体健康。

2、了解简单的运动伤害后的得自救措施。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锻炼身体是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

2、告诉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时,应该选择平整的地方,不要在水泥地上踢足球,以免摔伤。

3、如果在运动时扭伤,应马上停止运动,并立刻告诉老师,不能随意乱动。

4、告诉幼儿剧烈运动后不应马上喝水,而是应该先把汗擦干,然后在喝水

活动目标

1、知道运动可以使身体健康。

2、了解简单的运动伤害后的得自救措施。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锻炼身体是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

2、告诉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时,应该选择平整的地方,不要在水泥地上踢足球,以免摔伤。

3、如果在运动时扭伤,应马上停止运动,并立刻告诉老师,不能随意乱动。

4、告诉幼儿剧烈运动后不应马上喝水,而是应该先把汗擦干,然后在喝水

病从口入别大意》健康教案

作 者:冯娟 发布时间:2008-11-10 收藏本页

·家长们在寻找宝宝的班级博客,您建了吗? 《病从口入别大意》健康教案

曹庄小学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师的讲解,教育幼儿不要在路边买零食。

2、知道病从口入,做到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

活动过程

1、说说自己都在路边买过哪些小食品,告诉幼儿,路边小摊买的小食品不卫生,而且还含有许多色素,食用以后会导致食物中毒。教育幼儿不要在路边买零食。

2、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糖葫芦》,让幼儿明白不要在路边买东西吃。

3、平安娃娃有话要对小朋友说:走路时不吃东西,尤其是棍状食品。因为,如果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很容易戳伤。

4、告诉幼儿吃饭时不要吃的过饱,吃豆腐、蒸鸡蛋时不要心急,以免烫伤,同时,还要注意要细嚼慢咽。

着火了,怎么办

目标:

1、

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

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准备:图片、投影仪、电视、红布、湿毛巾与幼儿相同,玩具手枪一个。安全出口一个。 活动流程:

一、

出示容易发生危险的图片引出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观察图片上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情况?

1、

教师出示投影仪展示图片,让幼儿自己说。

2、

教师挑选几幅介绍。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能玩火、玩蜡烛、这些行为都是容易发生火灾。现在马上要到清明节了,请小朋友提醒家长,在清明节上坟点蜡烛、燃烧纸钱,在离开之前一定要扑灭火苗,防止发生森林大火。

二、

小实验“蜡烛灭了”。教师提问:“当点燃的蜡烛用杯子盖住,会发生什么情况?” 教师实验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当火刚刚烧起来,可以用破衣服去扑灭,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盖住,隔绝空气灭火。

三、

如果发生火灾,没有办法扑灭,你该怎么保护自己?

幼儿根据经验讲述,火灾发生后的几种处理办法。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关图片。

1、 报警:火灾发生后不要慌张,火警电话119;报告失火的详细地址,在得到消防队的明确回答后,才可以挂电话。

教师和幼儿学习拨打119的电话,教师做接话员。要求幼儿说清楚自己的所处位置。

生活中的防盗

一、设计意图:

清晨,明明一来园就同大家介绍昨天在公共汽车上,妈妈手记被偷,以及众人帮忙抓小偷的事情。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并自发地加入讨论。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自然就产生了“生活中的防盗”的主题,这个教育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是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反映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拓展孩子的视野,具有非常现实积极的意义。

二、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本目标从认知、能力、情感等多角度确立,内容涉及社会、健康、科学、美术等多个领域,力求“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四、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

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

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3)

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

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5.活动延伸:

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爸爸、妈妈不在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活动准备:

1、设情境:爸爸、妈妈不在家。

2、自制图片4幅、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使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陌生人敲们不能开。

(1)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名字叫“爸爸、妈妈不在家”。

(2)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品不演了吗,因为亮亮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等大家回答问题,小品又继续了。

提问:① 来的是什么人?② 亮亮能开门?③ 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 ④ 亮亮该怎么做?

(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父母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

一幼儿扮亮亮,另一幼儿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随便找理由)。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做了什么事。

3、听录音《晶晶看家》。

师:有个叫晶晶的小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爸爸、妈妈也不在家,你们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

4、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幼儿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①饿了时自己到厨房里烧东西吃。 ②玩小刀等尖利的东西。

安全教育活动—消防演习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紧急状况下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时才能听从老师的指挥,作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教师和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知道火灾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2、熟悉本班的逃生路线。

活动过程:

1、警报响起,教师迅速做好准备工作。

2、教师即刻停止一切活动,组织幼儿迅速按规定的疏散线路带领幼儿有序下楼,集中到操场安全地带,再清点人数。

3、在规定的时间内,确保幼儿快速、安全、有序地脱离受灾地点,做到无遗漏、无丢失、无伤害。

消防演习反思

3月26日-30日是我市第一安全教育周。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我们大班举行了消防演习活动。

在上个星期的活动中,幼儿已经积累了有关安全防火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消防演习活动。让幼儿知道,万一遇到火灾不要盲目乱逃,一定要采用安全的逃生方法,才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也教育幼儿,不仅自己不玩火,也提醒身边的人不玩火,注意用火安全,懂得保护自己。

3月27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班进行了火灾中的自救演习方法。一声哨响之后,幼儿立即进入厕所打湿毛巾,捂住口鼻。

快速撤离

当大火封门不能很快撤离时,在窗口挥舞颜色鲜艳的毛巾求救帮助。

当火烧着衣服,在地上滚动,把火熄灭。

3月29日上午10:28分,幼儿在教室里正认真地做着作业。突然,刺耳的消防警铃响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班幼儿在教师紧张有序的组织下急速地从楼梯离开教室,向大门奔去„。在演习完以后孩子们特别兴奋,各自讨论着刚才逃生的情景。

在这次消防演习活动,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自救能力,也加强了对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觉得在演练时,幼儿没有演习的经验,导致幼儿没有认真地投入扮演角色。而且内容比较单一,声音比较小,只有报警声,没有其它的内容(如人造化的火灾实景),缺乏火灾的真实性,如果在走廊上放一只冒烟的炉子或用一个大的铁罐里放柴点燃,那效果就更好了。

第二篇:幼儿教育教案

属幼儿园班级管理教案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新班级管理

执教者:甘宇轩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讨论,了解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

2、根据理论阐述和实例讨论,了解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管理。

3、经验分享,让学生了解处理好家园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课本、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今小班幼儿年龄段一般为3-4岁,俗话说三岁看老,所以这是一个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幼儿身体、心理方面都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年龄特征十分突出。特别是第一次入园的小朋友,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问题,他们自理能力各项较差,而且对家人有极强的依赖,入园焦虑严重。面对这样的小班级,三个老师该如何处理和分工才能让新班级正常运作,孩子更快融入新班级,跟上步伐学习、生活,该与家长如何有效沟通才能使班级管理更有效成了幼师入职后的第一个难题。

二、过程:

1、根据课本阐述小班幼儿生理特点,身体外在变化不明显,食欲略减(分析食欲略减的多种可能,此点可根据课堂情况换成分组讨论形式),大脑功能不断完善,神经系统已发展成可连续活动5-6小时,活动能力明显大大增加。

2、3-4岁时幼儿掌握大肌肉运动的时期,可以根据时期特征制定相应的户外活动和体能多动,例如:跑、跳、爬。也可将这些元素加入集体教学中,如:奥尔夫音乐,集体教学是的游戏和课后延伸。此外,小肌肉群也在不断完善,只是还有所欠缺。可制定相应的细小活动,加强他们自己的自己能力。强调教育核心:所有事情都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去做,事后评估难易度,过难过易则放弃,较难的要多加练习。

3、根据课本阐述心理方面特点的理论,此段内容为学前心理学范畴,大致讲述让学生能将此与学前心理学范畴内容相联系及融合。其中提供适当实际案例帮助理解,也可让学生自行分析。

4、生活常规:新入园的幼儿生活常规参差不齐,而且纪律感极差,集体意思不强,分享幼儿园一日常规,分析这对孩子生长过程的帮助(台湾幼儿园案例可借鉴,后比较大陆地区与台湾的不同。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开发新的好的教学方式。)

5、告知学生家园联系的重要性(属家庭教育范畴),实例说明如何做家长工作,只有达到家园同步和家园共育,幼儿才能更快进步,班级管理才能更好执行。

总结:

班级管理看似照单执行便可,可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应学会随机应变,一日目标才是最根本的执行方针。

第三篇:幼儿语言教育教案

2011级学前教育(美术) 姓名:张茜茜

学号:111320110 大班生活经验讲述活动《我认识的安全标志》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小心触电”、“禁止烟火”、“绿色食品”、“施工重地”等安全标志,清楚、连贯地讲述其含义。

2.扩展认识社会事物的兴趣,有安全意识,能遵守社会规范。 活动准备:

1. 将“小心触电”、“禁止烟火”、“绿色食品”、“施工重地”等安全标志贴到硬纸板上,制作成一个大转盘。

2. 画有高压电线、加油站、蔬菜店、水果店、仓库、施工区的大挂图。

3. 与大挂图内容相关的各种标志若干。 4. 常见的安全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我用儿歌引出活动内容,“开心大转盘,一摇它就转,转转转,大家仔细看。”

(1) 我将转盘的指针指向“小心触电”的标志 。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这个标志的名字吗?”、“它告诉人们什么”、“经常在什么地方看到它?”“为什么要有这个标志呢?”

(2) 请一名小朋友将指针指向“禁止烟火”的标志。我提问所有小朋友“标志上有什么”“这条红色的斜线表示什么”“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它”“它告诉人们什么” (3)再请一名小朋友将指针指向“绿色食品”的标志。“你在什么时候、地方见过这个标志?”“它的名字叫什么”“它告诉我们有这种标志的食品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不喷农药,不加添加剂,是对我们身体无害无污染的食品”

(4)我转动大转盘,指针指向“施工重地”,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标志的特点。提问“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它?”“它告诉我们什么?” (二)

为图片找朋友。出示图片,请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想想贴上“小心触电”、“禁止烟火”、“绿色食品”、“施工重地” 等什么标志最为合适。要求幼儿贴完图片后,向大家解释说明理由。

(三)

请小朋友为班级设计一个安全标志,并讲述其含义。 作业布置:

1.生活中见到这些安全的标志讲给爸爸妈妈它是告诉我们什么。

2.请小朋友为自己家设计一个安全标志。

第四篇:幼儿教育学教案

第 1课时

内容:绪论

目标:

1、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知道什么是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

3、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及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重点:掌握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的概念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过程: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二、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三、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进步。

幼儿教师——以教育幼儿为职业的专门教育工作者,更应学好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将帮助你形成基本的教育观念,使你初步了解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幼儿教育,什么是幼儿的发展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幼儿教育机构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幼儿学习活动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与小学的衔接等等,它将有助于你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

四、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1、纵向深入——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幼儿教育学理论。

2、横向联合——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邻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第五篇: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教案

授课教师: 吴丽君、赵晓伟 授课班级:灵童一班

授课时间:2015年5月14日上午8:30 设计意图: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到处充满着威胁孩子安全的因素,孩子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其自我保护能力相当缺乏,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事故,触及到幼儿的安全。因此《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让幼儿感受火灾的威胁以及火灾带来的危害。

4、让幼儿认识消防设施设备,提高防火意识。

5、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防火;

2.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围坐,谈话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你们见过火吗?火有什么作用? 幼儿:火可以用来煮饭;火可以照明;火可以烧烤……

教师:火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如果我们用火不当,就会发生火灾,危害我们的生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用火。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观看《火灾现场》视频,看看片里面都说了些什么。教师播放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进行观看。(播放视频)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火灾的视频,那你们说说,火灾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幼儿:大火会把人烧伤;会把楼房烧掉……(引导幼儿说说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 教师:火灾通常都是怎么引起的呢? 幼儿:(。。。)

教师:火灾引起的主要原因:1用火不慎:乱扔烟头,玩火不慎2电气火灾:电线老化,漏电漏气3自然原因:地震,雷击等等。所以小朋友们日常生活一定要注意:远离电和煤气,更不能玩火。 教师:如果发生火灾了,该怎么办? 幼儿:赶快拨打119。

教师:发生火灾时要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楚你的详细地址、姓名及电话号码(告诉幼儿切记不能随便拨打火警电话)。 教师:如果家里起火了该怎么办? 幼:用水把火扑灭。用灭火器把火扑灭。

教师:家中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的灭火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

(教师出示灭火器,向幼儿介绍其结构,教幼儿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一摇、二拔、三喷,并让幼儿模仿练习)。

教师:如果火势很猛,浓烟很多,我们有什么办法逃到安全的地方? 幼:披上湿被子冲出去。幼:还可以披上湿衣服冲出去。

教师: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湿衣服、湿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教师:湿毛巾要折叠6-8层才能防止浓烟呛入鼻孔,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猫着腰走。(让幼儿练习折叠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猫着腰走)。 教师:发生火灾了,可以乘坐电梯吗?为什么? 幼儿:不能乘坐电梯。火会把电线烧断,人就会被困在电梯内更危险。 教师:遇到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教师:如果所有的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了,该怎么办?

幼:跑回房间里,等消防员叔叔来救。幼:跑到窗口大声叫"救命!救命!" 教师: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室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能盲目跳楼。(让幼儿练习挥舞衣物、呼叫等求救方法)。

教师:"好了,刚才小朋友都知道了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灾难发生呢?现在我们来复习一首学过消防安全儿歌的儿歌。

小朋友,不玩火,消防安全第一条,不玩火,不碰电,自我保护是关键,关键时119,发生火灾不乱走,心不慌,意不乱,镇静冷静快疏散,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邻地,逃生术,要记清,孩子家长都放心。

活动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宁。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窥视着我们。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防火知识和能力。幼儿园也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幼儿防火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灵一班

5.6

上一篇:元旦文艺汇演串词下一篇:幼儿教师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