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2-08-0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落实教育思想、实施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的总体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感恩父母 【活动准备】

1.照片,父母的简单情况,家庭生活中的2~3件。 2.音乐,录像资料

一、情景导入

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教师轻轻哼唱进入课堂。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到这首歌词时,你心是城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怎样?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情景? 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情感体验

同学们,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唱出了我们拥有母亲的爱是多么的幸福,失去母爱是多么的凄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走进心灵深处去寻找我们的爸爸妈妈。 1. 心理游戏

(1)准备活动:使身体轻松,最后达到轻松自然的状态。身体坐直,靠近椅子背,坐稳,然后做三次深呼吸,再从头、颈、肩、胸慢慢放松,这时提醒学生可以趴在桌子上,或靠、躺在柜椅子上,总之,怎样放松怎样舒服就可以怎样,继续腰部放松 ,腿、脚放松,提示:啊!好轻松啊!好舒服!真想睡一觉,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 (2)活动开始(心理暗示)

现在,脑子里空空的,大大的,白白的,亮亮的,或者是黑黑的,什么都没有,静静地停一分钟。(很轻的婴儿的啼哭声响起)那一天,随着啼哭声,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原业,那就是我,看,那眉毛、那 眼睛、那小嘴、小手、小脚丫,浑身上处……我躺在妈妈身边……妈妈看着我……慢慢地,我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吃饭了,会穿好 衣服了。

那天,妈妈送我到幼儿园,我一天一天长大了,那天,妈妈送我上学,第一天上学时,走进学校真 神气……有一天你病了,爸爸妈妈…… 那天,下着大雪……炎热的夏日……公园里……

那天,你在写作业,那天你得奖了……(停顿一会儿,给学生充分想像的时间)……渐渐地,你长大了,长高了,小男孩儿变成了英俊少年,小不点儿变成了漂亮的小姑娘,那个少年,那个姑娘轻轻地走到爸爸妈妈面前。

请看一看,他是什么样子?和你一样吗?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站在你面前的是谁? 游戏结束后,学生慢慢地回到现实情景中。

2.请同学们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游戏中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 3.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把无私的爱给了我们,许多同学都想讲一讲,下面的小组内向同学讲讲父母的两三件事。(小组讨论) 4.在讲父母事情的时,你双是什么感受? 5.听别人讲父母的故事时,你又是什么感受?

三、激发情感

1.每一位父母都是伟大的、无私的,他们用心呵护着自己的儿女,愿意为儿女付出一切,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辛苦,他们都能克服困难,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工作。你愿意向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父母吗?(分小组 讨论) 2.谁愿意介绍一下你的父母(不指名,自动上台)

1. 你认为你的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样?

四、暗示导行

1.如果你的父母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2.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你是怎么爱他们的? (小组内讲一讲为父母做过的事情) 3.你现在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4.爱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享受,我们付出爱的同时,享受着一种幸福和快乐,享受着生活,享受着人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我们用心一起去回报我们伟大的父母。 师生一起做手语操——感恩的心。

镜头一:晚上,我要看足球比赛,可爸爸不同意,我俩就……

镜头二: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可现在没在下雨,所以我不想带伞。可妈妈硬要叫我带,于是,我俩就……

出示后,请学生作即兴表演。学生表演以后,教师随机采访:你为什么会同父母发生冲突,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你俩为此争执起来,此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同学们,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谁能说说遇到这样的事时,你心里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3、回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像这样的冲突,我们很多同学都会感到熟悉。下面,我想问问大家,你是否也有与父母冲突的时候呢?是什么时候?请你来谈一谈,好吗?

4、揭示活动主题: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冲突,与爱着我们的父母和谐相处呢?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讨论的话题。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父母,但愿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与父母之间成为相协相伴的朋友!

(一)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一:“关心”。

1、创设情境:好,先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例:有一天放学后,你回到家,看到爸爸或妈妈正板着脸、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看到这样的场面,你会怎么做呢?教师:请实话实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如:你是这样做的,是吗?换了是你,你又会怎样做呢?你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2、角色互换: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假定你就是刚才的那位爸爸或妈妈,对于你孩子的表现,你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各位爸爸、妈妈,你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这时,你的孩子放学回家了,只见他——示意学生演。请问,你会怎么说?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3、学生自悟:同学们,听了爸爸、妈妈们的话,你懂得了什么?是的,我们对父母的关爱对父母来说是最大的安慰。(板书:“关心”)

(二)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二:“体谅”。

1、创设情境:可是,你想过没有,当我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不被父母所理解时,你又会怎样呢?还是接着说刚才那件事,我们关心爸爸、妈妈,想了很多办法让爸爸、妈妈开心。可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冲你大发脾气。(教师演。)遇到这种情况,说心里话,你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这是一种情况,那么,你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谁还想说?

2、角色体验:那么,“我”这样的表现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请刚刚发言的这几位同学上来,现在,我要随意抽几位同学演爸爸或妈妈。请爸爸、妈妈们根据这几位孩子的表现做出相应的反应。同学们,看了刚才这几组镜头后,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自悟:是的,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有工作的压力,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关心和帮助。所以,我们要多多“体谅”父母。(板书:“体谅”)

(三)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三:“沟通”。

1、创设情境:同学们都懂得体谅父母了,是吗?我看啊,一旦到具体的事情上,大家未必能做得到吧?还是说刚才的那件事。你再三地安慰爸爸、妈妈,终于把爸爸、妈妈逗乐了。可是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心情不好吗?因为她(他)在下班以后,看了你写的日记和书信,你在日记和书信中的秘密让她(他)看了不开心了。试问:如果你知道这件事后,你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样的?请谈出你的真实想法。

2、倾听录音:我想,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大吵大闹、生闷气、撕坏日记,这些方法都不可取。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

3、学生自悟:是的,父母这样做,无非是希望能走近我们,更好地了解、帮助我们,这也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虽然这种爱的表达方式不正确,但是我们也应该体谅他们。(板书:“沟通”)

(四)与父母和谐相处之技巧四:“表达”。

1、启发谈话:提起“沟通”,让老师想到了“表达”。我们有一种理念:越是亲近的人,就越不愿表达,或是不善于表达。我们很想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把它埋在了心底,这有时候就阻碍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

2、聊天——请想想:你与父母聊过天、谈过心吗?你们都说些什么呢?教师演父母的角色:来,妈妈在这儿,孩子,什么事令你这么开心?你碰到什么烦心事了?跟爸爸说说,好吗?(师生即兴演示)与父母聊天,你感觉怎么样?

3、赞美——那么,你赞美过父母吗?比如说,当你看到妈妈做了一桌子的好菜,知道爸爸被评为单位里的“先进工作者”以后,你会对他们怎么说?猜猜看,父母当时的反应会是怎样的?所以当父母在工作、学习上取得成绩时,老师建议你把对父母的赞美表达出来。

4、祝福——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几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一项特殊的作业,那就是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表达你对他们的问候与祝福。然后,请爸爸、妈妈写一封回信。你们知道吗?我们简短的一声问候与祝福竟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激动不已。下面,老师就把爸爸妈妈们的部分回信读给大家听。(配乐:《懂你》)听后交流:我想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吧,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

1、心得交流: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是的,关爱是一盏灯,体谅是一团火,沟通是一座桥,它能让我们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能让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更稳固!如果大家都能懂得这一点,那么开头的一幕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2、解决冲突一:出示课前小品请学生演示,这回谁又能即兴表演一下?

3、解决冲突二:那么现在,你们能否自行解决与父母之间的一些冲突呢?请大家先准备一下。教师在学生汇报交流后及时作出评价,如:这些方法,不但避免了你与父母之间的冲突,而且还增进了你们之间的感情,真是一举两得!如果下次再碰到这样的事,老师相信你会很好地处理了,是吗?

也许你曾经和父母发生过误会,也许你曾经和父母发生过争吵,不必烦恼,不必担忧,因为爱与理解会融化这一切。师生合诵诗歌:《爱》(配乐:《懂你》)

山,没有父亲的爱高;海,没有父亲的爱深;他是春天里的风,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他是夏日里的烈焰,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她是秋天里的夕阳,带给我们彩色的人生,她是冬日里的日出,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这是一堂心理辅导课,不是说教课,更不是训导课,所以教师应注重倾听,注重同感,注重学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体验。

(二)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要时采用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手段也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注重引导,而不要教诲指令等。

(三)整堂课师生之间应建立在相互信任、关心、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接纳,而不要批评指责。

(四)领悟是学生克服心理不适应、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它往往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即使学生的自我升华还比较幼稚,教师也不可越俎代庖,不可断然地概括总结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调节愤怒》

心理健康教案—学会调节愤怒

一.本课的意义

愤怒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而愤怒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且小学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愤怒,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愤怒,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地调节自己的愤怒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愤怒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2.了解愤怒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能正确面对愤怒情绪。 3. 初步学会调节和控制愤怒情绪。 三.教学过程

活动名称:明镜台 (什么令他们如此愤怒?)

步骤:

1.课件出示六个图片。

小明考试不及格,小芳脸上长了雀斑,小刚听说小力在背后说他坏话,妈妈偷看阿红的日记,老师没调查原因就批评了小辉,小义做好事却被人误解。 2.说说他们为什么愤怒?

3.讨论:如果你处在以上几位同学的处境之中,愤怒之下你会怎么做?

4.选择反馈:打架 、努力克制、倾心交谈 、垂头丧气、昂首挺胸、置之不理、哭、其他。

5.你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仔细想想,最近一次愤怒的情景? 使你愤怒的事情? 你的心里感受? 你的行为反应?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让我们愤怒的事情,这时,愤怒就像火山爆发,滚烫的岩浆,会使浓郁的丛林变成荒野。其实,摆在面前的路不只一条,你仍有选择的权利,因为你并不是火山呀! 过度:那么,前面我们选择的行为态度到底哪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呢?

活动名称:智慧泉 (找控制愤怒的法宝) 步骤:

1.小记者采访:前面所选择的行为态度哪些有利于身心健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让多人发言) 2.为愤怒的朋友出条妙计。(学生说说控制愤怒的法宝。) 说后出示:

(1)当即将发怒之际,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发怒,我不发怒!”

(2)当怒火正在胸中燃烧之际,努力把注意力转移,听听歌曲,到室外看看天空等。 (3)要学会体谅他人。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彼此倾心交谈。

(4)学一点精神胜利法:遇到难以忍受的事情时,不妨问自己:“为这点事发怒值得吗?对方做得不对,我不学他。”

3、说说这些调节愤怒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并给个适当的名称。

小结:当愤怒的火花要爆发时,我们就可以用上以上法宝来熄灭它。那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是那么美好。 活动名称:回音壁

步骤:

(1)当聪明的小诸葛

帮助前面几位被怒火控制的同学,让他们的怒火降降温。让欢乐与大家永远相伴。出示前面的画面让学生当小诸葛逐个给他们出法宝。

(2)表演自己在生活中让你愤怒的情景,让大家帮助降火。 (3)表演“理直气和”小品,说说感想。

归纳(送你一句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人心里都有“岩浆”,但只要我们做一番努力,定会把“活火山”变成“死火山”,为我们自己的心灵和世界添一分安宁与和谐。

心理健康教案—多变的情绪

一.教学目标:

1. 懂得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培养学生乐观的情绪和人生态度。

3. 学会在生活中找“乐”。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足球赛吗?为什么喜欢?

2.我们来欣赏世界杯足球赛片段,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投影)

3.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这就是足球的魅力。比赛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观众和运动员的什么也跟着变化? 4.说到情绪,哪一个成语可以概括很多情绪?

5.我们再来看看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巴西队与德国队比赛的图片,说说各是哪一种情绪?(投影)

师:这真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情绪,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也有不同的情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多变的情绪》。(齐读课题) ( 二)交流分享 体验感悟

师: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有阳光有鲜花有笑声,把快乐与朋友分享可以让一份快乐变成几份快乐。你有什么快乐要告诉朋友吗? 1.(投影)从你亲身的经历中,找出最开心的事情与朋友分享。

2.四人小组充分交流。

3.想不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说自己最开心的事,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师:是啊。听着同学们一件件开心事,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了,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这里,老师让大家看一幅漫画开开心。(投影)《微笑的感染》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正如漫画的题目,微笑是可以感染的,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微笑,愿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

看到同学们的情绪那么高昂,我们一起来唱首《幸福拍手歌》吧。

师:然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遇到的并不都是春暖花开,也会有风雨雷电。情绪有喜有悲,生活才有滋有味。就拿我们最平常的校园生活来说吧,同学之间不是经常发生磕磕碰碰吗?让我们的情绪起起落落。请欣赏小品《拍手游戏》。

即兴表演 小品《拍手游戏 》

(1)四人拍手游戏 兴高采烈

(2)一人兴冲冲赶来,想加入。四人不肯,那人捣乱,其中二人吵了起来。

师:他们演得怎么样?确实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令人生气的事。把生气的事说出来,让朋友为你分担烦恼。

(投影)从你亲身的经历中,找出最生气的事情向朋友倾诉。

四人小组充分交流。

想不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说自己最生气的事,发泄一下就放松了。

小结:遇到生气的事,我们真的很痛苦,而且我们的情绪会很糟,很容易发火。漫画《循环报应》就说明了这一点。

师:生气的事经常碰到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吗?

(投影)当你遇到不讲理的人,使你生气的事,怎样使自己平静下来?

四人小组充分交流。全班分享(投影)〈平心静气之道〉

(三)小结,深化主题

小结:生活本应是快乐的,但现实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我们笑,我们哭,我们会有多变的情绪,这就是生活。我们要学着控制不良情绪,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成功,也有助与于健康。那么,如何增加愉快的体验呢?可以读书,可以运动,可以聊天,培养自己乐观的情绪。我们这堂课的主题是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树立自信心

一、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克服自卑心理,学会欣赏自我和悦纳自我,树立“别人行,我也能行”的思想。

二、 教学准备:

事先挑选一名高一点的男同学扮演乌龟爷爷,另外选好扮演乌龟丁丁、小伙伴儿的同学各一名,旁白一名。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对胜利充满信心,面对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最后使自己获得成功;也有的同学面对困难,丧失信心,失去了进取心,结果以失败告终。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课,很重要,题目叫《树立自信心》。

(二) 学文明理

1、 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戴洪祥是怎样克服困难,做成“戴氏小提琴”的,明确告诉学生是“自信心的力量”!

2、 然后教师要简介自信心的概念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三) 活动明理

1、角色扮演(15分钟):

让同学表演童话剧《我不行与我能行》,从演出中让学生领悟到:只有不怕困难,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2、 议一议

师:小龟丁丁为什么开始不敢爬坡?

生:过低估计自己、自卑心理作祟、怕自己笨手笨脚,被人笑话„„ 师:后来,丁丁怎么做的?成功了没有?

生:在龟爷爷的帮助下,获得了成功;在龟爷爷的帮助下,大胆地尝试;他不怕困难,大胆去做。

师:你知道丁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勇敢的孩子;知错就改的孩子。

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在做事之前,就认为自己不行,是自卑的表现;后来他做了勇敢的尝试,获得了成功,是自信的表现。

指点迷津:我们应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四) 总结全课:可请同学归纳总结,使同学们看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

挫折是成功之母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困难与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帮助学生认识遇到挫折后要积极向成年人寻求帮助。知道正确对待挫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能促使自己成熟和坚强;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不退缩、不回避,能正确对待,看到自己的长处,以长补短;学会遇到挫折后彩正确的方法解决,学会怎样帮助。

二、教学准备

名人战胜困难与挫折的配乐录音故事;学生书写个人经历挫折的白纸;写有战胜挫折的名人名言的书签。(此书签要留有学生抄写其他名人名言的空白);成龙演唱的“真心英雄”歌曲录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共同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

1、我们从小长到现在,总是一帆风顺的吗?

2、有谁遇到过困难?当时你是怎么样解决的?学生议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教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向学生们讲述困难与挫折是人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我们的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那么,在困难与挫折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听了下面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

(二)学文明理

1、播放邓亚萍面对挫折,不灰心,用积极的态度战胜挫折的故事的录音。

2、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为邓亚萍姐姐那不怕挫折,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所感动。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能正确对待挫折,用勇气和科学的方法战胜挫折。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不怕挫折和困难的人是特别钦佩的,请你们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学生上讲台讲自己所钦佩的名人战胜挫折的事。)

(三)活动明理

1、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在纸上写出自己最近的烦恼。(如果学生愿意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让其写上,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因为这样的学生能够做到有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向别人寻求帮助。)

2、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集后,抽出几张宣读,并请全班同学对有烦恼的同学进行帮助。(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想帮助他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认为自己的烦恼还严重吗?)

3、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放松操。(放松游戏:默默想、哈哈笑)

4、分别进行情景表演(情景表演1~4)。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请你做个小小诸葛亮,出个好主意,与遇到困难的同学共同去战胜它。

(四)总结全课

教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不怕挫折和困难,用正确的方法战

胜它,让自己健康成长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就能克服和战胜。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烦恼,不要害怕。遇到时首先要做到头脑冷静,分析一下出现困难与挫折的原因,看到挫折的背后可能有成功,学会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最后战胜挫折取得成功。教师送给同学们的书签上的名名言会在你遇到挫折时给你智慧和力量。如果你也查到了自己所喜欢的名名言,就请你把它抄写在书签的另一面。愿这小小的书签伴随着你们健康快乐地长大。(播放:《真心英雄》的歌曲录音,并发给学生书签。)

第三篇:九1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认识自己》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 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 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 活动二: 展 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 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 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 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的优点吗?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活动四:

问一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了,进而发展自我,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 那么 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小组讨论:(略) 学生回答:①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②正确认识自卑感,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③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④积极与他人交往。

展 示:让我们来看几个有关自我认识的名人名言: 在人们的一般缺点中,最容易忽视的是轻视自己。 努力成为你自己。一旦发现了自我,就将没有痛苦。 ——马修·阿诺德

你的卓越、成功和最大的骄傲,只能来自于你一个人:你自己。 ——弗兰克·罗宾逊

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海明威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爱我自己 一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认识、评价自己。

2 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 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 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 活动重点、难点

1 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特别是班中一些较为自卑的学生)。 2 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三 活动准备

1 给每位同学准备3张小白纸,其中一张写上每位同学的名字。 2 制作幻灯片

3 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加分制,先在黑板上写上每个小组的预积分100分,以后每猜对一次加100分。 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品《“我能行”和“我不行”》) 人物:我能行、我不行、主持人

道具:散文

(生活是一种过程,你无法超越。无论你出生豪门深宅还是穷家陋室,向人世报到的第一声必定是嘹亮的啼哭,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你必须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属于你生命初级阶段的探索;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成熟丰稔的中年再到壮志不已的暮年,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必然要被时间轮船载着驶向不同的港湾。 有人说:“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它使人眼花缭乱。”有人说:“生活是一条河,它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激流奔腾;它有泾流,也有旋涡;它有时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有时浊浪排空, 暗礁四伏。”)

过程:

支持人A: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他们将要举行一个散文朗读比赛,我先让他们作一下自我介绍,好不好?

我能行B:嘿,大家好,我是快乐的我能行,我相信今天的比赛胜利肯定属于我,(清一下嗓子),先给我点掌声,行不?谢谢大家,呆会儿赢了我请各位吃一顿。 A:哪里?

B:杏园餐厅,够档次不?

我不行C:大家好,我是垂头丧气的我不行,我不知道这次比赛能否赢,我很害怕会失败。 A:好,现在开始比赛朗读一篇散文,来,我不行先生,你先吧。 C:朗读(声音较轻,很不自信) A:下面有请我能行先生。

B:朗读(声音响亮,感情激昂)

C:好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请在场的观众评评看,谁获胜?两位先生请先下。 学生:当然是我能行。

教师先给演小品的3位同学加上分数。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你要想成为我能行或是我不行,肯定得先了解自己,也让别人了解你,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不同。下面我就要请大家做几个小游戏。

(二)体验感悟

1 你了解自己吗?

每个同学用四句话概括自己的特点,性格,爱好等,句型为“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并在纸条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教师把纸条收上来,并朗读其中一部分,让学生猜猜是谁。猜对了加分。 2 你了解你同学吗?

请一位男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特征,并请他的同桌和班上任意一位女生也同时上黑板写下对该男生的特征描述,可以是性格、兴趣爱好、喜欢颜色、崇拜偶像等各种特点。要求三者不能沟通。写完后要三位同学分别解释一下所写内容三者不统一的地方,谈谈他为什么这样写。

请一位女生,其同桌和班上任意一位男生。同上。 3 你的同学了解你吗?

每人在纸上写下“我最擅长的学科”,“我的座右铭”,“我最崇拜的人”,“我最大的爱好”,但不写姓名,收起来后让同学抽一张朗读,为防止学生认识字迹,让其同桌猜是谁。猜完后请卡片书写者与大家见面,看该学生猜得是否正确。猜对者加分。

教师提问:在做完了3个小游戏之后,我想请几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你觉得你了解自己吗?你了解你的同学吗?(这些同学最好是刚才被抽到的同学)

教师总结:高中学生已经能认识到形象不能代表一个人,在自我认识中也比较清楚自己的性格、能力、人际关系、在团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自我评价能力也有较大发展,但往往夸大自己符合社会期望的个性特征,而忽略不为社会所期待的个性特征。通过学生互评,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反思自己的言行。

(三)与人分享

1 夸夸你的同学

给每人发一张白纸,上面已写好学生的姓名,然后由教师发给同学,要求收到纸条的同学在上面写上纸条上所写的姓名的那个同学的优点,越多越好,就算是最不了解的同学也至少写5条,少于5条的同学给其所在小组扣分。教师收上来,并将纸条发给写上姓名的同学,并抽其中几位学生朗读,读完后让他们谈谈感受。 2 轰炸你的优点

让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最好是班中比较内向、沉默的学生)走上讲台说说自己的特长、优点,说完后让其他同学补充他的优点,再让该生谈一下感受。这可让他认识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优点,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

请一位女生,同上。

教师总结: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是由于无能而产生的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当然人也不是生来就自信,自信和自卑反映出社会在人们身上留下的烙印,以及人在遭受挫折和打击后的态度。自信心是人克服困难、成就自我的心理支柱,培养自信是我们成功的重要保证。

产生自卑的原因:

①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③挫折的影响

如何培养自信心:

①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②正确认识自卑感,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③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④积极与他人交往 (四)引导实践 1 一个小故事

当年,在纽约的街头,有一位卖气球的小贩,每当他生意不好的时候,总要向天空中放飞几只气球,由此引来周围很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的围观,有的还兴高采烈地买他那色彩艳丽的气球。一天,当他在街头重复这个动作时,发现一群围观的白人小孩中有一位黑人小孩,他正用一种疑惑的眼光望着天空,小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一个黑色的气球也在飞,黑色,在黑人小孩心中,代表着肮脏、懦弱、自卑和下贱。精明的小贩很快就看出了这个小孩的心理。他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黑人小孩的头发,神情地说:“小朋友,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不在于它外表的颜色,而在于它心中有没有想飞的那口气。如果这口气够大够足,那它就可能飞上天空。”这个小孩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基恩博士。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你能从这个故事中联想到其他有关的故事或事例吗? 2 补充诗歌《了解我自己》

了解我自己 人生犹如一只空篓, 能装进去的东西很少, 要装进去的东西却很多。 我会迷茫吗?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我自己, 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好比一次远航,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就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对我的要求,

但我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我微笑着告诉你,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我也在告诉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师总结:自我认识的目的是促进个体成长,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方法,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只有这样,你才会喜欢你自己。

第四篇:1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克服自卑---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卑对人成长的不利影响

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心

三、使学生掌握一些锻炼自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

一、引入:

美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确实自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我们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柱。相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缺乏自信,那么在困难面前他就非常容易妥协,容易放弃,于是就很难取得成功。

缺乏自信其实就是自卑,那么你觉得的在你身上或你的周围有那些具体的行为是自卑一种表现呢?……

以上几位同学举的例子应该说都是我们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卑的表现。这样我们其实也就知道了,其实自卑是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只是有人强些,有人弱些。其实自卑并不可怕,一定的自卑是能够激励人奋发向上的。但如果你长期沉浸在自卑之中,那就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特征。(于是你胆小怕生、不敢社交;你不大相信自己有能力;你缺乏竞争的勇气,总是低着头出现在朋友之中。试想,一旦这样,那么未来你还有多少机会可以抓住,还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好是从小就学会一些克服自卑的方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变的灿烂。)

二、原因分析

造成自卑的因素:

1、生理因素(太矮、胖、瘦、容貌歉佳、易脸红、生理缺陷等)

2、智能较低(脑筋迟钝、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动作笨拙等)

3、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经济条件不好、父母离异等)

4、成长过程的挫折经历(考试失败、犯错误、比赛失败等)

以上四类因素只是为自卑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会不会自卑还主要看一个是自己对这些方面的不足作怎样的认识,另一个是别人对你的这些不足作什么样的评价。

三、树立自信的方法

1、我喜欢我自己,因为……(想自己的优点、长处,有可能上台讲)

2、成功体验(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自己最得意的事)

3、学习从多种角度看问题(事物的两面性和归因理论)

4、学习用肯定语言“我一定可以”、“我能行”、“我真行”等

5、给同桌写一封信,说说同桌的优点,注意从生活点滴中找。

板书设计:

克服自卑

一、原因分析

二、树立自信的方法

1、 生理因素

1、我喜欢我自己,因为……

2、智能

2、成功体验

3、家庭因素

3、学习从多角度看问题

4、成长过程的挫折经历

4、学习用肯定语言暗示

5、给同桌的一封信

第五篇: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1-1

《 幼儿教育心理学 》理 论 课 教 案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处理方法:启发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授课时数: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关于本课程:

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的一门必修课程和 主干课程之一,使学习者能应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解决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课程宗旨:在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实用策略,帮助整合各种理论与经验,掌握 在真实教学情景中做出明智教育决策的能力,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课程必要性:幼儿的学习与教学虽然与中小学生有共同性,但还有其特殊性,不仅 在幼儿学习的规律、特征和水平方面与中小学生有所不同,而且在教师教学方法与策略上也存在着差异。这些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独有的重点探讨的问题。

案例:四位实习老师日记;张老师的困惑:略

作为幼儿教师,或许和案例中的张老师有着相似的困惑。要科学地分析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和研究幼儿教育心理学。

教学要求:1.上课手机调至无声。2. 有问题随时举手提问。3. 请假需做出特别说 明。4. 保留点名权利(随堂作业)。三次无故缺席者不得参加考试。

考 核:1.基本要求:认真的态度,广泛阅读、积极参与、深度思考。2.过程 重于结果3.形式:中期作业参与课堂讨论30%考试70%)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教育及幼儿教育的实质及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构成怎样?为了更科学、准确地界定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我们首先应对教育及幼儿教育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幼儿?

1 想一想:你所理解的幼儿是指哪一年龄段?(0-

3、3-6?)有些什么特点? 提 示:幼儿一般指的是3—

6、7岁的儿童。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做幼儿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正是学校之前的时期,所以叫做学前期。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其发展特点:略。

二、什么是教育?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是你所理解的“教育”现象?:略

启示:1.实施教育的个体、目的、方式是多样的;教育的施受者之间具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一)“教育”的词源学考察

1、甲骨文含义。

在“教”字的意思:左边上部“爻“代表经典的内容”,下边“子”是孩子,右边上部“卜”代表棍棒,惩罚和约束孩子不良行为,右边下是“手”,即成人手持器械,督促孩子学习经典的内容 ; “学”字的意思: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 育:象形文字中“育”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也表示“妇女生育孩子”,这里也有产出、引出的意思 :子形倒立,是孩子未生出时的状态。

2、西方的词源含义。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有关,教仆是陪护奴隶主子弟上下学的奴隶的专称。

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起源于拉丁文有 “引出”,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启示:◆中西词源学上“教育”的涵义均可包括引出、觉醒、内在的成长之意

◆将“教育”理解为一种文化或外塑(“化性起伪”)活动,也可在词源学上找到一定的依据,教育始终不能排斥来自外部的影响

◆即便是外塑,也可与觉醒、内发等意共存

3、古今中外对“教育”的解读:

孟子、孔子、鲁迅、陶行知、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76)中的定义等。

(二)教育的含义: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狭义:则主要是指学校情境中的教育。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③家长教孩子背儿歌、理发师带徒弟、教师教幼儿这三种活动属于那种教育?为什么?

(三)教育的实质:

1、教育以满足社会存在与发展、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得需要为根本职能

2、教育是经验传递系统

3、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系统

教育的本质:“3个人”(教育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育”) 人 教育 人 “3个人” 成人 人 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 教师 学生 体现做人的人 家长 子女 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

案例:这样的"问题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的一个故事。 思考: 结合案例说明教育实质是什么?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 中学 小学 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案例:诺贝尔奖得主与幼儿园教育P3-4 幼儿教育即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与非幼儿园教育(如家庭教育、各种传播媒介的教育等)。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案例分析:略

幼儿园教育是在幼儿园情境中传递各种经验、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也是幼儿教育的一种典型形式。它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由专职幼教工作者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各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幼儿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 主导 幼儿 反馈 教师

案例:略

四、什么是心理学

3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本意雕琢玉石。物质本身的次序、层次、纹路。如心理、肌理、条理、事理等)

心理学: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心里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1>心理过程(共性):心理过程是指人对现实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

①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②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如有的人观察细致入微,有的人想象力奇特,有的人擅长语言表达,有的人音乐上显露才华;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缓慢,有的人暴躁,有的人温柔;有的人朴实肯干,有的人懒散拖拉,有的人大公无私,有的人斤斤计较等等。

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心理活动的具体结构图示: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一)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① 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二)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 等等

C应用心理学:包括了心理学的诸多分支领域,它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① 教育心理学 ② 工业心理学 ③ 医学心理学 ④ 护理心理学 ⑤ 司法心理学 ⑥ 艺术心理学 ⑦ 体育心理学 ⑧ 军事、商业心理学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想一想: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你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及幼儿教育有哪些了解或者困惑?期望从本书中获得哪些知识?

案例:小小资料角; 百宝车。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有意识地创设了帮助幼儿探索与发现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潜能。这正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

(一)涵义: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侧重三个方面:

1、作为一门学科,研究是幼儿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属于心理学的分支,但不同 于幼儿心理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系统中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这种发展肯定无法 摆脱教育的影响。

3、从实践角度说,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直接指导幼儿教育工作者改善教育行为

(二)研究对象:

1、研究幼儿(3——

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Eg:幼儿通过哪几个阶段来形成符合要求的规范行为?影响该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幼儿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动机有什么特点?揭示幼儿心理形成的内在规律,可以为幼儿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如何应用规律

5 Eg:依据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幼儿教育中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怎样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总之,研究幼儿在教育情境下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依据幼儿在教育情境下心理发展变化规律,采取恰当措施,促进心理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三)研究任务

幼儿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心理学科,又是一门教育学科,它的产生源于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各自发展、整合的需要。幼儿教育心理学应以这种发展需要为根本任务,即以促进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与整合为根本任务。具体讲,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有:

第一,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条件,即心理规律,从而使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本学科不仅要揭示有关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和一般规律,

Eg:心理发展与遗传、环境、教育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不同心理现象所包含的各种特殊、具体的规律,如认知能力形成规律、美感形成规律等。这些不同经验的获得过程及其条件是不同的,应分别加以研究。

第二,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原则。

Eg:鉴于形象记忆在整个幼儿阶段占据主要地位这一特点,幼儿教师往往会利用实物、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帮助幼儿识记词汇语句;

Eg:针对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比较多的特点,幼儿教师往往会通过榜样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强化等方式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虽然教育学科始终关注幼儿教育的优化问题,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则在于揭示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所需的心理学原则,解决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依据其研究对象而确定的,就其学科内容体系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导论 主要探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研究方法,论述幼儿教师应扮演的多种角色及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分析幼儿教师如何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幼儿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

(二)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 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影响因素,有关学习的各种基本理论及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及其培养与激发,幼儿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与体育,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与美育,以及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及教学应用。

(四)幼儿的心理健康及维护 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及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与矫治等。

(五) 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课堂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了教育及幼儿教育的实质及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构成,为我们学习下面的内容打一个基础。

作业布置: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4、写一份有关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计划 附:学习期间应该经常阅读的杂志: 北京 学前教育 杭州 幼儿教育 ; 南京 早期教育;

长沙 学前教育研究; 上海 启蒙 广州 教育导刊(幼教版)等。

7 《 幼儿心理学 》理 论 课 教 案

第二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目的: 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难点处理方法:启发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复习提问: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有哪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由回答可知幼儿教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幼儿教育规律的一门

心理学的应用科学。是以促进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与整合为根本任务,无论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讲授新课: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案例:一个幼儿教师对教室精心的布置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一) 理论作用

1、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2、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规律

3、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

4、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幼儿观和教育观。

(二)实践作用

1、指导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

幼儿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幼儿心理发展的各种规律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可操作、可实施的具体方案。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特点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并促进幼儿学习,实施有效教学。

EG:老师采用行为矫正中的代币制来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P7。

2、了解世界幼教、把握我国幼教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一方面,国外幼儿教育理论与模式纷纷被引进我国,许多理论都涉及幼儿学习与指导,至于它们的科学性、有效性,特别是对我 8 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的适用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鉴别;另一方面,在新时期,我国幼儿在学习与教育上表现出很多新问题、新现象、新特征,这也需要我们建立适合时代发展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以指导广大幼儿园教师正确认识当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掌握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总之,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非常重要,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必然为科学的幼儿教育,特别是为幼儿教师开展科学、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有些人认为,小孩子爱唱歌跳舞,喜欢漂亮的人,当幼儿教师,只要会唱会跳,长得漂亮就可以了?

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仅仅能唱会跳,能弹会演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了解孩子的基本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会观察和了解幼儿、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往、会设计和安排学习环境、会按照不同孩子的水平和特点来指导他们以多种方式来学习。

(一)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人们所具有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多种多样的,世界观不同,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会千差万别。

Eg:在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问题上,一直存在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教育与发展等方面的争论等。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正确处理幼儿及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教育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1、优化教学结构,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和教育培训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幼教工作者,积极学习和利用各种有关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可以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各种“教育措施与手段来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2、针对幼儿心理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可使每个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发展。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教育的盲目性,减少幼儿教育的失误,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

Eg:消防安全主题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社会性发展要求,确定各年龄段的具体目标,小班为认识消防车、消防员,知道火警电话119。中班为:了解消防车上云梯、水枪的用处,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大班为:学会看安全通道标志,学习正确的逃生方法。具体适宜的目标使主题活动开展更具针对性。确定目标,把握重难点。

3、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引人到常规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调到幼儿学习的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儿童实现认知共享,能力互补,进而促进儿童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还可以深刻体验到团队意识、集体责任、友谊关爱等,与传统的的幼儿教育模式相比,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改善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而这些成效的取得,都离不开幼教工作者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借鉴。

(三)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1、挑战和机遇:

●人们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和教育日益关注和重视。

●过去老师要通研教材,因为老师们存在教错的现象,今天老师们缺少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策略和艺术;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层出入穷,获取一劳永逸知识的 时代已成为过去。

2、 对幼师的要求:

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型和研究型的幼儿教师。

3、 达到要求的途径:

(1)幼师应掌握相关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并能将理论转化到工作实践中去。 Eg:在规划教学环境是时,应考虑到友谊、同伴压力及社会攻击等因素。教学是复杂,它需要教师有能力分析快速的教学变化,与儿童互动,并能迅速应付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难题。成功的教学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学习与教学理论、动机以及课堂管理,还要知道如何评价儿童的学习。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端正教育观念,

10 科学指导实际教学,最终可以成长为专家教师。加涅提出“人人皆为理论家” 的观点,强调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2、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心理品质进行反思、矫正或改进、完善,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3、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目前,对于工作在一线上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每天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投入 日常教学、生活管理、环境创设、活动开展等,几乎没有为研究留下多余的时间,很多老师都觉得“搞教育科研是专家们做的事情”,“即使要我们搞,不知道搞什么,也不知该怎么搞?”。因而,教师应走进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案例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及对教材的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讨论:阅读文章《太阳底下,你能否最光辉?》李仁甫(成才导报),2002年1月15日。结合实际谈谈你将如何度过几年职校时光,以适应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讨论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意义,对此作了一个整体介绍。幼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最终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师至深的素质,促进至深的专业成长。

作业布置:

1、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2、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 幼儿教育心理学 》理 论 课 教 案

11 第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难点处理方法:启发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复习提问: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工匠想要把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很重要。对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是一样,想要能事半功倍,研究的准则和方法很重要。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首先必须掌握研究该学科所遵循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讲授新课:

一、研究原则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是指幼教工作者在进行幼儿教育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又是对人们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实,按照心理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反对主观臆断,妄自论断。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Eg:有关幼儿心理实验研究。略。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它表明在对个体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应取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Eg: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 12 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

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

想一想: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参与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成果的正确性。

第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人的思维、意识能力也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Eg:小孩没有现实的生活,其思维能力不会形成,如在印度狼窝中发现的“狼孩”。 第

二、人的心理随实践发展而变化。自然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用进废退。 Eg:几何学是生产于丈量土地的实际需要。

第三、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复杂性,人的认识的难免发生偏差,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成果的真理性。

4、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采用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全面衡量和评价幼儿心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Eg;聚合交叉研究

5、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使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达到和谐统一,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

注意:科学研究研究不能有悖于伦理和教育原则;应尊重婴幼儿的权利,不强迫他们从事其不愿做的事情;研究活动应尽量保证学前教育机构正常的教育活动,尽可能地将研究活动和托幼机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Eg:某省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举办庆“六一”专场晚会,

Eg: 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二、研究方法

13 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对幼儿教育心理提出各种问题,如幼儿园小朋友的心理健康状况怎样?有哪些行为问题?怎样对个别行为问题突出的幼儿进行干预?游戏对幼儿的情绪有何影响?如果希望得到答案,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总体上,常用的方法包括:

(一) 观察法:

Eg:美国有一家玩具工厂,问了选择出一个畅销的玩具娃娃品种,就使用了观察法来帮助他们决策。他们先设计出10种玩具娃娃,放在一间屋子里,请来小孩作决策。每次放入一个小孩,让她玩“娃娃”,在无拘束的气氛下看这个小孩喜欢的是哪种玩具。为了求真,这一切都是在不受他人干涉的情况下进行的。关了门,通过录像作观察,如此经过三百个孩子作调查,然后决定出生产何种样式的玩具娃娃。

思考: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观察的?

任务:对比日常观察行为和托马斯的观察,回答:1.教育意义上的观察和日常观察有何不同? 2.什么是观察法? 3.观察法的特征是什么?

1、含义:P11。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监视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人们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资料,包括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相关的数据。

2、特征:

目的性:观察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能把握观察的重点、内容、形式和方法。

客观性:所得资料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观察对象不进行任何控制和干预,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行为表现所作的真实详细的记录或客观描述。

能动性:是研究者根据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具有能动性。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既要按照原计划进行,如预定的提纲和程序、时间、空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又要视情况的变化作出若干修正,体现出观察者的主观能动。

3、适用范围:广泛。

自主学习:观察法的作用、局限性、类型有哪些?

4、优缺点:

优点:自然、客观、简便易行、生动真实。

缺点:观察者只能消极被动地期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结果只能说明“是什么”,而难以解释“为什么”。观察记录易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代表性不够高。

5、类型:时间上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范围上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规模上可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6、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① 轶事记录:

定义:是指选取一件简短的个别事件进行完整的记录。 特点:运用普遍,一事一记,无需编制观察记录表格。

作用:有助于了解儿童个性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发展因素,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干预。 要求:及时、准确、具体。

Eg: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开朗、合群) 优点:简便易行,方便灵活。

缺点:主观倾向;回忆的内容与事实可能会有出入(是事后追记)。 ②时间取样

定义:是指依据观察的目的,对幼儿在一定时间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进行观察与记录。

特点:在特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观察。

案例:帕顿20世纪20年代中期进行的一项有关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程度的研究。略。

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和外显的宜于观测的行为,如儿童遵守纪律情况、儿童分享行为、儿童依赖行为、师生交往活动类型等。

实施要求:作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的内容、时间段(具代表性的时间的长度、间隔)、指标(行为出现的频率与持续时间等)、行为(类型和操作定义);制定观察记录表格等。

优点:客观性。

缺点:不易观测不常出现的行为及内在行为。如儿童的同情心、成功、失败等。不能保留行为的具体内容;观察内容较零碎,难以从整体上揭示行为。

③事件取样

15 定义:是指对要考察的特定的行为、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如观察幼儿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言语的、体态的)、交往持续的时间、交往的对象、交往发生的场景、交往的后果等有关资料加以观察记录。

特点:不受时间的限制(即等待所选定的行为出现时才做记录,)。

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的异同:都是以幼儿的某种行为为观察对象,但时间取样关注的是某一行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出现的频率,必须严格遵守事先规定的观察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段里进行观察记录;而事件取样则不受时间的限制,只关心某一特定的行为是否出现。在自然情境中一旦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出现,便立即进行观察记录。注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如行为如何发生、变化,结果如何等问题;而时间取样法则注重在规定时段中预定的行为呈现与否、呈现的频率以及持续的时间;

记录方法:既可采用时间取样法的行为分类系统,也可将这种分类系统与实况详录法的描述性记录结合起来使用。

实施准备:首先确定要观察的类型,如儿童的争执、友好行为等;然后进行分类,设计行为观察记录表;最后到观察现场,守株待兔式地等候所选行为或事件的发生。

案例:道20世纪30年代初进行的一项有关学前儿童争执行为的研究。经三个多月,58小时的观察,共记录了争执事件200例。略。

优点:自然情境中观察,研究范围广;分析行为事件的因果关系;目标明确,资料集中,整体化程度较高。

缺点:易忽略行为事件发生的情境与背景。 ④核查表

定义:即事先设计好的简便易行的记录表单,观察者观察到相应的行为时,就在相应的栏目中做记号。又称行为检核法或清单法。

案例:幼儿相互影响的核查表P13. 优点:快速便捷,操作简单,具诊断、测量的功能。

实施准备:事先应制定观察表格,即观察清单。观察可在一定的场合、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在观察实施中给予某些特定的指导语,要求儿童完成某项任务,以观察儿童的反应。

案例:观察了解儿童对物体的基本形状和数概念的理解。略。 适用范围:较广。

16 优点:操作简便、易行、灵活。可综合,可比较,可作量化处理。 缺点:只判断行为呈现与否,不提供行为产生的详细情况和背景资料。 ⑦日记法或传记法:将观察所得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是观察法变式。

7、观察法的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8、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

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9、有效观察的条件

“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进行观察设计的步骤: (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 ①确定观察内容。如研究游戏对幼儿规则遵守的影响,就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幼儿园、幼儿的年龄、家庭背景、要观察哪些行为和现象。

②选择观察策略。如参与、非参与;取样、行为核查表等。随科技的发展,现在可用单向玻璃、摄像技术等先进的观察手段。

③制定观察记录表。

(2)做好观察记录(描述性的文字、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等) 详尽、客观的记录6个方面的内容:略。

总之,记录准确、详细。语言具体、清楚、实在;不仅要记录幼儿行为本身,而且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和环境条件。可以辅以小录音机、摄像机,但要注意勿引起幼儿的紧张与好奇,也可以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进行记录。

(3)消除观察误差。

(二)作品分析法

作品:幼儿在自己的亲身活动中产生的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果。反映幼儿对外部环境的积极探索与思考,体现了幼儿的感知与运动协调能力,也反映出幼儿的内在情感与思维活动。因此,幼儿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真实的证据,使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更为深层的、内在的丰富信息。

幼儿教师如何根据儿童的作品来了解其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呢?

1 、作品分析法含义:是指通过对儿童的活动作品,如绘画、日记、积木造型、玩具拼装、泥塑、手工或其他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

17 状况与特点的一种方法。

2 .作品分析法作用

第一、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通过分析积木摆放与造型或者泥塑作品,了解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及其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通过绘画,了解其情绪、情感、创造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等)、审美能力、社会态度、社会交往、性格脾气、身体状况特点等。

Eg:P14图1-1 是不同年龄的幼儿绘画作品,为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直观、直接的证据。从中看出,幼儿的绘画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提高。

Eg:小班幼儿美术作品分析。略

因此,儿童的绘画往往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无限情趣、稚拙可爱及其身心发展的特点。

想一想:如果你发现幼儿的作品似乎没有明显的进步,甚至还有些退步,那你会怎样解释这种现象?你是否可以采取某种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

第二、可制定相应的改善或干预方案,以提高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或矫正幼儿的身心疾患。

幼儿常把生活中遇到的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幼儿绘画不仅是幼儿之间沟通的第二语言,也是老师和家长了解他们的第二语言。幼儿的生理原因及周围生活环境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其作品,可以从中获取准确的信息,对其心理创伤进行诊断,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案。

Eg:一个孤独的边缘儿童的分析。略

所以说,画面可以诠释幼儿的心理状态。通过绘画能深入了解、发现儿童,及时纠正幼儿有偏差的心理,解决幼儿情绪问题。更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

3 .作品分析过程中的幼儿参与

虽然作品分析主要是由研究者或者幼师来完成的,但为避免对幼儿进行活动的初始动机、活动进程中的真实感受等内在的心理状况作表面的分析,或只从成人的角度进行技术层面上的评价,因而应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参与到作品评价活动中来,将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Eg:P15图1 一2 中的例子就证明了这一点。

上述表明,仅以绘画技巧的改善来评价幼儿的发展还是不充分的,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幼儿的参与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更为真实的信息。这也恰恰回答了

18 章首案例中张老师的困惑之一,学生表面上的退步或许不是真正的退步,其背后的身心变化与发展进程需要幼儿教师的深人观察与深刻分析。

课堂小结:本章主要了解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时应必须掌握的科学原则和方法。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是指幼教工作者在进行幼儿教育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又是对人们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研究幼儿心理的常用的多种方法,各种方法彼此重叠、交叉,在研究时,往往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布置作业:

一、问答题:

1、观察法有何作用?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有哪些?

4.幼儿教师怎样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对幼儿进行观察,并记录所观察、搜集的资料?试以“幼的交往行为”为主题,练习使用几种基本的观察方法。

5.请以本章图l 一l 中的三幅绘画作品为例,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名词解释:

1、观察法

2、作品分析法

上一篇:医学生自我鉴定下一篇:岳麓版必修一第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