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论文范文

2022-05-14

第一篇:高二物理论文范文

高二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指导方法解析

摘要:在把握高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可以不断地优化语文散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本文将围绕提高高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展开论述,期待对进行高二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 散文阅读; 教学方法;

前言:语文的写作能力依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却也始终离不开广泛地阅读。而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应当重视开展语文阅读活动,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应当注意结合多种教学指导方法,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感受阅读的愉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本文将介绍几种高二语文散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散文的阅读技巧。

1 高二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指导方法解析的背景:

长久以来,针对散文的教学始终没有一套成熟的指导体系,新课标规定要对高二语文的散文教学采取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得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功利化教育导致学生和教师更关注与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忽略了新课标的规定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部分教师在新的时代无法做到不断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更加无法做到教学与应试的协调,甚至于穿着新课标的鞋子,却走在旧教育观念的老路上,教学方法守旧,画地为牢。久而久之就连备课意识和创新意识都变得老旧了。

2 高二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指导方法解析:

为解决现阶段高二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以高二庄子的古代散文《逍遥游》为例,介绍以下几中常用的教学指导方法,指导相关从业者形成新思想,新方法的教学方式。

诵读能力训练法

散文是作者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人生理解的一种艺术体裁,其存在的本身不具备价值,只有当读者去阅读,去理解时才能创生出价值。而用普通话去大声朗读可以调动阅读者的眼睛、嘴巴、耳朵和大脑等多种感官,便于阅读主体充分感知散文文本,领会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情感。比如在阅读庄子的《逍遥游》时,通过文本所描述的情景,阅读者利用普通话,通过语调和语速的变化,或急或缓的去朗读散文文本,将无声的文本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朗读者和倾听者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作者的情境中,感受作者当时体会到的超然物外的,不受约束的感觉。长期的坚持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文本所描述的景色,阅读者利用普通话通过语调和语速的变化,或急或缓的去朗读散文文本,将无声的文本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朗读者和倾听者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作者的情景中,感受作者当时体会到的静谧、安逸和自然。长期的坚持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默读能力训练法

默读是实现阅读的终极目标,其需要一定的诵读能力作为基础,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有助于深入理解散文文本,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散文阅读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默读在以学生个体活动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课文,充分体味文本内容。比如在庄子的散文《逍遥游》中,在进行默读前先明确默读的目标,比如,默读是为了体会作者的情感。那么就应该利用默读,可以更加细致的品味散文文本。体味那种庄子所描写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自由,那种超然。而且默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其他学科和知识的学习。人的一生中,时代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中,学习贯穿我们的人生,而默读则陪伴我们去学习一生。是我们打造未来的基石。

摘要编写指导法

摘要编写指导法是把文章的重要内容挑出来,作好记录。这是一种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和促进阅读与写作相关联的方法,可以发生在阅读阶段,以任何形式进行。可以是文章某一部分的概括,也可以是原句摘抄,也可以是重点的词汇记录,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让它为散文文本的有效解读做服务,要忠于原著作品,即便是自己的总结归纳和理解也不能再没有相应凭借时随意添加。对学生进行编写摘要的指导可以引领学生仔细领会散文的文本写作精要,也可反复体味作者情感。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散文的解读,巩固记忆。培养学生进行书面表达遣词造句的语言能力,对他们的语感养成具有很到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学习《逍遥游》时可以摘抄“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它是文章的所描述的重要的景象,也是作者情感的直接表达,作者向往这种“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自由。再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作者由写向往转入哀叹的一个过度。类似可以做记录去分析的地方还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等都可以拿来记录很分析,充分的感悟作者所描述的那种万物都不得真正的自由,都是有所凭借而已。

“整体—局部—整体”教学法

“整体—局部—整体”教学法是指在散文阅读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现对散文字词句段进行分析和感悟,理解文本的内容、主旨和文脉,等对文章具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对组成文本的重要句段和字词进行推敲和理解,再将各个部分进行联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文本内容。比如在学习《逍遥游》时,依据文本内容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去体会三个部分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分析三个部分中比较关键的事物。他们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述起到什么作用。等将每组意象进行分析之后再想想部分之间的关联,作者通过这三部分到底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于是学生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层面重新去解读文章了。而这种教学法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综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理解和学习散文。

抓一点切入教学法

在散文阅读的学习中,可以根据散文文本的特点,选择某一个合适的点切入散文文本,对其解读。这个点可以使语言特点、文本结构甚至是表达方式及意境塑造等任意合适的点,这种方法就是抓一点切入法。比如在学习庄子的《逍遙游》时就完全可以抓住意象对比这一点去进行分析;也可以依据作者的情绪变化分析;还可以从意象的塑造这一方面去分析。

结束语:

关于高二语文散文教学指导的方法必须以语文学科的特点为主,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立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散文,充分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散文的阅读技巧。同时也应该加强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向,提高备课效率,科学设计导学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荣华.高二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65-66.

[2]仇恒榜. 高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朱莹蓓. 新课程标准下高二现当代散文阅读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贵州 铜仁,554200

作者:肖阳

第二篇:高二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能研究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依赖于师生对知识点内容的共同探究学习,在师生合作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下会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多角度理解掌握,同时通过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培养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在后续的物理知识探索中更能发挥学习效能.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方案设计中应强调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物理学科的合作学习之中.

关键词:高二物理;新课程教学;合作;学习效能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高中各科的教育教学都要求进行一定的优化改善,强调对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更能将学科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应用.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物理的教学更应强调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在物理学科学习中充分表现自我效能.找到适合于学生学习并能满足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是现阶段物理教学研究者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高二物理教学内容对新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能的要求展开讨论,提出学生合作學习教学策略,为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学科中的深入学习提供助推.

一、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并未重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大部分学校都对当前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改善,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物理学科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并不顺利,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借鉴,难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合作学习之中,并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合作学习教学开展后不久便回归于传统教学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对合作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重视合作学习,当教师提出物理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不愿与他人合作讨论,而是自主地思考解答物理问题,而在进行小组结论汇报时,小组代表陈述内容并不能全面包含所有小组成员的想法,教师也无法根据不同小组的回答进行有效评判这使得学生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兴趣.

2.小组分配不合理,合作学习差异较大

在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分配通常是按照学生的座位排列进行分配,面对班级中学生物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有的小组成员可能是由物理水平高的学生组成,而有的小组成员则有可能全都是物理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使得不同小组在讨论物理问题时所产生的学习效能差异较大,此外,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积极参与每一次小组合作讨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学生与小组成员经历几次合作学习后便失去了新鲜感,只愿意与小组中自己认可的成员进行交流.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和不经常变换组成员使得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难以实现可持续开展,不利于合作学习下相互促进学习提升的有益效果实现.

3.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存在的问题还在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善于将自己的意见看法进行表达,更多的是人云亦云,不敢提出质疑,另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趋于形式化,每组小组所讨论出的结论都是出自于课本及教辅资料,较难出现有小组能够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下的物理合作学习将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预期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被动交流则会拉大班级间学生物理水平的差距,并且这一差距较难通过日后的正常教学进行修正.

二、基于高二物理教学内容探究学生合作学习效能提升策略

1.强调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鲜明,就是努力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性,教师通过对小组成员的精心设计,将不同物理水平情况的学生分配到同一小组,发挥优势互补作用,让物理水平弱的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学习到他人的思路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展开对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设计,合理化分配小组思考讨论时间,教师评价时间以及教师讲解时间,使课堂节奏能够准确按照教学方案设计执行.例如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材第二章《恒定电流》实验1练习使用多用表教学中,由于多用表的用途十分广泛,利用电学知识可以深入探索到电阻值、电流、电压等基本物理量的不同测算方法,探索过程不仅要求实验者具备足够的物理基础知识还要求实验者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合作学习的教学开展应通过教师对班级中物理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让两个小组分别运用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展开多用表功能的探索,两个小组因为能力定位不同会导致最后得出的实验结论有所不同,教师可以根据两个小组探索研究出的多用表使用方法来进行评判,也可以给予两个小组实际的电路图要求小组对其中的电路元件进行物理量的测量,通过对比两个小组最终求出的物理量来进行评判.实验最后教师应将多用表完整的功能向学生进行介绍,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多用表.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实现合作学习教学的高效开展.

2.强调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能力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陈述能力,通过对知识点内容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并通过教师对小组的点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只有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才能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六章《传感器》章节的学习中,因为该章节理论知识较少,但在学生考试和习题中常以未知量的形式出现,如果学生缺乏对传感器的正确认识则会为学生的做题思考带来困扰.而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平均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对传感器章节中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派出一位成员进行讲解,将课堂完全交由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中的讨论交流中不断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并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让不同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这将使得班级中不同物理水平能力的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传感器章节知识点内容的记忆又通过对其他小组汇报结果的倾听,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遗漏进行补充.强调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能力发挥就应当将课堂完全交付给学生,给予学生自由的学术讨论空间实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3.强调对班级合作氛围的营造

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依赖于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只有通过对有益的课堂合作氛围才能使学生更能融入合作学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往往有所缺失其原因是由于物理学要求学习者严谨认真地进行学习,而在物理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开展中则应规避这一问题,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科轻松有趣的一面.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二节机械波图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产生波动频率的物体,为学生创设机械波的学习情景,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一小组分配不同的波形图,让学生根据图像形成特点进行频率、幅度、周期等参数的求解,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对之前知识点内容回顾学习,还能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求解,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科应用能力培养要求.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合作学习效能应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能力发挥及强调教学环境的创设,只有满足这三者条件才能促进合作学习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胡朝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J].教师,2011(3):72.

[2]曹衡君.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李 璟]

作者:刘红东

第三篇:高二生物的教学现状与动态课堂的构建

摘 要:动态课堂是符合新课改原理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纠正现阶段高中课堂僵化死板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课堂生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发散思维,构建新型的动态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成;动态课堂

高中教学受高考等因素的制约,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十分单调、按部就班,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还适得其反。所以笔者始终认为,越是在高二高三阶段,反而越应该重视课堂的效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在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点上,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重视课堂生成,将高中的课堂变成灵活、多变、动态的高效课堂。

笔者是一名生物教师,接下来将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以高二的生物课堂为例,谈谈高二生物课堂的教学生成与动态课堂。

一、关于教学生成和动态课堂

所谓动态课堂,就是让参与课堂的各个元素都“动”起来。这其中既包括学生的“动脑”“动手”,也包括师生间的互动;还包括通过各种临时性的课堂生成,转变教学手段的“变动”。这既是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间的有机统一;又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正好带动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符合新课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与高考的目标不相违背,一个高效的课堂,会从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素质教育与高考这两者只会相互促进。

新课改的提出,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新式的课堂,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然而,现在的高中课堂,与我们设想的高效课堂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一次调查中,对于“高中教师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任务”这一问题,有高达58%的教师认为是“提高学生成绩”,可见,在现在的高中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还存在很大问题。诚然,在某些方面,我们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些因素的制约,便心生畏惧,固守传统不敢创新。而教学改革的最终落实,还是要靠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的高效课堂、动态课堂成为可能。

二、高二生物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二生物课上存在的问题,首先还是要说上文提到的教师教学观念问题,其实说到观念,不只教师观念守旧,大多数学生也受社会意识的影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现在的高二生物课,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听,教师在讲,一节课安排得非常紧张,课容量很大,几乎没有机会开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更不用说学生之间自发学习探究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高二时间紧、任务重,马上又面临着高三的升学压力,再加上到了高二,生物课的难度会有明显提高,这时应该抓紧时间“学会”预定的内容,以早日完成教学任务,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总复习。在教师和学生都有这种想法的情况下,生物课只能向着“灌输式”的老路子走去而没有人提出异议。即使教师有心想改变教学模式,学生也会认为无此必要而不愿意与之互动;同样,即使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一些思维火花,也会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被淹没。这是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而习题课更是纯粹的“做题—讲题”单调模式,且还自以为是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殊不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完全忽视,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标单一直接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着厌烦,教师教着厌烦,也浪费了大量本可以好好利用的课堂生成点,束缚了学生思维。现在许多教师和学生宁肯多练几十道几百道习题,也不愿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探索思维,正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三、构建高二生物的动态课堂

那么,说了这么多,该怎样构建一个高效的动态生物课堂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尝试提出几点看法:

1.“对话”为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构建动态课堂,首先要从观念上转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高二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完全有能力开展各种层次的自我学习活动。而生物课本身是一门以实验和探究为基础的科学,真正学好生物课,势必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从而探寻并总结出规律。所以,教师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则作为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即可。这要求教师真正放低姿态,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使上课过程成为师生间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对话”过程。比如,提问“病毒算一种生命吗?”有学生想了想反问:“生命该怎么定义?”我当时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就将它留给大家讨论,大家从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复制说到细胞的分裂,最后归结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主题上,教师基本只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但是效果非常好。当然,高二的生物课毕竟内容非常多,且难度大,在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稍加控制,免得离题太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保证有序进行。

2.重视“生成”,勇敢突破课堂预设

由于高二的生物课时间紧,任务重,许多教师为了有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都会在课前制订一份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在课上,更是严格按照事先的预设开展教学活动,对课堂中出现的可以生发的生成点不予理会。其实,弓弦绷得太紧反而容易失去弹性,教师应该给课堂预设留出一些余地,以便可以从容地应对实际教学中的课堂生成。在课堂上,如果遇到学生的提问、疑惑,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对于引导学生思维有力的生成点,将其捕捉并扩大化,甚至还要在适当的情况下有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生成点,可以利用明知故问,将错就错等小技巧。比如,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有位学生在“光照”一部分中提到了南北方的植被差异,立即引来另外一个学生的反对,笔者借此机会让大家讨论区别“光照”与“温度”的差异,这本是课前没有想到的,但在讨论中有了新收获。最关键的是,在各种各样的课堂生成中,生物课的走向充满了无数种可能,这使得生物课真正“活了过来”,在无限的可能中运动发展,带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也给教师许多体悟和提升的过程。

3.“点燃”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到了高中学习的后半段,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日渐萎缩,而应试的压力让学生逐渐泯灭了对主动思考探索的热情。事实上,高二的生物课,由于难度增加,更需要学生用心动脑,以主动的精神来学习生物课程。尤其是选修部分,其中涉及的个性思维比较强,更加要求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只有如此,生物课堂才能充满不竭的动力,不管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也好,还是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也好,都需要“点燃”思维这最关键的一步。这里举一个例子,学习“植物杂交技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介绍植物杂交技术的成果与前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选择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两种不植物的细胞融合在一起,首要障碍是什么?”“去除细胞壁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等,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总之,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各种发散思维的条件,给“动态课堂”添加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葛小偉.构建高中生物学动态课堂的实践研究:以高三生物教学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09.

[2]张杨.高中生物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编辑 孙玲娟

作者:刘文婷

上一篇:焊接工艺论文范文下一篇:数控加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