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美学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服装设计与美学范文

服饰美学与服装设计

服饰美学

与服装设计

专业:********年级: 2012级学号:*******姓名:****

2013年11月10日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的有追求美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追求着精神文明,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追求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美感。其中,服饰美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也是我们经常所能感受到的一种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特点,穿衣风格也千差万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着装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着装风格,不仅能够展现出我们的性格特点,也能体现出我们的内在修养。所以,学会着装,学会打扮自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服饰美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开始用树叶、兽皮做一些简单的衣服,用石头、骨头等打磨出简单的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会了纺纱技术,服饰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人们不再满足于保暖,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美感。在后来,朝代更迭不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服装样式,每个朝代都有其别具特色的服饰。在封建社会,服装也成为了社会地位的象征,对不同等级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创立了一整套严格而繁琐的的衣冠服饰制度,直接以衣冠服饰作为人的尊卑、贵贱的表征标志,在质地、色彩、造型、款式方面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近现代社会,服饰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各种不同风格的时装相继出现,人们对于服饰美的追求更盛。绚丽多彩的服装,五花八门的装着方式,无处不展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

在选修服饰美学与服装设计这门课之前,我对着装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保暖、整洁这种简单的层面上,对服饰的色彩搭配、款式的选择

基本一无所知。自从上了这门课之后,才觉得自己在服饰这一门学问的博大精深,仅着装方面就有很大的学问。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我以前很少有机会能学到的知识。

首先是我在绘画方面的知识,在每节课的开始,老师都会教我们一些服装设计与绘画方面的知识。通过老师的引导与讲解,我也开始跟着老师画,由于以前很少接触绘画,所以第一次画的时候感觉非常的别扭,非常的不顺手,但通过多次的练习,我也开始能够自己画一些简单的人体绘画了。我们都知道,服装设计是以人为基础的,服装的美感也只有通过人才能展现出来,所以学好人体绘画是进行服装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每次上课的时候,最期待的还是每次下课前的时装秀的精彩视频,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视觉享受。加上老师对不同款式的服装的讲解,使每次课都非常的精彩,我们也听得很轻松,使我们觉得两个半小时的课程不再漫长。还有那一位位精挑细选的模特,她们可以说运用自己的本能和气质满足了服装设计师的要求,与服装的款式,还有服装散发的洒脱感,相吻合,相统一。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我一直觉得服装设计仅仅是那些服装厂所生产出来的衣服。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才有机会了解到世界著名的服装品牌,诸如路易·威登、爱马仕、唐纳·卡兰等,以及夏奈尔、迪奥、阿玛尼等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 服装设计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贵在深厚的基础素养,只有功力深厚才有助于对艺术审美的理解和把握,在设计的创作上才会独具匠心,进入更高境界。对一个服装设

计师来讲,设计并不仅仅是设计。一件衣服的产生要经过设计,画服装画,裁剪,缝制等一系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决定布料的材质,图案,线条,色彩,同时要考虑消费者人群的结构,身材比例,妆容,造型等方面。除此之外,饰物搭配,衣料质感,款式,顾客的想法等等,每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一件作品失败的导火索。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许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来允许我们去买太多华丽的衣服,但着装美,不一定非要穿名牌衣服才能显示出来。普通衣服,只要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颜色、款式,再加上合理的搭配,一样能够穿出自己的特色,向人们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美的一面。

对于这门课程,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课堂所讲的内容都非常的好,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也使课堂不会显得枯燥。但我觉得不足的一点是对于我们在不同场合应该如何着装的问题讲的不是很多,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以后不如职场一定会大有帮助的。希望老师能够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能够多讲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篇:浅论传统美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刚柔互补,各种视觉手段的运用层出不穷。认为汲取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精华,将科技、文化、自然以及个体的创意融合可以实现真正的设计创新,从中国传统大美学思维中探究设计空间。

关键词:设计美学 传统美学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因其广泛的传达领域和可操作性,以相对年轻的现代姿态蒸蒸萌发。事实上,在有人称之为“读图时代”的今天,即便主体不去主动关注,也仍然无法回避视觉传递中大量的强制性灌输。仅从感观角度出发,用技术改造来追求各种新奇视觉效果的设计已成为过去的“时尚”,随着我们的视觉环境变成空前丰富多彩、缤纷陈杂的多媒体信息时代,且大众审美需求、趣味的丰富与提高,以追求视觉刺激或是单纯实现视觉改造来吸引眼球的设计道路变得狭窄而势显穷途。

设计美学因现代设计的兴起而产生,作为新兴的美学研究领域,边缘特征不容忽视。正是因为这些“边缘”,如不同的学科、学说、视野、性质、性别、思想境界、东西方文化、古今文化、南北地域等等,使得设计美学具有无限的生机和广泛的美学特征。诸多的文化现象在现代主义时期的分离和对立状态,在具有后现代气质的今天,由生硬的边界转向彼此的融合与对话。如著名平面大师靳棣强所言,美德原则有三:一是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二是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三是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在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大美学关照下,从历史审美渊源中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性和创意语境,既是一种边缘对话,也是一次继承与磨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产生极大的可塑空间。

一、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符号学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实用美学,首先坚持的是设计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谈得上有意义的原创风格。欧盟1995的《创新绿皮书》指出,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平面设计领域的功能性之说虽不像产品设计或环境设计那样具有极大的日用功能,但它最大的功能在于有效的信息传达。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虽主要限于平面领域的表现方式,但显然不是同属平面领域的架上绘画,毫无约束地自我释放或自由表现,而意味着在特定情景下成功的实现设计元素的新组合。一切可利用的视觉元素此时都转化成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性质。这些组合既可通过设计新成品和新特性实现,也可通过创造新设计方法,开拓新领域来实现。但不论设计创新的方式如何多样,在本质上它都需要实际的依据,这些依据存在于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脉络中。即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必须依据对审美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了解,形成可供产生延续性联想的文脉。

成功的视觉传达设计在观念上使用了加法,而在造型上使用的是减法,设计元素往往简洁明确,便于在短时间内使受众产生较强的记忆和有效而准确的信息读取。象征手法和隐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大量运用实现并印证了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的意义:通过造型符号的表达,引指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适时的联想。设计作品与观看者之间的对话就是通过从能指到所指的联想实现的。

就在现代我们开始强调设计作品与欣赏者、设计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对话时,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美学早已提出“对话”的思辩融会型审美观,主张天人对话、人人对话。道家追求的“道”、“德”、“气”、“神”、“一”、“元”等,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对立两级对话和融合后形成的与生命和自我融为一体的“边缘地带”。《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亦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其精髓于设计美学中运用正是从两级对话中衍生出来的无数边缘,而这些

边缘带来的可能性造就了语言的丰富变化。中国古代“绘事后素”、“计白当黑”等审美法则都是道家玄素文化的高境。道家太极图被现代设计界公认为是完美的标志图形;2008年申奥标志也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传统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成功地为世界所认同。

二、理学美学与现代设计伦理

宋代朱熹的理学美学以其审美境界论,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诚为关照人文的大美学思想。理学美学理论不止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更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朱熹美学实际上成为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审美境界中心性虚灵和道德提升是其美学的终极关怀。《朱子语类》(卷七五)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这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个形迹。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朱熹既讲道器不离,又讲体用不二。宋代理学对朱熹的理学美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具有理性审美本质的思考。“理”在这儿不是知识和逻辑,而是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精神境界和精神气象。朱熹认为,人虽然只有一个心,但这个心却有不同的“知觉”方式。“道心”偏于理性省察,是形上之思,最终走向理学,“人心”偏于感性玩味,是具象之思,最终走向美学。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设计本体的具象之美如何从泛化的图形游戏到设讨一情境和设计意味的提高,重要的一点是不仅只以悦人的视觉形象直白以物的使用和经济价值,更是传递一种物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关系。寄道于器的传统设计美学观在现在视觉传达中依然是不可摒弃的。

朱熹美学另一个于视觉传达设计产生对话机遇的观点在于《朱子语类》(卷七十八)语:“人心是知觉,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底,未是不好,只是危。”这“目之于色,耳之于声”,指的就是审美冲动。而视觉传达中以宣传商品为目的的过渡设计引发的审美冲动,其结果很有可能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购买,如一些过渡的商品包装等,这既违背了设计的“德”,也将造成设计污染。视觉传达设计在考虑到忠实于产品宣传的同时,也应在大环境中起到良陛循环作用,即对审美需求和品味以及购买的正确引导作用。

三、传统造物观与现代设计观

“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似艺术技巧成熟标志,特别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它只能从生活的某一侧面而不能从一切侧面来再现现实。任何形象都是构成整体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概括其它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中常常有充满画面的掩面特写,一双手,一双眼,一个动态,一个表情,只要选择最富有代表性的现象,而且着重于表现某些特征,就能成为“言简意骇”的好作品。尽管构图简单,却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吸引人的意境。在意境中,将作品中要所指的那部分集中处理,触动欣赏者的感观经验,引起联想,进而达成与设计作品的对话交流。“与其令人爱,不如使人思”,这正是好的视觉传达作品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表现意境要有手段,我们称之为“意匠”。“匠”在艺术家心目中有贬义,如常用“匠气”来评价缺乏灵动意韵的作品。但也有褒义,如“匠心独运”。制作、加工手段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者成就的高低。唐代诗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说明艺术境界的产生一定要有“意匠”的煞费苦心。古代“意匠”具体到工艺品,经过了选材(取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张(形象装饰),经营位置(构图),表现(选择恰当的手法),这些也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必须具备的一些创意过程。

同时,传统道器观朴素的功能主义和人本精神,甚至以生态为本的造物观都是今天的现代设计极力宣扬而又难于完善的。以书籍设计而言,古代的书卷纸张柔软、纸色柔和、手感自然,可供人以各种姿势翻阅,并不易造成身体和眼睛疲劳;而装订方式的多样,如线装、蝴蝶装、经折装、卷轴装、连环装等,更以多种方案解决了翻阅和携带的问题,朴素之余,可见其巧,充满了一种自然主义的人文情节和生态关怀。比较之下,现在的书装设计追求华丽的装裱,价格昂贵;大幅的开本,不利于携带;纸张坚挺到甚至划破手指,阅读时由于纸面过于光亮反光和文字与纸张反差太大而导致眼疲劳,过渡的版式设计导致破坏阅读习惯而降低阅读效率。这样的设计虽然

表面看起来比传统书籍印刷精良,技术手法多样,却以牺牲良好的功能为代价,成为了不少人的架上品以彰显收藏量而已。

创意始终是设计美学的灵魂核心,然而对创意语境理解的误解和不一致,导致原创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片呼喝声中,部分过激的形成一种矫饰的“原创设计观”。设计创新的泛化只能带来设计的异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浪费和畸形的消费。有节制地利用可用资源和有尺度地推广宣传是设计师的美德,同时也是传统造物观的精髓。设计中的科技创新是刚性的,内容创新则是柔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刚柔互补,我们追求的就是将科技、文化、自然以及我们设计师个体的创意高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设计创新,提升设计品味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体现人类应有的基本生态伦理和人文关怀。

第三篇:设计美学作业2_装饰与罪恶读后感

《装饰与罪恶》读后感

已经读完了卢斯的《装饰与罪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文章很有激情,也挺有见地,但有些缺乏逻辑的严密性。

一、 文章中的中心句

这个文章段落分得也比较乱,不好按照自然段找中心句,只能将意思相同几段合起来找个中心句。

1. “人的胚胎在子宫里通过了动物的进化的所有阶段„„他在儿童时代经历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变化。”

2. “一个纹身的现代人不是个罪犯就是个堕落的人。”

3. “所有的艺术都是性的。”

4. “过去产生的第一件装饰,十字,起源于性。”

5. “文化的进步跟从实用品上取消装饰是同义语。”

6. “人们认为风格就是装饰„„我们的时代不能产生新的装饰了,这恰恰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所在。”

7. “人已经发展到了足够的程度,以致装饰不再能够引起他们愉快的感觉。”

8. “政府„„用力去复活和发展装饰。”

9. “装饰并没有增加我们生活中的乐趣,也没有增加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生活中的乐趣。”

10. “装饰的复活是危害国民经济的一种罪行,因为他浪费劳动力、钱和材料。”

11. “落伍者降低了文化进步的速度。”

12. “装饰是罪犯们做出来的;装饰严重的伤害人的健康,伤害国家预算,伤害文化进步,因而发生了罪行。”

13. “制造装饰的国家受装饰之害甚至更重。”

14. “取消装饰能缩短制造时间和增加工资。”

15. “由于装饰不再跟我们的文化有机的联系,它就不再我们文化的表现了„„它不能发展。”

16. “少数人强制健康的„„工人„„制作他们发明的装饰。”

17. “装饰的变换使劳动产品过早贬值„„一件东西能够物理的存在多久,它的

形式就能存在多久”

18. “损失不但打击消费者;它首先打击着生产者。”

19. “经过装饰的东西中只有那些质量低劣的才是可以容忍的„„(因为毁掉时

会)心安理得„„经过装饰的东西,如果使用最好的材料、最精致的手艺和长时间的劳动做出来,首先就会产生不美的效果。”

20. “现代装饰是扭曲的、牵强的和病态的。”

21. “贵族„„是那个站在人类宝塔尖上,而又深深了解下层人民的痛苦和需要

的人。”

22. “我可以容忍(下层人民)的装饰,因为除了这些装饰之外他们再也没有别

的方法可以达到生存的较高之点了。(但一个现代人不应该去设计装饰)„„(因为)没有装饰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高度„„摆脱装饰的束缚是精神力量的标志。”

二、 感想

1. 在当时旗帜鲜明地反对装饰,十分有眼光。

卢斯是反对装饰的,他通过对胚胎和儿童的生长的描述,来说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看事物的眼光会产生变化并由此宣称,“文化的进步跟从实用品上取消装饰是同义语„„人已经发展到了足够的程度,以致装饰不再能够引起他们愉快的感觉。”用个人的成长来类比人类的发展,这个例子举得十分生动而且又颇为贴切。

但他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对落后者低下的审美眼光的不屑,象“落伍者降低了文化进步的速度”,“没有这落伍者和劫夺者的地方多么美好啊”,“我可以容忍卡佛人的、波斯人的、斯洛伐克农妇和鞋匠的装饰,因为除了这些装饰之外他们再也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达到生存的较高之点了”之类都可以看出这一点。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就现在的观点来看,各地区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文化意趣,是很自然的事,不但不应当强行要求统一,还要给予保护。

2. 对已经出现的消费主义倾向的警示。

卢斯在当时已经看出了因为装饰而造成的产品还未达到使用年限就被抛弃的情况,指出这是对材料和工人工作时间的巨大浪费。“装饰的变换使劳动产品过早贬值。工人的实践和所用的材料是浪费掉了的资产。”面对装饰主义者关于因装饰过时而发生的产品更新行为可以促进经济生产发展的论调,他诙谐地说道:“在城里放一把火,给国家也放一把火,那么,每个人就都要在钱财和繁荣中游泳了。”他非常敏锐地察觉出生产者有新意识地在产品上使用装饰来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做法,这正是后来美国消费主义设计所采取的手段,并警告说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生态、环保、低碳的呼声越来越高,有识之士指出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4.6%,但消耗能源占了世界的23%,无疑是资源和能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第一浪费大国。这种生活方式遭到世界批评,也引起了有良知的美国人反省。现在人类已经处在资源衰竭危机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再复制西方国家的老路,更不能仿效美国的高消耗生活方式。除了开发新的清洁能源,采用低碳的生活方式外,对现有产品物尽其用,不以花哨的装饰而进行不必要的产品更换,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3. 对人们包括手工艺匠人对于装饰的喜爱的描述。

“卡费人,他们按照一种特殊的韵律在布匹里织图案,这些图案只有在拆散布匹时才能看得到;他了解织毯子的波斯人,绣花带的斯洛伐克农妇,用玻璃珠和绸子编精彩东西的老太太。这位贵族随他们去;他知道,他们工作着的时间是它们的神圣时间„„鞋匠„„知道„„这双鞋应该如何以最雅致的方式布满扇贝和窟窿„„我的话又把他从乐陶陶的云端扔进灰心丧气的深渊。”这段话生动地描摹出手工艺匠人对于装饰的喜爱,也间接地反映出了大多数人对于装饰的态度。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卢斯的反对装饰的观点是进步的,但其全盘否定装饰的态度又是过激的。当然,现在指责这一点,应该说是无谓而且是过于求全责备了,在当时的情况下,也许正像老话说的矫枉必须过正吧。不过,想到若干年后国际主义风格的千人一面的特性,想到文丘里“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吓服了。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宁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

派头”的宣言,正是对卢斯的否定,除了有种世事循环的感慨,也有对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同。

4. 对十字的是具有性含义的抽象图案的质疑。

在我之前对仿生设计的研究中,涉及到具象和抽象的问题,所以对卢斯所说十字符号是性行为的象征的说法表示质疑。卢斯说“一横是趴着的妇女。一竖是正在跟她交媾的男子。”而我对人类表现手段的想法是原始人类采用抽象形式主要原因并不是人们的认识水平到了抽象的高度,而是当时的表现手法不够成熟,无法利用写实的绘画手段来描绘具象的形态,但是他们仍然会对形态的明显特征做尽可能的描摹。对于抽象思维远未发达的原始人,我实在难以想象他们会有用简单一横或一竖来代替人的想法。

通过这篇文章,我看到一个有远见、有激情但缺乏严密思维的人,他只能是位先驱者,而不可能成为一个集大成者。

第四篇:服装美学论文浅淡“新东方主义”美学

服装美学论文

浅淡“新东方主义”美学

摘要:叶锦添提出的“新东方主义”艺术观,通过诠释古代文化对未来的启示、东方意象对现代审美的引申找到自己的合理表达,让世界真正了解东方文化艺术之美,为中国本土艺术的发展找到一个更具东方特色的出路。通过对叶锦添艺术理念的浅析,以期为中国艺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东方主义 叶锦添 张肇达 郭培 文化交融 中国当代设计

引言:我第一次接触到“新东方主义”这个美学理念,是因为《神思陌路》。在这本叶锦添先生著作的美学书书里提到了这个让我为之一震的理念,后在他再次著作的《神行陌路》里看到他对“新东方主义”的更深入的探究,让我觉得在中国学设计,就必须从本土文化的根出发,所有的创新必须有文化的支撑才有力量和说服力。我在本篇文章里主要通过对叶锦添的生活思想历程和作品,浅析对“新东方主义”这一美学理念的看法,再谈谈中国其他设计师的东方主义设计理念及作品,最后得出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口。

从叶锦添生活思想历程中看新东方美学理念的形成

叶锦添于 1967 年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的家庭,大学时期就读于香港理工学院摄影美术专业,期间他接触到许多西方艺术的学习,他曾说到:“我对传统艺术的自觉性研究,开始于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期。当时的香港对传统的理解几乎是空白的,传统只是陈旧与死板的代名词。在那个时期,外国文化才是主流,人们都向外国先进的文化靠近,而远离自身文化。”叶锦添开始探索关于根源的概念,梅兰芳的形象和黑泽明的电影进入了他的视野,让他感受到了强烈创新的东方色彩。

为了满足求知欲,他开始游走于欧洲,浪迹巴黎,当他更深入了解到西方长久不衰的艺术文化的时候,使他反过来意识到当时的香港却在失去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1986 年,叶锦添在徐克导演的《英雄本色》创作中名声大震,之后关锦鹏的《胭脂扣》真正开启了他对东方古典艺术的兴趣。但是当时以利益、票房为追求的香港电影市场,限制了叶锦添的艺术发展,于是他转站来到了创作空间相对自由的台湾。在台湾,他受到着有着浓烈古典韵味的美感中国传统的京剧的吸引,后来在罗卓瑶的《诱僧》中,他尝试了透过中国的故事背景,运用西方的美学思想,两者结合形成一种颠覆传统的意象。从那以后叶锦添沉浸在了他为之着迷的舞台艺术中。 1999 年,与李安合作的充满中国古代侠义精神的《卧虎藏龙》,让叶锦添获得了第73 界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这也是华人第一次获得奥斯卡的肯定,正如叶锦添所说,《卧虎藏龙》的成功开启了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也让西方人看到了真正属于东方的独特的审美境界。

2003 年,他将根据地从台北迁至北京,他在《风声》《新版红楼梦》等里充满文化气息的服装美术设计引发各种对审美的讨论,《赤壁》《夜宴》大型史诗般的创作更是获得了国际的瞩目。与此同时,他的作品涉及到电影、电视、服装、绘画、摄影、戏剧、文学、广告各个领域。

就因为叶锦添的不一般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轨迹,让他身上代表着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及香港特殊的殖民地文化。他在一个中西意识形态高度冲击的城市长大,但由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东方文化意识在叶锦添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叶锦添的作品里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浓郁,在看了电影《卧虎藏龙》之后,以及后面一系列的如《夜宴》、《赤壁》的作品后,我感觉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风格的影视服装设计得十分动人, 它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做加法、做堆积。他的设计是东方的,但不是纯粹地复制历史,照搬传统,他把个人强烈的美学主义融入其中,既大胆创新又严谨细腻。他的作品是“新东方主义”的最佳诠释。

要说“新东方主义”,就先要说“东方主义”。“东方主义”的原意是指西方对近及远东社会文化、语言及人文的研究,亦可译为西方作家、设计师及艺术家对东方的模仿及描绘。也可以指对东方文化的同情欣赏。叶锦添曾多次提到,“踏入19 世纪,整个地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整合,西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文化实体,不但影响世人的思想文化,甚至可以重新在广泛的领域中诠释别人的文化,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这种东方主义的诠释对象。”而他也认识到在对于西方主导的文化市场下,他们所熟悉的东方主义是一种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叶锦添一直在努力找回属于真正东方的文化积淀,在回归自身文化的路上,去探索东方主义,并提出了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新东方主义”美学创作理念。

我认为叶锦添是在古代传统旧东西中去寻找对未来现代新东西的启示,让传统不再守旧,让东方美学符合现代审美,让世界感受真正属于东方艺术的美。这种将传统意识与现代理念想融合,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艺术观于一体的“新东方主义”艺术观,主张在现实与梦境、原始与现代、抽象与具象、前卫与传统、真实与虚构之间,重新做到对本土艺术精神传承。按叶锦添的话来说,新东方主义“不是对民族主义的片面宣扬,也不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刻意迎合。而是站在中国现代人的立场上,对传统东方文化的意象和命运进行反思和探究,并以开放与兼容的思想观念去重新论释东西方文化精神。他以最现代化的视觉语言来表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又以西方主流的模式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特色”。叶锦添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将西方思想与东方意象完美结合起来。他认为在全球化文化下,以西方为主要话语权的艺术语境下,中国文化艺术的真正道路是要在中西文化整合中,抓住我们自己的根,创造出符合时代背景的东方艺术。

◥ 具有中国意境的《卧虎藏龙》剧照 ◥《诱僧》剧照

从叶锦添作品中看新东方美学理念的呈现

叶锦添作品的形式美法则

在叶锦添作品中有的是用“加法”,而有的是用“减法”。在他的加法设计中,设计的服装造型给人视觉上的感受是华丽美艳,《夜宴》中婉后的发饰运用的布料饰品都是重重叠叠。再如电视剧《橘子红了》中女主人公的独特复杂的发型,服装上精美绝伦的刺绣都是运用“加法”在营造着一种端庄雍容的华丽美。

而在他有的作品中则是有意识的运用“减法”,例如在与李安合作的动作戏《卧虎藏龙》中,“因为人物的形态要呈现肢体的动感,才能表现出视觉的飘逸轻灵,在打斗时才能呈现出一种现代舞蹈辅之京剧的潇洒美感,所以片中李慕白的长袍、玉娇龙的褂子、俞秀莲的短衫都显得简洁素净、优雅别致,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

◥《夜宴》中婉后的剧照 ◥《橘子红了》中女主剧照 叶锦添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叶锦添的大部分影视服装设计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既有明显的中国风格和中国元素,而又人为地刻意加入了很多现代的、西方的元素。叶锦添从西方现代艺术历程中知道,当所谓的西方现代艺术走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坠落到了后现代时期,而后现代典型标志就是支离破碎、杂糅拼贴。叶锦添受此启发,发现把不同时间的东西拼贴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新时空的事物,于是他想到中西合璧。在冯小刚的史诗大作《夜宴》中,他尝试着去用西方的戏剧元素诠释东方的古典故事,把莎士比亚和唐朝结合起来,在建构唐朝宫殿的结构时,融入西方教堂的建构元素,同时又加入很多中国的古典建筑细节在里面,从而构成一个独特的场景。利用西方的技术去表达东方最传统的内涵,让西方改变对东方的解释,让西方从艺术美学上欣赏东方的传统魅力。

叶锦添从“新东方主义”的角度,否决西方殖民主义对的误解,以东方根本的角度重新切入,形成最具艺术代表性的“叶氏风格”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夜宴》剧照

叶锦添作品的色彩艺术

在叶锦添的世界里,色彩是渲染影片气氛的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角色内心情感流露的最深沉的途径。在叶锦添早期的作品《阿婴》中,服装的色彩一直是阿婴内心的折射。早年的阿婴的服装是一身麻白,象征年轻而孤寡的状态。而剧中出现的强奸犯,服饰是强烈的蓝红搭配,表达人内心的欲望。当阿婴遇到强盗后,没有人知道她是否被强暴,回去后她声称自己是清白的,但那时的服装已变成全身素黑,可以感受到人物压抑及变化的心态。

而在《夜宴》中开场的灵堂,叶锦添设计了千百条白色的挽布从屋顶垂下来,烛火在白色的布幔间有微妙的明暗,非常圣洁,但也有一种死亡的阴影感。

在《新红楼梦》中的造型设计中,叶锦添非常注意色彩与角色年龄、心境的贴合。例如林黛玉的服饰设计就独具匠心,在原著中,林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所以叶锦添在设计她的服装时,用了绿色调。但这个绿色调的变化是非常细腻的。小时候的黛玉,那绿是清新活泼的豆芽绿;在成长中,则在豆芽绿中加了重了绿色。黛玉有一件枯绿色的外衣,象征着她重重心事与忧愁。有时,它与一件春绿色的内衣相配,这忧愁中便有希望与生机;有时,她枯绿的外衣下,露出一线艳红的边,那一抹艳红宛如她在偌大贾府中对爱情的渴望。而当重病中的黛玉听到宝玉娶宝钗的时候,这件枯绿的长衫里,再也见不到象征生命与灵气的 “春绿 ”和象征炙热爱情的 “艳红 ”了,它的外面,反倒添加上了一层深沉的老绿色外套。这种加黑的绿,是贵族府邸建筑中的常用色,它的深沉,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彻底压灭了黛玉心中最后的那一丝希望。

◥《阿婴》中女主的素黑压抑形象 ◥ 《夜宴》剧照

◥《新红楼梦》林黛玉儿时形象 ◥《新红楼梦》林黛玉少女形象

从“新东方主义”探寻中国当代设计

张肇达让东方的美感动世界

张肇达的设计作品一直在努力融入一些民族的特色,“东方晨彩”、“贵魅惊艳”、“敦煌大漠”、“紫禁城”、“江南水乡”、“西双版纳”高级时装发布会中,纷繁的设计及材质均表达了一个主题——神奇美幻的东方古国。

“谁深挖中国元素谁就成功!”张肇达用他的努力和热情为世界演绎着民族的、传统的中国时尚。“我自己发了一个愿,要做十年高级时装秀,把中国文化、民族的、东方情怀、风土人情,用我的艺术、我的情感表现!”这个喜欢在四处旅行中寻找设计灵感的男人,对“美”的敏感度似乎也异于常人,甚至会让我感动,这个刚刚踏入西藏,目睹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壮丽景观就情不自禁流泪的男人,对艺术与现实的探寻。

在大型舞台剧《红楼梦》中张肇达对红楼原著文化背景与内涵的高度解构,以服装专业人的眼光去重新定义戏服的意义,在传统概念里纳入中西合璧的元素,让人震惊的不仅仅是服装的华贵气质,更多的是打破了戏服作为角色附属的历史地位,似乎是让服装承担了角色的命运与性格以后,也自有了其鲜活的生命。这样的创作流露出一个设计者的豪迈和激情,褶裥、条纹、层叠以及不对称的手法贯穿始终,用一种非中国文化的表现手法来呈现一种中式情怀。

◥舞台剧《红楼梦》服装海报 ◥舞台剧《红楼梦》剧照

郭培中西结合的高级定制

郭培的设计大多都融入了中国元素,并把中国元素与异国元素巧妙相结合,每一系列作品的设计都彰显出发散式的创意理念。在“龙的故事”系列服装上,强烈地感受到了郭培的东方艺术,她融入了雕塑、立体刺绣、垫绣等工艺,将龙栩栩如生的展现在面料上。从郭培设计的服装上可以看出她大量的使用了手工刺绣的方法来进行装饰。尤其是一些龙的图案刺绣,不但可以是平面的,还可以绣出立体状,有些图案甚至可以成雕塑状态。

她认为,故土的文化,是自己设计理念成形的根基,但并不应该拘泥于此。郭培并非只采用中国元素进行设计,“所有对我来说新鲜的神秘的我有兴趣的东西我都会不断学习。”她的设计是全球化的,也许在拥有同样文化环境的我们看来,她的设计充满了西方的现代感,但在西方人眼中,郭培的时装,确充满了东方的神秘元素。但谈到参加巴黎时装周时,是否考虑更加迎合西方人口味时,郭培坚定的说:“我相信即便我做着一种很西方的设计,根本的地方也是东方的,我怎么可能把流淌在血液里面的东西摘除出去?永远不可能。”

◥《龙的故事》服装发布会 ◥《龙的故事》服装发布会

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口

当代中国设计师一大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严谨地追随历史,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本质,我们的设计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叶锦添说“保存传统的唯一途径是:找到一种可以连接古今的心境,而不断将其翻新”,“新东疗主义”在尊重传统文化和本土的艺术基础上既突破又创新。东方民族传统文化要找到真正属于东方的新东方主义,在西方主导的氛围中,需要树立贯通古今、融汇东西的艺术国际观,呈现出深刻而具体的新东方主义的文化特色。

结语:作为当代一名学习艺术设计的大学生,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崇洋媚外,而遗失了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若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还得从文化的根本出发。在我日后的学习中,想进入中国传统的行当中进一步搜索传统,回归到属于传统有自然和谐的东方古典精神世界,找到更多对创新对设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及作品:      《神思陌路》 《神行陌路》——叶锦添著

影视作品:《卧虎藏龙》《阿婴》《夜宴》《胭脂扣》《新红楼梦》《橘子红了》 叶锦添访谈记录

《叶锦添影视人物造型设计赏析》——顾永帜著

《错彩镂金芙蓉出水_叶锦添服饰造型设计的东方美学风格》——王双著

第五篇:设计美学

(Aesthetics of Design)

课程编号:070320201

开课学期:春

教学学时:36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4

学分:2 预修课程:艺术概论、 艺术史

教材:孙湘明.《造型艺术美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美学课程是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美学是文化艺术领域各学科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通过对设计美学课程的学习,对美学、艺术哲学与美学、设计哲学与美学等基本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并通过艺术调查和文献研究等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从而为设计研究服务。 教学要求:

该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为美学基本原理;第五章至第七章为设计艺术美学概论。通过对美学的认识,联系本专业方向的实际应用,作一次理论性的学习和探讨。 考核方式:提交以美学为主题的设计艺术方向论文以考核学生的成绩。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设计美学概论

4学时

一、美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二、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

第二章

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美学

4学时

一、现代设计的特征

二、技术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

第三章

设计与认知科学

8学时

一、视知觉及其他

二、色彩心理效应

三、图形构成与错觉

四、光影感

第四章

设计信息传达

8学时

一、信息与设计

二、多元与主导

三、传播媒介与法则

第五章

各门类设计美学

8学时

一、产品的审美形态

二、广告与企业的魅力

三、环境的审美创造

四、书法的审美法则

第六章

新世纪设计艺术美学展望

4学时

Contents and periods of courses:

Chapter1 Conspectus of aesthetic of design 4 Chapter2 Modern design and modern aesthetics of design 4 Chapter3 Design and cognition science 8 Chapter4 Communication of design information 8 Chapter5 Aesthetic of various design 8 Chapter6 The prospect of new century aesthetic of design

五、读专著或文献

1. 黑格尔著. 《美学》[M]. 商务印书馆

2. 杭间著. 《中国工艺美术思想史》[M]. 北岳文艺出版社 3. 徐恒醇主编. 《实用技术美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张帆著. 《当代美学新葩》[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毛崇杰著. 《存在主义美学与现代派艺术》[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 宗白华著. 《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六、拟授课教师:王美艳(博士)

设计策划与管理学 (Art administration)

课程编号:070520201

开课学期:秋

教学学时:36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4

学分:2 预修课程:

教材:《设计策划与管理》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研究生必修学位课程。针对设计策划与管理特别是设计艺术管理日益受到企业和设计界重视的趋势下开设的,主要提高研究生对设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不同艺术领域,特别是各设计层面的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培养高层次的具有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教学要求:针对本学科学生缺乏管理学知识的特点,除讲授基本的管理知识外重点是讲授各设计领域的管理知识。

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形式进行考核。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策划与管理学的概念和意义

4学时

一、策划的含义、方法及作用

二、管理学的概念

三、管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

设计管理的领导论

4学时

一、设计管理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效率

二、设计管理的领导观念

三、设计管理决策

第三章

设计管理组织论

4学时

一、设计管理组织的性质

二、设计管理组织的有效性

三、设计管理组织设计

第四章

设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4学时

一、设计管理的概念

二、设计管理的意义

第五章

企业的设计管理

8学时

一、企业设计的管理发展

二、企业设计的管理层面

三、企业设计管理的运营

第六章

各设计领域的管理

8学时

一、产品设计领域的管理

二、视觉设计领域的管理

三、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管理

第七章

设计教育管理

4学时

一、设计教育领导论

二、设计教育组织论

三、国外设计教育管理概论

Contents and periods of courses Chapter1. The conception and sign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on

1) The conception of administration 2) The sign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on Chapter2. The leader theory of art administration

4 1) The leader theory of art administration

2) The leader conception of art administration theory 3) The decision-making of art administration Chapter3. The organization of art administration

4 1) The quality of art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2) The validity of organization on art administration 3) The organization of administration on art design Chapter4. The conception and signification of art administration

1) The conception of art administration 2) The and signification of art administration Chapter5. The design administration of enterprise

1) The administration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design 2) The administration lays of enterprise design 3) The administration carry of enterprise design Chapter6. The administration of various design area

1)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ion design 2) The administration of visual design 3) The administration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Chapter7. The administration of art education

1) The leader theory of art education 2) The organization of art education 3) The administration concept of overseas art education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顾宝炎编著. 管理学导论[M]. 东方出版社

2. 张多中编著. 市场定位方略[M]. 广东经济出版社

3. MBA必修课程编译组. 新产品开发[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4. 傅才武、扬光进著. 艺术教育管理学[M]. 湖北人民出版社 拟授课教师:胡俊红

副教授

4 8 8 4

设计艺术学 (Design art study)

课程编号:070120201

开课学期:春

教学学时:54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4

学分:3 预修课程:设计心理学、社会学 教材:《设计学概论》. 尹定邦主编.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艺术学》是设计艺术学专业的学位课程。它是从艺术的角度对设计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设计的类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提高设计理论研究水平,从而设计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设计作品。 教学要求:该课程的重点在第二章的各方面的阐述,要求学生对各阐述方面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运用到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中。 考核方式:以论述形式进行测试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8学时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二、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设计艺术的多重特征 18学时

一、设计艺术的科技特征

二、设计艺术的经济特征

三、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

四、设计艺术的社会特征

五、设计艺术的理论特征

六、设计艺术的传统特征

第三章 设计艺术的类型 12学时

一、视觉传达设计

二、产品设计

三、环境设计

第四章 设计师 8学时

一、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二、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三、设计师的类型

第五章 设计批评 8学时

一、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

二、设计批评的标准

三、设计批评的理论

Contents and periods of courses Chapter1. The study extension and actuality of design

8 1) Study extensions of design 2) The study actuality of design Chapter2. Various characters of design art

18 1)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racters of art design 2) The economic characters of art design 3)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of art design 4) The social characters of art design 5) The theory characters of art design 6)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s of art design Chapter3. The types of art design

12 1)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2) Production design 3) Environment design Chapter4. Designer

8 1) The historic evolvement of designer 2) The request for designer’ s knowledge skill 3) The type of designer Chapter5. Comment of design

1) The critical object and its critic 2) The criteria of comment 3) The theory of comment on design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李砚祖著. 设计艺术学[M] 2. 李砚祖著. 工艺美术概论[M]. 中国轻工出版社 3. 柳贯中著. 设计文化论[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张福昌著. 造型基础[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5. [日]村山久美子著. 视觉艺术的心理学[M]. 诚信书房. 1988 6. 左汉中著.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 7. [美]唐纳德·A诺曼著. 设计心理学[M]. 中信出版社 拟授课教师: 朱和平

教授

设计史论

(Theory of design history)

课程编号:070120202

开课学期:秋

教学学时:54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4

学分:3 预修课程:艺术设计史 教材:《中国设计史纲》. 朱和平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 《世界现代设计史》. 朱和平编.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史论》是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通过对中外设计史的进一步研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寻找新的突破方式,同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扎实的史论基础。 教学要求:研究生的设计史论主要内容在世界现代设计史部分,在教学上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考核方式:以论述题形式对设计史论的有关方面进行展开讨论。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古代手工业设计 8学时

一、古代东方的手工业设计

二、古代西方的手工业设计

第二章 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8学时

一、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

二、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

三、“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

四、早期功能主义与德意志制造联盟

第三章 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 16学时

一、装饰艺术运动

二、现代主义运动的萌起

三、包豪斯

四、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与战后大众消费社会形成对现代设计的促进 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发展 18学时

一、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欧洲现代设计的发展

二、“丰裕社会”与现代设计

三、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

四、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

第五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4学时

一、现代设计的发展

二、现代设计教育

Contents and periods of courses Chapter1. Ancient handcraft design

8 1) Ancient oriental handcraft design 2) Ancient western handcraft design Chapter2. Early art design in industrial society

8 1) The ar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period 2) The English and American art design in Arts and Crafts period 3) The art design in New Art Movement period 4) Early functionalism and Germany Making Alliance Chapter3. The art design in industrialize society

16 1) Art Decoration Movement

2) The rise of modernism movement 3) Bauhaus 4) The rise of American industrial design and the promotion of post-war popular consumptive society to modern design Chapter4.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esign

16 1) The professionalism of industrial desig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modern design 2) The Copious Society and modern design 3) The post –modernism design 4) The face-to-future art design Chapter5. Modern design and education

4 1)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esign 2) The education of modern design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王受之著. 世界平面设计史[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 邬烈英、袁熙阳著. 外国艺术设计史[M]. 辽宁美术出版社 3. 陈瑞林著.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拟授课教师: 朱和平

教授

专题研究

(Study of special subject)

课程编号:070720501

开课学期:春

教学学时:36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4

学分:2 预修课程:

教材:

课程教学目标:专题研究是设计艺术学各方向共选课程。由各专业方向指导教师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轮流讲座,目的是使学生吸收各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 教学要求:各教师对自己所讲授的专题内容以提纲或论文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以座谈、对话形式开展。

考核方式:以学生上专题研究课和参加各学术研讨活动的次数进行考核。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每位教师专题课时间由学院统一安排,专题内容由各教师在开学前将专题大纲提交学院。各教师一学期不超过两次。

阅读专著或文献

由各专题教师根据专题内容提出。

市场调研与设计开发

(Market research and design exploitation)

课程编号:070720601

开课学期:秋

教学学时:36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4

学分:2 预修课程:设计心理学、社会调查与研究、产品设计 教材:《市场调查》 樊志育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是设计艺术学各专业方向共选课。为了达到设计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思想,要求学生学习了解采集企业内、外实态数据的方法,同时学习进一步掌握商品规划和开发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并运用掌握的理论方法进行课题设计,最终为产品设计和企业设计服务。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市场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

考核方式:学生提交各专业方向市场调查报告书。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市场调查概述 4学时

一、市场调查的一般程序

二、市场调查主要类型

三、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章 消费者满意程度调查方法 8学时

一、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二、市场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三、市场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四、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书

第三章 商品设计开发 4学时

一、商品设计规划的概述

二、商品设计开发和商品周期

第四章 商品设计规划与设计开发 12学时

一、商品规划、开发中的创造

二、商品规划、开发管理和组织

第五章 新商品开发策划的评价与步骤 8学时

一、新商品开发的决策与设计策划

二、新商品开发设计的评价与分析

三、新商品营销策划的步骤

Contents and periods of courses Chapter1. The summarize of market research

4 1) The common procedures of market research 2) The primary types of market research 3) The clean up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formation Chapter2. The way to contentment degree on consumer

8 1) The design and put in practice on market-research questionnaire 2) The distribution and recycle of market-research questionnaire 3) The Stat. Analysis of market-research questionnaire 4) The analysis transaction Chapter3. Commodity design and exploitation

4 1) The summarize of commodity design and programming 2) The cycle of commodity design and exploration Chapter4. The commodity design layout and exploration

12 1) The creation on commodity layout and exploration 2) Commodity layout, explo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 Chapter5. The estimate and process on new commodity exploitation

8 1) The design-making and design plan on new commodity 2) The estimate and analysis on new commodity exploitation 3) The process of new-commodity distribution hatch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李小康主编. 社会调查与研究必读[M].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1995 2. 左宪堂著. 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M].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9 3. 黄合水著. 广告调研技巧[M].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1 4. 陈放著. 产品策划[M]. 知识产权出版社. 1995 5. MBA必修核心课程编译组. 新产品开发[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 6. [日]长广仁藏著. 研究与开发活动的运营与定量评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拟授课教师: 汪田明

副教授

企业形象设计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课程编号:070120401

开课学期:春

教学学时:45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60

周学时:

学分:2.5 预修课程:艺术设计本科课程 教材(主要参考书、讲义):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

周旭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在掌握了视觉统一设计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探讨企业形象设计的实质和在实施与操作过程中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对企业理念系统与企业行为系统的原理和视觉化个性表现的研究,将单纯的视觉设计提升到对企业形象设计的策划与品牌管理的高度上来,在实践中探讨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内在联系。

教学要求:既注重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同时也注意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强调教与学互动。

考核方式:考试设计和论文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CIS的原理 10学时

1.1 CIS序论

1.2 CIS的沿革与发展 1.3 CI的开发程序 1.4 案例分析研究

第二章 CIS的构成 25学时

2.1 MI理念识别系统 2.2 BI行为识别系统 2.3 VI视觉识别系统

第三章 品牌形象的传播与管理 10学时

3.1 品牌的原理 3.2 品牌系统的构成 3.3 品牌的战略管理 3.4 案例分析研究

Chapter1

The Principle of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Chapter2

The Constitution of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Chapter3

The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rand Image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CI视觉设计. 台湾北星图书公司. 1986 2. 企业形象战略. 台湾艺风堂. 1986 3. 高弛. CI企业形象塑造.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6 4. 陈青. VI设计模板.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 5. 曾朝晖. 品牌制胜. 重庆出版社. 2002

拟授课教师: 肖禾、过山

副教授

视觉形象语言研究

(The Research of Visual Language Design)

课程编号:070120402

开课学期:秋

教学学时:45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60

周学时:

学分:2.5 预修课程:艺术设计本科课程 教材(主要参考书、讲义):图形创意

林家阳

黑龙江艺术出版社

1999年 课程教学目标:视觉形象语言的表达与传播是视觉传达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以符号与图形语言的研究为中心,通过对符号与图形语言的创意与表现的探讨掌握其设计原理与规律,提高与开发创造性思维和视觉语言的表达与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既注重基本设计原理与规律的研究,同时也注意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强调教与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设计思维。 考核方式:考试设计和论文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视觉形象的语意表达及传达功能 5学时

1.1 概念

1.2 图形、标志、符号 1.3 视觉传达功能

第二章 符号语言研究 15学时

2.1 符号的概念

2.2 符号的功能及分类 2.3 符号的创造与设计

第三章 图形语言研究 15学时

3.1 图形语言的创意 3.2 图形语言的物化 3.3 图形语言的组合 3.4 图形语言的表现

第四章 视觉形象语言分析 10学时

4.1 西方视觉语言的文化分析 4.2 东方视觉形象语言的文化分析 4.3 中西视觉形象语言的比较

Chapter1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Visual Language Chapter2

The Research of Symbol Language Chapter3

The Research of Graphic Language Chapter4

The Analysis of the Visual Language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丁邦清等著. 广告创意.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 杭海. 借题发挥.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3. 世界设计师图典. 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3 4. 朱蒂斯. 王尔德. 启发创意的平面设计. 台湾北星图书有限公司. 1984 5. 马泉. 广告图形创意.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

拟授课教师: 汪田明

副教授

陶艺形态设计语义学

(Industrial product form design)

课程编号:070220401

开课学期:秋(春) 教学学时:45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45

周学时:3

学分:2.5 预修课程:视觉语言研究、美学、造型基础等 教材:《陶艺形态设计语义学》

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旨在培养本方向硕士生从多样化、层次化的比较研究中,跳出以往单纯的形态设计概念,从语义学的角度,讲述形态的构成和功能语义传达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分析与研究,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产品形态生成规律,运用其原理,探索全新的形态设计表意途径。

教学要求:本方向硕士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具有对形态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并能联系实际总结其规律,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产品形态设计应用理论,为完善形态设计学理论体系作出贡献。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序言

一、总论

1、形态设计语义学的概念。

2、形态设计语义学的特征。

3、形态设计语义学的形成。

4、形态设计语义学的传达。

5、形态设计语义学的发展。 思考题

二、陶艺形态设计与应用语义基础

1、陶艺形态设计视觉要求

2、陶艺形态设计的构成规律

3、陶艺形态设计的知觉和心理

4、陶艺形态设计的技术与材料

5、陶艺形态设计的符号化特征 思考与练习

三、陶艺形态设计与符号语义传达

1、视觉语言的传达形式

2、符号语义的信息内涵

3、陶艺形态设计语义的情感诉求

4、陶艺形态设计语义的审美意趣

5、陶艺形态设计语义的视觉描述 思考与分析

四、形态语义学符号化过程的任意性与应用约定

1、视觉元素的符号系统

2、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征

3、符号语言的现实性意义

4、符号语言的启发性应用

5、符号语言的功能语义约定

五、形态语义学与产品设计

1、形态表现的概念性语义

2、形态元素的符号化特征

3、形态塑造中的功能性指称

4、形态转换中内涵与外延

5、产品形象的概念意义延伸 思考与分析

六、形态设计语义学应用研究案例

1、空间形态转换应用研究

2、工业产品操作原件功能语义研究

3、概念性设计形态语义研究

4、视觉识别符号化系统研究分析与研究

Preface

一、General introduction 1. The concept of form design semantics 2. The character of form design semantics 3. The formation of form design semantics 4. The propagation of form design semantics 5. The development of form design semantics Thinking problems

二、Form design and basic applied semantic 1. The visual requirement of form design 2. The forming law of form design 3. The feeling of form design 4. The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of form design 5. The semiotic character of form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ing

三、Form design and transmission of semiotic meaning 1. The expressing form of visual language 2.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of semiotic meaning 3. The feeling appeal of form design semantic 4.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form design semantic 5. The visual description of form design semantic Thinking and analysis

四、The arbitrariness and applied agreement of symbolic process of form semantic 1. The symbolic system of visual element 2. The arbitrary character of symbolic language 3. 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symbolic language 4. The enlighten application of symbolic language 5. The functional semantic confinement of symbolic language

五、Pattern semantics and product design 1.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form representation 2. The symbolic character of form elements 3. The functional reference in form transformation 4.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form transformation 5.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the product image Thinking and analysis

六、The application cases of form design semantics 1.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spatial form transformation 2. The functional semantic research of original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 3. The form semantic research of conceptual design 4. The research of visual identify symbolic system Analysis and research

拟授课教师:张尧

教授 文化与艺术研究

(Study of Culture and Art)

课程编号:070520401

开课学期:秋

教学学时:45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4

学分:2.5 预修课程:

教材:丁亚平

《艺术文化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6年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研究生艺术管理方向必选课程。是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学习和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与文化、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社会等关系,同时提高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能力,把握艺术与文化发展趋势,从而提高艺术管理水平。

教学要求:要求教学中结合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对艺术与文化各方面给予理论性阐述,开拓学生视野。

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形式进行考核。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艺术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8学时

一、人与文化

二、符号

三、艺术家

四、艺术与公众

第二章 艺术文化关系的诗学 8学时

一、艺术与哲学

二、艺术与宗教

三、艺术与科学

四、艺术与社会

五、艺术与性别

第三章 审美文化 8学时

一、中国审美文化

二、东方审美文化

三、西方审美文化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文化 8学时

一、当代中国的文化理念和模式

二、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建设

三、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建设

四、当代中国的物质文化建设

第五章 当代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制度与管理 8学时

一、当代中国的制度文化建设

二、当代中国艺术与文化的产业及其管理

三、当代中国艺术与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及其解决 第六章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艺术与文化 5学时

Contents and periods of courses Chapter1. The conception and essence of art and culture

8 Chapter2. Poetics of art and culture relation

8 Chapter3. Taste culture

8 Chapter4. Chinese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8 Chapter5. System and manage of art and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in China

8 Chapter6. Walk up to the new era of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4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邓安庆、邓名瑛著. 文化建设论[M].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2.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 三联书店出版, 1991年 3. 林同华著. 审美文化学[M]. 东方出版社, 1992 4. 张志学著. 文化的选择.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5. 戴锦华著. 隐形书写: 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拟授课教师: 胡彬彬

教授

中国陶瓷通史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China)

课程编号:070620402

开课学期:秋

教学学时:36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2

学分:2 预修课程:中国通史

教材(主要参考书、讲义):中国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

课程教学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中国陶瓷历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状况,理解中国陶瓷史的发展脉络,掌握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陶瓷设计家及其代表作。 教学要求:课程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社会实践 考核方式:论文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原始陶器史 4学时 第二章 先秦陶器 4学时 第三章 两汉陶器史 4学时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陶瓷史 6学时 第五章 隋唐五代陶瓷史 6学时 第六章 宋代陶瓷史 6学时 第七章 元明陶瓷史 5学时 第八章 清代陶瓷史 5学时

Chapter One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Pre-Qin Periods Chapter Two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Periods Chapter Three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Wei-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Chapter Four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Sui and Tang and Wudai Dynasties Chapter Five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Song Dynasty Chapter Six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y Chapter Seven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Qing Dynasty

拟授课教师: 朱和平

教授

课程编号:070120301

开课学期:秋

教学学时:27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60

周学时:9

学分:1.5 预修课程:学位课程 教材(主要参考书):朱淳编著 展示设计 中国美术出版社 1995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以理论学习和实际课题设计相结合。研究展示空间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探讨展示空间艺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展示空间艺术的特征和展示空间艺术严密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及与其它学科(如传播学、信息学、心理学、设计美学等)领域的交叉性。通过对空间形态、光色环境、新媒介艺术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设计表达能力。在实际课题设计中,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展示空间艺术的设计方法和程序、材料的表现与运用、空间语言的变化规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展示空间艺术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1、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导师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与本课程内容知识相关的中外优秀理论专著和文献。

2、要求学生撰写研究论文一篇,独立完成一项实际课题设计。

3、导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课件进行实例分析和直观演示。 考核方式:撰写研究论文与实际课题设计。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45

一、理论部分

30学时

1、展示空间艺术的发展历史。

2、展示空间艺术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法则。

3、展示空间艺术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4、现代展示空间艺术的综合表现手段(新媒介艺术与空间艺术)。

5、展示空间艺术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经济作用与文化价值。

二、实际课题设计

15学时

1、内容: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或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

2、要求:图形与文字结合表达,创意要充分体现探索性与独创性。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and class hour:

45′

Theory part:

30′

1.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exhibition art. 2. The key elements and the form of rule of exhibition art. 3. The relation between exhibition art and human engineering. 4. The synthetical means of the design (new medium art and space art) of modern exhibition art. 5. Exhibition art’s economic tunction and culture value in the modern business environment. Subject of design:

15′

1. Content: The commerce exhibition art and the museum exhibition art. 2. Require: The figure combines expressing with the characters, the intention should be rich in the exploration originality.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黄建成等编著: 历史·空间·媒介.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 2. 丁允明著. 现代展览与陈列.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4 3. 朱淳编著. 展示设计. 中国美术出版社, 1995 4. 耿立本编著. 展览会场设计.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4 5. 肖尔斌编. 商品展示空间设计.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拟授课教师: 许超

副教授

展示空间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rt)

平面设计研究

(The Research of Graphic Design)

课程编号:070120302

开课学期:秋

教学学时:27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40

周学时:

学分:1.5 预修课程:文字设计、装潢设计 教材(主要参考书、讲义):平面广告设计

孙湘明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年 课程教学目标: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选择样本设计和招贴设计为内容,通过对平面设计的构成规律和表现方法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主题策划、图形创意、版式编排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满足新世纪对人才和设计的高审美要求。

教学要求:既注重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同时也注意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考核方式:考试设计作业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

第一章 平面设计序论 9学时

1.1 平面设计概念及分类 1.2 平面设计的范畴及功能 1.3 现代文化与设计观念

第二章 平面设计的版面构成 9学时

2.1 视觉流程规律

2.2 版面的分割方式与类别 2.3 个性化表现

第三章 平面设计的创意 9学时

3.1 设计的定位

3.2 思维的视觉化表现 3.3 图形的语意表达

Chapter l

The Introduction of Graphic Design Chapter 2

The Typographic Constitution of Graphic Design Chapter 3

The Creation of Graphic Design

阅读专著或文献

1. 王汀. 版面构成.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2. 刑庆华. 平面设计.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 3. 林家阳. 图形创意. 黑龙江艺术出版社. 1999

拟授课教师: 过山

副教授

数字影像技术

(Digital Image Technique)

课程编号:070220301

开课学期:春

教学学时:27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60

周学时:8

学分:1.5 预修课程:视觉语言研究、平面设计研究 教材(主要参考书、讲义):Adobe Premiere 6 & After Effects 5 剪辑创意精灵,叶明勋,亚迈多媒体公司,2001 课程教学目标:影像是现今应用最普遍的媒体,个人拥有电视摄影设备也很平常,但一般人将拍得的一大堆素材,不知如何将其剪接简化,外加旁白说明,配上音乐,制作成可看的节目,则很难达成所要表达诉求的目的。本课程的目的就在让学生能以数字化影像的方法来表达他的创作。

1、熟悉数字化影像处理的流程及方法。

2、掌握常用影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及运用。

3、掌握相关影像处理的应用知识,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规范化的应用设计。 教学要求:

1、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2、把握设计教学的特点,坚持以设计带动软件的学习,努力消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考核方式:专题设计作业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附中、英文)

1、数字化影像概论,作品观摩

教学学时:3 Generality of digital image & work viewing

2、认识与使用数字化摄录像机(介绍与实习)

教学学时:3 How to use digital camera

3、数字剪接概论(非线性剪接)

教学学时:3 Generality of digital montage (off line montage)

4、数字剪接软件的应用(Premiere)

教学学时:3 How to use digital montage software Premiere

5、影像剪接过场特效的应用

教学学时:3 Application of specially effect in digital montage

6、专业字幕制作

教学学时:3 Professional title making

7、计算机数字音讯与旁白配乐

教学学时:3 Digital sound & incidental music

8、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

教学学时:3 How to produce a whole TV program

9、如何将做好的节目影片烧录成VCD或DVD 教学学时:3 How to record a film in VCD or DVD

阅读专著或文献

电视映像美学析论,谢章富,国立台湾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会,1996 电影概论,邱启明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拟授课教师:

上一篇:服装店租赁协议范文下一篇:个案工作论述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