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2022-08-30

第一篇: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笔记——散文

137863.doc- 1 -137863.doc- 1 -

第一个十年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①“美文”和“言志”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②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①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

②钟敬文

《荔枝小品》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情思清朗。 ③冯文炳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①空灵清丽的风致

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

(一)·七》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山与海的对比。 ②文体的自觉追求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

(八)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

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匠气。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3《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炽热的反帝激愤,急雨般节奏。

《藕与莼菜》对故乡的情思,平淡从容。 郑振铎 《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沉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

《山中杂记》真率、俊逸。 茅盾《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

《宿莽》集 旅日散文,低沉格调。 《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

时代的苦闷和期望,回荡起伏的怅惘。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归航》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无所顾忌的文字。

《还乡》《还乡记》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不平,渗透着遁世思想。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鼓动青年反叛,惊世骇俗的冲击力。 《一个人在途上》感人肺腑的至情。

2、郭沫若

《月蚀》《卖书》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的悲愤呼叫。

《路畔的蔷薇》青春的欢悦与离乡的孤寂。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

①“语丝文体”

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杂感。“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也有抒情小品的佳作。孙伏园《伏园游记》川岛《月夜》 ②林语堂

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后创办《论语》而分化。 《剪拂集》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含幽默。

2、“现代评论”派

①徐志摩

自由而华丽的散文文体,多冥想型小品。 《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

快如闪电的感兴,刹那灵感的流动。繁复华丽。

②陈西滢

《西滢闲话》贵族化立场,但行文流畅,富幽默感。

第二个十年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刊物

《论语》半月刊1932.9《人间世》1932《宇宙风》193

4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2、写作立场

追求对现实冷静超远的旁观。

除去讽刺的酸腐辛辣而得淡然之味。自由主义立场,“热心人冷眼看人生”。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针对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创造解脱性灵,广达自喜,潇洒自在的散文笔调。

3、左翼文坛与林派刊物的论争《太白》《芒种》

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

《大荒集》《我的话》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多国民性改造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谈中西文化》

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从容睿智的幽默,轻松自然的行文结构,娓语式笔调。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二、左翼作家的散文

1、“鲁迅风”杂文

①瞿秋白

《乱弹及其他》集《民族的灵魂》《流氓尼德》《财神的神通》《美国的真正悲剧》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运用马阶级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②唐弢

《推背集》《海天集》《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简明有文采,政论与艺术散文笔调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生发,笔锋锐利。

《乡音》 叙事抒情散文。《落帆集》 散文诗。

③徐懋庸 《打杂集》《不惊人集》针砭旧物,触及时事,摘取生活片断中外掌故,拙直质朴。

《揣》《“泼臭料”》《过年》《赏月》《上帝的心》《神奇的四川》《秋风偶感》《苍蝇之灭亡》

《街头文谈》 通俗性文艺从话。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京派散文

①何其芳

《画梦录》 雕琢的精致,力矫散漫浅露的流弊。诗情洋溢。艺术的独创性。

《梦后》《岩》《黄昏》《雨前》 “独语”的调式和感觉结构,意象迷离,想象奇特。

《还乡杂记》 思想与艺术的巨变。

②李广田 《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

《桃园杂记》《山水》《山之子》故乡风物人情,素淡中见情思。

③吴伯箫

《羽书》内容充实,文字沉着,笔力壮阔。讲究炼句。

④师陀 《黄花苔》《江湖集》 哀叹北方山野的凋零,哀婉的田园诗风味。对小人物的同情。 ⑤沈从文

《湘行散记》集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

《箱子岩》《桃园与沅州》乡村中国的眼光,质朴的生命形式。

《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

2、其他抒情小品

①缪崇群

《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

平实婉曲叙述中咀嚼人生真味,以情动人。还有写景即物、纪实随笔

②丽尼

《黄昏之献》散文诗集。青春梦幻消逝后的空虚和怅惘,忧郁美丽的黄昏气息。 《鹰之歌》 仍多展示自我的心理历程。讲究文体之美。 ③陆蠡 《海星》《竹刀》 青春回忆题材,感情厚实,文字浓重。

3、“开明”派散文

积极的人生派,讲操守重理念,平淡中高远严谨有韵致。

①丰子恺 《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写灾难性现实,体物入微,疏淡隽逸,朴讷而明亮。

《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②夏丏尊

《平屋杂文》素淡的文笔,遐想和情思,结构缜密完整。

《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

③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状物写人针缕绵密。

④“科学小品文”

《中学生》杂志和刘薰宇数学小品、贾祖璋生物小品。曹聚仁历史小品。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

1、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个十年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3、人物纪实性散文

①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记》)

素描勾画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貌,小说手法,言谈细节。 ②人物特写的流行

赵树理《孟祥英翻身》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1、国统区杂文

《野草》(1940桂林创刊)作家群。《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 ①聂绀弩 《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集抨击腐朽事物和黑暗现实,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力求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多用反语讽刺,平易质朴中见深沉。

《我若为王》构思奇特,批判封建制度,反映专制统治的现实,并揭示封建奴性。 ②秦似

《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集广博的生活和历史知识基础,舒缓有

致,文化气息浓重。多揭露抗战中官僚统治的积弊。

《随谈两则》批评“浮生若梦的人生哲学”,并讨论国民性普遍的弱点,如话家常

又诙谐精到。

③冯雪峰 《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集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症结,尖锐的

诗的政论。文笔曲折深透且亲切,充分展开杂文的新机能。善于绵密说理,比喻新鲜,有历史的脉络和哲理的渗透,语言浑厚思想锋利,但有时不够明快。

④其他

夏衍《此时此地集》《长途》《劫后随笔》《蜗楼随笔》 孟超《长夜集》《未偃草》宋云彬《破戒草》《骨鲠集》

2、上海“孤岛”杂文创作

《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更有现实批判性,更真切痛快。 ①唐弢

《劳薪集》《识小录》《长短书》集尖锐泼辣富于批判性,扫荡一切社会病毒,侧重从历史角度发掘社会病的渊源。注重形象性,流露出感情和诗意。

《从奴隶到奴隶》《略论吃饭与打屁股》《氓》《丑》《逃与趋》勾勒世相,讽刺西崽、汉奸、奴才等的可鄙无耻。

②巴人

《窄木集》多对敌伪汉奸的挞伐,还善于以简约之笔勾画社会脸谱。 ③周木斋

《消长集》多思辩性杂文,在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中,发微知著,深入浅出。 ④其他

柯灵《市楼独唱》、阿英《月剑腥集》、孔另境《秋窗集》《横眉集》

3、沦陷区杂文

①周作人

《秉烛谈》《药堂语录》《药味集》《药堂杂文》《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杂文小品化,随笔和杂文有时难以区分。多补白式读书札记与回

忆文字,闲聊中仍关注思想革命命题,也有“亡国之音”,文风更平易通脱。

②其他 文载道《文载道文抄》《风土小记》、纪果庵《两都集》注重博识和情趣的“学

者的言志的散文”,以平民化的知识者的心态写作,“文抄”中新意叠出。

4、解放区杂文

集中于1942整风之前。《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轻骑队》(1941) 多针砭革命队伍的不正之风,富有时代气息。丁玲、萧军、艾青、王实味

三、小品文的多样风致

1、萧红

写逆境中的心情,抗战中的社会见闻。

《回忆鲁迅先生》捕捉日常的生活化细节,随意点染,不拘格套。

2、何其芳

《星火集》《星火集续编》保持深情、沉思和想像交织的同时渗入了刚健之气,

由沉醉幻美转向关注现实。

3、巴金

《梦与醉》《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集

激越的民族意识下深沉的爱憎。

《废园外》美丽的花园的堕毁,年轻生命的夭折,悲惨的战争图景,凄苦哀愁的气

氛。

4、李广田

《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灌木集》摆脱沉郁,社会感加强。

《灌木集》乡土意识,传统风致,纯朴意境,诗的静美。清醇的文笔。

5、冯至

《山水》集战时西南艰苦生活中明心见性的思索,永恒的美。以诗的笔法写散文。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平常的山乡风物。

6、“立达”派

艺术水准相对保持,但更多面向社会。

《雅舍小品》重议论,以日常事物为题,博雅的知见和幽默的遣趣交织,人生体味

艺术化。余闲的调剂品,优雅怡裕,舒徐自如,有生活的真趣和愉悦。

《雅舍》陋室的可爱个性,知足自娱的豁达俊逸。

8、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议论人生百态入微透骨,文字汪洋恣肆充满机智幽默。太尖刻。

9、王了一

《龙虫并雕斋琐语》批评时政及社会习俗,琐事琐议,设喻巧妙,风格朴雅。

10、沈从文

《湘西》集艺术上更精熟。也有对生活的体悟与冥想,追求玄秘韵味。 《常德的船》《辰溪的煤》写尽湘西风物,鲜明表现下层生活,细密流动的叙述。 《生命》梦幻的感触,无序的默想,类散文诗的华丽笔触,疲倦中的淡淡忧伤。

11、张爱玲

《流言》集庸常生活陌生化,重在体味人生,描绘多用意象,议论显示机智。 《公寓生活记趣》城市生活琐事。

《更衣记》清代以来服饰时尚的流变,略带调侃,审美层次的玩味。

12、苏青

《浣锦集》“乱世中当盛世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追求,平实直爽,世俗中的隽逸。

第二篇: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伙计旁观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

《阿Q正传》 对全知叙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 《伤逝》 涓生的两难选择,终不免空虚与绝望。

《在酒楼上》《孤独者》 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

3、继承、突破与创新

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

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

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

二、说不尽的阿Q:阿Q接受史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 (一)《朝花夕拾》

1、“闲话风”: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

对“爱”与“死”的追记与思考。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慈爱柔和中蕴藏着深沉的悲怆。《阿长和〈山海经〉》《从„„》《藤野先生》《范爱农》《无常》《父亲的病》

亦有杂文笔法渗透所表现的批判和嘲讽。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

2、“漫笔式”写法

任心闲谈。

题材漫无边际,行文结构随意性,语言“原生味”。

《狗·猫·鼠》 (二)《野草》

1、“独语体”

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逼视灵魂深处并进行哲理思考。

2、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1生存困境与选择

《死火》《影的告别》《过客》

○2个体与他者的紧张关系

《这样的战士》《复仇》其

一、其二《求乞者》 ○3自我命运与形象

《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雪》《秋夜》《腊叶》

3、现实性:对绝望刻骨铭心的体验。

《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4、艺术特色:紧张焦灼的创作心态,全新的艺术世界。

充满奇峻的变异,华丽而艰涩,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下篇

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1、时代的忠实记录

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现代中国的“人史”。

富于现代性的报刊文体,及时地反映时代、作出评判,并得到反馈。

2、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个人性、先锋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

①“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 ②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揭示现实人生弊病与思想文化困境。批判一切奴役和压迫,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深刻性和尖锐性。

2、反常规的思维下的犀利与刻毒

①批判心理和灵魂《论“他”》《论照相之类》 ② “推背式”思考方法《小杂感》

③独辟蹊径的思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杀错了人〉异议》 ④反常规的联想:神圣的戏谑化、历史与现实重合

《小品文的危机》《商贾的批评》《新药》《隐士》《现代史》

《看了魏建功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申明》《重三感旧》《“感旧”以后(下)》

3、“贬锢弊常取类型”

① “个”与“类”的统一:抓住本质勾勒“共名”。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小杂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上考研艺之一瞥》《“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书信360108》

《二丑艺术》“二丑”

《一点比喻》“带头羊”

《“题未定”草

(二)》“西崽” 《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革命小贩”

《书信3605》“革命工头”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奴隶总管”

《扑空》“洋场恶少” ②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4、主观性

释愤抒情的歌哭,主客体的融合。

《纪念刘和珍君》在沉默与开口间的困惑,显示内心的痛苦。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汉语表意、抒情功能的极致。

常用“拗体”,打破语言的束缚。 大词小用、庄词谐用、雅俗杂用、搭配错位、名词动用、戏仿„„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1、“起死”:古今杂糅的新阐释。

《补天》 女娲创世时的精神苦闷,破坏与创造共生的无奈。

《奔月》 英雄的平庸化,冷落背弃和倦怠寂寞。对先驱者命运的思考。 《理水》 古今一炉的“油滑”。

《采薇》 “先王之道”的本相。

《出关》 老子哲学的本质。 《起死》 神圣哲学的戏谑化。杂文的眼光、手法、语言。

2、庄严与荒诞:互补与消解。苦涩的幽默,洒脱后的悲凉。

《补天》 女娲的伟大和后人的荒诞。 《铸剑》 万民观瞻的狂欢消解复仇的神圣。 《理水》 夏禹凯旋成为无聊的谈资,上层世界与平民世界的对立以合一为结局。 《非攻》 墨子止楚伐宋后一系列的倒霉遭遇。

散文 第一个十年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

李大钊

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青春》《新纪元》

陈独秀

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偶像破坏论》《反抗舆论底勇气》 钱玄同

批评儒家思想,痛快淋漓的文字。《随感录四十

四、四十五》 刘半农

寓庄于谐,更有艺术性。《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 鲁 迅

《新青年》主将,《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①“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②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

《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①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

《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 ②钟敬文

《荔枝小品》

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

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

情思清朗。 ③冯文炳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①空灵清丽的风致

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

(一)·七》

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山与海的对比。 ②文体的自觉追求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

(八)

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

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匠气。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

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3、其他作家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赤子之心,佛理的渗入,平易淡远和悲悯之色。

梁遇春

《春醪集》《泪与笑》

英国随笔的影响。懒散的绅士风度,标新立异。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

宗教气氛的渗入,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叶圣陶、郑振铎、茅盾

写实的“人生派”,“五卅”时的愤怒呼喊

瞿秋白

《饿乡纪程》《赤》

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

叶圣陶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炽热的反帝激愤,急雨般节奏。 《藕与莼菜》

对故乡的情思,平淡从容。

郑振铎 《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

沉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 《山中杂记》

真率、俊逸。

茅盾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

《宿莽》集 旅日散文,低沉格调。 《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

时代的苦闷和期望,回荡起伏的怅惘。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归航》

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无所顾忌的文字。

《还乡》《还乡记》

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不平,渗透着遁世思想。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鼓动青年反叛,惊世骇俗的冲击力。 《一个人在途上》

感人肺腑的至情。

2、郭沫若

《月蚀》《卖书》

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的悲愤呼叫。 《路畔的蔷薇》

青春的欢悦与离乡的孤寂。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 ①“语丝文体”

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杂感。“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也有抒情小品的佳作。

孙伏园《伏园游记》川岛《月夜》 ②林语堂

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后创办《论语》而分化。 《剪拂集》

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含幽默。

2、“现代评论”派 ①徐志摩

自由而华丽的散文文体,多冥想型小品。

《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 快如闪电的感兴,刹那灵感的流动。繁复华丽。 ②陈西滢

《西滢闲话》

贵族化立场,但行文流畅,富幽默感。

第二个十年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刊物

《论语》半月刊1932.9

《人间世》1932

《宇宙风》1934 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2、写作立场

追求对现实冷静超远的旁观。

除去讽刺的酸腐辛辣而得淡然之味。自由主义立场,“热心人冷眼看人生”。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针对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创造解脱性灵,广达自喜,潇洒自在的散文笔调。

3、左翼文坛与林派刊物的论争

《太白》《芒种》

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

《大荒集》《我的话》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多国民性改造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谈中西文化》 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从容睿智的幽默,轻松自然的行文结构,娓语式笔调。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二、左翼作家的散文

1、“鲁迅风”杂文 ①瞿秋白

《乱弹及其他》集

《民族的灵魂》《流氓尼德》《财神的神通》《美国的真正悲剧》 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运用马阶级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②唐弢

《推背集》《海天集》

《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

简明有文采,政论与艺术散文笔调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生发,笔锋锐利。 《乡音》 叙事抒情散文。

《落帆集》 散文诗。 ③徐懋庸

《打杂集》《不惊人集》

针砭旧物,触及时事,摘取生活片断中外掌故,拙直质朴。

《揣》《“泼臭料”》《过年》《赏月》《上帝的心》《神奇的四川》《秋风偶感》《苍蝇之灭亡》 《街头文谈》 通俗性文艺从话。

2、风格多样的小品散文

茅盾

力图在小品篇幅中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

艾芜

《漂泊杂记》《山中牧歌》

西南边陲的浪漫风情,朴素清新。 叶紫

《古渡头》《夜雨漂流的回忆》

善于镂刻人物,烘托气氛。 萧红

《商市街》《桥》

明丽亲切哀婉,絮语笔调,诗化。 吴组缃

《黄昏》《泰山风光》

小说化倾向,人物、环境刻画。 郁达夫

《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清新秀美,才情纵横。

巴金

《旅途随笔》《短简》《控诉》

揭露黑暗憧憬光明,朴素酣畅。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京派散文

①何其芳

《画梦录》 雕琢的精致,力矫散漫浅露的流弊。诗情洋溢。艺术的独创性。

《梦后》《岩》《黄昏》《雨前》 “独语”的调式和感觉结构,意象迷离,想象奇特。

《还乡杂记》 思想与艺术的巨变。 ②李广田

《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

《桃园杂记》《山水》《山之子》

故乡风物人情,素淡中见情思。 ③吴伯箫

《羽书》

内容充实,文字沉着,笔力壮阔。讲究炼句。 ④师陀

《黄花苔》《江湖集》 哀叹北方山野的凋零,哀婉的田园诗风味。对小人物的同情。 ⑤沈从文

《湘行散记》集

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

《箱子岩》《桃园与沅州》

乡村中国的眼光,质朴的生命形式。 《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

2、其他抒情小品 ①缪崇群

《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

平实婉曲叙述中咀嚼人生真味,以情动人。还有写景即物、纪实随笔 ②丽尼

《黄昏之献》

散文诗集。青春梦幻消逝后的空虚和怅惘,忧郁美丽的黄昏气息。 《鹰之歌》 仍多展示自我的心理历程。讲究文体之美。 ③陆蠡

《海星》《竹刀》 青春回忆题材,感情厚实,文字浓重。

3、“开明”派散文

积极的人生派,讲操守重理念,平淡中高远严谨有韵致。 ①丰子恺

《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写灾难性现实,体物入微,疏淡隽逸,朴讷而明亮。 《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②夏丏尊

《平屋杂文》

素淡的文笔,遐想和情思,结构缜密完整。 《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 ③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

状物写人针缕绵密。 ④“科学小品文”

《中学生》杂志和刘薰宇数学小品、贾祖璋生物小品。曹聚仁历史小品。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

1、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①早期报告文学

明生

《旅中杂感》

《每周评论》

欧游通讯。

亿万

《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

《每周评论》

报道“五四”。

《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

《劳动者》周刊

周恩来

《旅欧通信》

天津《益世报》

瞿秋白

《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晨报》

报告文学先声。 阿英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集

较早的报告文学结集。

②1936报告文学热潮

夏衍

《包身工》

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 宋之的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茅盾

《中国的一日》集

编选1936.5.21全国的事件 ③报告文学的盛行

邹韬奋

《萍踪寄语》《萍踪忆语》集

欧苏见闻,政治性社会性。

萧乾

《流民图》《平绥琐记》(《人生采访》集)

北方难民和塞外风光。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合)

西安事变、长征、陕北

2、国际题材的游记

朱自清

《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纪实,语言洗练。 李健吾

《意大利书简》

历史文物的描述,博学机智。 郑振铎

《欧行日记》

研究资料的搜集和记录。 小默

《欧游漫忆》

政论色彩。

胡愈之

《莫斯科印象记》

政论色彩。 第三个十年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1、新闻性的战地报告

丘东平

《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

反映淞沪战役。 骆宾基

《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东战场别动队》

上海军民抗日热情。 曹白

《呼吸》集《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在敌后穿行》

感情色彩浓烈 丁玲

《孩子们》

姚雪垠

《战地书简》

徐迟

《大场之夜》

宋之的

《从仇恨生长出来》 以群

《台儿庄战场散记》

蹇先艾

《塘沽的三天》

碧野

《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二集

老舍

《“五四”之夜》

2、职业记者的通讯

范长江

《台儿庄血战经过》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个爆破大队长的独白》《岭东的黑暗面》

《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

3、人物纪实性散文

①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记》)

素描勾画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貌,小说手法,言谈细节。

②人物特写的流行

卞之琳

《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

周立波

《王震将军记》 刘白羽、王余杞

《八路军七将领》

陈荒煤

《陈赓将军印象记》

4、介绍解放区的通讯 赵树理《孟祥英翻身》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1、国统区杂文

《野草》(1940桂林创刊)作家群。《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 ①聂绀弩

《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集

抨击腐朽事物和黑暗现实,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力求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多用反语讽刺,平易质朴中见深沉。

《我若为王》

构思奇特,批判封建制度,反映专制统治的现实,并揭示封建奴性。 ②秦似

《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集

广博的生活和历史知识基础,舒缓有致,文化气息浓重。多揭露抗战中官僚统治的积弊。

《随谈两则》

批评“浮生若梦的人生哲学”,并讨论国民性普遍的弱点,如话家常又诙谐精到。 ③冯雪峰

《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集

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症结,尖锐的诗的政论。文笔曲折深透且亲切,充分展开杂文的新机能。善于绵密说理,比喻新鲜,有历史的脉络和哲理的渗透,语言浑厚思想锋利,但有时不够明快。 ④其他

夏衍《此时此地集》《长途》《劫后随笔》《蜗楼随笔》 孟超《长夜集》《未偃草》

宋云彬《破戒草》《骨鲠集》

2、上海“孤岛”杂文创作

《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更有现实批判性,更真切痛快。 ①唐弢

《劳薪集》《识小录》《长短书》集

尖锐泼辣富于批判性,扫荡一切社会病毒,侧重从历史角度发掘社会病的渊源。注重形象性,流露出感情和诗意。

《从奴隶到奴隶》《略论吃饭与打屁股》《氓》《丑》《逃与趋》

勾勒世相,讽刺西崽、汉奸、奴才等的可鄙无耻。 ②巴人

《窄木集》

多对敌伪汉奸的挞伐,还善于以简约之笔勾画社会脸谱。 ③周木斋

《消长集》

多思辩性杂文,在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中,发微知著,深入浅出。 ④其他

柯灵《市楼独唱》、阿英《月剑腥集》、孔另境《秋窗集》《横眉集》

3、沦陷区杂文 ①周作人

《秉烛谈》《药堂语录》《药味集》《药堂杂文》《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

杂文小品化,随笔和杂文有时难以区分。多补白式读书札记与回忆文字,闲聊中仍关注思想革命命题,也有“亡国之音”,文风更平易通脱。 ②其他

文载道《文载道文抄》《风土小记》、纪果庵《两都集》

注重博识和情趣的“学者的言志的散文”,以平民化的知识者的心态写作,“文抄”中新意叠出。

4、解放区杂文

集中于1942整风之前。《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轻骑队》(1941)

多针砭革命队伍的不正之风,富有时代气息。

丁玲、萧军、艾青、王实味

三、小品文的多样风致

1、萧红

写逆境中的心情,抗战中的社会见闻。

《回忆鲁迅先生》

捕捉日常的生活化细节,随意点染,不拘格套。

2、何其芳

《星火集》《星火集续编》

保持深情、沉思和想像交织的同时渗入了刚健之气,由沉醉幻美转向关注现实。

3、巴金

《梦与醉》《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集 激越的民族意识下深沉的爱憎。

《废园外》

美丽的花园的堕毁,年轻生命的夭折,悲惨的战争图景,凄苦哀愁的气氛。

4、李广田

《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灌木集》

摆脱沉郁,社会感加强。 《灌木集》

乡土意识,传统风致,纯朴意境,诗的静美。清醇的文笔。

5、冯至

《山水》集

战时西南艰苦生活中明心见性的思索,永恒的美。以诗的笔法写散文。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平常的山乡风物。

6、“立达”派

艺术水准相对保持,但更多面向社会。

丰子恺

《率真集》

《辞缘缘堂》《防空洞中所闻》《胜利还乡记》

灾难的中国今日 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西川集》

纯朴的爱国之情

7、梁实秋

《雅舍小品》

重议论,以日常事物为题,博雅的知见和幽默的遣趣交织,人生体味艺术化。余闲的调剂品,优雅怡裕,舒徐自如,有生活的真趣和愉悦。

《雅舍》

陋室的可爱个性,知足自娱的豁达俊逸。

8、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

议论人生百态入微透骨,文字汪洋恣肆充满机智幽默。太尖刻。

9、王了一

《龙虫并雕斋琐语》

批评时政及社会习俗,琐事琐议,设喻巧妙,风格朴雅。

10、沈从文

《湘西》集

艺术上更精熟。也有对生活的体悟与冥想,追求玄秘韵味。

《常德的船》《辰溪的煤》

写尽湘西风物,鲜明表现下层生活,细密流动的叙述。 《生命》

梦幻的感触,无序的默想,类散文诗的华丽笔触,疲倦中的淡淡忧伤。

11、张爱玲

《流言》集

庸常生活陌生化,重在体味人生,描绘多用意象,议论显示机智。 《公寓生活记趣》

城市生活琐事。

《更衣记》

清代以来服饰时尚的流变,略带调侃,审美层次的玩味。

12、苏青

《浣锦集》

“乱世中当盛世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追求,平实直爽,世俗中的隽逸。

新诗

第一个十年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诗界革命”的演变

梁启超 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让步;

黄遵宪 局限在传统诗歌范围内,其调整与改良止步于对宋诗派的摹仿。

2、胡适对新诗的理论倡导 针对梁启超的后退之处。

○1“作诗如作文”

受黄遵宪的启发,比宋诗对唐诗的变革更进一步。

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写诗。对传统有组织的反叛。

○2“诗的经验主义”

“有我”与“有人”的“言之有物”。

强调主体的性情与见解,与平民的沟通交流。“平民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3、“《学衡》派”:反对诗体的解放

“新材料与旧格律”结合的理想。对“诗界革命”的呼应。于早期象征派获得某种回应。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新诗阵营的发展

①阵地:《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

②作者: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

③刊物:《诗》月刊 第一个新诗刊物,1922“中国新诗社”,叶绍钧、刘延陵、朱。

2、胡适《尝试集》

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摸索、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一颗星儿》《“威权”》《一颗遭劫的星》 具备现汉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

3、早期白话诗特征

○1作品

沈尹默 《三弦》《月夜》

俞平伯 《冬夜》 旧文学的意象和新思潮的哲理,旧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周作人 《小河》 打破旧镣铐的“欧化”诗风。

朱自清 《毁灭》 追求“平常”的倾向。

○2特征

白描手法和托物寄兴。 客观写实和主观意志。 散文化和平实风格。

歌谣化努力。1920 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创造社诗人的理论和创作

○1成仿吾 《诗的防御战》 抨击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强调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 《论诗三札》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3《女神》对新诗发展的贡献 “诗体解放”的极致,“五四”精神的充分体现;诗的抒情本质和个性化的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重视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

2、湖畔诗人:历史青春期的特色

1922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湖畔》

1922 汪静之 《蕙的风》

1923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春的歌集》

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伊底眼》

3、小诗体

冰心 《繁星》《春水》 宗白华 《流云小诗》 徐玉诺、何植三

即兴式短诗。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

4、冯至《昨日之歌》

○1艺术的节制

明净的形象。激情外化为客观物象或蕴涵于简单叙述。 《蛇》《雨夜》

半格律体。整饬、有节度的美

○2哲理化诗情 沉思的调子,幽婉的风格。

○3叙事诗 《帏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

四、新诗的“规范化”——前期新月派

1、前期新月派的理论主张

刊物阵地 主要诗人

《晨报副刊》“诗镌” 闻、徐、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

○1新诗的自觉

“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 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

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 “使新诗成为诗”。

○2“理智节制情感”

“非个人化”倾向。 针对早期新诗中滥用的直书胸臆、极端感伤主义。受巴那斯主义影响,也与传统抒情模式暗合。

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闻一多《口供》 蕴藉含蓄,鲜明的形象性。

诗歌中叙事成分的加强。 叙事诗,戏剧化、小说化,不露声色的客观态度。

○3新诗格律化

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区分新旧格律。

2、闻一多

○1思想内涵

新月派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尖锐的东西方文化冲突。

《红烛》《死水》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内心矛盾与痛苦。东方主义文化观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

○2个性风格

矛盾的张力。 《春光》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 《心跳》生活的宁静与心灵的不平静。《你莫怨我》 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

沉郁的风格。 《发现》郁结已久的火山爆发式的灼人的美。

3、徐志摩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个性/才华/追求的统一,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式意象。 《雪花的快乐》《黄鹂》《为要寻找一个明星》《落叶小唱》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雪花的快乐》

4、朱湘 《夏天》《草莽集》《石门集》

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的形象,“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

《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歌》 对形式美的探索,讲究形式的完整与“文学的典则”。叙事诗创作。 《王娇》《猫诰》。

第三篇:《现代文学三十年》鲁迅复习笔记 很好的东西

《现代文学三十年》鲁迅复习笔记 很好的东西.txt男人偷腥时的智商仅次于爱因斯坦。美丽让男人停下,智慧让男人留下。任何东西都不能以健康做交换。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而已集》 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 《南腔北调集》 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

《三闲集》 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二心集》 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

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书信集《两地书》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上篇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 (一)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

1、 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

2、 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药》 华家的精神愚昧。 《故乡》 闰土的心灵麻木。 《祝福》 祥林嫂的恐惧。 《明天》 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 《在酒楼上》 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 《孤独者》 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 《伤逝》 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

——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二) 格式的特别——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

1、 情节结构模式

○1看/被看

《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

《狂人》《孔》《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祝福》《长明灯》《铸剑》《理》《采薇》 ○2离去—归来—再离去

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

《故乡》 幻景与现实的剥离,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

《祝福》 注定要离开的漂泊者,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 《在酒楼上》 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2、 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 打破传统小说结构及叙事方式,两重叙述角度及反讽的结构。

《孔乙己》 三层结构上外在的喜剧性和内在的悲剧性:孔乙己与酒客之“被看/看”;小

伙计旁观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

《阿Q正传》 对全知叙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 《伤逝》 涓生的两难选择,终不免空虚与绝望。 《在酒楼上》《孤独者》 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

3、 继承、突破与创新

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 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 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

二、说不尽的阿Q:阿Q接受史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 (一) 《朝花夕拾》

1、“闲话风”: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

对“爱”与“死”的追记与思考。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慈爱柔和中蕴藏着深沉的悲怆。《阿长和〈山海经〉》《从„„》《藤野先生》《范爱农》《无常》《父亲的病》 亦有杂文笔法渗透所表现的批判和嘲讽。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

2、“漫笔式”写法

任心闲谈。 题材漫无边际,行文结构随意性,语言“原生味”。 《狗·猫·鼠》

(二) 《野草》

1、“独语体” 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逼视灵魂深处并进行哲理思考。

2、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1生存困境与选择 《死火》《影的告别》《过客》

○2个体与他者的紧张关系 《这样的战士》《复仇》其

一、其二《求乞者》

○3自我命运与形象 《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雪》《秋夜》《腊叶》

3、现实性:对绝望刻骨铭心的体验。 《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4、艺术特色:紧张焦灼的创作心态,全新的艺术世界。

充满奇峻的变异,华丽而艰涩,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下篇

一、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1、 时代的忠实记录

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现代中国的“人史”。

富于现代性的报刊文体,及时地反映时代、作出评判,并得到反馈。

2、 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 个人性、先锋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二、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

①“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 ②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揭示现实人生弊病与思想文化困境。批判一切奴役和压迫,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深刻性和尖锐性。

2、反常规的思维下的犀利与刻毒

①批判心理和灵魂 《论“他妈的”》《论照相之类》

② “推背式”思考方法 《小杂感》

③独辟蹊径的思路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杀错了人〉异议》 ④反常规的联想: 神圣的戏谑化、历史与现实重合 《小品文的危机》《商贾的批评》《新药》《隐士》《现代史》

《看了魏建功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申明》《重三感旧》《“感旧”以后(下)》

3、“贬锢弊常取类型”

① “个”与“类”的统一:抓住本质勾勒“共名”。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小杂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上海文艺之一瞥》《“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书信360108》

《二丑艺术》“二丑” 《一点比喻》“带头羊” 《“题未定”草

(二)》“西崽”

《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革命小贩” 《书信3605》“革命工头”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奴隶总管” 《扑空》“洋场恶少”

②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4、主观性

释愤抒情的歌哭,主客体的融合。

《纪念刘和珍君》在沉默与开口间的困惑,显示内心的痛苦。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汉语表意、抒情功能的极致。 常用“拗体”,打破语言的束缚。

大词小用、庄词谐用、雅俗杂用、搭配错位、名词动用、戏仿„„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1、“起死”:古今杂糅的新阐释。

《补天》 女娲创世时的精神苦闷,破坏与创造共生的无奈。

《奔月》 英雄的平庸化,冷落背弃和倦怠寂寞。对先驱者命运的思考。 《理水》 古今一炉的“油滑”。 《采薇》 “先王之道”的本相。

《出关》 老子哲学的本质。 《起死》 神圣哲学的戏谑化。杂文的眼光、手法、语言。

2、庄严与荒诞:互补与消解。苦涩的幽默,洒脱后的悲凉。

《补天》 女娲的伟大和后人的荒诞。 《铸剑》 万民观瞻的狂欢消解复仇的神圣。 《理水》 夏禹凯旋成为无聊的谈资,上层世界与平民世界的对立以合一为结局。 《非攻》 墨子止楚伐宋后一系列的倒霉遭遇。 鲁迅.doc- 1

第四篇:《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核心考点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核心考点

(说明:1.本资料章节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为依据整合;2.名次解释统一分类列于最后。)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

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 莽原和未名社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冯至等人。沉钟社1925年创立,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是一个专门做情诗的团体。

2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也有了较快发展。1907年由曾孝谷、欧阳予倩等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曾上演《黑奴吁天录》。话剧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五四”文学革命后,“爱美剧”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期。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成立。

1921~1927年的现代文学,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也有了较大[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小说深人、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及性变态心理。

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刘呐鸥。他们的小说用缤纷的色彩和快速的节 奏来表现半殖民地的病态文明,注意挖掘人物深层次的感觉与印象。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937~1945)

抗战爆发后,抗战文学运动迅猛发展。 1938年,“文协”成立于武汉。其会刊《抗战文艺》是战时历时最久的刊物。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文艺大众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等小型作品涌现,缺点是流于概念化和内容空疏。 1938年后,郭沫若等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成为国统区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租界的文艺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表现为杂文和戏剧创作。杂文有唐弢、柯灵等“鲁迅风”杂文创作,戏剧有阿英的南明史剧等。

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然存在。

1940年前后发生了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为主,葛一虹则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茅盾、胡风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40年代最大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主要风格。

1945年发生了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仍处于主潮地位,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则处于较弱地位。徐讦、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仍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40年代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辛笛、陈敬容等人,他们的创作较多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诗的艺术技巧,其作品标志着现代新诗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战国策派因1940年陈铨、林同济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它们宣传法西斯主义与权力意志,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

1938年梁实秋发表了文艺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受到张天翼等作家的批评。

第六节 解放区文学的兴起

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942年5月,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解决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作家与大众的关系、文学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从生活、思想、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的途径,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讲话》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但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它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出现了新的面貌:新秧歌运动出现;大批作家深人生活;出现了一批主题和题材新、人物新的作品。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①现实主义成为唯一思潮,一花独放,现代主义、浪漫主义黯然失色。②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解放区文学成为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艺术方法和手法单一,缺乏丰富多彩和开放性,产生了某些公式化、概念化和图解政治的作品。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开展了整风运动。王实味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其文章《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受到批评。

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国统区文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开始进人当代文学。

【简答与论述】

一、简答题

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12.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抗战文学思潮有两个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要求文学走到群众中去。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存在。

二、论述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于上海,有其历史原因:

一、国民党破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有必要提出和建设与革命步调一致的无产阶级文学。

二、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使中国作家受到很大鼓舞。

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他们经历了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思想进一步革命化。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主要有: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最重要的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克服一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等等。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粗浅的,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错误,尤其是受苏联“拉普”的影响,他们的主张也有不少错误:第一,他们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第二在文艺思想上,他们夸大文学的作用,说文学能“组织生活”,文学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他们在强调文艺的宣传作用时,忽视文艺的特征,甚至鼓吹标语口号文学。第三,他们认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行文学的方向转换,必须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茅盾等作家,从而爆发了鲁迅、茅盾等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4.试析左联的成就。

第一,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左联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成立了剧联、中国诗歌会等组织。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左联对国民党文化“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斗争。

第二,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左联先后开展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左联还同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第三种人”、“自由人”等进行论争。

第三,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新文学第二代作家的大部分,是在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培育下产生的,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

革命文学思潮,就其主流而言,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革命文学思潮中也掺杂了严重的机械论的庸俗社会学的理论错误。突出表现在两个观点上。一是文学和革命的关系。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齿轮和螺丝钉”,但是,又不能忽略文艺的独特性,应该尊重文学自身的特点,不能同党的其他事业相混同。左翼作家强调了“齿轮和螺丝钉”的一面,甚至不适当地引申、夸大,而严重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性。革命文学中的这种左倾思潮,对左翼文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二是文学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文学要为劳动人民服务,但却不应俯就大众、迎合大众、媚俗大众。在向大众普及的同时,也要不断拣一些新的东西提高他们,帮助他们前进。左翼作家们的缺失就在于未能将一些新的思想内容、新的表现方法、新的语言和形式,拣选后逐渐地加进去,在普及的同时逐渐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因此,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同时也掺杂了许[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鲁迅前期杂文的特点。对封建性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探索和研究国民性问题,暴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参与社会斗争。

鲁迅后期杂文的特点。政治斗争和时评文字增多;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人的批判;对革命文学的重要见解。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文体的多样性。语言的简练隽永、鲜明生动。

第四节 《野草》和《朝花夕拾》

《野草》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主体的思想状况。黑暗势力浓重强大,作家进入一个探索和彷徨期。

《野草》的思想与艺术。既有彷徨、苦闷、寂寞情绪,又着重表现了战斗精神、追求精神、牺牲精神。艺术表达上以象征主义为主,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式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语言精致,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评。艺术上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文笔朴实优美。

【简答与论述】

1.简述《呐喊》、《彷徨》的思想主题。

反封建是《呐喊》的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和《呐喊》不同的是《彷徨》中的主人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而告终。

2.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作者以“吃人”来形容封建道德对人性的摧残,倾注了作者对我们民族的极度忧愤的感情。《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它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3.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的《药》通过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作成人血馒头吃,反映出群众的愚昧麻木和革命者的寂寞、孤独,揭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群众觉悟的重要性。而《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则有着更深刻的描写。辛亥革命没有依靠作为民主革命主义基础的农民群众,没有强大的宣传和启蒙运动,必然是妥协的、不彻底的。小说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

4.试析阿Q性格。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自尊自大、自轻自贱,不敢正视现实、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中等。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悲惨命运,不能真正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行动来。阿Q主观、狭隘、保守,有农民的质朴、愚蠢,也沾上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5.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彷徨》中的几部以女性命运为中心的小说,体现了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祥林嫂被婆婆卖到深山里;后来又被大伯收去房子赶出贺家。她第二次到鲁镇的遭遇极其悲惨,封建礼教认为寡妇再嫁伤风败俗,何况她死了两个丈夫,更是不祥之物。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封建观念大网络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的一切挣扎努力。《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不公正待遇。祥林嫂和爱姑的悲剧,都深刻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对妇女压迫的惨重,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及长期性、艰巨性。《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种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但子君奉行的个性解放思想,也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

6.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彷徨》中的《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幸福的家庭》等篇都是写新知识分子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第三章 郭沫若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留学日本时期的思想与文艺活动:受泛神论思想影响较大;与宗白华、田汉通信探讨学理,后结集为《三叶集》;1921年7月成立创造社;1921年8月出版《女神》。1923年回国,陆续出版了《星空》、《瓶》、《前茅》等诗集和自传体小说《漂流三部曲》,形成积极浪漫主义的文艺观,尊崇自我,偏重主观。1924年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6年南下广州,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倾斜。1928年回日本,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在中国历史研究上第一次提出奴隶社会的问题。1937年回国,先后写下《屈原》等六部历史剧。建国后担任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工作。

郭沫若在小说和散文方面也有较大的成就。《牧羊哀话》是其第一部小说。《漂流三部曲》开创我国现代小说的“三部曲”形式。《落叶》是书信体的中篇。《残春》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一篇作品。自传性散文情感热烈,清丽淡雅。

第二节 《女神》等诗集,

《女神》写作于“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女神》是“五四”狂飚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其思想内容集中于三个方面: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反叛与创造精神的歌唱;爱国情思的抒发。《女神》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为新诗树立了榜样。《女神》是一部带有强烈主观抒情性的浪漫主义杰作。《女神》的不足之处在于过于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而忽略了外部形态的必要节 制。《星空》是“五四”退潮期的作品。《前茅》写于创造社成立到诗人回国初期。,爱情诗集《瓶》是“五卅”前的产物。大革命失败后诗人又创作了《恢复》,表达自己对于革命复兴的坚定信念。《恢复》堪称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部诗集。

第三节 《屈原》等历史剧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开始,是1923年创作的《卓文君》和《王昭君》,后与《聂嫈》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共创作六部大型历史剧,表现了善与恶、忠与奸、美与丑的形态各异的斗争,充满了磅礴的正气,充满了历史悲剧精神。

《屈原》中,郭沫若塑造了具有爱国情感的伟大诗人形象,也塑造了富于牺牲精神的蝉娟以及阴谋家南后形象。郭沫若历史剧的基本思想是: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歌颂“除暴安良”的革命精神。郭沫若善于发掘历史的悲剧精神,其历史剧创作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新进展。

【简答与论述】

一、简答题

1.简述郭沫若积极浪漫主义的文艺观。

在文艺思想方面,郭沫若同时受到西方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影响,而以前者为主,形成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文艺观。其主要特征是尊崇自我,偏重主观;强调创作要有天才、灵感、内心激情等。这种强调自我表现的主情主义文学见解,正是他本时期个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2.简析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

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它们常为正直的主人公报国无门而浩叹,而不平,又常常流露出对畸形社会的憎恶,对拜金主义等世态的鄙薄。这些小说体现着他的主情主义的创作特色。他的小说大都充满了浪漫的情调,邈远的意趣,人物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激情奇特地凝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开阔、独特的格调。他笔下自然的种种景色,人物的种种情愫,也往往被涂上一层诗的色彩,富于抒情性。

3.简析《女神》的时代精神。

《女神》是“五四”狂飚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燃烧着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啸般地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因而激动了、鼓舞了整整一代人。郭沫若用他的诗歌热烈地呼唤着新社会,希望导致光明的到来。

4.简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女神》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理想主义强光照亮了诗集中大部分的诗作。①《女神》采用了内在情感强化、极化以及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②在想象方式上则具有想落天外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奇特想象,与本来形态相距极远或改变性的极度夸张。③在形象描绘方式上则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恢宏勇猛的形象,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④在语言方面,也具有华赡丰美的特点。

5.简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基本思想。

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几部历史剧,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历史生活画面。而贯穿在其中的,则是善与恶、忠与奸、美与丑的形态各异的斗争,充满了磅礴的正气,充满了历史的悲剧精神。《棠棣之花》、《南冠草》、《屈原》的共同点是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另一思想特色。《高渐离》则歌颂了主人公为了反抗黑暗暴政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英勇气概,从而宣扬了“除掉暴君”的革命思想。

6.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郭沫若善于发掘历史的悲剧精神,以正义力量对垂死力量的对比悬殊的勇敢抗争及其过程中身历的磨难与痛苦,或严峻的两难处境,来创造浓郁的悲剧情境,从中展示正义人物人和与道义的美。其主人公又都与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紧密联系着,他们的失败或毁灭,虽也使人悲苦,但绝不意味着消沉,而是激发人们的正气,推动他们去进行新的斗争。这些历史剧充满着悲壮的情绪,呈现出一种肃穆的崇高美,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新进展。

二、论述题

1.分析《女神》的思想内容。

《女神》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方面:①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个性主义是郭沫若前期的主导思想,在文学上,他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代表当时觉醒的青年一代发出要求个性彻底解放的强烈呼声。《天狗》中“天狗”这种冲决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诗的极度夸张。②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女神》诞生之时的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黑暗的现实,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凤凰涅槃》传达出一个古老民族觉醒之时深刻的悲愤。诗人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歌唱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的创造精神。对20世纪科学文明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进行了歌唱。③爱国情思的抒发。《女神》时代的郭沫若,身居异国,感于祖国的贫弱落后,列强的虎视眈眈,常常怀着忧国的情思。这种爱国的情思就如千尺飞流奔涌在他的大部分诗作中。《炉中煤》把祖国喻为心爱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烧的煤块,感情真挚而强烈。

2.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女神》的精神,是“五四”时期勃发的民主精神、创造精神的典型体现。它把“五四”激起的社会改革的热情烧得更旺。《女神》的叛逆的歌声,有如疾雷破山,对当时停滞、死寂的旧中国实是一次强烈的冲击;它的理想的光芒,又有如电光耀眼,启示人们去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灿烂的崭新社会。

《女神》的意义,还在于它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在诗的形式上,作者反对并冲决一切旧形式的桎梏,主张形式应“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诗人决定让内在的感情波澜自由支配诗行。诗行可以长到十几字,也可短到二三字;有数百行长诗,也有短到三行的《鸣蝉》。诗人觅到了与内在感情和谐一致的全新形式,创立了多样的自由的诗形,从而为新诗发展提供了艺术体现的多种可能性。《女神》以博大魁伟的思想内涵和全然新创的诗歌形式,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诗歌史上掀起了一场大革命。

3.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屈原》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决战中全力塑造了屈原的崇高形象。剧中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卓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古代的一个人文主义者。面对秦国的步步进逼,他从祖国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和政治主张,面斥秦使张仪的阴谋。受到陷害后的屈原从申述、规劝转而抗争,处处表现出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而把个人的安危、进退、荣辱完全置于度外。被关进东皇太一庙后,屈原也不向淫威和死亡屈服。在“雷电颂”中,他希望自己的生命与自然同化,把一切黑暗的势力摧毁。这时的屈原已融聚了作者的理想而成为光明的化身、力量的化身,其性格发展到了顶点。最后屈原为卫士所救,潜到汉北,以图再起。这种处理显然寄托着作者希望正义的力量不被杀绝而能因风而生的愿望。郭沫若塑造的屈原形象,是反抗强权、捍卫民族利益的志士形象,在当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第四章 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开始尝试阶段,1917-1920年;

(二)初步繁荣阶段,1921-1927年。

了解《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贡献。《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文学作品的刊物。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是最早的白话诗作者。刘半农被誉为“平民诗人”。陈衡哲是最早的女小说家之一。《新青年》上的“随感录”专栏上,新文学倡导者们最先展露了战斗的风姿。《新潮》作家群也以关注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问题而著称。文学革命初期创作的不足与意义:文学革命初期的白话诗与小说基本上属于“过渡型”的层次,白话诗偏于说理写实,散文化倾向严重,小说还不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其贡献在于对封建文学传统的冲击以及在艺术方面的开拓与探索,这些都具有开风之先的历史意义。

文学研究会在“为人生”的、写实的立场上得到更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其中以两大文学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即“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表现了作家们对社会现实及人生的深切关注,其缺撼之处在于审美价值较为薄弱。乡土文学热潮则是文学研究会等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带着故乡和童年的回忆来表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各种陈规陋俗。乡土文学形成“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此外,文学研究会作家在诗歌、散文、戏剧领域也卓有建树。最早的诗歌刊物《诗》月刊就是由文学研究会诗人主持的。瞿秋白的报告文学作品则开了现代报告文学的先河。瞿秋白在现代杂文史上也是卓有建树的作家。戏剧方面,文研会作家参与发起了“民众戏剧社”,创作了一些具有写实风格的社会问题剧。从总体上看,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立足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同情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观,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文学研究会以其开阔兼容的创作风貌在20年代的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造社作家则另辟了浪漫抒情、自我表现的路径。张资平早期小说有着相当强烈的反封建倾向和爱国主义意识,但是后期则堕落为三角恋爱小说的制作者。女作家冯沅君的小说也别具情致。以田汉、白薇为代表的浪漫派剧作表现出与“问题剧”迥然不同的风格。创造社作家的诗歌、小说、剧作、散文的共同特色是都以自我表现为中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烈的感情投影。个性主义的张扬是这些作家最突出的精神印记。

与创作社的浪漫抒情倾向相近的团体还有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和湖畔诗社。以写抒情诗而享誉文坛的冯至,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代表作有《昨日之歌》、《帷幔》、《蚕马》等。湖畔四诗人则以爱情诗创作而名声大作。

苏雪林与冰心并称“闺秀派”作家,代表作是散文集《绿天》,此外还有长篇自传体小说《棘心》等。语丝社对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其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含蓄蕴藉、稳健持重,被称为“语丝文体”。语丝后分化为以周作人和鲁迅分别为代表的两种创作风格。新月诗派则形成于1926年,他们提倡新格律,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除闻一多、徐志摩外,朱湘的新格律诗创作也卓有建树,有诗集《草莽集》、长诗《王娇》等。小说方面,凌叔华的《花之寺》等也别具韵味。戏剧方面,丁西林的世态讽刺剧在初期的剧坛上独树一帜,代表作《一只马蜂》、《压迫》。新月社同仁还提倡过“国剧”运动,但收效甚微。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他们的诗重视暗示、追求诗意的朦胧之美,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个性。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为:开创性质,启蒙色彩,理性精神,感伤格调,开放意识。

第二节 胡适周作人

1920年,胡适出版了《尝试集》,这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

《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在艺术形式上,它也为新诗开了先河: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平实、冲淡的意境;托物寄兴;形式用韵上不拘平仄,音节 自然,用韵自由。

周作人在文学革命中也是“风云人物”,《新青年》、《语丝》这几个社团(刊物)中,他都是中坚人物。他对新文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其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在小品散文创作上的成就,[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1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的情愫,温情款款的风度而成为现代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东海人。创作有《雪朝》(文研会8位诗人的合集)、《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

在朱自清早期的诗集里,他猛烈抨击军阀时代中国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对光明和理想的向往。长诗《毁灭》是最早的抒情长诗之一,也是朱自清全部诗作中最能代表其诗艺造诣和思想动态的作品,带有朱自清当时信奉的“刹那主义”的思想的投影。

朱自清早期散文既有尖锐抨击时政、反帝反封建之作,也有平淡朴实的叙事、写景、抒情之作。《背影》、《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朱自清“美文”的创作特色:①真挚深厚的情感;②情思交融的意境刻画;③缜密精巧的构思;④清幽细密的语言。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成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庐隐,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女作家,以写“问题”小说步入文坛。192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小说《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的生活,反映了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宣泄了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女性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心理,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海滨故人》的创作风格:①自叙传的写法;②对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③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

此外,庐隐还创作了长篇小说《归雁》、《女人的心》、《象牙戒指》以及小品、杂文集《东京小品》等。庐隐的小说基调,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的影响,低沉郁闷、悲戚哀愁。她的全部创作乃是一种苦恼而又坚执的寻求,这种寻求的根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她对女性心理大胆、直率、细腻、深人的剖白,与社会心理、道德标准紧紧相连,从而突破了单纯的男女之爱的描写。《火焰》则体现了庐隐后期小说的转向,显示了一直专注于男女爱情题材的庐隐的重大突破。

第五节 郁达夫

郁达夫文学创作的几个阶段:①从1920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作《银灰色的死》到1922年回国;②回国后的《茑萝行》、《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③1927年以后创作的《过去》、《迷羊》、《迟桂花》等。1921年出版的《沉沦》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大胆描写了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表达了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

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①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挤出生活轨道的“零余者”的悲哀;②鲜明的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③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①“自叙传”色彩;②感伤的抒情的浪漫主义情调;③结构的散文化倾向;④清新流丽的文笔。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思潮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流派,开创了与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

第六节 闻一多徐志摩

闻一多,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杰出的爱国诗人。 他的新诗创作主要集中于1920-1927年间,有两部诗集:《红烛》、《死水》。闻一多诗歌的内容:①歌颂祖国、思恋祖国。如《太阳吟》、《秋菊》等;②反帝反种族歧视。如《洗衣歌》、《七子之歌》等;③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表现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鲜明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这就是新格律诗论的核心。

在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史上,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作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

徐志摩,“新月”诗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徐志摩共有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徐志摩诗的内容:①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③描写爱情体验;④歌咏大自然。后期作品则表现出颓唐失望的叹息,怀疑颓废的思想,反映了较浓厚的消极悲观倾向。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的艺术特点:①构思[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1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4.简析创造社作家的创作特色。

创造社的作品大都以自我为中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瑰烈的感情投影,或感伤或豪放,都充溢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叛逆意识,憧憬着光明的理想。个性主义的张扬是这些作家最突出的精神印记,“五四”时代追求个性解放,肯定自我价值的风气,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感伤苦闷的心理波澜,构成了这一派作家创作群体的多种侧面。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丰富了小说体式,更新了传统的小说作法,以不同于写实派的途径尽可能容纳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的内容,以较高的美学价值在“五四”时代激起了强烈反响。

5.简析新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1926年春,以《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形成。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主张“理性节 制感情”,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1927-1928年间,又办新月书店、《新月》月刊,追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更广泛地借鉴欧美格律诗体。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坛的“无治状态”,丰富了新诗的格式,巩固了白话诗的地位,为新诗的成熟作出了贡献。

6.简述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他们打破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者白描景物、直抒胸臆的老套,将笔触导向内心,以多种艺术手法,间接表现诗人细微的体验与复杂的心态,为新诗坛开了一个新生面。象征派诗人的共同艺术特色是:象征、比喻、想象、通感的大量运用,奇特的观念联络,跳跃、空白语词组合,重视暗示、追求诗意的朦胧之美。象征派诗人的这些艺术技巧,增殖了诗歌的内涵,也丰富了读者的审美体验,由此而产生了特殊的抒情效果和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7.分析“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

“五四”时期社团蜂起,流派纷呈,相互竞争,彼此砥砺,使中国现代文学在第一个十年就形成了初步繁盛、多元并存的局面,独具一番“五四”气象,这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是“五四”文学的开创性质。在自由诗、格律诗、象征派诗、小说、杂感、美文、戏剧以及作品评论诸方面都产生了某种体式或开一代风气的奠基之作。二是“五四”文学的启蒙色彩。文学革命中,思想的启蒙与文学的启蒙交织在一起,“五四”文学染上了浓厚的人道主义、平民主义的色彩,构成了新文学现代意识的觉醒。三是“五四”文学的理性精神,对人生哲学的热衷在“五四”时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以文学为改造国民性、勾画民族灵魂、改造社会人生、有益人伦教化的器具,成了一种时尚。这就赋予“五四”文学以突出的理性批判精神。四是“五四”文学的感伤格调。感伤的浪漫情调感染了几乎所有的“五四”作家,使他们的创作抹上了或浓或淡的印痕,记录着新文学家艰难而不无寂寞的求索轨迹。五是“五四”文学的开放意识。“五四”的第一代作家们以开阔的襟怀收纳新潮,全方位地借鉴“他山之石”,从欧美到日本,从印度到苏俄,举凡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都既有理论上的引进,也有创作上的学步,乃至独创性艺术个性的追求,使中国新文学一起步就纳入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之中。

8.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尝试集》的思想:从总的倾向上来看,《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其中既有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之作,也有对劳动者人道主义的同情、悲悯及对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之作。

《尝试集》的形式艺术:①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尝试集》的多数作品体现了胡适“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主张。②平实、冲淡的意境。③托物寄兴。如《胡蝶》、《老鸦》、《鸽子》等诗,借形单影只的蝴蝶、桀傲不驯的老鸦与如意翻飞的鸽子抒写新文学拓荒者执着的追求和时感欢跃、时感孤寂的情怀。④在诗形和用韵上,不拘平仄,音节 自然,用韵自由。

《尝试集》以其“诗体大解放”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在新诗史上占了一个光荣的位置。 9.简析周作人对“美文”的贡献。

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周作人在外国文学,主要是英国兰姆、吉辛等随笔好手的启示下,于1921年5月发表《美文》,倡导多写这种“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胡适、傅斯年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和周作人自己等进行了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1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免把自己从家庭中得来的东西过于普遍化、绝对化了。一旦冰心把母爱当作支撑宇宙的擎天柱石,躲避时代风雨的心灵港湾和诊治社会痼疾的药方的时候,冰心自己就被悬在了“天上人间的中段”,“爱的哲学”也就显出了它的缺陷。

18.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朱自清的“美文”数量不多,而精品不少,其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正是由这些“美文”所共同表现的艺术成就奠定的。第一,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最重要原因。在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尤为动人。第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荷塘月色》中,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他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具,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第三,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第四,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爱用叠词,造成了朱自清散文的节 奏感与韵律美。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19.简述庐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

《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宣泄了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女性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心理,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从艺术风格上来看:①自叙传的写法。露莎的经历几乎就是作者庐隐前半生的写照,在其他几位女同学身上也可以看到庐隐学生时代友好的影子。②对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海滨故人》中五位女学生都先后面临着这一问题的困扰,智与情的交战使她们的内心充满矛盾。③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海滨故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显示了突出的抒情才能,女主人公们对昔日良辰美景的伤逝之感,对无法把握的命运遭际的哀怨之情,使作品充溢着悲观的色调。

20.试析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

①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沉沦》和《南迁》中的主人公,心中交织着个人的积郁与民族的积郁,更感自身的孤凄悲凉,强烈地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异性的爱情,甚至表现出某种变态的心理。②郁达夫的小说还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在《银灰色的死》、《沉沦》等作品中,主人公作为弱国子民所受到的屈辱,使他迸发出真挚的热爱祖国,渴望祖国强盛的强烈愿望,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提出了愤懑的控诉。③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烟花柳巷„„在郁达夫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地位。在消沉、厌世的外表下,跳动着作者热爱美好人生、反抗黑暗现实的欲求上进的心。

21.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就艺术风格来看,郁达夫小说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①自我的写真。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郁达夫小说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郁达夫的这种“自我写真”小说别具真切感人的艺术魁力和丰富深广的艺术蕴含。②感伤的抒情。他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 ,更不去经营情节 的曲折、紧张,他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清的情怀,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③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小说的结构不是以情节 为中心,而是以情绪为中轴,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正是这样在他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得以确立。④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具有深湛的文学修养与杰出的文学才华,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 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

22.评价郁达夫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时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吟唱出弘扬个性、崇尚感情、表现自我的文学咏叹调,也从道德的角度、心理学的范畴对现代小说的表现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流派,开创了与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23.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贯穿《红烛》与《死水》的诗魂,是闻一多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①歌颂祖国、思恋祖国。闻一多的笔下流泻出浓烈的思乡念国之情。在《孤雁》一诗中,他以流落失群的孤雁自比,[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1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第五章 茅盾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

茅盾早期的文学活动与贡献: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进人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在《学生杂志》、《学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五四”运动时期,积极拥护和参加新文学运动,大力倡导“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1921年,参与发起和成立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高度评价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关注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技巧;从事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积累大量丰富的素材,为其以后创作打下基础。

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茅盾在“五四”时期,写了一大批文学论文,阐述和完善“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他主张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文学应反映时代和社会,必须从“高兴时的游戏和失意时的消遣”中解脱出来。茅盾还认识到文学应反映“民众”的痛苦和期望,揭露社会黑暗,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结论。他认为新文学不仅要以人道主义精神揭示出社会和人生的病苦,还须指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

大革命失败后的创作:1927年到1928年,茅盾完成了《蚀》三部曲,以极大的真诚和坦率,显示了一个现实主义艺术家严谨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1928年7月东渡日本,完成了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和《泥泞》、《陀螺》、《色盲》等短篇小说的创作,这些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在严酷现实斗争压抑下小资产阶级灵魂矛盾与悲剧,带有悲观主义色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说所采用的细腻精确的人物心理描写是把传统的白描与西方流行的现代描写技巧相融合,很有创新的意味;这一时期还写下了《卖豆腐的哨子》等散文;以《从牿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长篇论文积极参与国内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讨论。

《虹》的思想内容:作品把知识青年寻求新的生活道路放在较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递进描写,深刻地描摹了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时期如何冲破囚禁,走上与人民大众携手战斗的艰难心灵历程。

《虹》的人物形象塑造:小说主人公梅女士是受“五四”新思潮熏陶的新女性,她是封建礼教与旧社会的叛逆者。作者塑造了一个逐渐摆脱了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而走向与人民大众相结合道路的塑像。不足之处在于具有某种程度的概念化倾向。(具体分析见习题)

茅盾30年代的文学创作:1930年冬创作两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路》和《三人行》。这两部小说的意图不只是暴露当时的社会黑暗,更重要的是想延续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的革命斗争浪潮中的种种心态;1932年前后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相继问世。还创作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和《少年印刷工》等作品;本时期茅盾还致力于建设普罗文学,进行大量的文艺理论批评工作,同时,为创造革命文学提出建设性的理论意见。

抗战爆发后至1938年底:创作中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散文集《炮火的洗礼》;主编《呐喊》以及《文艺阵地》等刊物。

抗战时期的创作:1941年,写下了一组歌颂延安精神的著名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1939年至1944年,创作了长篇《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走上岗位》,短篇小说集《委屈》、《耶稣之死》,散文集《见闻杂记》、《劫后拾遗》等;抗战胜利后,又写了剧本《清明前后》。

《腐蚀》的主题及其成就:《腐蚀》通过主人公赵慧明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抨击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推行内战、破坏抗日的丑恶行径,同时讴歌了进步正义力量;小说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形式(日记体)与内容(心理分析)的有机融合,使这部小说成为茅盾40年代创作的高峰。

第二节 《蚀》

《蚀》的写作背景:《蚀》由三个中篇组成(《幻灭》、《动摇》、《追求》),这三部虽各自独立成篇,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营垒中的矛盾和阶级分化。作者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幻灭期——动摇期——追求期。

《幻灭》中静女士的形象分析:茅盾着力描写了一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从静女士的生活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踏入革命道路前[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19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春蚕》的思想主题:《春蚕》通过描写30年代淞沪战役前后江南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的养蚕“丰收成灾”的悲惨事实,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中国农民带来的民族灾难,展示了中国商业资本家和官僚阶级由于转嫁危机与农民阶级形成的尖锐矛盾,同时勾勒了两代中国农民不同的思想与行为,预示着他们所走的不同道路。

老通宝形象:老通宝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的悲剧正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历史惰性。

多多头形象:多多头是一个正在觉醒之中的中国新一代农民的形象化身。他具有朦胧的阶级意识,对本阶级的农民抱有同情心,虽然还弄不清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恩恩怨怨的科学规律,但他毕竟对农民的命运开始有所认识:“单靠勤俭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这个生活哲理使他日后走上反抗之路,他在勤劳这点上与老一代农民有着共通之点,与老通宝相比,他显得豪爽、热情、乐观,更有独立见解。与父辈中的冥顽不化的封建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大革命失败后的散文创作:有《严霜下的梦》、《卖豆腐的哨子》、《雾》、《虹》等散文,它们表现了当时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惆怅、幻灭与悲哀。这些抒情散文在艺术上很精致,意境缠绵悱恻,委婉动人。

30年代的纪实性散文:《故乡杂记》、《乡村杂景》等是茅盾深人农村生活以后写下的一组纪实性散文。这些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成就。《雷雨前》的昂扬斗志使人联想到高尔基《海燕》的意境,那富有象征意味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幅革命风暴的绚丽图画。《黄昏》、《沙滩上的脚迹》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融合得十分完美的作品。

40年代的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以清新的笔调,明朗的画面,抒写了如诗如画的革命生活和革命者的形象,作品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简答与论述】

1.简析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

茅盾在“五四”时期,写了一大批文学论文,阐述和完善“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他主张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文学应反映时代和社会,必须从高兴时的游戏和失意时的消遣中解脱出来。茅盾还认识到文学应反映“民众”的痛苦和期望,揭露社会黑暗,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结论。他认为新文学不仅要以人道主义精神揭示出社会和人生的病苦,还须指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

2.简述《虹》的思想内容。

作品把知识青年寻求新的生活道路放在较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递进描写,深刻地描摹了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时期如何冲破囚禁,走上与人民大众携手战斗的艰难心灵历程。

3.简析《虹》中梅女士形象。

《虹》的主人公梅女士是受了“五四”新思潮熏陶的新女性,她是封建礼教与旧世界的反叛者,她的“往前冲”和“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性格是“五四”新女性强烈个性的表现。正是带着这种“征服环境,征服命运”的理想,她敢于冲破旧礼教的规范,但是等待她的社会人生却是险恶严峻的。梅女士在冲破铁屋子后,遇到了更为艰辛的心灵搏战。梅女士虽然有苦闷、彷徨和失望的心灵历程,但作者并没有让她的性格发展停滞在原地,而是写了她的进一步觉醒,向着新的斗争生活道路前进。那种昂奋的革命斗志的焕发,标志着革命知识分子艰难历程的新起点。作者试图把梅女士的形象从旧有的思想框架中拔出来,重新铸造一个逐渐摆脱了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而走向与人民大众相结合道路的塑像。

4.简析《腐蚀》的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腐蚀》旨在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的特务统治的黑暗,作品以1940-1941年的重庆为背景,通过主人公赵惠明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抨击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推行内战、破坏抗日的丑恶行径,同时讴歌了小昭、K和萍以及以《新华日报》为代表的进步正义力量。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形式(日记体)与内容(心理分析)的有机融合,使这部小说成为茅盾40年代创作的高峰。

5.分析《幻灭》中静女士形象。

静女士是一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她从小就在母爱的卵翼下和恬静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2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吴荪甫既残酷反动又外强中干的阶级特征。同样,在对待双桥镇农民暴动的态度上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反动本性。在家庭生活中,他采用的则是独断专横的封建家长作风。

③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这种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④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导致的必然结局。通过这一形象,作者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同时,吴荪甫的形象还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倒向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面的暗淡前途,以及所谓“实业救国”的破产。

10.分析《子夜》的艺术成就。 ①宏大严谨的结构特征。纷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展示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形成了《子夜》内容的诸多头绪,而各条线索合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艺术构架便成为作品首要的艺术特征。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从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子夜》在心理描写上占了很大比重,尤其是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这种心理分析的艺术效果并不仅仅驻足在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的应用上,而是明显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这种象征主义的手法或隐或现地从作品的开头贯穿至小说终结。

③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与声音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和谐地交相辉映。《子夜》第七章在描写吴荪甫内外交困的心境时,作者始终伴以自然景象的描写:灰色的云块、闪电、雷鸣„„不同层次的音响效果和不同基调的色彩构成了吴荪甫内心世界情绪起伏的流程。

11.简析《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对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反映及其艺术成就。

《林家铺子》虽然描写的是江南的一个小镇,但实际上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一·二八”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和经济恐慌,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趁民族危难之时,大肆掠夺。敲诈和欺压小商人以及穷苦贫民的罪行,从而挖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下层百姓的悲惨命运之根源。小说以林老板的挣扎与破产为情节 主线,以林小姐婚姻纠葛为副线,两者交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节 发展有张有弛,有徐有疾,有主有次,而在纷繁复杂中又显得井然有序,无懈可击。

《春蚕》通过描写30年代淞沪战役前后江南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的养蚕“丰收成灾”的悲惨事实,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中国农民带来的民族灾难,展示了中国商业资本家和官僚阶级由于转嫁危机与农民阶级形成的尖锐矛盾。《春蚕》是一幅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土人情味的风俗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自然优美,在工细的笔墨中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蕴。作者还用极为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养蚕的程序、礼仪等民俗风情,为烘托人物的心境作了殷实的铺垫。

12.老通宝形象分析。

老通宝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勤劳俭朴,忠厚老实,具有中国农民那种对生活十分执着的韧性和忍受精神。虽然他搞不清是什么力量把他们一家推到了水深火热的深渊,但是他仍然对前途抱有希望。这种希望支撑着他在整个养蚕过程中焕发出一个农民虔诚的热情。一直到彻底破产他仍然不能够理解“世界变了,越变越坏”的原因。他只能凭直觉去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之类。老通宝的悲剧就在于时代变了,而他的思想一点未变,他因循守旧,仍处在一个僵化封闭的封建意识的王国里。他的悲剧是中国老一代农民固有的历史惰性。

第六章 老舍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与茅盾、巴金同为现代长篇小说大家。对多种文艺体裁都有实践,写过杂文、鼓词、新诗、旧剧、民歌、话剧等。

老舍早期长篇小说:1924年赴英教学,到1929年夏返国之前,在英国完成三部长篇:《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连载于《小说月报》。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

《老张的哲学》: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宗法社会中老张这个恶棍命运的描写,展现了20年[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2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造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客观上,①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②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主观上,①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思想;②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等原因。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祥子形象分析:祥子的经历与近代中国因农村破产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赤贫农民相似,因而颇具代表性。祥子的悲剧意味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详细分析见习题解答)

虎妞形象: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积怨,直至闹翻。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变态,虎妞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在她与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企图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轨道:放弃劳动,做一个靠出租洋车,剥削他人的车厂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①结构上以祥子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线串珠地组织构思,安排情节 ,显得不枝不蔓,紧凑集中;②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③景物描写的鲜明的“京味儿”;④语言上简洁朴实,自然明快。

第三节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分为三部分:《惶惑》、《偷生》、《饥荒》,1949年美国出版节 译本,书名《黄色风暴》,被誉为“好评最多的小说”。

《四世同堂》的思想主题: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北平人在异族侵略者的统治下灵魂遭受凌迟的痛史,剖示了他们封闭自守、苟且敷衍、惶惑偷生的思想精神负累,并进而对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进行了清理透剔的反省,提供了映现40年代沦陷区人民心态的一面镜子。小说也发出了激励人民起而奋斗、起而抗争的呐喊。

老派市民代表祁老者形象:祁老者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的长者。他思想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活。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击碎了他想在战火硝烟中安度晚年的幻梦,他的心中逐渐萌生了仇恨和反抗的种子。

祁瑞宣性格分析:祁瑞宣身上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传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前辈不曾接受过的新式教育,这就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

《四世同堂》的艺术贡献:①作品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从珍珠港事件爆发到日本侵略者缴械投降,它都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在广度、深度、力量和气势上都富有史诗的气魄。②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头绪繁多,但结构严谨、匀称,脉络清楚。

《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

【简答与论述】

1.简析《二马》在国民性方面的探讨。

《二马》在剖析国民性方面有独到之处。写作《二马》时,老舍正身居英国,中西方异质文化的撞击使他陷人沉思,对中国“国民劣根性”有了更深切的把握。他精心设置了马氏父子(中国人)和房东温都太太母女(英国人)之间的交往与感情纠葛。在对比中更深地切入中西方文化冲撞的本质,显示了在世界潮流的冲击下,经历了漫长历史积淀的中国民族文化心理必然更新的趋势。在新旧交替、中西对比的整体思维和广阔视野中,既透视了民族心态的各个层面,又触及了东西方不同种族之间要求心灵沟通的愿望和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并企望在中西方的交流中以现代精神对传统素质进行调整,重塑国人的灵魂。这种对国民性审视的新角度,是对鲁迅以来新文学创作解剖国民性主题的拓展。

2.简析《二马》的艺术。

①《二马》对人物的心理分析相当细腻、准确。老马、小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对比方法的巧妙运用,则更突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个性:这里既有中英两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对比,也有[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2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有点铺排、夸张有失节 制,还是“为幽默而幽默”;《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老舍的幽默风格趋于形成。《离婚》则标志着老舍的幽默开始走向成熟。从此以后,老舍笔下的幽默就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渗透,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魁力。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

7.试析造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从客观方面说,造成样子悲剧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自己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正像农民梦想拥有土地一样,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是因为他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社会把祥子由“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毫无共通之处,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它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强扭的瓜”,有的只是虎妞对于祥子的性欲要求;对于祥子来说,虎妞的纠缠不啻是一种灾难。在造成祥子悲剧命运过程中,虎妞的介入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显示了作者对于城市底层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粗鄙丑恶场景有丰富的知识,对于下层市民内心的痛苦有细致的体察。

造成祥子悲剧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两点:

一是祥子思想上的局限与性格心理上的弱点。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的求生之路。祥子的悲剧恰恰在于:他从一开始就执着地自以为只要拼命苦干,就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长时期中他一直“执迷不悟”。很显然,祥子的悲剧是对个人奋斗道路的彻底否定。

二是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遂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他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也是他走向深渊的原因之一。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身亡而小福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泯灭,他的道德支柱彻底崩溃,终于放纵自我,跌人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8.祥子形象分析。

祥子的经历与近代中国因农村破产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赤贫农民相似,因而颇具代表性。在祥子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小说开头,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穷人。他坚韧、顽强,风里雨里地咬牙,饭里茶里地自苦,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在小说的展开部分,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然而命运的安排却是他追求的(车)不可得,他躲避的(妻)被强加。这不能不说是祥子的失败。尽管如此,祥子作了一定程度的挣扎、反抗。祥子的形象仍然是使人同情,甚至令人起敬的,作者抱的也是悲悯的态度。

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的时候,祥子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的一击,他绝望了,跌倒了,再也没能站起来。他形容猥琐,举止肮脏,如同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祥子的自甘堕落不仅在于外在的社会压迫,还在于内心的自渎心理。这正是老舍作为大手笔的过人之处,唯其如此,祥子的命运悲剧才更具有警世的力量。

9.简析虎妞形象的复杂性。

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的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她的性格是在她与刘四和祥子的复杂关系中凸现出来的。因此也显得颇为复杂。剥削者的女儿和被剥削者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2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部作品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从珍珠港事件爆发到日本侵略者缴械投降,它都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从空间范围来讲,它的笔触遍及北平的小胡同、大杂院、街头、城郊及至日伪机关、大使馆„„简直就是一幅沦陷了的北平社会的全景图。这种全景式、多线索的广阔场景,突破了老舍过去长篇小说多写一两个主要人物,只用一条主线的格局,在广度、深度、力量和气势上都富有史诗的气魄。

②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它以小羊圈胡同中的祁家四代人为中心,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间以多重矛盾,既有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维护民族尊严者与出卖民族利益者的矛盾,还有同一市民阶层中的其他矛盾,纷繁错杂,头绪繁多,但结构严谨、匀称、完整,修剪得恰到好处,脉络清楚,叙事写情极有层次,充分显示了作为长篇小说大家的老舍雄健的笔力。

14.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四世同堂》有着比较浓厚的文化反思色彩。作为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具体环境和广阔深邃的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性的劣根性,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选择的小羊圈胡同就成了北京近代思想文化变迁的缩影。《四世同堂》对于独具韵味的多层次的北平文化的描写与议论,使作品给人相当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第七章 巴金 【本章串讲】 第一节 概述

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出生在官僚地主大家庭中,对家庭专制深恶痛绝。“人类至上”思想后来成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核心。“五四”时期受俄国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克鲁泡特金等人的影响开始信仰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信仰在巴金的文学创作中烙下深刻的印痕。他崇尚个性的绝对自由,追求高尚但抽象的道德人格,对黑暗的社会现状采取彻底的反抗态度,这决定了他的抒情风格必然带有强烈的个性,它是绝望的、哭诉的和狂热的。

1927年巴金赴法求学,写下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灭亡》。通过一个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以来的心灵的历程。这部作品真切地反映出某些青年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动、激愤与反抗的心理。杜大心是一个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

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两大题材:其一是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系列;其二是表现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的腐朽和罪恶的题材系列。除此之外,巴金的小说还涉及广阔的生活面:如矿区、农村、普通市民,甚至还有表现西欧、日本生活的异域故事和表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故事。

《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激流三部曲》是一个整体,以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地主家庭为背景,写了封建家长们如何利用旧式家庭的教育与伦理观念,野蛮地统治着这个黑暗王国里的子民们,把一个个善良、懦弱的青年男女推上绝路。

巴金的短篇小说:他早期的短篇小说结构精巧,题旨单纯,每一个作品都表现一个故事或一种情绪。故事大都由第一人称来叙述,语言中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再加上悲惨的结局和戏剧化的情节 ,使作品蒙上了一层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代表作为《复仇》、《光明》、《电椅》等短篇小说集。30年代中期以后的短篇小说笔调开始日趋冷峻、朴素,结构也比较自然、松散。

巴金的散文:热情、坦率、真诚地把读者当做朋友,敞开着他的胸怀。喋喋地倾说着心中的感情,则是巴金散文始终如一的风格。

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巴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创作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明显的界线,一切都在流动着、发展着,而《灭亡》和《寒夜》,正是他的风格演变的两极标志。巴金在早期的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到了后期,巴金创作的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敛,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开始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并从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风格的转变是以1942[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29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作牺牲。在这个人物身上产生出一种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现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寒夜》的艺术成就: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结构上没有刻意的布局,情节 的每一场起伏发展,都是在一系列日常生活琐事中不知不觉地推进。

【简答与论述】

1.简述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两大题材。

在巴金的创作成就中,中长篇小说的创作占了主要的地位,其中又是以两大题材的系列创作最为显著。其一是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系列,包括《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其二是表现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的腐朽和罪恶的题材系列,主要有《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等。

2.简析巴金小说《灭亡》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杜大心形象。

《灭亡》通过一个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以来的心灵的历程。它真切地反映出某些青年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动、激愤与反抗的心理。杜大心是一个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他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但他忍受着极大的生理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肺病使他看不到个人的前途,过于强大的黑暗环境又使他看不到人类的前途。虽然他也被人爱过,但个人的爱情远远抵不住他面对人类苦难时产生的绝望,他终于自愿地走上灭亡的道路,以死来获取永恒的安宁。当一个工友被敌人杀头以后,他企图暗杀军阀来平息内心的痛苦,最后白白地牺牲了自己。

3.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巴金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系列创作,在艺术风格上基本是《灭亡》的延续。这些作品中凝聚了作家青年时代的生活斗争经历以及社会运动失败以后的激愤情绪,表达了他面对社会现实,满腔怒火无处发泄,渴望战斗却找不到正确道路的悲愤心理。《新生》着重刻画了李冷的成长道路,曲折地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的心理变化过程。《爱情三部曲》着重描写了一群不满现实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恋爱与斗争生活。在这部系列小说中,作家有意模仿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创作方法,力图在人物的恋爱过程中把握他们的真实性格,暗示出他们对人生、革命以及信仰的态度。到抗战爆发,巴金又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的《火》的前两部,写一群知识青年在抗日救亡中的活动,从创作风格上看,以前作品中寄托的悲愤、绝望的情绪已经渐渐地转为明朗,反映出作家思想风格的变化。

4.简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激流三部曲》是一个整体,以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地主家庭为背景,写了封建家长们如何用旧式家庭的教育与伦理观念,野蛮地统治着这个黑暗王国里的子民们,把一个个善良、懦弱的青年男女推上绝路。他们用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挥霍祖上遗留下来的产业,最终也挖空了家庭的根基,使这个大家族在风雨飘摇中自行崩溃。

5.分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①巴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创作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明显的界纷,一切都在流动着、发展着,而《灭亡》和《寒夜》,正是他风格演变的两极标志。巴金在早期(1929-1941)的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到了后期(1942-1949),巴金创作的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敛,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开始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并从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表现与实现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②这种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一个标志,是“家庭”这个概念的涵义在巴金小说里发生了变化。在他早期作品中,“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形化,与青年所走的革命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到了《还魂草》以后,家庭不再作为革命的对立物出现了;相反,它成了强权的对立物,成为作家所珍惜的伦理组织。《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高觉慧式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拥护者。

③与题材的变化相适应的是,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逐渐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其转折点是《还魂草》。“英雄”是巴金早期浪漫小说中代表作者理想的艺术形象。他们热情、勇敢、富有反抗精神与献身精神,他们身上散发出理想的色彩,为青年人所崇拜,所效法。可以说,杜大心是这类英雄中的主要代表。但巴金笔下的小人物正与之相反,他们平庸、懦弱,身上毫无引人注目的灵光,他们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们心灵中也有美好的成分,这主要表现在忍辱负重,顾[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3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徊在心灵上的一种末世感。导致他死亡的有两大原因:纨绔子弟的荒淫无耻从内部蛀空了封建大家庭,新一代叛逆者又从外面动摇了这个制度的根基。一叶落而知秋近,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10.分析觉新形象。

觉新是巴金为新文学提供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所谓“觉新性格”已经超出了人物本身的意义,成为人类某种普遍性的悲剧。觉新首先是一个懦夫,同时又是一个清新地认识到自己悲剧性命运的懦夫。他决不是愚昧麻木,“五四”新空气使他和他的弟妹们一样,清楚地认识到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但他与他的弟妹们的根本区别在于,他本身又是这一行将崩溃的家庭制度的产物,他无法甩掉这个包袱,轻装前进。他整个人是属于这个制度的,他无法想象自己离开了这种家庭的生活方式将会变得怎样。所以他只好在险象丛生的环境下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他并非不知道其他牺牲者的冤枉,可是为保一己的片刻安宁,只好把同情咽进肚子里。他无法像觉慧那样,幼稚而大胆地反抗这个封建家庭,因为他是这个家庭的“长房子孙”,担负着中兴这个家庭的历史责任,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个人的道义责任,都不允许他像弟妹那样冲破家庭牢笼,走向新生。他处处维持着这个溃烂了的家庭,甚至为缓和它的内部冲突和崩溃命运而不得不去做它的帮凶。他一次次向恶势力妥协,每一次退让都是以牺牲别人(包括他所爱的人)来换取一己的暂时安宁——为此,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末世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悲剧,是以清醒的头脑眼睁睁地看着把别人(最后也包括自己)送进坟场而无以摆脱的悲剧。他并不怀疑自己的悲剧性命运,但总抱有一丝幻想,祈求这最后命运晚一点到来。这似乎也带有一点悲凉的味道,由此也产生了绝望、悲观、深度自卑以至精神崩溃等种种心态。这一形象对于现代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来说,是具有很大概括力的。

11.分析《寒夜》思想。

巴金创作《寒夜》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也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汪文宣和他的妻子曾树生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信心与勇气。可是,这样一个美满的家庭却被现实所击碎。由于战争,由于日常生活的贫困与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汪文宣成了一个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善良而无能;曾树生则凭着姿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必须不断应付着感情与经济两方面的压力。汪母的到来,又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进一步复杂化,终于陷入无以自拔的悲剧。最后,汪文宣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默默地死去,身后留下一片凄凉。这种个人的悲凉命运感与社会上浮面的喜庆场面的鲜明对照,这种在艺术氛围上弥散着绝望的冷气,都表明了作家对国家对社会的清醒认识。

12.简析汪文宣性格。

汪文宣是巴金后期代表作《寒夜》的主人公,他是位心地善良、忠厚老实、懦弱无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是个什么气都能忍受,什么苦都能吃的“老好人”。他为了挣一碗饭吃,变得胆小怕事,在公司里规规矩矩,不敢偷懒。他忍受同事们的冷眼和主任、科长的斥责。他为了饭碗拼命卖力,却受尽欺负。他虽然对国民党的贪官污吏欺压人民的黑暗统治有认识,但他不敢反抗。他为了家人的温饱,有病也不休息,甚至咯血发烧也坚持上班,祈求一家和睦相处。可是婆媳之间的矛盾,无休止的争吵,使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心灵上受了极大折磨,终于在贫病交加和妻子离异的病苦中死去。汪文宣这一悲剧形象是对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社会制度的揭露和控诉。

13.分析评价曾树生性格及其意义。

曾树生的形象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她是个个人主义者,她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无法容忍守旧婆母的恶语中伤,甚至也无法容忍早熟儿子的沉默寡言,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地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和感情的折磨。作家相当细腻地写出了这一复杂的心理过程,写她在汪文宣和陈经理之间的抉择以及对汪文宣的深厚感情,但最终,她还是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这种行径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至于她所走的那条路是否正确,是否一定会给她带来幸福,就不在小说所要表现的范围之内了。从小说的文本看,作家强调的是她选择了敢于改变生活方式的道路,而没有恪守中国传统道德所要求妇女的那样,让她陪同这个毫无希望的家庭去牺牲。汪文宣的家庭并不是封建式的家庭,因而曾树生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更不同于娜拉的出走;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3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翠翠形象: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是经过作者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孕育起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翠翠形象的塑造倾注了作者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着理想化的色彩。

老船夫形象:他是“善”的化身,作者同样是把他放在“爱”与“美”的人性天国里进行刻画的。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在溪边摆渡,任劳任怨,鞠躬尽瘁。老船夫的“善”,主要是通过对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地表现出来。作者着意表现的,是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浩瀚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

《边城》的艺术风格:①作者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②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③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边城》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

《边城》的抒情诗特色:《边城》的艺术风格,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浪漫主义的牧歌。作者在艺术上追求诗意化的表现。人物描写方面,以关于动作、对话的白描与韵味发掘翠翠内心丰富的“潜台词”;情节 结构方面,以经纬交织、明暗结合的手法,衍生多变的波澜,切合、烘托内在的情绪节 奏;在乡土风俗描写方面,将人物的活动置于一幅幅风俗风情画面上,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加上几分童心话语的调色、叙述语言的抒情化等,构成了《边城》诗一般清新俊逸的风格。

《边城》的牧歌风格:《边城》的故事基本上建筑在梦幻的基础上。沈从文所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一半是“梦”,一半是理想的“现实”,并非对20、30年代的湘西现实社会写真。人物与故事是对当时社会真实的超脱与超越。

1938年至1942年间,沈从文完成长篇小说《长河》的第一卷。1943年9月出版。故事发生于沅水上游水码头吕家坪。《长河》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仅是写我们民族的“伟大处”,而主要是写我们民族的“堕落处”,以冷静的眼光评判“常”的历史与“变”的现实,显示出清醒的现实主义品格。

《长河》的思想: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揭露与批判。①作者嘲讽批评蒋介石提倡的所谓“新生活运动”。②小说通过吕家坪保安队宗队长与萝卜溪滕长顺一家的矛盾,揭露与批判国民党地方势力的罪恶。

夭夭的性格:天真、单纯、乖巧、活泼,具有湘西少女纯情的天性。与翠翠不同的是,她的形象有着鲜明的时代感。作者着重刻画她性格中的另一种气质,即适应“变”的社会环境中的自由、开朗、敏捷、机警的个性特征,并赋予她明辨美丑、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她生命中已经生长起来与父兄一样的、一种抵抗战乱与灾难的力量。夭夭刚中有柔、镇定自若,在察颜观色中机警的与宗队长周旋,已经具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自觉意识与反抗性。

第三节 短篇小说与散文

以1928年8月发表的《柏子》为标志,可以把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25-1928年,是其创作的前期,在艺术表现上处于习作阶段。1928年以后,《柏子》、《牛尾》、《菜园》等一批作品的发表,表明他的创作进入成熟时期。

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思想:①许多短篇倾注了对湘西劳动人民穷苦命运的关注、同情并予以追问。作为一位革命民主主义的作家,沈从文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写湘西父老乡亲的血与泪、悲与欢、情与欲,表现他们屈辱的人格、卑下的地位、不幸的遭遇,以及与自己命运抗争的痛苦和不甘屈服的精神。②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作者是站在“乡下人”完善人性的立场来看待现代都市文明的,他用湘西人性世界反观并批判都市文明世界,而统一于完美人性的思考与表现中。③表现青年男女的性爱作为切入视角与中心话题。

沈从文小说的文体形成:一是描写湘西都市下层人物日常生活与命运的写实故事;二是根据民间、宗教故事创作的浪漫传奇以及根据佛经故事进行改造制作的《月下小景》等;三是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文明”的讽刺小说。三种形态是三种创作方法、三种风格的美。

老舍与沈从文的讽刺风格比较:同是京派讽刺作家,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两者却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根”是北京“城里人”的老舍,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在肯定小市民身上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对其身上所存在的弱点进行批判;作为“根”在湘西的“乡下人”的沈从文,则是站在原始蛮荒的湘西人性世界的立场上,对现代都市文明及传统文化予以基本否定,进而对现代文明的“上层人”进行毫无保留的嘲讽与抨击。老舍多用夸张变形的描写,以在幽默[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3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边城世界”的意义:沈从文在所创造的“边城”世界里,寄托着个人美好的社会理想。他以人性美、人情美的笔墨把“边城”描绘成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不仅仅是留恋故土的山水、人情、风俗,作者把一对少男少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此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即对“边城”历史与现状进行独特的思辩与批判。创作《边城》时沈从文虽然宣称是创造“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实际上却正是针对湘西的“现在”,与非人性、非人道的现实生活“粘附”起来,为满目疮痍的现实所感发,呼唤着自由的、美好的、“牧歌”式社会的回归。并以此对当时湘西封建宗法社会进行批判。

3.分析《边城》中翠翠形象。

翠翠是沈从文在《边城》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倾注了作者“爱”与“美”的理想。这是经过作者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孕育起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翠翠的出身具有传奇性,是她的母亲和茶峒的一位军人热恋的结晶,她来到人间,便是天使与爱的精灵。“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她对傩送的爱情大体经过了萌生、觉悟与追求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船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在朦胧中萌芽、生发。第二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的端午节 翠翠又随爷爷进城看龙船,再遇傩送,表现出对爱情的自觉、自矜与自尊。第三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执着追求的阶段。在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逝后她在一夜之间“长大成人”。准备接受种种磨难而等待傩送归来,是勇敢接受不幸命运的挑战,是对爱情的忠贞。在爱情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因此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翠翠身上重复着与母亲相似的悲剧,但翠翠与傩送没有像母亲与军人那样双双殉情而死,翠翠远比她绝望的母亲更勇敢更坚强,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的命运作持久的抗争。显然,翠翠形象的塑造倾注了作者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着理想化的色彩。

4.分析《边城》中老船夫形象。

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作者是把他放在“爱”与“美”的人性天国里进行刻画的。 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在溪边摆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质朴憨厚、侠义心肠,因而颇受众乡亲的尊重。

老船夫的“善”,主要是通过对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地表现出来。他是一位慈祥、仁爱,为孙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爷爷。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翠翠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为此他遵循苗族婚恋习俗,让翠翠的婚事由她自己作主,谁能够为她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使翠翠动心,就当她的夫婿。他奔波劳碌,翠翠的爱情却连遭波折,他最后郁闷忧愁而猝然离世。总之,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并非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展示性格的复杂性,而从之于他人、从之于孙女的人伦关系中,围绕着关于翠翠的婚事种种,特意“放大”了去表现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浩瀚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

5.简析《边城》艺术风格。

首先,沈从文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对翠翠的描写,作者静观默察、敏感揣摩少女在青春发育期性心理所表现的各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从而把羞涩、娴静、温柔的个性维妙维肖地突现出来。其次,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作品以傩送、天保两人钟情于翠翠作为经线,以老船夫关心、撮合孙女的婚事作为纬线,生出变化的波澜,推动故事有节 奏地向前发展。同时,又以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纠葛作明线,以王团总想傩送当自家女婿而生出事端作暗线,这样经纬交织、明暗结合,将情节 的单纯性与复杂性完美地结合起来。第三,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边城》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关于端午节 等民风民俗的描写,对于作为大自然女儿的翠翠,其思想性格的生成与发展,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6.简述《边城》的抒情诗特色与牧歌风格。

《边城》的艺术风格,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浪漫主义的牧歌。沈从文执意要把《边城》写成“纯粹的诗”,主要是出于“怀旧”的主观诗情并要把它凝结成“诗”。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3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被称为“文体”小说家的沈从文创造了三种基本文体形态。一是描述湘西与都市下层人物日常生活与命运的写实故事,如《丈夫》、《牛》、《菜园》等,这类小说所采用的是温情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表现纯粹的人性,有时融会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显示出含蓄沉静的风格。二是根据民间、宗教故事创作的浪漫传奇,如《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以及根据佛经故事进行改造制作的《月下小景》等。这类小说采用浪漫主义的奇想与荒诞,创造神化与主观理想化的故事及其氛围,表现出奇幻优美的风格。三是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文明”的讽刺小说。讽刺小说是用批判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抓住被揭露的对象的精神病态以及由精神病态而生成的悖理行径,辛辣地进行冷嘲热讽。三种形态是三种创作方法、三种风格的美。

11.分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集中在他对文体的创造上。他的小说有三种基本文体形态(详见上题)。

其次,在文体创造上沈从文追求文体结构的千变万化,每一篇是每一篇的个性形态,互不雷同。他的全部短篇中几乎找不到两篇结构相同的作品来,堪称难能可贵。他所持的是逆向型思维方式,不拘常格,求异思变。文体的自觉使作家获得了文体结构与文体解放的极大自由。有的基本以人物对话铺就成篇,是断面叙述结构(《雨后》),有的是在共时共空背景下,以一个中心人物作为叙述人,同时描述八个人的生活片断,是橘瓣绽开式结构„„他所追求的是水的不拘常形与水的一任其性的流动,表现在结构上是自然、流畅和千姿百态;表现在文体上则使他的小说打破各种文体间的界限,产生了明显的边缘性。

12.老舍与沈从文讽刺风格比较。

老舍与沈从文同是京派讽刺作家,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两者却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根”是北京“城里人”的老舍,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在肯定小市民身上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对其身上所存在的弱点进行批判;作为“根”在湘西的“乡下人”的沈从文,则是站在原始蛮荒的湘西人性世界的立场上,对现代都市文明及传统文化予以基本否定,进而对现代文明的“上层人”进行毫无保留的嘲讽与抨击。老舍多用夸张变形的描写,以在幽默中批判,是一种夸张幽默的风格;沈从文善于抓住人物自身思想与行为、奉行的哲学与自身人性的矛盾及心理变态进行如实叙写或白描,在讽刺中鞭挞,是一种客观讽刺的作风。

13.分析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色。

《湘行散记》与《湘西》与沈从文的小说一样,一如既往地表现人性与人情的美,绘制湘西世界独特的风景风情画,关心体恤苗瑶少数民族受压迫、被迫害的悲惨命运和血泪生活,但在沈从文的这些散文中,同时又表现出与小说不同的思想风貌。

首先,《湘行散记》与《湘西》表现着作者炽热的本土性。沈从文与一般作家的本土性有相似的一面,更有其特殊性。作为永远只承认是“乡下人”的作者;不是在忆想梦呓中,却是游子两次回乡、切切实实站在“生于斯、长于斯”的灾难深重的故土上抚今追昔,面对湘西命运多舛的未来而“歌哭于斯”。他在22篇散文中集中、反复抒写着他的一颗“湘西”之心,他书写湘西的历史与现实,因她是作者心中永存的一方热土而“怀着不易形诸笔墨的沉痛和隐忧”。

其次,这两本散文集表现着作者鲜明的本族性。湘西民族问题,一直是作为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内衷隐痛,因此他很自觉地在散文中流露出其民族倾向,反复贯穿着这样的思想:为苗族人民仗义执言,洗雪强加在他们头上“苗蛮土匪”的罪名和耻辱。沈从文在这些抒写个人隐痛的散文中,把自己当作本民族义不容辞的代言人,同时怀着切肤之痛与深刻的悲悯,描写他们血迹斑斑的历史与艰辛的现状。

另外,在这两本散文集中,作者继续造他的“希腊神庙”。作者从这些鲜活的生命与爱的疯狂追求中间,进行着爱欲即为生命、生命契合自然的人性的哲理思考,这种悖逆传统道德与伦理的思考,表现了沈从文独特的、原始主义的人性思想。总之,本土性、本族性以及人性的哲理思考,这些是沈从文散文表现“自我”的主要方面。

14.简析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的艺术风格。

《湘行散记》与《湘西》在艺术上有着显著的特色。第一,作者以“我”的见闻与行动为叙写线索,一方面叙述现实的人与事,一方面将湘西历史、地理等地域文化的背景加以穿插与糅合,浑然而为一体,避免了架空的议论与借景抒情的套路。第二,沈从文的散文是小说家的散文,习惯在具体作品中融进小说的人物对话与细节 、情节 的描写,往往形成小说的情节 性与情境氛围。如《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中的描写。第三,作者的抒情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39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日出》的内容:《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的对比,被损害被压迫者与金钱化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冲突,构成了剧作的基本矛盾,而作者也正是从这里切入,审视金钱社会的人生世相。

《日出》的结构特点:横断面的描写,“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通过陈白露将剧中人物一个接一个引进来,把大大小小的悲剧的社会根源串在一起。

陈白露性格及形象意义:陈白露的性格十分复杂,她曾经有过少女青春、美丽、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在剧中,作者着力写了她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一面,陈白露虽然堕落放荡,但也还有“人心未尽”的一面。陈白露悲剧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金钱统治的社会如何把一个年轻的女人逼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激起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北京人”形象:作者在剧中以“北京人”的勇敢有力反衬出在封建精神束缚下的北京人的空虚、怯懦和腐朽,用人类祖先“北京人”作对照,批判现实中的北京人。

【简答与论述】

一、简答题

1.简析《原野》的思想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原野》是曹禺剧作中唯—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它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作者在表现仇虎复仇的前后心理时,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充分表现了仇虎内心的心理活动,神秘色彩很浓重。

2.简析曹禺改编《家》的艺术特点。 曹禺改编的《家》,不拘泥于原著,对整个故事情节 作了新的艺术构思,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以觉新、瑞珏、梅小姐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着重突出反抗封建婚姻这一方面,描写觉新、瑞珏和梅小姐这三个善良的青年在婚姻上的不幸”。在四幕剧里,作者只选择了觉新的婚礼、兵变前后、高老太爷的寿诞和寿终以及瑞珏之死四个情节 ,集中揭示人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展现戏剧的主要冲突。

3.简析《雷雨》的思想主题。

《雷雨》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第一部多幕话剧。它以“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家庭纠葛和劳资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毁的悲剧命运。

4.简析侍萍形象。 鲁侍萍是一个纯朴善良、饱经风霜而又有着顽强生活意志的劳动妇女。她的遭遇是那样悲惨,那样值得同情。她与周朴园见面相认后,不幸的遭遇便像恶浪一样,一次接一次向她袭来,她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作者非常细腻地描绘了历尽艰辛、备受折磨的侍萍见到周朴园后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她悲愤欲绝,悔恨交加,但她既没有幻想,也不图报复,根本没有想到要让周朴园对她30年来所受的苦难给予补偿。相反,为了爱护儿女,宁愿自我牺牲,承担“命运”的惩罚。她不像蘩漪,一下子把周家的假面具扒得精光。她的反抗是十分软弱的,她认命、信命,认为冤孽是她造的,“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这是鲁侍萍的可贵品质和一颗“金不换”的心,同时也是对伪善者的最有力的抗议和揭露。生活经历使她对“有钱人家”怀有一种天然的仇视与警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阶级对立,虽然侍萍还缺乏明显的阶级觉悟。作者把侍萍的不幸与黑暗的社会对一个善良妇女的迫害联系起来,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揭示侍萍所受到的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命运观念的精神摧残,从而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5.简述《日出》的思想主题。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以陈白露寄居的豪华大旅馆和小东西陷身的下等妓院为活动场景,通过众多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揭露和鞭挞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暗示了“一个伟大的未来即将来临”的光明前景。

6.简析《日出》的结构特点。

《日出》在艺术构思上有了新的发展。《雷雨》采用了不少惊心动魄的场面,展开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日出》借鉴了契诃夫“横断面的描写”方法,剧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只是把“有余者”和“不足者”中“人生的零碎和分散的现象”联结起来,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活图景。在技巧上,以交际花陈白露和她的旧友方达生作为全剧穿线人物,由他们联结了腐朽没落的[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4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物自居的社会尊严。

④他更是心狠手辣的剥削者。他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掠夺、压榨劳动人民血汗的罪恶史。他为了掠取高额利润,便使哈尔滨的江堤出险,淹死2200个小工;在矿上指使警察开枪,屠杀罢工的工人,他是凶暴的食人者。

3.分析蘩漪形象。

①蘩漪是《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她聪明美丽,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但她跟周朴园结婚后便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把她渐渐变为乖戾、悒郁、甚至阴鸷的人了。

②蘩漪的性格是很复杂也是很独特的。她悒郁而乖戾,热情而冷漠,任性、傲慢而又孤芳自赏,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是走向极端。在周公馆里,她是女主人,但又是周朴园精神统治下的奴仆;她既是周萍的后母,又是这个前妻儿子的情妇;她不愿再过情妇不像情妇,母亲不像母亲的生活,但她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这种行为和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为《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

③就思想来说,蘩漪的思想境界并不高。她追求的只不过是属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范畴的爱情婚姻的自由,“得到一个人真正爱她的女人”的生活。大家只看见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又损害了别人的幸福;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这是蘩漪对人性长期受到压抑的一种反抗,一种冲击。她最痛恨周朴园的专横、虚伪,她活得不像人样,她感到无比屈辱。因此,不管蘩漪个人的追求带有多少利己主义的动机,都不能掩盖封建社会的罪恶。

④蘩漪是中国现代派出走的“娜拉”,她一直寻找属于自己生活中的位置。她在周公馆既是一个被损害、受压迫的女人,同是又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的人,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家族的种种罪恶。在一个雷雨的夜里,她像一道闪电,把周朴国竭力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

⑤蘩漪形象的典型意义就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了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赋予这部剧本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4.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

陈白露是曹禺继蘩漪之后塑造的又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悲剧人物形象。她出身“书香门弟”,学生时代受过新思想的影响,追求过自由和幸福。作者通过方达生之口告诉读者,陈白露曾经有过少女青春、美丽、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作者赋予陈白露以眼睛明媚动人,举止机警,神色不时流露出倦怠和厌恶的她那种飘泊人特有的外型特征,她不甘心这样地生活下去,但又离不开丑恶的鬼地方。在剧中,作者着力写了她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一面,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享受,她对潘月亭强颜为欢,用各种手段,博取对方的欢心。陈白露典型的心态,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她爱生活,又厌恶生活”。陈白露是一个受害者,她认定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是残酷的桎梏,她曾试着逃出去,但她又像金丝笼里的鸟失掉了在自由的天空里盘旋的能力,不得不回到自己丑恶的生活圈子里,却又不甘心这样活下去。陈白露虽然堕落放荡,但也还有“人心未尽”的一面。她虽然不能自救,却还想救人,在陈白露决心要拯救小东西的情节 中,我们看到了她敢作敢为的性格。陈白露有时是清醒的,终究是糊涂的,她是个清醒的糊涂人。她的灵魂是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肉体在慢性自杀中腐朽。她承认太阳要出来,但太阳不属于她,她只配沉没在黑暗中,陈白露已成为鬼影憧憧的社会的寄生物,到头来她只是黑暗的殉葬品。金钱把人性异化了,人性被扭曲了。陈白露悲剧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金钱统治的社会把一个年轻的女人逼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激起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憎恶,让人们明白:人吃人的社会再也不能让它继续存在。

5.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①《北京人》的戏剧冲突在曾皓与曾思懿以及曾思懿与曾文清、愫方之间都表现得颇为尖锐。②曾思懿装出一副十分孝敬温顺的样子,实际眼里盯着曾皓银行里的存款,她向家翁诉说节 日到了,外面的许多债务要还,请曾皓作主。其实她是要曾皓交出银行存折。但曾皓并不糊涂,从不说自己有钱,也不说自己没有钱。中秋节 上门讨帐这出“戏”是曾思懿策划的,她要债权人趁中秋节 请客吃饭的当日骂上门来,使曾皓下不了台。接下来的第一场“戏”是第二幕里曾思懿不顾众人反对,强要把曾皓送进医院,曾思懿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钱,因为她知道曾皓银行存折上已不名一文,害怕曾皓死在家里,将来房子卖不出去。在第三幕杜家讨债,要曾皓的寿材抵账,曾思懿不管老头子如何难过也使尽计谋让棺材抬出去,把押给杜家的房[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4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文也有较大发展,何其芳、李广田、陆蠡、丽尼、丰子恺等的散文创作绚丽多彩;③报告文学兴起;夏衍、宋之的、萧乾等的报告文学作品有极强的现实感。

三十年代戏剧创作:曹禺的《雷雨》、《日出》,白薇的《打出幽灵塔》,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国防戏剧运动兴起,戏剧的职业化与“剧场戏剧”的繁荣,中国话剧进人成熟期。

第二节 蒋光慈柔石殷夫

蒋光慈(1901-1931),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鸭绿江上》,中篇《少年漂泊者》、《野祭》、《短裤党》、《菊芬》,长篇《冲出云围的月亮》、《田野的风》。

《少年漂泊者》:塑造了汪中形象,代表着自“五四”到“五卅”时期我国不平的青年进步的倾向,感召着许许多多不满现实的青年人走上自觉反抗旧社会的革命道路。

《短裤党》:报告文学式的小说,塑造了杨直夫、史兆炎、李金贵等形象,描写了上海起义前夕工人情绪的高涨及起义中工人的英勇斗争,构成了一幅风云激荡的起义图。,

大革命失败后的作品:《野祭》、《菊芬》、《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等,1929年的《冲出云围的月亮》是其冲出精神低谷期的作品。《田野的风》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对大革命前后农村阶级矛盾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进行了反映,塑造的人物形象比较真切。

柔石的作品:《旧时代之死》是一曲失路灵魂的哀歌。《二月》写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跟黑暗社会鏖战而终于败北的一段经历,通过乡镇一角,反映出军阀盘踞下社会的黑暗,人们思想的守旧,并以与环境对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的追求,表现“梦境”之不可求。作品出色地刻划了萧涧秋这个20年代中路彷徨的青年形象。结构单纯、匀称,语言清俊秀丽。《为奴隶的母亲》控诉了在“典妻”制度下之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殷夫的“红色鼓动诗”:这些诗,直接取材于革命者的生活,既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种种黑幕,斥责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在中国的血腥统治,又有力地表现了革命者英勇不屈的战斗豪情。代表作《别了,哥哥!》、《血字》。他的诗用的是近乎浪漫主义的直抒方法,闪烁的是理想的光芒,标志着一种以壮为魂的诗体风格的出现。

第三节 丁玲

丁玲(1904-1986)生平及创作概况:原名蒋冰之,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后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出版《红黑》、《人间》月刊,1930年加入“左联”,主编《北斗》,作中篇《一九三O年春上海》等,1930年底赴延安。

早期创作中“解放女性”形象:梦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但在她身上已经确立了一种自己选择人生道路而不屈从他人摆布的女性自主意识,她的痛苦是崇尚个性主义和女性人格尊严的现代女性与礼教、金钱交织的社会环境尖锐冲突下的心灵创痛。

莎菲形象: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她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享受青春的快乐,幻想着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与痛快的生活。但是,她患病而又贫困,生活又是异常灰暗惨淡,加之情爱追求的不如意,最后悄然出走,自我隔绝于浊世。她是“五四”之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莎菲女士的日记》显示了丁玲卓而不凡的艺术功力,作品中穷形极相的性格语言,富于穿透力的细腻笔触,形成一种富有强度的现代主观语流感,具有了现代的生命感意味。

1929年和1930年创作的《韦护》和《一九三O年春上海》表现了作者在黑暗中寻找“新人”的努力。1931年丁玲创作的《水》、《田家冲》等作品,表明作者从个人自传式的写法进为对于社会现实的直接描绘,以至被认为宣告着一种“新的小说的诞生”。《水》以1931年国内遍及16省的洪水浩劫为背景,展示了中国农村的悲苦情景。作品虽还较粗疏,但具有一种粗放、沉雄的气势和迫人的力量,主题鲜明,形式刚健。

1936年丁玲到延安后的创作:《夜》描写了一个农村出身的乡指导员何华明在一堆矛盾和困惑中坚忍而不无遗憾地前进的故事,其意义在于说明:离开了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翻身,农民的翻身是不完全的,也不可能真正告别昨天。《在医院中》通过从上海来到边区的知识分子陆萍的眼光,揭示了医院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在霞村的时候》以一种新的伦理态度来揭示人物在灾难性境地中由生存意识和自尊心理滋生出来的新的生活态度,由此突现了一个惨遭摧残的女性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光明的不二心志。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华北地区暖水屯的土地革命,其艺术成就:①比较真实地反映了1946年到1947年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②小说围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土改运动的深入,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4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社会剧,如《苏州夜话》、《名优之死》;一类是隐喻暗示的象征剧,如《古潭的声音》、《南归》和《一致》。《名优之死》通过名艺人刘振声的凄惨经历控诉了邪恶势力对于人性和艺术的摧残,剧本扬弃了唯美的倾向与感伤的情调,标志着本时期田汉创作思想中现实主义精神的高扬。《南归》通过春姑娘的故事在一个单纯的结构中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灵魂永是飘泊的深沉主题,整个剧本弥漫着如诗如梦的感伤情调,表明田汉的浪漫主义情思与象征主义的表现方式的有机结合。

1930年到1937年田汉创作的成熟期:《回春之曲》通过高维汉的事迹表现了海外赤子报效祖国的激情,整出戏充满了浓郁的诗情。抗战爆发后创作的《丽人行》通过三个不同的灵魂启示人们对生活道路的思考,并对日本侵略者及其汉奸走狗的罪恶给予有力揭露和控诉。

洪深(1894-1955),1922年创作了《赵阎王》,剧本形象地说明金钱和贪欲如何驱使人们去作恶,同时又揭示了军阀部队的黑暗内幕。剧本明显地受到奥尼尔《琼斯皇》表现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采用大段的内心独白,背景阴森凄怖,在变幻的光色和音响中罩满了神秘的气氛和色彩。

1930年加入左联后的创作:《农村三部曲》即《五奎桥》(独幕)、《香稻米》(三幕)、《青龙潭》(四幕)是其代表作。《五奎桥》围绕拆桥和保桥的冲突展示人物性格与乡村中的阶级斗争。抗战爆发后创作了《走私》、《钨》、《咸鱼主义》等作品。

第六节 林语堂何其芳

林语堂(1895-1976),语丝时期著有散文集《剪拂集》;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文学;1934年与陶亢德办《人间世》半月刊,提倡小品文;1935年办《宇宙风》,掀起“幽默文学”热,出版有散文集《大荒集》、《我的话》两种。

30年代前半期,作为“论语派”主帅,是其散文小品写作的鼎盛期,提倡以“自我为中心,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30年代林语堂散文的内容:虽主张用温和的态度来评论时政,但30年代也有以激切文辞指斥时政的文章,如《论政治病》、《谈言论自由》等,充分体现了林语堂的正义感和爱国心;本时期他还进行了广泛的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也写过一些格调不高的“闲适”文章。

林语堂“闲谈体”散文的特点:其内容博杂,“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在形式上也不拘一格:“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牍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大多数幽默文章与小品文谈天说地,庄谐并用。其幽默文学观的形成,既受到英国散文中乔叟一派闲谈体的影响,又与明代公安派的主张有相通之处。

何其芳(1912-1977),1936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出版合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出版第一部诗集《预言》,《画梦录》是其第一部散文集。1938年赴延安后创作了《夜歌》、散文杂文集《星火集》、《星火集续编》等。

《预言》中的诗有一些是歌唱一种迷离、甜蜜而痛苦的爱情,有一些是表现对逝去往事的怀念,对渺茫人生前途的咏叹以及对大自然朝露夜月的娓语。基调惆怅、低徊、感伤。

《画梦录》的思想和艺术:有对于衰微的昔日的感喟,有对于悲苦的闺阁少女的系念,有对于“山之国”的故土的眷念,是一本雕云绘梦的书。其主要艺术价值在于对散文艺术的自觉追求与散文的抒情美、形式美的创造上。何其芳极其注重情调和氛围的营造,往往采用思索者“独语”的语调,复织进多重复合的意象,来传导他奇幻的想象。

《夜歌》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解放区热火朝天的生活的体验与感受,也直接表现了“旧我”与“新我”的内心冲突。在艺术上朴素、自然、明朗、奔放,体现着诗人自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风向着现实主义诗风的转变。

第七节 叶紫吴组缃萧军萧红

叶紫(1912-1939),1933年发表处女作《丰收》,《丰收》集包括六个短篇,大部分写大革命前后洞庭湖边农村的火热斗争,暴露反动派、地主和白军的凶残暴虐,反映了农民血泪斑斑的苦难生活及其觉醒与奋起。中篇《星》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大背景下展示了农村妇女的命运,着重探讨了妇女解放的道路何在。梅春姐这个为时代大潮所唤醒的农村女性形象,是叶紫对时代文学画廊作出的贡献,它说明时代的壮潮必然造就一些新的性格,标志着妇女新的解放。

吴组缃(1908-1994),抗战前有小说散文集《西柳集》、《饭余集》,以急剧破产的皖南农村为背景,写出了世道的浇漓和农民的疾苦。《一千八百担》和《樊家铺》是其代表作。抗战时期出有长篇《鸭嘴崂》、短篇《某日》、《铁闷子》等。

吴组缃小说的艺术成就:他的小说在农村经济破产的严酷背景下,有力揭示了皖南农村各阶层人物的心理变迁与道德变迁的真实过程,可称为30年代极精当的世态小说。他善于以人物说话[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4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版”的古人。而《梅雨之夕》则运用精神分析学极生动地揭示了现代“都市男女”的心理变异,对人物在喧嚣的都市挤压下产生的浮躁、不安、惊惧、疑虑等病态心绪,表现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2.简析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①他擅长于以直觉、多变的画面和快速、跳跃的节 奏,表现“都市男女”形形色色的生活及其不安、狂乱的心态。②他嗜写“十里洋场”中摩登男女的怅惘和肉的迷醉,尤其擅长表现人物在“快乐面具”底下无法排解的孤独感和跌落的悲哀,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③在技巧上,他大量使用快速、跳跃的节 奏,直觉的、印象式的描写,外部行为与不统一的潜意识的并行标示,蒙太奇的组接方式,搭配奇特的变异修辞,来对描写对象进行有多重主观感觉“契人的”、立体的、亦幻亦真的呈示,从而创造了一种主观与现实合于一体的新艺术。

3.简析卞之琳诗作的特点。

卞之琳是30年代一位杰出的现代派诗人。①从1933年开始,他的诗风明显转向现代派一路,主要受法国后期象征派和里尔克、艾略特等人的影响,使诗由“主情”向“主智”转变,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人化”倾向。这些表现在诗中,就是呈现出一种非个人化的、放逐抒情的出奇的冷淡,一种嘲弄式的机敏和一种不欲说明的朦胧。②卞之琳不满足于写西方现代风的诗,还注重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如将中国诗论中的“意境”和西方现代派所谓的“戏剧性处境”相融合等。③民间传统对卞诗影响也较大。这表现在:一是他颇为自得地写进历来认为不宜入诗的下层社会的事物,如冰糖葫芦、酸梅汤、扁担、叫卖声等,用这些东西入诗可以鲜活地传导出北国古城衰颓荒凉的景象和生活于其中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给人一如实体接触的艺术效果。二是他写诗以口语为主,他有时甚至以地道口语为诗,以便平中见奇,突现自己的艺术个性。④在语言上,他同时又大胆地运用富于现代先锋色彩的奇异搭配,如“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等来有效地增强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和诗的意趣。

4.简析蒋光慈《少年漂泊者》的思想及艺术特点。

《少年漂泊者》借主人公汪中写给进步文学家维嘉的一封长信,在自叙生平中对黑暗社会作了不留情面的剥露。①这部小说反映了2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斗争,作品倾尽全力讴歌了学生、工人反帝国主义侵略、反军阀统治的斗争,对于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更作了正面的描绘,从而成为我国现代史上早期工人革命斗争的艺术写真。②小说塑造的汪中形象,代表着自“五四”到“五卅”时期我国不平的青年的进步倾向,这个艺术形象感召着许许多多不满现实的青年人走上自觉反抗旧社会的革命道路。③小说用了速写式的粗犷笔触和单线纵贯的结构方法,层层叙述主人公的坎坷经历,层层喷发愤然的情火,通篇为抗争情绪所弥漫,是20年代革命文学的杰作。

5.分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点。

蒋光慈是我国早期的革命作家,从起步的作品《新梦》到最后的小说《田野的风》,记录着他在中国革命文学土地上辛勤开垦的成就。①《新梦》热情讴歌了十月革命和列宁,为中国新诗界投进了一线新异的光芒,情感炽烈。他的早期诗歌充满了对于黑暗社会的激烈反抗,对于革命光明前景的热切追求。不足之处在于形式上过于直白,缺少一种深厚的情味与韵致。②《少年漂泊者》反映了2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斗争,成为我国现代史上早期工人革命斗争的艺术写真。小说情感充沛但存在着议论过多的毛病。③《短裤党》以诗人的敏感反映了刚刚发生的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这样直接表现重大社会事件,在当时的小说创作中是一种可贵的尝试,但作品上存在着一些“左”的认识与叫喊,在艺术上未注意熔铸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④《冲出云围的月亮》中的王曼英是大革命失败后重觅道路的“时代女性”形象,显示了作者对于光明道路的艰苦探索。⑤《田野的风》通过农村的革命斗争预示着革命风暴之后的胜利前景,显示了蒋光慈思想的敏锐性与先驱性。在艺术上突破了早期小说中速写式的描画和宣泄式的叫喊,对人物心理的描绘细腻而真切,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6.简析中篇小说《二月》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它写的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跟黑暗社会鏖战而终于败北的一段经历。小说通过芙蓉镇这一角,反映出军阀盘踞下社会的黑暗,人们思想的守旧,并以与环境对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的追求,表现“梦境”之不可求。

《二月》结构单纯、匀称、完整。它从萧涧秋这一中心点辐射开去,荡起一层层光波,最后由于文嫂自尽等变故,这层层光波又逐步收拢,由萧涧秋的出走收束全篇。这种不枝不蔓、首尾[华东师大中文系考研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uashixdd

- 49

第五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赏析(三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义

目录

一.《狂人日记》赏析 ................................................................................................... 1 二.《阿Q正传》赏析 .................................................................................................. 6 三.《凤凰涅槃》赏析 ................................................................................................. 13 四.《荷塘月色》赏析 ................................................................................................. 14 五.《子夜》赏析 ......................................................................................................... 18 六.《家》赏析 ............................................................................................................. 23 七.《雷雨》赏析 ......................................................................................................... 25 八.《骆驼样子》赏析 ................................................................................................. 30 九.《断魂枪》赏析 ..................................................................................................... 38 十.《再别康桥》赏析 ................................................................................................. 42 十一.《死 水》欣赏 ................................................................................................... 46 十二.《金锁记》欣赏 ................................................................................................. 49 十三.《雨巷》欣赏 ..................................................................................................... 55 十四.《围城》欣赏 ..................................................................................................... 58 十五.《边城》欣赏 ..................................................................................................... 61 十六.《大堰河——我的褓姆》欣赏 ......................................................................... 62 十七.《小二黑结婚》欣赏 ......................................................................................... 66 十八.《王贵与李香香》欣赏 ..................................................................................... 69

一.《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辞职后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1 《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

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 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

(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

(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2 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

(3)虚幻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但通过象征和暗示,从作品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

(1)“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怀疑传统,研究一切得启蒙者的思想特点。(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3)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叶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作者中所提及的活生生的吃人的事实,则是这一历史和结论的旁证。虽然狂人把“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是混乱的臆想,但既然古代能够“易子而食”,现实中狼子村能够吃人,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不可能吃自己呢。荒诞的逻辑中自有逻辑的合理性。(4)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3 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5)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6)“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7)“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现实中的人,文化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

总之,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小说在艺术方面非常具有特色,就是鲁迅所说的“格式的特别”。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是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4 (2)独特的心理描写。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等等狂人心理的描写和刻画。狂人见到所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种典型的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狂人由女人骂小孩推导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导出大哥、母亲和自己都吃了妹子的肉,这是典型的逻辑上的混乱。

(3)采用了一些诸如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等现代主义手段。第一节:“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比喻黑暗的长久;第二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国几千年不变的传统文明。而第六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象征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凶险。读者通过作品中的这些关键性的词句所包含的象征、比喻、暗示的意义,通过联想可以体会到作品的实质内容。作者既把狂人写得完全象一个狂人,而作为体现作者意图得艺术手段,他使读者的理解完全超越于这个手段,不仅构思颇见新意,而且结合得又天衣无缝,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除此之外,作品还采用了对照的手法。正文前面的小序是用文言写成的,它简洁、明了而又清醒;而正文部分是用白话写成的,它抒情,具有很深的心理内涵。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充分显示了白话文学的表现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衬了狂人日记的思维的混乱和混沌。

《狂人日记》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揭露。同时,它又不是采用了传统的写实的手法,而是5 运用大量的具有现代特征的诸如暗示、影射,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手法来表现狂人的心理内面,甚至的中国文化的无意识。因此,这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的作品。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二.《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阿Q正传·英文版序》)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的。《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名无姓。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6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具有惊人的健忘症。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转嫁痛苦,耍无赖。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

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党变成了“柿油7 党”的流浪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得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杀,把秀才等杀掉,把王胡杀掉;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

阿Q性格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它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相联系。是那种虽然破落,但还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鸵鸟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中国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同时,阿Q的性格还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释家文化相连接。回避现实和不敢面对现实,是阿Q和传统的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相通点。

《阿Q正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现在阿Q是现代中国国民的灵魂。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阿Q正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8 (1)采用了典型化的手法。这里的典型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是嘴再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这部作品中的阿Q 形象,作者说采用了这种“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手法,将众多不同的人物的突出的特点综合起来,然后进行化合创造,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象。二是采用了现实主义文学基本创作方法。作品所塑造的阿Q这个形象具有符号的意义,因为他不仅是阿Q这一个体,而同时也是“国民性”的浓缩体;他所生活的环境也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从中可以窥见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状况,人性状况。

(2)叙述体的结构。对诸如《水浒传》等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的继承,但又加入了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对人的精神的深度透视。作品中的“序”“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生计问题”等是众多故事/事迹的并行排列、堆积,各个故事之间缺乏有效的时间联系,因此都是空间性的叙事。只有到了“革命”和“不准革命”尤其到了结尾“大团圆”,才进入一种时间的流程,形成时间性叙事。

(3)犀利的幽默和讽刺。在小说的批判与讽刺特色方面,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议论,而且其他诸多地方都穿插有议论,这些议论具有批判与讽刺特色,是突出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部分。例如,小说9 开头关于作品的名目和阿Q的性格、籍贯的探讨和借题发挥,一方面对儒家的“正名说”,旧社会的阔人和立言的人,以及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人进行了讽刺。另一方面,又写出了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地位,因而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密切相关的。

(4)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性格化上。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却能准确的表现人物的身份和突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其次,小说使用了不少古语,如“谁料博雅如此公”等,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给文章增加了诙谐的意味和讽刺性。第三,语言包含幽默感,好用反语,喜欢夸张,如“老Q”等;第四,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儿子打老子”;最后,小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

(5)游戏模仿的解构性。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首先选择的颠覆对象是封建传统文学中的“史传”文体。中国传统文学中,“传”的种类很繁多,如本纪、列传、自传、外传、内传、大传和小传、家传,等等。这些所谓的“传”,不但等级森严,如皇帝用“本纪”体,大臣则用“列传”体,而且血缘意识浓厚,如家传、家谱专叙家族衍传家族行状,专为后代“寻宗问祖”服务;更有甚者,中国史家虽然都崇奉“秉笔直书”的修史之德,但这些“帝王将相的家谱”中却充斥着歌功颂德粉饰传主的虚浮之词。另外,封建社会中,书写语言为地主知识分子所垄断,一般市民百姓本无缘入“传”,如阿Q就不但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而且连名字也不甚了了。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栖息的家园。不掌握语言文字,又没有在历史的语言中得到书写的百姓,当然也就在历史的10 时空中被湮灭了。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鲁迅先生将一个没有姓名而仅仅剩代码的农民流浪汉入“传”,显然是“有乖史法的”。尽管小说的“正传”是取自“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但这名目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相混,而真正具有了史传的含义。它的语义实际上暗示了传统文化的所有的“传”,皆是“歪传”。给阿Q这样的悲剧小人物作传,体现了鲁迅先生写作的人民性特征。鲁迅不但给小人物阿Q阿作传,而且他的创作姿态也很“不恭”。过去的中国史传,每叙述到传主,必正襟危坐,一副恭敬的姿态,语言的叙述语调也因而显得滞重呆板。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家传”更显示出祖宗崇拜和血缘家族制度的偏执个性。鲁迅先生借用史传的物质外壳,采用诙谐、戏谑的反讽语调来写阿Q,将传主置于被解剖客体的位置,从而调整了创作主体与形象主体的位置,使二者不仅以平等对视,甚至从更高角度来进行俯视,这样就消解了史传的崇拜意识,因而也使作家的文笔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游动空间。正调和反调皆相宜,就打破了传统史传僵硬的文本外壳,史传也就成为一种活泼灵动的文体了。这样史传的使用范围也被拓宽了,它不仅适用于帝王将相,也适用于贩夫走卒。在鲁迅的仿制中,文体的血缘等级性也因而被解构了。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戏仿是全方位的。鲁迅在《阿Q正传》中还对传统的章回体的结构和大团圆的形式进行了模仿。章回体小说是中国晚近时期流传最广的一种文学叙述形式,它吸取了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的11 诗词化的特征,追求一种平衡的对仗。这种章回体在近代为鸳鸯蝴蝶派小说所大量运用,成为阻碍新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鲁迅在小说中,采用章回体分章分回的形式,来讲述阿Q的生命历程。鲁迅对章回体的模仿,并在模仿中加以拆解,既达到了借助它流传的目的又在使用中使之被解体。中国传统文学陈套,喜欢营造善有善报恶有恶的大团圆的结尾,喜欢在“皆大欢喜”中使弱者得到麻醉的欢欣;文化中喜欢奉承别人福禄寿喜,喜欢用“九”象征长寿。中国传统小说的喜剧性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国民“十全十美”心理的表征,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体现。在艺术上,它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的长期匮乏。鲁迅对此所进行的仿制,使读者在截然相反的结局中,在欢乐和悲哀的巨大落差中,在实际的悲哀与叙述的幸灾乐祸中,让阿Q被绑缚杀场砍头,并设计出阿Q为圆圈——画押没有画圆而遗憾的细节;尤其是结尾,他故意将悲剧性的结局写成喜剧,让读者看到如此的“大团圆”和如此的“九”是多么的可怜和可悲。

此外,还有情节结构安排的巧妙和细节描写的精彩。阿Q被逮捕时的夸张的情节,阿Q向吴妈求爱以及阿Q与闲人等打架的细节,阿Q的“大团圆”结局等,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具有别致的意味。

总之,《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俄罗斯作家高尔基都曾给予崇高的评价。

12 三.《凤凰涅槃》赏析

《凤凰涅槃》是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的诗歌代表作。

郭沫若的代表诗集是《女神》。《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在艺术上,奔腾的想象,急骤的旋律,宏伟的气势,英雄主义的基调,自由的新诗形式构成了其浪漫主义特色。

这首诗歌选自《女神》,发表于1920年宗白华主编的《时事新报·学灯》。

《凤凰涅槃》采用了象征的艺术形式,用凤凰涅槃的过程象征中国现代社会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蜕变过程。诗中涉及的艺术形象大多具有象征意义:凤凰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诗人自我的象征;火是五四时代的革命烈火的象征;群鸟是反动军阀和无耻市侩文人的象征。

这首诗具有显著的泛神论色彩。这种泛神论色彩既是精神内涵的也是创作手法的。作者借助凤凰的传说,书写大地、自然、万物与宇宙,并赋予他们以生命,并把自我融会于其中。因此,诗作中歌咏凤凰、歌咏宇宙、歌咏万物、歌咏宇宙,也就是歌咏自我。而歌咏自我也就是歌咏自然造化的一切。“一切的一,一的一切”这是一个完整的状态,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整体。诗人“万物同源”,“万物同灵”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在此得到了张扬。

13 《凤凰涅槃》借凤凰的传说,象征着旧世界和诗人旧我的毁灭以及新世界和诗人新我的诞生。整个《女神》所体现的彻底的破坏精神和创新精神都集中体现在这首诗中。凤凰的死而新生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反帝反封建精神的象征,也是祖国及诗人自己开是觉醒的象征,洋溢着热烈的破旧立新、追求自由、创造理想的激情。

在艺术特色上,本诗显出了浓烈的浪漫主义抒情特征:

首先,本诗显示出了火山爆发似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概。作品为了达到对火山爆发式情感的宣泄,大量采用诸如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等手法。

其次,诗中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绚丽浓厚的色彩。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对凤凰更生的场景进行虚拟,运用一些具有极端性的色彩,把情感、感觉推向极端化。

再次,自由体新诗的形式。诗句的长短完全不受格律和句子长度的限制,自由的书写,根据抒情的需要,宜长则长,宜短则短。诗歌在形式上彻底打破了旧诗形式的束缚,摆脱了新诗胡适式的半旧不新,实现了诗体式的大解放。

这首诗具有史诗的艺术框架,既有浓郁浪漫的抒情,又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达到了“诗剧合一”的完美效果。

四.《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

14 朱自清:文学研究会成员中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有特色、有成就的作家。代表性作品主要有长诗《毁灭》,诗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温州的踪迹》、《欧游杂记》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后收入散文集《背影》。

在过去的阐释中,许多人认为:《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15 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候,都不得不烟消云散。所以说,这篇散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艳情想象,一场士大夫的艳梦。

这部写了士大夫艳情白日梦,但是这样的梦想又总是被现实所搅16 扰。这就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既放纵/想象又约束/现实之间的振荡文本结构,既以谨严缜密的结构约束放纵想象的文本形式。在这篇《荷塘月色》之中是如此,在另外一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同样表现出来。

《背影》、《荷塘月色》等篇所表现出了朱自清散文的基本风格。朱自清作为一代散文大家,《背影》和《荷塘月色》代表了他的散文两种不同的风格特色。

首先,感情真挚。深厚的情感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所抒之情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他的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颇为动人。如《背影》就是写出父子之间那种醇厚、深沉的情感交流,并蕴涵对人生社会的深切体验。《荷塘月色》《绿》中所包涵着的对大自然的真诚的热爱。

其次,构思的缜密精巧。《荷塘月色》以“背着手踱着”尽情受用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使内在思绪的复杂变化从空间顺序中得以表露。从家出发写起,最后结尾又回到家中。前后呼应。作品先着重写荷塘之美,继引出月色,再写荷塘四周,动静结合,疏密相间,从里到外,由近及远,月光与荷塘融为一体,内心情感与景色相互契合,诗情画意,简直就是一幅国画写真。

《背影》选材角度独特,不从正面写父亲而是从背影着手,出奇制胜;而且文中四次写背影,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概括性的记述,虚实结17 合,前后呼应,整个文章结构极为严密。《松堂游记》虚实并举,又一情贯注。

第三,以小见大的取材方式。作者往往以点滴的感受或是微不足道的情景升发出深广的思想内蕴,而且他善于用工笔式的细腻对情景加以精巧的描绘和刻画。作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就是以玲珑剔透之笔绘出一幅中国式的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并由此倾诉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第四,情与景交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幽幽诗情;而抒情的又往往情中见景,充溢着匆匆行色,水乡风光。情与景互通。《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梅雨潭的绿,秦淮河的波与光,弦歌画舫,„„都能招人入内,心生亲临其境之感。

此外,朱自清散文语言华美而又质朴,精巧而又缜密。他善用华美和漂亮的语言表达心绪,但又毫无造作之感,完全自然天成,美得质朴,美得自然。同时他的散文也讲究节奏感和韵律感,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五.《子夜》赏析

《子夜》是现代著名小说家茅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18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文学研究会重要成员,著名的作家和理论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此外还有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茅盾的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深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用社会分析的方法来透视中国社会各阶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作品全面反映了中国三十年代社会的广阔面貌,反映了社会主要的三个阶层的生活及挣扎和衰落的过程。小说的理性很强,因此被称为社会分析小说。《子夜》发表于1933年,原名《夕阳》,原署名“逃墨馆主”。

《子夜》所写人物众多,可以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资产阶级,有工人阶级,有地主,有知识分子,有军人和家庭主妇,甚至街头的地痞流氓。而主要的人物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

吴荪甫是1920—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他具有民族企业家的头脑和雄才大略;具有铁的手腕和硬干的胆量。他兼并朱吟秋的工厂不择手段,镇压工人冷酷无情。吴荪甫受到过典型的欧洲资本主义教育,精通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他做事果断;具有振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雄心。他卖掉家乡的土地,投资办厂,希望中国人生产的商品占领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他敢于冒险,敢于在中国资本主义不景气的情况下,卖地办厂,冒险与赵伯韬合作,甚至为了与赵决一雌雄,抵押工厂。是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铁碗人物。

19

但他们的性格又充满了矛盾性与复杂性。

从个体性格来说,他刚强、果断,但一旦遇到挫折就显示出脆弱、沮丧的另外一面。他平素生活态度矜持、严谨,但一旦失败就流露出平庸腐朽的一面。从社会性格来说,更是呈现出两面性,发展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和民族主义的豪情,和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某种程度的妥协与依赖;果敢与专断的个性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的软弱性;“实业救国”的理想与压榨工人。盘剥乡村的行动以及害怕工农,仇恨革命运动的心理;资产阶级的思想教养与残存的封建意识,等等。

形象的意义:

①吴荪甫的悲剧来自民族资产阶级在30年代初期可悲的历史处境中所受的社会各种经济。政治和阶级力量相抗衡而产生的合力。 ②小说通过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城乡阶级关系;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二重性及其破产的必然性。③说明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权统治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形象地驳斥了在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中,托派所宣扬的中国已经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谬论”。

这部作品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资本家赵伯韬。他是1920—30年代中国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在小说中是作为吴荪甫的对立形象出现的,这是美国帝国主义豢养而为其服务的掮客。作者着重刻划了他在投资市场的活动。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诡诈,他设置圈套勾引吴荪甫加入“多头”的秘密组织,合伙经营公债投机生意,然而又勾结国民党政20 府、军阀操纵股市,使吴血本无归。在私生活方面更加荒淫无耻。他自己恬不知耻地说:会“扒进各样的女人”。这家伙玩弄女人包括:聪明、无知年仅17岁的冯媚卿,稳健、有谋略的年轻寡妇刘玉英,轻佻放荡又有姿色的交际花徐曼丽。总之,这是—个坏得连自己都没有感觉的买办资本家。

屠维岳:这是骄矜自负的狗腿子。他自恃很有才能,他同吴荪甫侃侃而谈时,“姿态大方”,“毫无畏怯的态度”。这种过分镇定倔强的态度,与他的生活地位是很不相称的。在对待工人中,他显得很有谋略,很有手腕。

其他人物:工人领袖张阿新,性格可爱但缺乏斗争经验的;资产阶级理论家知识分子范博文,想调停老赵和老吴之间的矛盾,但又显得十分的可笑。此外,还刻画其他的人物诸如工人、农民、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各类人物。

小说以1930年

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通过吴荪甫与买办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这条主线,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下,国民党军阀间的大规模内战中,民族工业破产,农村经济凋蔽,民不聊生的情景;通过吴荪甫与工人的矛盾,揭露了民族资产阶级为了自保,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讴歌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通过吴荪甫与双桥镇农民的冲突,揭露了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农民的罪行,表现了农民运动的波澜壮阔,从而展现了20年21 代末到30年代初从城市到农村的广阔社会面貌。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府统治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形象地驳斥了中国托洛茨基派的“谬论”。

在艺术上,这是—部典型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1)作品采用了典型化和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作品将人物分为若干类型,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广阔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如吴荪甫就是通过他在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以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纠葛,或以简洁有力的叙述,或以音容笑貌,或借助于一连串的故事,或利用环境的变幻,细致地表现了他的名种不同的心理活动,突出他的色厉内荏的性格。(2)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既善于以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例如当吴荪甫听说公债投机失败后与老妈子苟且的场面的叙述,典型反衬出一贯谨严的强人吴荪甫的颓唐的心理和脆弱的性格。(3)个性化的语言;不仅人物语言个性化,而且作品的叙述语言也体现出人物的个性气质。人物语言是对白口语化,不过由于某些人物身份的关系,在—定的场合也使用文言及半白半欧化语言,二是人物对话大多有个性特征;吴荪甫语多专横尖刻;赵伯韬则老辣机诈;屠维岳则舒缓自如,语中有刺;范博文则消极颓废。叙述语言,雄健而又精细,以第一章中吴老太爷进入大上海最为典型。(4)宏大严谨的结构:场面22 宏大,头绪繁多。作品既写了乡村,写了乡村混乱的农民暴动;又写了城市,写了城市中资产阶级的阿谀我诈,写了城市中工人的罢工,写了城市中的知识分子的纸醉金迷。作品虽然线索众多,但主次分明。在城市和乡村这两大线索中,以城市为主;在城市的众多线索之中,又以资本家之间的争斗为主。而且作品前后呼应,回旋开合,运用自如。(5)很强的理性色彩。从写作过程到作品的架构等体现了理性控制的成分。作品中对赵伯韬的丑化和对吴荪甫社会性格两面性的刻画都体现了很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念。更不要说,给吴荪甫所设计的失败的结局就是为了参与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争了。

六.《家》赏析

《家》是巴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留学法国。主要作品有《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憩园》和《寒夜》等。

《家》原名《激流》,因在这部作品之后,作家又写出了续篇《春》《秋》,才将三部合在一起,合称《激流三部曲》。

《家》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成都为背景,写了大家族高公馆三代中的四类人物: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的维护者,老一代如高老太爷。高老太爷专制,冷酷,虚伪。对下人极为冷血,把鸣凤送给冯乐山,导致鸣凤投水自尽;对孙子包办婚姻。但对他所行使的一切封建行为以及他所维护的封建制23 度充满了自信。

一类封建大家庭的维持者,如高克明、高觉新。高克明的身份是个律师,很显然受到了新的教育,这使他与他的那些兄弟们比起来决然的不同;但是由于长兄的缺席,他自觉地充当起了长兄的职责。但是,他十分明了大家庭的命运,但是又不能不承担起维持者的责任。具有相同性格内涵,而在作品中形象更加丰富的是第三代的老大,即长房长孙高觉新。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他的性格是在历史的特殊阶段中双重文化塑造的结果。一方面,他受过新式教育,对于化学很感兴趣,想去上海。北京和国外去上大学,庇护反抗的弟弟们。另一方面:他出身豪门望族,受封建主义思想的熏陶。形成了他较深的封建传统思想。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和责任都将他推向了历史牺牲品的处境。使他成为家中的最大受害者,爱情丧失,妻子死于非命,理想幻灭,青春被无谓扼杀。他清醒但又软弱,隐忍使他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所以依照他的性格逻辑,他最后应该是走向“自杀”,但作者却在结尾和《春》《秋》中让他一反常态,成为一个反抗者。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在于告诉读者,这样的路“不该走”。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中的败家子,如叔叔辈的克安、克定。他们吃喝嫖赌,既荒淫无耻,又极端的不孝。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的反抗者,如觉慧、觉民。其中最主要是觉慧。他是高公馆大胆而幼稚的叛徒。他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嫉恶如仇。大胆叛逆,追求光明。关心社会进步,国家的前途。积极投身24 于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发现在对所对抗的敌人的腐朽性和吃人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但正是他的幼稚,才显示他的人情味。作者通过这样的形象告诉读者“应该走”这样的路。这一形象与觉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一类是那些封建大家庭的受害者,如梅、瑞珏和鸣凤等女性。这些女性美丽,但却遭遇了不幸。正是通过美的毁灭,作品很好地控诉了封建家族的罪恶。

而在这些上述的这些形象中,最为鲜明的是高觉慧和高觉新。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控诉”。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1)典型化的方法。(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3)浓郁的抒情色彩。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4)心理描写。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青春期的萌动和羞涩。

七.《雷雨》赏析

《雷雨》是曹禺的话剧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典范之作。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出生于天津。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家》、《明朗25 的天》、《黑字二八》、《王昭君》等。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和成名作。这是一部四幕戏,全剧共八个人物。周家的人物有周朴园、周蘩漪、周萍和周冲;鲁家则有鲁贵、鲁侍萍、鲁大海和四凤。

在这八个人物中,最具性格特色的是周朴园和周蘩漪。 周繁漪:是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

资产阶级教育使她具有个性解放要扎她不甘心于无爱的婚姻的约束,敢于与周萍相爱,在夜深人静之时与恋人在封建家庭的“客厅”中演出“闹鬼”的把戏;她不屈服于周朴园的“命令”,拒绝丈夫虚伪的体贴,拒绝喝药,拒绝成为“服从的榜样”。她虽处封建家庭的深处;却能洞察其伪善、虚弱的本质,她以自己的怪戾控诉了这个“家庭”的罪恶。但与封建思想的联系使她的反封建要求具有先天的不彻底性。她虽能明察周朴园的罪恶与伪善,但却不能与之决裂,不能敢于走出家庭;到新的天地里寻找新生活。她虽能明白周萍也在玩弄她,却仍然死守着这个“枯萎灵魂”。希望有朝一日这个花花公子能把她带出家庭。她受到周家父子两代人的蹂躏是她人生悲剧中最为惨重的部分,人伦的重压,反抗的乏力,环境的黑暗,使她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繁漪是个情感浓烈的女人,她的身上具有“原始的蛮性”——“爱起来是一把火,恨起来是一把刀”。但偏偏一个情感/情欲浓烈的人遭受了超常的压抑,这就更加是能量蓄积起来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她的性格被扭曲,使她成为一个暴戾的女人。当最后她身上或性格中蓄积的能26 量以非正常的状态爆发后,那么就会产生毁灭的力量,导致自己和他人死的死,亡的亡。因此,她的性格具有爆发性,也具有毁灭性。因此,作者曹禺说,她是一个具有“雷雨式性格的女人”。

繁漪的悲剧充分揭示了中国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及其生活的罪恶,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被摧残的历史命运。

周朴园,是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家长的形象。

从身份上来说,他是个是个残酷的资本家。他曾留学德国,深谙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方式。回国后靠克扣小工的卖命钱发家,为了私吞工人的工钱曾放水淹死修江桥的三千小工。双手沾满了劳动者的鲜血。在矿上,他盘剥镇压工人的吸血鬼。对工厂实行封建把头式的管理,欺压鱼肉工人。

他是个控制欲极强的家长。在家庭中他是封建“老爷”,独断专权。他控制自己的妻子,也控制自己的儿子,不允许他们有任何的自由。他表面上很是关心繁漪,实质上他是要他做“服从的榜样”。 用封建家长式的手段来控制她,驯服她。

自私、伪善是他的本质特征。他表面怀念旧情人,把家具都按侍萍“生前”的样子排列,但她真的出观,他又恐惧,害怕有损于他“模范家庭”的好名声;他似乎很疼爱自己的妻子繁漪,为他请医看病,实质上却不愿意理解她,爱她。总之,无论是对待工人,还是对待情人,妻子还是子女,他—切皆为了自己。

他空虚落寞。他表面上非常强悍。有力,本质上很虚弱。工人与他27 斗争,情人唾弃他,妻子背叛他,儿女离弃他,他已经成为一个孤立无援的人,一只不为人群所接受的怪兽。因此,在家中除了能颐指气使之外;便只能坐在封闭的老屋中发呆,最后只能逃入教堂,在灵魂的忏悔中洗涮自己的罪恶。

周朴园的形象典型地概括了封建性和资本主义性共存的中国大家族的家长的性格实质。但,作品中,他又是值得同情。他与侍萍的分手是封建家长的棒打鸳鸯飞的结果,这导致了他长久的痛苦。他也是一个遭受命运作弄的人。

侍萍母女是—对受迫害、遭凌辱的劳动妇女。侍萍母女受到周氏父子两代的欺凌。剧本通过周氏父子对侍萍母女的引诱残害,控诉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

周萍:灵魂空虚的资产阶级少爷。周冲,是个对来来充满幻想的知识青年。

《雷雨》这部剧作,具有思想内涵的浑厚性。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揭示和批判了带有封建性的中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的虚伪性,所以,它可以被看作是一部“道德悲剧”;作品展现了不可把握的命运对人的控制,所以,它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命运悲剧”;它揭示人性和人的性格的弱点,所以,它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性格悲剧”。因此,作品的主题又是复杂的。作品通过周鲁两家的血缘纠葛和乱伦,揭示人的蛮性的遗留。正如曹禺所说“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

28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性作品,它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结构精巧。作品以周朴园为中心,在错综复杂的尖锐冲突中展开剧情。a.作品人物集中,空间单一。作品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蘩漪为情节发展的枢纽,全剧八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思想感情与经历,但他们的命运又都和周朴园相牵连。家庭关系把他们联结为—令整体,又把他们集中在同一空间,在家庭中来表现现各自的性格。b.时间集中,凝练。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周家内部由来已久的矛盾中,周朴园与工人的长期对抗,都高度概括在一天一夜之间加以表现。c.矛盾错综复杂。在众多的冲突线中,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是—条明线,周朴园和鲁待萍的关系则是条暗线。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为影响,交相钳制,使剧情紧张曲折,引人入胜。

(2)戏剧性强。采用在危机上开幕的结构方法,不是渐次展开剧性,而是在后果的猝然爆发中交代复杂的前因。因而创造了一种紧张、强烈的戏剧情境。剧情的发展,入情入理,既合乎生活逻辑,又合乎人物性格逻辑。最后高潮的出现,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作家把中心矛盾——兄妹乱伦放在最中心,通过倒剥笋式的方法,先是剥下三十年前夫妻悲剧,再剥出了继母子的乱伦,最后才让繁漪在自私性格的驱使下无意中揭穿了兄妹乱伦,这最不为人所齿的丑恶(十恶不赦之首)。剧情到此达到极点,也就随即走向尾声。剧作的戏剧性还表现在对于一系列的戏剧巧合,诸如旧夫妻见面等情节的设计上。都具有“无巧不成书”29 的特点。

(2)在细节描写上,使用了少而精的典型细节,反映了深且广的生活内容。“吃药”、“电线”等细节,在刻划人物上具有“一石双鸟”的作用,在情节展现中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丰富了剧本情节,突出了戏剧动作性。

(3)戏剧语言上。具有个性特色,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语言准确,深邃;抒情性,作品对周家环境的描绘尤其是夏天雷雨的描绘是具有抒情性的。暗示性,如其中繁漪和周萍在周朴园面前的谈话,既冠冕堂皇又传出话外之音,即繁漪对周萍的不满,和对周朴园的暗示。富于动作性,人物的语言伴随着动作,而动作也伴随着语言,更主要的是人物的语言中包涵着动作,因此非常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曹禺的剧作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八.《骆驼样子》赏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老舍(1898—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二马》、《老张的哲学》、《猫城记》、《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以及话剧《茶馆》等。

《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著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

30 作品描写的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一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阔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

纷涌入城市,样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祥子—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形象。

祥子本来是个有着美好生活理想和善良、忠厚、勤劳美德的劳动者。作品描写祥子是有内秀的人,在他健康、沉默的外表下,藏蓍极其美好的内心,世凡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他脸上的精神”,只要他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著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他对生活充满了自信,他相信靠自己力气生活能力,做一个体面的,光彩的,独立的劳动者。他认为“用力拉车挣碗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为此,他需要有—辆车自为了买车。他“风里雨里咬牙,饭里茶里自苦”,生了病也舍不得拿钱买药廖顽强地与生活搏斗,表现骆驼投坚韧的个性。同时还有劳动者守信,善良和同情。祥子在曹宅拉车,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撞坏了车把.便主动提出不要工钱,表现了31 劳动者的责任感。车夫老马在风雪的夜晚拉车因又冷又饿而晕倒在地,祥子立即买上十个肉包子,送给他们祖孙二人充饥,表现了祥子善良的人性。他自幼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无论走到哪儿都闲不住。住在刘四的车厂子里时,“把汗—落下去,他就找点事情干,他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指,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劳动人民勤劳的美德,在祥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祥子“不怕吃苦。也没有—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与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现实。假如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但是,祥子没有这样一直好下去,军阀统治下的旧社会把祥子善良勤劳的性格完全扭曲了。作品结尾描写他终于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变了,简直变成了另一个人:他“吃。—喝、嫖、赌、懒、狡猾”;为了金钱他出卖人命,就连他的外表,也变得肮脏,不成样子;更可悲的是他的精神崩溃了。他虽然还能拉车,可是“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摩就跟“在白薯桃子旁边也等着吃点皮和核子’’的狗一样,“将就著活下去是一切”。

最后,作者这样总结了祥子的命运:“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却变成了走兽”

那么,祥子的悲剧是怎么形成的?作者通过祥子一生遭遇的描写,揭示了祥子悲剧产生的原因。

32

首先;祥子的悲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悲剧。作者通过对祥子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

①三年血汗换来的新车被大兵强行夺走。②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③到曹宅,被特务抢走了准备买车的一点积蓄。④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

可见,在祥子与命运搏斗的过程中,构成祥子两次大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军阀混战抢走了他的车;二是孙侦探敲诈抢走了他的钱。这就是乱军阀混战,特务统治必然要造成悲剧。因此,祥子做—个独立劳动者善良愿望的最后毁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在他—次次失败的偶然性中孕育着他最后被毁灭的必然性。所以说,祥子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战乱的时代,是人吃人的社会制度,给祥子的一生带来了无数的灾难,摧毁了他健壮的身体与美好的精神,使这个充满青春活力,满怀生活理想的劳动青年一步步堕入了绝望的深渊。

其次,祥子的悲剧也是旧社会中小生产者个人奋斗思想与性格的悲剧。这是其悲剧产生的主观原因。

祥子18岁之前一直生长在农村,接受的完全是农村个体经济及其习惯势力的影响。农民的文化积淀不仅赋予他勤劳诚实正直本分的美德。同时可造就了狭隘封闭愚昧自私等思想和思维的缺点。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尚能扬优抑劣地独善其身,正常的社会则时时抑善扬恶,因果关系并非“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而是罪恶的温床。善良的刑场,33 祥子正是带着这些优点和缺点在这样黑暗的社会里开坤他的人力车夫生活的:

狭隘封闭愚昧使他对社会出奇的隔膜。他天真地相信只要行得正就能立得牢,不招人惹人就能平安生存。隔膜使他碰壁,简单导致灾难。军阀混战的消息传遍全城。到处关门闭户,祥子却要碰运气,并自以为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但是,恶劣的社会情势并不因他的隔膜而不变化,不因他的麻木而放过他。车被抢去,还差点儿送命.这固然是生所迫使然,但他的简单封闭确实加速了悲剧的进程。孙侦探顺手敲诈了他买车的钱,他万分愤怒,但是,困惑的只是自己没招惹别人何以受单负,他只知道不招惹人就不该受欺负,而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没有公道的社会里,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象他这样既无势也无财势,而又不能审时度势,虽不伤害别人也注定要遭殃的。同祥子的生活环境相关的个体生活方式的影响,祥子相信能够靠自己的个人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

祥子虽然也是个车夫;但是“祥子看到那弱的车夫在风雪中时,他觉得自己与他们不能相提并论,他现在虽是与他们一样受苦,可是受苦的程度到底不完全—样;现在他少受着罪,将来他还可以从这里逃出去;他想自己要是到了老年。决不至于还拉着破车去挨饿受冻。他相信现在的优越可以保证将来的胜利,因而祥子对待“那羸弱残兵的态度,就象驶汽车的对待那些拉洋车一样”,“不肯在—块谈’,也不肯“有什么来往”。他想“自己与他们早然同是在地狱里,可是层次不同,若是和他34 们有什么来往”,“有失身份”。他觉得凭着个人的努力,赤手空拳可以成家立业”,于是,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他只想着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这就集中表现了祥子小生产者的思想弱点:幻想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地位,这种想法在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下是根本办不到的。

同阶级之间存在隔膜,以至于为了一己的生存而不顾别人。小生产者的自私性,小生产者的等级观念。在看到别人不幸的时候,注意的更多的是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之处。

这样都导致了祥子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性格。这些小市民的思想性格弱点,也导致了祥子的失败。个人奋斗的道路决定了祥子的性格,既是要强自负的,同时又是软弱的,个人奋斗的幻想一旦破灭。就必然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听天由命,安分守己,一是走向个人报复的盲目性和疯狂性,破坏性。当祥子在一次次失败中越来越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但又看不到正确的出路时;就从一次次的失望而走向了绝望。因此,作者在小说结尾处,祥子已变成了行尸走肉般的“个人主义来路鬼”,并且说:“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自己”

再次:祥子的悲剧的形成也和虎妞有关。祥子与虎妞的结合是畸形社会的怪胎儿。

从虎妞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她是畸型社会组合中的牺牲品。流氓出身的刘四为了捞取金钱拼上了虎妞的青春。虎妞追求性爱有其合理的一面,她疼爱祥子之类的表白也非完全虚伪,她对祥子的要求固然有些变35 态过分,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特别是象她那样的女人,其反对祥子拉车,让祥子陪着她玩,对祥子的支配欲,甚至她的性要求,虽然不是值得同情的,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她对祥子的感情有真诚的一面,还因此失去了父亲和钱财,最后在难产中身亡。但是多对于祥子来说,由于虎妞和父素一起生活并管理人和车厂,因而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已经渗透到了她的灵魂之中,她想利用自己经济中的优势在祥子身上满足自己的情欲。她极力想控制祥子,要把祥子纳入自己的生活轨道,这与祥子要求成为一个独立劳动者的生活理想是尖锐对立的。因此,他们的夫妻关系是畸型的,丑恶的。这不是真正的爱情的结合,其中必然存在两种生活理想,两种生活道路,两种性格之间的搏斗。在这场搏斗中,祥子特别感到自己软弱无力曰前此,社会对他的打击是物质的.现在则深入了精神之中。由同虎妞建立家庭,他被结结实实地捆在社会这张大网的一个黑点上,承受著精神的苦刑。祥子本能地意识到:他表面上是丈夫,其实是玩物;虎姐名义上是妻子,其实是凶恶的走兽结婚第一夜他就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纽的收拾他。谁都能收拾他,这个走兽特别的厉害,一步不离地守着,向他瞪眼,向他发笑.而且能紧紧地抱住他,把他所有的力量吸空鲁他没法逃脱”。这种折磨对祥子的伤害尤其严重,不仅消耗着他的身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伤害了他的尊严,扭曲了他的灵魂,动摇了他生活的勇气,加速和加深了他的悲剧。

在这里还有一对矛盾:即祥子作为一个男人,他有生物性的要求。36 延续生命意义的权利。但是,作为一个车夫,他的生活却是与此相矛盾的。作为一个车夫,他的生活所倚仗的是坚实的体魄,他的能力是养活自己,而结婚,建立家庭,却是消蚀体力危及生活的,也是他力所不能及的。这就是现实生活与生活本能之间的矛盾。他刚结婚就找到:随着夫妻生活的延续:家里不是老婆,而是吸人血的妖精。

在生活现实和生命要求的巨大矛盾面前,虎妞只不过是祥子悲剧的催化剂。即使祥子要的不是虎妞而是小福子,或者虎妞不折磨他,全心疼爱他,悲剧也是不可避免的。

《骆驼祥子》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在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首先,作品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的方式。

作品紧紧围绕祥子的希望——奋斗——绝望——堕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单纯严谨,不枝不蔓,既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深刻揭示了祥子性格的发展变化与其所处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情节曲折而具有戏剧性。祥子的人生三起三落,跌宕起伏。这两个方面都说明这部小说具有传统中国民间小说的特点。

其次,作品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成功地塑造了祥子的形象。 在无朋、无友、无依靠的生活环境中,祥子养成了爱想不爱说的沉默寡言的性格。他的眼老看着自己的心,想好了就干,不爱和别人议论。除了直接的心理描写之外,作品还通过外在的故事情节书写了一个祥子37 的心灵、心理的变迁历程:希望(年轻力壮,钱买车)——失望(大兵抢车抓人,杨宅对仆人猪狗待遇曲虎妞的诱骗。孙侦探的跟踪追捕与敲诈勒索。)——绝望(报复刘四,找小福子不得而„)

第三,在语言方面:

(1) 熟练、准确地运用北方人民的口头语言,朴实、平易、简洁明快,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2) 在叙述、描写之中插入议论。

第四,深厚文化的意蕴。写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车夫,旁及北京种种的人情风俗。在炎凉的世态中揭示文化。

九.《断魂枪》赏析

老舍创作四十年,写尽城市生活中的各色人等,具有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地方特色。他的作品既通俗幽默,又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断魂枪》是老舍1930年代一系列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之一。这是一部在市井日常生活中书写中国文化命运的力作。

古老的中国文化历经千年的磨砺完善,系统而又精粹。比如《断魂枪》中这“五虎断魂枪”, 威震西北无敌手。经过沙子龙们的反复锤炼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它的每一招式都蕴涵着无尽的心血和悟性。其实,不仅是这枪法,还包括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方面,不都是历经了五千年的磨练吗。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能像中国文化这样历尽沧桑而不中断,在这样不间断的历史中,枪法成熟了,而文化更始到了熟透了的38 地步。

中国人也一直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中国文化是最了不起的。然而,进入现代社会,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断魂枪》发表于1935年,故事的背景就是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老大自居的中国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的狂风震撼着古老中国的传统生活、传统文明。在这个时候,“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主体是文化的承载。讲述文化的命运必然地要讲述人的命运。《断魂枪》就是以老拳师沙子龙的形象来折射历史震荡时期,文化嬗变时期作为中国文化承载者的中国人的复杂的心态。

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心态是复杂的。他开镖局,练就“五虎断魂枪”的绝技,威震西北无敌手,创出“神枪沙子龙”的英名。但是,这只是古老中国的事业和文明,沙子龙痛心地知道,五虎断魂枪已不会再能替他增光显胜,过去的风光已经被时代的狂风吹走了。“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走镖已没有饭吃,现实使他不得不把镖局改为客栈。在中国的农业文明和西方的机械文明的冲突中,在情感上他选择了前者,但是在生活中他又不得不选择后者。他好象是顺应了时代,但其实这只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虽然不与人谈武艺,不再与人争强斗胜,甚至于别人打上门来也不与人比武,但却在夜间独自一人熟悉他的五虎断魂枪,这表明他内心深处对过去世界的眷念、欣赏而又无可奈何。不仅如此,他对时代变化表现出一种消极没落的心态。他“不传”39 断魂枪绝技,是一种与时代抗衡的保守心态 ,表现了他孤傲执著的性格。沙子龙这种复杂的心态,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沙子龙的悲剧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古老的中华文化的末世命运。作者对沙子龙形象的刻画,在某种程度上批判了老中国人们“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去”的封闭式文化心态。

小说很典型地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文化心态。在小说中,断魂枪和它的拥有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体。他们所体现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都萃于他们的身上:儒家的,道家的,民间的,正统的,经历了历史的打磨,它精湛典雅;而正是由于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它同样为历史所裹胁,它又很封闭。创作主体的姿态是矛盾的。他为这样精湛的文化所折服,而同时又为这样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时间段中的湮没的命运而惋叹,而痛心。但他又义无返顾地在情节的设计中,让他随历史之流而东去。但作家在许多的时候内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体现在王三胜、孙老者和沙子龙之间的冲突上。王三胜和孙老者的对于神枪的迷恋和热情,多少是可笑的,可笑就在于他们看不清这样的农业文明在商业化的和工业化的现代文明中的灭亡的必然命运;但可笑中自有他的执著和令人钦佩之处。而沙子龙也未免太过于消沉,因为精湛的技艺和精湛的文化必然也有其历史生存的空间,它可能是跨越进化意义上的所谓“文明发展”的。假如说鲁迅的小说《风波》关涉的是政治对民生的影响的思考,而老舍的着眼点更主要的则是关于在历史演变中中国文化的处境,是一种文化的考量。

40 小说运用白描手法,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简练传神,能深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对沙子龙、孙老者的眼睛的描写尤其出色。例如写孙老者的肖像是:“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这是第三者外行眼光中的孙老者;而王三胜这个行家的眼中:“这个老 家伙绝对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睛像两口小井,深深地发着贼亮”。两个角度的透视使孙老者的武功和进取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最后孙老者和沙子龙的对话,一个是急于比试,一个却王顾左右而言他,将二人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

人物描写还运用了烘托和对比手法,小说在沙子龙身上着墨不多,对王三胜和孙老者却花了不少笔墨。王三胜和孙老者都争强好胜。王三胜好吹嘘,性格外露;孙老者干巴直率,他登门挑战,要求学艺,比较积极。但两人对时代巨变,不似沙子龙心灵震憾之深。这两个拳师各从不同侧面烘托了主要人物沙子龙的性格与心态。

老舍是位“语言大师”,他的小说语言形象、生动、简洁、富有音乐性。无论是写人物的心理还是写他们的行动和肖像,老舍都特别喜欢运用比喻的手法。如沙子龙的心态是“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了”,写王三胜“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根子”,写孙老者“眼睛像两口小井”。三个比喻写出三种性格和心态。小说语言简洁短促,富有力度,显示出传奇性的特征,深得中国传统小说的神韵。小说还大量运用北方41 口语,与沙子龙、王三胜和孙老者等市井人物的身份相契合,又具有很浓郁的生活气息。

老舍的书写是成功的,惟其如此才让读者看到了民间生活方式在历史变迁中的嬗变的一幕,看到这一幕,读者和作者还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一份酸楚,和酸楚过后的揪心裂肺的痛。因为这样的嬗变牵系着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日常中活着的每一份子。在这篇小说中,明显地有着作家的批判意识,即对沙子龙封闭思想的批判。但这样的批判的向度不是向外的,即它不是肯定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五四新文化,而是向内的,它在于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它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命运。因此,假如说老舍有所批判的话,他在于批判沙子龙的没有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和面对着汹涌的西方文化的丧失自信心;而不是如许多研究者所说的那样,是批判沙子龙的保守。这就是老舍和鲁迅的区别。鲁迅批判传统文化意在建立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新文化,而老舍则意在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在沙子龙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老舍对他抱诚守贞的精神的钦佩。

十.《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作之一。

徐志摩(1897—1931),字摩诘,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美、英等国。回国后组织新月社。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主要的作品集有《猛虎42 集》、《云游》、《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本诗写于1928年,收入《猛虎集》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此前作者曾写过一首《别康桥》的诗作。

诗人曾经留学英国,在康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读书。在那里,受到英国文明的熏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康桥理想。但是,归国后,军阀统治下旧中国的黑暗现实,使他的康桥理想破灭了。康桥,英文原名Cambrige,今通译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风景胜地。正如徐志摩当初把意大利文化名城佛罗伦萨译为很有色彩的翡冷翠一样,康桥这个兼有意译的音译也包含有这样的意思,即安乐的桥,壮美的桥。徐志摩曾经一再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留学生活对徐志摩影响的巨大。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1928年秋再度游历英国后在归国海轮上写的。徐志摩在留学康桥时期确立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的理想,确立了自己的爱与自由与美的人生观,但国内的军阀混战,以及恋爱的失败,使他备感失落。当他再次游历康桥时,一切已经是物是人非,诗人正陷入一场信仰危机,面对着康桥,他浮想联翩。在诗里他以缠绵凄惋妁笔调,抒写了自己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微妙地层露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当然,之所以对康桥恋恋不舍还在于,这里是诗人青春生命得以辉煌的场所,或者说这里说生命的见证,回到康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回到生命的过去,去重温生命。正是因为如43 此,才会见“参差荇菜”而“左右流之”[1]了,才会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 对于这梦幻过于的沉迷,而不忍心破碎了这样的梦,所以才“轻轻地”“悄悄地”,所以想放歌而不愿意,而用“笙箫”来代替。笙箫的呜咽正是诗人内心痛苦而不能说出的情感的代言。

徐志摩的诗作十分注重艺术技巧。

(1)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在诗中,诗人紧紧围绕着“寻梦”这一中心进行抒情和想象,敏锐地抓住了“金柳”“波光” “青荇”、“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和景色三者融会在一起,表露了自己对过去憧憬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2)具有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行整齐,具有建筑美,但是又在整齐中有所变化,使诗行具有灵动之美,具有动态之美。这首诗每节四行,每行的字数也大体相当,有着节的匀称和句的齐整,给人一种建筑上的美感;但每节

二、四两句的错落又使诗作显示出灵活的情韵,而不像闻一多的诗作那样的板滞。全诗每节两韵,随节转换,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重复而又有所变化,所用韵脚又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另外还使用了“悄悄的”和“轻轻的”等复音词,使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倩柔美,意象明丽流转。

(4)富有音乐性与动态美。诗作以“寻梦”为抒情线索,整首诗作抒情主人公“我”到康桥告别的经过。时间是从傍晚——“夕阳” , [1] 《诗·周南·关雎》。

44 到半夜——一船星辉,再到夜半更深——“星辉斑斓”,再到清晨——“西天的云彩”。这是整个一夜的时间。空间上从近处的河畔,到波光,到榆荫下,再到船上,到弃船等岸。人物和他的视角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高处——西天的云彩,到稍近的“波光”,再到“夕阳下的金柳”,再到“榆荫下的一潭”,再到“青草更青处”。由高及低,由远及近。然后再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换,由近及远到更远。时间和空间在不断的流动之中,而情感也在不断的流走中。先是写康河下景色的绚丽,接着写“寻梦”中的沉浸和忘乎所以中的“放歌”,转眼又写“不能放歌”,转入沉默状态,最后又回应第一节“轻轻的”而“悄悄的”告别。梦可以使人放歌,但又使人不能放歌,相互矛盾,形成情感的张力。沈从文说:“徐志摩的作品给我们的感觉是‘动’,文字的动,情感的动,活泼而轻盈。如一盘圆圆的珠子,在阳光下转个不停,色彩交错,变幻眩目。”①

诗作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调。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首诗的风格飘逸清丽。整个这首诗极力表现诗人的哀伤迷惘的情绪,但情绪浓烈却不张放,整个的格调非常切合中国传统诗学的“哀而不伤”的蕴籍风格。

《再别康桥》诗歌创作很显然受到闻一多诗歌主张的影响,但徐志摩对对新月派诗美主张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他他的独特的才情使诗歌更加具有灵动性和才情。伟大的诗人总是在规则之中找到灵活的形式,以适宜地表情达意。徐志摩善于表达轻柔的情感和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 ① 沈从文:《从徐志摩学习抒情》。

45 的生活内容,所以,他被茅盾称其为“中国小布尔乔亚的开山鼻祖,也是中国小布尔乔亚的最后一个诗人。”②

十一.《死 水》欣赏

诗人闻一多曾经留学美国。在美国期间,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国的民族歧视。这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他的诗作《洗衣歌》就是这种心情的摹画。1925年夏,不堪忍受美国种族歧视的诗人毅然提前回国。他满以为让他魂牵梦绕的祖国一定会给他带来慰藉,然而他所接触到的却是军阀混战,生灵荼炭,如死水一般黑暗的现实。梦想幻灭了,剩下的只是深切的悲哀和愤恨。在诗作《发现》中激烈地宣泄着自己的失望和愤怒“这不是我的祖国,不是不是”。诗人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感到悲哀,对丑恶而腐朽的社会感到愤恨,然而他又对这一切无可奈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下,1926年他创作了《死水》一诗。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怒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是对死水的总体印象,用“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来象征军阀统治的黑暗。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描写了死水的丑恶状况。第二节诗人用“铜”、“铁罐”、“油腻”、“霉菌”来修饰“翡翠”、“桃花”、 ② 《徐志摩论》。

46 “罗绮”、“云霞”这些美好的形象,正是对现存社会“金玉其外,败絮之中”的丑恶本质的反讽。这种表面繁华的外表只不过是“破铜烂铁”生出了锈渍,“剩菜残羹”发生了霉变。第三节对死水进行了本质的揭露,所谓的“绿酒”、“白沫”、“小珠”、“大珠”、“花蚊”只是死水腐烂发酵结出的恶果,让人不得不对这个恶水横流、花蚊猖獗、行将毁灭的“死水”产生厌恶和绝望之情。第四节诗人让青蛙在死水中“叫出了歌声”,可谓是绝妙的嘲弄。“一沟死水”本该死气沉沉,而由死水养活的青蛙唱起了“鲜明”的赞歌,反动派的厚颜无耻的嘴脸跃然纸上。第五节诗人提出了对“死水”的毅然决绝的态度,“死水不是美的所在”,“让丑恶去开垦它”。诗人的言外之意是让“这沟死水”尽情狂欢去吧,所谓“恶贯满盈”,只会死路一条。其中隐含了诗人对未来朦胧的期望。正如朱自清曾指出的:“闻一多真是一团火。就在《死水》那首诗里他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去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朱自清《闻一多全集·序》)黑暗中隐藏着光明,绝望中蕴蓄着希望。这就是闻一多爱国主义思想的辩证法,也是其爱国诗的力量之所在。

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对“恶”的歌咏,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来尔《恶之花》的影响。这首诗在艺术上最主要的成就还在于对于新格律体诗体的创造。在闻一多加入新月社之后,针对五四白话新诗的过分直白和散漫无羁,主张“诗应该带着镣铐跳舞”,并具体47 提出了“三美”的主张,也就是“音乐美”,即音节的和谐;“绘画美”,即辞藻的美;“建筑美”,即形式的整饬。这首《死水》就是他的诗学主张的具体的实践。《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试验”的作品。全诗每一行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三字尺在诗行中处于一个颤动的过程,即由第一句的第三个音尺到第

二、

三、四行的第二个音尺;隔行压韵,最后都以双音节词收尾,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都是九个字。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每个字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体。这样每一行就形成了一个长方体;而四和长方体又构成了一个大的长方体;而全诗是五个大长方体,这就是构成了一个更大长方体。从整体外形上看,结构工整、章法整饰,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这样的外形,与中国传统的律诗非常相象。再说绘画美。诗中“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词汇,错彩镂金,色彩斑斓,让人产生一种眩目的视觉效果。而且作者还不满足于此,他充分运用了诗歌的语言特性,不但写了翡翠等静止的意象,而且写了青蛙的叫声这样的动的意象,动静结合使意象相互反衬,产生张力,画面更加活泼起来。这样的“三美”手法的运用使《死水》形成了总体的整齐凝重的风格,作者的那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更是跃然纸上。

闻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实践新诗格律的诗人,他的主张和实践不但对匡正五四新诗的诸多缺憾起到了更大作用,而且在中国现代诗学和传统诗学之间架起了通达的桥梁。而《死水》就是这桥梁上的典范性作品。

48

十二.《金锁记》欣赏

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瑛。出身于没落阀阅家庭。走红于四十年代的沦陷区上海。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作于1943年,发表于该年《杂志》月刊第12卷2期。

故事讲述的是麻油店主的女儿曹七巧嫁给了姜公馆残废了的二少爷,被合家上下看不起,她自己也渐渐养成了报复的心理。丈夫死后,在分家时孤儿寡母又受到了欺负,分了很小一部分家财。居家分过,三少爷季泽又来调情骗钱,被骂了回去。儿子长白,女儿长安长大了,但他们也渐浙地被七巧调养坏了,长白抽大烟,逛窑子,长安使小坏,挑是非;长白陪母亲烧烟,讲出了与自己老婆的私事,又故意张扬了出去。…….

小说中心主人公曹七巧,是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曾经有过美好而自由的青春,但小市民的习气也不可避免地污染了她的性格,因为金钱,她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正常人的生活,被迫守着一个活如僵尸的丈夫。黄金象尸把沉重的枷锁窒息住了她正常的呼瓦废人的丈夫不但不能给她以情欲的满足,而且也不能庇护她们孤弱的母子。从上到下。老老小小都因为她出身低贱而看不起她,抑郁她自她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娘家兄嫂只知道从她这里哄取更多的钱财,却不懂她会因此会受到更多的侮辱;她想抓住小叔子姜季泽。但那个花花公子却调起她的情欲,49 却又以家族的名义斥责她,回避她。丈夫死后,孤儿寡母又再次受到欺负。环境的压抑,激起了她争强好胜的性格的。同时,也使她那小市民习气以加倍的力量爆发了出来。她讲话俗气,待人刻薄,人缘很差。而当丈夫死后,她以青春、爱情以至人生的代价赢得了黄金后,她却已被枷锁压得扭曲了人生。她把过去所遭受的一切,全部变本加厉地报复在子女身上:破坏儿子的婚姻,拆散女儿的情侣。

曹七巧从女性的角度来说,她是值得同情的。她是黄金的受害者,是“遗老家庭里一种牺牲品”,是直接宗法封建势力迫害的典型,是“没落的宗法社会里微不足道的渣滓”[1]。

那种被异化了的女性偏狭阴暗的心理,就在这黄金与报复的间隔中反复碰撞,碰得满身都是伤痕。没有其他的女性,能够象曹七巧这样受黄金折磨又反过来去折磨亲人的变态女性了。人们看到是表面上情欲的作崇,但情欲的后面其实有着更冷酷的黄金。曹七巧的最后一点情欲也被黄金的枷锁榨干了,她心有不甘。她的由情欲和由压抑转化而来的,公理能量;需要找到发泄的地方。这就是说,她需要别人为了她的牺牲也付出些什么喜不管这别人是否自己的亲骨肉,只要能补偿她的变态心理就行。于是,在她的生活圈子里,情人被自己赶跑,亲戚不敢上门,她只有变本加厉地折磨自己的亲生儿女。女儿替自己的母亲还了一生的情债之后,曹七巧满足了。作者写道:

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 [1] 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50

上一篇:新当选工会主席讲话下一篇:小甸子中学课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