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的翅膀——浅谈语文的留白艺术

2022-09-11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求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把学生发展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得更加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给学生机会,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做学生思想的保姆。

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原来的讲学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从课堂的独奏者转变为教学合作者……教师如果把所有的探究要素全部设计精巧,包办太多,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就会过于狭窄,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意“留白”来提高整个课堂效率呢?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我常常听学生这样说,上课都能听懂,就是作业不会做,一到考试更是犯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分析我发现,学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生自己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是学生的基础较差,答题时无从下手,也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做到真正的过手。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做了大的调整。每次上课也不满堂灌了,有些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做总结,自己补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过手,选做的题目不求多但求精,而且,每次做完一种题型,也不急着公布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停下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反思: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学生这样做,虽然浪费的时间多了,但是,从课后的作业来看,收获却是更多了。

课后,我也做过一些调查,以前学生各科作业堆起来,不做到半夜是做不完的,所以,很多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就只好赶时间。因此,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缺乏积极主动思考的境地,或许这就是导致学生只会听不会做的主要原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因此,教师如果把知识嚼得过细,使学生无须再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的话,教师培养出的,可能是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独立自主的人。因此,在教学中留下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思考,探索中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

以前,我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份;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自杀?他杀?”一时间,整个教室揭开了锅,纷纷猜测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死因,有的学生甚至要求我立马替他们揭晓谜底。我笑而不语,让学生组建成了一个临时侦探小组,调查别里科夫的死因。

在这堂课中,学生多了些思考质疑的空间,多了些自主探究的时间,因此,整堂课我虽只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留出大片“空白”,却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展开了真实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问题,填补起这些“空白”,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抓住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而想象是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前提。有些课文中关键的词语、重要的语段就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学生展开想象的切入口。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并灵活地运用这一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转化与整合,能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况和生活经验去体味,去想象。

林黛玉的一句“宝玉,你好——”曾让多少人思绪万千,以至多方猜测!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教师应当精心、悄悄地呵护这些可贵的异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化”就决定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激情,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极发现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创新课文的内容,延续课文的情节,或对课文的某些观念进行提炼升华,从课文中引出新的见解。

又比如我讲完《项链》一文的时候,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当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会是什么心情?她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这两个问题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拓展了文章内容,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过去的语文课上,我总习惯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给学生讲解的十分具体,分析的十分透彻,甚至编出若干习题,一遍又一遍地训练,硬把作品压榨成流汁灌给学生。而这一切,都违背了《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其实,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由他人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还不如让读者自己去感受那“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美,尤其是读文学作品,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实”讲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韵。所以有时辛辛苦苦整出一个实化的课件,反而使作品失去了美的价值,一目而了然:啊,原来不过如此。

上一篇:试述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探究下一篇:浅议金融危机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