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2022-09-11

阅读是大学英语课的主要内容, 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我国各大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 尤其是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英语阅读中, 学生的英语学习还停留在表层, 存在着过多注意语言形式而忽视意义, 只注意细节而抓不住要点, 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词句各自独立的含义上。学生对阅读技能的掌握还不平衡, 尤其对篇章的衔接和连贯、组织结构等缺乏必要的了解, 不会运用上下文和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判断能力较弱, 整体理解力也有待提高, 因而阅读效果非常低。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过于关注词汇学习、语言点的解释、语法分析, 而忽略了篇章的整体理解和信息的把握。这就要求外语教学必须重视从语篇水平上组织教学, 运用语篇分析模式对语篇进行综合分析, 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以及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如果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教授语篇分析理论, 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通过一定的阅读技巧, 相信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语篇分析理论

语篇通常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小到一个单词, 达到一本书, 都可以是一个语篇。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篇的各个部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以及如何成为有意义的整体, 通过对比句子, 语段等更大的语言单位, 来挖掘语篇因素, 多角度以及多层次的进行语篇分析。语篇分析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 从语义、语法和语用几个方面, 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它包括语篇的主题分析、结构分析、以及文体分析。语篇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求在学习语篇时, 不仅要分析语言的形式特点, 还要对句子以上层次进行分析, 同时还重视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语篇具有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语篇分析能力指分析、综合、推断等高级智能, 即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在理解语言形式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 并结合文章的语言来了解与目标语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其他相关知识, 从而达到不仅理解构成所读语篇的句子和段落, 更重要的是正确地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行文结构, 最终获取语篇分析的能力。

2 建构语篇分析能力的途径

2.1 分析文章结构

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从篇章的组织结构入手, 通过以下手段逐步使学生获取语篇能力, 培养与增强学生对语篇的意识和敏感度。

2.1.1 预测文章内容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从语言文字材料中获得信息的思维活动。心理语言学将阅读过程视为“预测—推理—证实”的知识转换过程, 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首先引导学生对篇章进行预测, 运用已知信息 (如文章的标题, 次标题, 或章节的小标题) 对文章的大意进行预测, 然后带着这种假设对文章的大意和情节发展进行推理, 在理解的过程中, 他们的推理会一一得到证实, 是否和文章内容相符, 以至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主旨大意。通过对篇章进行预测, 激活与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知识, 可以帮助学生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使学生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而不是拘泥于孤立的词句解读。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大有裨益。

2.1.2 语篇的灵魂, 识别主题句

语篇是语义单位, 主题是语篇的深层含义, 主题给语篇以存在的目的, 给段落以发展的方向。目的是可以告知、定义、解释、说明、对比等;而方向只有一个:一切指向中心思想。主题贯穿始终, 起到衔接语篇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通过语篇分析, 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一段话的主题, 快速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理解作者的意图, 把握文章的大意, 从而提高阅读速度。绝大多数语篇都有主题句, 它出现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主题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有时在中间, 有时则需要读者自己提炼。

2.2 辨别篇章的体裁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得知文章的体裁, 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英语文体有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等。记叙文一般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主要的信息。说明文主要是解释或说明某一事物, 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议论文通常是提出问题, 也就是文章的论题, 说明文章要议论什么话题。然后运用论证方法加以论证,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得出一个结论。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篇章结构, 可以有效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 写作意图, 文章的中心思想, 阅读分析时就可以抓住文章主题, 获得有效的信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识别英语文章的不同文体, 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获取语篇分析能力。

2.3 了解篇章的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基础。语言学习必须要了解与目标语有关的文化。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阅读材料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语篇中的某一个词的某些意义与其独特的文化环境有关, 并非靠查字典就能弄清楚。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在文章中有所体现, 这往往会和中国的文化观念其冲突。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 熟悉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避免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 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率, 获得较全面的语篇分析能力。

2.4 识别篇章的衔接和连贯手段

Harris认为:“语言并不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 而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Holliday认为“对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贡献来自于衔接, 它们是每种语言都具有的 (作为谋篇元功能的一部分) , 把语篇的这一部分与那一部分联系起来的语言资源”。衔接和连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 它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 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Holliday&Hasan1985) , Hollida和Hasan在《英语中的衔接》 (Cohesion in English) 一书中系统地把语篇的衔接手段分成5大类:照应 (reference) 、替代 (substitution) 、省略 (ellipsis) 、连接词语 (conjunction) 及词义衔接 (lexical cohesion) 。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中把前3种归纳为语法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 , 其它2种归纳为词汇衔接。词汇衔接又有复现 (reiteration) 和同现 (colloction) 等内容。语法手段 (如照应、替代、省略等) 和词汇手段 (如同现关系和复现关系等) 的使用都可以表现结构上的衔接。连贯是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连贯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 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 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贯, 它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连贯 (coherence) 所研究的是一篇文章中彼此独立的句子在结构上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语篇的, 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连接关系。语篇的连贯是由衔接关系所形成。语篇的主题是通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来实现的, 因此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必不可少的。可见衔接与连贯手段是理解文章深层意义的关键。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所读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和思路, 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蔽的深层意思和准确掌握文章的主体。

3 结语

综上所述, 语篇阅读教学是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 就分析篇章结构, 预测篇章内容, 识别段落主题句, 辨别篇章体裁, 了解篇章文化知识, 识别篇章衔接和连贯手段是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也是进行篇章理解、培养大学生语篇分析能力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应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培养学生语篇意识、语篇分析能力以及语言的交际能力, 从而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摘要:语篇分析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结合语篇分析的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建构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有效阅读途径。

关键词:语篇分析,语篇分析能力,途径

参考文献

[1] HALL IDAYM A 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Interp 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 1978.

[2] 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3]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4]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5] 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6] 胡曙中.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7] 侯福莉.语篇阅读中篇章策略的提炼及意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

[8] 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2.

上一篇:将新媒体融入到平面设计中的思考下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