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北山区耕地撂荒归因及对策

2022-09-11

粮食生产自给是渝东北山区 (指城口、巫溪、巫山、奉节、云阳五县)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一些地方出现耕地撂荒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低的现象。根据分区调查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初, 农村粮食开始大量剩余, 粮食价格低于价值长期存在, 农业对于其他产业比较效益低, 农业生产受到价值规律的强力作用;1993年, 《国家劳动保护法》颁布后, 农业劳动力能够有效转移, 农村出现明显轻农现象, 部分地方相继出现耕地撂荒。耕地撂荒规模如果继续扩大, 无疑会对粮食安全保障构成一定的威胁。渝东北山区耕地撂荒的归因到底何在, 我们又该怎样有针对性地应对?对此, 有必要开展专题调研。

1 区域内耕地利用状况

渝东北山区耕地利用状况列于表1。

根据城口、巫溪、巫山、奉节、云阳五县公布的统计数据, 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34.71万hm2。按中高山一年两熟、低坝和浅丘一年三熟各半计算, 测算出种粮耕地为14.41万hm2;按常住人口计, 种粮耕地人均 (0.79×667) m2, 复种指数140%。

根据分区抽查结果, 推算出区域内耕地撂荒有1.55万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6.3%。水田改为旱地, 耕地不种粮改变用途, 损毁耕地现象较为明显。

2 2013年粮食产耗平衡状况

渝东北山区2013年粮食产耗平衡状况列于表2。

2013年区域内粮食总产139.94万t, 按常住人口274.5万人计, 人均占有粮食509.8 kg, 按年末总人口386.32万人计, 人均占有粮食362.2 kg, 产粮自给有余。

按五县年末总人口, 人均年耗粮115 kg计, 耗粮44.43万t;按照分区测算, 生猪实际出栏269.4万头, 按头均耗粮250 kg计, 耗粮67.34万t;家禽实际出栏857.1万只, 按只均耗粮20 kg计, 耗粮17.14万t;2013年酿造业统计, 重庆人均年耗白酒5 kg, 酒粮比按1∶2.2计, 五县酿酒1.932万t, 耗粮4.26万t。

2013年五县总产粮139.94万t, 总耗粮133.17万t, 总产粮减总耗粮, 当年五县农村余粮6.77万t。

3 耕地撂荒归因

3.1 低素质劳动力承担起了农业的重任

根据2013年五县统计数据, 农村从业人员164万人, 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94.9万人, 占农村从业人员的57.9%。老、弱、病、残不能外出务工的低素质劳动力, 支撑起了农业生产的重任。在农业部门及农业科技人员的正确引导下, 通过选择良种良法, 改用单质化肥为多元复合肥,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13年五县粮食播种面积34.71万hm2, 产粮139.94万t, 平均667 m2产量268.8 kg, 确保了区域内粮食连续稳产增产。

注:1.年人平115 kg主粮;2.每头出栏猪耗250 kg粮;3.每只出栏鸡耗粮20 kg;4.重庆人平年耗5 kg白酒, 耗11 kg粮 (酿造业统计) 。

20世纪90年代初, 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发展, 商业服务业的繁荣, 农业对于工商业, 所占比重逐渐降低。1993年, 《国家劳动保护法》出台实施, 农业大量劳动力向工商业转移, 轻农现象开始显现。近年来, 五县每年主要劳动力转移95万人左右, 占五县农业劳动力近60%, 老弱病残劳动力承担农业生产, 由此出现部分耕地撂荒现象。

3.2 种粮经济效益差

20世纪80年代初, 土地承包到户, 解放了生产力, 农村粮食开始每年大量剩余, 粮食长期供大于求, 产品不能转化为商品, 价格低于价值长期存在。

例如:区域内的袁某, 2013年到建房工地做300个小工, 每天工资150元, 获取工资4.5万元, 除去生活开支1.5万元, 拿回家现金3万元。2014年回家种粮, 一年中种玉米、马铃薯、红苕各 (5×667) m2, 总用工300个, 日工资按小工150元计, 劳动力工资投入4.5万元, 农用物资总开支0.24万元;收获玉米0.3万kg、马铃薯0.75万kg、红苕1万kg, 按产品市场价计, 总产值2.07万元。总投入4.74万元, 总产值减去总投入, 袁某亏2.67万元。

4 对策与建议

4.1 推行土地承包权与土地承包责任对等管理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 渝东北山区耕地零碎, 不适宜土地集中流转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集中流转土地, 还要防止去农化和削弱农民利益。渝东北山区要实现生态涵养, 建议推行土地承包权与土地承包责任对等管理机制, 即有土地承包权就要尽土地承包义务与责任。土地应纳入统筹规划, 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渔则渔, 彻底改善荒山、荒地等现象。

4.2 改种粮补贴为产粮补贴

当前国家各项种粮补贴或多或少有一定局限性, 今后增加种粮补贴又取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更加不适宜渝东北山区农业发展。要使种粮农民公平受益, 建议改种粮补贴为产粮补贴较为科学, 这样种粮补贴就更具备精准性和公平性。

4.3 增加农民储粮政府补贴

粮食长久自给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如粮食依赖国外进口, 一旦遭遇外部势力封锁, 后果将难以想象。根据渝东北山区五县调查, 区域内农户一直有储粮习惯, 一般家庭储藏谷物, 可满足一年的消耗量。但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农户储粮意识逐渐淡薄, 农户储粮量逐年缩小, 到目前大部分家庭已经没有储粮习惯。建议鼓励农户继续贮藏粮食, 国家按储粮量增加储粮补贴。

4.4 增加友好型农业政府补贴

友好型农业是指不但满足食品生产功能, 同时具备景观、保健与高效多重功能的生态型农业。对于生态涵养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障区, 建议增加生态型、景观型、庭园经济型、特色效益型农业和生态文明村的政府补贴, 通过增加专项政府补贴, 提高农民收入。当前食品安全问题, 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 高品质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在渝东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 生产高品质农产品, 用高品质提高农产品价格, 实现农产品价格与价值统一, 谋求农业可持续发展, 缩小务农与外出务工的差距, 是减少耕地撂荒的较好途径。

4.5 稳住基本良田, 确保粮食自给

经测算, 2013年五县种粮耕地14.41万hm2, 按常住人口计, 人平种粮面积 (0.79×667) m2。根据低坝浅丘一年三熟, 中高山一年二熟计算, 必须保证人均耕地 (0.7×667) m2。其中, 种粮耕地 (0.6×667) m2, 种蔬菜耕地 (0.1×667) m2。按五县年末总人口386.3万计, 需要种好种满18万hm2耕地, 产粮174.8万t, 产蔬菜137.6万t, 才能满足区域内粮食自给。

摘要:根据城口、巫溪、巫山、奉节、云阳五县分区调查分析, 近年耕地撂荒归因是:粮食价格长期低于价值, 农业劳动力能够有效转移, 农民轻视农业。提出“生产地方特色的高品质农产品取胜于市场, 实现价格与价值相统一;改政府种粮补贴为产粮补贴;增加渝东北山区友好型农业补贴和粮食储藏补贴, 提高农民产粮收入”等减少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渝东北山区,耕地撂荒,原因,对策

上一篇: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原则及标准下一篇:语法隐喻的语法化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