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本文通过分析“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专业成长”三方面的三对关系,探讨语文教学改革的某些本质问题,以期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考。

第一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原则

伴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的修订启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进入到突破难点、纵深发展阶段。针对课改理念更新不齐,学生课业负担繁重,配套课程资源不足,应试教育现象突出等难题,有关部门和研究者纷纷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坚持“六大原则”,统筹“六个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实施15年来,先后经历了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两个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课程改革机制基本建立,教师素质逐步提升,课程资源不断丰富,课堂生态显著改变,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文化深刻变革等[1]。伴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的修订启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进入到突破难点、纵深发展阶段。针对课改理念更新不齐,学生课业负担繁重,配套课程资源不足,应试教育现象突出等难题[2],有关部门和研究者纷纷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笔者认为,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坚持“六大原则”,统筹“六个结合”。

一、坚持“大教学论”原则,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育人相结合

“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而成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和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3]。课堂研究涵盖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方面。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跳出小课堂,走进大教学”,统筹制约课堂教学实施的课程、教学、评价、师资、硬件等方面因素。一方面要聚焦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教学要素出发,集中精力突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氛围不融洽、学生厌学等课堂教学难题。另一方面要打造整体育人环境,通过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提高师资队伍的课改执行能力,改革教育教学评价,健全配套硬件设施等工作,辅助课堂教学。伴随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小学校在抓好教学常规的同时,纷纷致力于提升整体育人环境。如重庆南开中学历经探索、拓展、完善等三个阶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能教育”体系,囊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覆盖必修、选修和自修等教学路径,极大拓宽了综合育人渠道。重庆一中不断探索、改进和优化家校联合育人机制,先后经历系统性构思、常规性开设、课程化建构等环节,创新性打造了家长课程,深度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家校共育,产生良好效果。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教育规律与发展需求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教学现象与教学规律交互的场域,是“教师和学生体现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4]的载体。建构新型课堂教学价值观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教育发展规律与师生发展需求。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规划、严格论证、谨慎实施,杜绝“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等违背规律的现象。二要按照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认真调查、统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展学科育人价值,搭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师生交流平台,重组课堂教学内容,综合设计弹性化知识体系与人本化评价体系,使课堂教学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5],成为师生和谐共生、双向促进的教学共同体。例如,近年来,谢家湾小学深入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需求,将原有课程整合为《语文漫道》《数学乐园》《英语交流》《艺术生活》《体育世界》《科学探秘》六门课程,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坚持“立人新民”教育理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缤纷教育”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包括理念文化体系、德育体系、选择性课程体系、三维全效课堂体系、“三我三秀”学生展示体系、“三位一体”联合培养体系等,在“大教学”视角下,努力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缤纷的色彩。

三、坚持“百花齐放”原则,实现学习借鉴与探索创新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学价值观的体现载体。课堂教学改革需要统筹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一要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学习国内外课程改革先进经验,不是要全部照搬、刻意模仿,而是要充分发挥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性、能动性,在学习借鉴基础上主动建构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化课堂教学,追求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十余年的重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百花齐放”的格局逐渐形成,如沙坪坝区整体推进“学本课堂”、九龙坡区有序建设“品质课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启动实施“乐活课堂”、奉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研究实施“四心学堂”、聚奎中学全面实施“翻转课堂”、綦江中学深入实施“问题式大课堂”等,这些改革探索丰富了教学实施范式,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二要处理好模式与个性化的关系。课堂教学改革要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统一只搞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现象。模式建构与改革规划应该注重地区、学校、学科、教师的差异。模式只是改革前期规范学校、教师基本教学行为的引线,最终需要跳出模式,实现多元特色发展。

四、坚持“内涵发展”原则,实现形式变革与本质转变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育人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关系到人才战略的成败。课堂教学改革绝不是由一种模式转变到另一种模式的形式变革,而是一场观念和思想解放运动,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6],是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活动,是追求内涵发展的质性工程。改革过程中要勇于挑战制约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核心问题,坚决杜绝“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搞应试”的现象,消除“形动而神不动”“量变而质不变”等高耗低效的问题。在新课程倡导的授课模式、座位排序、课程载体等外显形式变革中,主动建构有效性、主体性、创新性和情感性特征鲜明的新型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多向互动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整体实现。从形式转变发展到本质变革,通常是新生事物由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如重庆巴川中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小班化教学探索为核心,系统开展了小班教学配套的课程整合、课堂变革、创新评价等,促使学生张扬个性特长,实现自主发展。华蓥中学以“绿色”内涵发展为核心理念,系统开展了“三课五环绿色课堂”教学实践,践行了“绿色学校文化”、引领了“绿色课程”、培养了“绿色学生”,实现了“绿色健康、人格健全”的育人目标。

五、坚持“系统规划”原则,实现顶层设计与分层实施相结合

教育教学被研究者视为一个复杂系统,要从多元开放和动态生成的角度进行系统性审视。按照系统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原理,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坚持系统规划原则,统筹课堂教学系统的纵向与横向因素。一要做好整体规划,制定日程表、路线图,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和阶段目标。避免异化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改革,真正把课堂教学系统,乃至教育教学系统中制约课堂教学的局部性、分散性、不稳定性、不可预知的问题整合起来,建构起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系统。二要坚持逐步推进,针对不同地区教育实际、不同教育阶段学校、不同年龄结构教师、不同学科,制定个性化分层次、分阶段改革规划。如作为“国家课改实验区”的涪陵区,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智力支持下,按照“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思路,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分步深化制约课堂教学实施的课程、评价、队伍、机制等要素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六、坚持“继往开来”原则,实现扬长避短与推陈出新相结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探索工程。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研究范式中,“批判只是前提和手段,继承与创新才是最终目的”[7]。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意味着全盘推翻已有教学经验、教学成果,重新建构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合理地继承与发扬已有的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探索成果,将成功经验、优势资源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追求超越,创造出符合地区、学校教育实际需求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在区域、学校教育传统优势基础上推陈出新,遴选优势资源支撑课堂教学改革,赋予传统优势的时代性、开放性、发展性特征,推动传统优势实现二次飞跃。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秉持“传承+融合”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中西文化为主体,国学、双语为两翼,充分整合经典诵读、主题教育、传统习俗体验、文化特色活动等教育教学实践,打造出中西人文教育教学特色。大足区龙岗一小充分挖掘大足石刻文化遗产中的教学元素,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教学活动。开州区南雅镇书香中心小学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开发了特色鲜明的农村课程。黔江区新华小学深入挖掘渝东南民族文化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建构“黔江土家摆手绳”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实施模式,开发配套校本教材,建立配套保障机制,传承了民族文化,提升了学校文化,打造了特色品牌。这些改革成果均体现了“扬长补短”与“推陈出新”的特点,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田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成功探索与实践[J].人民教育,2012(19):10-13.

[2]李常明等.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情况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增刊·十年课改成果专辑:33-36.

[3]王鉴.课堂研究引论[J].教育研究,2003(6):79-84.

[4]谢利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1(7):19-23.

[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3-16.

[6]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7]蒋波.继承与创新: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6(22):25-27.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大渡口区百花小学校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专项课题“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编号:2015-JC-174)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吴乐乐 柏杨

第二篇:语文教学改革深化之路

摘 要: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本文通过分析“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专业成长”三方面的三对关系,探讨语文教学改革的某些本质问题,以期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 专业成长

自2001年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在不断尝新和经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阵痛过程中,语文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语文课堂的生态发生了较大的改观,生生之间有了合作,师生之间有了交流,课堂氛围变得热闹了,这些语文教学改革的成绩都让人振奋。然而,在取得改革成效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如语文课堂热闹的背后学生是否真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课文解读的浅显化,出现“泛语文”现象;过多时间用于学生交流,语文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过多注重学生体验,学生却“悟”不出来;过分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的程式化的弊端等等。这些问题的暴露都使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产生怀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热议。如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冲破语文改革以来的瓶颈,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这成为语文老师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通过前后多次观摩不同的语文公开课,笔者发现即使在同一教学模式下,不同的教师上语文课所达成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那么针对如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恰当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教学目的: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语文教学目的。受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师常常摒弃知识教学,极力追求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这种二元对立观,常常会造成语文教学目标的混乱,造成“泛语文”现象。其实,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两者并不矛盾。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

什么是“知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

其一,需要指出的是知识是人“能动”的反映,只有经过人的心智“内化”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并不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被动的、简单的、直接的反映。那么由此推出,语文课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一定是经过语文老师自己内化和真正理解的知识,而不是从教学参考资料照搬过来的,或者多份教学设计整合出来的知识。语文课堂预设太多,灵活性、生成性不强,语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千篇一律,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问题。

在语文课上,不乏各种“专家说”“曾有学者评论”等等的介绍,却不见教师的“我认为”。专家的评论确实高一般评论一筹。然而如果语文教师不亲自阅读经典,不熟读精思,不切己体察,是不可能与专家产生共鸣的,自然也体会不到文章的精髓,同样其课文的讲解也会流于刻板化、形式化、雷同化。那么试问在这些雷同化的课文解读的影响下,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又怎么能够得到提高呢?

其二,需要明确的是“知识”不等同于“知识点”。

钟启泉教授曾指出“学科教学总体目标”分为四个层次,最重要的是兴趣、动机、态度;其次,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再次,各种技能;最后才是知识点。在这里钟教授所反对的是“知识点”的灌输,反对的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却并没有排斥“知识”的传授。

“知识传授”不等同于“知识点的传授”。由上文我们可以得知“知识”是经过人内化的知识,“知识传授”也是一个由教师内化知识再到外化教授的过程。然而,“知识点”可以是语文课程标准上规定的学习内容。“知识点的传授”是教师不经过个人内化直接将书本知识照搬的教学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诟病的“知识中心”的传统教学。这是一种蛮不讲理的“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记住”“背牢”,而在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却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例如成语解释的死记硬背是“知识点的传授”,而有关成语所包含语言现象和典故的分析,则是“知识的传授”。因为分析成语的语言现象和典故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更好地将“固”的解释迁移到文言文的学习中,通过举一反三,学习积累,形成文言文阅读的能力。由此也可以看出“知识传授”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不矛盾,反而还能促进这些目标的达成。

二、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机智

其次,需要正确处理好教学模式与教学机智之间的关系。“课堂是生成的”,“教学需要构筑‘学生与自我’‘生生间’‘师生间’的三重对话”,“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团体意识、探究意识的形成”等这些都是教师们耳熟能详的教学理念,也是教育专家经常提及的话题,但是往往这些观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都是隔靴搔痒,他们也认同这些理念,但关键是如何达成这些理念?目前的教学模式都凝结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改革初期,这些教学模式的使用确实有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教学模式只是倒逼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依靠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堂教活了。“活”就是指课堂教学机智。形成课堂教学机智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例如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故乡》一文时,在课堂上,有学生就提出“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偏离了教学内容,换做没有经验的老师通常会不予理睬或让学生课后自己查资料,而钱先生却与学生主动展开对话,围绕“鱼脚”问题展开,“是啊,鱼怎么会有两只脚呢?”再通过“可是闰土就是知道,这说明了什么?”一问,引发学生对闰土这一形象的思考。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们纷纷得出“闰土见多识广”的结论,很好地把握了课文的人物形象。

其实这就是真正的对话教学。有些看似师生间的交流,但并不是对话,两者有本质区别。因为这些探究问题都是教师课前预设的,而教师与学生讨论,也只是把预设的答案通过问答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真正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倾听学生,能够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从而展开与学生的对话。形成语文教学机智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不断的阅读,内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同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理念,生成实践智慧。

三、专业成长:语文专业素养的提升与教学理念的深化

以上两对关系的正确处理都同时指向语文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师通常承担着班主任的职责,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如果又要兼顾语文专业和教育教学两方面素养的提高,恐怕力不能及。与一些语文老师的交谈中发现,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是“看什么书最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能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那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处理好语文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我们所熟识的“启发式教学”“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都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例如,某位语文老师在讲解《登高》,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进行提问时,

生:树叶都飘落下来,表现了秋天的凄凉。

师:能不能找准一些词语表现秋天的特点?

生:萧萧

师:“萧萧”这个词,什么特点呢?萧萧,萧萧下。(提示)

生:……

师:这个词是一个叠词,它在描写树叶下落的状态,那么用了“萧萧”两个叠词,他写出落叶什么特点?(提示)

生:……

生:……(还是答不出)

师:(按耐不住,一口气说出)它指的是树叶落下的速度很快。很多的,很快的。“落木”前面的“无边”,指落叶的这种阵势浩大。放大落叶的一种阵势。那么“萧萧下”又加快了落叶的一种速度,让你想到秋天的无情,好像所有的事物在这样一个季节都要.凋零,都要飘落了。

从上面的课堂实录的片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学问题。经过教师的提点,为什么这位学生启而不发呢?

首先,这位教师“萧萧”一词的解释有误,可见其对语言文字理解不深入。该教师将“萧萧”二字解释成“树叶落下的速度很快”,然而“萧萧”实为象声词。在这首诗中,“萧萧”指“风吹落叶的声音”,是一种听觉上的感受,并不是视觉上看到的“树叶落下的速度很快”。若“萧萧”指向视觉感观,那么这句诗的美感可就大打折扣了。

其次,这位教师虽也在不断给学生提示,看似师生之间的对话,实质却是这位教师试图通过这种交谈来向学生灌输自己预设的答案,是一种“伪对话”。其实,学生的多次沉默也是一种语言,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意识得到。学生的沉默可能表明她没理解教师的提问,也可能表明她对教师的提示感到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自我进行对话,即时调整策略。“萧萧”如果学生不懂,可以引入“萧萧班马鸣”“风萧萧兮易水寒”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夯实语文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本体性知识。从语文学科课程性质而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好地把握语言文字,需要多看经典著作,尤其是古代文学典籍。经历时代演变,汉字字义也更为丰富。字词的组合形成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引起了读者的情感体验。因此,文章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主要内容、文体知识等大轮廓上,还需要咬文嚼字。文字背后不仅有意义,还沉淀着历史文化内涵。多读古代经典,能帮助教师丰富字词量,了解汉字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管窥汉字发展的全貌,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才能真正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才能更好解读文学作品。此外,若空闲时间有限,把握教学模式背后固有规律,更新教师观念,同样能更好地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光陆.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5-69.

[2]胡军.知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5-6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1.

[4]刘徽.教学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

[5]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19-321.

[6]王力.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4-105,313.

[7]《成语大字典》编委会.成语大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447.

[8]钟启泉.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若干认识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7-11.

[9]屠锦红.我国十年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6):51-54.

[10]吴忠豪.语文课程改革之路径再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上旬),2013:29—32.

(孙婷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21004)

作者:孙婷

第三篇:论深化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摘 要: 中学体育教育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实践手段。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有效的对策,推动中学体育教学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健康第一 教学改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中学体育教育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实践手段。体育本身具有健身功能,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它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户外学习活动环境,促进了学生运动细胞的发展,以及对外界的观察和接纳。体育教学所特有的竞争性、集体性、应变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竞争意识和应变合作能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学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状态。因此,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中学体育教学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有效的对策,推动中学体育教学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学体育是全民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身体素质不仅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体质。细察当下我国中学的体育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一些与素质教学大潮不相迎合的地方。

1.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课堂教学。

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发展,但多数学校还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随意更改体育教学计划,缩减课时,甚至将体育课时挪为劳动、排练、开会、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剥夺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体育教学长期处于被轻视的位置。

2.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今的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重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轻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锻炼体育习惯的养成等现象。这些传统的教学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①体育教学过程重视技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学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现代体育教学应重视将健身与健心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过程教学,淡化技术教学。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苛求技术的规范性,将增强健身手段的运动技术变为体育教学目的,混淆了手段与目的的认识,造成教学目的的偏差。由于对技术的追求,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②体育教学组织走向极端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学的组织将由以往的组织纪律化向宽松和谐的教学组织过渡,这一过渡不仅是教学形式、教学组织的改变,更多的是教师教学意识、教学理念的更新。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一些教师混淆了主体性教学与“放羊”课的区别,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教学指导、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混乱,使教学组织走向另一极端。

3.体育场地不足,活动时间少。

由于学校场地、器材有限,学生人数多,因此学生活动的体育场地明显不足。有些学校的经费有限,投入到体育器材上的经费就更加有限了,因此体育器材、场地的状况更加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再者,中学教育大多追求升学率,着重文化课的教育,忽视体育锻炼,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很难保证他们轻松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

4.忽视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指导。

中学体育教材过多地从运动技术、练习手段的角度考虑,偏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对体育实践不了解,不懂得所学的各种运动技能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懂得所学的各种锻炼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教师也很少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指导,致使体育教学形成了“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现状。

二、深化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深化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新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贯彻国家“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1.转变教师角色,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的主体。

传统教育亦可称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扮演的往往就是这一类角色。由于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低估学生的能动性和潜能,或者只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式,一味采用启发式教育操作,因而导致体育教育普遍的非人格化专制和文化霸权态度。在专制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体育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没有自觉自由的权利,没有自觉责任行为的机会。独立思考被剥夺必然导致主体性的丧失,自觉活动被抑制必然导致能动性的消失,自由选择被取消必然导致责任感的淡漠。

根据“健康第一”指导原则的要求,这种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即“生本教育”。从体育教育角度来说,必须摒弃专制、强制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要树立以建构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即通过创造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享有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自觉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主体人格[1]。

要改变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以启发式为主的发现法、问题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益。变教师要求学生学为学生主动要求学。如在教学中教师先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总结动作要点或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2]。培养学生自主、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改革陈旧的教学评价体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应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由于现行的体育考核评价制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挫伤了那些“先天不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此体育教学竞技化,忽略了体育的健身和健心作用。

随着身体素质概念不断更新,向健康方向、注重个体发展、注重能力评价的“综合素质”靠拢,改革陈旧的考试制度势在必行。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评价观,从片面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评价,淡化考试的选拔功能。既要评教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既要考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心理健康、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其次,要改变体育教学中的单一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要强调评价的多样性,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学生参与评定,既培养了参与意识,又提高了评价能力,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改变单纯以内、外部因素衡量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健身效果的评价。总之,通过对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其目的是论证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建立既科学又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完善对学生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旧的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评价制度必然被历史所摒弃。随着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较为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体育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制定,在“健康第一”思想引导下,把握住健康教育的方向,体育教学改革必定会出现一个真正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新的局面[3]。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要引导教师认真剖析自己的教学,明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向“健康第一”思想转变。教师的思想是第一位的,因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一定的教育行为是受制于相应的教育思想,当教育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任何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很难真正产生效果。因此,“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而且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仅有“乐教”的精神,而且有“会教”的本领。

未来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体育教师是全方位的人才,因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岗位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与职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一体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及时了解与掌握新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本保证。教育主管部门要多种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使体育教学真正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学生最需要和最喜欢的课程之一[4]。优化教师队伍素质,认真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发展有益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要改变体育教师只注重术科教学能力的传统观念,积极拓宽体育教师培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知识结构。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复杂多样的,要使一些抽象的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开设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课,要运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施加积极的影响,这些都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

三、结语

时代要求中学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体育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意志力和思想认识,促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终生习惯。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体育教育的优势,因校制宜,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教法,加强老师间的教学研讨,以及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以此推进中学体育教学的深入改革和健康发展。

注释:

①柳香英.于新课标背景下的互动合作的开放式体育教学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4):85-87.

②时立新.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1):98-99.

③刘艳春.体育教学改革应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1,(6):80-81.

④方儒钦.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5-56.

参考文献:

[1]黎虎清.素质教育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2]涂明荣.坚持“健康第一”指导原则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2005,(4).

[3]方儒钦.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韦红领.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作文,2007,(4).

[5]卜海珍.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

[6]樊军.浅谈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的作用[J].教师专业发展,2008,(5).

作者:林鸿

上一篇: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论文下一篇: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