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骨坏死患者的磁核共振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2022-09-10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 (Spontaneous Osteonecrosis of the knee, SONK) 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 病发后累及股骨内侧髁等部位, 会降低患者后期生活质量。该病继发于血液病、激素治疗、骨外伤后遗症、减压病及器官移植等疾病, 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呈现多样性[1]。常规影像学诊断不易精确诊断早期SONK, 随着MR I的普遍应用, SONK早期病灶容易发现, 明显提高了SONK的早期诊断率[2]。本组研究详细回顾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80例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MR I信号特征和临床表现, 探讨MR I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指导后期治疗。先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MRI诊断的膝关节患者, 经常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双重诊断为SONK,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35例, 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 (46±5.6) 岁。患者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临床症状为膝关节无诱因突发性疼痛, 伴有肢体功能障碍, 休息后自行缓解, 患者查体膝关节间隙明显压痛感, 膝盖关节局部肿胀。80例患者均做MRI、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

1.2 方法

MRI采用Philips Achieva 3.0TMR机, 所有权证均行SE序列矢状面T1W1 (1 000 ms/30 ms) 、T2W1 (3 600 ms/100 ms) 、FLash T 260 0/18/15°, 冠状, 矢状面扫描, 部分做横断位扫描, 厚层5 mm、间隔1.4 mm, 矩阵192×256, Flash T2 4次采集, T1W1 2次采集。

1.3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 S 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变位置

将胫骨或股骨髁平台于矢状面有膝关节中线向内至外侧, 矢状面由前及后平分3等分, 分别拟定为Ⅰ、Ⅱ、Ⅲ区, Ⅰ区为非持重区, Ⅱ、Ⅲ为持重区[3]。80例膝关节骨坏死患者病灶部位均为胫骨或股骨持重区, 其中胫骨内外侧髁9例, 股骨外侧关节面下25例, 股骨内髁关节面下46例。

2.2 MRI表现

M R I检查15例患者股骨髁软骨下斑片状长T 1长T 2信号, 关节软骨完整;18例患者病变边缘显示线状低信号影, 片状长T1长T2长水肿信号;22例患者病变边缘显示环形低信号, 周围边缘显示斑片状水肿信号, 胫骨及股骨髁关节面下的不规则斑片长T1长T2信号, T2W1高信号为肉芽肿和水肿;25例患者关节软骨部分缺损, 股骨髁关节面下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

2.3 CT表现

CT检查8 0例患者显示病灶61个, 临床表现为不规则或地图状的坏死灶硬化带, 病灶内呈现不均匀低密度, 周围不同程度的高密度。

2.4 X线平片表现

X线平片检查80例患者显示膝关节病灶16个, 临床表现为股骨髁变平, 髁下骨质低密度透亮区周围骨质硬化。

2.5 MRI、CT及X线平片诊断对病灶检测结果比较

MR I检测率10 0%, CT检测率76.25%, X线平片检测率2 0%, M R I相比CT、X线平片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MRI与CT、X线平片检查比较, *P<0.05。

3 讨论

(1) 临床病理学与病因学:S ON K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其中以50~70岁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1:3, 女性较之于男性多见。SONK病理学表现相似于股骨头坏死, 早期可见关节软骨苍白和轻度变扁, 小范围的软骨塌陷;晚期可见明显分界, 关节软骨出现松动, 并可局部分离。但该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因尚未明确, 有相关临床研究报告显示SONK与软骨下骨骼局部血管因素、应力改变有关[4]。软骨下骨关节受到应力影响时, 膝关节持重区受到应力的反复作用后容易产生应力性改变, 导致松质骨细微骨折;同时病变周围区域出现应力性骨髓水肿, 与松质骨微细骨折共同作用可引起髓内高压, 压迫微循环血管导致血流障碍、运行受阻, 继而加重髓内高压造成恶性循环[5]。最终导致微细血管狭窄、闭塞, 导致膝关节软骨局部供血量减少、中断, 形成骨坏死, 此为SONK好发于胫骨或股骨负重区的病因。

(2) MRI表现以及分期:SONK多数病变发生于胫骨和股骨持重区, 关节间隙正常, 无狭窄。X线平片检查大部分患者无阳性表现, 依据CT表现和X线平片检查SONK大致分为5期[6]。Ⅰ期:CT和X线检查正常, MR I可显示软骨下病灶;Ⅱ期:CT和X线检查仅显示股骨髁轻度扁平, 如无MRI和临床常规检查极易出现漏诊;Ⅲ期:CT和X线检查可显示关节面下骨溶解并伴有边缘硬化, 此时期病症典型, 容易诊断;Ⅳ期:CT可见软骨下骨塌陷并呈现高密度钙化层;Ⅴ期:易继发骨关节炎。80例SONK患者CT检出率为76.25%;X线平片检出率仅为20%。

结合CT和X线平片诊断分级, 现将SONK的MRI检查分为4期:, Ⅰ期:病变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 2信号, 边界模糊呈现骨髓水肿征象, 关节软骨组织完整;Ⅱ期:病变表现为关节软骨下可见线状低信号影, 呈现松质骨轻微骨折征象, 边缘可见片状长T1长T 2水肿信号, 关节软骨组织完整;Ⅲ期:病变表现为软骨下类圆形、圆形和不规则长T1长T 2信号, 呈现软骨下骨坏死后囊性病变征象, 边缘可呈现片状长T1长T 2信号, T 2W1高信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等, 关节软骨组织完整;Ⅳ期:软骨下骨囊性病变, 关节软骨局部缺损, 边缘可见片状长T1长T 2高强度信号, 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炎出现。该研究8 0例患者MR I检查结果中, 15例属于Ⅰ期, 股骨髁软骨下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 关节软骨完整;18例属于Ⅱ期, 病变边缘显示线状低信号影, 片状长T1长T 2长水肿信号;22例属于Ⅲ期, 病变边缘显示环形低信号, 周围边缘显示斑片状水肿信号, 胫骨及股骨髁关节面下的不规则斑片长T1长T 2信号, T 2W1高信号为肉芽肿和水肿;25例属于Ⅳ期关节软骨部分缺损, 股骨髁关节面下可见片状长T1长T 2信号。MRI对患者病变分期临床意义显著, 确诊越早越有助于后期治疗及预后恢复。MRI对80例患者均能显示病灶, 且检测率为10 0%, 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出率76.25%;X线平片检出率20% (P<0.05) 。

(3) MR I诊断与鉴别诊断:MR I诊断SON K病灶不难, 临床表现为关节软骨完整, 胫骨或股骨持重区长T1长T 2不规则信号。需鉴别剥脱性骨软骨炎、骨挫伤、骨性关节炎等疾病。MRI对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影像学表现为软骨信号、功能异常, 软骨下局部性坏死, 甚至出现脱落时形成的游离体。骨挫伤的MRI影像学表现位置多为非持重区, 容易鉴别。骨性关节炎MRI影像学表现为关节软骨信号增厚, 减低, 边缘不规则甚至局部缺损, 可见软骨下骨囊肿。

综上所述, 膝关节自发性软骨下骨坏死 (SONK) 的MRI诊断表现典型, 且对SONK病灶显示敏感。如发生中老年女性突发性膝盖疼痛, 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 休息后疼痛缓解等不良症状, 需及时予以MR I检查, 发现病灶尽早治疗, 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能显著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自发性软骨下骨坏死的MRI诊断信号特征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自发性软骨下骨坏死患者的X线、CT影像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X线平片显示16例病变, 检测准确率20%;CT显示61例病变, 检查准确率76.25%;MRI显示80例病变, 检查准确率100%。膝关节自发性软骨下骨坏死的MRI诊断信号特征显示T1为低信号, T2为“骨折裂隙”征象或中或低信号。结论 MRI对膝关节自发性软骨下坏死的病灶显示敏感,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MRI特征可做出诊断。

关键词:骨坏死,膝关节,磁核共振

参考文献

[1] 张鹤山, 李子荣.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 2007, 27 (2) :146-148.

[2] 程克斌, 屈辉.骨梗死的病理和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 (3) :319-320.

[3] 任进军, 崔建岭, 孙英彩, 等.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MRI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 24 (7) :940-942.

[4] 王经天, 张达伟, 普云霞, 等.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CT及MRI表现及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 2010, 29 (34) :173.

[5] Mears SC, McCarthy EF, Jones LC, 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ontaneous osteonecrosis of the knee[J].lowaOrthop J, 2009, 29:38-42

[6] 王小红.比较MRI与CT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 2012, 33 (3) :10-11.

上一篇:电切镜下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的运用体会下一篇:基于社区服务的秘书职业能力素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