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疾控工作应急预案

2023-04-06

第一篇:小学疾控工作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xxx市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中心各科室: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等为主要特征。麻疹容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并且年龄越大,危害越严重。为了控制麻疹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发生麻疹病例或爆发疫情时,我中心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三、组织管理

为做好我市的麻疹防控工作,加强麻疹监测管理和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应急措施,控制麻疹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心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xx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疾控科,xxx兼任办公室主任

职责:组织领导中心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监督检查及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组

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小组依据我中心下发的《xxx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x发〔2012〕59号)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1)流调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

(2)消杀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

(3)检验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

(4)保障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

(5)网络报告:王爱龙

四、监测与报告

1、监测

(1)实验室监测:中心检验科应对送检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及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疾控科,以便采取及早的防控措施。

(2)流行病学监测:流调组对所有报告的发热、出疹性病例或麻疹病例和中心检测的阳性病例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3)主动监测:疾控科要定期到全市各综合医疗机构,对发热、出疹性病例进行主动搜索,督促各综合医疗机构对可疑就诊者进行样本采集,以早期发现疫情,及时开展控制措施。

2、麻疹相关定义

(1)麻疹定义:发热、出疹或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

症状之一者,或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

(2)麻疹疑似病例暴发:麻疹疑似病例暴发是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中,在短时间内(一般指麻疹的最长潜伏期)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其强度超过一般流行年的平均发病水平。暴发的定义是相对的,随麻疹控制各阶段目标的不同可随之改变,只要麻疹发病超过期望水平即可认为是暴发。具体定义如下:村(街道居委会)或一个集体单位10内发生2例或2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10内发生5例或5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即为暴发。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屯、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的麻疹病例。

3、疫情报告

(1)中心疫情管理人员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对信息进行审核,及时通报疾控科进行核实,确认是麻疹病例或麻疹疫情后,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中心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进行现场调查处置。疫情网络管理人员在24小时内通过麻疹/风疹疫情专报系统进行专门报告。

(2)在麻疹疫情发生后,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可建立临时的疫情报告制度,如实行疑似病例日报或零报告等疫情动态报告等。

五、现场疫情控制

1、隔离病人

(1)检查指导全市医疗机构对发现发热、出疹性病例时及时诊断。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居家或安排在单独房间进行治疗,并详细登记报告我中心。

(2)病人出疹5天内要隔离,28天内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

2、调查密切接触者

(1)对散在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调查随访,对发病者要及时督促就医。

(2)检查指导学校或托幼机构对密切接触者要实行每天晨午检制度,对发现异常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就医并了解详细情况,必要时上报疾控中心。

3、指导各学校、单位等公共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环境。

4、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病的实际情况提出停止集体活动范围,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为了有利控制疫情发展为原则,根据疫情规模,必要时报请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教育公众打喷嚏、咳嗽用纸巾掩着口鼻,用过的纸巾妥善处理勿乱扔,在打喷嚏、咳嗽或擦鼻子后要洗手;保持居家教室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病人,接触病人及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看护患者时戴口罩;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通过良好的饮食规则的锻炼和充足的休息,建立良好的机体免疫;

6、应急免疫

中心应该指导麻疹暴发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密切配合,根据发病情况确定应急免疫的目标人群,及时对未发病人群进行疫苗应急免疫,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六、应急终止与处理

经疫情应急处理专家组对疫情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疫区内最后一例确诊病人恢复后7天内无新发病例出现,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请市卫生局和市政府批准,可终止疫情应急响应,转入常规监测和防控工作。

七、后期评估

麻疹疫情结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防控工作进行评估,总结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八、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达县疾控中心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为规范和加强本中心消防安全管理,为确保全体干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防病治病的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消防事故,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与会议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消防环境建设与准备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总指挥):马文华

主要职责: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副组长(副总指挥):杜莉 黄国庆 吴世洪 曾庆平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组织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校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成 员:陈伟 刘华英 罗玲 蒋绍禹 陈璨 吴涛 柏春刚 童远权 郝成芳 唐捷 杨晓果 郝晓玉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火险发生时各部门突发事件的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应急措施

1、发生火灾时,由现场同志向主任报告,中心领导立即通知各成员,由各成员指挥相关人员立即行动,到达预定地点。总指挥或副总指挥迅速到现场和主控室进行指挥。

① 切断电源。

② 组织被困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准备撤离。(稳定情绪第

一、沉着冷静为要,防止引起全校恐慌)。

③呼叫1

19、110,并根据实际情况呼叫报市卫生局。 ④打开大门让消防队救火车进入单位。

⑤疏散人员在楼梯口处组织职工有序地撤离,以免发生踩踏事件, 疏散线路原则上按上下班线路,

2、撤离顺序:火灾发生后,由中心主任迅速到现场指挥撤离,其他同志按要求到现场配合中心主任指挥。

三、有关要求

1、沉着冷静指挥。组织人员按分工合作,沉着冷静,指挥得当。救人是第一原则,各指挥疏散职工要识大体顾大局,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严密控制下楼速度,以免造成楼道挤压,防止因恐慌而跳楼情况发生,疏散人员应最后撤离现场。

A.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B.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下层着火时,楼梯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势迅速而下,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

C.高层着火时疏散时较为困难,困此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应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尽快从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跳楼。火势确实较大无法逃生,可躲避到阳台、平台或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D.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2、儿童和老人均不得参与救火。疏散时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安排,有序按计划快步撤离,不得参与救火。

3、稳定群众情绪。无论中心何处发生火灾,疏散人员都应撤到安全地带、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后,不得任意走动,更不得返回火灾区。科室科长或指挥人员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

4、扑灭初起火灾。灭火行动组在火灾初起时,要就近起用灭火器,进行紧急扑救,尽最大努力扑灭初起火源或减弱火势,或关闭门窗控制火势漫延,为群众疏散争取更多时间,在群众未完全撤离前又能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不得撤离火灾现场。

5、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A.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 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阴的物资。

B.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历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价值贵重的物资。

6、确保通信联络。在火灾发生时,各组要确保通信联络,及时联系,把有关情况报告总指挥。

7、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

第三篇:疾控中心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健全中心对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对公众健康造成的疾病、传染病危害,指导 和规范我市疾控系统的救灾防病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信宜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国家、省、市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规定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范围内由于干旱、洪涝灾害、台风、暴雨、冰雹、寒冷、高温、雷电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所造成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疾控机构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卫计局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本预案规定,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3、依法防控、处置果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 完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自然灾害工作制度,对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疫情核实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和送检、消毒杀虫和卫生宣教等防控处置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开展自然灾害期间的防病知识宣传,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做到资源共享,有效地做好防病工作,尽可能减少、降低因灾造成的传染性疾病危害和人员损伤。

五、应急组织与职责

1、中心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1)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下设应急办公室、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卫生监测和消杀组、检验组、健康教育组、后勤保障组。

(2)职责:灾情发生后,负责本中心对自然灾害引发的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及时向市卫计局和上级疾控机构报告事件进展情况,及时提出启动或终止预案的建议。

2、应急专业小组及职责 (1)应急办公室

成员:

职责:负责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组织协调各专业组开展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保证应急物资的贮备和供应。

(2)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

成员:

职责:负责灾区和群众临时安置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案启动期间加强灾区内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监测。调查核实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传染病疫情,查找传染源, 提出初步的处理措施和意见,指导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及疾控机构开展防控工作。

(3)健康宣教组

成员:

职责:利用电视、网络开展自然灾害防病知识宣传,并制作各种自然灾害防病知识小传单发放到灾区人民手中, 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自然灾害防病知识宣传。

(4)卫生监测和消杀组

成员: 职责:灾情发生后,加强对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确保灾区人民的饮水安全,防范重大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根据疫情发生情况和饮用水监测结果,做好疫区的消毒杀虫、污染源无害化处理、饮用水消毒工作,防范疫情的扩散与蔓延。 (5)检验股

及时做好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样品的检验检测或送样工作,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相关股室。

(6)后勤保障组

成员:

职责:负责预案启动期间人员、车辆、物资、资金等方面的调配。

六、 自然灾害响应等级分级

(一)根据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将自然灾害响应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共四个级别。

1、Ⅳ级响应

(1)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Ⅳ级响应 A.紧急转移安置人口0.05万以上,0.5万人以下; B.死亡(含失踪)2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间以上,500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者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2%以上10%以下,或1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2)其它突发事件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级别响应。

(3)市政府决定启动本级别响应的其它情况。

2、Ⅲ级响应

(1)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Ⅲ级响应 A.紧急转移安置人口0.5万以上,5万人以下 B.死亡(含失踪)3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0间以上,5000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者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10%以上15%以下,或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

(2)其它突发事件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级别响应。

(3)市政府决定启动本级别响应的其它情况。

3、Ⅱ级响应

(1)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Ⅱ级响应 A.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万以上,10万人以下 B.死亡(含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5万间以上,1万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者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15%以上20%以下,或30万人以上50万人以下。

(2)其它突发事件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级别响应。

(3)市政府决定启动本级别响应的其它情况。

4、Ⅰ级响应

(1)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Ⅰ级响应 A.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万以上,20万人以下 B.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3万间以下; D.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者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20%以上,或50万人以上。

(2)其它突发事件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需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级别响应。

(3)市政府决定启动本级别响应的其它情况。

(二)在市政府启动各个响应级别期间中心的响应措施:

1、本中心应急办公室安排好人员值班;应急领导小组人员时刻保持通讯通畅,做好应急处置的准备。

2、领导参与应急值班,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3、各应急专业组要准备好各自需要的应急物资,如车辆、汽油、消杀器械药品、 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饮用水、各种记录表格等,处于待命状态。

4、实行严格的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认真填写疫情监测日报表,记录灾区的疫病情况、医疗救治情况和医疗卫生机构受灾情况,如有重大疾病、疫病情况,随时上报。

七、灾情处置

灾情发生后,在市卫计局局和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本中心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各应急专业组深入灾区第一线,调查、核实疫情,指导做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一) 灾区监测与评估:对因灾害造成的水质恶化、食物污染等情况,本中心要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开展疾病疫病监测,水质检测,作出卫生学评估,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二) 灾区消杀灭:针对灾区卫生状况的恶化程度和病媒生物种群、数量、分布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杀虫措施,控制疫病的流行。

(三)健康宣教:对受灾群众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画报等形式,对灾区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等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学习,提高灾区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第四篇: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有效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以最快时间到达目的地,控制事件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 、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体系 中心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队伍。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中心应急队伍立即进入战时工作状态。在中心领导的指挥下,统一协调调度中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积极开展应急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中心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心副主任任副组长,对应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第五篇:xxxx疾控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中心各科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止中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制订《xxxx疾控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加强中心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及时、有效、规范处置,保护中心人员和公众安全与健康,尽可能减少环境危害,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内容。

三、工作原则

充分准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随时待命、有效处置。一旦应急预警响应,根据事件的发生过程,立即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市疾控中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依照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心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分工明确、科学管理、高效快捷的方式,应对中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中心办公室主任xx兼任。 1.领导小组职责:全面负责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各项制度;组织制定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重点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不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和模拟演练;督促检查中心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综合协调指挥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取证、分析、查明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人,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科室负责人职责: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对本科室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定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对各岗位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贯彻执行中心的各项安全指令,巡查并记录安全生产情况,遇到特别紧急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中心领导研究处理。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参加中心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

3.直接责任人职责:落实科室负责人安排的安全工作或自己工作岗— 2 — 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中心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新来的工作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须立即进行处理,检查和处理情况应记录在案,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处理本岗位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和建档工作。积极服从科主任的安排调度,参加中心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

(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小组 组长:xxxx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中心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生产安全;参与制订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重点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和模拟演练等;监督检查各科室安全职能的落实情况,将督查情况及时反馈领导小组,提出防范措施建议;参与中心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并对调查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六、事故预警报告

中心各科室在日常排查的过程中,要及时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排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中,对排除不了的隐患或判定为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预警报告,及时进行处置,以免造成重大危害。每次对排查和报告的隐患要进行记录。

(一)预警报告范围

中心各房间、实验室、库房、应急物资库、会议室及专属区域等。

— 3 — (二)预警报告内容

在日常工作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被盗、微生物泄漏或感染、水电故障、灰尘堆积等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地方。任何科室和个人有义务向单位报告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1.各个办公室内存放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容易燃烧的杂物、纸篓、资料柜、垃圾道等存在火种,随时可能引起火灾的不安全因素。

2.电路故障、电线乱拉、插座超负荷、插座放置不安全、室内电路乱改造、照明不关;电脑、打印机长时间不用,电源不关;电器设备灰尘聚集;配电设备周围堆积易燃物品等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隐患。

3.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运行异常。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发生不明原因的断电、温度过高;仪器设备所使用的电压与输出电压不相符、插座与插头不相符;突然断电或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仪器设备无法正常运转;设备灰尘聚集等不安全因素存在的隐患。

4.高压容器发生故障,蒸汽外溢或爆炸造成人员外伤和烧伤。离心机在运行中离心管破裂;实验室废弃物消毒情况;实验室发生漏水、仪器损坏、样品丢失、人员触电或实验资料遗失等不安全隐患。

5.实验室感染或泄露事件。实验人员在检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过程中,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导致病原微生物外溢;实验人员防护不到位,造成直接暴露;意外切割、刺伤或擦伤;感染性材料溅入眼睛;菌(毒)种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它表面;危害气体释放到空间或发生危险化学品危害等不安全隐患。

— 4 —

(三)预警报告程序

只要发生了意外,无论何时、何地,各科室、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作出响应。

1.各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本科室意外事件后应立即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接报安全意外事件后在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进行核实,将情况立即报告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2.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报后必须尽快组织人员进行基本情况和信息核实,在最短时间内,将核实的情况向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件的大小、性质等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必要时中心主任向市卫生局报告。

七、应急处置

凡我中心发生安全事故的科室,在本科室进行先期处置的同时,应立即向中心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的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和处理善后工作。

(一)先期处置

1.各科室对发生的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迹象或一般安全事故要及时予以处置和纠正,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事件性质、违章人员等情况,并做详细记录。

— 5 — 2.通过先期的处置,事故的发生有可能要进一步扩大或造成更大危害,科室负责人要及时将事故的发生的详细情况报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3.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的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和处理善后工作。

(二)现场处置

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召集相关人员组成应急处置组,进驻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小组人员由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性质选派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1.应急处置组根据事故发生的性质特点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损害。

2.对有可能要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应先进行人员或财产的应急救援,然后再进一步控制事态的发展。必要时请求119和120的救援支持。

3.对于发生的生物安全事故,依照《xxx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xx疾控发〔xxx〕xxx号)要求,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分类,各应急处置小组各司其职,对有可能被感染的人员和污染的地方进行全面彻底的处理,防止传染源扩散。进入实验室进行应急处置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发生交叉感染。

4.当发生火灾时,不管是什么样性质引起的火灾,首先要立即组织人员逃离火灾现场,然后快速查找火灾原因,如电器失火,应及时关闭— 6 — 气源并切断电源;如果是化学试剂等易燃物品引起的火灾,就及时利用灭火器或砂子进行灭火处理;由于仪器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5.高压容器引起的意外事故主要是外伤和烧伤,根据外伤和烧伤的严重程度分别处理,轻度烧伤应尽可能立即浸泡在冷水中;化学烧伤应用大量的水长时间冲洗,也可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煤油或碱水内,数分钟内可止痛,且有消肿、防止起泡的作用,随后可在患处涂一些烫伤或烧伤药物等。

6.如果遇到触电情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如距离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锹等)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争分夺秒地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严重者请求120急救支援。

7.危险化学品发生大量溅出时,如果是对皮肤有腐蚀性,操作人员应采取紧急喷淋或大量流水冲洗;如果溅到眼睛,应到配备有洗眼器的地方,迅速用大流量冲洗眼睛;如果溅出物是易燃品,熄灭所有明火,关闭房间及附近区域的燃气,关闭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

8.发生其他安全事故时,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性质及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并按规定报送。

9.发生自燃灾害事件,立即启动《xx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疾控发〔xx〕xx号),并根据预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相应的

— 7 — 处置。

(三)调查处置

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召集相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到现场开展事故原因调查,调查组和应急处置组同时开展工作。调查组成员应由实验室人员、流行病学人员和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1.调查组根据本次事故发生地点、原因、途径、方式、性质等开展全面细致的核实调查,查明引起本次事故发生的根源,直到本次事故发生的所有原因调查清楚为止。

2.现场调查必须同时由二名以上人员记录和签名,各种记录、书面资料按照要求整理归档保存,相关人员应签字确认。

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时进行必要的追踪调查。同时,做好必要的样品采集鉴定与分析工作。全部调查结束,提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相关人员应签字确认。

4.调查组向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提交的调查报告,要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性质、危害性、责任人员和违章人员等,并对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情况进行评估。

5.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判定事件的性质后,立即报市卫生局。

八、事件终止和评估

应急处置现场工作全面结束,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勘查和再调查,明确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已经全面消除,经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评估确认后,应急处置工作结束。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事件的发生、调查、应急响应和处置等情况进行综合— 8 — 评估,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报告上报市卫生局。

九、预案更新与实施

中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要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 9 —

上一篇:信息技术管理专业招聘下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