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发展问题

2022-09-07

第一篇:中国保险业发展问题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一.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一)保费收入总额

2009年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993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为3062亿元,同比增长31.33%,按此增速全年保费收入可达3930亿元。2009年我国非寿险保费收入折合538.7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11%,位列第九。由于1987年以来全球非寿险保费收入增速长期低于5%,因此我国财险收入规模占全球市场比重不断上升,但相对于较高的人口总量和经济规模,目前我国非寿险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然较低。

尽管我国财产保险发展速度较快,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但在国内保险市场的份额从80年代以来却大幅下降。

(二)险种结构

企业财产保险曾经是财产保险市场规模最大的险种,但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长,上世纪80年代后期车险成为财产保险公司第一大险种。截至2009年,机动车辆保险已占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72%,比2000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尽管2009年比重创新高有经济刺激计划引起汽车销量上升的短期因素,今后汽车销量下降可能引起车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但短期内车险在财产保险市场的地位仍难以动摇。

与其他国家相比,车险在我国财产保险中的比重也较高。不考虑意外险和健康险,2009年我国车险占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74.96%。从盈利能力来看,车险承保利润率其实很低,由于产品同质性高,市场竞争激烈,2008年、2009年车险承保业务均为亏损,并导致全险种承保业务亏损,因而车险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也是保监会整治财险业的重点。

(三)行业集中度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一直是财产保险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公司,但市场份额最高的中国人保比重有所下降,太保和平安则有所上升,而且平安财险保费收入已在2009年超过太保。总体来看由于人保份额降幅趋缓而平安、太保份额上升,前三大公司份额总和有所回升。2010年前三季度,人保、平安、太保保费收入占行业66.28%,比2008年的低点63.86%上升2.42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暂时趋于稳定。

二.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存在问题

由于很多公司过度追求保费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导致竞争层次较低,各种不规范现象非常普遍。

(一)国内保险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公司业务和财务数据不真实的问题。业务和财务数据不真实是财产保险公司比较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保费数据不真实,赔款数据不真实,手续费数据不真实,经营管理及业务推动费用数据不真实,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数据不真实。

2.部分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目前多数公司已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相关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但部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在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约束和监督作用并没有得到切实发挥,由于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的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3.部分公司内部管理方面还比较薄弱。存在信息化建设滞后,集中管理、集约经营的水平不高,销售、承保、理赔等各个环节“跑冒滴漏”的现象还较为突出,骗保、骗赔仍时有发生,这将影响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4.部分公司对偿付能力风险还不够重视。今年以来产险市场业务发展较快,部分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以及处于警戒区域的公司也还有几家,其中个别公司预测解决难度还较大。

(二)国内财险市场营销机制存在的问题

1.认识片面,营销观念落后。对于现今各个财险公司状况而言,营销观念还普遍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销售观念”或“产品观念”阶段,一味强调自身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顾客及社会的利益。

2.调研预测薄弱,市场定位失衡。由于受错误观念及粗放经营方式的影响,各财险公司尤其是基层公司均不重视市场调研和预测工作。

3.培训与管理滞后,从业者素质较差。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与规范,各公司往往各自为政,随意试办财险营销。加之受专业人才及经验缺乏的影响。

4.销售渠道单一,市场拓展乏力。国内财险业务自恢复以来,一直习惯于依靠公司外勤直接展业,并辅之以兼业代理等简单的销售方式,缺乏系统完善的营销体系。

5.产品单一老化,营销系统薄弱。目前市场上的财险产品不仅数量少,而且各财险公司的产品相互“克隆”、功能雷同。显得单调老化、层次少、创新不足。

(三)承保过程中的问题:报批报备费率条款执行不严格

由于各保险公司过于追求保费规模以及行业竞争激烈,一些公司纷纷以打折为手段进行促销,或者擅自变更报批报备的条款费率,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的公司为了尽快上规模,极力压低保费争夺市场,造成行业竞争秩序混乱。

(四)理赔中的问题:理赔难、假赔案

保险公司在争取客户上有很强动力,在理赔环节中却存在惜赔、拖赔、无理拒赔等问题,让投保人感到理赔难、承保理赔“两张脸”。另外,保险公司自身也存在理赔技术和服务管理滞后、理赔人员专业性不足等问题,而社会诚信观念缺失、法制不健全等因素,也致使一些中介机构主动制造假赔案,影响理赔效率。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还存在不足。

三.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思路

(一)保险公司自身的资金来源

保险公司上市,特别是在海外上市,是目前国内几家大的保险公司纷纷争取的目标。通过在海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与国际保险业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缩短对国内公司经营模式艰难探索历程的最好方式。但应认真考虑美国保险公司并购趋缓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寻找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突破口。

(二)保险业务方面

1.扩大可保财产范围。虽然我国的企业财产保险条款对可保财产作了广义解释,凡是被保险人所有或与他人共有而由被保险人负责的财产,以及其他具有保险利益的财产均属保险标的范围。同时也列明了特保财产和不保财产的范围。但是,我们的条款对于建筑物、存货、户外财产以及重要文件和记录如何承保都没有说明,可保财产范围实际上被缩小了许多。因此,为了扩大可保财产范围,我们应该以企业财产项目类别列明可保财产,特保财产和不保财产的清单,作为条款的附件。

2.增加通用条款。财产保险合同有一些国际通用条款,如代位求偿权条款、重复保险条款、争议处理条款等。但是,在我国的企业财产保险条款中还缺少一些国际通用条款。除前述的共同保险条款之外还应增补如下几项通行条款:被保险人的定义条款。空房条款。保护受押人权益条款。。估价条款。鉴定(公估)条款。免赔额条款。

3.增加保险金额确定方法的选择权。我国财产保险基本险和综合险条款中对保险金额的确定方法的规定几乎是任意的,但在赔偿计算时要以规定的保险价值加以限制,即实际上是实行单一的重置价值保险。涉外财产保险的特约条款中有重置价值保险、仓储财产申报条款。定值保险条款、增加资产条款等,但仍然缺少像功能重置成本,总括保险、旺季批单一类的新方法。

4.增加配套的新险种。诸如同直接损失有关的附属保单中有超额损失保险、条件差异险、建筑工程申报式附属保单等;同间接损失有关的附属保单中有简易收益保险、定额附属保单、租金或租赁价值保险等。这些险种有不少在我国有着现实的保险需求,有待于我们开发。

(三)财产保险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

首先是企业优化业务结构的措施:

1建立新产品创新机制,丰富保险产品市场。

2.搞好现有保险产品的筛选,存优去劣,优化业务结构。

3因地制宜,加快区域性业务结构调整。科学策划,准确定位。

其次是为业务结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环境:

1遵循市场化原则,逐步取消价格保护。

2放宽有关政策,加速保险新产品投入市场

(四)财险市场营销机制创新

1.观念创新,建立科学的财险营销机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落后、步步落后,观念超前、步步领先。首先、细分和挑选适合本公司发展的目标市场;其次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策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研制开发顾客满意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最后建立便捷通畅的销售渠道及精干高效的销售团队。

2.培训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员工素质。营销的关键是人才,动力是教育和培训。各公司应尽快加强培训机构实力,配备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使员工培训工作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出了解国际游戏规则、熟悉国际保险市场、懂得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3.整合分销系统。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仍以直销为主,其业务代理销售系统正处于建立过程。如何根据银行、互联网、独立代理人、专门代理人等分销业务渠道特点及其目标产品和目标客户群的差异,科学建立、整合分销系统,是目前国内各家保险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建立诚实可信的文化理念

守信文化理念和道德准则的形成能够大大降低采取其他市场治理方式的制度成本。保险人、保险中介和被保险人三方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特别是保险人的经营活动一定要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和监管机构制定规章以及保险公司制定的条款为承诺的保障,把培养和增加社会的诚信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带头规范保险市场,带动与保险有关的三方人共同构建和维护好诚信的和谐社会。

第二篇: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

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人才的极度匮乏,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保险险种减少,发展滞后

我国保险业在经历了最初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大幅下滑,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外,保险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险种可选性少,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产品缺乏创新,一方面产品雷同多,细分度不够,达不到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组合效应。另一方面产品开发能力弱,更新换代慢。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

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特别在农村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

(五)农民投保意识不高

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首先,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保险公司对其要求较高保险费率,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其次,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保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不相信保险的作用,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二是依赖保险,许多农民买了保险后,高枕无忧,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三是道德风险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分散,保险公司监督力度不够,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利用保险进行欺诈活动,把保险当作“摇钱树”,失去了保险的意义,触犯了国家法律。

(六)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我国农业保险由于缺乏适当的

再保险安排,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难于分散,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效果。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避免特大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在中央建立再保险基金,向开展农作物保险的保险人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再保险责任按赔付率分段确定,目的是既向各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超

额损失再保险(不超过115%),又限制农作物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不高于15%)。而我国,由于再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数量少且不健全,导致我国的再保险市场一方面供给主体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与服务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三、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供给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保险经营和发展的两难困境。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以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另一方面,要完善和拓展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职能,克服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二是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水平。要大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农业保险意识,鼓励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动机和能力。三是培育农业保险人才。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农业保险人才,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的多层次需要。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是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政策,支持保险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很多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再保险市场,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利用资本市场分散巨额风险。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

(四)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经营技术的特殊要求。技术是保险经营的重要要素,而发展保险技术的关键又是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农业保险更是呈萎缩趋势,导致农业保险人才奇缺。因此,为了农业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一定要重视和开展对农业保险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代培、委陪、函授等多种方式培养基层农业保险业务骨干,同时,要在大专院校培养具有农业保险系统理论的高级专业人才,确保农业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第三篇:中国人寿保险面试问题

中国人寿保险面试问题 中国人寿面试经验一:

1、2分钟自我介绍。我blablabla,只有最左边的面试官有认真地听我介绍,其他的不是在传阅我的材料,就是在小声交流。。。。觉得他们基本没有听到什么东西。转折号

2、中间的老大问:香港繁荣的原因。这个问题我回答地很烂。

3、旁边的阿姨问:如果公司进行了什么系统软件升级,同事们反映使用这个新系统有困难,你作为技术部的负责人,怎么做?我很简短地blabla,他们又是一阵躁动,估计又没有听。。。不过左边的叔叔很认真地和我做眼神交流,唯一的慰藉啊。。。

4、又一个大叔问:谈谈你对西游记里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性格理解,如果你手下有这四个员工,你如何开展工作?我想到以前读的一本书,就blabla,问问题的大叔面无表情。。。然后提醒我要说回答完毕。转折号

5、最和蔼的叔叔问:如果公司给每位员工一个学习小语种的计划,你会怎么安排学习计划,三年后的预期如何?我不是很懂这个问题,觉得回答地很烂。不过叔叔很亲切地一直点头。。。。

6、最后,那个笔试时出现的年轻jj要问我问题,问了我有关专业书目的问题,唉,我虽然成绩不错,但是书看得着实少,书名一个都没想起来,真是悲惨。。。。。。。。。。

总体感觉来说,面试官都不是专业出身,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挑候选人,整个过程不知道他们听进去了多少,我反正全部都言简意赅,三言两语,省得讨烦。anyway,相对于前一天的工行面试,真是差别很大啊,工行的面试组织的非常好,而且面试我的领导非常能侃,整个过程很和-谐。另外,人寿面试也没有提问环节,有人知道是不是还有三面?如果这次是终面的话,结果什么时候出呢?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转折号

中国人寿面试经验二:

这次应聘中国人寿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3月份投递简历开始说起吧。在网上看到相关的招聘信息便将详细的个人简历做了一些有针对性地修改之后发送了过去。因为之前有在保险公司实习的经历,以为会顺利得通过简历筛选,但是事实并未如愿。同学中有人接到了一面通知,而我的手机没有任何动静。之前初中的一位老师提醒我,找工作一定要主动出击,不能被动的等待,机会很多时候就在等待中失去。于是,立刻问同学要了电话号码,主动打过去毛遂自荐。负责招聘的管理咨询公司的老师同意让我带着简历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一面,这为我进入中国人寿打开了第一扇大门。比较顺利的做完自我介绍后,又强调了自己有保险实习经历和文艺特长。在应聘中应该提前分析公司注重的是哪些素质和能力,以及突出自己符合对方企业文化的某些特长。我想这次面试还是比较成功的,顺利进入了二面,也就是要和济南人寿的领导亲自见面了。转折号 4月18-20号在济南人寿面试的这三天是我找工作以来最难忘的一次面试,让我见识了济南人寿公司的实力以及领导对人才的重视。综合部的老师们为学生做好了后勤的所有安排。当天晚上饭后去公司参加了2个小时的笔试,题目考察的范围面比较广,不过大题主要是针对管理学的理论知识,算是比较对口。奋笔疾书,在收卷前刚刚好写完。第二天的上午公司召开了一个企业宣传会,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人寿,并且李国栋经理一席鼓励的话语让我们放松了心情,充满了自信。另外旁听的还有各县区支公司的经理和一些媒体记者,可见公司对本次招聘的重视以及安排的周到。听完宣讲后,随着公司的一位老员工参观了整个12层人寿大楼及办公环境,使自己想加入其中的信念更加强烈。然后去公司的职工食堂吃了午饭,伙食还挺不错的。下午紧接着就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面试了。

我的号码比较靠后,向前面面试完的同学了解了下基本的程序,就安静的等待,或许面试的次数太多了已经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了,只要真实的表现自己就好了。34号该我进入面试间了,一进去先被那阵势小吓了一跳,第一排是公司的六位领导任主考官,后面坐了N排都是县区支公司的经理们,还没一次面试时被那么多的目光盯着。不过我很从容的走到总经理面前先将简历递了上去,然后在前台落座,接着综合部的李经理说明了面试程序。首先是3分钟的自我介绍,我说的很详细,以至于后来时间不够了,还是要求了一下才把自己最重要的实践经历说完;接着在大屏幕上选题,我选了和自己的面试顺序相同的34号,题目是“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请问如何理解这句话?”我先解释了下这句古语的字面意思,然后联系企业的发展实际简单讲了一下如何更好的赢得市场和客户。最后两位经理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自己有实习的经理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位,另一个是针对专业提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理解分别做了回答,鞠躬出门,这样面试就结束了。转折号

最有意思的是当天晚上公司还为参加复试的学生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晚宴,公司很多年轻的员工表演了一些精彩的节目,有演唱、歌伴舞、小合唱等,当然有才艺的学生们也纷纷抓住这次机会,争取留下更好的印象。有独唱、小魔术、手语操——感恩的心。大家玩得很开心、很热闹。散场后公司有车统一拉我们回宾馆休息,第二天一早去公司进行了体检,整个二面过程就结束了。

过了三天,自己比较幸运的接到了济南人寿的录取通知,前半年的积累终于有了回报,在今后的日子里要更加努力,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精彩! 中国人寿面试经验三:

周六早上就接到了一个可爱gg的电话,告诉我9号下午1点半到中保大厦参加中国人寿北分的面试。心中一阵狂喜。自己感觉笔试答得很糟糕,觉得不可能有机会面试了,没想到居然通知我参加面试。于是开始了漫长的准备过程。先是在网络上搜索了半天面经,后来在学校的bbs上一个gg的面经,于是喜上眉梢。经过思考,觉得自己准备的还不错。

下午早早就到了中保大厦,顺着箭头的方向找到休息室。一进休息室就有些不安了,无论来面试的mm,还是gg,都穿得超级正式,几乎纯一色的黑色或蓝色的西服。我自己搭配的这身衣服(浅色小格外套+黑色裤子+黑色皮鞋)又相形见绌了。其中,还出了一个笑话,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气氛。一个穿着随便的gg,腿好像还受伤了,来到休息室,站在门口不肯进来,hr gg问他,你是来面试的吗?男孩点点头,hr说,那进来签到吧。他呵呵一笑,说了一句:“我以为你们在开会呢”。呵呵,当时我笑得都不行了,眼泪都快出来了,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可见大家穿得都够正式的。

等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轮到我了,还结识了北大一个搞遥感的mm,我进去之后,先是ba la ba la两分钟的自我介绍,感觉这个还不错。接着开始提问了,面试官看着我的简历,左看右看,也不知道该问我些什么,他说了一句话,“你一直在念书,是吧!还是工科背景。”我心里一下就巴凉巴凉的,完了,简历的侧重点有问题了。接着,又说组训岗这个职位工作压力比较大,从以前来看,我们发现女孩子不是很适合这个工作啊。总共没聊几分钟就让我出来了。唉,我就要告别这个公司了。到今天为止,一个有希望的工作都没看到。而且,由于糟糕的网络原因,我跟京港地铁也没有缘分了。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差。

#2楼回目录

保险公司面试篇

中国人寿保险面试问题 | 2015-04-16 11:41

关系描述:三方当事人——面试者、见习人、应聘者。面试者既是此次面试应聘者的人,也是训练培养见习人的人。见习人是邀请应聘者的人,也就是新入司不久的人。应聘者是被邀请来的人,是被面试者,也就是客人。面试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目的

1、找出或发现应聘者的需要和梦想。

2、帮助应聘者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

3、阐述我们可以帮助应聘者去达成梦想,即公司提供帮助应聘者实现梦想的机遇和系统。

注意:不要让应聘者感觉是在拉他们进公司,那样并不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1、面试者要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你是面试者,是面试过程的主导者。

2、面试者要相信自己、相信公司,即要坚定对自己的信心和对公司的信心。

3、穿戴整齐、正规。

4、准备好讲解用的相关材料,放在一个专用包或袋子里。

5、准备好入司手续材料及指引。面试的主要程序

1、见习人教育,提醒见习人要注意的事项。

2、与应聘者寒暄做准备,注意发现应聘者的梦想和问题。

3、为应聘者做讲解,要针对每个人的梦想和问题做专门的设计。

4、拒绝处理,处理面试过程中应聘者的问题或拒绝理由。

5、促成填表,留下指南。见习人教育

见习人教育很重要。见习人角色做得好,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因为客人是见习人邀请来的,与见习人比较熟悉。但往往是见习人把事情搞砸了。见习人不在话多,多数时间是保持倾听,关键时刻的临门一脚要掌握好。

1、告诉见习人不要在应聘者面前问问题。当着应聘者的面不断向面试者提问题,会使应聘者产生疑虑和动摇,破坏面试氛围。因此,在面试过程中保持安静并做记录,有问题面试后再问。

2、告诉见习人要充分信任和尊敬面试者。见习人怎样对待面试者,你的客人也就会怎样。你尊敬面试者,你的客人也会尊敬面试者。你不尊敬面试者,你的客人也会轻视面试者,使面试失败。记住:见习人的态度决定了应聘者的态度。因此,要善于夸奖面试者的专业及对你的帮助。如,我很信任他(她),他很专业、业绩很好,他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很感激他等等。

3、告诉见习人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应聘者的背景资料。这有利于面试者与应聘者的交流与沟通,增加真切感和亲切感,容易发现应聘者的需要和梦想,提高增员成功率和增员效果。

4、见习人要用好的、恰当的词语,积极的态度向客人介绍面试者。介绍时要与面试者站在一侧。在面试时,要与面试者坐在一侧,或*近面试者的一边,而不是客人的一边。

5、假如应聘者向见习人提问题,见习人要把问题转给面试者回答。不要自己回答,既或你知道怎样回答。事实上,见习人未必真正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同时还会搞乱相互之间的关系。记住:目前你还是正在接受培训的见习人。

6、在应聘者最后下决心的时候,见习人应鼓励你的客人加入你们的团队去建立自己的生意。目前这种营销模式给了你在公司的支持下建立自己生意的机会。这时见习人不应当作旁观者,让你的客人自己做决定,以逃避自己的责任,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面试的基本内容

1、我们是哪类公司?可以通过问客人参加完创业说明会的感觉,来有针对性地简明扼要讲清我们是哪类公司。在技巧上,总是先称赞客人的问题问得好,然后再开始回答。

2、如何赚钱?简要形象地讲解寿险营销独特的模式和系统。

3、销售什么?要笼统地讲我们销售的是保障的需要,实际上就是寿险的意义和功用,而不要陷在具体的产品里,更不要陷在产品的比较中。因为时间太短,不可能讲清楚产品。

4、两种做生意的方式、方法。简要比较传统的生意方式与我们的生意模式,增强吸引力。在公司的支持下,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招兵买马与你一起做,而且不需要什么投入。

5、加入的程序。简要讲清楚加入的手续和各项费用。 面试成功的秘诀(成功小贴士)

1、面试者要自信。相信你自己,相信你比应聘者强(知道得多),既或他可能比你学历高、经验丰富,但这是在你熟悉的领域。

2、始终保持微笑。

3、不要与客人争论。就算争论是你赢了,你却失去了这个应聘者。聪明的方法是用提问来代替回答,让他们自己回答,平起平坐很难招聘成功。记住:你是面试者,他是应聘者。

4、重点放在生意/事业的机会上。不要太多地谈论产品(加入后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产品)。

5、如果没成不必失望,要多练习、多实践。有统计表明:有20%的人一定不会加入,不管谁来面试。有20%的人一定会加入,也是不管谁来面试,因为本身就有寻找和加入的(潜在)愿望。还有60%的人就要看面试者的水平能力和与见习人的配合了,不会都成,也不会都不成。水平高、能力强的人,且与见习人配合得好,成功的概率就多一些;反之,成功的概率就少一些。

6、始终让他们说“是/对”。问那些答案总是“是/对”的问题。

7、与客人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灵活对待客人的反应或拒绝。

8、通过提问题把握对话。当然问题要精心设计,关键是要引导到你需要的答案上来。

9、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语多必有失。客人的问题或许就来自你的回答。拒绝处理

这部分给出了常见的问题和参考答案,有的参考答案还不止一个。记住:这只是参考答案,不可死记硬背、机械使用,要结合当时的情况灵活运用。另外,同一问题的不同参考答案不要一起使用,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在回答问题。办成之前,不要轻言放弃。

1、我很忙,没有时间。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不赞同。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只是如何安排的问题。

应对:——忙的人能使工作做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找像你这样人的原因。 ——你是说没有时间挣钱吗?忙是为了挣钱。如果你发现在这里可以挣到更多的收入,你会不会有时间?

2、你们如何挣钱?

应对:主要是通过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代理销售保险公司的产品,从保险公司获取佣金,还有增员利益、管理利益和续期利益等。

3、我没有经验。

应对:——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学习。我们喜欢那些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因为我们从头培养和训练员工。

——我们不要求有经验,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思维和工作的模式,旧的经验并不能应用在这里。

4、我不喜欢。

应对:问他们到底不喜欢什么,产品、公司,还是挣钱?或是其它什么。

5、我不喜欢销售。或我不擅长做销售。

应对:——你可以发现并招募那些喜欢并能够做销售的人,这里为你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利益。

——可以反问:没做怎么知道不行。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明,也可用周围类似情况人的成功经验来说明。

——从团队合作、系统培训、系统运作的角度来消除他们的担心。

——要求转介绍;如果他痛快给转介绍名单,说明他确实不想做了,如果其有保留,说明其还有要做的想法。

——分析他们的梦想,问他现在的工作和方法是否可以实现这个梦想,如果不行,何不尝试一种新的方式和方法?

6、都需要哪些证书?是不是很难通过?我害怕考试。

应对:只需要通过代理人资格考试即可。不必担心,公司提供系统培训和辅导,只要你认真参加培训辅导,通过率还是蛮高的。另外,假如一次考不过,还可以再考。

7、我没有朋友。 言外之意是缺乏销售对象。

应对:——再问他们一次,一个都没有?!往往他们就会回答有,只是不多。这时你可以引伸,这些朋友又有一些朋友,推而广之,你就有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客户群。

——可以举例引导,如同学、老师、同事、亲戚等。

8、没有客户。

应对:——什么样的人是客户?要主动去找客户。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你潜在的客户。至于怎样去做,这就要学。

——在我国现有140多万保险代理人。有供应必然有需要。你要是自己有这个发掘能力早就发财了,所以首先要进来学习。

9、我都知道,不需要你的服务。

应对:——像你这么有能力的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人。

——没有人懂得所有的事。金融行业很广泛,你可能擅长某些方面,但不断有新的服务产生。

——如果你愿意把你的知识用在这个业务发展方面,就会如鱼得水。

10、太晚了,早几年做就好了。

潜台词是认为市场饱和了。

应对:——金融行业不会没有钱挣。只要有恒心,永远不会晚。

——保险密度和深度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的市场潜力还很大。

——寿险业不是新的行业,但却是新的朝阳行业。

——许多外国保险巨擘正在涌入中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人刚刚开始,就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可举例说明。

——我们有完善的系统和业务运作模式来帮你发展和成功,就像麦当劳一样。

11、我没听说过你们公司。

应对:(此题需依照各自公司的情况和特点来回答。)

12、我的朋友没有挣到钱或我的朋友就没有做好。

应对:——问他的朋友有没有按照公司的要求去做?事实上,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呢?努力工作了吗?

——问他的朋友是怎么做的?有几个增员?是否拿到代理人资格证?是否有签单?

——公司里有10%的持证人员可以挣到6位数字或以上的收入(这里可以举出各公司的典型代表和身边的例子)。

13、开始这项业务(工作)要花多少钱?

应对:——只需要几百元。通常开始一项小生意至少也要花几万元。租房子、装修布置、进货、办执照等,还要承担进错货、存货贬值的风险,总之,风险较大。

——开始我们这项业务风险很小,不需要什么投资,公司提供大量的免费培训;不需要租房子、不需要装修、更不需要压货。单证押金可退,象征性的培训费60 元至200元(不同的公司收的不一样)主要是为了过滤掉没有诚意的人,让参加的人认真对待学习和培训。代理人考证费也只有几十元。

14、哪有那么好的事?

表达的意思是不相信。

应对:用真实的事例来回答。(这时见习人可以出来证明)。

15、你们销售什么产品?

应对:各类寿险产品,包括一些理财产品。入司后会有培训,开始时还有陪访、演练等,团队合作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16、我有几项业务在做,没有时间做这个。

其实是个优先顺序的问题。

应对:为什么要做几项业务?不就是为了发展事业、实现梦想、多赚钱吗?什么行业可以快速挣钱呢?金融行业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这个业务比你的其它业务更挣钱,你还没有时间吗?可以拿行业成功人士的收入来说事。

17、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

也许是借口。 应对:——向他要转介绍名单。假如他想做,他不会给你转介绍;反之亦然。

——如果你准备以后再做,晚做不如早做。

18、我要再想想。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应对:——许多说再想想的人就没有了下文。你是那样的人吗?

——问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特别的障碍或问题?你可以现在继续把它搞清楚。

——问是什么原因使你不愿加入?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什么原因?往往第一个原因是借口,后面的原因才是真正的原因。把问题搞清后,再有针对性的应对。

19、我要先和我爱人说说。或我爱人不喜欢。

应对:我理解。那请你爱人一起来,我可以跟你们俩一起谈谈。

20、这是一种金字塔销售(传销)吗?或问你们与网络营销、传销有什么区别?

应对:对不起,金字塔销售(传销)是非法的。我们不是,我们在一个有严格管理的行业——金融保险业,是合法的。

21、问见习人,你已经挣到钱了吗?

应对:——见习人可以回答,我正在培训中,也在学习必要的技能。公司里有10%的持证人员可以挣到6位数字或以上的收入(这里可以举出各公司的典型代表及身边的例子)。

——当你在学校受教育如何建立你的职业时,你挣到钱了吗?现在我正在学习让我们的钱为我们工作,正在学习如何用系统挣钱,正在为未来投资我的时间。

22、你想招聘我吗?

应对:(可以反问)你想被招聘吗?!

23、为什么我要加入?

应对:注意,我们只愿意招募那些愿意加入的人(或,我们只提供机会给那些愿意把握机会的人),同时我们也只向那些正在想买的人销售。

24、为什么我要加入你?

潜台词:你要赚我的钱。

应对:——我们不*增员本身挣钱。

——你加入的好处是带来了一个潜在的市场。如果你做不起来,给我带来的是一个责任。

25、如果我从公司买,而不是从你那买,有什么不同?

意思是你会挣我的钱。

应对: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公司不会给你更便宜的价格。

26、假如你们公司倒闭了,客户的钱怎么办?

应对:有《保险法》保护。寿险公司不可以随便倒闭,如果出现经营困难,一定会有公司承接。另外,现在又开始建立了保险保证基金,进一步保护客户的利益。

27、代理人与经纪人有什么不同?

应对:代理人代表公司销售产品;经纪人代表客户选择产品。

28、你挣到钱了吗?(问面试者)

还是有怀疑,或是缺乏自信。

应对:——可以拿出你的佣金条。也可以拿出你身边成功的人举例。

——只有你相信你可以挣钱,你才可以挣到钱。要有自信。

——你是否相信金融行业是赚钱的?

——我们是前10名,如果不挣钱如何成为前10名?

——如果我不挣钱,为何我会如此努力工作?

29、这个工作好像不是很稳定。

意思是收入没有保证。 应对:——注意:这不是工作,是生意。而且不用担心,这是你的生意。工作带来的是有限的工资收入,生意带来的却是安全,及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收入机会。你可能会随时丢掉工作,但生意却是你的,只要你不想丢。

——你有固定收入每个月500元至600元,我没有固定收入,但是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至4000元,你说哪个好?

30、我不想加入。或它不适合我。

应对:你不做没关系,我们可能会招募到你朋友中那些愿意做的人。这样你错失了很好的机会,不用很久你就会意识到这点。

31、在我加入之前,我要知道关于公司的每一件事。

应对:你看,在你真正进入学校之前,你可以要求你的老师告诉你关于学校和课程的每一件事吗?那么除非你自己进来,怎么可能期望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告诉你所有的事情呢?这才比较合理吧。

32、我可以先读这个申请材料吗?

意思是不太放心。

应对:这时见习人可以出面促成,因为客人是见习人邀请来的熟人,有信任感。见习人可以说,先办完手续,回去慢慢读。或说我感觉挺好的,一起来做,我们有个伴儿。

33、怎样开始?

这是很好的问题,是想参加的信号,是促成的时候了。

应对:就从填这个表开始。然后拿出表格请其填写,办理入司手续。也可简要回答开始的过程和手续,然后拿出表格请其填写。

第四篇: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大全)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20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保险市场体系化。经营业务专业化。市场竞争有序化。保险产品品格化。保险制度创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行业发展国际化。从业人员专业化。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

第五篇: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

(一)个人账户制度设计欠合理,既不够公平,也缺乏效率

目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设计欠合理,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效率与公平未能有效结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指统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所缴的基金的结合)的个人账户制度在结构上欠合理,即个人账户“统账”不分,不能体现个人账户的法律主体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必须制定责权明确,产权明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是三个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个人账户中的“统账”不分既不能理顺职工个人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不能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还不能理顺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严格来讲,企业按比例上缴的养老保险费应属于社会统筹基金,是一种公共财产;而个人账户应属于个人基金,是一种私人财产,这两种基金应严格区别开来,不能混淆。可是,目前,个人缴费比例是 5%,而个人账户的建账(或提取)比例为11%(即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增加了6个百分点,而社会统筹账户少收6个百分点。可见这样的个人账户不是一个正规的个人账户,而是一个公私混合账户,这里的“个人”就有一点名不符实。

2.按照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执行的结果是一定比例的统筹基金(单位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结合形成的个人账户不但不能体现参保个人独立的经济法人地位,而且,一旦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在社会保障部门未按规定记足个人账户时,个人有权提出申诉,企业和政府就成了被告,形成被动的局面。不仅如此,由于企业全额缴费与企业欠缴(即由于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开核算,所欠缴部分是统筹基金还是个人基金并不清楚)在记账上是一个样(即都按11%比例记账),从而形成了企业多缴或欠缴养老保险费在计算职工待遇上不受影响。因为,现行政策没有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扣职工个人账户的严格规定。这造成了吃社会统筹的“大锅饭”的现象。

3.从目前制度实际运行情况看,无论企业多缴费还是职工个人多缴费,按政策规定账户规模都为1l%,不能扩大,所以,企业和职工个人都不愿意多缴费,尤其是个人。实际上,个人账户只是计算待遇的一种方法,且目前为“空账”,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本账户,这就会导致企业与职工产生信任危机,不利于基金征缴。

(二)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设计不够合理,既损害了公平,也损害了效率

首先是制度分割,覆盖面窄。由于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方案时,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因此,在城镇三大社会系统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一样。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由国家财政统包。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1)基本政策不统一,包括实施范围、缴费工资基数(双基数)、缴费比例。(2)与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只处在社会统筹阶段,个人缴费未与计发待遇挂钩,还没有建立职工个人账户,人员流动频繁,而基金无法转移。(3)养老金计发办法与企业不一致,养老金调整也不一样。(4)退休审批权与业务经办相分离。即退休审批权在人事部门,而业务经办和养老金发放在社会保障部门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着统筹层次低、覆盖面不高,待遇不统一等现象。部分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仍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在全社会分担风险的功能,存在着制度起点上的不公平,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其次,上述三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引出的三种不同的退休计发办法,以及在原行业企业“条条管理”体制下,行业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与计发比例不配套,即工资基数按新的工资结构,而计发比例按老的办法(国发104号)等,由此,造成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悬殊过大。具体地说,它引起了“五个差别”:(1)离休和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2)在机关退休和在企业退休以及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3)先退休和后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4)在效益好的企业退休和在效益差的企业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5)在行业企业退休和在地方企业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而且,这些差别并没有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这些待遇上的差别使退休人员相互之间心理不平衡,从而造成制度的公平性不够,最终导致制度效率受损。

(三)养老保险税(费)率、社会平均工资差别大,既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影响基金收支平衡

首先,税(费)不统一,社会统筹的基础平台扭曲。从各地执行情况来看,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因在不同省份,同一城市的企业因在不同社保统筹管理体制下参保,其缴纳的费率各不相同(在16~30%之间不等),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外,在建立个人账户的起步阶段,个人费率也不统一。在账户11%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少缴多缴在计算待遇上一个样,从而导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职工的不公平。

其次,社会平均工资确定不统一,也不够科学。目前,社会平均工资的确定是各个社保管理机构以各省、市、县统计部门提供当地本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自行确定的,这样,在同一城市里的企业,因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参保,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数据来源不同,社会平均工资也不同,从而使企业与职工的缴费工资基数及其退休待遇水平均不一样。

以上这些差别不仅造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心理不平衡,挫伤了企业与职工的缴费积极性,是保险基金收支难以平衡原因之一,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四)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长期目标与近期需要相脱节

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现行养老金实际替代率水平远超过当初制度设计时的60%的替代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难以实现。其原因有二:

第一,部分人员按老办法计算待遇高。老待遇由三块组成:(1)基础养老金,即按职工退休前的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计发(职工退休前一般工资都比较高,打折比例也高,多数人员按90~95%.有的达到了100%,因此基础养老金比较高):(2)津贴与补贴,即各种生活补贴和福利性补贴;(3)调整养老金。按老办法计算待遇高的原因:一是基数高,即在计发工资基数上,把岗位技能工资(各行业岗位技能工资水平都不一样,有的企业把职工在职期间的活工资部分带人了退休)作为退休费计发的基数;二是统筹项目繁多。一些福利性的项目如洗理、书报费等都纳入了退休金之中。三是待遇调整幅度大。1994—1999年期间,年年增调,上调幅度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年增长水平只有7~8%,而养老金增调一般按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80%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原行业“条条管理”体制下,行业企业之间的待遇调整水平差别大。有的增调高,有的增调低,有的年年调整,有的并非年年调整。总之,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与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没有做到有效衔接。

第二,部分行业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在过渡期办理退休的人员)按新办法计算待遇亦高。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指数 (所谓指数是指职工历年缴费工资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比)的方法不合理。行业企业职工1996—1999年的缴费工资是按原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封顶的,而计算指数时用地方的社会平均工资,这样分子大,分母小,得出的指数就高。国家政策规定,职工缴费工资不得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300%,这一规定就意味着指数不能超过3.0.但是有些地方在出台《并轨方案》时,规定按地方历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指数,而对指数又不进行封顶和保底(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参保人员历年平均指数高达10;有的只有0.1,与国家政策规定的最高缴费封顶目标3.0、最低保底目标0.6相差甚远),忽视指数在计算待遇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就出现了过渡性养老金“暴发户”现象。对此,我们可以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来分析。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上月社平工资×1.2%缴费系数X指数X视同缴费年限(即工龄)。由此可知,缴费年限短,计算平均指数就高,如果指数不封顶,视同缴费的年限长,那么,退休金会高得离谱。如1999—2000年民航系统的飞行人员退休时,其指数均在8左右,按新的办法计算,其月养老金均为2000元左右。

资料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上述因政策缺乏效率,且政策过渡没有作有效衔接,以及操作管理过程不规范等,使过渡期内的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有的甚至出现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高于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的倒挂现象,使养老金替代水平近期需要与长期目标相脱节。但是,笔者做过预测,如按照新的计算方法,过渡期结束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将大幅度下降,有些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于是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即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从表l中的数据情况看,目前替代率高似乎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5~50%的水平,这不仅严重影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亦不相适应。高替代率除违背了公平性原则和制约了国家的竞争力外,还有其他危害:(1)提前退休膨胀;(2)企业逃税或逃费;(3)在缴费率和替代率都较高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愿或无力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使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发展空间,导致“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呈现“跛足”局面。

(五)管理体制不顺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

目前,在养老保险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分割、不顺,管理责任不明,管理事权不分,社会化管理程度不高,社会统筹割据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力流动困难,养老基金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从而不仅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也阻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由于统筹层次受地方“块块统筹”管理的限制,因此,养老基金不能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进行调剂,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其养老基金积累已达几百个亿,而老工业地区及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收不抵支;正因为统筹层次低的原因,有关养老保险具体的改革方案、政策制定和基金的调剂等问题都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而各地在缴费和待遇标准等具体政策方面千差万别,致使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也存在诸多的困难。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与其改革要求不相适应。“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试点方案》均明确提出了这一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体系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只是国有企业改革,而且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科研单位都在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垂直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虽然中央10号文件和国务院28号文件对社保机构管理体制问题分别作出了“实行系统管理”和“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表述,但由于种种原因,垂直管理体系没建立起来。管理体制不顺不仅严重影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保险管理的规范化,而且,对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有着负面的影响。

2.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管理上的责任不够明晰。特别是在基金的管理上,从1998年以来,为了解决养老金的拖欠问题,中央财政多次以借款或转移支付的方式补助地方政府,但许多地方政府把向中央要求资金支持作为解决本地区资金不足的重要渠道,好像确保发放的责任在中央。在 1999年补拖欠的过程中,由于中央财政分配不均,还引起一些风波,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负面影响。有些地方甚至虚报养老基金缺口,以此骗取中央财政的支持。

3.养老保险制度上的“条块统筹”、“块块统筹”管理仍然存在。从“条块统筹”管理体制看,虽然国务院于1998年9月将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但这种管理是以省级为单位的“条块统筹”,也就是说,这种管理只不过是从行业过去的“条条统筹”过渡到了以“条”为主的“条块统筹”的管理模式罢了。即对省级社会保险部门来说是“块块”管理,对行业垂直管理的性质来说还是“条条”管理。如金融、邮政、电信等系统在市、县、区的职工,其养老统筹关系在省一级管理;部分交通、中建系统在外省(深圳、上海、厦门、重庆等)的职工,其养老统筹关系在湖北省。由此看来,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虽然系统统筹的范围缩小了,但其垂直统筹的性质没有多大的改变。从“块块统筹”管理体制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多数地区还停留在县、市级统筹,基金管理十分分散,抵御风险能力十分脆弱。90年代以来,尽管国务院多次提出养老保险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但是直到1997年仅有13个省市实行了省级统筹或建立了调剂金制度。在中央和国务院强有力推进下,1998年底,约有29个省区市实行省级统筹或建立省级调剂金制度,完成了从县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的制度变迁。但是省级统筹并没有能够解决日益深化的全国性养老支付危机,除广东、上海等少数地区有节余外,几乎2/3以上省区市收不抵支,形成巨额的养老金赤字。尽管从全国来看,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余额在逐年增长(从1995年的430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800亿元),但是分布不均衡,70%集中在东南沿海几个省,由于地区利益刚性,使畸轻畸重的养老保险负担得不到有效的调节。特别是中央政府无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调配、调剂养老金,也就是说无法解决各地区养老基金收支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公平性。这说明省级统筹仍然是“块块专政”,块块管理体制成为实现社会养老保险所要求社会公平的天然屏障。总之,“块块专政”和“条块专政”的弊端,不仅冲击了地方养老保险统筹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阻碍了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进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进行,不利于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两个目标的实现。

4.管理权过于集中。根据《社会保险费征收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既是养老保险费征收的主体,也是养老基金管理的主体,还是养老金发放的主体。特别是省一级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行政管理职能和基金业务管理于一身,即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行政管理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用都由一个机构承担,致使养老保险费收缴漏洞多,不能足额收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养老保险管理权力集中在一个部门,必然会失去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既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又影响工作效率。

5.在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上没能真正与企业经营分开,企业仍代为管理养老保险有关业务。这种管理方式的危害是:一不利于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的社会化管理,二不利养老基金的收缴,特别是养老保险费改税务征收后,与税务部汀现行管理不配套,三是责权不明,四是管理效率不高。

上一篇:中国古代史专题作业下一篇:中国工商银行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