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考研资料

2023-06-11

第一篇:14运动训练学考研资料

写给14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心得

乐群南开考研网

写给14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心得

选择南开,需要勇气,需要能够承受不辉煌就落榜的勇气,因为南开自主划线,这就表明了她只选拔出达到自己招生名额的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即完成任务,所以整体分数压得较低,有实力加幸运者便会脱颖而出,而大多数还是因为分数较低过不了国家线而纷纷落榜,然而这并不一定说明你不够优秀。所以选择南开,要做好没有学校上的心理准备。

选择英语言文学这个专业,那么你就要做好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看好多书的准备。南开这个专业,专业课满分150分,50分语言学,50分文学,50分翻译(包括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两部分)。而这三个独立的学科,每一门堪称一门专业课。

就语言学来说,指定的是胡壮麟(修订版),可是远远不局限于这本书。对于语言学的复习,我用的资料有:胡壮麟(修订版)、一本带中文译文和练习的《语言学教程精读精选,廖美珍主编的,戴伟栋的简明语言学教程、环球时代的《英语专业考研,英语语言学考点测评》、上外黄任主编的《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卷》语言学,抽印来的星火考点梳理与精炼里的名词解释部分,还有一本icewarmtea什么编的一本语言学教程缩略版。因为题型有名词解释、正反义词、问答等题型,所以要针对题型强化训练,比如:名词解释要勤背诵。但是不要奢望南开每年会有同样的题型,题型会有变,范围会有变。如果你时间充足,尽可能多看些书,多做些题。

就英美文学而言,一般会有名词解释、诗歌赏析、小说选段赏析。我用到的书有:指定的两本简史书和对应的中文配套辅导,名字是《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赵红英 武汉大学出版社,《美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赵红英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英语专业名校全真试卷》全新精华版英美文学(绿皮)、环球时代的《英语专业考研英美文学考点测评》)深绿色封皮(里边的名词解释和名段赏析可以看下)、圣才的《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这本是简史书的摘要版,可以帮助熟悉简史课本),关于选读,我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英国文学选读》和《美国文学选读》,文章后边的问题可以思考下,网上有相关问题的答案,自己可以下载参考,不过选读没有范围,可以尽可能多的去图书馆借书看。关于诗歌,我也在图书馆借过几本,名字大都忘了,不过重点点一下这本书,李正栓《美国诗歌》这本,是之前考上学姐重点推荐的,里边有诗歌中英文版,解析很好。复习文学很费时,但是也要掌握题型,重在提高自己的理解赏析能力。名词解释通过以上几本书自己整理出来,加以背诵。

就翻译部分来讲,翻译实践,文学翻译可以以《张培基散文选》和《散文108篇》为练习材料,南开多次选用散文选原段文章作为考题。应用型的文章,可以用人事部三级笔译。翻译理论部分,参考书可能会多些,我用过我们学校刘云波《实用英汉翻译》,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指定的那本理论书可以简单看下,据之前学姐说都不考的。我一南开毕业老师重点推荐了一本《英语翻译教程》是南开大学出版社的,她强调里边的理论部分总结的很好,而且内容很精练,大家可以重点复习一下。关于翻译术语的解释,我有一本马克的《翻译学词典》全英的,比如什么是transliteration, 这本书内容有点多,但是可以每天看几页,包括挺全的,网上也有一个提炼版,就是一个名词就一两句话。

南开这门专业课压分较低,大家选择南开这个专业一定要重视,关于基英,只强调一点,词汇量要大,推荐《南开大学865专业英语考研复习精编》,其他的阅读、翻译、写作打好基础就好。

乐群南开考研网

希望大家一定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把时间安排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节奏,每天制定自己的小plan,每天有点小进步,不要心急,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实现你的目标

第二篇:北体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本材料仅供大家参考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的科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

2、竞技体育: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点,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狭义):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广义):

4、运动训练目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5、训练适应:通过运动训练同,机体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6、运动负荷: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

7、恢复过程:

8、运动训练原则: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应,对运动训练实践指导意义。

9、一般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以多种身体练习训练方法全面发展提高运动员各血管系统的机能,发展运动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和心理品质,掌握一些有利于提高专项的运技术 、战术、理论知识。

10、专项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以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以及各专项运动作相似的练习,提高专项运动水平 的所需要的各血管系统的机能发展专项运动素质和心理,掌握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理论知识。

11、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项目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的训练时间阶段的任务,恰当安排两者训练比重的原则。

12、系统的不间断性原则: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13、周期性原则:固期性的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14、竞技状态:运动员参赛时的准备状态。

15、合理安排运动员负荷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遇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16、区别对待原则: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17、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方法途径。

18、持续训练法: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9、重复训练法: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20、间歇训练法:对多次练习时间歇时间,作出平格规定,使机体对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21、变换训练法: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成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越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22、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项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23、竞技能力:运动员参赛能力。

24、协调能力:

25、运动技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26、战术: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某和行动。

27、智力: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能力。

28、身体训练:身体形态的训练过程。

29、一般身体训练:

30、专项身体训练:

31、运动素质:

32、力量素质: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33、最大力量: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客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34、相对力量: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值。

35、速度力量: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

36、爆发力:张力已经开始增加肌肉经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

37、力量耐力:肌肉长时间的克服阻力的能力。

38、耐力素质:在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39、有氧耐力: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40、无氧耐力: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41、速度素质: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42、反应速度: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

43、运动速度:人体和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个动作的能力。

44、运动速度: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45、柔韧素质: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较组织的伸展能力。

46、灵敏素质: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

47、运动素质转移:

48、直接转移:

49、间接转移:

50、良好转移:

51、不良转移:

52、同类转移:

53、非同类转移:

54、可逆转移:

55、不可逆转移:

56、运动成绩: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于的竞技参力在比赛中的挥,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二、填空

1、竞技体育的构成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

2、三级训练网是由(初级)、(中级)和(高级)构成。

3、竞技项目的分类通常有(依决定竞技能力)、(依运动项目的)和(依运动成绩的)三种分类标准。

4、竞技项目若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可将其分为(体育类)和(技能类)前者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后者又可分为(表现难美性)和(自立略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

5、训练适应的特性包括(普通性)、(特殊性)、(导时性)和(连续性)四种特性。

6、运动负荷可分为(量)和(强度)负荷。

7、运动负荷的构成是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组成,前者通过(次数)、(时间)、(距离)、(重量);后者由(速度)、(运度)、(高度)、(单练习的重量或难度)表现出来。

8、恢复的措施通常包括(训练恢复手段)、(学生物学恢复)、(营养科学恢复心理学恢复手段)。

9、运动训练的专门原则包括(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五个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练习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10、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形成阶段)、(保持阶段)、(消泿阶段)。

11、确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的依据包括(适应现象机体的)和(机体的劣变现象)

12、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重要区别是(休息时间的区别)。

13、构成间歇训练法的五要素是(心脏功能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供能能力提高巩技术抗、乳酸能力提高)。

14、循环训练法的构成要素包括(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的安排秩序练习形之间的间歇,每扁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

15、竞技能力的获得可分为(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训练获得性前者主要)通过(选材)获得,后者主要通过(训练)和(竞赛)获得。

16、体能通常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种。

17、发展最大力量的两种途径分别是(调动肌讦的粗细)和(调动肌讦的协调)。

18、从运动素质转移的效果看,运动素质的转移可分为(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

19、运动训练过程的特征包括(连续性)和(阶段性)。

20、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包括(起始状态诊断、训练目标、训练计划、训练实施、检查评定、实现目标)六个环节。

21、训练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体能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22、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运动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三个部分。

23、训练计划类型通常包括(多年计划、全年计划、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训练课教案)五种。

24、大周期包括哪三个时期,即:(准备时期、比赛时期、恢复时期)。

25、小周期的类型通常包括(形成、保持、消失)四种。

三、是非题(用“+”表示对,用“-”表示错,并将答案填写在每题后的括号内)

1、疲劳越深,训练效果就越好。( — )

2、一般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训练的各个时期都应把它放在重要位置。( — )

3、训练适应实质上就是超量恢复。( + )

4、最大力量练习最好安排在其它练习之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

5、运动负荷,实际上主要指的是生理负荷。( + )

6、运动训练原则,简要地说就是指训练的规律。( — )

7、竞技状态形成以后,运动员不一定随时都能创造优异专项成绩。( +)

8、若两次训练课的总时间相同,如果完成的动作数量相等,而只是完成

动作的难度不同,则它们的总负荷也应不同。( + )

9、极限负荷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的,为此,在训练过程中则应处

处体现出这种“极限性” ( + )

10、优秀运动员通常采用最大负荷的60%来发展最大力量。( — )

11、对于有些项目,速度的练习通常安排在其它练习之后。( — )

12、恢复过程其实就是超量恢复。( + )

13、“大运动量”实际上就是强调练习的总时间(距离、重量等)总次数(组数)等。( + )

14.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其实就是在解决各运动项目训练实践中的问题。( + )

15、体能训练实际上就是指身体训练。( + )

16、小周期的负荷安排主要是把握每次训练课总负荷的量度(大、小)。( + )

17、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在训练过程中,常指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 — )

18、训练诊断主要体现在大周期训练的开始或结束。( — )

19.若一堂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有氧能力的大负荷课,课后无氧能

力的恢复可忽略不计。( — )

20.在对抗性项口中,全年安排双周期的训练,往往第一大周期的过渡期与第二大周期的准备期时间的划分,没有明显的界线。( — )

21.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往往很难单纯地发展某一个运动素质。( — )

22.优秀运动员在赛前的负荷安排过程中,往往采用连续的人负荷训练课,以便让运动员的机体产生更大的超量恢复。( — )

23.运动竞赛实际上就是为了再现运动员已经获得的竞技能力。( + )

24.技能类的集体对抗性项目的体能训练,其中有很大成份是在技、战术的训练十实现的。( + )

四、简答题

1.竞技体育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2.运动训练应具备哪些特点?

3.运动训练学与各单项的训练理论及其它学科有什么关系?

4.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其相互关系如何?

5.为什么在训练过程中一般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6.为什么说生物适应的规律是确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重要依据之一

7.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后可表现出哪些特征?

8.竞技能力有哪几个方面因素组成?其中哪些因素是决定你所从事的专项运动最重的因素?

9.持续、变换、重复、间歇训练法各有何特点?

10.力量素质通常可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11.发展最大力的途径有几条?

12.速度素质有哪几部分构成?

13.在一堂训练课中怎样安排速度训练的练习顺序和位置?

14.运动素质的转移一般分为儿类?

15.协调能力的构成包含哪些部分?

16.战术训练由哪几部分构成?

17.怎样评价技术训练的效果?

18.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有哪几部分构成?

19.在多年训练过程中,划分训练阶段应考虑哪些因素?

20.训练过程中训练计划通常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2].小周期通常分为几种类型?

22.训练课有哪儿种类型?

23.准备期的负荷安排有何特点?

24.制订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具体步骤包括哪些?

25.运动训练过程中负荷安排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哪些?

五、问答题

1.试述运动训练的本质?

2.运动训练过程中掌握能量物质恢复的异时性的意义何在?

3.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理解训练适应?

4.如何界定专项训练过程中的一段训练与专项训练?

5.竞技状态其发展有何规律?它与大周期各时期的划分有何关系?

6.怎样制定竞技状态?

7.为什么说竞技状态不能长期保持?

8.试采用循环训练法的形式,来安排专项运动的体能、技术或战术训练?

9.在专项训练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三者之间的关系?

10.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如何理解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二者之间的关系?

11.如何确定专项耐力?

12.试述专项运动中的力量、速度、耐力素质的主要特点?

13.为什么在训练安排中要适时地安排必要的专项检查性、测验比赛?

14.制订大周期训练计划应考虑哪些因素?

15.各种小同性质大负荷课后有机体的恢复过程表现出什么特点?

16.如何安排专项运动赛前训练?

17.训练课中不同的训练内容怎样安排才合理?

18.你认为安排小周期的训练应考虑哪些因素?

19.结合专项试安排小周期的训练计‘划?

第三篇:广州体育学院2005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即分)

1·运动训练

2·竞技水平

3·适时恢复原则

4· 间歇训练法

5·运动训练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海小题2分,共40分)

1、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 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一一一一

A、灵活性 B、创造性 C、个性 D、专一性

2、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以下哪个项目属于技能类格斗性项群的项目?

A、 篮球 B、击剑 C、体操 D、射击

3、技术训练是一一一训练的核心纽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

A、 难美项群 B、准确项群 C、格斗项群 D、体能类项群

4、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作用之一是: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一一一

A、 观察点 B、出发点 C、比较点 D、训练点

5、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一一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6、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把其区分为多年训练周期、一一一训练周期、大训练周期、中训练周期、小训练周期及日训练周期这样几种。

A、 准备 B、竞赛 C、恢复 D、

7、一一一一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纽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A、模式 B、程序 C、重复 D、间歇

8、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运动员的心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一一一次。

A、200 B、190 C、170 D、160

9、循环持续训练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流水式、一一一一式、分配式。

A、轮换 B、分纽 C、替换 D、纽合

10、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一一一

一、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的训练方法。 A、负荷强度 B、负荷量 C、运动负荷 D、休息时间

11、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一一一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A、肌肉 B、生理 C、心理 D、呼吸

12、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这是因为动作速度训练强度较大, 要求运动员的兴奋性要高,一般讲不应超过一一一一秒。

A、lO B、2O C、30 D、40

13、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一一一一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A、 规范和科学 B、自动和定型 C、模式和标准 D、成熟和定型

14、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A、特长技术 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C、种族特征 D、场地器材

15、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可将其分为个人、小组和一一一一战术。

A、阵形 B、体力分配 C、心理 D、集体

16、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一一一一。

A、一般任务 B、次要环节 C、结合点 D、中心环节

17、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一 --阶段。

A、竞技保持 B、竞技消失 C、自主训练 D、退出训练

18、比赛周的主要 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一一一一一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A、最佳竞技状态 B、最佳身体状态 C、最佳机能状态 D、最佳心理状态

19、周运动负荷的一一一一,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

A、加大 B、减少 C、保持 D、无所谓

20、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一一一

一、恢复周四种基本类型。

A、 身体训练周 B、技、战术训练周 C、赛前训练周 D、系统训练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有何特点?

2、不同训练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制定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2、试述体能训练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第四篇:广州体育学院2008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二、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3..一、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4..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5..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6..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7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A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B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C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D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8..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科学基础:a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B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训练学要点:A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B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C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只。D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E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9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a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B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训练学要点:a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b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31。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0.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1.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12..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 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3.速度障碍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技能动作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力的提供会遇到最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也更大。主观原因是:过早地片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负荷过渡,恢复不好等。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克服。

.14.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A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B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C儿童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耐力自然发展趋势、以有氧耐力为主、内容手段是多种多样、基本训练方法为持续训练法,还可采用法特莱克获变速跑)

15.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A特长技术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C种族特征。

16..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养。指在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17.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A确定比赛日期B确定主要比赛阶段(持续4-6周)C确定比赛时间(加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共8-12周)D确定整个大周期(加6-12周的准备期,后加2-4周恢复期,共12-32周)

18,是关于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原地不动休息原因(论述题)

19.摸拟训练法,

第五篇:看图说话学拼音14

看图说话学拼音14 ang eng ing ong

王思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指导学生学会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 ,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二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ng及其四声。 教学重难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多媒体。 教学内容: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5个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师:前面我们学了五个前鼻韵母,他们是谁呀?谁来说一说? 抽生回答。

(出示多媒体课件第一页) 2 齐读。

二 教学ang eng ong ing 1 今天我们要认识几个新的朋友,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呢?(出示多媒体图片第二页ang eng ong ing)

这几个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2我们首先来看看第一个朋友(多媒体出示ang)出示字母卡ang 他是怎么读的呢?同学们跟老师读一读。他的发音方法是:舌根高抬,舌尖后缩,使气流从鼻腔出来,同时发出声音。 3 以ang的发音方法引路:

⑴师范读,领读,注意口形的变化过程。尽量放慢些,明显些。 ⑵发音要领:先发a,接着滑向-ng. ⑶各种形式读。

4 接着我们继续来认识后面的三个朋友(出示eng ong ing)同时出示字母卡片ang eng ong ing 现在同学们用刚刚我们学习ang的方法自己讨论一下后面三个朋友eng ing ong 应该怎么样来读。同桌互相讨论。 5抽生试着读一读eng ong ing师同时纠正生发音。 6 现在我们再一起看看这四个朋友。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四个韵母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谁来说一说?生:后鼻韵尾-ng。

师再次强调:这些朋友啊,他们的共同名字叫做后鼻韵母。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后鼻韵母,看谁读得好。齐读。 分小组比赛读。

三 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g 1师:我们今天又交了四个后鼻韵母朋友,那么这些朋友中有一个朋

友有难题了,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帮忙呢?生:愿意。 师:这个难题就是,ing不能直接给汉字注音,怎么办呢? 之前老师讲过,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来的音节叫什么?生:整体认读音节。

2师: ing的整体认读音节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整体认读ying。给他加上了一个?生:y。

3加上了y现在他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认读ying。

4现在,我们给他戴上声调小帽子,同学一起读一读。 四声练习。

现在呀,我们又多了一个朋友了,他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ing。出示字母卡片ying. 今天啊,我们一共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啊?(出示ang eng ong ing ying.)一起读一读。

四 巩固ang eng ong ing ying的形及音。

这些朋友啊真调皮,常常躲在音节里面。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他们。 (出示图片及音节山岗 )

找找这里面有我们今天认识的哪个新朋友?请生在黑板上找出ang 摘下来。 拼读山岗。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一个图片 (出示图片及音节风筝)

找找这里面有我们今天认识的哪个新朋友?请生在黑板上找出eng 摘下来。 拼读风筝。

(出示图片及音节红花)

找找这里面有我们今天认识的哪个新朋友?请生在黑板上找出ing 摘下来。

师将ong书写在拼音格里面。拼读红花。 (出示图片及音节青蛙)

找找这里面有我们今天认识的哪个新朋友?请生在黑板上找出ong 摘下来。 拼读青蛙。

(出示图片及音节老鹰)

找找这里面有我们今天认识的哪个新朋友?请生在黑板上找出ying 摘下来。 拼读老鹰。

师总结:同学们真棒,在这么多音节里面居然找出了今天学习的韵母宝宝和整体认读音节。

那同学们一定要把他们的样子记在心里哦。 下面我们就在写一写今天认识的新朋友。 五 指导书写

1指黑板,今天我们认识的五个新朋友他们是?

生:ang eng ong ing ying 。

2 它们每一个最后面都是哪两个字母?生:ng. 他们在拼音格里应该怎么写呢?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生空写。 3 师提醒学生几个字母要写紧凑。

五 下面同学们拿出作业本,自己再拼音格里面写一写,老师来看哪个同学写的最棒。写的时候在心里面也读一读。 师巡回指导生写法。

板书设计

ang eng ing ong ying

上一篇:10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下一篇:10月安全服务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