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均衡教育让农民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2022-09-11

1 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认识均衡教育的重要性

以教育民主化、公平化理念为指导, 政府和教育管理者通过制定调整政策,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使现阶段的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大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 向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 以符合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基础性特点。

1.1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是实施均衡教育的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农村老百姓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 越来越强烈。许多农村老百姓抛却家园, 离却商场, 不舍血本地拖儿带女进城择校读书, 图的就是让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

如何为农村老百姓提供优质公平的学位, 如何解决千家万户农村老百姓子女读书难问题, 唯一的途径就是实施均衡教育。

1.2 努力推进均衡教育, 关键在政府

政府通过宏观、微观调控, 加大公平力度, 实行教育资源重组, 着力扶持弱校, 打造强校。

1.3 均衡教育的目的是向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公平均等的教育服务, 使他们具有同等权利和机会

1.4 均衡教育的基础内容是统筹资源配置, 实

现区域间、城乡间、区域内之间, 受教育群体之间相对均衡, 基本合理

1.5 均衡教育的目标, 也是发展过程, 是每所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过程, 是缩小学校间差距的进程

2 实施教育均衡发展, 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1) “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始终是农村教育问题。我国农村幅度辽阔, 人口众多, 且发展极不平衡, 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延缓了农村实现小康水平的时间。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均衡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从均衡教育开始。“读书致贫”已成为广大农民难以脱贫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民是这样想和这样做的, 自己最穷最苦也不能穷了孩子, 苦了孩子, 让孩子进城读书是他们艰难的首选目标。进城读书, 接受优质教育, 期盼着将来能给孩子带来脱贫致富的机会, 改变下一代人生命运的机会。他们这样的想法, 虽然是最朴素的想法, 但也在情理之中。

(3) 均衡教育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克服择校顽症的需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就是均衡教育, 人们不惜血本去择校就读, 其目的就是通过择校, 从而能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来提高农民子女自身的素质。择校顽症对本来已不那么富裕的农民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又造成城镇学校学额暴满, 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 校园文化、绿化场地被占用, 学生成了一个只讲读书的机械人;农村农民孩子大量进城读书, 造成农村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与过剩, 师生比在1:10内的农村学校比比皆是, 城镇学校的教育资源却显得短缺。因此说, 全面实施均衡教育, 择校顽症就不改自破, 教育资源都能得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 如何实施均衡教育

3.1 依法实施均衡教育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实施均衡教育的法律依据, 是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调整, 为克服均衡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重大问题, 解决均衡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义务教育法》以全新的立法理念, 高屋建瓴,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护广大公民共享平等教育。

《义务教育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建立推进教育公平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与机制。

3.2 政府要把均衡教育提到解决“三农”问题的议事日程上

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是否均衡发展, 关键看教育资源配置上有否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 城乡教育是否公平, 城乡师生比是否较接近。从现状看,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较大, 城乡师生比相距甚远, 农村孩子进城择校读书比率不断攀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政府要把均衡教育提到解决“三农”问题的议事日程上。

(1) 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城镇农村教师实行轮回施教, 城镇初中教师在农村至少轮回三次 (九年) , 同样, 农村教师到城镇轮回三次 (九年) , 城镇与农村小学教师采取大循环或小循环轮回 (至少九年或十二年) 。

(2) 当地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实行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收入 (待遇) 无差别制度, 即职称、教龄相同、年终考核评估同等的, 其收入待遇应该无差别。

(3) 教育行政主管人事部门在每年毕业生分配中, 要把最优秀的毕业生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中任教。

(4) 在山区农村任教的教师或家住城镇而工作在农村山区、海岛的给予充足的伙食、差旅费补贴 (农村、山区、海岛、边远补贴除外) 。

(5) 农村教师享有城镇经济适用房购置的权利, 在购房政策和经济上给予倾斜。

(6) 在职评问题上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凡符合有关条件的, 不受名额指标的限制, 都能得到晋升。

(7)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当地教师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人员深入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 与农村教师同吃、同住、同教学、同管理, 把培训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课堂教学的典型经验带给农村教师, 真正做到授农村教师以渔。

(8) 发挥强校辐射作用。城镇教育强校要承担农村弱校的教学业务指导义务, 发挥应有的示范功能。

(9) 发挥特、名、优教师优势, 组织教师团到农村薄弱学校巡回讲学, 认真做好教育教学上的“扶贫”工作。

(10) 加强校本培训观念更新、内容更新、模式创新“三新”建设, 真正让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综上所述, 解决“三农”问题,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关键是实施均衡教育。实施均衡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政府对教育资源重组的力度与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帮助。让我们用均衡的优质教育托起农村的未来吧!

摘要: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城镇与农村的不均衡发展、山区与平原 (沿江、沿海) 的不均衡发展、强校与弱校间的不均衡发展、中心校与完小的不均衡发展。如何实施均衡教育,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实施均衡教育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均衡教育,农民子女,平等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