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院划拨权的规制

2022-09-11

1 法院划拨权的概念和意义

划拨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讲是指政府对专项物资的再分配。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之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 法院有权利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进行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者的存款。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 法院的划拨权是指法院为了满足执行案件的需要,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来对企业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或被执行人的私人财产进行划拨。而划拨权则是指法院对划拨处理的权力。在划拨之前, 人民法院可以对被执行者的这部分私人财产进行调查和冻结。调查, 顾名思义是指法院对私人财产进行调查, 明确其数量多少。冻结则是对被执行者的财产, 如银行存款、债券、股票等对其进行冻结, 停止被使用者的处分权。而划拨权则是对被执行者的财产进行的最严厉的手段, 直接通过金融机构将被执行者的资金等财产划入人民法院所指定的账户当中。可以说, 调查和冻结都是为法院进行划拨的前提和手段, 对被执行者的私人财产进行划分才是法院的最终目的。法院划拨权的出现, 无疑对保障另一方当事人的私人权利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法院划拨权的每一次使用能否合理妥当, 都是民事纠纷是否合理能够得到公平解决的重要天平。

2 我国目前的法院划拨权行使现状

根据法律规定, 在法院进行划拨的过程当中, 银行工作人员对划拨工作直接进行。在银行工作人员协助进行划拨冻结被执行人的存款的过程中, 如果有不当的行为方式, 由划拨的相关的负责人进行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可以说在法院进行划拨的过程中对于进行划拨的工作人员要求的是相当严格的。但是对于法院自身而言, 法院的监督部门同志因为玩忽职守, 对法院的监督不力, 结果导致了划拨权滥用的现象。而对于划拨权自身而言, 学术界也是长期地争辩不清。

3 对法院划拨权的规制问题的几点建议

事到如今, 对于法院的划拨权的规制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壮士断腕, 不仅仅需要勇气, 更需要智慧。去运筹帷幄, 去步步为营, 一点点地刮去积弊。从里到外, 根治法院划拨权不能合理使用的现象发生。

对于法院划拨权的规制问题, 最重要的第一步, 就是从法院自身的系统内部做起。首先, 要完善法院自身的监督机构, 加强法院的审判监督和行政监督工作, 加强对监督机构的管理, 使其不再形同虚设, 而是时时刻刻紧盯着法院, 杜绝其滥用划拨权。同时还要加强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管理, 对划拨权的使用由上级领导进行规制。有着领导阶层的约束, 划拨权滥用、错用的现象必定会得到极大的改善。第二步, 需要从法院外部来进行监督。在不影响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利用外部来对法院划拨权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我国, 中国人民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是各级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划拨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应当重视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作用。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发挥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逐步提升公民的法治观念及意识, 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我国人民群众的当家做主的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有权利对人民法院进行划拨权的工作进行监督。因此, 法院的工作必须要更加透明, 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够更好地参与进来。既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监督, 同时又能减少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4 结语

在不影响司法独立的前提之下, 法院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同时走群众路线, 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 法院划拨权的规制问题必定得到极大的改善。但要想从中根治法院的划拨权问题, 还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来进行完善。就领导监督效力上来讲, 本身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法院的划拨权工作便有监督的权力, 对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也是各级人大代表履行其作为人大代表的义务。同时全国人大也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可以制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来对法院的划拨权工作具体细节来加以规定。从立法手段入手, 既可以发挥全国人大立法工作的最高性特点的作用, 同时又能够在保护法院工作独立性的前提下对法院的划拨权进行根本性的规制。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立法的层面来对其进行约束, 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的对上述乱象进行解决处理, 对划拨权的规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摘要:如今正不断深化司法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强调依法治国, 使司法更加公正透明。在当今的司法实践中, 划拨是各级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经济纠纷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处决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法院的划拨权问题无疑在处理解决民事诉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如今的司法改革中, 政府出台规定来对法院的划拨权进行限制, 这无疑牵动着众多司法参与者和老百姓们的心。因此本文就对法院划拨权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划拨权,规制,司法改革

参考文献

[1] 费学坤.执行中的查询冻结和划拨[J].人民司法.2000 (04)

[2] 王传丽.划拨的概念与法律意义[J].政法论坛.2000 (02)

[3] 朱榕斌.对冻结、划拨银行存款的思考[J].法学.1989 (10)

[4] 李伟新, 林贤.划拨冻结款项不必先解除冻结[J].检察日报.2003 (02)

[5] 王殿琛.冻结划拨应注意的问题[J].人民法院报.2003 (05)

上一篇:高温条件下复合射孔器检测装置的研制下一篇:徜徉阅读,闪烁思想火花——从哲学角度研究深度阅读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