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会史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基督教会史范文

基督教会史作业

《基督教会史》开卷考试题(1-18章) 参考(美) 雪莱教授著《基督教会史》一书 刘平翻译

第一章问题:

1. 耶稣基督的生日是如何确立的?对吗?

答:事实上,人们并不准确知道耶稣基督的生日,圣诞节只是人们后来为了纪念他而订下的一个日子。基督徒最看重的应该是复活节,因为耶稣基督的复活,我们才有了永生的盼望。

2. 是主耶稣创立了基督教吗?

答:这个说法虽然为众多外邦人以及基督徒普遍的接受,但却是荒谬的,基督教并非从主耶稣道成肉身才开始,而是从创世之初亚当夏娃既已开始,甚至可以说从永恒中就早已存在。我们只能说新约教会是从耶稣基督开始的。 3. 基督教何时开始?

答:以弗所书1:4中说道,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这说明永恒中上帝早已有定旨,也就是说,永恒中教会既已存在,那基督教就应该从那时开始,最晚也可以追溯到创世之初亚当夏娃的时候,有形教会既已显现。 4. 耶稣传道的核心是什么?

答:耶稣基督传道的核心是上帝的国度。他通过宣教、医病、赶鬼等等作为意在描绘一幅上帝国度的概略图,引导那蒙拣选的儿女重获新的生命,弃绝罪恶,回归真道,仰望上帝之城的永恒福乐。

5、基督教会历史从何时开始?

答:正如前两题所回答的,有形教会的历史应该从亚当夏娃开始。

第二章问题:

1. 基督教与犹太教有什么关系?

答: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根本分歧在于一个以耶稣为弥赛亚,而另一个则刚硬的否认其权柄。但是基督教与犹太教是同根同源的,拥有基本相同的旧约圣经,而犹太教应该是从文士以斯拉之后开始发展,有律法主义,会堂聚会的特点,正式形成是在他们否认耶稣为基督之后。

2. 希伯来文圣经与希腊文旧约圣经有什么差别?

答:希腊文圣经是由若干犹太学者(相传为72名,故又称七十士译本),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期间陆续译出。他与希伯来文圣经的不同在于,他不仅包括已列入正典的39卷犹太经卷,也包括一些当时广泛流行但尚未被犹太教正式采用的书卷(即《次经》)。

3、 正典、次经、伪经的差别是什么?

答:正典即为先知和使徒们受圣灵感动所记录并留存下来的经典,而次经指的是几部存在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但不存在于希伯来文圣经的著作,一般认为,这些著作是犹太教抄经士冒用先知之名所写的,有一些参考意义,但不能作为正典接受。伪经指的是救恩观、基督论等明显存在错误的一些人为歪曲真理的作品,是不能阅读的。然而基督教各教派历来对“次经”看法不一,对伪经看法则较为一致。天主教和东正教认为“次经”一半有圣灵默示,是圣经正典,而伪经则不是圣经正典,全无圣灵默示,不是信仰依据;天主教认为次经是信仰依据,东正教认为次经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据。改革宗则认为“伪经”全无灵感,不是正典,因此也就不是信仰依据。 第三章问题: 1. 福音是什么?

答:福音即哥林多前书15:3-4节所讲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 2. 福音如何在罗马帝国传播的?

答:福音传播的起点是从犹太人开始的,而后随着使徒们和那些散居于罗马帝国各地的归主了的犹太人而传播开来,先是耶路撒冷,到犹太全地,再到外邦各地,直到遍布罗马帝国,并且传播的模式是从中心城市向规模较小的乡镇推进。

3、福音是无产阶级运动吗? 答:这个说法不对,首先,使徒们以及初期的一些信徒从事的工作有渔夫、税吏、医生、官员等等,其中不乏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和有地位的官吏,其次,福音传播也几乎是从大城市向规模较小的乡镇推进,所以说福音是无产阶级运动实在是一种误解。

4、诺斯替主义是什么宗教?

答:诺斯替主义是罗马帝国时期希腊—罗马世界的一秘传宗教,在公元初年开始为人所知。他认为物质世界是邪恶的,并非至高神所创造,而是由低于他的一位“得穆革”所造。至高神的本质是“心灵”,“生命”,“光”,而与物质世界“浮兮斯”相平行有一个实存的精神世界。它认为人只有通过禁欲清修,重视灵性才可得救。它的形成过程中受到希腊罗马其他秘传宗教影响,并且汲取伊朗的二元论,印度的灵魂轮回观念,巴比伦的占星术等。基督教新约教会形成之后产生了一种诺斯替主义的教义,在第二三世纪盛极一时,后被大公教会定为异端,并在基督教国教化后遭禁而最终衰弱,但其影响仍持续数百年。曾对摩尼教及中世纪欧洲的清洁派、阿尔比派等产生影响。其主要特点及贬低物质,高抬灵性,且持守善恶二元论。如今对基督教仍有影响。 3. 爱任纽主教在批判哪一种异端?

答:诺斯替主义。

4. 三位一体的概念是由谁先提出来的?

答:第一个提出三位一体概念的是德尔图良。

第四章问题:

1. 主教波利卡普因何殉道?

答:波利卡普因为拒绝否认耶稣基督为救主而殉道。

2. 罗马帝国的基督徒受到迫害的几个理由是:1.不随从罪恶;2.性与诽谤;3.拒绝国家高于三位上帝。你同意吗?

答:以上三个理由并非根本性的原因。基督徒受到迫害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唯独敬拜上帝,唯独称耶稣基督为主,并肩负传福音的使命为上帝的国度征战,而尘世的罪人生活在罪恶当中,必然是与上帝为敌并恨恶那些显出他们是有多么罪恶刚硬的基督徒的,所以迫害便发生了。

3. 如何评价基督教化的罗马帝国?参奥古斯丁主教的《上帝之城》

答:罗马帝国集体归信基督教,为基督教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加强了教会对内部异端的清除以及对外福音的拓展,同时也对帝国民众的道德水平提高和生活安定带来益处,但是集体归信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令教会面临世俗化侵袭渗透的危险,另外,许多民众只是迫于压力而并非真心加入大公教会。总之,虽然罗马帝国基督教化,但它依然是地上的罪恶之城,故而再辉煌、强大也是会灭亡的,所以基督徒不应该寄希望在国家上,我们唯一的盼望只能是永恒的上帝之城,但教会可以引导国家敬畏上帝,惩恶扬善。

第五章问题:

1. 大公教会神学是如何开始的?

答:奇妙的是,初代教会出现的一些异端教义,试图阐释真理而形成的错谬迫使教会一步一步的去树立有关圣经启示的周全而系统的论述,搭建起正统信仰的框架,即正大公教会神学。

2. 大公教会如何分辨正统与异端?使徒统绪有何意义? 答:大公教会依据使徒及使徒后教父们的教导、大公会议的决议来分辨正统与异端。②“使徒统绪”就是教会的基本信仰,包括教义、教规、圣职、礼仪等可以追溯到古教父和使徒,直至耶稣基督,体现了一种传承关系。使徒统绪有效的保证了信仰的一贯性和纯正性,确保了真理能世代相传,避免异端对正统教会信仰造成侵扰,同时也保证了教会有序的管理和牧养。

3. 诺斯底主义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答:诺斯替主义的核心特点是善恶二元论,即他们认为世界最终分为两种宇宙力量,善与恶,并且他们将恶等同于物质,故而,他们否定物质,崇尚灵性。 4. 今天基督教里面有诺斯底主义吗?

答:今天基督教会里依然有诺斯替主义的影响,即抬高灵性,贬低物质。 5. 使徒信经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早期教会面临一些异端教义(如诺斯替主义)的挑衅,大公教会被迫要澄清信仰,另外,初信徒受洗加入教会之前需要明白一些基本的真理教导,故而使徒信经就在教会驳斥异端建立信仰的过程中凝结而成。

6. 使徒信经都是针对哪一些异端观点?

答:使徒信经驳斥了撒伯流派、马吉安派、诺斯替派以及多纳徒派。

第六章问题:

1、新教《圣经》中新旧约各多少卷?

答:旧约39卷,新约27卷。

2、请简述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圣经有何区别。

答:基督教的圣经里不接纳次经,而天主教和东正教接纳次经作为第二正典。基督教圣经旧约采纳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承认的希伯来文正典39卷,新约则是公元397年正式确认的正典27卷。天主教的《圣经》总有73卷,其中《旧约》含有7卷次经,故有46卷,《新约》正典27卷,与基督教和东正教相同。东正教的圣经旧约共有50卷,其中包括4卷天主教亦不承认的次经,不过,他们主张次经只是作为参考,其真理性并非等同于正典。

3、第一次确认圣经正典是在哪一次大会?确认旧约和新约各是多少卷?

答:第一次确认圣经正典是在公元393年北非召开的希波公会议。确认旧约39卷,新约27卷。

第七章问题:

1、教会是圣徒的社团还是罪人的学校?

答:教会并非圣徒的社团,因为来到教会的人里面杂混着麦子和稗子,人难以分辨,而神到末后的日子自会显明。说教会是为罪人设立的学校时需分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蒙恩得救的人被上帝称为义,亦即说真信徒重生得救,身份上已从罪人转为义人,只不过是仍旧会犯罪的义人,那我们说教会是罪人的学习似乎也欠妥。

2、主教制是什么 ?新约教会从何时开始实行主教制?圣经里的神权如何在教会体现?

答:教会在对付诺斯底派及孟他努派异端时,产生了主教形态的管理,即主教、长老、执事三级管理制度。主教由使徒统绪按立产生,主教再按立长老和执事一起管理教会,直到公元1517年改教前教会唯一采用的管理模式即主教制。新约教会从2世纪初即已实行主教制,而这些主教基本都是使徒后教父。圣经里的神权在教会的体现就是,教会实行神权管理,由主教作为上帝的代言人来管理教会,如伊格那丢所言「你们都要跟随主教,如同基督跟随天父。行事不可不经主教认可。」

3、大公教会如何形成?如何判定异端?判定异端的标准是什么?

答:在由使徒后教父们对内驳斥异端与对外传扬福音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主教制管理模式、大公会议决议以及圣经正典,即正统信仰的大公教会。对异端的分辨是教会主教们依据大公会议决议来判定的。

4、补赎是什么?

答:教会圣事论用语。意为惩罚、惩戒。指信徒犯罪以后通过诵经、禁食、朝圣等方式表明自己真心悔罪、节制肉欲并祈求宽恕。此圣事传统为天主教所继承使用。

第八章问题:

1、奥利金的核心神学观点是什么?为何他被定为异端?

答:

一、奥利金的核心神学观点包括:宇宙有三个层次,即上帝、受造的灵魂、以及受造的物质世界等,甚至他也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之间存在等级从属关系,圣子是小于父的。②灵魂先存说,即认为人类和耶稣的灵魂在始祖亚当之前早已预先存在。③人复活以后的身体与生前的身体并非同一,死后也无永罚,一切灵魂--包括天使、人的灵魂、魔鬼、最终都可升入天堂。④他认为《圣经》的词义是寓意性质的,所以推崇寓意解经,只要教会没有规定的,他就自由解释。

二、奥利金在公元553年的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被定为异端。因为他已经违背了大公教会的正统信仰。

2、有文化的基督徒经常会犯何种错误?

答:知识分子基督徒常常容易自以为是的胡乱解释圣经,而非来到教会听神仆的教导。

3、我们能够随便引用异端的著作吗?

答:不能。被大公教会定为异端的著作就是错谬的,所以不能随便引用,以免造成误导。如果出于研究需要而使用,则需要标明此为大公教会所判定之异端。

第九章问题:

1、罗马归信基督教的首位皇帝是谁?

答:君士坦丁。

2、他是怎样推进基督教国教化进程的?

答: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允许基督教的合法敬拜,并且他也公开表示喜欢基督教,进而他允许基督教神职人员像异教祭司一样享有免税权,他废除了十字架死刑,他终止了用角斗士格斗的方式惩罚罪犯,到公元321年,他规定星期天为公共假日,极其重要的是公元325年,为了确立帝国信仰统一的正统教义,他以皇帝的名义召集帝国境内约300名主教在尼西亚召开了第一次大公会议,推动了正统教义的普及。

3、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如何使得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忏悔的?

答:安布罗斯禁止狄奥多西领受圣餐,除非他谦卑悔改。

第十章问题:

1、什么是“阿里乌主义”?

答:阿里乌主义起始于一个叫阿里乌的亚历山大长老,他主张圣子是被造的,从属于圣父,从而否定了耶稣基督的神性。

2、请简述它与《尼西亚信经》的观点不同之处。

答:尼西亚信经为驳斥阿里乌否认耶稣基督神性的错谬而如此写道: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

3、耶和华见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异端?

答:耶和华见证会是从基督教复临派中分化而成的教派。1881年由拉塞尔创建于美国。相信基督于1914年在天国行使统治,魔鬼会在地上作祟,但基督复临后将捆绑魔鬼,消灭一切非信徒,在地上建立人间天堂;反对三位一体说,只承认耶和华神,认为耶稣是人,被拣选作基督;视现世无可救药,唯有参加该派才可得救;认为圣餐和洗礼纯属纪念,目前有信徒6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北欧。

4、亚历山大的阿塔那修主教有何贡献?

答:勇敢无畏的为维护尼西亚信经而奋斗终身。

第十一章问题:

1、什么是“基督二性论”?,存在哪些异端思想?大公教会正统的基督论是什么?

答:基督二性论指的是耶稣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者,他真是上帝也真是人。有异端“基督一性论”否认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认为基督的人性完全融入神性,故只有一个本性。大公教会正统的基督论认为耶稣基督是神人二性会合于一个位格。

2、大公教会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推翻这些异端思想的?

答:大公教会在325年、381年、431年、451年分别召开了尼西亚会议、君士坦丁堡会议、以弗所会议、迦克墩会议,并通过了一些决议,形成了信经,抵挡住异端,巩固了信仰。

3、迦克墩信经重点强调什么?称玛利亚为上帝之母的神学意义何在?

答:迦克墩信经重点强调了基督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且二性会合于一个位格。称玛利亚为上帝之母的意义在于承认耶稣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且按着神性来说,他与父同体。

第十二章问题:

1、住院隐修制是何时由何人提出的?

答:住院隐修制是约公元320年由一位名为帕科米乌的人提出的。

2、住院隐修制与传统的个人隐修制有何区别?

答:住院隐修制不允许修士独居或者几个人在一起生活,各人自行其是,而是建立了有管理的共同生活,使得修士们可以一起起居、劳动和崇拜,他们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并且一起参加体力劳动、穿着统

一、严格遵守纪律。总括有几个区别,第一,集体共同生活,第二,有统一的管理,第三,有严格的纪律。

3、3-4世纪最伟大的修士是谁? 答:圣安东尼。

4、五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本尼迪克修会的特点是什么?

答:本尼迪克修会制定了一套“约束与某种程度的自由相结合”的会规来管理修士们的修道生活,而这样的管理权归于一位院长。一方面,每为修士发誓愿要绝对顺服院长的命令,即使这些命令对他来说似乎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院长由修士们自己选举产生,也就是说,只有在得到全体裁判之后院长才可以决定主要事务。②会规里面规定每个修道院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合理,都应当配备生活必需品,修士们自己劳动编织衣服,酿酒等,即特别注重体力劳动。③会规里还为崇拜仪式制定了特别的计划。

第十三章问题:

1、简单介绍奥古斯丁主教的历史贡献。

答:著书立作,驳斥异端,阐明信仰,奠定了基督教正统神学的基础,并且深刻影响着后世西方教会以及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的神学传统。

2、什么是“帕拉纠主义”?今天有“帕拉纠主义”吗?

答:帕拉纠主义是公元4世纪由不列颠修士帕拉纠创立。他反对奥古斯丁的预定论和原罪说,主张人的得救不是靠神的恩典,而是人的自由意志。于公元431年被以弗所公会议定为异端。今天仍然有帕拉纠主义,在阿米念神学中得到发展,并且持守这种神人合作信仰的教会几乎多于正统。

3、针对“帕拉纠主义”的异端思想,奥古斯丁有哪些观点?

答:奥古斯丁提出神有绝对的主权,决定拯救谁不拯救谁。人从始祖亚当犯罪开始即有原罪,是全然败坏而无法自救的,故而唯独仰赖上帝的恩典拯救。

4、多纳主义异端的问题在哪里? 答:多纳徒主义坚持认为教会必须是圣洁的,强调教会纪律,坚定不移的抵抗不称职的主教们,特别是有背教经历的主教和信徒们,总之想要建立一个完全纯洁的教会,从而造成了教会的分裂。

5、简述奥古斯丁主义与加尔文主义的异同。

答:加尔文与奥古斯丁对基督论、救恩论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强调三位一体、预定论、基督的神人二性一位格、上帝的绝对主权、人的全然败坏、人对神救恩的绝对依赖。准确来讲,加尔文是传承了奥古斯丁直至保罗的信仰,但是他并没有继承奥古斯丁的教会论,包括主教制的教会管理模式、七大圣礼等,差异即在此。 第十四章问题:

1、教宗制又称“教皇制”,与主教制有何差别?

答:公元2世纪安提阿教会已经实行了主教、长老、执事三级管理制度,主教按照使徒统绪按立产生,主教再按立长老和执事一起管理教会,直到公元1517年改教前教会唯一采用的管理模式即主教制。而教宗制是从主教制渐渐演变而来的,它是以教宗为整个教会最高首脑的教会组织制度,教宗在教会中居于最高位置,享有最高权威,为彼得的继承人和基督的代职人,11世纪东西方教会分裂后,西方教会逐步形成教宗制,1059年正式形成,教宗由枢机选举产生,任期终身。

2、罗马教会主教为何成为大公教会第一主教?教宗利奥一世与此有何关系?

答:罗马是帝国的首都,是五大教区里面最大且最富有的教会。②罗马的信徒和神职人员众多,影响力最大。③早期教会的一些教父,从2世纪的爱任纽开始指出彼得和保罗是罗马教会的奠基人,随后的主教是使徒的继承人。

利奥根据福音书上的三处记述(太16:13-19,路22:31-32,约21:15-17),认为基督允诺在万世基石彼得之上建立他的教会,而罗马主教就是这个权威的继承者,从而奠立了教宗首席权的理论基础。

3、随着罗马帝国的东移,教会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随着罗马帝国东移,君士坦丁堡的政治力量增强,各个教会盼望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也被要求负担起与其他几个主要城市相当的属灵和教理上的领导地位。但是,罗马帝国皇帝却有自己另外的想法,他想要通过加强君士坦丁堡教会主教的权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教会的目的,所以有关教会首席权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究竟新旧罗马中哪一个才具有首席的地位。而君士坦丁堡因为越来越依赖其政治地位而渐渐的为国家所辖制,宗主教也越来越失去独立性。然而罗马教会却因为西部罗马帝国的衰弱而日益独立,从而为日后教宗的产生奠定了先决基础。

4、罗马教会首席权从何而来?是否合理或合乎圣经?

答:罗马教会由于其特殊地位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利奥更是依据福音书里的有关记述而奠定了教宗首席权的理论基础,认为罗马主教就是彼得的继承人,理应具有首要发言权。公元445年罗马皇帝瓦伦廷三世颁布法令指示高卢的罗马执政官埃提乌强迫拒绝自愿赴会的主教加入教宗法庭,使得利奥的主张变成了一项法律。西部罗马帝国的渐渐衰弱也促进了罗马主教的独立,令其权力倍增,实至名归成了教会的最高首脑。

②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16:18节里说的要将教会建造在磐石上,指得并非彼得一人,而是以彼得为代表的使徒们,亦即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了教会。所以若单凭这一节经文而定罗马教会为首席的话是有些欠妥的,但是罗马教会由于其特殊性而成为教会最高首脑,对教会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无论对教会的管理、对异端的驳斥还是拓展福音都是有好处的。 第十五章问题:

1、大公教会是何时开始有分裂的萌芽?

答:自从君士坦丁将首都从罗马东移至君士坦丁堡,从而使得君士坦丁堡在政治权利和属灵权力上都与罗马分庭抗礼,两个城市徘徊于首席权斗争的边缘,而随着公元395年狄奥多西大帝驾崩前将帝国分赐给了他的两个儿子,这一事件标志着东西方教会分裂的开始。

2、东西方教会在处理教会和国家的关系上各持什么样的观点?

答:东方教会渐渐的依附于国家,成了国家的联盟,而西方教会努力摆脱国家对教会的辖制,起而领导国家。

3、何谓东正教?第七次大公会议于787年在尼西亚举行,主要决议是什么?

答: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支派中的一支,又称正教会或正统教会。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今天它大约有15家截然不同的教会,大多数分布在东欧,与天主教不同,正教由一些被称为“自主教会”或“自治教会”的地方教会松散的组成,这些教会彼此独立,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 ②此会议指责圣像破坏运动为异端行为,并宣布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当成神来崇拜。

4、简要解释大公教会的七大公会议的决议内容。

答:公元325年的尼西亚公会议订阿里乌主义为异端,制定了《尼西亚信经》,确认了圣子与圣父是同质的,是受生的而非被造的,是出于真神的真神。②公元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公会议重新确认了《尼西亚信经》,并且驳斥了阿波利拿认为基督并不是完全的人的错谬思想。③公元431年的以弗所公会议驳斥了聂斯托留否认马利亚为“神之母”的将耶稣基督神人二性分割开来的错谬。④公元451年的迦克敦公会议产生了重要的基督论定义,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以及二性联合于一个位格”,此会议将基督一性派定为异端,并且制定了《迦克敦信经》。⑤公元553年召开的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将“基督一性论”视为异端。⑥公元680年召开的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定“基督意志单一说”为异端,宣称耶稣基督为上帝“道成肉身”,具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⑦公元787年召开的第二次尼西亚会议主要讨论了圣像崇拜的问题,指责了圣像破坏运动为异端行为,并宣布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当成神来崇拜。

第十六章问题:

1、卜尼法斯被人称为“日耳曼人的使徒”,他有什么事迹?

答:卜尼法斯是一位公元8世纪的传教士,他受教宗格列高利二世的委派向日耳曼人传福音,他进入日耳曼族的一处圣地,即供奉着雷神托尔的圣林,然后操起斧头走向那颗受膜拜的巨大橡树,正当他落下第一斧的时候,一阵飓风吹倒了这颗树,异教徒们大为震惊,于是就都改信基督教了,卜尼法斯用这棵树的木头建立了一座圣彼得小教堂。

2、476年通常标志着基督教西罗马帝国的什么?

答:公元476年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标志着中世纪的开始。

3、克洛维(234—544 年在位),他是第一位归正大公教会的蛮族首领,有何意义?

答:克洛维的归正同时带来了整个法兰克族的集体归信,也为福音传至大不列颠提供了一条通道,同时,归信后的法兰克族也成为日后福音征服整个欧洲的先遣部队,是教会的忠实力量。

4、福音在欧洲大陆传播时遭遇里那些问题?对信仰的建立有何影响?

答:语言不通,增加了传福音的难度。②4世纪阿利乌主义在帝国内大行其道的时候即已在蛮族世界中广为流传,而正统信仰要进入传播必然要对信仰进行澄清。③异教文化和神祇对福音的传播造成极大阻碍。 第十七章问题

1、上帝的执政官是指谁? 答:指的是大格列高利。

2、他有何重大贡献?他用什么人作为传福音的的主力军? 答:格列高利排遣大批修士进入蛮族世界传扬福音,为中世纪福音征服欧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为教会赢得了罗马周围广大的土地,即教产。③抵挡住了蛮族国家的军事进攻,保护了教会和国家。④他有魄力的领导扩大了教宗职位的权威,令教会摆脱国家的控制,并引导国家在乱世中建立稳定秩序。⑤鼓励严格简朴的隐修生活,对后世修院发展影响深刻。⑥他阐述了他那个时代的共同信仰,并将之传递给中世纪的大公教会。

格列高利以修士作为传福音的主力军。

3、他的神学错误是什么? 答:他的神学错误在于认为人的得救靠神的白白恩典拯救,但是得救后犯罪却要依靠苦行来赎罪,从而有了炼狱的概念,另外他主张圣徒代求,鼓励收集并尊崇圣徒和殉道士的遗物,例如头发、指甲、衣服等等,从而产生了圣徒崇拜的错谬,对中世纪教会以及改教后的天主教会影响很大。

4、从他来看,罗马教会的主教有何重要性?

答:罗马教会主教的有力领导能够确保教会的信仰传承②使得福音在蛮族世界得到广泛传扬③在国家遇到军事威胁的时候,皇帝和军队无法保护国家,而教会主教却挺身而出保护了教会和国家免受毁灭④为几乎沦亡的乱世带来了秩序。

第十八章问题:

1、查理曼大帝的贡献是什么?

答:他制定良好的法律,并认真推行,为国家带来安全与秩序。②他在全国推广学校,培养蛮族世界的文化气息与学习气氛,也推动复兴了学术与艺术。③他通过征战自回教徒手中解救了西班牙,将回教势力推到庇里牛斯山后,直达伊博河,保卫了基督教世界免受穆斯林的侵扰。④他通过长年征战统一了蛮族世界,以刀剑为福音开路。

2、欧洲封建制的意义?欧洲封建制与中国封建制的不同何在?

答:继承查理曼的诸王,很快便发现自己没有能力保卫国家免于蛮族入侵。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国王就把国土分给他手下的主要战士,但条件是:在需要时,提供国王军事援助。而这些新兴的封建王侯,也依同法再把他所得的土地分给下面的贵族们,贵族又把土地再分给更低的佃户,依此类推。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结果是造成「地方分治」的局面,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同时,封建制度也对教会带来了深切影响,因为一些虔诚的基督徒往往会把土地捐给教会或修道院,于是主教、大主教及修道院院长渐渐成为地主,这样,他们也进入了封建制度。最后,全欧洲每一个人都在封建系统之中,而皇帝视教宗如同诸侯,为后来教会带来严重的问题。②欧洲封建制与中国封建制的根本不同在于欧洲封建制的政治权力归属地方,由个人而非中央集权国家的代理人掌握,皇帝也只不过是许多贵族中为首的一位而已。

3、格列高利七世及继承人坚持两个原则:(1)忠诚教会优先于忠诚国家。(2)家庭只有在基督里面,只有顺从于神的律法才能找到真正的团结。 你同意吗?

答:同意。

2、什么是符合圣经原则的教权与王权的关系?

答:教会作为永恒的上帝之城是高于国家的,而国家再辉煌伟大也是短暂的罪恶之城,并且国家执政官的权柄也是上帝所赐予,故而教会不干预政治,而国家也不能干预教会的属灵事务,并且需要在教会的引导下更好的惩恶扬善。

第二篇:基督教会感恩致辞

亲爱的各位牧长、同工及弟兄姐妹:主内平安!

今天(XX.3.27)是康大卫牧师就任仁川中华教会主任牧师一个值得纪念和感恩的喜庆日子,我在这里怀着感恩的心恭贺康大卫牧师在仁川教会被圣灵大大充满为主发光,值此感恩庆典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旅韩中华基督教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仁川中华教会历经数年神的带领和恩典,神在94年前籍着给众牧长异象在仁川中区这里建立了永生神的殿,过去的94中牧者与弟兄姐妹和睦同工,高举基督,在信仰上奠定了坚固的根据,过去的94年是充满神恩典的94年。在这过去的岁月里,仁川教会的弟兄姐妹广传福音,得以傲立在此,真是除了感恩,还是感恩!今天神再次拣选设立了康牧师带领仁川教会,我们相信在圣灵的充满中,神的话语滋润中,在坐的弟兄姐妹的恳切代祷中,仁川教会的弟兄姐妹的合一中热心侍奉中,仁川教会一定会为主做大事,也会像主求大事!见证主的名!

在新的岁月里,仁川教会在以康牧师为带领下将宣教、传福音作为主题,把“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为主线,带着神给的异象,带动和激励弟兄姐妹继往开来、与主的大使命一时惧进,开创拓展有中华基督教会特色的宣教教会。最后,祝仁川教会在康牧师的带领下被神大大的翻转、使用!

恩典丰沛!主恩满溢!

成为仁川地区教会的灯台!荣耀归于在宝座上三位一体真神!

哈利路亚!

谢谢!

第三篇:基督教会工作总结

司徒镇基督堂口2011年度工作总结

暨2012年工作计划

司徒镇基督堂口现有信徒140余人。2011年,在市基督教“两会”和政府民宗领导关心指导下,在众弟兄姊妹的大力支持帮扶下,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相关宗教政策法规,积极推动我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鼓励信徒热心爱主、敬岗爱业,把爱国与爱教相统一,把弘扬博爱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统一。过去一年,回顾起来是感恩的一年,收获的一年,蒙福的一年,现就神的引导数算主恩,并展望未来。

一、彼此扶持,做好牧养工作。

本堂口在牧养方面,积极引导信徒按时聚会、唱诗、读经,并带领信徒正确分解经文,引导他们存爱心、走正路、做好人,杜绝歪理邪说,摒弃封建迷信。一年来众弟兄姊妹同心合意做好慕道班工作,经过学习、考核有十余人受洗加入教会,荣归主名!在敬老扶住方面,我们积极弘扬博爱精神,教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引导信徒尊上主的训言,爱人如己,恪尽本分,做和谐社会、文明家庭的光荣典范。本堂口全年组织数次敬老礼拜,为老年信徒捐献爱心食物,奉献助医资金,有些信徒更是身体力行,到老年信徒家中为他们浆洗衣物、照顾起居。圣诞节期间,各位信徒相互尊重,以不同方式向主感恩,并抓住机会广传福音。

二、加强建设,做好常规工作。

本堂根据不同需要设立各个小组如诗班赞美组、交流互助组、安全组、值班组等,各小组分工明确,专司其职,全力抓好防火、防盗、防疫等安全防卫工作,使聚会井然,忙而不乱。在队伍建设方面,堂口坚持民主办教,推荐在教内外表现积极,声名较好的优秀信徒进入同工班子,管理教务。在财务制度上,堂口实行“三把锁、开票、保管”三公开,做到用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钱账分管,所有收支单据执行“三支笔”制度,杜绝空条、白条,做到钱账相符,并且月清季结,年中公布逐项上墙,固定资产逐一登册。教

内信徒经常探访,主动帮补困难信徒与家庭,确保能过冬过节。

三、团结和睦,打造和谐堂口。

本堂口一直重视团结稳定和睦工作,无论是信徒之间还是邻舍之间,还是各种关系,团结爱心稳定是大局,荣神益人是见证。坚决抵制异端邪教的渗透,来路不明人员的讲道人我们坚决不允许上台讲道。注重加强教会硬件建设,教区环境优雅,各项设施完善,基本可以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过去一年,我们继续完善各堂口探访工作,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病重患者等弱势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的服侍工作。

四、2012年堂口工作计划。

在堂口建设上,准备扩大堂口规模,教堂主体今年准备吊顶加固。以更好的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要求。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信徒素质,一如既往地推进我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积极适应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引导信徒爱神爱国,爱教爱家,爱己爱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最后我们以圣经共勉:“感谢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7-58

求神祝福父老弟兄姊妹,求神祝福每一位爱主者,请继续代祷!荣耀归神。

司徒镇基督教堂口2012年3月

第四篇:基督教会乐队使用规定

200

7、

10、01

一、婚礼

1、对内(主内、本教会内)不对外。

2、如遇主日或教会特大圣会(圣诞节、受难节)不予受理。

3、破除一切封建迷信,如看日子、看时间、燎干草等,反之则不受理。

4、新婚夫妇使用乐队的条件。

a、新婚夫妇双方都信主者。 b、新婚夫妇有一方信对方顺从者。 c、支持父母事奉上帝者。 d、积极参加青年聚会者。 e、新婚男方在教外有好名声者。

5、祝婚后结束,不受理其它事项。

6、费用方面:自由奉献。

二、丧礼

1、对内(主内、本教会内)不对外。

2、丧家儿女信主者,否则不予受理(丧家强烈要求者除外)。

3、破除一切封建迷信如:桌上不放迷信礼品,不放现盆,不烧纸,不磕头。

4、如遇主日或教会特大圣会(圣诞节、受难节)不予受理。

5、早八点过后,不予受理。

6、费用方面:自由奉献。

第五篇:中华基督教会何福堂书院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 校友會第二次會議記錄

日期:二ΟΟ一年十二月廿九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30 地點:本校圖書館

出席:蕭永祥校長、謝劉寶貞副校長、蘇振邦老師、禢啟倫老師、鄧述誠、張金

喜會長、馬德力副會長、關子筠、黃嘉敏、范淑貞、何婉雯、劉振權、趙

龍泉、勞欣欣、霍妙嫻、劉嘉碧、鍾煥新、鍾笑鳳、郭潔華

主席:張金喜會長 紀錄:鄧述誠

報告事項:

1. 介紹新校長蕭永祥

2. 通過上次會議 (無人提出反對或修訂)。 3. 19/11/2001職業講座,反應理想,學生得益。 4. 今天29/12/2001校園燒烤報名人數約40-45人。 收費負責人:關子筠、馬德力、何婉雯。

5. 學生入會籍之安排 (會議紀錄 p.3 第七項)。 上次提出有三個方案:1. 禢啟倫

2. 蕭校長

3. 馬德力

大家一致通過馬德力之方案: 未畢業同學: $50.00 (五年會籍)

永久會員: $350.00

建議: 每屆結業禮頒獎時請會長或副會長來本校呼籲同學加入校友會。

馬德力並建議: 或將網址、電話、E mail 及職業輔導等小冊子印

製後送給畢業的同學。又在會訊中、網址上有牙 醫、購物、飲食等優惠。

蘇 Sir 建議: 在畢業禮之前呼籲。

燒烤方面:

鍾笑鳳建議:「在酒樓聚會會比燒烤更大型,更多人參與,有更多時間談。」 蕭校長:「有Table Host 之方式,可考慮。」

6. 學校重建計劃及40周年

蕭校長:

「本校重建計劃可能於今年4-6月份有進一步消息。」

「何福堂40周年,會將本校之光碟再補充新資料,請各幹事、校友提供資料。 而學校有I.T.人手製作,電腦方面亦有禢Sir幫手。甚至將舊照上網。」 蘇Sir:「40周年聚餐將訂2003年十一月,可以在本校操場舉行,可容納400-500人。」

7. 會員大會: 將在今年三月初發信通知會員、校友三月中重選新幹事、會長。 8. 其他事項:

校友會員優惠事項:

馬德力:「為使更多校友加入,會員可在網頁刊等登廣告、求職、購物優惠、 活動、通訊等。」

關子筠:「屯官畢業生有會訊及優惠咭(每年),會費每年$20.00值得參考。」 鍾煥新:「幹事分工合作做比較可取,更為有效。」 馬德力:「收E mail 較省金錢,出版季刊亦適宜。」

張金喜:「前禢Sir曾提出幹事之架構,己派發,若人手足夠,則可以依其架

構實施。

《何鐘》只送給在校之學生而已!將來出版之校友刊物有無互相照 應之處。」

蘇Sir:「季刊對在校之同學及宣傳更適用、有用!」

鍾煥新:「刊物及上網可流傳、散佈給更多校友;而校友會之刊物有利 校友之凝聚、溝通。」

馬德力:「是否即時成立編輯小組?」

「並以A4 形式印製、會長、大會、福利、優惠、招聘、徵求………。」

自願人選:(編輯小組) 鍾煥新、吳詠文、鍾笑鳳(福利方面)、范淑貞(提供飲食、幼稚園教育) 、劉嘉碧(採訪)、蘇Sir(學校代表)、張金喜。

由編輯小組依從大會招集會議及編印事務。三月初出版可配合會員大會選舉等。

下次開會日期:

23/2/2002(星期六)農曆年初十二日 地點:本校圖書館 時間:下午2:30

上一篇:纪检部工作范文下一篇:借据与收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