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2022-10-2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职业多元化与人才多样化日益明显,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职业技能的专门化人才的教育机构, 承担的培养任务也更为复杂化, 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心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职业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不仅仅是一门课程, 更是一项复杂、长期、系统性的工程, 而心理健康课程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

一、构建“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十年发展以来, 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规划要有具体细致化要求, 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具体全面指导, 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中作出了明确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 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与基本环节, 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此可见,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从课程观来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 (必修课与选修课) , 也包含隐性课程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

(一) 显性课程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显性课程就是学校在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入到课表中的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育, 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目前, 大多数高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 少数高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而选修课程也不可忽视, 应将面对特殊群体的矫正性课程与延伸性课程纳入选修课中。在显性课程进度安排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来进行开设, 例如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 大二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 大三学生普遍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同时, 针对特殊群体的选修课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开设, 针对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贫困生自信心、情绪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开设, 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选修课程。

(二) 隐性课程

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 狭义的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取得的全部经验, 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来让学生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 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心理能力与品质。在高职院校中, 隐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包含学校情境下的经验知识的获得, 还应包含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事件的影响。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中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此, 在隐性课程这方面学校、社会与家庭要三位一体来进行建构和努力, 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建设;政府与社区社会团体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中要构建充满关爱、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 积极的预防思想

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 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 以案例导入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 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 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 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 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 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 而不是弱点, 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 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 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 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 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 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

(二) 兼顾社会层面

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 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 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 在多数高职院校中, 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 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 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 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 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 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 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 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

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 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 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 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 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 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 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 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 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在课程的实施中, 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 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 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 相互尊重, 彼此信任, 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 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 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 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 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 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 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摘要:高职院校面临当今社会工学结合的人才需求与职业不断变化发展的复杂形势, 高职大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本文旨从课程体系构建这一部分来进行分析, 为高职院校在现实环境中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89.

[2] 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 (s2) :33-35.

[3] 潘柳燕, 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 2007, (5) :54-56.

上一篇:论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下一篇:基于效果的火力打击作战重心分析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