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2023-01-26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技中心个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农技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农技中心总结

湖北英山县:狠抓服务结硕果 团结奋进创辉煌

作者: 柯海平 董克生 陈海萍 文章来源:英山县孔家坊乡农

技中心

--2014年英山县孔家坊乡农技中心全年工作总结

孔家坊乡农技中心全体党员职工在2014工作中坚持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农业局、乡党委政府和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县有关重要会议精神,按照群众路线教育的总体要求,全中心同志认真全面反思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缺点,通过学习提高了中心干部职工认真完成农业局党组和乡党委下达各项任务的自觉性,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为民服务意识增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农业局和乡党委政府保持一致,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自愿地投身到服务“三农”的工作中。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1、科技园区抓示范、报刊报道见文章

2014,在英山县农业局有关股站的支持和配合下,及时上报各种农业信息材料。按时编写完成了《英山县孔家坊乡四顾墩春秋两季600亩玉米全程机械化播种和高产创建示范实施方案和总结》、《孔家坊乡新屋咀村100亩马铃薯高产创建总结》,《孔家坊乡难作堰村200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实施方案和总结》,《孔家坊乡新铺、四顾墩村200亩秋播“机艺融合”油莱高产创建示范实施方案》,《孔家坊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强工作总结》,《2014年孔家坊乡冬季100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实施方案》。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农技推广网络网站、报刊这些平台,发表了基层农业技朮推广动态和农业科技创新文章76篇,(其中发表刊登了国家级文章36篇、省级文章5篇、巿级文章10篇、县级文章25篇),通过高产创建示范和科技宣传报道,在为今年我乡各项农作物高产创建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春耕生产和秋冬播生产上,乡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为全乡农作物生产进行了产前、产中、产后跟踪管理服务,特别是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秋播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所有示范片按技术要求科学操作,做到了品种统

一、节令统

一、规格统

一、管理统一,真正发挥好科技示范样板的引路作用。科学种田、科技增收已成为孔家坊乡广大农民自觉科技种田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层层抓样板,人人抓科技的良好氛围。今年春耕和秋冬播生产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工作到位。

2、高产创建结硕果、科技兴农展新篇 2014在英山县农业局党组和孔家坊乡党委政府以及农业局有关股站和专家的支持下,孔家坊乡农技中心承担湖北省部级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及农技推广工作完成情况。(1)、在孔家坊乡新屋咀村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计划100亩,实际完成 100亩,完成计划数的100%;通过测产平均亩产4850斤,给示范基地种植农户创造产值35万至45万元左右。 (2)、玉米春秋两季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计划600亩,实际完成 600亩,完成计划数的 100%;春玉米现已通过省市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亩单产1474斤,刷新了英山县玉米高产创建单产的记录。(3)、水稻高产创建在难作堰村计划200亩,实际完成 200亩,完成计划数的 100%,经孔家坊乡农技中心测产验收,平均理论产量809.2公斤/亩,刷新了我县水稻百亩连片种植的高产纪录。(4)、旱育保姆集中育秧在孔家坊乡新铺村计划推广500亩,实际完成 500亩。完成计划数的100%;(5)、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項目秸杆腐熟剂发放到全乡各村组计划全年面积14000亩,现已完成14000亩,完成全年计划的100%。(6)、玉米产业发展规划全年要求总面积3000亩,现已完成3000亩。(7)、秋播油菜高产创建”机艺融合”示范面积180亩,现已完成180亩,完成全年计划的100%。(8)、科技培训完成 6期,培训600人次;(9)、((孔坊农技))技术指导报实际完成 12期、共计6000份,发往全乡21个村组及65个科技示范户手中。(10)、农作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防治面积(其中:水稻14000亩,油菜5000亩,小麦4000亩,玉米3000亩,棉花600亩,茶叶5000亩,蔬菜1000亩,林果2000亩)为孔家坊乡农作物的稳产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沼肥应用促春耕,服务基层暖民心

2014年春耕时节,孔家坊乡农技中心积极开展送沼肥助春耕活动,以实际行动服务“三农” 暖民心 、见实效、见成绩.通过春季送沼肥下乡活动,切实提升了全乡农产品和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农作物的抗虫性、抗病性、抗逆性和产品品质,随着孔家坊乡农村户用沼气池不断推广应用,孔家坊乡农技中心通过攺善农村生态环境。在全乡推广“种养结合”等模式不断探索沼液循环利用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打造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新农村探索了新路子。这次组织3台出料车,将肥料送往新屋咀村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几天以来共送去有机肥100多吨。通过示范推广,辐射带动了全乡农户沼肥综合科学应用的途径。

4、预测预报添举措、绿色植保创辉煌

一是采取举办现场会、发放孔坊农技情报等形式宣传到村组、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指导农户通过适期播种或及时喷施生物制剂、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作物病虫害,避免了病情、虫情的大面积发生。二是结合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组织科技示范户培训,通过培训,全乡65户科技示范户种植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在全乡有关村高产创建示范片和连片茶园安装诱蛾太阳能杀虫灯和诱虫黄板,通过准确病虫害预测预报,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保证了全乡农作物无重大病虫害发生,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了全乡粮食的增产增收。

5、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朮,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因地制宜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及作物抗逆品种。一是积极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及除草剂应用技术,有效的减轻了鼠害、鸟害、草害的发生程度。二是根据省市县农作物生产技术意见,结合良种补贴,积极推广多个抗病、抗倒、抗旱、抗寒粮食、蔬菜新品种,提高了作物产量。三是在乡农技中心的指导下推广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旱育保姆育秧和抛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机艺融合高产栽培技朮、沼肥应用技术、茶叶水稻物理防治技术、桔杆还田腐熟剂使用技术等。推广稻田秸杆还田秸杆腐熟技术,在孔家坊乡实施面积14000亩,培玔农民400人次,免费发放秸秆还田有机物料腐熟剂28吨。通过项目实施,秸杆还田使孔家坊乡土壤有机质得到提高,减少化肥施用量10%,亩节本增效40元以上,桔杆还田项目的科学实施、使全乡农民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基本杜绝,土壤理化性状基本改善。通过推广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全乡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

6、围绕植保狠抓机防,打造优秀机防专业队伍 近几年来,孔家坊乡全有农业机防服务专业合作社在英山县农业局、孔家坊乡党委和孔家坊乡农技中心的大力扶持和培养下,在服务县乡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中以很好的工作,创造新的业绩。一是英山县孔家坊乡全有农业机防服务专业合作社以英山县植保站和孔家坊乡农技中心为技术依托,在病虫害大发生时,由县乡统一调度合作社现有的217台机动喷雾器,开展大规模应急防治。二是孔家坊乡全有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由英山县农业局植保站和孔家坊乡农技中心牵头和引导,农民自愿入股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目前他们合作社发展社员105人,拥有机动喷雾器217台,开展跨村、跨镇统防统治服务。三是英山县孔家坊乡全有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在孔家坊乡新铺村、四顾墩村建立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区,核心示范面积为1000亩,辐射面积100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5盏。同时,与周边村签订防治服务协议,保证完成防治面积,达到防治效果。与新屋咀村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统防统治,兴办防治示范样板,示范面积100亩,辐射面积1000亩;兴办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防治示范样板,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面积10000亩。英山县孔家坊乡全有机防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在2014年湖北省农业厅举办的全省机防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二十强”的评选中名列强中。

7、服务全乡龙头企业,创新科技培训机制 2014,英山孔家坊农技中心农业科技指导员深入生产一线,与农业龙头企业、(仟禧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得清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神峰山庄),(福润阳光农业合作社)(杨欣葡萄园)(双凯药材种植合作社)(香榧种植基地)等科技示范和种植园区、农业科技示范户及农村新型科技带头人结成朋友,带领他们参加农业科技培训活动,让他们提高农业科技的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乡农技中心一系列的科技培训活动,全面提高了全乡农业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提升了全乡21个村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孔家坊乡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技术队伍。 同时也为农业企业、示范园区和广大农户增产增收插上了农业科技丰收的翅膀。

二、积级当好乡镇党委参谋,创新务实工作常找差距

一年来,孔家坊乡农技中心人员团结一心,相互配合,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服务于民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措施,全面完成了英山县农业局和孔家坊乡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由于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日新月异,原有的业务知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今后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蔬菜、茶叶及其它经济作物技术方面知识学习,加强全乡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支撑力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2、加大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力度,继续搞好各项高产创建和试验示范工作。

3、大力推广全乡水稻,玉米,油菜,小麦,马铃薯机艺融合播种和机械插秧和机防工作、提高全乡名优茶叶的生产,栽培,采摘和机械加工等技术,全面增加农民收入。

4、认真学习和总结群众路线教育的精神,当好政府参谋,及时反馈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014,孔家坊农技中心在英山县农业局、孔家坊乡党委政府、以及各有关兄弟单位领导和农技专家的关心帮助支持下,严格服从农业局党组和乡党委的工作安排,服从工作大局,尽职尽责,刻苦工作,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要继续围绕服务农民,围绕高效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新开展工作,为把我乡打造成结构优化,产品优质,技术优良的农业大乡作出我们的贡献!同时务实真抓实干,“狠抓服务结硕果、 团结奋进创辉煌”。

第二篇:农技中心工作总结

20**上半年,石碾镇的“三农”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村(社区)积极参与配合下,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个目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半年完成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镇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99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1.5%;农业增加值476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2.32%;农民人均纯收入280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5.24%;粮食总产量4650吨,完成目标任务的38.02%;出栏生猪2.5万头,完成目标任务的51%;小家禽出栏34.45万只,完成目标任务的53.6%。出栏肉鸭23.3万只,完成目标任务的56.3%;转移农村劳动力0.5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9%;农业固定资产投入 1118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8.19%,水产品产量650吨,完成目标任务的58.23%;发蚕种260张完成目标任务的78%;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982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二、半年完成惠民工程指标

我镇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各项惠民工作。农民实用技术培训0.7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0.23%;扶贫培训4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39%;沼气池建设132口,完成目标任务的46%;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72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2%;新建砖砌化田坎1500米,新建山平塘5 口,改造山平塘6口,完成目标任务的65%;发蚕种260张,完成目标任务的80%;水土流失流治理0.2平方公里;森林管护面积4588亩,巩固退耕还林982亩,均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三、抓好了种养大户工作

今年重点抓好了种植、养殖大户的建立,大户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镇养猪大户63户,其中:育肥猪存栏在100头以上的就达4户,存栏在50头以上的就达10户;能繁母猪存栏在20头以上的就达5户,存栏在10头以上的就达12户。水产养殖大户126户,养殖面积2100亩,其中:养殖面积在50亩以上达7户,20亩以上的达15户,龙虾养殖大户3户,养殖面积90亩。养鸭大户59户,肉鸭存栏在3000只以上的达6户,存栏1000只以上的达15 户,种鸭存栏在2000只以上的达8户,存栏500只以上的达18户,鸭舍新建7000平方米,改建1770平方米。养鸡大户6户,其中:存栏在5000 以上的2户,存栏2000只以上的2户。养兔大户7户,其中:存栏在500只以上的1户,200只以上的2户。蔬菜种植大户11户;水果种植大记4户;药材种植大户1户,300亩。

四、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一是以科技养猪场为依托,发展和壮大了隆周公路生猪养殖带和三角店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二是以伍坡社区和黄家寺村为重点,发展和建设了伍荣公路带、石渔公路带的水禽养殖;三是以碉楼村为重点的1000亩伍荣公路带的水稻植种基地。四是以两边岩村为重点的隆周路带的再生稻基地。

五、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

1、是对全镇灌溉设施进行了调查摸底,编制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规划,半年建设山平塘11口,砖砌田坎1500米、整治石河堰2口,维修电排2处,投放水利资金28.6万元。

2、是大力实施了水库移民项目,建设库区公路4.04公里,便民路4000米,山平塘1口,投入资金260多万元。

六、做好畜牧防控工作

全年开展了狂防、春防、夏防防疫工作,召开春夏防疫专题会议,具体布置防疫工作,建立了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应急预案,完善了防控体系;防控工作不仅有利于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水平,而且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20**年,共投入畜牧防控资金12万元,投入人员680人次,对猪瘟病、口蹄疫、烂耳病防疫共45702头,狂犬病防疫1900只,水禽82.6万羽, 猪瘟病、口蹄疫、烂耳病、狂犬病免疫率达100%。

七、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益,提升农产品质量。

以两边岩村为重点推广水稻旱育秧、推广商品有机肥2600吨,bb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08吨,实施水稻、二麦等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100%,供种水稻13064公斤,二麦12900公斤,加强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稻飞虱的预测预报,及时预防,为水稻高产打下了扎实基础。蔬菜栽培以提高安全用药,提高土地复种率为主,抓住有利时机抢种,取得了较多的效益。平均种植蔬菜农户受益每亩8300元以上。养殖业、种植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开展,深受农民欢迎,促进了新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经济效益、种养水平得到了提升。

八、认真开展各类农民专业培训,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

农民培训增强了农民技能,种养水平,是推广新技术的重要方式,也是贯彻农产品食用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20**上半年各类培训12场次,累计培训农民工1260人,其中技能培训150人,农技培训988人。主要开展的是农民工实用技术培训,水稻高产群体栽培技术培训,畜禽养殖技术培训,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从根本上转变服务观念,主动深入村、社、户,形成了技术推广、服务咨询、技术指导培训的服务新格局。

九、推进土地完善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

作为农村土地完善,进行了土地经营权证的输入工作,和林权证的发放工作,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农业发展。

20**上半年的农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和村社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化,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克服和改进,主要是:

1、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展较慢,与农民意识差距有关。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推进,规模经营小,新技术推广难度增大。

2、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粮食保有量完成难度加大。

3、畜禽整治工作难度增大,治理与养殖矛盾突出。

4、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由于项目申报原因,一些项目进度较慢,影响整体发展。

5、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待进一步提高层次,缺乏营销机制,带动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篇: 市农技中心工作总结

2015年,邓州市农技中心在邓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全市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重点,按照市委、政府提出的“一条主线,六个加快、四个带动”的要求,转变服务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强化服务功能,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我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大灾之年,夏秋两季实现了粮食双丰收,年产粮食 15亿公斤,为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作出了贡献。邓州市2015年被国家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邓州市农技推广工作得到到了中央、省、地、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抓重点、抓关键,精心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增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2015年,我们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工程”,继续认真做好以桑庄、腰店为重点的45万亩邓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在具体技术服务上就园区的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测土配肥、整地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抗旱排涝等技术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因地制宜推广小麦精量播种、前氮后移、秸秆还田,玉米“一增四改”、适时晚收等技术。在方法措施上我们坚持做到“六统一”,即统一科技培训、统一机耕机收、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供水供电服务,通过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的实施,耕作和生产初步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大大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综合产出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2015年,园区内小麦平均亩产478.5kg ,较全市平均亩产397.4kg增产91.1kg,增产率达23.2%;玉米平均亩产547.4kg,较全市平均亩产495kg增产52.4kg,增产率达 10.6%。真正实现了作物布局区域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技术措施标准化,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样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园区内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55%以上。2015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xx、省委书记卢展工等中央、省、地领导亲临园区视察,xx副总理对我们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对此作了专题报道。2015年9月17日,南阳市农技站许晓生站长带领全体同志观摩了腰点万亩玉米示范方,对示范方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基层干群的一致好评。

(二)、用足、用活惠农政策,争取并组织实施多个国家农业项目,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水平。

2015年,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惠农政策,先后争取实施了五大农业项目,为邓州市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1、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巩固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我们继续承担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巩固县项目的建设工作。全年共采集土样700个,完成检测样品1039个总计检测8868项。采集植株样品210个,共检测n、p、k等项630项次。完成氮肥用量试验、丰缺指标试验、硫肥单因素试验、三区校正试验、肥力监测试验、夏花生3414试验等试验36个。氮肥运筹试验、耕作方法试验、施肥方法试验等6个试验正在实施之中。全年建立各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317个,向当地群众推荐提供优质施肥配方18个,施配方肥面积17.6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309.89万亩次,年总产增加6191.78万kg,总节肥351.46万kg,总节本增收1.31亿元,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配方肥的研制和使用也有由单纯的粮、棉、油逐步扩展到果、药、杂等作物。

2、《2015年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圆满完成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今年我们按照《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配合市农综开发办在邓州市桑庄镇的陈堂、孔庄两村实施了夏玉米“百、千、万”科技行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对项目区的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集中培训。在技术指标的落实上,我们推行“统分”结合的办法,即:统一供应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测土配方供肥、统一测报供药防治病虫害。在省站专家的正确指导下,在当地干群的大力配合下,大灾之年项目区夏玉米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665kg,千亩示范方亩产598.1kg,万亩示范区亩产557kg,辐射带动区40万亩平均亩产462.1kg,比项目区前三年平均亩产424kg总增产1676.82万kg, 期间,省站领导亲临项目区观摩指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顺利地通过了项目组的验收。目前项目区小麦高产高效“百、千、万”小麦示范方长势良好,项目区小麦高产高效“百、千、万”示范方建设正在进行中,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麦播至今基本没有有效降雨的情况下,项目区小麦生长明显好于全市,

一、二类小麦占90%,比全市

一、二类小麦的60%多了30个百分点,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3、《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项目》示范效果突出。2015年,在省土肥站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构林镇官刘村承担实施了河南省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先后示范推广1万亩次。该项目实施迄始,根据我市降水量少,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我们选择以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深耕、增施有机肥、以水调肥等为抗旱集成技术模式的冬小麦田和以高留茬播种、麦草覆盖、围垄集水保墒为集雨抗旱模式的夏玉米田为技术推广平台,进行示范推广。经试验示范,节水增产效果明显。与非项目区相比,项目区两季亩增产粮食179.6kg,起到了很好的节水保肥效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一系列的科学数据,为我市旱作农业的节水保水提供了新途径。

4、《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进展顺利。为加强邓州市耕地质量建设,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污染,推进有机肥料资源循环再利用,提高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秋,在腰店、文渠、桑庄、穰东等八个乡镇24个行政村实施了以玉米直接秸秆还田为主的耕地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中心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同志们分工合作,牺牲节假日,顶风冒雨,深入项目区为24个项目村亲自送发技术材料和秸秆腐熟剂70余吨。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根据各项目村的实际情况,召开了由村组干部、科技户、示范户参加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现场会,面对面地宣传培训秸秆还田技术,改变了当地农民群众焚烧秸秆的习惯,促进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计划示范面积30000亩,实际推广应用落实38900亩。此外,还落实了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对比试验3个,建立效果观测点5个,百亩示范方3个。目前,该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5、《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成效明显。2015年,邓州市农技中心根据农业局的统一安排,组织28名科技人员参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共指导科技示范户351户,示范带动5000余户。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全体参与人员按照项目的要求,经常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查找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较好的完成了项目的任务,中心有5位同志被市农业局评为2015-2015优秀技术指导员。我们先后指导科技示范户累计应用实用新技术60余项次,新品种3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300余条 ,开展主体培训和分户技术指导800余场次。适时向示范户及辐射户传授了急需的技术、政策、信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示范户种植小麦、玉米9467亩,示范带动近万亩,增产粮食240多万公斤。棉花、油料分别增产5万公斤和32万公斤。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示范户的科技种田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效果,探索出了一条农技推广新途径,为提高我市的粮食生产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 三)、优化人才结构,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开展各类高产创建活动,促进我市粮油作物生产跨上新台阶。

2015年,我们把农技中心现有科技人员按高、中、初级合理搭配,优化结构,分成6个攻关小组,分包乡镇,协作攻关。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整合资源、项目推动”的总体思路,围绕“依靠科技、挖掘单产潜力、促进增产增效”的目标,以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推广主导品种、关键栽培技术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工作中,我们创新方法,我们各攻关小组分片包干,深入生产一线,实施零距离传授农业技术。即:在取土化验、配方供肥、品种发放、制定模式、调整播量、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我们技术干部吃住在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共同奋斗在田间地头,帮农民定模式、调播量、配药液、严把各项技术关,确保了各项技术指标的落实,大大促进了示范方建设。我们先后在腰店、桑庄、穰东、白牛、陶营、高集等12个乡镇创建了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的高产示范方25个,面积45万余亩。在文渠段营、肖店,白牛辛庄,九龙姚营等村建立50亩以上连片春(夏)棉高产示范方11个,面积675.0亩。据实产验收:小麦示范方平均亩产 486kg,较全市平均单产提高24.2 %;玉米示范方平均亩产 554.5kg,较全市平均单产提高37.8%;45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总增粮食17991万公斤,总节肥247.5万公斤;万亩油菜示范方平均亩产173kg,500亩核心区平均亩产181.5kg,比2015年的160.7kg增产20.8kg,并出现了亩产197.5kg和213.6kg的高产典型。示范方春棉亩均265公斤(籽),夏棉亩均225公斤,均创邓州棉花生产新高,得到了中棉所领导和专家的表扬。同时,我们又在全市15个乡镇以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建立了24个百亩以上小麦、玉米配方肥高产示范方,实施以配方肥应用为主导,配套落实其他先进实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测产,百亩方小麦平均亩产 516kg,玉米平均亩产 625.4 kg。分别比我市小麦、玉米平均单产 124.8 kg 和222.9kg。

通过各类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学习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我市粮油生产跨上新台阶。

(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为邓州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我们依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全年共开展包括小麦丰缺指标、氮肥用量、硫肥用量、玉米三区试验以及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红薯等新品种的引进和高产栽培示范,新农药、新肥料的应用效果鉴定等各类试验示范60余项。在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上,一年来我们主要推广了小麦西农97

9、郑麦90

23、郑麦366号、衡冠

35、豫麦70-36,玉米丰黎20

15、滑丰8号、浚单20、郑单958,大豆品种开豆4号、豫豆

22、郑921

16、中黄13,脱毒红薯徐薯

22、豫薯

12、豫薯7号,花生豫花

14、远杂9102,芝麻品种豫芝9号、中芝11号等,共计30余个优良品种。由于我们加大了示范宣传推广力度,是我市主要优势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一年来我们推广小麦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和节水丰产技术,玉米的“一增四改”、适时晚收,花生、大豆、芝麻密植高产、化学调控等先进适用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360万亩次以上,直接增加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在新技术的研究方面,今年我们配合南阳市农科所承担了芝麻产业体系示范项目,落实示范面积1.02万亩,建立了22个5亩以上芝麻高产示范田。按照方案要求,在芝麻全生育期内,我们对芝麻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生产信息进行跟踪调查,开展高产示范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调查数据。在今年秋季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实现了项目区内1.02万亩芝麻亩产79kg的历史新高,比全市平均亩产41.5kg,增产37.5kg,增产率达90.4%,顺利通过了项目的验收,并受到了省农科院、市农科所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五)、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农情,为市委、政府决策指挥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参谋作用。 2015年,我们根据农时季节,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开展农作物苗情、病情、虫情、雨涝、旱情、雨雪冻害等异常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以及产量的预查、实查等各类农情调查60余项次,撰写各类生产技术方案、调查报告、技术总结和各类应变技术措施材料百余份。配合有关单位开展了农作物卫星遥感地面调查研究项目。继续开展了12个地力监测点和肥力监测点的监测工作,时刻关注我市耕地肥力变化动态,及时准确地提出改良意见5条,撰写监测报告12个,落实改土面积8000余亩。根据省土肥站的要求,在我市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区域设立了5个豫西南土壤墒情监测点,全年向农业部节水网站发布墒情简报11期,信息简报1期,向南阳土肥站发送墒情信息12次,对指导大秋作物管理、麦播整地、小麦冬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今年小麦自播种至今,降雨量极少,小麦干旱严重,根据墒情调查,我们及时上报市委、政府,建议组织开展抗旱浇麦,并通过电视和农业信息平台发布手机短信,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以抗旱浇麦为主麦的田管理高潮,为小麦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充分挖掘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大力宣传培训农业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 农业技术的宣传培训是农技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宣传培训工作是否到位,决定着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的高低,并直接影响着三年经济的发展。今年我们充分挖掘利用现有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与市电视台联合在《乡村采风》、《农业科技进万家》、《百姓话题》、《邓州新闻》等栏目,宣传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花生等作物生产技术、举办专题讲座32期,推广普及农业生产新技术。

二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多渠道宣传农业技术。我们技术人员轮流值班,常年开通电脑网络视频和农业科技咨询热线电话服务,全年视频服务和接受群众电话咨询1500余人次。在农业生产关键时刻利用农业信息平台发布各类农业技术信息300余条,

三是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上,我们对技术进行形象化、艺术化改造,把生产技术改造成集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顺口溜,并聘请《梨园春》擂台赛主下乡深入农村举办技术演唱会,大大的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农业技术的兴趣,较好的普及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四是开办科技服务大厅,开展咨询服务。中心把40余名科技人员,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合理搭配,轮流值班,提供面对面提供技术服务。全年累计接访咨询群众1000余人次,为农民解疑答难1500余条。 五是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个性化服务。在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上,我们一是上门指导服务宣传技术。二是把这些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请回农技中心举办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班,并聘请他们参观化验、配肥等仪器设施,增强了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信息,加快了推广新技术的步伐。全年在中心共举办各类专题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等各类技术人员xx余人次。 六是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等活动为切入点,组织高中级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举办大型技术培训会50余场次,培训基层干部达1.5万余人次,全年共发放各类技术材料60余万份,技术入户率达70%以上。

七是采用印发彩色挂图、刷写墙体标语、张贴施肥建议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年共印发彩色挂图xx余份,在乡村、集镇主要街道、路旁刷写墙体标语200余条,发放张贴施肥建议卡2万余份,较好地宣传了党的惠农政策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二、完成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本领。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周“

二、五”学习制度,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学习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运用我市首创“4+2”工作法,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一方面我们认真研究制订了《邓州市农技中心关于开展业务学习制度的有关规定》,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举办技术交流会。在生产关键季节,举办专题学术讨论会,相互交流切磋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的信息和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一切机会,组织技术骨干参加省农业厅、土肥站、南阳农校组织的业务技术培训,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

2、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单位,优化工作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搞好党务、政务公开,加大监督力度,有效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原则、顾大局,求同存异,互相支持、配合,推动了单位的工作和学习。二是以开展“三争四创”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十禁止”规定,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我们始终把“团结紧张,严肃活 ”当做工作中的座右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倡导讲正气、比贡献,敢为人先,吃苦耐劳,拼搏创新的作风,教育鼓励全体人员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形成人人想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到2015年的农技推广工作中去,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制度,杜绝不合理支出,确保单位工作正常运转。四是着力抓好安全、计生、群团、稳定等工作,促进和谐单位建设。

3、强化管理,搞好督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继续实施目标管理,把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实行定人定额管理;二是强化纪律管理,严格考勤,增强干部职工自觉性和纪律性。三是实行例会制度,每周二下午定为例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周工作进行安排。四是定期考核,加强督查。中心对各单位和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年终总评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定相结合,自查与督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强化激励机制,督查考评结果与单位和个人年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存在问题及2015年工作打算:

回顾本的工作,对照年初制订的目标任务,总的来看,工作运行正常,目标任务完成较好,工作中有新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由于缺乏经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受到一定制约,和现代农业发展及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2、在职能发挥上,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还需要创新思路,开阔眼界。

3、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推广人员“青黄”不接,人员出现断层,存在着潜在的推广危机。

4、还有个别同志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缺乏紧迫感、危机感,进取心不强,工作力度不大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逐步解决。 2015年,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地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技推广工作,继续围绕服务支柱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努力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区生产,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把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其工作重点:

一是要继续认真组织实施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巩固县项目、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综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等农业项目。在此基础上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全市农业生产上水平。

二是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围绕我市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优势农作物,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针对性的引进、改造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性强、增产效果突出的重大增产技术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扎扎实实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搞好农业高产高效示范方建设,促进全市粮油大面积平衡增产。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力度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和咨询等工作,服务全市农业生产。继续认真组织开展科技人员“百人包百村”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活动,组织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科技水平,以解决科技棚架的问题,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篇:农技中心纠风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总局要求和2009年工作目标责任书,抓紧抓好新时期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领导重视,分工负责。

为了加强领导,确保纠风工作“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负总责,专门成立了“农技中心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陈霞担任,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张慧田担任,成员由工作认真、踏实的同志担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责任具体,责任到人。

二、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上半年,根据《农业局系统纠风工作各项目标》和中心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心纠风工作计划,纠风工作制度和技术人员考核细则,做到制度措施上墙,年底严格按照纠风工作目标、纠风工作制度、考核细则进行考核打分,评出名次。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增强活力,力争多出科技成果,以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纠风工作教育力度。

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查处”的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大纠风工作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各类思想教育电教片,顺利促进了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大力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农为民,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继续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纠风树形活动,全面开展为农服务“服务承诺制”活动。中心要求干部职工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体察民情,切实为果农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经常组织全体职工学习,进行“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教育。编辑推荐:http:///caiwuzongjie/xiezuo/200903/26-8168.html

五、建立监督机制

为确保纠风工作各项目标的顺利落实,中心制定了监督约束机制,对纠风工作实行第一责任人追究制度。技术人员下乡要带课题、任务,回来要有交待、汇报,要出勤出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对待工作要不推诿、不敷衍,认真办好。单位不时下去进行抽查,如果发现脱岗现象,进行严肃处理,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六、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进一步巩固“三个代表”学教成果,真正做到实践“三个代表”,做到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常期得实惠,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更好地为果农服务。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举办各种农业生产管理现场会3次,采用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利用“科技之冬”共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农牧民135期、26300人次。编印发放各类农业实用技术资料近5000份。通过开展各种科普活动和实用技术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技术干部和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了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和生产知识,传输了各类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农的栽培管理水平,为果农切实解决了实际困难。

第五篇:市农技中心工作总结

2011年,邓州市农技中心在邓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全市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重点,按照市委、政府提出的“一条主线,六个加快、四个带动”的要求,转变服务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强化服务功能,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我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大灾之年,夏秋两季实现了粮食双丰收,年产粮食 15亿公斤,为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作出了贡献。邓州市2011年被国家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邓州市农技推广工作得到到了中央、省、地、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抓重点、抓关键,精心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增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2011年,我们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工程”,继续认真做好以桑庄、腰店为重点的45万亩邓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在具体技术服务上就园区的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测土配肥、整地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抗旱排涝等技术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因地制宜推广小麦精量播种、前氮后移、秸秆还田,玉米“一增四改”、适时晚收等技术。在方法措施上我们坚持做到“六统一”,即统一科技培训、统一机耕机收、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供水供电服务,通过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的实施,耕作和生产初步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大大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综合产出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2011年,园区内小麦平均亩产478.5kg ,较全市平均亩产397.4kg增产91.1kg,增产率达23.2%;玉米平均亩产547.4kg,较全市平均亩产495kg增产52.4kg,增产率达 10.6%。真正实现了作物布局区域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技术措施标准化,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样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园区内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55%以上。201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xx、省委书记卢展工等中央、省、地领导亲临园区视察,xx副总理对我们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对此作了专题报道。2011年9月17日,南阳市农技站许晓生站长带领全体同志观摩了腰点万亩玉米示范方,对示范方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基层干群的一致好评。

(二)、用足、用活惠农政策,争取并组织实施多个国家农业项目,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水平。

2011年,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惠农政策,先后争取实施了五大农业项目,为邓州市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1、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巩固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我们继续承担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巩固县项目的建设工作。全年共采集土样700个,完成检测样品1039个总计检测8868项。采集植株样品210个,共检测n、p、k等项630项次。完成氮肥用量试验、丰缺指标试验、硫肥单因素试验、三区校正试验、肥力监测试验、夏花生3414试验等试验36个。氮肥运筹试验、耕作方法试验、施肥方法试验等6个试验正在实施之中。全年建立各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317个,向当地群众推荐提供优质施肥配方18个,施配方肥面积17.6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309.89万亩次,年总产增加6191.78万kg,总节肥351.46万kg,总节本增收1.31亿元,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配方肥的研制和使用也有由单纯的粮、棉、油逐步扩展到果、药、杂等作物。

2、《2011年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圆满完成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今年我们按照《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配合市农综开发办在邓州市桑庄镇的陈堂、孔庄两村实施了夏玉米“百、千、万”科技行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对项目区的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集中培训。在技术指标的落实上,我们推行“统分”结合的办法,即:统一供应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测土配方供肥、统一测报供药防治病虫害。在省站专家的正确指导下,在当地干群的大力配合下,大灾之年项目区夏玉米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665kg,千亩示范方亩产598.1kg,万亩示范区亩产557kg,辐射带动区40万亩平均亩产462.1kg,比项目区前三年平均亩产424kg总增产1676.82万kg, 期间,省站领导亲临项目区观摩指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顺利地通过了项目组的验收。目前项目区小麦高产高效“百、千、万”小麦示范方长势良好,项目区小麦高产高效“百、千、万”示范方建设正在进行中,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麦播至今基本没有有效降雨的情况下,项目区小麦生长明显好于全市,

一、二类小麦占90%,比全市

一、二类小麦的60%多了30个百分点,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3、《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项目》示范效果突出。2011年,在省土肥站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构林镇官刘村承担实施了河南省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先后示范推广1万亩次。该项目实施迄始,根据我市降水量少,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我们选择以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深耕、增施有机肥、以水调肥等为抗旱集成技术模式的冬小麦田和以高留茬播种、麦草覆盖、围垄集水保墒为集雨抗旱模式的夏玉米田为技术推广平台,进行示范推广。经试验示范,节水增产效果明显。与非项目区相比,项目区两季亩增产粮食179.6kg,起到了很好的节水保肥效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一系列的科学数据,为我市旱作农业的节水保水提供了新途径。

4、《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进展顺利。为加强邓州市耕地质量建设,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污染,推进有机肥料资源循环再利用,提高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秋,在腰店、文渠、桑庄、穰东等八个乡镇24个行政村实施了以玉米直接秸秆还田为主的耕地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中心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同志们分工合作,牺牲节假日,顶风冒雨,深入项目区为24个项目村亲自送发技术材料和秸秆腐熟剂70余吨。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根据各项目村的实际情况,召开了由村组干部、科技户、示范户参加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现场会,面对面地宣传培训秸秆还田技术,改变了当地农民群众焚烧秸秆的习惯,促进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计划示范面积30000亩,实际推广应用落实38900亩。此外,还落实了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对比试验3个,建立效果观测点5个,百亩示范方3个。目前,该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5、《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成效明显。2011年,邓州市农技中心根据农业局的统一安排,组织28名科技人员参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共指导科技示范户351户,示范带动5000余户。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全体参与人员按照项目的要求,经常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查找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较好的完成了项目的年度任务,中心有5位同志被市农业局评为2011-2011年度优秀技术指导员。我们先后指导科技示范户累计应用实用新技术60余项次,新品种3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300余条 ,开展主体培训和分户技术指导800余场次。适时向示范户及辐射户传授了急需的技术、政策、信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示范户种植小麦、玉米9467亩,示范带动近万亩,增产粮食240多万公斤。棉花、油料分别增产5万公斤和32万公斤。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示范户的科技种田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效果,探索出了一条农技推广新途径,为提高我市的粮食生产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 三)、优化人才结构,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开展各类高产创建活动,促进我市粮油作物生产跨上新台阶。

2011年,我们把农技中心现有科技人员按高、中、初级合理搭配,优化结构,分成6个攻关小组,分包乡镇,协作攻关。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整合资源、项目推动”的总体思路,围绕“依靠科技、挖掘单产潜力、促进增产增效”的目标,以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推广主导品种、关键栽培技术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工作中,我们创新方法,我们各攻关小组分片包干,深入生产一线,实施零距离传授农业技术。即:在取土化验、配方供肥、品种发放、制定模式、调整播量、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我们技术干部吃住在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共同奋斗在田间地头,帮农民定模式、调播量、配药液、严把各项技术关,确保了各项技术指标的落实,大大促进了示范方建设。我们先后在腰店、桑庄、穰东、白牛、陶营、高集等12个乡镇创建了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的高产示范方25个,面积45万余亩。在文渠段营、肖店,白牛辛庄,九龙姚营等村建立50亩以上连片春(夏)棉高产示范方11个,面积675.0亩。据实产验收:小麦示范方平均亩产 486kg,较全市平均单产提高24.2 %;玉米示范方平均亩产 554.5kg,较全市平均单产提高37.8%;45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总增粮食17991万公斤,总节肥247.5万公斤;万亩油菜示范方平均亩产173kg,500亩核心区平均亩产181.5kg,比2011年的160.7kg增产20.8kg,并出现了亩产197.5kg和213.6kg的高产典型。示范方春棉亩均265公斤(籽),夏棉亩均225公斤,均创邓州棉花生产新高,得到了中棉所领导和专家的表扬。同时,我们又在全市15个乡镇以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建立了24个百亩以上小麦、玉米配方肥高产示范方,实施以配方肥应用为主导,配套落实其他先进实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测产,百亩方小麦平均亩产 516kg,玉米平均亩产 625.4 kg。分别比我市小麦、玉米平均单产 124.8 kg 和222.9kg。

通过各类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学习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我市粮油生产跨上新台阶。

(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为邓州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我们依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全年共开展包括小麦丰缺指标、氮肥用量、硫肥用量、玉米三区试验以及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红薯等新品种的引进和高产栽培示范,新农药、新肥料的应用效果鉴定等各类试验示范60余项。在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上,一年来我们主要推广了小麦西农97

9、郑麦90

23、郑麦366号、衡冠

35、豫麦70-36,玉米丰黎20

11、滑丰8号、浚单20、郑单958,大豆品种开豆4号、豫豆

22、郑921

16、中黄13,脱毒红薯徐薯

22、豫薯

12、豫薯7号,花生豫花

14、远杂9102,芝麻品种豫芝9号、中芝11号等,共计30余个优良品种。由于我们加大了示范宣传推广力度,是我市主要优势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一年来我们推广小麦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和节水丰产技术,玉米的“一增四改”、适时晚收,花生、大豆、芝麻密植高产、化学调控等先进适用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360万亩次以上,直接增加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在新技术的研究方面,今年我们配合南阳市农科所承担了芝麻产业体系示范项目,落实示范面积1.02万亩,建立了22个5亩以上芝麻高产示范田。按照方案要求,在芝麻全生育期内,我们对芝麻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生产信息进行跟踪调查,开展高产示范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调查数据。在今年秋季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实现了项目区内1.02万亩芝麻亩产79kg的历史新高,比全市平均亩产41.5kg,增产37.5kg,增产率达90.4%,顺利通过了项目的验收,并受到了省农科院、市农科所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五)、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农情,为市委、政府决策指挥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参谋作用。

2011年,我们根据农时季节,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开展农作物苗情、病情、虫情、雨涝、旱情、雨雪冻害等异常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以及产量的预查、实查等各类农情调查60余项次,撰写各类生产技术方案、调查报告、技术总结和各类应变技术措施材料百余份。配合有关单位开展了农作物卫星遥感地面调查研究项目。继续开展了12个地力监测点和肥力监测点的监测工作,时刻关注我市耕地肥力变化动态,及时准确地提出改良意见5条,撰写监测报告12个,落实改土面积8000余亩。根据省土肥站的要求,在我市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区域设立了5个豫西南土壤墒情监测点,全年向农业部节水网站发布墒情简报11期,信息简报1期,向南阳土肥站发送墒情信息12次,对指导大秋作物管理、麦播整地、小麦冬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今年小麦自播种至今,降雨量极少,小麦干旱严重,根据墒情调查,我们及时上报市委、政府,建议组织开展抗旱浇麦,并通过电视和农业信息平台发布手机短信,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以抗旱浇麦为主麦的田管理高潮,为小麦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充分挖掘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大力宣传培训农业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

农业技术的宣传培训是农技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宣传培训工作是否到位,决定着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的高低,并直接影响着三年经济的发展。今年我们充分挖掘利用现有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与市电视台联合在《乡村采风》、《农业科技进万家》、《百姓话题》、《邓州新闻》等栏目,宣传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花生等作物生产技术、举办专题讲座32期,推广普及农业生产新技术。

二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多渠道宣传农业技术。我们技术人员轮流值班,常年开通电脑网络视频和农业科技咨询热线电话服务,全年视频服务和接受群众电话咨询1500余人次。在农业生产关键时刻利用农业信息平台发布各类农业技术信息300余条,

三是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上,我们对技术进行形象化、艺术化改造,把生产技术改造成集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顺口溜,并聘请《梨园春》擂台赛主下乡深入农村举办技术演唱会,大大的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农业技术的兴趣,较好的普及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四是开办科技服务大厅,开展咨询服务。中心把40余名科技人员,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合理搭配,轮流值班,提供面对面提供技术服务。全年累计接访咨询群众1000余人次,为农民解疑答难1500余条。

五是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个性化服务。在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上,我们一是上门指导服务宣传技术。二是把这些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请回农技中心举办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班,并聘请他们参观化验、配肥等仪器设施,增强了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信息,加快了推广新技术的步伐。全年在中心共举办各类专题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等各类技术人员XX余人次。

六是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等活动为切入点,组织高中级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举办大型技术培训会50余场次,培训基层干部达1.5万余人次,全年共发放各类技术材料60余万份,技术入户率达70%以上。

七是采用印发彩色挂图、刷写墙体标语、张贴施肥建议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年共印发彩色挂图XX余份,在乡村、集镇主要街道、路旁刷写墙体标语200余条,发放张贴施肥建议卡2万余份,较好地宣传了党的惠农政策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二、完成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本领。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周“

二、五”学习制度,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学习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运用我市首创“4+2”工作法,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一方面我们认真研究制订了《邓州市农技中心关于开展业务学习制度的有关规定》,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举办技术交流会。在生产关键季节,举办专题学术讨论会,相互交流切磋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的信息和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一切机会,组织技术骨干参加省农业厅、土肥站、南阳农校组织的业务技术培训,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

2、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单位,优化工作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搞好党务、政务公开,加大监督力度,有效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原则、顾大局,求同存异,互相支持、配合,推动了单位的工作和学习。二是以开展“三争四创”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十禁止”规定,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我们始终把“团结紧张,严肃活 ”当做工作中的座右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倡导讲正气、比贡献,敢为人先,吃苦耐劳,拼搏创新的作风,教育鼓励全体人员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形成人人想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到2011年的农技推广工作中去,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制度,杜绝不合理支出,确保单位工作正常运转。四是着力抓好安全、计生、群团、稳定等工作,促进和谐单位建设。

3、强化管理,搞好督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继续实施目标管理,把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实行定人定额管理;二是强化纪律管理,严格考勤,增强干部职工自觉性和纪律性。三是实行例会制度,每周二下午定为例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周工作进行安排。四是定期考核,加强督查。中心对各单位年度和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年终总评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定相结合,自查与督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强化激励机制,督查考评结果与单位和个人年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存在问题及2011年工作打算:

回顾本年度的工作,对照年初制订的目标任务,总的来看,工作运行正常,目标任务完成较好,工作中有新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由于缺乏经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受到一定制约,和现代农业发展及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2、在职能发挥上,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还需要创新思路,开阔眼界。

3、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推广人员“青黄”不接,人员出现断层,存在着潜在的推广危机。

4、还有个别同志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缺乏紧迫感、危机感,进取心不强,工作力度不大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逐步解决。

2011年,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地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技推广工作,继续围绕服务支柱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努力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区生产,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把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其工作重点:

一是要继续认真组织实施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巩固县项目、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综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等农业项目。在此基础上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全市农业生产上水平。

二是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围绕我市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优势农作物,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针对性的引进、改造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性强、增产效果突出的重大增产技术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扎扎实实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搞好农业高产高效示范方建设,促进全市粮油大面积平衡增产。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力度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和咨询等工作,服务全市农业生产。继续认真组织开展科技人员“百人包百村”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活动,组织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科技水平,以解决科技棚架的问题,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上一篇:农民技术培训工作计划下一篇:内容毕业典礼主持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