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模具工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2022-09-11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 被称为“工业之母”。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模具工业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 7 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 0%的精加工零件和绝大部分塑料制品需要模具成型加工, 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我国模具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 2004年我国模具生产厂约3万多家, 从业人员80万人, 2005年模具销售额610亿元, 比2004年增长25%, 2005年模具进口达20.68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14.07%。同时, 我国的模具生产技术有很大提高, 2005年中国模具出口7.3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50.3%。2005年进出口之比为2.8∶1, 比2004年的3.7∶1更趋合理。

在地域分布上, 模具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最快, 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区。2 0 0 5年我国模具进口超过1亿元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天津、浙江、北京、吉林, 这些地区汽车产业、I T等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模具的需求旺盛。2004~2005年, 模具出口总额最高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浙江、上海和江苏, 以广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整体上仍保持模具制造的领先地位。

1 广东模具工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1.1 发展现状

据统计, 家电行业所需模具量年增长率约为10%。一台电冰箱约需模具350副, 价值约4 0 0 0万元;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约需模具200副, 价值3000万元;一台空调器仅塑料模具就有20副, 价值1 5 0万元;单台彩电大约共需模具约140副, 价值约700万元。家电行业中9 0%是塑料制品, 这将带动广东的塑胶模具业进一步高速发展, 广东的塑胶模具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总体上, 广东模具工业具有一些显著特点:

(1) 塑料模具占主导。在模具总产量中, 塑料模具占6 0%以上。

(2) 模具品质较高, 部分产品可替代进口。一部分模具已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例如, 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的翅片模、面板塑模、外箱本体模等都被评为2 0 0 0年国家级新产品。一些大屏幕电视机外壳、大容量洗衣机桶、汽车饰件等塑料模具和轿车变速箱壳体、自动扶梯整体压铸等压铸模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可与国外模具相媲美。

(3) 模具专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1.2 制造加工特点

1.2.1 加工设备

目前, 我国很多模具企业, 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 模具生产工艺装备不高, 加工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陈旧, 精度偏低, 制约了模具的加工质量。而广东的大部分模具加工企业, 特别是一些三资企业多使用日本、欧美的模具加工设备。此外, 切削刀具的质量高低对模具加工的质量和精度也有很大影响。对于广东的刀具市场, 以精密度著称的日本刀具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如黛杰 (DIJET) 、三菱 (MITSUBISHI) 、京瓷 (K Y O C E R A) 等, 欧美的一些高档刀具也占据着一部分市场, 但价格较高, 只有一些大型的外资企业在使用。

1.2.2 模具C A D/C A E/C A M技术

由于广东的模具市场直接面对着海外市场的竞争, 很多模具企业一方面引进先进设备, 另一方面积极采用C A D/C A E/C A M技术进行模具的设计, 制造和管理, 如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顺德百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龙记 (东莞、河源) 有限公司普遍采用该类技术, 还有一些三资企业结合C A D/C A E/C A M技术, 采用激光技术、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快速成型技术及敏捷制造、高速加工及超精加工等技术来实现模具制造的高精度、高速度、高质量。

1.2.3 模具管理

广东的模具企业大多是外资企业, 在模具管理上, 它们都是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系统, 更多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联网管理, 流程简单快速。据调查, 广东的大多数企业, 即使是一些中小型企业都配备有专业的模具管理系统, 涵盖了从业务接单至成品出货的生产全过程, 实现便捷管控整个企业生产流程, 从而最大限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

1.3 发展趋势

(1) 低、高端市场兼顾。由于塑料模成型的制品日渐向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精度发展, 同时因高生产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腔, 都将使塑料模今后一段时期向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设计、制造方向发展;同时开发新的塑料成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 以适应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即今后既要稳固低端市场, 又不放弃高端市场。

(2) 全面推广C A D/C A M/C A E技术。在塑料模设计制造中, 继续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或三坐标扫描仪实现逆向工程是塑料模C A D/C A M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的C A E分析将在塑料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 大力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技术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

(3) 进一步推进塑料模具标准化。虽然广东地区模具工业的标准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 但和国外相比, 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今后只有加快标准化程度的步伐, 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竞争力。

2 广东模具人才需求

模具工业涉及的人才需求是广泛的, 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开发、模具维修、C A M/C N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人才。据统计, 珠三角企业的七成岗位提供给各类理工专业求职者。如格兰仕、格力、广州本田等大型知名企业, 在招聘会上都对技术人才大抛绣球, 特别是电子通信、计算机、质量控制、销售工程、机械制造、热能工程、汽车工程、材料加工、土木工程、机电等岗位的需求量可观, 并且待遇优厚。目前, 广东有6 0 0 0多家模具企业, 如果以平均每家需要1 0 0名技术人员计算, 需要6 0多万从业人员, 然而全省模具企业从业人员仅20多万, 存在超过40万的需求缺口, 其中, 模具设计师缺口比例更大, 而人才市场上的该类人才储备并不大, 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在拥有1 5 0 0 0家外资企业的东莞市, 7 0%的制造业企业都需要模具人才, 目前至少紧缺3 0 0 0名高级模具人才。一个拥有经过专业训练在P r o/E、U G等方面有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人员, 年薪往往超过1 0万元。即使薪水年年上涨, 广东地区的高级模具人才依然短缺。这是因为模具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行业, 一般的模具设计学习需要2~3年。合格的模具设计师应当具有模具数字化设计、模具及成形工艺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模具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乡土意识的层析中, 作者将其分为日常生活意识、政治意识、宗教意识等和其他文化意识等几层相互联系的部分, 并且对乡土意识前三个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着重的剖析, 他认为“乡土意识不是系统的意识形态, 而主要是表现在情绪、情感等社会心理结构的‘浮表层次’的心理活动。”[5]正是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 开辟了清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 进而使这部著作成为我国心理史学研究的一个典型范式。

研究这部著作,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我国在心理史学研究方面的某些特点。

首先, 它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虽然该书的作者并没有打算写一部心理史学的专著, 他只是想“转换一个角度来素描晚清思想文化史”[6]但同时他又指出:“乡土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社会心理的范畴”, [7]“日常生活意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心理。这是研究乡土意识状态的起点。……包括人们的理想、愿望、情感、价值观念、社会态度、道德风尚等等心理因素。”[8]这就表明了研究思想文化史事实上也离不开社会心理。另外, 书中在解释一些思想文化现象时, 也运用了某些心理学的理论。像书中谈到“民间结社的信仰之所以引起乡里民众的巨大兴趣, 是人们的日常意识与政治意识普遍压抑化、情绪化的结果。……从这种情况中产生了持久的忧患感、屈辱感和挫折感。……当人们的心理压抑超越了日常意识所能负荷的限度时, 就会不自觉地借助于潜意识中的心理自卫活动来加以宣泄。‘祈求天报’的宣泄型宗教感情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9]这也说明作者在做研究时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其次, 它较多地保持了我国传统史学的优点, 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结合, 认真地选择和运用史料, 没有材料绝不妄下结论。在书中, 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材料, 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研读了国内外各该领域的若干著作, 吸收了不少作者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从费孝通、李文海、王庆成、方立天、喻松青、沙莲香、牟钟鉴等学者的著述或搜集的资料中得益甚多。”[10]除此之外, 作者还运用了抄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代档案, 如《录副档》、《总署档》、《外务部档》等, 各种族谱和家谱如《云阳涂氏族谱》、《义门陈氏大同宗谱》等。而且书中引用的口碑资料也大部分来自于由作者亲自参加的“近代华北农村社会中日联合调查团”在华北各地的调查纪录。

可见, 书中对一些具体史实的运用是完全可以经受住正规史学的检验的, 这正是心理史学在史料选择和使用上严谨的体现。

虽然心理史学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成为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其发展也存在困难, 但是这一史学研究的特殊视角或方法对史学的长足发展无疑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正像英国著名学者杰弗里 (巴勒克拉夫对心理史学的评价:“心理史学既不是历史学的替代物, 也不是在外表上为克莱奥梳妆打扮的化妆品, 而是历史解释中的一个有意义的内在组成部分。对历史上的每一个决策和事件所作的合理分析都留下了一部分剩余的问题未加以解释。只要心理学能够帮助历史学家弄清这些剩余的问题, 历史学家就不会拒绝它的帮助。只要对心理学加以谨慎的应用, 便没有任何理由不应当借助于心理学来扩大历史理解的范围。”[11]

摘要:本文在研究广东地区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模具工业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的需求, 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在校学习、校企联合、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高校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模具工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广智, 周兵.心理史学[M].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142.

[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156.

[3] 转引自:邹兆辰.当代中国史学对心理史学的回应[M].史学理论研究, 1999, 1.

[4] 彭卫.历史的心境——心态史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88~90.

[5] 程啸.晚清乡土意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9.

[6] 程啸的.晚清乡土意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24.

[7] 程啸的.晚清乡土意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6.

[8] 程啸的.晚清乡土意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12.

[9] 程啸的.晚清乡土意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22~23.

[10] 程啸的.晚清乡土意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352.

[11] 转引自:邹兆辰.当代中国史学对心理史学的回应, 史学理论研究, 1999, 1.

上一篇:加强中学数学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下一篇:校园网络安全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