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远程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互联网+教育时代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摘要: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入,对环境、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管理、教师发展、学校组织等教育主流业务产生系统性变革影响,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形态正在发生变革与转型。线上线下相融的混合学习形态必将成为新常态。目前,混合学习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混合学习环境的构建、混合学习课程建设、混合学习的模式和方法等几大主题上,并且主要以实证研究和设计研究居多,对理论模型框架构建的探索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关注甚少。本研究将在教学模式层面系统综合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技术应用等多方面整体考虑,面向实体(实践场域)从为谁混合、如何混合等基本问题入手,理论构建混合学习结构、流程系统框架,旨在深入探究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带来的教育重组和流程再造过程中的理论与应用的机制,为混合学习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系统化解决方案。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论文梳理了混合学习的演变历程,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了从班级授课制到现代远程教育、从以静态呈现到以服务创新为导向的在线学习,再到当前混合学习大行其道。其次,借鉴《20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基础设施示意图,在表征体系四边形的基础上理论建构混合学习结构、流程系统框架,该框架包含了静态教学结构、动态教学流程和学习空间三大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在静态教学要素及关系研究中,主要涉及到教育学第一关系——师生关系和教育技术学第一关系——学媒关系: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基质性要素和两大主体,其研究应重点关注师生双方的交互情况;早期学习和媒体被认为是没有直接相关性的,现如今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荼的开展,说明媒体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动态教学流程(教学序列)研究中,用特定的序列规范教学事件,探索课堂教学结构,更侧重于对教学发生过程中师生交互情况的关注;在学习空间研究中,互联网+时代新型学习空间不仅包含传统的物理学习空间,还蕴含虚拟学习空间,当前学习空间从物理空间向包含虚拟学习的混合学习空间转化,二者的有机耦合能够为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支持。最后,初步设计出混合学习观察指标,用质性分析软件对班级授课制、在线学习及混合学习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典型课例加以分析,以此验证混合学习结构、流程系统框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探索了混合学习的理论价值,构建混合学习结构、流程系统框架,尝试对混合学习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解释,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混合学习理论的研究,以期为混合学习实践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合学习模式;师生关系;学媒关系;学习空间;教学序列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1.2 教育信息化深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1.1.3 混合学习备受瞩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混合学习概念界定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混合学习演变历程

2.1 从班级授课制到现代远程教育

2.1.1 班级授课制

2.1.2 远程教育

2.2 从静态呈现到以服务创新为导向的在线学习

2.2.1 E-Learning

2.2.2 MOOC

2.3 混合学习大势所趋

2.3.1 翻转课堂

2.3.2 SPOC

2.3.3 混合学习

第三章 混合学习结构、流程系统框架的构建

3.1 师生关系: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2 学媒关系:学媒无关——学媒相关

3.3 从传统教学空间到新型学习空间

3.4 从教学事件到教学序列

3.5 混合学习结构、流程系统框架

第四章 混合学习结构、流程系统框架的应用

4.1 混合学习观察指标的建立

4.1.1 观察指标的价值与作用

4.1.2 建立观察指标的原则

4.1.3 混合学习观察指标的建立

4.1.4 观察指标的信效度检测

4.2 混合学习案例分析

4.2.1 圆的认识

4.2.2 电路原理(2018春)

4.2.3 正负数

4.2.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研究创新之处

5.3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旅游联合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学生创新能力美术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