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管理论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信息技术与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信息管理战略是组织管理、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辅助企业综合管理的体系与信息系统的集成。企业信息管理战略的价值包括企业经营过程广义的范畴,而且与企业长期的商业经营活动和企业价值链升值过程是相互协调的。本文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等领域论述了信息的经济价值及其作用。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管理论文

现代信息管理与电网运行中的信息管理技术

一、信息管理的概述

(一)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信息管理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学科,信息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人类食管 管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的学科,他以数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基础,涉及多学科(理、工、农、医等)及多领域(经济、管理、法律等)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是综合运用信息专门知识和计算机的技术和方法,把人力、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装备组成更有效和更富于生产力的综合系统,所以从事的是信息采集、分析研究、加工整理,提供服务和创新活动。

(二)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管理的主要特点

(1)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

在信息经济时代,社会的能力限制取决于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技能,技术创新是不可预见的,社会需要通过最大限度调动人的创造性来控制这种创新的不可预见性,在信息经济时代,有知识、有创造力、有技术的人才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智力资源的缺乏是社会和经济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知识型人员的比例增大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科技含量的增加,计算机的普及,社会中知识型人员的比例将逐步增大,对蓝领工人和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减少,以美国为例,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蓝领工人将会从1995年占美国劳动力的20%缩减到10%,甚至更少,由于办公室工作自动化,非专业白领工人比例很可能从现在的大约40%减少到20%-30%,其余的60%-70%左右的劳动大军可能由知识型人员组成。

(3)不会创新其生存将更为艰难

从总体看,当前的国内外市场是买方市场,市场饱和,人们为争夺市场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但在当前的买方市场中,过剩的是一般性产品和一般性的制造能力。而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特、新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旺盛,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管理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可以大量节省能耗和物耗,提高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质量,提高人们的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人的市场竞争力;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

(5)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正在对信息管理过程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如果说对20世纪信息管理影响最大的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那么从目前已知的技术来看,对21世纪影响最大的技术将是网络技术。

(三)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科学的知识体系包括信息的上、中、下三游。作为一个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专业人员要了解信息的上游,掌握信息的中游和提供下游的服务。

二、电力信息系统构成及面临的挑战

当前电力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需求侧管理、Seada/EMS(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其中EMS/SCADA是电田和高度系统最核心的必备业务,主要用于实现电网的安全监视与控制,涉及到的功能以SCADA为基础,进而实现ACC/EDC/PAS/DTS。同时又是电力市场运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安全约束环节。其他系统,如电量计量,保护故障录波、雷电定位等都属于高度辅助系统。

三、电网运行中的信息管理核心技术

(一)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电网运行产生的海量信息呈指数级增长。这些实时数据以及沉淀的历史数据是电网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基础。针对海量、实时高频采集数据具有非常高的存储速度、查询检素效率以及数据压缩比的特点,实时数据库是专门设计用来处理海量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时数据库技术的优势:通过实时数据库技术可以高效提高事务处理能力,全面提升电网运行的监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其海量信息处理能力为百万级乃至千万级数据采集规模的系统提供存储处理解决方案。

(二)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

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可对高度自动化、继电保护、运行方式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空间基础数据支持,提高电网管理水平,为保证电网高度实时系统安全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GIS提供电网基础参数和地理信息,可直接应用于省网潮流计算、经济调度管理、运行方式安排、保护定值计算、雷电定位、DTS高度员培训系统和调度运行高层应用软件等方面,为电网高度运行的经济、可靠、安全服务。可以为电力公司各部门、各层次人员提供一个具有空间和地理方位的数字化电网、为电网的调度、查询、分析、统计、规划、设计、检修、运行管理、高压输电线路管理、客户服务及经营生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系统。

四、电力信息管理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信息管理业务包括满足电力生产、经营和管理各环节的必备和必要的所有关联信息系统。用于承载这些业务的电力数据网络主要包括电力调度系统数据网络和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络。

(一)电网信息管理安全的总体措施

电网信息管理安全防护的总体原则是“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安全防护策略。具体的安全策略如下:

(1)安全分区:根据系统业务的重要性和影响,在主系统上进行分区。所有系统必须被放置在适当的安全区,如认证、加密技术、实时控制系统等关键业务。(2)网络专用:调度专用数据网络和其他数据网络进行物理隔离。采用特有技术在专用网上建立相互隔离的子网,以避免安全区上下级的纵向连接。(3)横向隔离:不同强度设备业务系统的安全隔离可以有效地保护安全区,最关键的最可以对实时监控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施有效的安全隔离。(4)纵向认证:采用身份验证、加密、访问控制和其他手段来安全传输数据。

(二)安全防护技术内容

(1)电力调度数字证书、电力调度数字证书系统是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基础安全设施。基于公钥技术的分布式数字证书系统为生产控制大区的关键应用、关键用户和关键设备提供数字证书服务。电力专用密码与认证技术保证上下级调度中心与厂站纵向数据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安全拔号认证技术。安全拔号技术是电力干净人系统安全远程接入访问的重要防护手段。在各级调度中心(网省、地县与厂站)的拔号应用场合应部署安全拔号认证装置对来自用电话网的接入用户进行安全认证和数据加密传输。

结束语

文章介绍了网络时代的信息管理与电网运行中的信息管理技术,针对电力信息管理提出了安全保护对策,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具体现实运行和普遍定义。

参考文献

[1]向岩,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现代情报,2006年4月。

[2]赵虎等人,供电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探讨《广告计算机信息化》办公自动化,2004年第20期。

(作者单位:国网伊春供电公司)

作者:韩雪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战略投资分析

摘 要:信息管理战略是组织管理、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辅助企业综合管理的体系与信息系统的集成。企业信息管理战略的价值包括企业经营过程广义的范畴,而且与企业长期的商业经营活动和企业价值链升值过程是相互协调的。本文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等领域论述了信息的经济价值及其作用。

关键词:企业信息 管理战略 投资分析

一、企业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信息系统(IS)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竞争对手的效率、产品范围、产品发展、规模、以及管理者战略观点的影响,它是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之上的,是短期和长期并存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IS战略是促进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活动互相连接的催化剂,是企业IM战略中的“枪械弹药库”,是企业的IM战略行之有效的系统资源。

信息管理(IM)战略。职能包括在IT一个部门(或多个IT部门)发挥作用,其影响力已经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的市场战略、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及其它企业的管理控制过程之中。企业信息管理战略作用可以得出如下评价:IM可以重新评价现存的部门及其组织的结构和程序、部门之间的界限、沟通渠道、工作描述和员工职责等。

二、信息管理战略投资价值与风险

“价值”,广义地说,是EIMS实施后企业所产生的所有积极作用的总和。从表面看,实际的资金流出是负的,由此引进新的信息系统、学习新的技能、工作实践所花费的时间、采用的新技术和工艺流程不适应于旧的技术结构而造成企业现有工作模式的破坏等。企业学习价值的一个突出的模式是:企业经营更有效的方式,加上一种改进的技术基础设施和系统集成等。企业信息经济学限定并标注了这些价值和风险,意味着它提供了较为规范的企业EIMS需要澄清的价值与风险概念。

根据EIMS的实施效益分析,的首要问题是投资回报问题,其中包括系统实际实施的收益——“社会效益”。 因为它是企业经营战略发展的“价值纽带”。通过EIMS实施,企业所有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或经营领域所获得的资金收益的结果可称之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价值重组”、“价值流重组”或“价值链重组”。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机构可以通过新系统建立重新定位其更有价值的工作。 而“价值加速度”的观点,表达了企业通过数据和量化手段,利用EIMS载体快速完成企业经营的一次性的现金收益。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企业在设计和实施EIMS项目之前,要充分考虑有关的价值和风险因素,如:投资回报(ROI):这可以根据企业经营方面的任意方式进行评价;战略匹配:部门的建议项目对于EIMS目标的支持程度;竞争优势:在核心活动过程中的集成与管理信息流程;竞争性风险:评价系统应用失败的程度,它将引起对企业竞争性的衰落;风险因素:也就是说,拟建的系统可能并不像它目标值那样发挥效用,使投资风险快速增大;组织的风险:企业经营方面的风险;企业是否已考虑到EIMS可能带来的新的或在原来程度上提高的风险,是否考虑到新系统的实施将会带来企业的组织结构重组等。它被认为是全部风险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企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战略投资分析

企业信息化项目匹配的EIMS投资可以分为:强制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销售业绩的投资。分销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销售POS系统及为促销人员配备便携式电脑等;竞争边缘投资。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基础设施投资。企业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网络管理中心建设、管理用微机与专用计算机设备的投入等;咨询投资。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请有关信息化专业咨询机构对企业的项目投资进行评估与咨询,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投资。EIMS投资评估技术方法: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我们应当尤其重视企业EIMS投资评估的技术性和其它相关因素。下面5种因素值得企业的CIO重视,它们是:

1)评估的时效性。企业EIMS投资评估可能在项目的初期进行,也可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实际进度,在信息化建设实施的阶段区间进行,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周期的间歇或规定的阶段进行。必须注意,企业EIMS投资评估的时效性应当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相吻合。

2)决策环境。企业EIMS投资评估依赖于企业制定决策的经济背景和社会环境。而EIMS投资评估所依赖的决策环境应当解决的技术问题是:①对于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决策过程是持续标准的还是临时的?②企业EIMS投资期望的收益是“硬”的可以计量的?还是“软”的定性的?③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投入与成本和收益相关的数字被认为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④企业是接受价格低的还是昂贵的评估方法?

3)系统。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系统”指的是具有企业全面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同时,也是企业信息流动的载体——企业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的集成。而企业EIMS投资评估所要明确的是:“系统”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是起到支持作用,还是起到核心作用。

4)组织。在评估过程中,必须注意企业的经营状况是稳定的还是易变波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负责人在企业中是否决策人还是一般的管理者等问题。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所关注的是“系统”对企业的经营是否会有一个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是否得到间接收益或是直接的收益等问题。

在企业EIMS投资评估过程中,EIMS投资价值分析试图衡量投资涉及的所有的收益,包括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但评估的焦点首先是企业在EIMS投资以后,企业价值链所增加的价值和企业的最大利益,其次是企业持续成本的节约。这就需要相应的技术距阵来进行实验,以期得到EIMS投资评估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

四、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投资风险与回报分析

检验EIMS系统风险分为三个风险经受阶段:一是设计阶段的风险,分别在项目的负责人、技术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是实施阶段的风险,分别在交接问题、领导问题、定义问题、技术问题、人的问题和接受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交接问题、领导问题、文化问题、技术问题、人的问题和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实施EIMS过程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1)定义的不确定性:评价对用户的要求或规则了解的程度;2)技术的不确定性:关注技术方面自身对执行项目的完善程度;3)IS基础设施风险:评价企业外部提供项目的投资,外部设备的提供和该项目网络环境的支持程度。

参考文献:

[1] Ciborra. C., From thinking to tinkering: the grassroots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16-18 December, 1991, New York, P283-291

[2] Leslie Willcocks & Stephanie Lester, Evalu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vestments: recent UK evidence and new approach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apmean & Hall, 1994,P63 □

作者:房 芳

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树立信息化理念、实现信息化共享、培养或引进信息化所需复合型人才、加强制度规范、保证网络安全等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21

0 引 言

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到第三次信息革命阶段,社会、经济、生活、工作、学习等发生的巨大变化。早上坐公交车上班,扫个二维码,就知道所乘坐的公交车还有几站,是不是买个早点还来得及,当然主干道公交站台都有自助显示屏滚动显示;如果要出行,上携程网,一下搞定来回机票和目的地的住宿问题,不用担心到了目的地找不到满意的宾馆;上天猫或京东商城,鼠标点击几下就买到您所满意的宝贝,无需去商场或超市排队购物、排队结账。生活节奏加快,都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把人们带到了信息时代。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产业。云计算被确认为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这不仅是数据爆炸的时代,更是一个大数据爆发的时代。2012年是云计算实践元年,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2014年是物联网元年,PC时代是以计算机为中心,而到了网络时代则是以软件为中心,云计算时代以服务为中心,物联网时代以应用为中心,最后大数据则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成为互联网的三大核心技术。无处不在的网络,无处不在的应用,无所不能的服务,正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走进高考阅卷现场,重庆市教育局运用物联网对阅卷现场进行全天监控;云计算对高考分数进行快速合成避免人为失误;大数据分析考生成绩,纠偏异常信息。

1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实施科学化管理。随着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到来,在经济全球化、生活数字化、计算机普及、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递、应用和共享是大势所趋,高校财务管理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所需,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向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2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2.1 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来,在世界推进经济宏观信息化的环境下,“经济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等概念应运而生。工作中应用信息化,个别人可能仅仅停留在计算机的应用上,比如:工资发放系统模块、财务软件凭证录入模块、银行付款采用无现金方式等,这些都是会计核算的范畴,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应属于财务管理范畴。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模和程度均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校财务信息化仍有差距。1993年,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正式提出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克莱蒙特大学教授Kenneth C.Green在1990就提出了“校园信息化”(Campus Computing)概念;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在2002年共同启动一个国际性合作项目ACCS(Asian Campus Computing Survey)来了解亚洲地区各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构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对高校财务处内部工作而言,是如何规划业务流程,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对财务管理人来说,想了解资金动态存量、会计核算流程、对外服务情况,领导在办公室,就能了解具体情况。不管是领导、财务处工作人员还是教职工,都能通过计算机或移动通讯设备在财务处综合信息查询平台查询到相关信息。

2.2 财务信息冗余

对会计相关信息要作出快速、及时、正确、全面的判断,并利用信息为领导决策、对外投资、筹集资金、资金调度等提供准确的依据。财务处大量信息堆积,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信息公开渠道不畅,信息了解存在不对称现象。比如:有关资金存量的信息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应该随时随地可以掌握单位的资金状况而不是银行存款由甲提供、财政资金由乙提供、银行贷款信息由丙提供,一相工作的完成要几个人来进行,工作效率就低了,信息的时效性也失去了。信息社会是透明的社会,对财务处存在的大量海量信息要有效利用起来,能对外公布的要全部对外公布,财务处要主动利用财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教职员工服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找上门来去处理事情。此外,重要的信息要加强管理和应用。

2.3 复合型人才短缺

我国高校会计人员大都是会计专业出身的,也有计算机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还有半路出家的,这就导致会计人员良莠不齐。如今信息化发展飞快,高校财会人员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懂财务的不精通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的又不熟悉财务会计知识。现如今既懂财务会计知识又精通相关信息技术的人才真的很少,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尚未注重对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对于时代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有点落伍了。因此,信息化时代复合型人才短缺严重。

2.4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财务和会计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财务会计工作,其中会计法律有5个,会计制度有16个,财务制度有22个,会计准则19个,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2个,会计核算方法11个,会计处理规定35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6个,其他会计制度9个。而信息化方面工信部等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文化部令51号,2011年2月17日发布,2011年4月1日施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39号,2004年7月6日公布,2004年10月11日施行)。2000年11月6日,国家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9月国务院令291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信息产业部令9号《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2001年5月10日发布施行),1994年国务院令1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安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发布实施),共6个。“互联网”“互联网+” “移动通信”政府也在大力推广中,只是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涉及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运用方面的有点滞后,只能参照执行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法律法规。。高校财务工作者必须遵守财务、会计、高校、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

2.5 存在信息化安全隐患问题

信息化都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及相关财务软件来完成的,比如:要查询某部门个人的相关信息,其他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经过财务部门的授权就可以进行访问并调取相关信息,教务部门亦有权限进入财务信息系统查询或调阅相关信息。如此一来,统一信息库的相关信息,全校可能有好几个职能部门的人员经过授权进行访问。但是不稳定的局域网、存在安全隐患的互联网、个别居心不良的不法分子及网络病毒或黑客,都威胁着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安全。杀毒软件再多,版本再高,总有存在的漏洞,加之信息使用者不是信息方面的专家,软件操作不熟练,这都有可能导致计算机被攻击,故信息化安全尤为重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工作。

3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 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观念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原有会计核算现代化、自动化的背景下,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信息化社会的大潮中。当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应该是全校的大事,要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更有效地贯彻执行。

3.2 整合有效资源,实现高校内部信息化共享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因此,关键点不在财务部门,而在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当然财务信息是其中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也是最不易对外公开发布的。但是有关报销业务流程和报销的相关规定、报销手续的规定、不同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手续等有关业务核算方面的相关信息均应可以在网上查询。如果实现了网上预约报销,那么报销单据的填写和提交以及提交单据目前状态(审核、制单、复核、付款),只要输入相关关键信息,立刻可以查询到,这需要借助计算机、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个跨组织、跨部门的信息系统,把全校的相关基础信息(人事部门人员信息、教务部门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相关信息、财务部门预算指标和项目使用进度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关于设备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实现无缝对接,使信息使用者(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凭借不同的身份享有相应的权限,对不同的信息享有不同的查询、采集权限,实现相关信息的有效的、有目的的、随时随地的弹性分享,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高校内部财务信息的共享,财务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即可查询会计业务的状态,公开、透明对外报销业务流程,教职工可以随时了解业务状态,增加对财务人员和财务工作的理解,以进行有效沟通。

3.3 合理配备财务、会计和信息化技术复合型人才

目前高校的财务人员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从干部管理年轻化要求的角度来讲,干部越年轻也好,但是做财务工作则是越年长越有经验,年龄偏大有业务全面、基本功扎实的优点,但也存在接受新兴专业知识方面不如年轻人思维敏捷的现象。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一门新的技术,对于一个财务管理知识过硬的财务人员来讲,不管年龄多大,关键是要有目标和概念: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如何去做,从何下手,涉及哪些部门,怎样去说服领导层,最起码脑中要有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才有说服力。比如:要计划实行网上预约报销,首先要进行政策宣传,以前报销差旅费都是到财务处柜面上,当面等待报销,浪费了很多时间。实行预约报销后,出差人员必须自己在财务处网页上找到业务界面,输入出差时间、地点、城市间交通费用、住宿费、室内公共交通费及出差事由等,并输入项目代码,确认后提交,获取一个内部条形码,根据此条形码在财务处凭证预录入库里占有一个号,且自动生成,不存在插队情况,其他的就是财务处内部人员的工作了,不过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业务状态。其次,要在财务处内部进行整合,业务流程如何设定,对外服务窗口如何设置,既要考虑学校的资金规模,又要考虑人员的流水次数(一个人一周之内来报销几次),还要考虑财务处内部人员分工和岗位设置。再次,还涉及外部银行,是和一家银行合作,还是和几家银行合作,银行手续费如何结算。

在复合型人才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如何拥有一个团队也很重要:有会计人员、有专业技术人员、有管理人员,关键是要有目标,有流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是可以建成的。当然如果拥有懂财务、懂会计、懂信息技术、懂管理、会协作,愿意付出的核心团队,应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3.4 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这有两个层面,即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首先,国家要出台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规定。新华社记者王茜报道:最高法院2016年8月3日出台规定,对网络司法拍卖的平台准入规则、运行模式、个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具体竞拍规则行进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规范。据悉该规定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其次,高校财务部门全面衡量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信息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模块的对接问题。这里主要阐述财务信息的要求,财务部门管理人员要全面考虑信息使用者的身份、使用权限、使用范围以及信息使用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财务内部人员要有详细的岗位职责和分工,信息发布范围和发布权限,信息维护权限和期限,在线解答的权力,信息发布、更新、维护、备份和恢复工作,电子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最重要的是安全措施要到位,详细制定这些信息工作的条例、规章或制度,使财务信息得到高效使用的同时,确保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

3.5 建立安全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体系

在网络条件下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存在着安全隐患,这导致很多高校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积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对于高校财务信息化安全问题,第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第二,要加强财务处内部安全隐患的预警和预防;第三,要设置专业防火墙,建立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借口安全控制系统,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过滤、有选择使用;第四,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管理,预防内部信息任意传播到公共网络平台上,从专业角度考虑可以利用专业密钥法和公开密钥法来完成;第五,要和相关部门签订安全协议,主要有国际通用的安全套层协议(SSL)、网络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和安全的网络电子交易规范(SET)等,加强对网络病毒和黑客的防范,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有效使用。

4 结 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高校的教师,通过信息查询系统,可以在家里通过远程接入进入财务处综合信息平台,查询本月或本年的工资收入明细,可以通过财务信息查询系统直接联系到公积金查询系统,了解个人公积金缴存情况,可以查询本人科研项目的明细或具体项目的详细情况;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项目的使用状态、支出明细及余额情况。

学生可以在家或在学校查询个人学费缴存情况,生源地助学贷款到款和发放情况,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具体发放情况,勤工助学酬金发放情况。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财务处综合信息平台了解该高校的地理位置、学校规模、专业设置、学费收费标准、住宿费条件、几个校区以及对贫困生有哪些帮困政策等信息,还可以在线留言或提出问题。

财务处的领导要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资金存量,就可以进入财务处内部平台,查询关于国有资产状况、规模,一般设备和专用设备信息,一些非财务指标也可以一目了然,比如:某设备的品名、型号、规格、产地、购买时间、维保期间、维修历史记录、使用情况和性能情况等。

校领导(分管财务),要从战略高度宏观掌握高校的资金动态、实时地了解高校的财务状况、银行贷款、银行存款、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个别银行贷款规模,或某一银行某笔贷款的详细资料(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到期日期),及不同银行间的贷款利率对比。

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不同要求人的不同需要,更好地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信息化服务,全面提升财务处对外服务的质量,大大提高财务处会计的核算效率,为高校领导的战略管理提供财务信息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余来文,封智勇,林晓伟.互联网思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2][美]Bill Franks.驾驭大数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金明,康慧华,王璇.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结构模型及特征[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

[4]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

[5]许佳,隋春侠.浅谈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外资,2011(18).

[6]李青春.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32).

[7]杨璇,赵瑾璐.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财政监督,2011(23).

作者:印巧云 李星

上一篇:大学生体育锻炼论文下一篇:项目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