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语文课应当这样上

2023-03-13

第一篇:我看语文课应当这样上

语文课应该这样上

今天听了张雁老师执教的《海底世界》一课,收获颇多。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和迁徙、海底地貌和植物、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张雁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挖掘语言文字,处理教材得当,讲课诗情画意,语言规范流畅,设计与众不同。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兴趣为起点、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一、解读教材,目标明确

教师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饱满的情绪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真挚的情感源于教师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师生只有与文本作深层次的对话,教学才能入情入境。因此“语文教师最好的备课方法就是读书。”张老师执教本节课,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充分的,对教材目标把握准确。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是真挚的。

《海底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点。张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目标明确,能抓住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通过清晰的板书引领学生理清楚文章脉络:课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是学习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对文章中部分段落采用引读的方式作略处理,实现了长文短教,对我们教学篇幅长的文章很有借鉴意义。

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张老师巧妙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情境教学法:张老师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伊始,“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以一段海底录象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在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读,问问,这样过渡自然得体。

2.媒体演示法:张老师修改了教学与多媒体课件,那缤纷直观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100米,200米,500米……”把学生带入了奇异的海底世界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3.朗读感悟法: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张老师精心设计朗读,很有创造性。课堂中以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作充分的对话,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读,实实在在地品,品字、品词、品句,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品出写法之巧、构思之妙。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例如:关联词的学习在中年级要渗透,教师就是以引读法不着痕迹地教学,这是句子训练和内涵理解通过朗读的有机整合。又如,中年级词语教学是重点,课堂中运用了换词、朗读等方法辨析、积累近义词。

三、实践活动、拓展运用

张老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的平台。学生们读写结合,展开联想,写一写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还以“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为开头写段,以小小探究卡的形式延伸课堂,拓展了思维,培养了语言能力。

总之,这节课,让我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而不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张老师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在推进二期课改,深化课堂改革的今天,这样的课给我很多的借鉴。

第二篇:钱梦龙:我这样上语文课

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常听到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了!为什么会有此反常现象?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缺少一点课程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小学,这个总目标是由语、数、英、理、化、生、音、体、美等各门具体的课程分别承担和达成的,每一门课程都只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分担总目标中一个适合自己学科特质的具体目标,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总揽一切,包打天下。比如广受人们关注的思想、人文教育,各门学科都应该从自己学科的特点出发实施之;语文课程由于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比之其他学科有其天然的优势,但语文学科只能从“语文的”角度寻求思想、人文教育的具体途径,绝不能把思想、人文教育作为语文学科自身的目标。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不是政治课或思品课;失掉了“语文”这个基本立足点,就不是语文课了。

语文,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它自身的目标是什么?简言之,就是对学生进行本民族语的教育;具体些说,就是通过读、写、听、说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或许有人问:把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在民族语教育,是不是把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狭隘化了?是不是意味着语文课程可以放弃思想、人文教育?

答曰:否!

语文课不仅要进行思想、人文教育,而且必须比别的学科进行得更好、更有效;但必须强调的是:语文课只能通过“语文的”方式而不是说教、注入以及所谓“德育渗透”这类外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人文教育。

所谓“语文的”方式,就是学习语言(言语)的方式,也就是学生运用本民族语进行读、写、听、说实践活动的方式。以阅读为例,它是学生学习民族语的必由之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诵读、品味、赏析,生成语感,积累语料,学习民族语丰富的表现力;在此同时,必然也受到范文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操的熏陶感染,因为学生学习的文本,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的堆积,而是典范的、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的言语成品。因此,正是对民族语的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是“润物细无声”。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语文,不但没有削弱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恰恰相反,它使这种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完美的呈现。 我教语文几十年,几十年来目睹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学新理论、新思想纷纷登台亮相,但我始终坚守一个立场:我教的是语文,它是一门帮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因此,我的所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

生:可能是“我”埋的,以便暗暗地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众笑)

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 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拿东西吗?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

生:102页倒数第6行:“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拿。

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那么,谁埋的呢?

生(齐):杨二嫂!

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 生: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杨二嫂贪小便宜。

师:这个问题大家解决得很好,我特别高兴。我曾经看到杂志上也议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闰土决不会偷埋的,理由呢?跟我们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这位同学如果写了文章,也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了嘛!

(生大笑)

学生在讨论“碗碟究竟是谁偷埋的”这个“悬案”时,很可能会变成漫无边际、毫无根据的胡猜乱测,因此我一再要求学生“说话要有根据”,要“以文为证”,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推测的依据,这就把学生“脱缰”的思维拉到了对文本语言的解读上,最后求得了圆满的答案。

上语文课只要认定了民族语教育这个方向,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语言,进而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那么,不少老师“越教越不会教”的感慨肯定会变成“越教越会教”的成就感了。

教学行为总是受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我在进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总还要问一问自己: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它是先进的、富于生命力的,还是落后的、陈腐的?这种自问,久之成习,同样也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

我在上世界80年代初提出的“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一直是指导我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它支配着我上的每一堂课。“三主”的内在逻辑我曾经这样表述:“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则是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于“导”(引导、指导、辅导),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必然呈现为一个“训练”过程:“训”,就是教师的引导、教学理念助我得法指导;“练”,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除非没有师生互动,否则必定是一个训练过程。

这些年来,应试式的“操练”愈演愈烈,对正常的学校教育造成了严重干扰和冲击,以致人们迁怒于“训练”,莫名其妙地在“训练”和应试式“操练”之间画上了等号,于是,在一片反对应试教育的声浪中把“训练”也连同脏水一起泼掉了。结果是,应试教育依然如故,正常的训练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连教育部委托专家研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误解、贬低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训练。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等等,哪一项离得开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作文、学会听说,并通过读、写、听、说的实践提高语文素养,更不能须臾离开训练。排斥训练,无异于抽空语文教学的内容,使语文课程蜕变成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跟思品课、政治课、历史课等其他人文学科没有了区别,结果必然是严重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叶圣陶先生生前与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一直十分强调训练的重一路找下去,最后就可以把线索理出来。

(学生看书,找线索,教师边听边写,最后完成板书:

听说倒掉—希望倒掉—仍然希望倒掉—居然倒掉—终究要倒掉)

师:你们看,作者就按这条线索,有时叙述,有时议论,一路写下去。如果说这像在画“龙”的话,那么在哪里“点睛”?

生:最后点睛。(师插:为什么说“睛”在最后?)因为“终究要倒掉”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师:你们看,把文章的线索理一下,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一步不乱。这可以说是杂文的一个特点:杂而不乱。„„

这个教例展示了一个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也主要依靠学生的努力,但教师在学生讨论问题过程中穿针引线、随机点拨的作用也清晰可见。这里解决的似乎只是作者的思路问题,学生实际上学到了关于“什么是杂文”以及“怎样读杂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我的心目中,语文课就是教读课,“教读”,就是教学生读书使之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

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学生自读课文《食物从何处来》后,为了测试学生是否掌握“食物”的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早上我吃了两片面包、一个鸡蛋、一杯开水、一个苹果,是不是都是食物?(其中开水不是食物,因为水虽然能参与躯体的组成,但不能供应能量),这比直问学生“什么是食物”,或要求学生背诵食物的定义,更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我尤其注意避免那些“教学圈套式”的“伪问题”。在某些展示课上常常可以看到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而只是为了从学生嘴里“掏”出一个预期的答案,这个答案其实早已编入了课前制成的ppt课件之中,这种所谓的提问只是一个诱使学生“入我彀中”的“圈套”而已。

我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的很多课都是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的。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就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读书“长进”的过程。经常进行这样训练,学生提问的水平就会逐渐提高,而学生提问水平的提高事实上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我教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和《故乡》,布置“自读”的唯一要求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学生自读《论雷峰塔的倒掉》后提出了不少的问题,试举几例:

1.“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这句用了两个“听说”,显得啰唆,“没有亲见”和“听说”的意思也是重复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胜迹中的一个名目。“胜迹”就是风景优美的古迹,但作者却说它“并不见佳”。“雷峰夕照”究竟美不美?

3.课文第四段“现在,它居然倒了”,我认为应该把“居然”改为“果然”。因为作者是一直希望雷峰塔倒掉的,现在“果然”倒掉,语气好像顺一点。

从这些问题看,学生已经学会了“咬文嚼字”,能够从文本的语言表达发现“矛盾”,提出问题,标志着阅读能力的提高,经常这样训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下面试以第3题的课堂讨论为例,审视一下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所显示的阅读能力:

生:课文第四段“现在,它居然倒了”,我认为应该把“居然”改为“果然”。因为作者是一直希望雷峰塔倒掉的,现在“果然”倒掉,语气好像顺一点。

师:你“居然”敢于为鲁迅改文章,真是勇气过人。(笑)这问题挺“高级”的,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我同意改为“果然”。“果然”表示塔倒是在意料之中,因为塔是终究要倒的嘛!作者是早就料定它要倒的。“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用在这

行使“裁判”的“权力”。

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对问题取得了圆满的共识。于是我请这位同学发表“裁判意见”,他说:参考书上说的,同学们也都说到了,而同学们说的有些意见,参考书上还没有呢!最后我让全班同学总结这场讨论的收获,很多同学都说要向这位同学学习,主动找一些参考书看,但看之前最好自己先好好想一想,不要用参考书代替自己的思考,也许我们自己思考的结果比参考书上的结论更好。

就这样,一场本来只有消极作用的“参考书风波”,变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学指导。

有的老师认为教学机智是某些教师生来就有的“禀赋”,靠的是天生的聪明。其实教学机智也是实践的产物。

首先,是教学理念出智慧。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然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智慧往往由此而生成。比如,当学生提出了没有思考价值的幼稚问题,我当时想:如果轻易否定学生的问题,告诫他“以后不要提这种幼稚的问题!”肯定会打击他思考、质疑的积极性,并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不要随便提问。这对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压抑和伤害。在这样的情势下,“逼”得我不得不“急中生智”,终于采取了一种巧妙引导的手法,既保护了这位提问的学生,又加深了对少年闰土形象的认识。

其次,是长期践行生智慧。我们不妨从反面设想,如果老师长期习惯于主宰学生,控制课堂,提问也只是为了诱使学生入我彀中,这样的教学实践如果长期不变,日久成习,必然导致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萎缩,“教学智慧”从何而来?!

教学智慧只能是在“学生为主体”理念指导下长期践行的产物。

(本文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第三篇:我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江西省浮梁县勒功学校

王建来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这一阐述,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农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有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与广大语文工作者分不开的。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它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语文教学主要为应试而进行

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下,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举步维艰,其教学工作依然摆脱不了应试的困扰。如:(1)常规教学,一切以书本为准,教师照本宣科地灌输与语文考试相关的知识,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2)狠抓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重复繁琐的机械训练,造成学生课业过重。(3)“哑巴语文”现象。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不平衡,说话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别说学生的交际能力,即使是有准备地讲故事,也难做到流利连贯,更甭说生动形象、绘声绘色了。(4)因为应试,忽视德育、美育的渗透。(5)轻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实践活动少而又少。如此种种语文教学现象,其背后只有一个目的:追求考试高分。其实,似这样重机械训练而轻思维引导,重知识积累轻智慧启迪的“语文教学”充其量只能算作“语文应试训练”,它是与语文素质教育相悖的。

2、机械的业务管理与片面的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的应试性缘于其机械的业务管理与片面的教学评价。长期以来,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业务管理与教学评价基本上沿袭应试体制下的一整套做法。其主要内容和方法可概括为“两规一考”:“两规”指教案的设计有规定的标准化程式,练习的布置与批改有规定的数量和要求;“一考”即一张试卷见分晓。据说这种管理与评价“便于操作,便于检查”,且“最能说明问题”。当然,即使是最先进的教育体制,也同样少不了管理与评价。问题是像这种教条式的管理与评价,一方面,由于它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由于“一张试卷见分晓”的局限性,导致对语文教学评价的偏颇,客观上造成教师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思想,从而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不能说这不是一种遗憾。

3、教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实际情况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不尽人意。这主要表现在:(1)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转变,对素质教育思想知之甚少或知之不多。(2)知识结构陈旧单一,缺乏丰富的文化科技知识,缺乏对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缺乏对语文教改的探索精神。(3)语文教学管理能力的缺失。缺乏对科学的民主教学管理的认识,重教法的研究,轻学法的探讨;重教师的指导,轻学生的主导;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4)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趣味性、幽默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5)不能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要走出语文应试的误区,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要重视以下五个问题:(1)传授知识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对学生的考查评价,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弱化考试分数的作用。(3)加强说话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4)重视德育和美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5)重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学校和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2、业务管理与教学评价应遵循客观、科学、发展的原则

众所周知,业务管理与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其作用非同小可。所以,语文教学改革首先是管理与评价的改革。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新的管理与评价制度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客观性原则。管理与评价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效果。对教师的教改得失应公允评价。(2)科学性原则。语文是科学,其管理与评价应具有科学性。语文教学是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目的的,它与体育达标(都有量化标准)不同,其教学工作不都是可以作量化要求,而是要改革“两规一考”的量化标准及其作用。教案、练习和考试应“不拘形式,讲求实效”。特别是考试,《语文教学大纲》(2000年版)第一次明确规定:“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估依据。”1998年,上海闵行区就语文中考进行改革,“语文就考一篇文章”。这对我们应该是一种启发。(3)发展性原则。管理与评价应首眼于教师的教学改革和能力提高,着眼于学生进步和个性发展,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要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要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切不可将它变为整人的工具。

总之,管理与评价应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3、从我做起,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先要转变语文教学观念,认识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教学观念正确,教学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和动力。其次,认真钻研语文教育理论、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拓宽文化视野。第三,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第四,练好“三字一话”基本功,为语文教学服务。

发表于《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12期

第四篇:我看新时代的语文教师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文化面前,社会对于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要求也在飞快地提高。语文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以及指导写作那么简单,能不能适应飞快涌现的新生文化现象,并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消化吸收精简进而有效的将正确的积极地信息传授给学生,是对新时代的语文老师的新要求。

作为抓着八零后尾巴抢在九零后前头出生的我,不止一点的感觉到了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的认识上的落差。就像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代沟的存在,师生之间的代沟也是不能忽视的。当一个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用充满现代信息的话语传授知识,较之刻板的传统教学,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满嘴流行词汇永远站在潮流前沿的不见得就可以做一名合格的好的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一名学生,也是一名未来的语文教师,对于在现代社会中语文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学养。对于教师这一角色,当学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时就需要教师上场“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信条,是为人师者必须做到的,是不可颠覆的。这需要教师本身有雄厚的知识储备,且应该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老祖宗的话是可以奉为经典的。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实不断丰富,要永远比学生多学一点,这样才可以有教学的资本,在讲台上才能有话可说,有好话说。雄厚的知识储备,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是我们现在要谈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高要求。就算不能学富五车或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最起码的文学常识应该信手拈来,并且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会学生更多的,更实用的正确的文学知识。

其次,修养。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个人修养是一定要高的。结合最近网络上以及身边发生的令人寒心的事,对教师本身的修养问题,我们应该加以更多的关注。教师对于学生的教授,不只限于书本知识,不只是教学生怎么学书本怎么考高分,最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怎么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试想一个品格不高追求不高的老师,能教给学生什么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师就像是模具,老师什么样儿,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浸染。所以,修养问题从教师抓起,让教师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中华几千年瑰丽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的建立,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第三,敏感性。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网络文化、手机文化各种新鲜的文化形式层出不穷,内容更是良莠不齐。各色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社会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尚且分辨不清,何况阅历不深的学生。而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接触新文化的机会,接收新文化的速度比较起来迅速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因为接受了不良信息而酿成的悲剧也是层出不穷有目共睹的。整顿社会风气是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有效的阻止悲剧的发生,重点还在年青学生一代的教育上,由此,学校,教师,扮演的角色更是重中之重。我们所接触的各式信息,不管内容如何,大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的,也就是说,在学生的这方面教育上,语文教师的责任更重了。作为语文教师,对各色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接触新信息并消化之分析之,将精华的传授给学生,糟粕的更要教育学生摒弃之。通过课堂,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仿冒的甚至是有害的。为学生点一盏明灯,教会学生怎样分辨面对的信息轰炸,提高眼力,学会判断。从教室走出去的不只是学生,更是积极的新文化。当这些融入我们的生活,和谐也就不再是口号。

年青一代是希望,在这个信息轰炸的年代,在雅俗高低各色文化的洪流中,能够不被污浊沾染,单纯靠社会的力量是不够的,也是不实际的。年轻人自身要提高眼力,自觉有效地分辨知识和信息的真假善恶,积极主动的传播健康文化。这些,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如此。

第四,才艺。做到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尽可能广泛的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现在的学生,个性极强,见识也广,教师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学生心悦诚服,没有一点真本事是压不住的。用学生的语言传授知识,让学生自主的产生共鸣,对于教师展开教学,学生享受课堂,是很有帮助的。学生会佩服真正有水平的老师,反之,对于自己不承认的语文教师,学生的反抗威力是不容忽视的。我就曾有过亲身经历,眼见得一位语文教师被学生呛得哑口无言,形容之悲戚让人不忍一视。

总结起来,语文教师是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师的,语文教师承担的更多,也更重要,这与我们的国情是有很大关系的。在一个以汉语言为母语的,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积淀的传奇的国度,语文教师既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文化追求的责任。可以说,语文教师,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师角色。

语文教师,既要有丰厚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品格,同时与时代接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新时代,语文教师不但是教授课业知识的讲坛上的老师,也是提升国家新一代的辨识力的老师,更是把握社会文化风向的舵手。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做实几件事

陈小平

2013-2-27 16:05:07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太原)2010年5期第4~6页

【作者简介】陈小平,江苏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课改以来,因为工作的原因,笔者先后听了1500多节语文课,这些课既有国家、省市级大赛课,也有城镇一般小学、甚至还有村小、教学点老师的课。这些课和过去相比,无论是理念、方法、手段,还是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互动交流等,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透过这些看似热闹、新颖的课堂,我却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应承载的一些核心的东西,竟然被那些华丽的表象所淹没、覆盖,有的甚至于丢失了。这是我最感不安和担心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最需要下工夫把以下的四项工作做精细、做扎实,做出成效来。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虽然没有把学习兴趣列为明确、具体的显性目标,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性目标,这个目标比任何一项具体的知识目标要重要得多。我个人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段,其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及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某个字不会写、写不好,某篇课文或一小段文字读不流畅,某一篇习作写不好„„教师千万不能着急,更不能动辄批评、讥讽,甚至让学生机械地把每个字抄写多少遍、把每篇课文读多少遍。因为那样会使学生一提到语文就讨厌、反感,一学语文就害怕、痛苦!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激发、保护好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师才会在每日的课堂教学中以慧眼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继而给予表扬、鼓励,坚定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力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亲近这位教师、去亲近这门学科,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而这来自于原动力的信心,将会让学生享用一生。

良好习惯的培养,小学是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这样一些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一是喜爱阅读的习惯。教师通过引领、鼓励,让

学生平日里一有时间,就能拿起身边的课本、报纸杂志或课外书籍静心地阅读起来,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二是认真书写的习惯。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认真、正确、美观地写好每一个字。三是勤于请教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应学会经常请教“无声的老师”——工具书,或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家长、邻居、朋友请教,做到不耻下问。四是善于观察、积累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进行生活的积累;同时养成对经典诗文、佳句多诵读记忆的习惯。五是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不仅是书面的,还有口头的。六是自主检查、修改的习惯。作业、作文、考试卷或一件事做完后,要指导学生养成先自己检查、发现问题,然后修改、矫正的习惯。

第二,教会学生读书

这里所说的读书,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读书的能力;二是学生的广泛阅读。

学生读书的能力,特别是朗读,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已被教师们所普遍重视,可在这些朗读声中,却隐藏着许多的问题:一是教师仅满足于让学生出声地读起来,认为这就是学生在读书了;二是教师不进行科学朗读方法的指导、训练,学生自个儿摇头晃脑地在那儿唱读、拖声读、破着句子读、添字落字读,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了;三是教师不提任何要求,读完也不进行检查、评价、矫正。

对于朗读,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把每个句子读通顺、读流利,然后再考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所谓有感情地朗读,绝不是在人为技巧训练下拿腔拿调地读,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通、读懂、理解课文内容后,用自己的理解、感受去朗读、表现课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感情朗读”。

关于“有感情地朗读”,我还想对教学一线的教师提醒两点:一是我们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不是都需要学生有感情朗读的,也不是课文的每一段话、每一句话都要有感情朗读的,我们要看具体文体、具体句段,区别对待,如说明性文体、叙述性的句段,根本就不需要有感情地朗读。二是小学生的朗读应当有梯度要求,低段主要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更好;中高段在读通顺课文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指导、训练。在小学阶段,仅仅让学生学会朗读还不够,还要让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诵读、

略读和浏览,从而具备现代人所拥有的阅读能力。

对于学生广泛的阅读,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外阅读只有一个大致的建议及阅读量的要求,没有具体的年级、年段阅读的篇目,更没有现成的阅读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为学生开列出不同年级、不同年段的阅读推荐书目。开列推荐书目时,应当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低年级,主要阅读短小、浅显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兼顾科学小故事、小知识等,一般为绘本、拼音读物;中年级,主要阅读长篇的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科幻作品、民间故事、短小科普读物及浅显的历史读物;高年级,主要阅读现代、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长篇科普读物、经典名著、天文、历史、地理、军事书籍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有规划,要成序列,要尽量多涉猎一些领域,只有这样,学生的视野才开阔,知识面才广,知识结构也才能逐步完整。当然,在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对一生有用的书。

第三,教学生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目前学校的写字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一是要求不严。二是重识轻写。三是方法单一。

写好字不仅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更是我们学校和教师应当认真完成的一项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一是把写字教学真正摆上位置。写字看似一件小事,但对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身心素质、智能发展及个性塑造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基层学校提出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口号,我觉得非常好。二是把工夫下在课堂上。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每节语文课要用不少于5到10分钟的时间来教学生写字。小学生的写字,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之下进行练写字,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字越写越好。否则,学生课余、回家写字时,握笔方法、坐姿坐态、写得正确与否都得不到及时指导、矫正,虽然完成了教师在写字量上的要求,但在质量方面却大打折扣。三是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师在教学生写字的同时,自己也应当以身作则,做好示范,认真、工整地写好板书、批语、备课笔记等,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去感染、影响学生。四是科学指导、严格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在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指导、多帮

助、多鼓励,并严格要求,从而保证学生一笔一画地写好每一个字。

第四,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

表达有两个方面:一是口头表达,做到能说会道;二是书面表达,初步学会写文章。

语文学科专门开设了新的课型——口语交际课,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让我们重视和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新的课型,从目前教学状况来看,离课标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许多教师对其核心要义——互动交流理解不到位。《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一是要认真上好口语交际课。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不是跟着教师每堂课练讲几句话,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怎样说话,学会如何规范、得体、文明地把话说好,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及交际能力。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说起来。在口语交际课或日常生活中,要面向所有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大大方方地进行表达、交流。三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表达实践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最好、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言语表达实践中去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习得方法,从而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四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言语表达是一项综合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越是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越是积极发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羞于表达、不愿意公开表达。所以,教师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多给学生以鼓励,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乐于表达。

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目前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每周的两节习作课。对于小学的习作教学,我想给一线的语文教师们提几点建议:一是目标定位要清楚。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写作文的起步阶段,其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要降低要求,切忌用作家、成人、优秀学生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习作水平,要少批评、指责,多表扬、鼓励。到小学毕业时,学生能在40分钟内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写出不少于400字的文章来就可以了。二是让学生多一些自由表达。不要人为地增加条条框框的约束、限制,逼得学生讲假话、套话、空话,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很难,害怕写;

要鼓励学生想写就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试想,学生什么也写不出来,教师从何帮助、从何指导啊?只有当学生写下了一句句、一段段文字,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指导并逐步规范、提高。三是强化过程性指导。现在的习作教学,大部分都是教师在学生习作前讲一讲要求、如何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带回家写作文,写好后交给教师批改,有时间教师再作一个总体的点评,下次习作课发下本子时学生看个分数完事。这样的教学过程,缺少教师的过程性指导,学生根本就不清楚本次习作究竟好在哪里,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去修改、提高。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习作教学流程应当是:1.作前指导用时要少、要适度,宜粗不宜细,在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的前提下,重在精心创设与本次习作相匹配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尽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作,教师边巡查、个别指导,边发现好的习作及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作后指导准备第一手资料;3.习作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作后的修改,并进行讲评,或赞扬、鼓励,或指出不足及修改要求;4.学生再次修改、誊写;5.教师批阅、讲评。四是注重读写结合。学生书面表达水平的高低,一方面来自于大量的习作实践,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不同文本自身的特点,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小练笔。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计划、科学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有丰厚的积累。

小学语文姓“小”,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基础的教学,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本着为学生一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想法,把应当做实的事一件一件地、日复一日地做扎实,做出成效来。唯有这样,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一天天地提升。

上一篇:物流仓储公司岗位职责下一篇:网络安全宣传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