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论文范文

2022-05-1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商品混凝土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化、规模化的混凝土工程日益兴盛,推动了商品混凝土不断增长的需求。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对规范市场运行,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仍存在一些管理缺陷,本文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一些管理要点。

第一篇:商品混凝土论文范文

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分别在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配比设计技术层面以及生产质量管理层面详细论述了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内容,可以为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技术;管理;

0引言

商品混凝土由于技术成熟,有助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可以针对强度、耐久性、防冻等不同性能要求进行配比设计,易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因而应用非常广泛。然而由于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施工原材料、配比设计、供料比例、生产设备性能等环节控制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强化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不断改善商品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性能,已经成为现阶段商品混凝土生产的重要管理内容。

1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1商品混凝土生产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1)水泥。对用于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水泥选择应该根据采购方对于混凝土的设计以及施工要求确定,一般选用通用的硅酸盐水泥。在进行商品混凝土生产之前,应该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以及凝结时间等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试验检测,以确保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2)集料。用于商品混凝土生产的集料应该满足国家技术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对于粗集料应该选择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碎石,细集料则选择颗粒洁净、级配适当的天然砂或者是机制砂,对于用户商品混凝土生产的集料应当分别对颗粒级配、含泥量以及针片状含量等逐项进行查验,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3)掺合料。目前用于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以及矿渣粉等掺合料,对于掺合料掺量的确定应该通过混凝土配比设计试验确定。对于用于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掺合料,应该重点对掺合料的细度、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烧失量等进行试验检测。

(4)外加剂。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外加剂种类较多,对于外加剂的质量要求,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确定。用量则必须以商品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确定。

1.2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应该根据供应的原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的具体应用环境等几方面,单独进行设计。在进行商品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室内试验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的差异,对于水泥、水或者是外掺剂等用量进行必要的分析调整。在商品混凝土的配比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较多,应该根据商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来确定所使用的外加剂种类及用量,同时应该通过试验分析外加剂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以确保满足使用要求。在商品混凝土的试配过程中,应该以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工作性、坍落度、表观密度等指标进行控制,同时充分考虑到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以及对于初凝时间、坍落度损失的要求。

1.3商品混凝土生产阶段的过程控制

对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应该尽可能的采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尤其是对称量系统进行控制,以确保称量的精度,加快生产进度。对于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精度要求,应该按照下表执行:

在进行商品混凝土的首盘生产时,应该及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查,确保满足生产要求或者是经过适当的调整以后方可作为施工配合比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使用。由于材料波动、环境条件变化等也会对混凝土的配比产生影响,尤其是砂石的含水率对于整个混凝土的用水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反馈的混凝土质量动态信息及时调整配合比,如果当混凝土生产出现异常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后应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验证。在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搅拌,确保搅拌时间的充足,对于掺加引气剂、膨胀剂或者是钢纤维材料的混凝土,应當适当的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在商品混凝土出厂以前,应该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检验,同时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的取样频率抽样制作试件进行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合格。

2商品混凝土生产管理措施分析

(1)合理的制定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在企业内部成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时根据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制定原材料、生产过程和半成品、成品的关键控制点和内控技术指标,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查落实,同时对于施工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的分析原因,并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其次,应该完善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制度,重点包括质量检查、技术管理制度、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制度、混凝土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制度、计量系统的定期计量校验制度、配料计量控制制度、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2)加强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上,首先应该成立功能、设施健全的实验室,并制定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试验检测流程,重点对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混凝土进行检验和试验检测。在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上,试验检测部门应该重点加强对出厂产品的试验检测,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出厂预拌混凝土质量试验检测,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稠度、含气量、氯化物总含量等所有的技术指标进行试验检测,以免后期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3)加强对于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监督管理重点检查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活动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正常和有效运行,质量管理部门能否正常履行职责,混凝土的生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是否按规范、标准的要求执行。同时定期检定计量设备、试验仪器,督促试验室按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对于影响商品混凝土生产施工质量的问题,应当及时责令负责部门进行调整纠正,确保混凝土出厂、交货时质量满足要求。

结语

原材料的质量、配比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因此,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应当深入细致的排查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并有针对性性的采取技术控制措施,以控制质量问题,确保商品混凝土的性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 胡培琴,黄献华,唐煌.现代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 工程质量. 2011(S1) .

[2] 胡瑞利,谢滨,李明.论商品混凝土加水的危害及预防[J]. 工业建筑. 2011(S1) .

[3] 马永胜,侯庆亮.混凝土泵送剂中的缓凝组分对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浅析[J]. 商品混凝土. 2011(10) .

作者:牛焕玲

第二篇: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要点

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化、规模化的混凝土工程日益兴盛,推动了商品混凝土不断增长的需求。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对规范市场运行,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仍存在一些管理缺陷,本文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一些管理要点。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随之迅猛发展,使商品混凝土的需求日益上升。商品混凝土的出现,成为建筑工业化的显著标志,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和施工用地、保护周边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混凝土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和质量提升。

一、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生产供应商存在的问题

(1)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是生产过程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比例直接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要么身兼多职,精力分配不足,要么专业知识不过硬,使产品的质量缺乏基本保障。

(2)针对选择原材料,厂家所采用的砂、碎石等一般来源稳定可靠,即使质量有波动,目测就可以发现,所以,其质量可保障。但混凝土的关键组成部分外加剂、水泥等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厂家选用的水泥及其它材料未进行质量检查,有时存在强度不足、凝结时间偏差大的问题。对于商品混凝土即配即用的方式,质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而在销售环节,部分生产供应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有意改变水泥和掺合料的比例,没有遵照规范的配合比。通过降低水泥掺量和提高掺合料量进行生产,导致了出售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低下。

(3)生产供应商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缺乏积极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关于商品混凝土的问题。许多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特别是有些施工管理人员对商品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和规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2.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半成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单位不能完全决定其最终产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建筑施工单位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管理,同样导致了商品混凝土出现较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

(1)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不具备科学完善的配置知识又为简便省事,擅自加水调整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导致强度不合格等严重问题。

(2)商品混凝土在交接完毕后,坍落度是双方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某种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甚至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商品混凝土的现场交接和验收在整个使用过程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施工单位发现运到的混凝土和易性、坍塌度等不达标,并未及时将不合格的商品混凝土退场,而是继续施工应用。有些施工单位甚至直接对混凝土不进行验收和质量检查便直接使用,随后一系列质量问题接踵而至。

(3)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性的建筑材料,使用后出现裂缝是最常见的现象。虽然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但混凝土浇注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是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在实际应用时,会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振捣及养护等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保证工程质量,但仍有一部分单位并未严格执行。商品混凝土应用效果缺乏样本参考,使工程整体出现潜在的安全问题。此为,在商品混凝土浇筑成型一段时间后,建筑施工单位未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造成收缩开裂等问题。

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对策

面对商品混凝土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为切实提高其应用质量,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生产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和产品质量监管

根据混凝土相应的规范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资质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供应商企业内成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现对商品混凝土生产的全面质量监管,原材料质量检验、配合比科学化、设备及时校准、计量的准确性等,避免配合比不合理、计量设备不准导致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最关键点在于有无偷工减料,实际生产是否能够按照对外提供的配合比进行。若检查出当中发现了个别商家混凝土出现了质量问题,应该公布公开,并记录其不良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落实相关单位责任。

2.施工单位强化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

建筑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强化商品混凝土各施工环节的管理控制。建筑施工单位在设计具体施工计划时,根据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及供应企业提供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详细制定有序的施工计划并交予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严格贯彻落实。有些情况下需要专家来对施工方案论证其可行性。施工单位要规范其行为,对浇筑和振捣工作以及浇筑混凝土之后的养护等环节严格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工作性作出科学的判断后,测试其坍塌度,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要求,满足施工标准。在运送到现场时,不能随意加水增加流动性,改变商品混凝土的坍塌度。严格按规范的规定随机取样,制作试块,如实出据报告,以真正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3.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除进一步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监督机构的监督体系,应逐步完善建筑施工单位、监理部门以及政府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机制,以行业协会作为媒介,有效推动体系的日益完善,提高实际工程效益和社会信用度。逐步推进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企业诚信规范、行业自律和社会政府测评监管的全方面质量管理建设。

三、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优良和强有力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需要生产供应商、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的多方合作,严格控制,相互监督,完善相关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商品混凝土质量整体性提高,对进一步规范市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使商品混凝土达到最优的使用状态,满足社会及工程的全面要求,从而促进商品混凝土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则林、李党义.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J].建筑装饰与施工管理.2014

[2]李维、宋金堂.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工程应用.2011

[3]王韬.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

作者简介:

曹春龙(1976.02~),男,汉族,籍贯:江苏省兴化市,本科,学士学位,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混凝土技术、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

作者:曹春龙

第三篇:探讨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摘 要:商品混凝土的诞生改变了过去人工拌制及现场非专业化搅拌浇注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带动产业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关注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从行业管理,透视建筑工程质量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文章对商品混凝土及其生产的特点,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可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生产特点;质量管理

前言

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简称为“商砼”,俗称灰或料: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现代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使混凝土的质量更稳定且易于控制,是混凝土生产技术的一大提高。

1. 商品混凝土及其生产的特点

1.1 随拌随用

由于用户的要求各异及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如必要的工作性能、性能存在经时变化等),作为建筑材料的商品混凝土不能储存,只能按用户的具体要求临时生产,随拌随用。

1.2 受原材料影响非常大

作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本身,受其组成原材料的质量和掺用量的影响非常大,如水泥的组分比例,外加剂的性能、用量及与水泥的相容性,砂石级配及含水率,水胶比等,混凝土质量对上述因素的变化非常敏感。

1.3 受环境影响明显

混凝土的相组成及强度、耐久性等特性,除受原材料影响较大外,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影响也较大,且随时间而变化。

1.4 商品混凝土只是半成品

考虑到房屋结构对混凝土最终的强度及耐久性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站供应的混凝土只是一个半成品,要最终达到结构要求的强度、耐久性能等使用指标,还需要考虑运输、浇筑(包括振捣)、养护、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5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

尤其砂、石一般为地方性材料,性质不易改变,质量不容易控制,更不易改善,只有想办法去适应它。

所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众多且原因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有些原因,我们还不能认识清楚,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有时只能靠经验处理,有一定的盲目性。

2.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选用优质的原材料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是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2.2 加强生产前期管理措施

2.2.1 加强原材料的管理

(1) 石堆场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积水。水泥、粉煤灰等粉料筒仓有防潮、防湿措施。

(2) 砂、石按品种、规格分隔堆放,严防混料,避免混用或错用。

(3) 各种材料标识清楚,特别是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贮存仓,进料口加盖上锁,并由专人管理,以防止进错料或受污染。

2.2.2 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工程所需的耐久性。

(1) 用低水胶比、富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氯离子扩散、硫酸盐侵蚀性能和对钢筋的长期防腐蚀性能。

(2) 掺适量的优质高效减水剂,大大增加减水效应,显著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强度。

(3) 掺加适量优质粉煤灰、矿粉,取代部分水泥和部分细骨料,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稠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2.3 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1) 结合具体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状况,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理论设计计算、试验和调整。由试验室通过试验取得的配合比在生产前再进行复验,符合规定要求后,方能应用于生产。

(2) 混凝土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在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进行,由试验室掌握,根据工程情况、设计要求、气候变化、运输距离、原材状况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整。

2.3 过程控制措施

2.3.1 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 确保计量精度。

配料系统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部分,有条件的工程尽量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当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输入计算机后,电子称对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混凝土需按配比严格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定期进行计量动(静)校验,以确保达到GBl4902《预拌混凝土》规定的计量要求。

(2)确定合理搅拌时间。

根据搅拌机类型、实际搅拌效果、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问。

(3) 加强过程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当班人员除随机抽样检测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

2.3.2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1) 根据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和原材料特点,将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如缓凝性、强度增长规律、养护方式等)情况在技术交底时告知施工班组,使有关人员更加深刻认识和熟悉混凝土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

(2) 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出站到浇筑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质量。

(3) 在施工现场随机进行混凝土取样,并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4) 为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搅拌站派出现场服务员或技术人员,监督处理现场的质量问题,并及时与搅拌站有关部门联系、反馈信息。

2.4 加强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手段。强化原材料、混凝土质量检验应做到:

(1) 把好五关、做到三个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确保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

(2) 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3) 加强信息反馈,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质量,充分利用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3.小结

现代建筑结构工程中,混凝土是用量是最多的材料之一,就目前包括国际最先进技术也是不可替代的。商品混凝土专业化生产有着传统拌制方式和现场搅拌方式更多的优势,从技术方面利用原材料优势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专业化供应不仅从费旧原材料利用方面做到成本与环保双赢,同时大大降低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对整个城市的环保贡献有着非常的积极意义。

作者:刘阳科

上一篇:行政赔偿法论文范文下一篇:房地产市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