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2022-09-11

伴随网络应用的快速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完美融合, 移动互联技术应运而生, 由此极大改变了用户的沟通方式, 双向交流、实时沟通成为主流, 在此背景下, 各类强调用户交互和情感体验的通信软件成为用户追捧的对象。微信就是其中一款优秀的通讯软件,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快速传播文字、图片、语音及视频, 可支持多人聊天, 同时允许通过好友点赞、评论的方式实现信息传递, 也增加了摇一摇、漂流瓶等体验式服务。微信集移动便捷、互动性、共享性等诸多优点于一体, 一经推出并深受用户欢迎, 于是如何基于微信平台开展服务便成为各类组织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 图书馆人亦大胆创新、积极探索, 将微信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

一、微信简介

2011年初, 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 作为一款手机通讯软件, 它支持通过手机网络传递文本、图片、文字和视频, 设有群聊和单独聊天两种模式, 还提供摇一摇、附近人、漂流瓶等移动交流全新体验, 目前也把购物和游戏等热门应用纳入服务平台, 提升用户粘度。截止至2013年11月, 微信软件注册用户已经超6亿, 是亚洲地区用户群体最大的移动通信软件, App应用下载已长期位列前茅。随后, 腾讯公司又开发了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公共服务模块, 个人及组织可以通过公共账号向关注的特定用户群发针对性的消息。个人用户可以通过扫一扫添加公共账号为好友, 关注后就能及时收到公众号发送的消息, 这种针对性强的信息发布模式很快受到企业的欢迎, 他们基于微信平台开始产品或服务营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信公众平台以其超强的交互功能、精准的信息到达率和近乎免费的使用成本, 受到了广大政府、企业、媒体等公众用户的欢迎, 目前已经成功应用到金融、传媒、旅游等众多领域。截止目前, 全国的微信公众平台数量已经达到500多万。大量图书馆也逐步建立起微信公众平台, 向关注者提供参考咨询、图书导航、图书馆简介等服务。

微信的主要优点在于:1.兼容多种通信网络和操作平台。微信可以在移动、联通、电信3大通信网上应用, 也支持苹果、安卓、塞班等不同类型的移动操作系统, 兼容性为微信培养广泛的用户群体奠定了基础。2.支持多形式的信息交流。微信允许用户传播图片、文字、语音和视频, 也开通实时对讲功能, 丰富的沟通形式极大满足了用户的体验乐趣, 提升了市场占有率。3.突出的社交功能。网络调查显示, 各类社交网络成为网民喜爱的应用方式, 而微信通过“朋友圈”满足了信息沟通的需要, 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满足了用户寻找新朋友、拓展社交网络的情感诉求, 这都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社交体验。

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的功能包括:1.群发推送消息, 针对特定用户发送相关信息, 这将优化信息传播的精度和针对性。2.关键词自动回复, 公共账号能实现相关问题的在线回复, 方便双向沟通。3.一对一的单独互动交流, 用户可以发送相关请求获取相关信息, 公共平台账号实时解答, 答疑解惑。这些功能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读者培训、入馆教育、信息素养培育等工作方式完美契合, 如能运用得当, 将有效的提高读者的阅读体会和研究学习的效率。而微信公共平台的后台可以支持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二种管理模式, 开发模式包括了编辑模式的所有功能, 并可调用网络API, 实现对信息的快速查询;可对接数据库, 与网络完美结合;可二次开发;回复内容突破300字限制, 使平台更具备智能化特点。

二、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一) 微信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截至2014年6月, 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27亿, 较去年同期增长3千万人。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 首次超越80.9%的传统PC上网比例, 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得以巩固, 而网民在手机信息获取类、沟通交流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数量不断增长的手机网民, 对图书馆开设微信信息服务是十分有利的, 同时, 网民喜欢通过社交应用获取信息更有助于微信在图书馆服务过程的推广应用。同时, 微信的免费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粘度, 相较手机通信费用, 微信的对讲、语音通话、视频发送等暂时无成本, 这种低成本而高效益的服务自然倍受用户亲赖。另外,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求个性化、及时性, 而微信的定向群发和支持一对一交流能有效满足服务模式的要求。

(二) 微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 大部分图书馆借助微信为读者提供新书推荐、图书馆介绍、阅读活动、入馆指南、借阅统计、开放时间等方面的服务。虽然极大方便了用户与图书馆的沟通, 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公共平台的使用不充分。图书馆的公众平台仍以文字为主要的推送载体, 这种单一的形式, 一方面影响了信息推送的效果, 同时也易让用户产生距离感甚至是厌烦情绪, 另一方面使公众平台的使用率和关注率下降, 进而使其丧失在用户群中的地位。2.微信服务的个性化不足。网络环境下, 用户的信息需要越发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及专业化的特点, 而现有的微信服务内容大多属于共性服务内部, 主要还是集中在面向所有用户群体的信息推送上, 而很少有结合本馆资源特色、用户需求特点的个性化服务内容, 这也让各图书馆的微信服务平台特点不鲜明, 陷入了雷同的窘境, 难以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3.有效信息的更新不够及时。适当的信息更新频率是提高微信公众平台关注率的有效方式, 而目前部分图书馆的微信平台疏于日常管理, 只有在临时性的阅读活动或发布通知时才会使用, 信息推送具有偶发性和随意性, 微信平台缺少专人管理, 信息更新不及时, 甚至有部分图书馆只建不用, 开通后就再无人打理, 给用户带来非常不好的使用体验, 更谈不上微信平台功能的发挥。4.人工交互力度不够。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的自动回复功能, 开发设计好相应的回复内容, 方便关注者的提问, 但正是对这种自动回复的依赖, 图书馆对人工回复不积极热情, 不利于用户与图书馆的沟通, 限制了用户群体的培育。

(三) 加强信息服务中微信应用的建议

1.

图书馆必须重视微信的利用, 认清微信的优势, 结合本馆实际情况, 开设微信服务平台, 并在读者培训、检索课程中强化对微信服务的营销和推广, 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并使用图书馆的微信服务。图书馆也可以考虑将微信二维码印制在图书借阅证上, 也可以在官网主页上展示, 便于新读者通过扫一扫而进行关注。同时, 图书馆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起阅读活动, 在朋友圈进行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也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主题活动, 保持微信的信息更新频率, 让图书馆及服务深入人心, 让微信成为图书馆营销的重要阵地。

2. 推出基于微信平台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借阅记录以及到馆频次, 定期向特定群体推送相关新书目录, 还可以与用户的借阅信息关联, 直接发送图书到期提醒、新书到馆提醒、图书预约、新书推荐购买等个性化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强调的是对用户需求的调查, 而微信的互动交流为图书馆真实地获取读者的需求提供便利, 图书馆可以通过调查、一对一人工访谈、随机抽样等形式完成与读者的沟通, 了解用户的需求, 进而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内容。

3. 开展微信服务平台的精细化管理, 发挥其最大功效。

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的开通或采用是非常简单的事, 但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不能只建不用, 及时的信息更新和精准的信息发布是全媒体时代保持关注度的重要手段, 即使不能每日更新, 也要2-3天发布一次新消息, 过低的信息推送频率会导致微信服务吸引力的下降, 最终让此服务成为鸡肋。因此, 图书馆应在信息推送频率、推送时间、推送内容等指标上充分考虑, 仔细分析, 选择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频率向用户发布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塑造图书馆服务品牌、延展服务范围。

三、结束语

图书馆是社会重要的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 随着人们现如今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图书馆应与时俱进, 不断推出现代化、综合化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满足用户需求, 微信的朋友圈以及公共平台可以推广图书馆的最新信息, 让用户及时的看到最新动态变化, 这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信息服务方式, 会给读者带极佳的服务体验。公众平台与微信用户间沟通有着良好的私密性, 人工方式的及时互动, 会加深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亲密度, 从而使得公众平台更受用户喜爱。这将有助于图书馆服务的持续营销和改进, 如何发挥微信平台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作用值得图书馆人深入探究。

摘要:微信具有便携的移动性和分享的及时性等优点, 且由于其免费性, 逐步成为一款颇受欢迎的社交软件, 图书馆如何基于微信开展服务研究值得探讨。

关键词:微信平台,图书馆服务,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微信[EB/OL].[2014-6-6]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fr=aladdin

[2] 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平台[EB/OL].[2014-6-12].http://baike.baidu.com/view/9212662.htm?fr=aladdin.

[3] 陈盈.微信公众平台及其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3 (20) :71-75.

[4] 韦敏革.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 (5) :46-49.

[5] 束丽萍.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J].办公室业务, 2013 (23) :120.

上一篇:吉林市春季主干道土壤铅含量变化初步研究下一篇:我国邮轮旅游市场低价竞争的解决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