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教学法在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10-04

一、何谓模拟法庭教学

模拟法庭又称之为假设法庭或虚拟审判,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法学知识,并借助一定的空间及设施,模拟法院审判过程的一种形式。“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门在企业运行、管理过程中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的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法》新修订等颁布,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境内企业的法律化、规范化管理,但同时也使得生产实践中,因劳动争议而产生的劳动仲裁事件大大增加,帮助企业合理规避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已日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重要职责。通过在教学中模拟劳动争议仲裁法庭的形式,帮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适应在实践中的工作需求。

二、实施过程

1、案例确定

1)案例的来源

案例来源可以由下面若干部分组成:鼓励学生自行寻找案例;指导老师指定案例资源;教材资源提供;法院或劳动仲裁部门提供等。生活发生的真实案件和社会的热点话题是案例的主要来源,指导老师可根据需要对案件作合理的改动来配合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求。

2)具体案情设置

组织学生对具体案情进行设置,教师要指导同学基于下面若干部分展开:首先,有关案情涉及的证据。全部案情的设计需要涉及到证据责任、证据标准、证据规则、证据种类等。其次,有关案情设置的步骤问题。案情需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合法的诉讼制度,通过模拟实战环境使学生认识到规范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次,有关案情涉及的实际问题。所选案例不管是案情本身或依据法律都需要有着适当的争议点,使得涉案双方都能够进行辩解,有依据法律,以此来增进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兴趣,实现在现场交锋中增进学习能力的目的。

2、划分小组与子任务安排

1)划分小组同时确定小组负责人。可基于案例内容需要分为书记员组、仲裁员组、辩护人组、原告人组、被告人组等。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本着全体学生参与的原则,确保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2)每个小组都需要发放案例评分标准及小组讨论记录薄。3)小组子任务的确定。指导老师预先讲解每个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要实现的预期教学目的,每小组同学分头进行准备。

3、剧本确定

1)指导教师需将预先准备《剧本》草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下发,由于学生没有相关实际从业经验,很难具备独立完成编写剧本的能力,指导需预先选定和准备最为接近剧本的案情提供给同学进行参考。2)案情讨论,阅读《剧本》草稿,每个小组可以明确具体操作任务。3)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小组讨论。4)完成小组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最终剧本。

4、角色分配

依据最终的剧本,按照参与的角色种类和人员数量,以小组为单位,上报参与的学生名单,指导老师基于民主集中的原则,按照各小组上报名单,并按照全班实际情况和班上同学的实际要求,最后决定庭审人员名单。

5、剧本解析

该部分将课本知识讲解与模拟法庭教学实践结合为一体。此环节是把课本知识在模拟实际的法庭背景下进行分析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关系到模拟法庭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关系到课本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1)庭审程序介绍。结合案例,讲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2)根据剧本中被告、原告及辩护人观点,使学生体会到相关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完成途径。3)结合剧本及书本,讲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相关基本知识。4)深入解析案例发生的原因。

6、庭审阶段

庭审环节是对真实的劳动仲裁法庭审理完成一次全程演示,使同学现场感受司法和劳动仲裁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庭审现场设置:旁听席、证人席、书记员席、仲裁员席、被告及其代理人席、原告及其代理人席等。2)同学需做好庭审记录、维护庭审秩序、制作桌签、准备服装等。3)开始前介绍案情。4)庭审开始。庭审过程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指导老师在此过程中处于旁观者的身份,学生的欠缺之处不要现场指导,而是将问题先行记录下来,在庭审点评与教学总结部分再行指导。

7、庭审总结环节

模拟庭审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评议工作。评议分为嘉宾老师点评、旁听同学评议和学生自评三种方式。评议的核心内容包括:案件所涉及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法律规范及相关程序法律规范的运用,模拟法庭实际效果及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组织情况等。评议重点应放在模拟庭审中存在的问题的总结以及需要完善与改进之处,这样可使模拟法庭教学法不断完善,以期提高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职业法律实践能力,相关从业素质等。

8、材料归档部分

模拟法庭产生的原始材料需整理装订并归档。相关原始材料应该包括案例简介、角色名单、诉讼文书、证据材料、小组讨论记录、庭审记录、照片或视频资料等。

9、成绩评定

专门制定的模拟法庭的评分标准及考试说明。

三、总结

模拟法庭教学法是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教学中的尝试和探索,它的有效性需要教师通过讲授、引导,使同学在学习中完成一定的系统化的知识。同时模拟法庭教学的实施条件包括软件和硬件都需要不断完善,并有待进一步的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内容的法律、法规陆续颁布,这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境内企业的法律化、规范化管理,同时也使得生产实践中,因劳动争议而产生的劳动仲裁事件大大增加。模拟法庭教学在高校法学类课程教学中扮演者非常重要角色。文章通过对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教学中模拟劳动争议仲裁法庭的形式,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适应在实践中的工作需求。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琴,模拟法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2] 孙立智,论模拟法庭教学在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3] 冯春萍,模拟法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9-162.

上一篇:双创经济背景下高校照明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插上翅膀放飞思想——培养学生想象力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