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油田郑411区块堵水效果分析及认识

2022-11-23

一、区块概况

1. 王庄油田郑411区块概况

郑411区块位于王庄油田西部, 构造上处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馅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 (图1-1) , 其含油层系总体上呈现出中部厚、边部薄的特征, 布井区有效厚度在10米左右。储层孔隙度平均值32.8%, 渗透率平均值为4913×10-3μm2。地面脱气原油密度平均为1.0433g/cm3, 50℃时地面脱气原油粘度22×104m Pa·s~38×104m Pa·s。该块主体部位南侧有较小的边底水, 水油体积比约为1。油藏类型为具边、底水构造—岩性特-超稠油油藏。

2. 区块开发难点

该区块西南边部油井随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及采液量的不断增加, 地层压降不断增大, 边水沿低压、高渗带指进到井底, 从而造成油井高含水, 油汽比降低, 周期生产效果变差。

二、历次堵水效果分析

1. 应用氮气泡沫调剖堵水效果评价

(1) 初期见效较为明显

典型井例:WZZ411-P43井: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井通过氮气泡沫调剖取得了较好了开发效果, 排水期由8天缩短为4天, 平均日油上升4.2t, 含水下降9.2%, 周期累油增加825.7t。

(2) 连续应用氮气泡沫调剖效果逐渐变差

采用氮气泡沫堵调虽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也存在不足:氮气泡沫受半衰期和其本身泡沫强度的影响, 对水体大、能量足的水侵问题依靠泡沫堵调有效期较短, 调剖效果逐周期变差[1]。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西南边部水体大、能量足的一线井, 连续应用氮气泡沫调剖排水期逐周期变长, 综合含水逐渐升高, 周期累油和油气比逐周期降低。

2. 栲胶+氮气泡沫堵水效果评价

目前国内外提高氮气泡沫调剖效果比较通行的做法为:在泡沫中添加凝胶类化学剂, 提高泡沫调剖效果, 其机理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2]:

(1) 凝胶能够增加泡沫体系的液相粘度、泡沫的膜厚度及膜弹性, 从而大大增加泡沫的稳定性, 起到强化泡沫的作用;

(2) 凝胶通过提高泡沫体系残余阻力因子, 大大增强泡沫封堵强度[3]。

以P7井为例, 该井是在第6周期采用栲胶+氮气泡沫调剖。实施栲胶+泡沫调剖堵水后, 周期初 (周期前70d) 堵水效果比较理想, 平均含水下降约15%, 但是随着周期天数增加, 调剖效果渐弱, 周期平均下降了3.8%。周期末效果逐渐变差。

3.边部整体堵调方案的提出

通过以上实践可知:单井次堵调已无法满足郑411区块边底水治理的需要, 为了抑制水线推进, 减缓水侵速度, 强化挡水屏障, 中心又提出了整体、大剂量、深部堵调技术。

整体堵调工艺以郑411区块西南边部一线井郑411-P7、P43、P37为注入井, 采取前置弱凝胶+中部强凝胶+近井高温封口的三段式复合凝胶体系, 远井段塞选用强度适中、耐温适中的聚合物+酚醛树脂冻胶体系, 过渡段塞选用强度较高、耐温较好的功能聚合物+延缓交联体系+增稳剂复合体系, 近井段塞选用强度高、耐温性好的酚醛树脂, 注入工艺采用单柱塞、大泵头的专用调注泵, 注入排量6-12m3/h, 截至目前, 已完成了西南边部一线井郑411-P7、P43、P37的堵水施工。

对郑411区块一线井整体堵调后, 二线井含水呈下降趋势, 以郑411-P53井为例:

边部整体堵水之前, 日液25.6t/d, 日油1.3t/d, 含水94.8%, 郑411-P37井封堵后一个月, 该井含水有了明显下降, 最低时含水75.8%, 目前日液29.4t/d, 日油4.1t/d, 含水85.8%, 证明对西南边部一线井的堵调很好的起到了抑制边水推进的效果。结论及认识

1.栲胶泡沫体系虽能弥补单纯应用氮气泡沫堵调存在的有效期短、封堵强度低等问题, 但对于水体大、能量足的边水油藏堵水效果并不理想;

2.边部整体堵调工艺能在油水过度带形成稳定的挡水屏障, 有效抑制边水推进, 防止油藏水淹, 保障二线、三线井的正常生产;

3. 对于整体堵调工艺远井段塞、过度段塞及近井段塞化学堵剂的优选及配比还需要近一步探索和优化;

4. 目前对于郑411区块西南边部一线井的整体堵调正处在试验阶段, 堵水效果还有待统计分析;

5. 下步计划加大各化学堵剂的室内实验研究, 以适应不同物性油藏 (渗透率、孔隙度、矿化度、温度、压力、敏感性等) 堵水封窜的要求;

摘要:王庄油田郑411区块为带边底水的特超稠油油藏, 其边部油井随吞吐轮次及采液量的不断增加, 地层压降不断增大, 边水沿低压、高渗带指进到井底, 造成油井高含水, 油汽比降低。为有效治理边底水, 提高区块开发效果, 中心在现有HDCS开发技术的基础上, 先后探索采用氮气泡沫调堵技术、栲胶+氮气泡沫复合调堵技术及边部整体堵调技术治理边底水, 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郑411区块,边底水特超稠油油藏,水侵,堵水工艺

参考文献

[1] 李宾飞.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及其适应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石油大学 (华东) , 山东东营:2007.

[2] 马宝岐, 王小泉、谌凡更等.落叶松栲胶高温堵剂的性能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 1977, 17 (1) :11-15.

[3] 孙丰文, 张齐生, 孙达旺等.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6, 20 (6) :50-52.

上一篇: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铅的测定实验室比对数据探讨下一篇:关于完善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