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理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2-09-11

教育部周济部长多次提到, 要以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 积极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要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的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因此, 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 给高等教育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鼓励他们进行创业实践, 深入研究地方理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途径。

1 依托地方区域经济,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因此, 创新型人才应具有: (1) 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 要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 还要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 (2) 敏锐的观察力, 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作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 (3) 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同时又要符合科学思维规律。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 而教育是该过程的源头和关键环节。由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依然处在大众化初级阶段, 高校的发展仍以依托地方经济为主。因此, 对在校大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进行贯通四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把地方高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是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 也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理工科院校应根据实际办学水平和实力, 把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创业型人才上, 并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特点, 不断地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 使本院校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互动。不仅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而且可以实现自身持续稳定的发展。

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是一种思想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前提是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创新人才的内涵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 创新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活动, 它是相对于模仿而言的, 其结果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 也可以是新技术、新产品;第二, 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和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活动, 主要由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种形式构成;第三, 创新人才是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上存在的弊端也开始凸显, 这集中体现在: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 缺乏怀疑性、批判性;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自主意识淡薄, 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 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就更差。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必然要通过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来实现, 而科学的最大特性便是怀疑和质问一切的精神, 要求人们对事物进行谨慎而有保留的判断, 并在不断的推理和实践中检验这一判断的界限和适用范围。因此, 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科学态度的形成, 也就是说, 要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科学成果的方法, 去学习如何得出思考结果的活动, 更要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重要的人类文化知识, 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在此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成为创新型的人才。

3 深化教育改革, 鼓励创业实践

3.1 加强实践教育

加强实践教育, 首先要提高认识, 克服“重理论, 轻实践;重课堂, 轻课外”的倾向。其次, 要建立以学生创新行为为主体, 以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为内在目标, 以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的创新教育模式。这一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导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 能够有效地把实践学习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并以此为突破进一步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第三, 在课程建设中体现创业意识。与企业界组织开展全日制的课程项目合作;设立创业与创新课程;校企合作, 推进产学研结合, 有利于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 提高教师质量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践过程中, 作为直接决定教改措施贯彻力度和成败的教师和由教师决定的一些教学因素起着不容忽视的主导作用。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 因为教师创新品质的流露, 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促使其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发挥。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教师除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外, 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并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研究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方法, 以及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融入课堂教学,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使学生及时全面地了解某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培养和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 高校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必须构建一支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富有使命感、业务能力强、勇于开拓进取的教师群体。

3.3 改革评价制度

首先, 改革考试形式, 尽量采用任务型考试和大量的输出性考试, 代替传统的客观性试题。其次, 实行考、教分离, 以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综合评定, 加重平时成绩的比重。第三, 引入社会评价尺度, 开展技能鉴定、推行多证书制度,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社会在发展, 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也在不断地变革。因此,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变革和优化, 构建一个具有自我改革和完善机制的动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鼓励他们进行创业实践, 深入研究地方理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途径。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晓梅.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建设, 2007 (5) :62~63.

[2] 赵怀玉, 李全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视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7 (7) :208~210.

[3] 冉晓宇.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 2008 (3) :12~13.

[4] 朱君强.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7 (7) :214~217.

[5] 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上一篇:色彩的情韵——品读西多罗夫风景油画下一篇:浅谈化工单元设备的疲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