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生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摘要: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经济、资源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则是解决此类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西北干旱区4个省共23座城市为研究靶区,依据各城市规模与城市功能定位,将其划分为五类:A类为省域中心-大型城市,B类为省域副中心-中型城市,C类为地区中心-中型城市,D类为省域副中心-小型城市,E类为地区中心-小型城市。根据十九大报告及相关论述提出了“三生空间”作用机理,并基于此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城市承载力水平,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各城市“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状况,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分析和jenks自然间断点分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就生产空间承载力和生活空间承载力而言,基本呈现出大型城市高于小型城市,老城市由于新兴城市。而生态空间承载力方面,部分小型城市有较高水平。结合各城市综合承载力以及聚类分析,西北干旱区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分布并不均衡,形成了以兰州、银川、乌鲁木齐和鄂尔多斯为主的多极化发展模式,呈现出由东往西承载力高低相间的局面,分为东部高值区、中东部低值区、中西部高值区和西部低值区。(2)从整体来看西北干旱区23座城市中没有处于优质耦合协调和良好耦合协调的城市,且有7座城市处于勉强耦合协调和濒临失调状态,说明该区域内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未能实现同步协调发展。(3)就障碍度而言,土地规划面积、建成区面积、水资源总量、地区生产总值、绿化面积比重、单位城市面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万人基础教育教师、高校个数、全员劳动生产率、电影院个数等10个指标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的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是制约该区域城市综合承载力进步的重要障碍因素。可能的创新之处:从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耦合规律入手,以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十分独特的西北干旱区城市为例,展开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而提出该区域城市发展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

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关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3.2 关于三生空间理论的研究进展

1.3.3 西北干旱区研究概况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特色和可能创新之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生空间”视角下城市综合承载力作用机理

2.1 生产空间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2.1.1 生产空间的内涵与特征

2.1.2 生产空间的作用机理

2.2 生活空间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2.2.1 生活空间的内涵与特征

2.2.2 生活空间的作用机理

2.3 生态空间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2.3.1 生态空间的内涵与特征

2.3.2 生态空间的作用机理

2.4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耦合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北干旱区城市“三生空间”发展概况

3.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3.1.1 研究区域

3.1.2 数据来源

3.2 西北干旱区各省总体发展概况

3.2.1 生产空间发展概况

3.2.2 生活空间发展概况

3.2.3 生态空间发展概况

3.3 西北干旱区各城市发展概况

3.3.1 A类城市发展概况

3.3.2 B类、C类城市发展概况

3.3.3 D类城市发展概况

3.3.4 E类城市发展概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测度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西北干旱区城市各空间承载力测度及演变分析

4.2.1 城市综合承载力测度模型

4.2.2 生产空间承载力评价

4.2.3 生活空间承载力评价

4.2.4 生态空间承载力评价

4.3 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及空间分异

4.3.1 高值区城市综合承载力分析

4.3.2 低值区城市综合承载力分析

4.3.3 各类城市综合承载力变动共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分析及障碍度诊断

5.1 西北干旱区各城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5.1.1 耦合协调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5.2 影响各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的障碍度诊断

5.2.1 障碍度模型

5.2.2 障碍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转变生产空间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新旧动能转换

6.2.2 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6.2.3 提升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上一篇:农村畜牧兽医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边境贸易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