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培训

2022-10-27

第一篇: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培训

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一个最重要时期,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点。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形象地称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特殊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如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疏导、消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这是一个所有班主任都应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目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性格的个性化都很强,但其面临的社会却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快节奏、多变化的社会,这对初识社会的中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这要求他们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而中学阶段学生必须面对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等强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极多,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主要表现为:(1)认知障碍。如学生对老师家长的思想教育不理解或对学科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形成的应付心理或厌倦心理等。(2)情绪障碍。如学生因老师表扬或批评而形成的骄傲心理或自卑心理等。(3)性格障碍。如孤僻心理、抑郁心理、狂妄心理等。(4)人际交往障碍。如早恋心理、嫉妒心理、怀疑心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个体身上,上述心理障碍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几种障碍交织在一起。

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取得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经验。我认为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创设班级美好的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创造心理吐露的机会。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想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心境下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如:经常性地开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调理好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运用宣泄、替代、遗忘等形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迁移异常情绪反应。

当学生遇到挫折后,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谈心,平等地交流使学生能与教师作详细倾诉,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当某学生因不能以优异的成绩来满足自尊心时,教师可以创造一事实上的条件,使其在另外的技能活动方面取得好成绩以获得自尊心的满足;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打击时,引导学生将不愉快的事情置之脑后,从不和谐的气氛中解脱出来,潇洒地生活。

三、运用激励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实现新的心理平衡。

激励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激励者要有明确的目的、敏锐的洞察力、诚恳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仅就激励的技巧而言,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赞赏学生的优点;有效地与被激励者沟通,找出与被激励者共同的信念;容忍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在激励法中,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关键,其根本措施就是唤起学生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向往,创造条件让学生取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运用突破法促使学生建立起新的适合自己健康发展的心理机制。

某生因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经过一番努力也未见起色,情绪低落,自叹自己脑子笨,奋斗也没用,肯定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失败者,想放弃学习努力。这种自卑情绪是对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的消极防御,如固定下来,就会严重制约他一生的健康成长。此时,教师及时与他一起讨论,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明确指出其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树立信心,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找出失败的根源,重扬前进的风帆。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从长期的失败阴影中突破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去挑战、去争取新的成功,这就是清除心理障碍的突破法。

当然,中学生的心理疏导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作战,共同努力。作为负责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一是要在学生心理障碍出现之前进行及时疏导;二是不仅要消除外部诱因,更重要的是控制内部的、促使潜在的心理障碍变为现实的因素;三是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心理疏导,对那些无极端的表现形式,不易觉察的心理障碍要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二篇: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班主任工作心得

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我从教的第一天起就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已经有11个年头了。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困惑的日子,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抱怨突然多了起来:“这学生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明明是为了他好啊!”“真不理解,上课就是不听,我看真是不想学了”。听起来的这一切,表面上好象是跟学习有关,其实也反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做为班主任,当你接到新班级时,要主动地向前班主任及课任教师了解班级情况,迅速记清每个学生的名字。让学生通过“谈谈我自己”“这就是我”等即兴演讲,向班主任展示自己。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展示自己的心理,以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班主任要亲自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了解。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校信通短信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生活圈子,和家长保持联系,是一种和家庭联系的重要的方法。

(二)尊重、理解、真诚、保密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爱,需要倾听,教师或父母,没有人不想了解孩子,可事实上,许多教师或父母与孩子近在咫尺,却难以沟通,甚至常常发生冲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学会真诚的沟通,很多时候,我们与学生之间就要互相尊重、理解、真诚,对学生不愿公开的事情,要替他们保密。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做好,学生才能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做朋友。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一次,学生张某来报告说,他的同桌王某偷了他的文具袋。我问他是亲眼看到的吗?他说没有亲眼看到,只是怀疑。我想王某虽然有些调皮,但品质并不坏,应该不会偷东西吧。我叮嘱张某,没有证据不能冤枉好人,并答应他帮他调查。我找到王某,他说没有拿,并让我检查了他的书包和抽屉,确实没有。正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另一位学生拿着文具袋从外面进来了,正是张某的文具袋。原来他去厕所时,在厕所的纸篓里发现的,还说,下课时还发现王某上过厕所。我明白了。我把王某带到办公室,给他摆明道理,问他是否拿了别人的文具袋。他不吭声,我看出他的内心正在做斗争。我想他一定是后悔了,只是还没有勇气承认。我静下心来,对他说,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承认,还是好孩子,如果坚持错误,就是错上加错,况且,老师会给你保密的。我想是我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他终于承认拿了同桌的文具袋,并把它扔到了厕所里,并保证以后再不会这样了。事后,他的表现确实好了许多,并且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也遵守诺言,保守着秘密,守护着孩子的尊严。

(三)学会接纳、观察、聆听,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所谓接纳,就是不使用命令、指示、教训等权利措施,把学生看作是可以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的朋友。班主任要用这种坦诚的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能对他的思想与情感给予接纳,从而创造一种自由的、开放的、无拘无束的气氛。班主任要训练自己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了解学习的个性和他们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能及时判断学生的情绪,观察到他们的内心。

正确聆听是谈话的重要的保证,如遇到学生吵架,班主任千万别动怒,无须漫无边际地大道理一番,这时要耐心地听他们“公说公理、婆说婆理”从听中了解,从听中分析,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达到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教育的目的。

有一次,学生去操场上体育课了,我去教室取东西。当我走到走廊的时候,发现我班的张某站在我班的走廊外面,透过窗户向里面看。我刚在教室宣布,上体育课的时候,任何人都必须到操场上,不许在教室逗留。而张某竟无视我的纪律,我顿时火冒三丈。我径直走过去,劈头盖脸一阵轰炸。张某站在那里,脸色通红。等我平息下来,张某说,是体育老师发现我们班的一位学生找不到了,叫我来教室找找。我顿时愣住了,内心感到难过和内疚。我没有听孩子解释就轻易下结论,并批评他,伤了孩子那颗善良而纯朴的心,我连忙向他道歉。在以后的一次写作中,这个孩子写到了这件事,并写到自己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因为老师是诚实的,因为老师向他道歉了。所以,我认为接纳、观察、聆听是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沟通的重要的方式。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如果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那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将造成严重损害。在学校里,班主任与学生直接接触每天都有

7、8个小时,要比其他学科教师,比学生父母接触孩子的时间更多,班主任在孩子心目中印象是深刻的。一个心理健康的班主任,乐于接纳教师的职业,每天精神饱满,满面春风,真正体验到教育教学是一件有乐趣的事,那会使学生很愿意和你交往,你一定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因此,班主任无论处于何种心理状态,都必须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不协调的情绪,切不可把学生当做“出气筒”,否则最容易给学生造成逆反心理,从而大大降低教育效果。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第三篇:如何对培训进行全面评估?

对于培训评估,总的规则是:一级评估:观察学员的反应;二级评估: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三级评估: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四级评估: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

多年来,业内权威人士认为要使与工作相关的培训做得好,至少对一部分培训课程要进行三级评估甚至四级评估。然而,限于公司的精力、实力和财力,大多数的培训在做完一级评估或二级评估后就草草了事了。

如今员工对培训的要求已有所改变。学习是一件好事,但这还不够,不能改变经营业绩的学习是毫无用处的。因此,培训部的职责将必然从单纯统计培训时数和感到满意的学员人数,转向对培训效果的评估。这种压力促使培训者不得不进行更深层次的三级和四级评估。其实,深层评估不但能发现培训对实现公司目标是否真的有所贡献,还有以下好处:

首先,培训的评估给内部客户带来增值的服务,培训部可以借此向一线经理推销自己的服务。 另外,三级和四级评估还可用来全面检查大学课程表。英特尔公司对英特尔大学(Intel University)的全部商务课程都进行了三级和四级评估。结果,5%的课程被取消,20%的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

此外,深层评估的另一优点还在于可暴露培训内容在工作中难以运用的障碍。

在进行三级和四级评估时,在内容设计前就让客户参与进来非常关键。提出培训要求的经理不仅要讲清楚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说明他期望得到什么样的表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可以提供衡量一个人行为转变的数量标准。

正因为有这么多事要做,所以对许多公司来讲,对所有课程都进行三级和四级评估显得不切实际。那么,该如何决定取舍呢?把精力集中在最昂贵、最受高层管理者重视的课程上!可利用决策树状分析图,来取决需做全面评估的课程,其中侧重学员人数(学员越多,总成本越高)和课程的战略价值等因素。

所有课程都可以进行一级评估。

要使学员需掌握一些课程中所讲的某些特殊知识或运用某一具体技能,可以进行二级评估,如安全知识课。管理者都希望员工不仅学会与安全相关的各种程序,而且能够真正掌握并加以运用。

三级评估适用于那些意在改变工作表现,而且客户对实际效果期望很高的课程。例如,在开放的电信业,负责修电话的技工不只负责装电话机和拉电话线。作为一线客户服务的技工,他们必须有效地跟客户交流,有时甚至要说服客户继续购买他们的换代产品。他们这些工作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这时,做客户服务培训课的三级评估时就要慎重,以确保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级评估需要一些硬性数据。有时候,这种硬性数据并不难确定。假如财务部每天平均有700万美元的应收款,那么就可以为他们开设一门课程,教他们如何更有效地追讨欠款。四级评估只要查看一下每天的应收款项是否下降就可以了。由于改善员工工作表现的责任落在经理们身上,他们就需要培训部建立一套三级和四级评估系统,以衡量手下员工的工作表现是否有所提高。因此,对这些评估感兴趣的不应该只是培训部门。

第四篇:如何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进行创新

首先,班主任必须高质高效的使小学生学习好学校安排的必修课程,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对班级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施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小学生的课程逐渐更新换代,这对小学班主任的各方面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道德高尚,也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是一个优秀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能力。在班级的管理上,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构建起优良班级的管理能力。在小学班级的管理与组织上中,班主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多元化角色。既要做一个优秀的施教者,同时也是学生与其他科任老师的桥梁,是家长了解孩子的媒价,是整个班级的核心。由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更需要老师的细心与耐心。在教育教学以及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使班集体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小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工作内容及特点在教育系统中,小学班主任虽为教师的一员,但由于其特殊性又使其成为一个特别的体。在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传授知识。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那么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就是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对于学习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掘潜在能力,为小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加强组织工作。班主任作为整个班级的核心,要加强班级的组织管理工作,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并建立班级的各种制度规定、奖惩办法,加强各项活动的积极开展。

第三,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教育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老师,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小学生在幼年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未来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树立。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途径

(一)以关爱为基础注重对小学生的关爱是对一名合格班主任的最基本要求,关爱是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的关键。小学生作为特殊体,其身心发展都没有成熟,所以班主任更应当对其爱护有加,使小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也会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求助。班主任要对小学生做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要对小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在对小学生的教育及管理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都要积极观察,用心去感受,才能切实体察到学生们内心的真实需求,从而在思想、学习以及行为上适时的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是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优秀的教师。

(二)培养学生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也就是班干部。要积极的鼓励小学生参与到班干部的竞选当中,既可以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及信任,也可以使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得到班干部的协助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是非常积极有效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们的执行力、自觉自律以及见解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对班干部的选拔与考核上,要综合评定并听取班级里其他同学的意见,积极鼓励正确的方式方法,对于所犯的错误必须严肃批证,细心教导其加以改正。最重要的一点,务必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同时,班干部及整个班集体的合作精神非常重要,要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同时适时的在整个班级范围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发挥出班主任的带头作用,使整个班集体有纪律、有组织、有爱心、有责任感。

(三)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积极有效的开展班集体活动,非常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也可以形成小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互助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所以说,班主任积极有效的开展班集体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的。可以让小学生自己进行活动组织策划,例如舞、相声等节目的编排及表演,使小学生们享受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建立起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同时,使小学生们的组织协调以及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这样既增强了班集的向心力,也让班主任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了解小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因材施教,发掘出小学生的潜在发光点,并加以培养使之成材。

(四)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也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班主任是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班主任除了管理好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之外,也应当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以及家长对学生们的教育观念。很多家长由于错误的教育理念,使得孩子在启蒙时期没有得到更好的成长,或者家长给予学生过重的包覆使学生受到与年龄不相符的压力。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小学班主任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必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改变家长们错误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做出科学的教育方案,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五)以激励为管理工作的主题在任何层次的管理当中,激励都是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主题。单纯的对学生进行批评与压力教育,长久下去只会让学生信心尽失,或者表面顺从内心叛逆。所以在小学生的管理中,适度的激励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激励可以在日常的语言中自然流露,例如“我们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特别骄傲”等等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信心倍增,对于班级的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另外,在学习方面,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加以计分鼓励,同时进期总结,对于高分学生进行加倍奖励等等,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能够在比赛的氛围鼓足劲的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也自然而然的提高。(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能力训练,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贪玩又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要严抓学生能力的培养。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的行为规范,并精练的讲给学生听,在日常的各种训练活动中,也要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态度。对于大多数的日常工作,要经常督促小学生应该做怎么,怎么做。虽然有些小事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仍然要用严谨的态度去处理,把工作落到实处,这样不仅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使班级的各项管理更加规范。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小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孩子们从稚嫩的幼儿走向相对成熟的青少年,是素质培养与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较难管理,而班主任就在这一时期成为极为重要的人物,既要将课本的知识教给小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同时更要科学合理的对班集体进行管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责任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还应当继续探索更加合理的教育方式,让小学生的良好的环境当中积极健康的发展。

第五篇:班主任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乐业镇中心校 郝圣敏

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某一事物或对象的具体实事所进行价值判断过程。班主任评价学生要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队的做法,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结合我自己的班主任教学心得,对如何给学生一个科学的评价谈几点看法:

一、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新课程评价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在以往的教育中,评价的主体常常就是老师,而学生就是被评价的对象。学生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无条件的接受和服从。而教师只管做出这样、那样的评价,从来不顾学生的感受。这样的评价不仅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反使他们陷入完全被动的状态。事实上,只要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导和引导,学生是有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的,而且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间产生的互相评价远比教师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学会评价他人,然后在进行自评。这样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消除评价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既培养了学生客观评价自我与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又使学生在评价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改正错误和缺点,很好地消除由不当评价引发的负面影响。

我利用班(队)会课,围绕一个主题,如:诚实守信、讲文明等,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我先教给学生评价的标准、方法,接下来我就是引导学生评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对自己扮演评价者的角色很激动,很惊喜,所以他们从心里想把这角色当好,他们都很认真、负责的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我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其评价的合理性并指出不足之处,学生自然很乐意的接受,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又促使他们改正了不足。

二、评价内容的要全面

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以书面形式为主,对一些知识进行测查。分数高的评价就是“好”,得分低的评价就“不好”,就是“学困生”。这样的评价只是能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不是对学生的能力及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评价。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拓宽评价的内容,例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作业、与他人交往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对自身现在和未来的期望等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

我们班主任,必须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从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激励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过去考试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儿,现在的教育工作不是只追求结果,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更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好的过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新课程标准,更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比如:我让学生通过自评、集体评、家长评和师教师评相结合,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评价;我利用学生的周记、和学生的谈话、老师的观察、同学的出色表现记录、成绩记录、大家评一评、家校联系记录卡等;通过文字、语言、动作、神态等方式,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我觉得,所有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肯定与赞赏。

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不仅能有力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能激励、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育评价中得到激励,我们班主任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充分调动身边的因素,给予学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最大可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上一篇:大班游戏活动设计反思下一篇:大班科学小水滴旅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