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2022-07-19

第一篇: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用多彩童年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学校总结稿

用多彩童年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某某区某某学校“减负提质”专项视导汇报

某某区某某小学 201X年4月

用多彩童年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某某区某某学校“减负提质”专项视导汇报

某某区某某小学建校于1937年,原为奉天市城南女子优级学校,1984年更名为某某区文艺路第一小学。学校占地面积7762平方米,建筑面积6403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96名教职工,1193名学生。8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逐渐形成了“勤博教育”的学校文化,以“勤奋多彩,博学笃志”为办学理念,师生共同构建“有温度、有味道、有品质的和谐校园”为办学目标, 以“培养勤奋、博学、健康、豁达的阳光少年”为育人目标,以“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为校训。

学校有20余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历史,通过校园足球提升了学生对学校的喜爱,通过“勤博课堂”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负担,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学校围绕“减负提质”做足文章,坚持一个原则,形成五个策略。以“提高学习乐趣,减轻课业负担”为原则, 形成“学习目标化、课程校本化、研训一体化、活动兴趣化、足球快乐化”五个策略,着眼效率课堂,着意学生发展,着力制度保障,达到“减负不减质,增效不增时”的效果。

一、课堂提质,学习目标化

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只有课堂的高效才能

1

真正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学校通过运用中国教育科学院华国栋教授“差异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结合我区“自主型”课堂模式,提炼出“12345”课堂密码,达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标。

突出一个核心“玩中学”,课堂上“玩”是一种实践:不但要动手,还要动脑。培养两项技能“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三个阶段 “勤于发现学习阶段、勤思导学达标阶段、勤于总结检验阶段”教学阶段。提出 “四勤”要求:勤发现(自主学习)——勤交流(当众展示)——勤思考(消化吸收)——勤总结(总结反思),经历“导、学、展、拓、升”为主体的课堂五环节,打造“高效﹒勤”课堂教学流程。

二、勤博课程,课程校本化

学校将深切的人文关怀投向学生的学习生活,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以前的零散的校本课程,科学地进行分类,开设尚礼课程(勤博读本、守则课程,礼仪训练),经典课程(三字经、弟子规、经典电影、快乐英语),鸿健课程(快乐足球、绳彩飞扬、无羽伦比、心灵驿站),益智课程(魔方、巧手衍纸、综合环保、科海遨游、艺术欣赏),多彩课程(舞动童年、琴韵流波、墨韵清雅、唱响未来、名曲欣赏、趣味绘画)。根据学生不同年段合理的设置课程及课时,营设“博文擅艺”的课程文化,让校本课程最大程度地契合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成长充满生命的光影和幸福的律动。既让学生能够从兴趣爱好自主选

2

择,还能减轻学生无效的学习,一切从兴趣出发,科学减负,合理高效。

三、活力队伍,研训一体化

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在“研”字上求发展,在“能”字上求提升,形成教务处指导,教研组实施,教师个人过关的三级联动,研训一体化,通过实施“三研三能”工程,达到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课达标,研磨教材能力,研究学情能力,研赜反思能力三能过关。

一研理论,让新理念厚实,提高研磨教材能力。 围绕“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研在课前“三个四”:“四读”即读课标、读教师用书、读教材、读其他教辅书。“四想”即教一科想各科、教本节想本章、教小学想中学、教现在想将来。“四有”即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方法)。全校14个教研组77名专任教师,逐一进行集体备课展示活动,积极推进开展各年组各学科“网络集备”集中教研16次。通过互联网即时传输功能,在期间又形成教师随时进行两人集备、多人集备的即时研讨,并形成81个网络教案。互联网的使用,提高了教研的效果,间接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研学情,让新方法落实,提高因材施教能力。 在实践中,采用“小课题带动—学科建模—群体参与”的推进模式,总结出各自学科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高年语

3

文“基于阅读写作”的密码钥匙;综合实践学科的“导-研-拓”教学模式;音乐学科的“三大板块”教学模式等。

三研课后,让三课扎实过关,提高研赜反思能力。 思在课后“四个一”:“进行一次过关展示课、发表一次自己的见解、解决一个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一个策略”。让每一位教师“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着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的东西再研究”,亲身体验“研--思—提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四、体验生活,活动趣味化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把各种活动趣味化、课程化。让学生因为兴趣、乐趣积极参与,实现活动与学习的统一,来完成“树人”这一目标。通过“入学礼”“毕业礼”,“四季梦”等充满生活趣味的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减轻心理和学习的压力。让孩子们的童年真正的实现多姿多彩。

五、体艺相容,足球快乐化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秉承“小足球大教育”的理念开展“阳光体育,快乐足球”活动。让足球走进体育课:低年级以足球游戏为主,中年级以个人技术为主,高年级以战术配合为主;让足球走进班级:每学期在中高年级,组织开展班级足球对抗赛,并把优秀队员及时补充到校足球队当中;让足球走进课外活动:放学后,休息日,寒暑假,学生与家长、同伴一起

4

快乐地踢球。学校自编的足球操亮相国际市民体育联盟沈阳市民运动会,辽宁电视台青少频道、《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以及各大网络平台,分别对学校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予以宣传。

做强舞蹈、合唱等多彩课程,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逐步形成特色课程,提升艺术教育水平。重视社团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设社团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社团,通过开展艺术节、社团嘉年华等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走上舞台,走向前台,展现自我。

外借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内举全校师生之合力,获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果实,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省足球重点学校、市体育特色学校,沈阳市三大球重点布局学校,国家级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校,辽宁省优秀家长学校,辽宁省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沈阳市平安和谐校园,沈阳市教育学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6月获得全国足球学校杯U 13男子组冠军,2012年开始我校女足连续获得市里比赛第一名,省第二名,2014年8月女足获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小学女子组冠军。2015年8月我校女足获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小学女子组亚军。2016年女足获“市联赛”冠军,“区联赛”冠军。学校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内涵发展中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品质。

“思之以实,取之以略,行之以果”,某某学校的教育很

5

真实,教师勤业,学生勤学,学校勤政;某某学校的教育很智慧,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我们“文艺一”人愿意继续前行,努力成为“适合教育”的践行者,去实现独属于“文艺一”人的教育梦想。

沈阳市某某区文艺路第一小学

2017年4月

6

第二篇:为学生成人成才幸福一生奠基——记蓬勃发展的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记蓬勃发展的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本刊特约记者 郑立平 通讯员 高生永 孙 涛

走在淄川一中的校园中,不禁会联想到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说。干净整洁的校园内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其乐融融。一块块宣传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成长,一处处校园景观润物无声启迪师生心灵。教学楼里、紫藤架下,学生们或携着书本专注阅读,或手执试卷低声讨论,年轻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整座校园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气息。淄川一中,这颗齐鲁大地、蒲翁故里的教育明珠,以丰厚的人文底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展现出无穷的发展魅力,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方广阔的成长空间,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

一、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环境篇

淄川一中坐落在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故乡,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达到75000平方米。

“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容校貌表现出一所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多年来,淄川一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按照“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的原则,以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主线精心设计校园各个角落,“扬正气,促和谐”,科学构思,精心设计,打造和谐的校道文化、操场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使校园处处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校各条道路均以励志、修德名言命名;校园道路、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餐厅等各处均布置形式各异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宣传栏、板报栏承包到团委、学生会、班级和教研组;教室内布置了丰富多彩的黑板报、手抄报;每个宿舍都有一个温馨的名字,每个教室都有入门友情提示和班训、班规。《淄川一中报》、诗歌节、“新蕾”艺术节、健身运动会成为展示师生才能与班级凝聚力的舞台。经常举行的专家报告会、心理健康讲座、法制教育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指导和行为借鉴。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诗歌节”则使书香校园、诗意校园的氛围日趋浓厚。 2012年,在区教体局统一部署下,学校积极开展环境建设月活动,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开展卫生竞赛,举行“星级教室”“文明办公室”“红旗宿舍”评比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全面打造整洁校园、美丽花园、温馨家园。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师资篇

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是校园的第一生产力。名师出高徒,名师造名校。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工程。

多年来,淄川一中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为重点,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工程,崇尚“量才适用,唯能是举”的人才理念,“亲情融合,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民主平等、和谐共享”的管理理念,倡导教研组、备课组、班教育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荣辱共担,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一是深入实施“教师职业道德提高工程”。学校全面落实市、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不断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力度。2012年,按照区委号召、区教体局部署,着力开展了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先后开展了教职工生日送红包感恩父母、庆三八节、唱四德歌、“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教职工诗文朗诵比赛、“践行四德工程,争做幸福教师”演讲比赛、“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主题教育、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等活动,向全体教师发放《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两本书,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全面增强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规范教学行为,提升职业幸福感,树立了一中教师的良好形象。

二是全面落实“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计划”。学校积极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全力支持教师走出淄博、走出山东,参各类研讨、培训、优质课评选等。2011-2012年度,学校近10个学科20余名教师先后到全省各地参加省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活动,赴广东参加全国“生本教育”培训,返校后均举行了观摩课,带动了全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对每年新分配教师,实行新老教师、班主任结对帮扶,实现了名师与青年教师的互助双赢。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开展了淄川一中名师、“十佳”青年教师示范课、“生本教学”实验课、青年教师创新汇报课、三课型五环节全员达标评优等多项课堂教学创新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学校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全校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现有专任教师中,已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近200人。

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各级部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报常规检查结果,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选送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区班主任培训班,听取名师工作经验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先后组织班主任赴洋思中学、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新泰一中、青州一中,康成中学等名校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与名校建立工作经验交流机制、、2012年,先后组织了两期班主任培训班,全体班主任及后备班主任参加了培训。开展了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我校刘洋老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第七届全国优秀班主任,先后受邀到山东济南、青海两宁、湖北武汉等地参加班级管理工作研讨会并做班级管理经验报告,与国内国际教育专家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受到一致好评。

四是完善考评机制,发挥人才价值。学校本着内容全面、主体多元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千分制”考核办法,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科学评价教师工作,对业务精良,在教学中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的教师,学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荐参加各级教学评优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对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中优先录用。对业务骨干,积极培养,委以重任。每年教师节期间,均组织淄川一中名师、淄川一中十佳班主任、淄川一中十佳青年教师、淄川一中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在全校树立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截至日前,380名专任教师中,高、中级职称教师299人。先后涌现出了司志林、贾万双、刘洋、杨鹏等一批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王昌信、彭玉霞、李晓琴、孙艳等国家级、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恒铂、刘持珍、孙兆峰、孙学安、王志胜等市、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仅2012学年度,就有1人获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7人次获全市音体美基本功大赛、实验教师技能比赛

一、二等奖;2人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国家级表彰;3人获市优秀教师等表彰;7人次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指导教师

一、二等奖;19人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22人次获市、区论文评选

一、二等奖或作专题发言;47人被评为市、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56人次举行市、区级公开课,186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关论文。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各1个,市、区级课题9个。

三、让每一个学生都形成健全的人格——德育篇

“育人先育德,教人先教心”。学校在“成人成才,品德为先”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力实施“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工程,确立了“人格上自强,道德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的培养目标,创设了“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读书做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是健全制度,保障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学校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T作领导小组,与家长、公安、部队携手,积极开展家校共建、警校共建、军校共建活动,努力构建起品德教育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先后制定了《淄川一中学生必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突出正面引导,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二是落实目标,完善德育体系。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情况,分类施教,制定各年级德育目标。高一主要开展以培养“行为观”为主的常规教育,帮助新生迈好“中学第一步”;高二主要开展以培养“进取观”为主的励志教育,帮助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高三主要开展以培养“成才观”为主的升学就业教育,帮助学生迈好“社会第一步”,使每位学生坚实走过中学阶段,自信踏入社会二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校本教研,确定了以学生养成教育和提高人文素养为中心的德育工作体系,将学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将班主任教育案例结集H{版,开辟班主任论坛,为探索交流德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搭建了平台。

三是坚持活动育人,寓教于乐。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法制报告会和一次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每年举行一届读书节、一届诗歌节、一届艺术节、一届体育节、一届科技节、一次国防系列教育,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近两年来,先后开展了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颂歌献给党、青春献祖国”大型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泠韵书社”成立师生书画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为主的区法院王红梅副院长法制教育报告会、省少管所“告别昨天,走出迷惘”法制教育报告会,以提高公德意识、培养奉献意识为目的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签名活动,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学校周边环境卫生义务清扫、贫困生爱心救助、看望孤寡老人活动,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自立自强意识为目的的“共享阳光”文艺演出、“红十字”活动月、无烟日宣传周、红旗宿舍评比活动及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彭成感恩励志教育等。本年度,以全区“四德工程”建设为契机,先后开展了“学雷锋精神,做四德新人”主题实践活动、“唱四德歌、做四德新人”歌咏比赛、第四届诗歌节暨“四德工程”建设主题诗歌朗诵会、“爱心做人和奋斗成才”感恩励志教育等十几项专题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培养“志向高远,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明显”,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合格人才。3月19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区委书记杨洪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相房到校视察工作,对学校四德建设及德育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是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工程。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精细管理,力求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精致。2012年,以校园环境建设月为契机,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向全体教师发放《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两本书,组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在学生中以宣传学习《淄川一中学生必读》为核心,加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在严细实的基础上,辅以人性化管理,实现了住校生24小时全程管理。各级部加强学生自主、自治、自理、自律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主时间,科学制订学习计划。各教研组每周印发一张周末知识梳理学案,指导学生周末自主学习。严格值班制度,周末自主学习期间,值班干部教师不定期巡视教学楼,晚自习则安排任课教师靠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学生会充分发挥自治功能,积极参与双休日和晚自习管理,共同创设了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多年来,学校师生中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学生中不良习惯逐渐克服,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孙亚菲、贾文佳被评为淄博市十佳中学生,巩晨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每年均有20余名学生被评为省、市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

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进步——特色篇 学校牢固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发展”的理念,通过分类施教、分层教学等措施,大力发展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力,拓宽升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学校认真贯彻“减负增效、科学育人”方针,坚持“精细严实”的教学作风,积极开展“生本教学”实验,全面推行导学案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强者更强,后来者居上,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进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连年获全区初中教学质量一等奖,连续十六年被评为淄博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本科上线率大幅度提升,连续六年实现清华、北大名校突破。

学校确立了“志向高远,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特长明显”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求突破。2012年,在区小星星艺术节上获一等奖8个,在市百灵艺术节上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我校师生自编自演的小品《母爱》在淄博市第二届校医情景心理剧大赛中蝉联一等奖。在淄川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淄博市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山东省中小学田径联赛、淄博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田径比赛中获金牌21枚。学校篮球队、橄榄球队分获淄博市篮球、橄榄球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康鑫同学获全国语言艺术大赛金奖;谭景文同学获全市读书节演讲比赛高中组第一名,将代表我市参加全省比赛。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喜人,2012年,17人次获得全国、省数理化竞赛及英语能力竞赛

一、二等奖,52人次获得省、市、区科技比赛

一、

二、三等奖,3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区机器人比赛中,囊括野外生存项目高中组前三名,王潇同学获该项目淄博市第一名、全国二等奖。

多年来,淄川一中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二等功六次。仅2011-2012学年度,就先后荣获“教育奠基中国”全国名优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诗意校园、淄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淄博市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第二十二届省运会赛事筹办先进集体、淄博市社会组织先进单位、淄博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淄川区先锋基层党组织、淄川区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先进集体、淄川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20多项荣誉称号。

锐意创新的淄川一中人相信,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一定会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上乘、人际关系和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富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品牌学校,书写淄川教育的崭新篇章。

第三篇:养成良好习惯 为一生幸福奠基

养成良好习惯

奠基幸福人生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南岭中心小学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可见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将受用终生;相反,如果养成一个坏习惯,也将对自己贻害无穷。因此,南岭小学秉承平泉县教育体育局“幼儿教育抓启蒙、小学教育抓养成、初中教育抓规范、高中教育抓养成”的主旨精神,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引领学生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好的习惯内敛为一种性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我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摸索,通过多种方式力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再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下课了,学生秩序井然地单行右侧出入,拐弯处走的都是直角;上课中,学生们头正、肩平、腰直、足安、书正、字端;升国旗时,师生不用整队,自觉按操场砖块横竖成行站立;大课间活动中,学生们动作统

一、步伐整齐,摆臂一致,口号响亮;校园内外,师生遇人问好行礼;再看看我们的宿舍,学生的床铺平整、被子方正……这些细节,见证了南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体现着南小学生的良好素养。这一切,都表明,南岭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已经初显成效

明确养成目标

细化培养主题

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行为习惯的训练。而小学生的行为训练点多而广,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效果自然不好。我校在深化养成教育的内容上,采取的是抓住主题,突出重点的策略:即周周有重点,周周有评比,月月有主题活动。

一周一个重点。每周一升旗仪式后公布周重点,红领巾值周员随时督查,一周一总结表彰,使行为规范操练达到制度化、常态化,真正落到实处。如某一周发现学生中有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我们就确定 “讲究卫生不乱扔”的周训练重点;学生言语有不文明现象时,我们就确定“文明用语伴我行”的周训练重点;学生就餐时拥挤推拉,我们就确定“就餐讲秩序、不拥挤”的周训练重点等。

一周一次评比。每周一升旗仪式表彰“卫生先进班级、纪律先进班级、文明班级、综合评比优秀班级 “等。我们用量化评比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中规范行为,为班争光。

一月一个活动。针对学生实际,一月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是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如三月,以“我爱读书”为题,开展了“书香伴我行”朗诵会。四月,以“安全第一“为主题,请来交警中队警官为全体师生上交通安全教育课,组织了防震逃生演练等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提高了安全意识,形成了良好习惯。五月,针对学生出水痘的情况,我们确定了“讲究卫生少生病”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一是要召开班队会,对学生宣讲预防知识,讲解卫生常识;二是要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大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三是搞好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组织检查评比,让校园时时处处“洁、净、雅”。六月,准备在学生中开展“迎

六、一,展特长”校园文化节活动,每个班,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大显身手,展示特长,校园内处处洋溢着和谐向上的美好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 营造育人氛围

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环境对人有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要培养师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文明、人文、和谐的环境,要营造一种能时时警示师生自制自律的环境氛围。为此,我校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让他们对校园有依恋感,让他们感受到“家”的快乐,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一是狠抓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实行校园卫生周周清,教室卫生时时净,地面干净整洁,墙壁洁白如雪,春夏的校园各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立志柏常青松也趁此抽出嫩枝,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就不会再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的现象,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随之养成;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板报、走廊墙壁等悬挂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宣传标牌,张贴警示标语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学校的精神文化,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警示师生每天都要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发挥活动作用 促进习惯养成

以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快乐星期三活动为平台,增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

下课了,同学们鱼贯而出,疯跑的、打闹的、喧哗的、做各种危险游戏的大有人在,为此我校决定以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规范学生行为。大课间铃声一响,欢快的校园歌曲伴随而来,学生们踏着音乐有序来到操场,进入自

己的活动区,开始自己喜欢的活动,跳绳的、踢毽子的、跳皮筋的、打乒乓球的、转呼啦圈的……为了让自己的技术过人,其他的课间就得紧练。因此,打闹的、疯跑的……全看不见了;站军姿更是好,就连一年级的小朋友也笔直不动;自编操《摇哇摇》不同的动作及队形变换,学生个个认认真真,高度集中,否则一不注意就得出错;国颁操动作到位,整齐划一;大摆臂走队形变换优美,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振奋人心,这样的大课间堪称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充分发挥活动的教育渗透作用,将习惯养成教育主题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感悟、提升。一是依托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

三、八”妇女节开展“我帮妈妈洗洗脚”、“今天我洗碗”等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六、一”儿童节,举办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展示学生优秀习惯;教师节,开展“老师,我的字进步了吗”、“老师,我的优秀作业献给您”、“我日记中的老师”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尊师爱学的思想等。统一每天中午课前训练的内容,周

一、

三、五为计算训练时间,周

二、四为写字指导,语数英每节课前要进行3分钟展示交流活动,并结合校本课程《国学》,开展诵读比赛等活动,并把养成教育评价内容纳入学生成长记录之中,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记录、自我评价,在习惯养成中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收获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使学生们可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校开展了生动、活泼、多彩的“快乐星期三“活动:快乐毽球、花样跳绳、快乐鼓号队、快乐舞蹈、趣味书屋、快乐象棋等12个活动队,让学生们可以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再有一技之长,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和体验的机会。

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培养的是学生的良好习惯,成就的却是学生的幸福人生。两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好习惯广而告之,好习惯广而习之,好习惯长而持之”。因此,我们坚信“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们更坚信:今天我们为学生播种良好习惯,明天学生定会收获幸福人生!

第四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这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那么,如何让她丰满起来,灵动起来?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课程建设。宜川中学是上海市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校50年来,学校教职员工薪火相传,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课程建设的理念、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是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学校切实而有效的课程体系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我们根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和基本要求,对学校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以期对学校课程建设作一次全面的梳理,也希望以此科学有序地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二、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课程理念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灵魂,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二期课改的基本要求,学校明确了“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理念,并确定了课程目标,以此来引领学校的课程建设。

(一) 课程理念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学校加快了课程建设的步伐,在承继原有办学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学校与时俱进地拓展并丰富了办学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是指追求对人本身的关照、关怀,就是要使学生主动、自主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德陶冶相融合;促进学生知能、情感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与结果。

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按照二期课改的基本精神,进一步明确了“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建设理念,提出学校的课程:首先,应该适合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其次,应该实现教师的主动和谐发展,能满足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全面发展,以骨干教师引领下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以主动发展为特征的教师持续协调发展;第三,应该实现学校的主动和谐发展,能促进学校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 课程目标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社会化的主动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把宜川中学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城市守信品质、开拓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素质,能主动和谐发展的现代公民,形象的表述为“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其特征为:(1)具有优良品德、健康身心、扎实的基础学力和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2)具有开放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品质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善于沟通与合作。(3)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4)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实现学校“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培养目标,学校遵循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课程原则,确定了课程建设目标,具体包括:(5)以人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6)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7)以学习方式优化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以教学方式优化为切入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三、课程结构与课程实施

根据学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学校形成了“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结构,并按照年级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学习内容的不同,从多方面优化课程实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

(一) 课程结构 根据二期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学校进一步完善“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结构,并逐渐形成“崇尚人本情怀、强化统整功能、注重体验感悟和团队合作”的课程优势。学校课程分为三大类,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其中,拓展型课程包含:学科类拓展型课程、社团活动类拓展型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类拓展型课程,构成一个具有互补性强、统整性强两大特色的课程结构,为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1、 基础型课程。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按要求富有弹性地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性学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充分体现基础型课程实施的创生性。

2、 拓展型课程。

学科类拓展型课程:坚持校本特色和自主研发,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需要,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侧重于学生发展性学力的提高。

社团活动类拓展型课程:细分为人文、科技、体育、艺术、家政五大类,并分别制定了拓展型课程的年级总目标与分目标,以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主体性发展要求和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综合实践活动类拓展型课程: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社会化教育系列”、“‘成人’教育系列”、“个性化发展教育系列”和“自我管理教育系列”五大课程系列,明确年级活动目标。内容与形式,使课程的结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3、 研究型课程。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发展需要,进行分层细化,确定年级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创作”等一系列自主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感悟与体验,养成创造性、开放性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力。

(二) 课程实施

1、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全面渗透学校德育。 进一步丰富和加强德育领域里“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社会化教育系列”、“‘成人’教育系列”、“个性化发展教育系列”和“自我管理教育系列”五大课程系列。学校以榜样教育、“红色普陀”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如开展“刘翔日”主题纪念活动,激励学生奋勇拼搏,超越自我;开展“红色普陀”教育活动,用学生身边的革命先烈感召学生;以社区服务、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为重点,组织高一学生开展社区课程,组织高二学生开展农村社会生活实践课程,组织高三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增强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感受奉献之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以“十六岁花季”、“十七岁健康青春”和“十八岁成人仪式”为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礼仪之美、身心健康之美、拼搏之美;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和学校自主管理教育活动,通过“让班级变美”、“让校园变美”,使学生领悟自我管理的意义和艺术,体验管理之美;以美育节、科技节、体育节、思想节、学术节、广场音乐会、主题升旗仪式等传统活动为载体,以“发现优势、体验成功、追求卓越”为分级递进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成长,体验成功快乐,体验自我展示之美。

2、 全面落实“主体研究式教学”的课程实施形态。

重点开展“基于学科的主题研究式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托学科特点,深入探讨具有学科特点的“主体研究式”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形成相应的基本程序和操作要点。如语文学科的“大语文教学与合作参与”、数学和地理学科的“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法、信息技术的‘目标探究式教学“等。开展”宜川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举办“‘主体研究式’教学之我见”征文活动,形成一批较为典型的“主体研究式”教学样式,有效引领“主体研究式”课堂教学的深化。通过全面落实主体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现对“主体研究式教学”的研究从个别行为逐渐向团队行为过渡,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意识,加深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丰富课堂教学形态,有效地推进学校课程的实施。

3、 有效普及信息技术为重点的课程实施手段。

重点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主体研究式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创设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重要手段。学校利用‘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优势,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资优学生培养”项目研究,进行“目标探究”教学样式的探索。举办“宜川杯”教师电脑作品大赛,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主体研究式”教学的整合。通过作品的制作,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主体研究式”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 努力体现创生兴、时代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实施特征。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课程实施中突出时代性、创生兴与综合性,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的实施继续坚持“融入时代元素”、“走进学生生活”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贴近科学前沿、走进学生生活,力求使基础型课程焕发出时代气息;坚持课程的综合性,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德育与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采取教师独立开发、教研组联合开发、优秀课程引进等措施,鼓励教师将各自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

第五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

——葫芦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

——建昌县联合初级中学德育系列化活动经验介绍

2010年5月,我校在《葫芦岛市教育局中小学德育系列化活动实施细则》的指导下,及时启动了德育系列化活动。活动开展一年来,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初步实现了德育工作由说教转变为体验,由抽象转变为具体,由主观随意转变为客观系列,由“远、大、空、乱”转变为“近、小、实、恒”。学生的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都有大幅提升,学校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校园,生活的家园,成长的乐园。2010年以来,我校先后被评为“建昌县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葫芦岛市平安校园”,“葫芦岛市环境友好型学校”“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辽宁省平安和谐校园”。“辽宁省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诚然,此项工作,我校也只是刚刚起步,距离市县领导的要求相差较远,相比其它兄弟学校也显滞后。下面我把我校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做下汇报,诚望批评指正。

一、 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为将德育系列化活动落实到实处,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长 任组长,支部书记和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执行组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老师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对全校德育系列化活动精心设计、缜密安排、有序推进。

1、制定德育系列化活动实施方案。凡是预则立,不欲则废。任何活动只有先制定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才能确保取得预期的效果。活动伊始,领导小组认真学习市教育局《德育系列

——葫芦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

化活动实施细则》全部内容,在广泛争取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具体、详实、可行的《2010年建昌县联合初级中学德育系列化活动实施方案》。就思想品德、传统美德、公共道德、劳动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分别为

七、

八、九三个年级制定出德育工作目标。在活动安排上,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活动安排的原则是:不求大而虚,只求小而实;不求精英表演,只求全员参与;不求轰轰烈烈,只求持之以恒。坚持物质文明打基础,学校文化添活力,规章制度作保证。

2、加强以班主任、政教老师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育人。我校在提倡全员参与学校教育的同时,注重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首先,统一思想认识,更新观念,调动班主任参与德育系列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方案》,结合活动开展情况定期开会总结,并将活动开展效果纳入班主任及班级管理的重要考核项目。指导班主任老师组建和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参与活动管理,班主任期初工作计划和期末总结材料,重点体现德育系列化活动内容。其次,加强对政教老师的培训指导工作。政教老师除专门负责学校纪律、卫生、间操、舍务等日常管理工作外,还是德育系列化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各项活动均由政教牵头,与体育组、艺术组、团委联袂组织。再次,引导鼓励任课教师注重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德育系列化活动不是游离于学科课堂教学之外的独立活动,每个月的主题不同,德

——葫芦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

育针对性也就不同,我们提倡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月份的德育主题,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二、活动开展

传统的德育,空洞说教的成分多,主动体验的成分少;主观随意的成分多,系统科学的成分少;“远、大、空”的成分多,“近、小、实”的成分少。既不能让学生喜闻乐做,也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导致德育工作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葫芦岛市教育局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痼疾,及时推出的中小学德育系列化活动,对德育工作做了积极而有效地探索,我校也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果断地动用校内各种资源,拓展德育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化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以浓郁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折射人生哲理。我校自启动德育系列化活动工程以来,下大力量打造校园文化氛围,从校门到校园,从走廊到办公室、教室,处处都有沁入心脾、耐人寻味的温馨提示语。例如:校门雕塑的“?”和“!”组合,令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刻做出不同的诠释,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做人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生活自理”,概括了我校养成教育的全部内涵。“一粒米,千滴汗,颗颗粮食汗珠换”,既提醒学生要力行节约,又告诫学生心怀感恩。“多为成功找理由,不为失败找借口”,激励学生树立昂扬向上的人生观。“从不抱怨环境,永不推卸责任”,告诫学生树立责任担当的意识。“您彬彬有礼的举止是自己最尊贵的名片,您忙忙碌碌的身影是学校最美丽的风

——葫芦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

景”,提醒学生礼貌第一,劳动光荣。。。。。浓郁而多元的校园文化,紧扣德育系列化活动主题,真正实现了“一砖一瓦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的初衷,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寓请于理。我 校每月都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赛事,例如,踢毽、跳绳、呼啦圈、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田径单项、越野长跑等。定期分年部举办校园歌手大奖赛,红歌演唱会,“七一”、“十一”和“新年”举办全校文艺汇演。及时参加文化部门和社会团体举办的文艺汇演活动,如县艺术节和养马甸子乡梨花节等。在所有的文体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既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又增加了团队意识,更启迪了学生心灵,收到了一举多得的育人效果。

3、以会议为载体,强化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我校重视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工作,通过系列会议,集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学典礼,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联中一日常规》等内容,侧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定期举办各类专题讲座会,侧重对学生的法制、安全、爱国主义等方面知识的普及。特别是今年11月初司元老师在我校举办的“感恩我们在行动”大型演讲会,学生,教师,家长的互动场面,令人感动,学生的感恩教育得到了升华。每周国旗下的发言,侧重榜样的示范教育,重点以校内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班级和个人引领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主题班会则侧重学生的感恩教育、生命安全教育、诚信教育 4

——葫芦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每月定期召开、政教处统一确定班会主题,各班自行组织、学校检查评比。家长座谈会侧重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横向联合,以学校为核心,架起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桥梁。

4、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四室”为载体,重视学生的 心理疏导工作。我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孤儿家庭、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留守家庭、三世乃至四世同堂家庭的学生接近半数,学生出现心理偏差的现象很正常。而我校的教师年龄普遍偏高,可以说,青春期的学生恰逢更年期的教师现象比比皆是,这一突出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不但增加德育难度,还可能关系到学校的未来走向。学校敏锐地发现这一问题,及时做出调整。除加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外,又下大力量组建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咨询室外设心语信箱,提供市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王丽老师的咨询热线及咨询时间。选派我校资深教师李雅琴为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坐阵四室,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此项活动开展2年来,接待的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反馈的效果是也显明提高,咨询记录记入档案。可以说,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弥补德育常规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既是我校平安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2010年10月9日,我校曾承办建昌县首届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我们的做法,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和同仁的认可。

5、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葫芦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唯一途径。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实践基地、社会福利院和社区等资源,定期组织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更加贴近实际,走进生活。每学年学生要在实践基地生活三天,白天以军训为主,劳动参观为辅,晚上以科普、劳动、交通、消防、雷电等知识讲座为主,文艺联欢和星光影院为辅。学生踊跃参加,而且每次活动都受益匪浅。每年的重阳节我校都组织学生到福利院为老人清理个人及环境卫生,为老人送去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每年的“3〃15”活动日,都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清扫环境卫生。寒暑假及法定假日,吗,都为学生布臵为母亲洗脚,为父亲倒一杯酒,给长辈一个拥抱等亲情作业。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感恩教育得到增强,社会责任感得到启蒙,心灵得到陶冶。

德育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构建;德育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她需要文火慢功的滋润,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我校全体教师有信心在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之下,借助市教育局德育系列化活动的强劲东风,持久做好我校的德育工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

上一篇:我心依旧的演讲稿下一篇:物业办工作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