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萨特存在主义哲学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萨特存在主义哲学

萨特作品《墙》的存在主义分析

选择地狱——用存在主义分析萨特的作品《墙》

摘要:存在主义人学以人为本体,从人的内部来分析和解释这个世界,是哲学史上,也是文学史上的进步。存在主义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及自由选择这两个层面,是以主观选择为出发点的一个流派。《墙》的主人公伊比塔在狱中摒弃了一切情感,选择用麻木的方式去面对荒诞的人生,然而难以预料的故事结局却令其不禁失声大笑。

关键词:选择 存在主义 地狱 自由

萨特是西方存在主义大师,他的影响不仅涉及哲学领域,也蔓延至文学地带,他用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了自己对哲学思辨的探索。

存在主义透露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观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危机,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感受到了忧闷,焦急不安的情绪,他们四处找寻真理,探索出路,存在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土壤中诞生并成长的。 让—保尔·萨特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萨特于青年时期就特别专注于求知,创作,为其日后的创作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早期的他所推崇的是“绝对自由论”,随着时间的流逝,萨特渐渐地改变了自己过去的观点,这正是对真理追求的执著表现,这时的他所推崇的是“相对自由论”。《存在与虚无》是此时他的最佳作品,他认为存在主义人学并非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的,人在自由选择的同时,就担负着一些相关的责任。自由选择并非没有局限,也会受许多因素的约束。存在主义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及自由选择这两个层面,是以主观选择为出发点的一个流派。《墙》是萨特在其“绝对自由论”时期(1928-1939)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的故事很简单,叙述的是西班牙革命战士伊比塔在临死前的境遇以及其心理状况。最引人注目的是故事的结局,伊比塔本着以假供来戏弄敌人的目的,反而害了队长,令其蒙害,故事的结局伴随着的是无止境的冷笑声,回荡在灰暗的监狱中。故事以荒诞色彩为基调,然而却相当有力地反映了荒凉的现实,令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伊比塔在死亡即将来临之前抛开了众多世俗的烦恼,显得镇定从容。故事中主角在预知会死的前夕将友情、亲情抛至九霄云外,并与这些奢侈品划清界线,也就是将自己和以前的情感生活割断,他的内心因不幸的命运而变得麻木,万念俱灰,似乎也悟透了一切,觉得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一切已经都不再重要。主人公的感悟,其心理活动都为这部作品的悲剧性戏剧结尾埋下了伏笔,为故事营造了灰色的氛围。相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监狱是一个小世界,伊比塔及其两位难友在死亡威胁之下展示了不同的选择,相异的人生观,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但总而言之都有畏惧的心理,这是人之常情,只是陷入那样处境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处世态度就因人而异了。故事的结局安排得比较诱人,有着深奥的哲理,这或许就是艺术魅力之所在。伊比塔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有着选择余地,也

是对其将来的一次重要选择,出卖战友明哲保身还是以死来保护战友。他选择了后者,但并非出自于为了保护战友的目的。友情已经在他的心头消失地无影无踪,他也并不觉得战友“格里”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有价值,他不出卖“格里”完全是出于固执,或许这就是伊比塔的初衷。他选择了以戏弄敌人的方式来对付敌人的审问,瞎乱说了一个地方——坟场,然而后果不堪设想,弄假成真,格里因事态变故恰巧来到了坟场,格里的命运抹上了可怜的悲剧色彩,然而这个却是伊比塔不经意的选择所造成的悲剧,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吧,难以预料的事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主人公的世界里头。萨特在故事的开始便给故事的主人公创造了“极限境遇”,这种环境是萨特用来表达存在主义人学基本观点切入点,他正是利用“极限境遇”来表现世界的荒谬,生存的孤独的。作者认为人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是无助的,人的力量微薄而有限,但是人是有着“自由选择”权利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并以此来支配人生道路中的种种选择。伊比塔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他身处“极限境遇”,然而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选择能力,这种终极环境正是生存选择取向的最佳表现氛围,其出发点便是能更好地表现作者存在主义观点,显然萨特如愿以偿。 伊比塔被困在到处充满黑暗的监狱里,生存对他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生命顿然也变得毫无意义,他已不再怀念“墙”外的生活。存在主义是强调自我的,主观意识对生存状况的决定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并非唯心主义,因为存在主义的自我是有一定局限的,受着特定外围因素的影响。伊比塔的生存选择虽然对其未来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决定因素,然而也会受到当时他所处环境的影响。不仅如此,伊比塔的任何选择都透露出一定的“绝对性”,也就是无论他如何选择其生存状态都会是荒诞,孤独的。死亡的威胁令伊比塔更趋于自我,其性格,以及内在心理状态也显得更具鲜明性,昭示着人在极限境遇中任何心理状态都会变得极端的道理。 “他人即是地狱”,“他人”对作品中的主人公伊比塔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伊比塔的意识是自身的存在,并非和他人的存在有什么密切的联系,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并由自身的意识所支配。人的自由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命运,决定着他的人生路。存在主义中人才是本体,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具有此思想的人的生活——品味。存在主义比较注重人本身的意义,在意的是人的本质。存在主义的这些观点,从存在主义者将哲学说成“人学”这一事件便可知晓人在这一流派思想中所占的比重是多么的大。这一流派从人的内部去观察,并发掘人的本性及以对人本身的探索来揭示人存在的真谛。伊比塔认为人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在狱中他感悟许多,自己便是自己,生存并非为了他人。 这一简短的故事结构完整,前呼后应,以时间向前推移的方式平淡地叙述了一件荒诞的故事。并非只有伊比塔的生活是荒谬的,他身边人的存在也是荒谬的。两个狱中的难友,一个叫汤姆,一个叫胡安,胡安是个年轻人,可以说只是个小家伙,然而却因为哥哥是个战士便被抓到狱中,这是多么的荒谬!两个难友都预知到了将来的命运,也都非常害怕去面对死的那一霎那,特别是可怜的胡安,无辜地被处以死刑。当然他心里头是不甘心和害怕

的,荒诞的生活对他的迫害实在是太大了,想想他只是个未经事的小家伙,却要面临死的考验,死的威胁。青春时光尚未过足瘾便要提前告退,实在是悲哀之事。作者利用荒诞生活对一个年轻人所带来的影响来昭示这个世界会给人带来无止境的空虚,痛苦和寂寞。伊比塔对这个可怜的小青年一直都持怜悯的态度,但是也不会太在意他的存在,因为他觉得他人也只是为他们自己存在罢了,既然生命对伊比塔而言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那么他人对他而言当然也是无意义的存在。 监狱里头是肮脏的,最令人心寒的是监狱内饥寒交迫,而犯人只有单薄的衣服用以遮体。对待寒冷,他们三人所采用的方式是迥异的,汤姆选择做体操的方式来温暖自己,其实是在做无谓的挣扎。胡安因太担心自己的生死而陷入苦恼和畏惧中,将精神集中于此,而稍微地忽略了周遭的寒冷。伊比塔则不同,他的肉体和心灵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些麻木,麻木令其忘却了寒冷,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他选择了淡忘,将身边的一切都看得平淡。面对寒冷,三人所选择的对抗方式是不同的,可见他们在生存选择方面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支配着。生存对他们各自来说有着不同的定义,汤姆是竭力挣扎抵抗命运,胡安是怀着畏惧的心理对待即将发生的一切,伊比塔则心灰意冷,没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愿望。 比利时医生的出现显然加重了故事环境的灰暗色彩,这是一个奉命行事的医生。他的职责是来安慰三人的心灵创伤,来陪盼他们度过这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夜晚。三人当中只有胡安会觉得他的到来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个可怜的年轻小伙子若是没有安慰的话很可能会在天亮之前疯掉。人在临死前找一个人去安慰那人受伤的心灵,让他不必因为承受不住煎熬而疯掉,其实就好比在砍杀一个人之前先给他一些安慰的词句,好温暖一下他,然后把他砍杀。在犯人受刑之前找一个医生去安慰他们似乎也是平常无奇之事,然而细细品来会发现这是多么地滑稽,多么地荒诞。比利时医生对这种场景是习以为常的,当然也就决定了他在狱中所说的话,所办的事皆是出于义务。这三个即将被处以死刑的犯人的存在对比利时医生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利时医生和胡安的对话比较有韵味,胡安显得慌张畏惧,而且有些幼稚,比利时医生却是以慈父般的形象,路人般的冷漠回答他的提问。作品中的主人公伊比塔是非常讨厌这个角色的,厌恶他的言行举止。在这里一共有四个人,其中三个是死了的,姑且存活着的是奄奄一息的躯体,而比利时医生不同,他是活着的,而且活得并不差。 在死亡的前夕,他们所关注,所幻想的是将来怎么个死法,死时的状况是怎样的,这是他们考虑的最多的事。人死之后,主观意志便消失,也就不复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便成虚无之态。死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即将而且必然会发生的事,只是迟早的问题罢了,在伊比塔看来迟早也并非一个问题,在他的意识中,人就是会死,就如此简单。死是人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这是极限境遇,是人生所到达的终极地带。面临这种处境的人当然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会是怎么死法,作者利用极限境遇来表达其存在主义观点是他重大的艺术特色之一。 汤姆是个健谈的人,他在狱中以不停地讲话来掩饰和抚慰心惊胆战的内心,好让自己的思想不至于进入太糊涂的状态。汤姆是伊比塔的难友,然而

也只是患难之中相遇的有些许友谊的朋友。“他人即是地狱”的信仰告诉他,自身和他人是不相容的,就如同水和火的相对立关系。汤姆和伊比塔的关系是紧张,而且不具任何意义,两人的交谈简单而又具有自观性,对方的感受是怎样的并不重要。伊比塔的走动都会使汤姆“猛惊”一场,并对伊比塔的举动回敬以仇恨的眼神,由此可见两人的内心距离是足有十万八千里的,他们都是独自存在的个体,只是命运的驱使,有缘相聚,除此之外,丝毫没有其它的东西存在。两人在多次的谈话中都体现出了厌恶之情,自身和他人的关系便是敌人的关系。 选择决定命运,人活着都必然地在做不断的选择活动,对一些事物的取舍,对遭遇一些境遇时是避开还是迎难而上,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选择。其实选择无大小之分,“蝴蝶效应”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不可直接译过来。一些看似不重要的选择往往便是事情发展方向的关键之所在。路该怎么走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任何人都得对他自身的选择负上一定程度上的责任。选择就如同站在一个能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错点,究竟该往何处前往由本人决定,而这不同的决定将导向不同的风景。绮丽的佳境,抑或肮脏的地狱都是人的不同选择所引导并通向的目的地。选择并无后路可退,但是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落定之后依然会有许多选择的机会等待着他继续选择。 伊比塔选择了地狱。他是在遭遇了被扔进监狱之后的种种煎熬后,做出了如此这般的选择。伊比塔选择了死亡,选择了冷漠,这些都是由他自由支配的,然而,伊比塔的选择是在他人所做出选择的包围之中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的选择都关乎着其他人,也相反地会受其他人影响。在死亡威胁下选择生或死,是对一个人的终极考验,严肃而冷漠的氛围或许会压得一个人喘不过气来。在感情方面,伊比塔面对着荒诞的世界,选择了遗忘,并将感情抛至九霄云外,这是在临死前所做的选择。 故事着重从人的内部来分析人,阐明道理,这是对一种艺术的执著探索的良好表现,然而作品中有些思想消极颓废,冷漠无情却流露出太多的消极之状,读来未免有些压抑。作品的艺术成就无可厚非,存在主义的理论观点以及故事的安排和布局在作品中都表达得相当完美,其艺术效果是能表现出来的。 学术具有着相通性,哲学和文学是一脉相承的文化表现形式,将两者相融相汇,令其开出绚烂的花朵是文化史上的灿烂印记。萨特将存在主义深深地融入至文学中对文学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贡献。荒诞的艺术表现形式令存在主义文学具有了相当强的表现力,能非常完美地表现以人为核心的存在主义观点。哲学是人的哲学,这个世界也是以人为主体的,所以将人放在第一位来去探索和领悟这个世界的璀璨及荒凉是一种比较好的探讨方式。人是本体,有着独立的意识支配着生活,其选择的取向是自由的,也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的。伊比塔在荒诞的世界中选择了地狱,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命运,他的个人意识及观念决定了他的荒诞遭遇。

荒诞、自由选择和他人既是地狱

这是一个有着很强烈的真实感的故事,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它看作一部写实的作品。但其实这又远远不止一部写实作品那么简单。其实很明摆着的,萨特又再一次向我们玩弄了他的存在主义,“荒诞”、“自我选择”和“他人既是地狱”如同隐身的幽灵自始至终地贯穿着整部作品。? 荒诞阴暗潮湿的监狱,三个衣着单薄的死囚,两个无政府主义抵抗分子和一个完全无辜的青年。在死亡前夜的思考让他们经历了从理智到迷失再到小便失禁的混乱,极刑威慑下意识的土崩瓦解在营造了灰暗阴郁的氛围的同时,也推动了故事一步步地走向了荒诞,或者说荒诞本身就是一步不离地伴随着故事的发展。荒诞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内核,又在最后一刻面包师的话语中得到了彻底的爆发。但荒诞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在整部作品中,荒诞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贯穿始终。从胡安无端被捕的荒谬理由到比利时医生的出现,三个“死亡的人”和一个冷漠的安慰者之间不痛不痒的对话,间断的理智和一次次相互之间矛盾的无果而终,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俘虏面对死亡时的思维混乱和局外人的漫不经心之间的悖论。而当伊比埃塔艰涩而牵强的洞穿死亡的意义(?)之后意外获得了一个生存机会的时候,他似乎仅凭固执的本性坦然地选择死亡,于是当他抱着死前愚弄施暴者的心理编造了一个喻意深远的地址之后却又反被荒诞的变数所愚弄。到此荒诞理性的爆发了。我们可以尝试把作品之中的荒诞分成两种:一种是外部世界的,比如胡安的被捕,比如长枪党向他们宣布死刑的时候甚至没有完全弄清楚他们的身份。这样的荒诞在作品中的出现在让人感叹世界本身便充满了不计其数的荒诞的同时,也是和人们内心的荒诞相适应的。而一种荒诞就是内心的,自发的荒诞。当伊比埃塔意外获得了一个生存的机会的时候他却因为选择了死亡。伊比埃塔作出这样的选择,并没有受到某种主义的激励和鼓舞,也不为任何道德律令所约束。从大的角度看开来,他并不是为了西班牙抵抗运动的胜利;从小的角度说开去,他也不是从出于对友情的忠诚或对某个人的崇拜。甚至他已经在一夜的自我思考中放弃了历史、回忆和爱。他说,这仅仅就是因为“固执”。固执即非主义,又非目标,而只是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理解说,他的选择完全不是出自一种理性,而纯粹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行为。对自己的生死都可以以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方式置之,放弃生存而选择死亡,这个决定难道本身不充满了荒谬性么?这样我们推开出去,似乎萨特认为一个人作出选择并不需要根据确定的标准与明确的理由,也就是说不需要绝对依靠理智行事(?)。而和伊比埃塔相反,他的战友格里出于求生的愿望而藏身于公墓,恰恰使伊比埃塔胡编乱造的恶作剧成为事实。两个人行为的结果都与自己原先设定的行为动机大相径庭、背道而驰,这使得两种选择和整个故事的结局都呈现出一种荒诞。而我们讨论的这两种荒诞,即外部世界的荒诞和内心世界荒诞的相契合的点就在于,任何人的选择都因无据可依而呈现出偶然性,于是这个世界就因人的随心所欲而充斥着俯首皆是的偶然性,并进而因此呈现出一种荒诞。在萨特的理论中,或者进而推开出去的泛泛而论,善与恶不是绝对的。? 自我选择的悖论(?)在面对死亡,生命还剩下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候,伊比埃塔的不断的自我思考和心理活动在不断向死亡逼近的过程中也在缓慢地契合着

自我选择的步调。从情绪上来说,他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从空白到故作镇定到恐惧到万念俱灰、选择死亡的过程。而从心理上来看,在极刑前对社会他摒弃了他者甚至爱人,对世界和历史他选择了完全的遗忘,进而对死亡自觉而又坦然地接受,但当某种意义上的超脱撕碎了欲望和生念的时候(?),荒诞在隐匿多时后浮出水面。作品发生的情景设置颇有意味的。墙内封闭的世界,临行刑前的最后一晚。这些极为严酷的周遭环境,也能更加贴切地表现出世界的荒谬性和生存的孤独性——存在主义永恒的命题。毋庸置疑,在这个荒诞、无助的世界里,即便人的力量在微不足道,仍然是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我们仍然能够用我们的主观意志去作出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选择。人的自由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路。正如同伊比埃塔在一晚的内心煎熬之后选择了地狱,选择了死亡,选择了对待世事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这些都是他能够掌握的。然而,伊比塔的选择是在他人所做出选择的包围之中的,譬如长枪队法西斯或者是那个胖子队长。其实,任何一个人的选择都关乎着其他人,也相反地会受其他人影响。这就牵涉到另外一方面了,自由选择的过程会受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自由选择的结果又常常是没有人可以掌控的。我们可以分析这样一个事情。三个人在监狱里时,他们对于饥寒的态度不尽相同,汤姆选择毫无意义的反抗和牵强的、掩饰的喋喋不休。胡安的恐惧彻底击垮了自我并妄图得到医生的救赎。伊比埃塔由对自己内心恐惧有意识的压制导致了麻木,进而摒弃他者而主动选择死亡。三者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但意志上的自由选择还是受控于外部世界的不确定因素,不难发现其实这种因素正是造成荒诞的真凶。我们在意识上和行为上拥有着自由选择的权力和自由,而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我们所作的自由选择又是在他人的自由选择围绕之中的。同时自由选择的结果却又是受到许多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难以掌握,这就是这个世界如此荒诞的真正原因。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我们可以选择自由选择的方式,却不能选择自由选择的结果。初衷、动机和最终结果的相背离,这就是自由选择的悖论。? 他人既是地狱在这部作品中,“荒诞”是风格,“自由选择”是隐藏其中的一个哲学命题,而“他人既是地狱”则是作品所阐述的一个重点。文中,伊比埃塔自始至终没有对两位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抱有任何好感,哪怕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怜悯和亲切感。比如文中刻画汤姆和伊比埃塔的关系。虽然只是一些细微的细节描写,却同样能够感受到两人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都带有过于强烈的自观性,对方的感受如何并不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和自己交流甚于和对方交流。无疑,这样的交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再如作品中伊比埃塔的走动都会使汤姆“猛惊”一下,并对伊比埃塔的举动投以仇恨的眼神。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命运的驱使才使他们相聚,除此之外,丝毫没有其它的东西存在。而对于胡安,伊比埃塔也不会太在意他的存在。他人也只是为他们自己存在罢了,既然生命对伊比埃塔而言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那么他人对他而言当然也是无意义的存在。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另两人所表现出的态度同样是自我而排他的。譬如胡安甩开汤姆善意的手臂,汤姆向伊比埃塔投来仇恨的目光,诸如此类。或许是死亡的恐惧瓦解了理智而催生了失常的愤怒,但这至少证明了三个人都是孤独的,对彼此都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心怀芥蒂。另外在囚室中另一个人物——比利时医生的存在则

让“他人既是地狱”这个命题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他的出现显然是加深了故事的灰暗色调,让人感叹世态的炎凉。对比利时医生而言,这三个即将被处以死刑的犯人的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他只是把他们当成是观察人临死前生理症状的试验品而已。又譬如比利时医生和胡安的对话,胡安显得慌张、畏惧而又幼稚,而比利时医生却是以一幅居高临下慈父般的形象,以路人般的冷漠回答他的问题。正如伊比埃塔所说的那样,囚室中三个是死了的,姑且存活着的是奄奄一息的躯体,而医生则是活着的,而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活着的人对死亡的人的居高临下。“他人既是地狱”是萨特存在主义的重要命题之一。人和人之间是始终存在着隔阂的,就算身处绝望之地,这份隔阂也不会消失半分。自身和他人就如同水和火一样,是不相容的。这就完美地契合了《墙》这个题目,人与人之间始终隔着一堵墙,“人对人是狼”。《墙》可以看成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在文学史上的又一份宣言(?)。而“荒诞”、“自由选择”、“他人既是地狱”这三个存在主义名词则是贯

穿《墙》的三条主轴。

第二篇: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及学习意义

政治学与行政学

王琦琪

13820092200457

对于每个生长在大陆的中国人来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些词都不会陌生,仿佛提起政治,无外乎就是这些,以至于作为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总会被问到政治学是不是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常被我们挂在口头上,但真正能了解它的又有几个人呢?初中、高中的教育只是让我们知道,中国最先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长期的、不求甚解的灌输,甚至让我们对关于“马克思”的一切产生了抗拒情绪。我们常常自以为是的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非就是告诉你“世界是物质的”、“要辩证的看问题”,殊不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试想,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红色政权是否还会产生,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是否还会燃起,是否还有关于真理的大检验,是否还有现代化的新中国„„不可否认,这一切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让我们期盼着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与其他一切哲学相区别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能很好的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的缺陷。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如果说一般的哲学学术是意识形态上的幻觉,那么就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粉碎了笼罩在哲学学术上的意识形态神话,并且把自觉地发现和揭示社会现实的任务交给了哲学学术。而其本身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理论为导向,立足于现实生活,解决发生在人们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再通过这些问题发现其内在本质,完善理论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活着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并不是专属于某一民族的哲学,而是国际性的学说,在全世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在各个民族和地区生根发芽,与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以中国为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即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也正因如此,才能在结合中国国情之后指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

在思想流派纷繁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树一帜,并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阶级斗争、工人运动、经济危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预言逐一实现,引起了各国的高度的重视,而在这之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灵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我们提供科学的方法论,让我们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在进行科学探索的路上保持信心并寻找到最便捷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不被外物所蒙蔽。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去解决问题,做到客观、公正、科学。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思想,并将其运用于实践,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影响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在建设好祖国的同时,造福全人类。

第三篇:关于萨特“存在先于本质”命题的理解

2010200057材料学院 许熙婷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并认为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说一个人出生仅仅是个存在,这个存在什么内容也没有,没有好坏之分,还不是一个具体的什么人,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故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存在先与本质”: 其一,上帝是不存在的。中世纪唯实论认为人有普遍的本质,这种本质是上帝赋予的,上帝按照自己的概念创造了人,所以人的本质先于人的存在。现在上帝被推翻了,先天的本质就不应存在。 其二,18世纪无神论所讲的普遍的人性是有神论的残余,它也是不存在的。萨特反对这种普遍的人性论,认为普遍的人性是不存在的,人的存在都是个别的,不能用普遍的人性来规定个别性的存在。 其三,人以自己的行动创造自己的本质。人不同于动物,具体的物是先有本质而后有存在的。萨特认为人不是由什么来规定自己的本质的,而是由自己的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未来,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是一个爱国的勇士还是一个卖国的懦夫,等等。他声称只有强调了“存在先与本质”才能把人真正同物区分开,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萨特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萨特从悲观的深层本质中引出了乐观的行动,让个体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让这种自由变成主动,去创造,去负责,去营造全人类的人道。在这里个体的存在和自由与全人类的人道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属于主观的内心体验,后者属于客观的需要,前者是达成后者的一种手段。通过思考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个体树立了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全人类的人道观念,存在主义哲学不过是一个通往“秘密高地”的梯子,当我们通过它到达了目的地,梯子便被我们抛在了身后,停止了对于领悟者的指导意义。萨特并没有用自己的存在主义反对人类理性和客观真理,而只是把他的存在主义视为一种思想服务。

存在主义是认为,包括人的存在之内的存在都是偶然的,这不可否认。人首先存在着,然后才开始得到限定,才把自己创造成他所要成为的东西。在得到限定以前,人什么都不是。由于人是自己决定自己本质的,所以人就要对他自己负责。

或许有人会对萨特感到不理解:一个建立在虚无基础上的人生,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巨大的热情,为公众利益,为社会正义奋斗呢?存在主义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不承认人具有什么固有本质,否定了任何先验的普遍价值准则,看穿了人生的空虚无聊,那萨特还在积极追求什么呢?

其实我认为,人和世界,只有存在、降生、出场,才有可能谈及本质,脱离现实存在,不存在本质和意义。所谓的本质和意义,不过是“我”的主观。先于现实,去设定路径是荒谬的,如果这种设定通过国家机器变成统一意志,是彻底的反人性。反人性的制度必然遭遇人性殊死的抵抗。于是便有了身边的苦难。

第四篇:马克主义哲学知识

马克主义哲学 基本内容

1.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物质与意识 4. 辩证法 5. 认识论 6. 社会历史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 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3.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那个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第二,人的意识、思维能否反映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 就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来说,哲学基本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 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互交错的历史。

1) 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增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两个阶段。

2) 辩证法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古代朴素辨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的根本性变革。

几个概念

1. 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3.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施救的本源。“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是一种“唯我论”。

4.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人的精神变为独立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承认“宗教创世说”。

5.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感知,但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

6.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马哲的理论来源: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2. 马哲的本质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 实践性 是马哲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2) 科学性 在于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

3) 革命性 在于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并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转化为人民群众变革现存世界的有力武器,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物质与意识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1)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 2)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

3) 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物质不可分割的运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五种基本的物质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运动与静止: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物质与意识 物质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

1) 规律是事物运动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 规律具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

3) 规律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4) 人可以通过掌握规律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意识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

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源或本质;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意识具有能动性,物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辩证法

两大特征 1) 联系 2) 发展 三大规律

a)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前进性与曲折性)

认识论 认识

a) 科学的认识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b)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实践

a) 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b) 实践的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c)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直观现实性  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论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与真理

a) 真理及其客观性:人类认识是真理与谬误的矛盾统一体 b)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 c) 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d) 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 e)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观与客观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 唯心史观  社会存在

a) 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构成社会存在

b) 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是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 c)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历史观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两对矛盾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c) 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生产工具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e)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形态。

f) 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g) 政治处于上层建筑的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阶级、国家、革命 阶级

a)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b) 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是剩余产品的出现 c) 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

d)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将最终失去其存在的根据 e)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国家

a)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c) 国体指国家政权有哪一个阶级掌握,政体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革命

a)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根源于新的生产力与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c) 革命的实现有必要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条件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两类不同的矛盾 a) 敌我矛盾:利用专政的途径来解决 b) 人民内部矛盾:利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c)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必然性。杰出的历史人物也会犯错误

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人的价值 a) 社会价值 b) 个人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练习题

1、承认人的意念、意志、情绪对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这是( D )的观点 A.  主观唯心主义 B.  唯意志论 C.  客观唯心主义 D.  实际的唯物主义

2、“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略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表明( B ) A. 视觉在人们的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B. 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C. 间接经验是人的知识本源之一 D. 人们必须事事亲身实践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B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唯物辩证法认为( A ) A. 现实是指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 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C. 现存的东西必定都是现实的 D. 现实包括事物的种种联系

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C ) A.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

B.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6、“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条河流”是( C ) A. 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B. 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  否认了相对静止 D.  夸大了静止的根本性

7、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C) A. 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 变化发展的观点 C. 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 形而上学的观点

8、人的本质的属性是(B)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物质属性 D. 先生属性

9、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 A ) A.  政治法律思想 B.  道德规范 C.  文学艺术 D.  哲学思想

1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 A.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C. 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D.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

11、社会意识形态是指( D ) A.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 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社会意识的总和 C.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

D.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12、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结底取决于( A ) A. 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 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 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D ) A.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D.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4、哲学的党性原则指一切哲学都分属于( A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无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5、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C ) A. 经验材料 B. 理论结论 C. 一般方法论 D. 具体方法轮

16、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 ) A. 科学社会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17、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D )A. 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

C.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 科学的实践观

18、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B ) A. 意识产生物质 B. 意识转化为物质 C. 意识决定物质 D. 意识创造物质

19、“从物质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质”是( D )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0、“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 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 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2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 A ) A. 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B. 是否承认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 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 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2、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这主要是由于( D )

) B A. 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不同的否定方面 B.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C. 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 D. 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特殊的矛盾

23、“张三是人”这个命题表明( B ) A. 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 B.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C. 一般不能存在于个别之中 D. 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

24、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深化,人们的一些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说明( B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观念的变化决定于实践的变化

C. 原有的观念是主观自生的,因而是错误的

D. 新观念是真理,旧观念是谬论。真理必然战胜谬误。

25、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D ) A. 普遍性 B. 绝对性 C. 客观实在性 D. 直接现实性

26、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D ) A. 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 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27、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D )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 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 ) A. 包含有不能被推翻的内容和认识 B. 对生活有巨大影响的认识 C. 适合于任何场合的普遍性的认识 D. 适用于任何时候的具有长久意义的认识

29、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B ) A.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是客观的 B. 真理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 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0、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就是说( D ) A. 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在弱化

D. 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学习心得

根据xx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安排,我学习了XX下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一书,并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出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这本书用了十个章节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其中第八讲专题讲解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凸显出群众路线在我党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地位。我对第八讲进行了着重学习,体会最深刻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群众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回答了“为什么要走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是群众史观,它认可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与某些倡导英雄史观,认为个人英雄创造了历史的哲学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1939年,毛泽东主席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

织群众的历史,群众路线就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可以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回顾往昔,解放战争期间,数以百万的老百姓推着数十万辆小推车为解放军战士运送物资,踊跃参军,夹道迎着解放军的部队进城,可以说是四万万的中国人民选择了我们中国动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物资极度困乏的窘境,亿万百姓选择了跟着党走,勒紧裤腰带,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添砖加瓦。

新时代、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时代赋予了群众事业新的特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个人利益诉求的多样性日益明显,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部分党员干部逐渐脱离了广大群众。脱离群众的危险日益加剧,它直接关系着我们党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否能够继续获得群众的支持。

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践群众路线?

第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重视民生、研究民生、改善民生,以群众的感知体谅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对党交给我们的工作和职责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XX部门虽然不是窗口部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但是我们要牢固树立XXXX的理念,守住XXXX风险底线,努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每一

个XX的职责。

第二、要重视调查研究的作用。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要走群众路线必须先搞清楚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有什么困难。持续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到XX基层和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把握经济发展脉搏,了解银行业经营的新动向,及时发现各类潜在的风险点,通过调查研究挖掘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推动XX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广大群众都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公平的XX服务,使XX在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要严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要求。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铁一般的纪律性。严格的纪律性也是我们党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共同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组织纪律和政治本色不能变。作为一名XX人员,必须要认真遵守党中央、国家、XXX各项规章制度和党风廉政要求,时刻保持思想警醒,做到廉洁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一股清风、一团正气。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了广大党员干部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每一位党员都对照党章,照照镜子,端正行为,正正衣冠,自我净化,洗洗澡,对症下药,治治病,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严格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对照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对照整改,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下一篇:浅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