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哲学分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联系的必要性在于:通过对比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发展可以走出对现代西方哲学认识的误区,从而消除对现代西方哲学认识的误解,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进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主义哲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论文 篇1:

后现代主义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针对西方现代主义哲学而言,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作为后现代主义精神的产物,后现代心理学在上世纪90年代才产生,其方法论提倡经验和相对性,主张和以社会学为主的人文学科接轨。所以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提倡探讨人的社会性和超个人主义的研究,要了解和预测未来的心理学可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必然要了解后现代主义对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我们现在已处于后现代这个时代,并受其影响:过去我们是强调一个单极的世界,现在强调多极世界;过去只有几个少数权威说话,后面慢慢呼唤民主;过去只有几个人独白,今天我们强调要对话,让更多人能够表达自己的诉求;从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我们的生活都已经悄然地发生着一些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冲击下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受到后现代思潮、后现代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后现代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反叛、抗议或者一种批判的情绪、氛围。只要有现代主义标签的,都要怀疑、否定、批判。姚大志在《现代之后》中提到,要弄清什么叫后现代主义,首先要了解现代主义。

(一)什么叫现代主义

所谓“现代”,欧美即指的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过程,中国指的是从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段时间。本文论述的是西方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后现代心理学,所以此处指的是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这一段过程。“现代性”(modernity)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笛卡尔以来的哲学特别是启蒙思想被看做是现代主义的。

启蒙思想可以用俩条标志来分辨。第一,启蒙思想相信宇宙自然法则,并且相信人也是受自然规则的支配,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就是回归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启蒙思想家们的信条则是凡是和理性相违背的都应该被打倒。

第二,相信理性能给人类带来光明,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理性支配社会规律发展的结果。

启蒙思想最大的两个成果便是科学与民主的思潮的风靡。启蒙思想的终极目标是自我反省和终极自由,首先是个人的自由,其次是理性的自由。即所有人类历史都趋向一个作为终极目的的自由王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统治)。神话就是关于人的神话,人的主体性的神话,启蒙需要靠人作为主体这一神话来实现这两大理想。

(二)后现代主义批判什么、反对什么

弄清了现代主义,那么什么叫后现代主义就非常清楚了。后现代主义在上世界60年代诞生以来天生就带有反传统的倾向,自此以后,所有时期所有具有反传统倾向的主义均可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所有的传统思潮表现出的反对倾向,最终都是对启蒙进行反思和质疑批判。

首先,后现代主义要反对“基础主义”。基础主义是指人类为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寻找一种最终的无可置疑的绝对基础的文化努力。后现代主义者把启蒙故事指斥为“大叙事”,“大叙事”就是以真理的名义讲话,利奥塔也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真理,利奥塔把将真理置于优先地位称为“真理的白色恐怖”。

其次,后现代主义反对“表象主义”,表象主义被称为一种视觉隐喻:人的心灵犹如一面巨镜,能够准确或不准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本质,而对其本质的准确反映就是真理。表象主义的要害是“认识论主义”,即以理性的、知识的、和理论的态度看待一切问题。

最后,后现代主义反对“普遍主义”。普遍主义的要害是“西方中心主义”,普遍主义则是西方推行其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工具,把西方文明推举为高级文明,将其他文明都视为原始的或野蛮的。

二、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心理学对自身的研究方法进行新的多角度的思考。后现代的心理学方法论对现代心理学的单一科学主义取向进行了批判,倡导多元主义。

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法性”主要建基于对客观观察、实验、实证方法的采用上。后现代的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不确定,是怎样都行。后现代学者认为,任何观察和实验都不能摆脱先在的内心意识,因此也就不存在唯一的,能确保发现和证实“客观普适性真理”的正确方法。当前心理学界对实证方法的利弊得失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尤其是对它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是有深刻体会。

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从后现代的思维方式来看,既在消解科学主义,也在消解人本主义,基本的方法论蕴含就是消解,消解现代性的思维方式、现代心理学的方法论,消解科学主义,否定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用人本主义的方式消解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表现某种程度的一致,但不是人本主义,没有走向人本主义,强调多元,开放,对话,边缘,和谐相处,没有重新走向唯一,展现的是一种多元,谁都可以生存。

三、简评

后现代主义是对当代西方现存文化秩序的破坏、对现代科学主义的否定,它的最大贡献在于这种破坏和否定,但是它“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所以最大的弊病也在于这种破坏。

(一)积极面

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击溃了有明确标准的价值评判,让人们不再拘泥于社会意识和道德标准,可以自由追求个人的价值,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加催生了解构主义的诞生。首先,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都对尼采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在矛盾和缺陷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是理智的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其次,后现代主义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极力推崇边缘、平俗、解构、非理性、历史断裂等等,提醒我们对于社会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提示我们在分析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时要辩证地看待理性与非理性、中心与边缘、崇高与平俗等关系。最后,后现代主义倡导差异性,或然性、创造性,这一切都有利于改变以往的僵化的思维方式,主张开放的、多元的、横向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禁锢思维的解除。

(二)消极面

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导致价值评判的标准模糊过于强调多样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其思想方法上也陷入了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在极端批判逻辑,消解科学与文化的同时,又构筑了一套理论,反对结构主义,中心主义,而其自身的理论也是一种结构,一种中心,后来的追随者同样是以其理论核心为导向。后现代哲学完全拒绝、否认理性和理论,夸大非理性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正确的,其后果只会把人们引入到神秘主义的迷雾中而使他们陷入混乱。(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姚大志 《现代之后》.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4页

[2]高峰强 《現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3]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 《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

[4]刘嫦娥彭运石 《后现代思潮与心理学演进—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5]孙正聿.《哲学通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8页

[6]国秀琴.《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蕴涵》 《求索》 2007年第11期

[7]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 《心理学报》 2004年第2期

[8]彭运石.《心理学的整合视野》.《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车文博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心理学》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年第2期

作者:吴志洪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论文 篇2: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联系

摘 要: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联系的必要性在于:通过对比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发展可以走出对现代西方哲学认识的误区,从而消除对现代西方哲学认识的误解,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进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创新

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研究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发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哲学,无需吸收其他哲学的合理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上,简单否定现代西方哲学的成就。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不但不能使马克思主义 哲学得到理论的创新发展,而且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陷入狭隘的误区。因此,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走出误区和理论创新,必须消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过程中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狭隘误解,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交流与研究。

一、走出研究误区

任何一种有发展力的哲学都是一种开放的哲学,只有开放才有发展,它不会拒绝与其他哲学的交流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的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其他哲学的发展中产生的,又是在吸收改进其他哲学的过程中孕育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产生了一个半多世纪之后仍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地发展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哲学界中,有一部分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过程中采取封闭式的方法,拒绝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对现代西方哲学知识一知半解,一味地否定现代西方哲学,必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陷入更深的误区。

误区一:仅仅看到了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统一。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之间还有统一的一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是西方哲学的产物,它同现代西方哲学一样是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是传统西方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不同继续,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同属西方哲学的范畴。另一方面,从语义学的角度看,两种哲学不管有多么大的区别与对立,但作为哲学就有哲学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如果两种哲学区别对立到没有任何相同之处,那么肯定有一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而这显然是荒谬的。

误区二:仅仅看到现代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一面,没有看到现代西方哲学合理的一面。毋庸置疑,现代西方哲学反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坚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立场,但这不意味着它不存在着部分的合理性。现代西方哲学在哲学的对象、领域、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有着相当的深度,与传统西方哲学甚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有着其独到之处。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立场,我们理应坚决批判抛弃,毫不妥协,但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合理之处,我们则不应忽视,而应认真对待、研究,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误区三:仅仅看到现代西方哲学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面,没有看到现代西方哲学赞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面。根本上说,现代西方哲学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是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 精神武器,因此现代西方哲学势必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现代西方哲学决不仅仅是愚昧的,甚至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目的的。

二、消除认识误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过程中之所以会陷入种种误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种种误解是分不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对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的误解有以下两种主要表现:

第一,简单比附。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学说不去了解、不加研究,简单地附属于我们已经熟悉的某种观点,然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立场下对其大加批判。

第二,望文生义。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里,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不仅缺乏西方哲学知识的认识,而且外语水平较低,只能借助翻译文来了解西方哲学的基本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对西方哲学认识上的误解,产生了不好的结果,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产生了一些歪曲的理论,研究者还自认为自己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此外,这种误解如果长期存在,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日益走向封闭,直至脱离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大道。因此,鉴于目前学术界令人堪忧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消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误解成了当务之急。

三、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极具生命力的哲学,它的生命力体现在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若要实现理论上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必须深深地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之中外,还需要吸收其他优秀思想,亦即借鉴、吸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者们对所有包含着哲学思想的人类文明作了充分的研究、继承和吸收,创立了迄今为止人类最优秀的哲学学说。在现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成果之一就是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在以下方面有助于其理论创新:

第一,哲学主题的逐渐转换。现代西方哲学是对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不断“超越”和继承发展,相当明显的变化已经体现在在哲学的很多研究问题上。认识论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核心,近代西方哲学家们关注认识的来源和发生、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认识的真理及其标准等诸多问题。

第二,哲学领域的积极拓展。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它几乎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建立起了许多相对成熟的分支学科和部门哲学。如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价值哲学、历史哲学、心灵哲学、生活哲学、环境哲学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最一般、最抽象的层次上,它必须介入现实的世界、现实的生活,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正是现代西方哲学在这方面的研究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三,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强调方法论的研究是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区别,突出的特点便是方法的多樣性。现代西方哲学提出的著名的方法有:分析方法、描述方法、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等。这些著名的方法里面还包括着更具体的方法,如就分析方法而言,就有逻辑分析方法、语言分析方法、操作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等具体方法。

综上所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沟通、对话和交流,无论是从更个方面都是必要的。有效的对话的实现,需要我们作出更加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

[3]M·怀特,分析的时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作者简介:王恒朝。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4级研究生。

作者:王恒朝

现代主义哲学分析论文 篇3:

中国现代性:从实践探索到话语建构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实践活动,中国现代性的逻辑起点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人与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主题,中国现代性同样以人与社会的发展作为基本主题,关注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的当代发展问题。中国现代性作为话语体系是一种主动的理论自觉,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显性逻辑,理性反思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诸理念系统,其中包括人民主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核心理念。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人与社会;理性反思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和脚踏实地的探索精神,系统回答了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国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围绕现代化主题建构的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将是一种显性实践—哲学话语,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更是对人类社会遭遇的现代性问题的理性回应。本文就中国现代性的逻辑起点、基本主题与话语体系建构展开讨论,以期深化相关主题研究。

一、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性的逻辑起点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构起来的中国现代性,其逻辑起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具有同源性,即都是实践活动。具体地讲,实践活动是马克思批判传统思辨哲学过程中被确认的新唯物主义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中国现代性的逻辑起点。

(一)实践活动依然是中国现代性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06这句话开启了面向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哲学之门,以人的实践活动为逻辑起点的新唯物主义由此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一再强调,这种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参与的现实的活动,不再是以往思辨哲学中出现的意识活动,甚至也不是莫泽斯·赫斯在行动哲学中提出来的实践活动,因为赫斯的实践活动所强调的本质上是自由意志的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强调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他们以“现实”界定实践活动,从而区别于传统西方哲学的逻辑起点,即它既不同于经验论所强调的存在或物质,也不同于唯理论所强调的思维或精神。被马克思称为新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实活动,因此把实践活动作为逻辑起点,本质上完成了对以往思辨哲学理论中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的理论超越。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建构,显然不能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之前的思辨语境,也不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原生态的哲学话语当中,而应该有所创新,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有提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526但是,如果仅仅是某个概念或某个原理的完善与创新,还不能整体呈现中国话语特色、风格和气派。经过中国学者多年耕耘,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获得充分阐释,在教育宣传方面也富有成效,但要使新的中国现代性得到合理的建构,并呈现出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身特色、风格和气派的话语体系,学界必须着眼于实践—问题意识层面,聚焦中国乃至全球在当下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考察。

如此一来,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也就理清楚了: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本质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假如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那么中国现代性作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当代形态。从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的历史形成看,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性反思等理论资源参与其中的话语体系建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导逻辑是中国式現代化实践探索。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主导逻辑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展开,中国革命的成功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同样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展开,其核心主题是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现代性作为中国有识之士的意识觉醒,起源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而作为一种自觉的现代性话语体系建构则要晚得多。

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来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已经触及现代化的不同方面,只是侧重点不一样:洋务运动重在工业技术革新,戊戌变法指向政治制度的维新,辛亥革命尝试自上而下的国家制度变革,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现代思想启蒙。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尝试都未能给中国现代化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更谈不上形成一套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了。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始于新中国的成立,但关于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远早于新中国成立。从全国范围的现代化主题讨论看,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已经在考虑全国性经济管理工作,并明确提出了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逐步把国家现代化建设当作重要的主题提出来,并推动开展了各领域的现代化实践探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2]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从实践看,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成为推动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四个现代化”的推进是分不开的。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现代化历史成就,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前提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领域,提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在实事求是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以现代化发展进程为基础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这是党中央首次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联系,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从此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的表述从来没有改变。

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性范式的实践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四个现代化”理念的同时,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实际经验形成了更为系统的现代化理念。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理念新战略[4],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战略的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36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助推重大改革举措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九大全面研判历史方位,具体提出了新时代接续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阶段与战略任务,强调到21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鉴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及其显著优势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以上分析表明,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导逻辑构建中国现代性,具有充分的实证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真实的历史进程。同时,现代化是当前中西方学界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議题,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中国现代性具有广泛的认同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把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实现平等对话的共同主题,基于现代化不同模式的实践效果比较,我们有可能在理论合理性和实践有效性的双重维度确证中国现代性本身的阐释优势: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逻辑中阐释中国现代性的理论合理性,确证中国现代性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现代化总体语境中阐释中国现代性的有效性,展示中国现代性相比西方现代性话语体系的优越性。

二、人与社会发展作为中国现代性基本主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而且是把人与社会的发展作为基本主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现代性,同样是以人与社会的发展作为基本主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关注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当代发展。

(一)人与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主题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6],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主题的最好概括,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主题也是人与社会的发展。

早在写作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就借古希腊神话中以盗火拯救人类的普罗米修斯表达自己对人与社会的发展主题的关切。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对人的本质的分析出发,系统阐述了人们自由自主的活动与交往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建构了以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为主题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写于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人类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充分阐释。至此,以人与社会的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基本完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领域实现了对西方传统思辨哲学话语体系的理论超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在人们所创造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基于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之上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与同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一句话,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基于现实生产方式而展开的,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现实性与历时性,而这种现实性与历时性又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释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中得到了合理论说。如此一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完成了人的解放的现实语境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把原先在异化话语体系中被阐释的大写的“人”重新回置到现实的人类社会历史当中,使人的解放和发展主题获得了重新阐释的理论新地平。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再抽象地谈论人的解放问题,而是结合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规律来分析人的解放问题,人与社会的发展主题成为哲学讨论的基本主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停留在一般历史唯物主义叙事上,而是基于这种历史叙事回到了自由资本主义现实,考察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尝试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社会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来源的科学揭示,马克思第一次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系统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充分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人与社会的发展主题。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定生产方式条件下出现的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的观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语境中,自由资本主义既是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开端,也是人们开始批判性反思现代化过程的始端。我们说今天还处于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时代,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思想源于现代化,但又超出了马克思所处历史时期的现代化特定阶段。

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全可以对接现代化的,毋宁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诞生于现代化的自由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其所展开的对自由资本主义的理性反思,原则上就是对早期现代化的理性反思。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着现代化理性反思的理论基因,其中,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发展始终是理性反思的基本主题。

(二)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性的基本主题

虽然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现代化阶段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面对的现代化阶段相去甚远,但是哲学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5。从哲学话语的理性自觉看,都是现代化背景下关于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发展主题的观照。我们看到,当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注意到早期现代化引发的社会问题,比如恩格斯在《伍珀河谷来信》中就有相关描写:“这条狭窄的河流泛着红色波浪,时而急速时而缓慢地流过烟雾弥漫的工厂厂房和堆满棉纱的漂白工厂。然而它那鲜红的颜色并不是来自某个流血的战场……而是完全源于许多使用土耳其红颜料的染坊”[7]39。恩格斯所描写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正是早期工业化的后果。恩格斯表面上描写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的紧张关系,而实际上,他想借物抒情,意欲强调在早期工业化阶段的社会变革以及人们所受的苦难:“伍珀河谷的工厂工人,普遍处于可怕的贫困境地;梅毒和肺部疾病蔓延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光是埃尔伯费尔德一个地方,2500个学龄儿童中就有1200人失学,他们在工厂里长大,——这只是便于厂主雇用童工而不再拿双倍的钱来雇用被童工代替的成年工人”[7]44。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看,不管是早期异化劳动批判,还是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所针对的始终是早期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但是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当时的现代化主题的理性反思是被关于资本主义奴役性制度的理性反思所遮蔽的,而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可以直面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社会问题,并在显性的社会批判逻辑中展开理性反思。在当前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主题讨论中,虽然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实践逻辑出发思考问题,但目前对于语境差异性的理解还不足以确立新话语体系的基本主题。事实上,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出现,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也日渐凸显。在现实生活层面,西方现代性理论中一直被观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的具体历史阶段都出现了。学界一直不愿意把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作为基本主题来建构中国现代性,主要是出于一种理论担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中的现代化,真的能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吗?

为此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差异性?一般意义上讲,现代化发端于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能力的极大提高。在西方现代性语境中,以工业化为前提的现代化问题讨论关乎对人类理性本身的思量,究其根本,工业化更多地与工具理性相关,而哲学家们更关注的是社会整体理性的生成,这也是西方现代性理论始终离不开工具理性批判的基本原因。但是,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的做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这种做法把现代化本身限定在特定的启蒙阶段,它没有充分考虑现代化本身的历史包容性,这是后来哈贝马斯等学者不同意用后现代替代现代性的根本原因。几百年来的现代化历程告诉我们,现代化本身处于范式不断更新的过程当中,后现代思潮之后的现代化进程参与了更多的人类主体性,人们在对理性的把握上也更多地关注到整体理性生成的可能性。但是,这是我们从现代化一般过程分析中得出的結论,而从现代化的制度设定角度看,问题可能要复杂得多。首先,资本主义确实开出了诸多现代化药方,但主要是在被动的局面下做出的努力,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动机上的主动性和时间上的后发优势。其次,资本主义社会开出的现代化药方到目前为止还未能真正有效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这是具有制度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有可能夺得先机、占据优势的现实方面。最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有的现代化进程来看,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足以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不仅完全有可能,而且完全可行。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而展开,其基本内容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念相对应,这是中国现代性的显性逻辑。

三、中国现代性作为理性反思的核心理念

中国现代性是一种主动的理论自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基本理论支撑,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显性逻辑,理性反思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诸理念系统。其中,人民主体理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平发展理念是中国现代性的核心理念。

首先,中国现代性中的人民主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的继承与发展。在人与资本关系处理上,中国现代性在批判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基础上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劳动四重异化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私有制指的就是以资本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到了《资本论》阶段,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奴役性确证为资本对人的现实支配,强调未来社会将实现人对生产过程本身包括资本的有效控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和资本的引入,但是,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天生带有扩张性,在缺失制度引导的条件下,资本的野蛮生长是大概率事件,其结果是奴役或破坏性使用生产要素,这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为了防止这种后果,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限制资本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8]

在主体间关系处理上,中国现代性基于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现实的平等地位和共享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首先是农业状况、工业状况和商业状况促成的,即人的解放是基于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现实的解放,绝不是空喊口号就可以实现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指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解决两极分化、贫富差距问题,只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同时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问题提供了制度性前提,并提出了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8]。这段话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现实平等地位和共享关系的现实确认。

其次,中国现代性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念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时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社会文明结构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物质文明归根结底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但是精神文明也在现实中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可以有效促进物质文明的进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建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建设。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觀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9]。

从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念指向的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既包含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包含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而且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10]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推动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继而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1]这一更高目标,这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好的实践阐释。

再次,中国现代性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曾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首先是以自然界为前提的,人作为有机体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受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制约的,因此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存在两种历史即自然史与人类历史,人类历史以人与人的关系直接影响和参与到自然史。《伍珀河谷来信》所描写的自然环境问题不是自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人类所推进的现代化引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12]这既是对人类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提醒。

从现代化实践探索看,由于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相关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曾一度出现过度现象,致使生态环境遭受比较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加大了自然开发利用规范、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凸显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通过五个年头的实践探索趋于完善,于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作为行动指南,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升为国家治理理念,推动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最后,中国现代性中的和平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理想的丰富和发展。从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存在着一条由资本扩张推动的、以殖民与掠夺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化现实路径,这条路径往往引起民族国家之间以瓜分世界市场为目的的不团结甚至战争,更为严重的结果是最发达的几个现代化国家整体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并可能引起世界大战。破除“修昔底德陷阱”的秘诀在于抑制资本发展的野蛮逻辑,使各民族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脱离由传统殖民资本所主导的现代化实现方式,并同时消除由资本逻辑自发推动形成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区隔。从实际情况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中心位置、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的现代化全球布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全人类解放之宏大目标。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为基础,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目标,提出并积极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意在破解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下强者必霸的资本野蛮逻辑,目的是在民族国家利益分歧相对严重的当下,倡导和平发展理念,推进实现人类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13]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是人类不断走向解放的当下实践形式。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倡导和平发展理念,有效推进了全球范围的现代化进程,引领着人类共创美好未来的进步潮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2.

[3]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76.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1-12-11.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4.

[10]习近平.之江新语[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5.

[1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1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領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4-275.

Chinese Modernity: From Practical Exploration to

Discourse Construction

CHEN Shengyun

Key words: Chinese modernity; Chinese modernization; human and society; rational reflection

责任编辑:翟   祎

作者:陈胜云

上一篇:绿色交通建设发展论文下一篇:孕产妇临床护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