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林下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使集体林地制度得到有效改革,全面深化多角度关键工作的推进,激励相关企业的稳定发展。其中林下经济作为新型发展理念,注重其应用能够为促进人们经济的提升,有效解决传统经济体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因此,针对林下经济产业来讲,必须要得到各个区域的认识,并全面分析其优势,掌握初步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

第一篇:林下经济论文范文

思茅林下经济探索与思考

【摘 要】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优化林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林业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就思茅区林下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经供参考。

【關键词】林下经济;种植;养殖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复合经营活动,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生态产业。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思茅区拓宽林业发展思路,挖掘林业发展潜力,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力争使林下产业成为林区百姓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善力推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思茅林业概况

思茅区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普洱市政府所在地,介于北纬22°27′—23°06′、东经100°19′—101°27′。东土地总面积394529公顷。林业用地面积329464.1公顷,其中:国有林地117763.6公顷,集体林地206377公顷,个人5325.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0.28%。有“绿海明珠”、“林中之城”、“天然氧吧”之美誉。

2.林下经济的基本认识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3.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3.1发展林下经济是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

发展林下经济是改变传统林业以采伐为主的生产创利模式为依托林地资源,以种养培为主的生产创利模式,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企业员工就业增收、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成功实践

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而林区职工要生存、要增收,只能向林下经济要效益,来实现员工增收的目的。

3.3发展林下经济是满足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在人们更加注重生态食品、绿色食品、安全食品,而林下产品就是利用林地资源生产出来的健康绿色环保食品,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兼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4发展林下经济是全面深化林改、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抓手

农村改革分田到户,实现了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林改也要实现林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林下经济则是实施林改的有效措施。

4.多措并举发展林下经济

4.1加强沟通与协作,注重规划与引导采取公司+林场+林户的模式,成立林下经济公司,以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将林下经济作为公司的主要产业来发展,并将其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惠民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实。林场与林场之间、林场与林户之间,林户与专业协会之间要不断地加强沟通与协作,以点带面,扩宽发展思路,使林下经济实现产业化、规模化。选择林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适时召开林下经济现场会,加强经验交流和现场学习观摩。对林下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技术上的帮助。

4.2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每年要定期和不定期举办林下经济种植技术培训班,聘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等,全面系统的讲述了各种种植、养殖、培植项目的全部技术环节,为全面开发种养培等产业,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使一些种养殖户少走弯路,提高他们对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提高产业的发展效率。

4.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林产品专业协会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公司也可对发展好的林户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投资奖励,加大其投入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

4.4创新发展模式,多方向发展林下经济。

(1)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品种主要是石斛、砂仁、重楼、茯苓、草果、八角、灯台叶等生物药材,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吃,还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林下种植前景非常广阔。

(2)发展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野生动物驯养等模式。比如牛、羊、猪、鸡及麂子、孔雀、天鹅等,由于这些产品的生长环境在森林中,与家养的有着很大区别,既有营养,又健康环保,近年来,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3)发展森林旅游。充分发挥林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森林观光和生态旅游等,大力发展森林旅游。

(4)发展林下采集加工业。充分利用林下资源采集加工业,如林下鸡枞、大红菌、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的采集和初加工业,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5.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5.1思想认识不够高

农民对林下经济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信心不大,认为收益小,投资回收期长。可能受到以前种植失败的影响,农民形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定性认识。

5.2资金投入不充足

林地经济潜力巨大,但资金投入不足,农户和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受到限制,困此,限制了林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5.3项目包装不成熟

由于林下经济没有更多的外地经验可资借鉴,自己挖掘力度不大,没有去调研、包装和打造林下经济的精品项目,即使找到好的项目,也很难达成共识,从而导致项目储备及发展模式严重缺失。

5.4技术推广不得力

示范推广力度是林下经济发展技术推广的基础。目前,林下经济技术推广落后,没有配置专门班子、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新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没有举办林下经济专题培训班。

5.5龙头带动不显著

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力、借势,仅仅依靠农民放鸭式的发展林下经济显得势单力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则是明智之举。尤其要网罗产供销一条龙一体化的多家龙头企业加入到发展林下经济的行列中来。

6.建议

6.1政策扶持

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把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策划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以“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确保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统筹推进。

6.2宣传引导

坚持“适宜、适度、适用、适当”的原则,加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高度引导。通过实施林下经济试点,动员、引导农民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探索林下经济等多种复合林区发展新模式,注重产业引导的超前性和适度性,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和思路梳理。建立农、林、牧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相关农林资金渠道的作用,发放种养殖适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等资料,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6.3技术服务

整合技术服务资源,以科技为支撑,成立林业、兽医、农技等部门为指导的技术服务组织,分片包户、定期下乡进行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解决林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6.4科学规划

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无公害产品,畜牧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 6 大方面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着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种养殖集中小区林下经济的发展。

7.结语

发展林下经济能够优化林业、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林业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

【参考文献】

[1]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

[2]张淑敏,尹维娜.浅析林下经济发展模式[J].现代农业,2012,(02).

作者:龙名礼

第二篇:林下经济产业初探

摘 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使集体林地制度得到有效改革,全面深化多角度关键工作的推进,激励相关企业的稳定发展。其中林下经济作为新型发展理念,注重其应用能够为促进人们经济的提升,有效解决传统经济体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因此,针对林下经济产业来讲,必须要得到各个区域的认识,并全面分析其优势,掌握初步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发展的必须要性,并阐述了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问题;产业

引言:

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背景下,对各个阶段发展都带了一定的帮助,其中林下经济作为当前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主要将生态理念作为基础,实行多层次的养殖与种植模式,从而能够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各界带来众多帮助,促进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人们的生活。但由于林下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受多样化因素影响,限制其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不足,则需要注重分析林下产业经济,并制定针对性发展方案。

一、林下经济产业概念及意义分析

在全球化经济稳定发发展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区域较为迅猛,再加上我国人口正在不断增多,林业经济占有量相对较低。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不足,则需要重点分析当前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注重采集业、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等经济产业的优化,选择适合当前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保证生态系统发展的稳定性,从多个角度定义林下经济发展,注重林业资源的共享,借助林地本身的生态环境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再加上林下经济产业的落实能够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并优化林业结构,带动农民个体收入的提升。

二、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林下经济产业的稳定发展能够全面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并且可以更加高效利用闲置土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个体经营,提高林下作物的复种指数。事先从单一林业产业向复合林业产业的转变,不仅可以符合发展循环产业经济,而且落实好每一环节发展可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林下资源的利用效率。无论是哪一项特点,都需要得到相关地方政府的重视,确保能够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发展的必要性,优化政策的支撑模式,影响投资者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实现在同一林地空间合理并高效的运用林下资源。一方面林下经济产业的落实能够运用耕地代替林业农作物种植,促进林木的稳定生产,解决林业经营成本,使得其经济效益得到全民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林下作物种植来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缓解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积累并拓展林业规模,解决传统林业发展模式所面临的问题,遵循可持续发展道路[1]。

三、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发展对策分析

在新时代稳定发展的背景下,要想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的稳定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要积极转变理念,并主动为人们带来更多帮助,同时需要落实好相关政策,运用多媒体及相关途径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宣传,详细讲解各种经营模式所带来的帮助,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林下经济模式化的道路发展当中,注重相关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该落实创新发展的冰箱,着力于发展旅游业、种植业与养殖业,遵循社生态环境发展,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林业植被遭受破坏而无法正常生长。

(一)林下经济应同步化城市发展

在城市化建设的稳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使得城市机动车的数量日益增加,车辆尾气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再加上车辆噪声的影响,不利于城市发挥在发展,使得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人们的重视与接受。因此,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同步城市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影响,确保可以增加森林的覆盖率,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落实好每一环节发展[2]。

(二)林下经济与乡村发展融合

在大力推广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同步城市化发展,同时还应该与乡村发展融合。再加上当前城镇化发展较为迅速,大量农民选择搬迁和外出工作,导致乡村劳动能力大幅度降低,耕地遗弃现象较为严重,甚至绝大部分乡镇企业没有得到有效经营而出现倒闭的现象。所以,合理的将林下经济发展与乡村融合,能够将遗弃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能够遵循绿色生孩发展。但由于部分山区环境较为复杂,无法提高林下经济产业的效率。所以,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高收益的林下产业基地,种植符合当地区域环境的林业产品,发挥其作用与优势。

(三)林下经济产业配套服务的建设

在新时代为了能够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的稳定发展,不仅需要注重宣传,同时还需要落实好相关配套服务,有利于加深农民对种植、养殖及旅游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使林下产品规模化发展,并且可以在正规高效的渠道售卖,促进林下经济的提升,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撑下,要想全面发挥林下经济产业的优势与作用,则必须要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统一思想,深入调查研究当前林下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注重优化每一环节发展对策,掌握适合林下经济发展的模式,做好林下经济模式与林业模式的融合,落实好每一环节工作的开展,突出当前区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特色,统筹规划生产计划,因地制宜,从而能够建设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林下经济产业,促进当地经济法发展,提高当地人们的整体收入。

参考文献

[1] 张贝. 新形势下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初探[J]. 绿色科技,2018(07):210-211.

[2] 邱智雄,丘英华.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探[J]. 绿色科技,2018(11):115-116.

[3] 彭斌,劉俊昌. 民族地区绿色扶贫新的突破口——广西发展林下经济促农增收脱贫路径初探[J]. 学术论坛,2013,36(11):100-104+134.

作者:李标彪 郑军

第三篇:庆阳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一、庆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庆阳市境内山、川、塬兼有,沟、梁、峁相间,760万亩的子午岭丛贯东部。全市总土地面积4067.85万亩,人口262.43万,共有林地1399.83万亩(集体林地1184.97万亩)。庆阳市林下经济发展总体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1.20世纪60年代:

起步阶段。依据其特殊山、川、塬兼有,沟、梁、峁相间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有成块的大片林也有以户为主的散碎林,全市造林面积高达全市耕地面积的10.01%以上。林下经济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林下种植及少数量的放养养殖,即种植基本的粮食作物,如绿豆、豌豆、黄花菜等,放养鸡、鸭等家禽。

2.20世纪70年代:

停滞阶段。在特殊历史时期,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吃饭问题,庆阳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林业发展被中断,林下经济的发展也受到阻碍,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部分的砍林毁林,原有的林地受到严重的破坏,林下经济处于原地止步状态。

3.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多元化階段。改革开放以来,林下经济从单一的种植、养殖模式,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除基本农作物以外的种植品种,如药材、蘑菇等,尤其是90年代末期,林下种植蘑菇兴起一时,全市各县都出现林下蘑菇的种植。林下养殖也由原来的鸡、鸭发展为多形式的林禽、林畜养殖模式,出现了林下养殖桑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庆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特点

现阶段,庆阳市把林下产业作为 “朝阳产业”、“无烟产业”、“环保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大力发展,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林业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建设效益林业为核心,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和林阴空间优势,积极组织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发展。

三、庆阳市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认识不到位,群众积极性不高。

部分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理解不深,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群众认为在现阶段耕地都没有较好效益的形势下,要想在林地上取得经济效益更是天方夜谭,可能性不大;对身边依靠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致富的农户也不以为然,不动心,不眼馋,怕投资大、收益慢,怕担风险,持观望态度,依赖政府投资思想严重,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资金技术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林下经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筹资渠道不畅,政策性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力度小,普遍存在发展资金短缺、经营管理粗放和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虽然各县区创办了部分林下经济企业、专业合作社,但是还没有完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产销一体化的销售网络还不健全,竞争优势不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3.服务体系不健全,机制体制不完善。

有的县区林业部门人员少,忙于日常的林业工作,发展林下经济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服务职能不强,乡镇林业综合管理服务站都未正式开展工作,林业协会及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相对滞后,具体服务林下经济生产的技术人员少,影响林下经济发展。

四、提升庆阳市林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

发展林下经济是现代生态学面向应用科学的创新实践,符合当前或今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和实践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林下经济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倾注人力、物力、财力,逐步把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1.统筹安排,促进整体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任务目标。在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上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发展:东区林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适宜发展森林景观旅游和林下养殖业,主要以森林旅游、农家乐,林下养羊、养鸡、养蜂、食用菌种植等为主;西区林地面积小,林地资源少,但当地花木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主要以发展立体栽培花卉苗木为主;北区、南区林地分布零散,地势平坦,适宜林下套种,主要以发展林下药材种植、食用菌生产及各类林农间作为主。各区均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布局科学合理、资源效益充分发挥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从现有成功技术经验和市场发展前景看,我市林下经济发展应主要推广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林禽模式,即在林下饲养鸡、鸭、兔等禽类,尤其是养鸡、养鸭深加工链条长,市场前景广阔;二是林药模式,即在林地种丹参、黄芩、柴胡等中药材,技术简单,并且近两年市场波动较小,价格适中,收益能够得到较好保障。同时,应该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区旅游业,带动周边地区餐饮、娱乐业的发展。

2.培育龙头,示范带动,实现规模化经营

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养殖户搞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发展之初,多由农户或林农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导致大多数农户或林农等待观望。扶持好典型,抓好大户带动显得尤其重要。在典型带动方面,应通过培训一批有丰富林下种养经验、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大户作为典型,示范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林业、科技、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要各自选择2-3个种养户作为自己的基地或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

3.扩面融资,简化手续,提升融资效率

林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同样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为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来融资发展。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典型示范户、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资金奖励支持。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投资的主体作用,积极吸纳民间融资。此外,银行应该很好地履行国家政策,在严格贷款标准和程序的前提下,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放宽贷款用途,提高额度、延长期限,采取财政贴息和优惠利率等方式,并通过农户小额信贷、农户联保贷款的相互组合,灵活信贷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满足林企、林农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作者:郭山宁

上一篇:工业电气论文范文下一篇:纳米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