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2024-06-20

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通用6篇)

篇1: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摘要:幼师作为我国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导师,其自身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直接影响儿童幼年时期地发展。在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师,本文将对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高等师范学校幼师人才水平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师;手工课教学;动手能力;存在问题;技能培养

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手工课主要传授我国传统古老艺术,手工制作即通过双手简单的外在工具对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修剪、加工、设计的活动,制作完成的工艺品充满艺术气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手工艺术包括剪纸、风竿、皮影、刺绣等,这些艺术活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在流传,为了加强传统艺术地传播与继承,幼师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学习多样化的手工技术,提高自身动手操作能力,在将来培养社会人才时可以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根据科学实验研究成果显示,适当的手工活动有助于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活跃思维、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对幼师开展手工课教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提高幼师的手工技能和教学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1.当前阶段手工课存在的问题

高等师范学校的手工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其中教学方式比较偏向单一,使得学生对手工课教学失去兴趣,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今后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针对性改善。教学内容过于形式化,与生活实际不符合,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理论性知识讲解时间过长,缺乏可操作的实践活动,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提高。

2.加强学生手工课创作技能和动手技能培养 2.1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手工艺术除了带给人们文化情感陶冶,同时带给人们视觉享受,手工制品外观造型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应该加强培养幼师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对造型艺术的感知能力培养包括对视觉形象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手工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手工制品造型、结构、颜色、材料等方面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将影响手工制品的艺术气息和视觉感受,通过对审美原理和法则地运用,增强手工艺品的现实价值。

如何培养幼师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就应该考虑清楚的,以便设计更好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造型作品,带领学生到图书馆、艺术馆等地观看艺术造型方面的书籍和影像资料,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地感受造型艺术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第二,为了了解幼儿对色彩、造型的喜爱类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实地了解幼儿的兴趣,毕竟幼师以后就是为幼儿服务。第三,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艺术品究竟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

例如在剪纸艺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剪纸艺术的美妙和魅力,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并对剪纸艺术在民间流传的原因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农村妇女用美的心灵创造的艺术制品。通过剪纸教学,增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概括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发现美的习惯,提高他们通过剪纸表达美好事物和塑造装饰性艺术作品的技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地提升。

手工课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形象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感受艺术品制作过程中,对创造者的设计思路、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进行揣摩,学习他们的作品构思、造型设计、颜色搭配等技巧,利用教师提供的工具,进行艺术创作。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2.2传授多方面文化知识

教师在手工课上不仅要传授传统手工艺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其他优秀文化知识的传授。例如在皮影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皮影制作技法之余,还要对皮影演绎的故事进行详细分析,这样学生在皮影制作和表达的时候可以融入更多个人情感,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经过多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独立思考,他们利用皮影艺术制作出《花木兰》戏中人物,并自导自演了一部别开生面的木兰从军戏,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讲木兰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演绎的栩栩如生,而且也将木兰内心深处无奈之情表现的惟妙惟肖。

2.3提高学生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为了有效提高幼师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教师在手工课上应该采取更加直观的示范教学方式,一边讲解一些理论知识,一边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技巧,促进学生对操作步骤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制作工具进行全面细致地了解,只有清楚每一种材料有哪些用途,才能更好的进行搭配、设计、制作,熟练掌握各种辅助工具的用法,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人身安全。幼师通过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和手法,逐渐积累操作经验,实现学以致用、运用自如的目标。

教师在开展手工课之前,应该准备充足的制作材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手工课艺术创造。生活中有很多废旧用品,例如各种易拉罐、塑料瓶、小型日用品包装盒、电器包装盒、泡沫、家里穿旧的衣服等,这些都是手工课很好的原始材料,教师除了自己注意收集以外,还可以动员幼师也加入到收集工作中,将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幼师可以根据这些材料,采用组合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改造,如利用易拉罐制作花篮、利用牙膏盒等制作成小沙发或公共汽车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自然物品,例如蔬菜、水果、野草、蛋壳等,利用彩笔在这些素材上进行绘画,可以创造出更多新奇的事物,如在蛋壳上绘画自己的肖像,将周边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变成有相框的照片,利用小刀将胡萝卜雕刻成小鸡、老鼠等有趣的动物。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丰富的材料资源,例如秸秆、芦苇、挂历、碎布等,只要学生愿意想、愿意收集、愿意思考,就能够创造出很多奇妙的东西。

2.4发展幼师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和诱导幼师发挥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采取针对性教学方式,尽可能促进每一个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鼓励学生独立观察、探索、认知、学习、掌握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手工课基本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采取翻转课堂形式,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教材知识进行自学,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和教师解答疑惑,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向教师请教在自学活动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手工课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制作材料地运用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不限制他们想象能力地发挥,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地创作,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合理科学地点评,教师要在评价过程中注重采用激励性语言,帮助学生建立创作自信。经过一段时间地教学和实践,学生手工制品的质量有明显提高,他们的工艺品大多造型别致、构思新颖、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材料,创造出高水准的艺术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将这些才华运用到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中,例如为敬老院老人布置房间,让他们的房间充满生机和艺术气息,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在宣传栏上加上一些民族艺术品,有效促进宣传效果,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结语:

幼儿教育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幼儿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幼师地教育下得到各项能力提高。尤其是幼儿智力开发和思维培养方面,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手工课值目前有效促进幼儿智力成长和发展的措施之一,对幼师教育质量有了更加严格地要求。作为幼师的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对人才地要求,培养更加专业的社会人才是当前阶段应该重视的事情,提高手工课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幼师从事幼儿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岚.手工课程的教学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一节手工课案例的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11:40-44.[2]杜垚.美术手工课对学生动作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168.[3]陈文青.以实践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1:35-38.[4]高瑞芳.幼师手工课教学模式初探——以离石师范幼师手工课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05-106.

篇2: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在中专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电子电工之外, 数控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其他的科目来说, 其与学生的动手活动, 社会实践能力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中专数控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祖国的数控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这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在数控中动手能力的正常进行。下面我将结合多年的中专数控教学经验, 来谈谈其中数控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策略。

1 什么是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简称NC, 其区别于以往学科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通过数字, 文字和符号来操控一台或多台设备的技术。其过程一般靠计算机编程来实现, 故而又称为计算机数控。

2 学生动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的依赖于实践教学

中专数控教学中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对于实践部分的过度依赖。俗话说的好, “实践出真知”, 但是这句话的本身是有一个大前提的, 即在充分的掌握了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与此相反的是, 在中专的数控教学中, 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遭到弱化,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怎样实践上。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正是由于理论知识的缺失, 使得学生的水平永远停留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没有新的理论作为补充, 学生便会失去对于实践的新鲜感。久而久之就会对于数控的实践失去兴趣。这种做法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2 实践教学的手段落后

实践教学中, 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 实践场所内不能够提供最新的设备和技术, 这就导致学生的认识永远只是停留在以往的教学水平。学生不断的重复着无用功, 损失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一些老师尝试着将这些新知识, 新科技以口述的形式加以传授, 但这个效果明显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带来的效果好。

2.3 实践场所的相对不足

众所周知, 在实践的场所上, 企业和学校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正如高校的扩招一样, 中专生的数目每年也以几何速率增长。而许多企业近年来仍然受到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企业的效益大不如以前, 就更没有能力拿出时间和精力来接收学生到生产单位进行实践。其次, 学生的管理问题也是困扰企业和学校就学生实践的一个关键因素。

3 中专数控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鉴于以上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几种改进措施

3.1 增加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比重

在数控技术的实践教学中, 除了知道怎么做以外, 我们还必须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怎样才可以做的更好等。为此, 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增加理论知识的同时, 我们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 教材的选择要适当。一本教材编写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接受的有效程度。通常为了强调基础, 不同的学校常采用同一本教材。基础教学是做到位了, 但是其中并没有突出每个学校所拥有的特点。一样的教材当然只能够教出千篇一律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踏入社会后根本无法适当当前数控行业多样性的变化。因而, 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挑选教材, 或者本校的老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来编写教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理论知识本身比较枯燥乏味, 学生常对其不怎么感兴趣。这时不妨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使得无声, 一维化的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 多维化的视频和图像。同时, 这也是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学生的精力全集中在理论知识上的需要。比如讲到数控系统的组成这一部分, 通过课件, 我们可以使得本来静态的知识动画起来, 使得学生很快的进行到深层次的理解阶段。活跃了气氛之余也在同学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2 实行模拟仿真教学模式

数控机床是一种比较昂贵的设备, 需要反复的进行维修和保养, 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 由于学生众多, 不可能做到数控设备人手一台。对于初学乍道的学生来说, 由于经验较潜, 有一些操作不规范的地方, 这样的失误会造成一些人身伤害。为了打破以上不足, 仿真模拟教学软件应运而生。由于该软件是按照与真实机床一模一样的原理进行编写的, 因而对它的操作就犹如在真实的机床上进行操作一样。并且该软件内核可以做到实时更新, 保证操作的流程都符合当前最新的前沿规范。由于是纯软件操作, 嵌入了代码自动纠错功能, 不会对于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实践证明, 同学们在采用仿真模拟教学后再操控起真实的机器起来显得异常的得心应手, 安全意识得到增强。教学的成本也下降了许多。

3.3 实行校企合作

为了解决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矛盾, 化解学生没有场所进行数控实践的危机。实行校企合作机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校企合作中, 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案来展开事物。其一, 由生产方到学校来提供设备, 建造数控生产基地, 学校提供学生, 在实践环节上入驻到学校的工厂中参与实践。其次, 由于学生并没有离开学校, 故而在学生管理责任上可以划的更为清楚。学校完备的校园环境也为学生实践动手增添了几分保障。另外一个做法就是实行订单培养模式, 学生在入学时就与相关企业达成一定的协议, 在其求学期间, 学费和生活费由企业来承担。教学的内容上遵照企业所需要的方向来进行, 这样的学生在学期末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到该企业的装置上进行实习, 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到工厂中工作。

4 结语

总之, 在提升中专数控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中, 我们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 认清当前问题的存在形式, 将增加数控实践中理论知识的比重, 实行模拟仿真和校企合作融入其中, 则我国中专数控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

摘要:在中专的教学过程中, 数控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其他的科目来说, 其与学生的动手活动, 社会实践能力密不可分。笔者结合多年的中专数控教学经验, 研究了数控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提升学生动手实践力的策略。

关键词:数控教学,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勇."四段教学法"在数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C (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1 (4) :85.[1]李国勇."四段教学法"在数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C (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1 (4) :85.

[2]李金平."三点一面"提高高职生数控车工动手操作技能[J].科技信息.2009 (19) :634-635.[2]李金平."三点一面"提高高职生数控车工动手操作技能[J].科技信息.2009 (19) :634-635.

篇3: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关键词】手工制作;培养目标;动手能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教师专业能力方面提出,能够“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这些知识和能力都与环境创设、手工制作、玩教具制作等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手工制作实践能力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

一、学前手工制作课程的内涵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以创造性思维为指导,是融美术理论、艺术欣赏、绘画技能、手工制作于一体的课程教学。对各类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纸材、布材、泥材、废旧物品)进行加工、改造,自主设计制作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艺术作品。着重强调学生对材质的认识、利用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墙面装饰、玩教具制作等活动的需求,从而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岗位要求,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动手能力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各种纸材的特点,掌握折、剪、贴、塑等纸艺造型规律;掌握彩泥制作的基本表现技法和泥塑的成形规律,具备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布材料的基本制作方法,达到构图和形象的准确性。掌握幼儿园环境布置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制作方法了解玩教具的相关概念、特点、种类和设计构思的方法;熟悉各类废旧材料的特性,合理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并能尝试使用各种新的工具与材料。

2.能力目标

(1)手工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制定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是开展好幼儿教学活动的保障。在手工创作课程中培养学生把握手工活动目标的能力、选择制作内容的能力、编排制作过程的能力,并应用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

(2)玩教具制作的能力。玩教具是幼儿课堂中的辅助教学材料,可以使儿童更好掌握所学知识,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手工创作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各年龄段的幼儿特点设计适宜的玩教具,另外还可以满足幼儿园文艺演出和综合活动中辅助工具的制作。

3.情感目标

手工制作课程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能够合理运用不同材质制作各类手工制品,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也要重视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安全操作的能力,触类旁通的创新能力及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和强烈的自信自豪感,这些是学生进入职场以后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手工制作课程动手能力的教学实践

1.注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结合幼儿园手工教学的需要,在内容上尽可能系统反映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手工实际的成果,将不同类型的手工制作运用到各种教育环境创设、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去,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手工创作的课堂应该是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要实现由教师的一言堂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动手的课堂。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教师不要讲,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讨论不能完成的再由教师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做到“课堂学生化”,让学生愿意动手去制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帮助学生解决障碍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成果。

3.作品评估鉴赏,增强自我价值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成功的评价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在作品评价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与“灵感”,再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挖掘出蕴含于“作品”中的个性化优点,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增强学好手工制作的信心,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互评,以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勉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新媒体的运用,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手工创作课程具有新颖多变性,课本内容远远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及美术、手工专业知识技能与幼儿教育基础知识为一体,既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意的培养,突出以用带学,以学促用的特色。

参考文献:

篇4: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一、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探究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采取了分组分工制, 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注意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两个方面。

( 一) 教师先规范的去操作, 然后让学生模仿

比如, 在“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中, 七年级学生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 在小学的时候从来没有用过显微镜, 而显微镜的使用又是七年级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需要耐心的进行指导。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物像时, 教师规范操作一步, 边讲清楚应该注意的事项, 边让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每人轮流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 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 如用左眼观察时, 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 转动转换器时, 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 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 把物镜偏两旁, 放回镜箱原处。由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 所以大家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均能掌握, 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为以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容易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 二) 实验步骤的预习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关键

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 既不能颠倒, 也不能遗漏。在实验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所涉及的原理的难易程度, 由教师讲清楚操作原理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 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例如,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实验时, 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看书圈上每一步的关键的词语, 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 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 太多易外溢, 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 展平防重叠, 轻盖防气泡。细胞与气泡的区别, 气泡圆边厚黑, 中间亮白, 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 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在正确的实验动手操作过程中调动了学习的热情, 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 知识也就刻骨铭心了。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煅炼和不断的发展。

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首先, 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教师应该细致而明确地告诉学生“看”什么、怎样“看”。观察的目的明确了, 目标清楚了, 观察才能抓住重点, 注意力方可集中到有关生物体。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 就应明确要求学生观察它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并指出细胞膜等贴在细胞壁上不易辨认; 有些细胞核也不大清楚, 要调节好光圈、光线的强弱控制要适当等, 使学生按照这些要求去观察, 减少实验的盲目性, 缩短了观察时间。教师只有这样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才能提高观察效率, 学生的观察效果才会好。

其次, 应该让学生掌握非常有效、实用的观察方法。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 一)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观察能力的提高, 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比如在观察鱼的运动时, 指导学生学会由整体到局部, 首先观察和描述鱼体的外形特征, 分析这些特征对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鱼在游泳时每一种鳍是如何运动的, 分别起什么作用。使学生认清了通过按一定顺序的观察方法解决了鱼在完成某一种运动时各种鳍是如何相互配合的。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观察能力。在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 提醒学生从上到下, 从外到内, 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学生按这些要求去观察, 减少了实验的无序性。通过观察, 学生很容易看到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和组成某些器官的组织。这样, 既能促进学生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 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教师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 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 二) 充分运用对比的观察方法

运用对比的观察方法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 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在“种子的萌发”这节课教学中, 除了通过演示讲清楚种子萌发的条件外, 还让学生做个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准备大豆和玉米种子, 让他们回去找2个大些的瓶盖子, 在瓶盖上垫几层皱纹纸, 把大豆和玉米种子分别放在皱纹纸上, 每天浇些水。由于11月份教室屋内天气暖和, 过几天种子就发芽了。我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然后对比观察总结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与叶片的不同;也理解了玉米种子的胚乳与大豆种子的子叶, 供给胚发芽的营养不同。学生对实验很有兴趣, 收获也大。

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一节实验中, 我在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后, 要求学生设计实验, 观察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 我为每组各准备了同样大小的一块硬纸板和一块光滑的玻璃板。通过多次的反复对比试验, 学生总结出了蚯蚓在硬纸板上爬行的速度较快, 是因为蚯蚓借助硬纸板粗糙的表面, 展开体节和刚毛, 尽情地快速爬行, 且速度远超过玻璃板上蚯蚓的爬行。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篇5: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方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不断探究、实践的过程。对未知事物、社会现象、疑惑问题的“好奇”,探析思考的“质疑”,自觉动手的“探究”,都是人类探究事物内在特性的生动表现。学生作为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自身就蕴含了主动质疑探索的内在潜能,任何学习阶段的学生,都会对未知问题充满“疑惑”和探究解答的“欲望”。这就为教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加之,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学习技能,特别是探究实践能力培养,摆在了重要位置。由此可见,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培养的关键期、奠定期,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重视内在情感激发,搭建探究实践的活动舞台。

探究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学习“障碍”,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坚定信念。这就对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情感在学生学习中起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在初中生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将探究积极情感的培养作为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利用数学学科的情感激励因素,创设具有内在激励特性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实践的“舞台”,实现探究潜能的有效发掘。

如在“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新知教学中,由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较多,内涵较为复杂,同时,涉及的条件要求较为繁冗,学生在学习探知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发掘初中生的主动探究潜能,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营造浓厚教学氛围,设置“甲乙两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同学和乙同学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的过程中,各自进行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内容,分别求出表示甲、乙两同学登山过程中路程x与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的教学情境,凸显数学学科生活应用性,抓住了学生情感“敏感区”,实现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发掘。

二、强化解题策略传授,开展探究实践的解题活动。

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是建立在正确掌握和运用解题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解题策略的传授,导致学生成为接受知识和解题策略的工具,缺少探究动手的活动过程,得到的是“间接”经验,学生探究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策略的传授,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究、分析、解答问题的活动空间,同时,强化对学生探究实践活动过程的指导,让学生在“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双重作用下,有效掌握活动探究实践方法。

问题:一辆小轿车新的时候,价值为25万元,若使用一年后折旧25%,以后每年按同一折旧率折旧,这辆小轿车的价值为16.2万元,求这辆车在第二三年中平均每年的折旧率是多少?

上述问题是教学“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知识点时运用的数学问题案例,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基础上,根据问题要求内容,开展探知和解答活动。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条件、分析问题内涵、找寻问题联系等活动,认识到该问题案例解答的关键是“求出这辆车的折旧率”,在解答问题时需要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问题解答。此时,教师根据学生探知的结果,开展总结归纳活动,教给学生该类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策略,从而增强学生探究问题活动的效果。

三、注重探究方法归纳,培养探究实践的数学思想。

学生在分析、解答、思考问题过程中,逐步掌握和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导性、系统性的解题方法和经验,这些方法经验的形成,为学生探究素养和探究思想的培养,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及函数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都是在实践探究活动中,经过提炼升华,总结归纳,发展和形成的。但由于初中生受自身智力发展、学习能力、学习技能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对探究实践方法、技能的掌握不够完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对解题方法和策略的总结,向学生阐明运用此类解题方法的依据和注意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和思想,促进学生问题解答思想的形成。

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如图所示,已知△ABC的角平分线BM、CN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 BC, CA的距离相等”问题案例时,先让学生探知问题条件,找寻进行该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学生在分析思考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解答需要通过构建图形的方法,搭建问题条件与解答结果之间的等量关系,通过添加“过点P作PD⊥AB于点D, PE⊥BC于点E, PF⊥AC于点F”的辅助线的方法,实现该问题案例的有效解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知活动,向学生指出,上述问题解答过程中,运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解答问题,实际上就是运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将条件内涵运用到图形分析中,“以数补形”。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在实践和指导的双重影响下,能形成探究实践思想。

篇6:幼师手工课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一、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实践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在高中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的整个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都可以促进学生这几个不同方面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高中生在步入到大学课堂上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否达到培养学生的目标。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教学的环节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

(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

实践教学的宽泛性与立体性使得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如果一个学生不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的机会,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最基本的就是要具有实践能力,在教学环节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与环节。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培养单单凭借这简单的理论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实践教学的环节,知识的学习不仅仅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实践训练来培养,能力实在学习知识的环节以及技能的练习的过程中所培养的,在知识的学习的环节缺少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是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的,所以,只有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环节的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够将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如何强化实践教学

(一)强化实践教学,要更新观念

长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高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视课堂上的教学环节,太过于重视理论教学,教学的考核,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都只是通过期末学生的试卷学习的分数作为考核的标准,教师自身更是过于追求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在教学环节的实践性课堂教学,忽视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一个过程。在学生自身的方面,普遍存在着,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样不仅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更会阻碍学生的未来发展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开展。

教育事业的改革需要更新观念,实践教学更应该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与步伐,与时俱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树立一个创新的观念,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实践重新意识到实践教学的特点与重要的作用,跟要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此外,学校更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为最基本的培养目标,实现我国的创新教育。高度重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要彻底的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作为高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与教师更要认识到教学环节的自身的思想观念与更新,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增加费用支出,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大多数高中学校中,实践教学的教学设备与基础设施一直处于一个教学设备落后、陈旧,经费的投入与费用的支出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每一个学校的实践教学都不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学校都在扩招,不断地增加学生的数量,然而相应的实践教学的费用支出却没有同比增加。所以,增加教学实践课程的经费投入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实践课程的教材十分的匮乏。因此,提高实践教学的人员的待遇增加实践教学的费用支出等一系列的问题迫在眉睫,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结束语

实践教学的环节使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更是我过高中适应新时期培养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实践教学环节的工作,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从而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样重要,都是对人才的培养的一个全面的培养过程,作为教育机构不仅仅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教学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我国新时期改革实践环节培养高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展开探讨,从而培养更多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人才。

关键词:实践环节,高中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潇,翟玉文,艾学忠,马爱生.加强和改革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4,06:1-3.

[2]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理念[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176.

上一篇:集团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自查总结下一篇:女生文化节活动策划活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