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2024-04-14

论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通用6篇)

篇1:论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论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但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弊端甚多,却是不争的事实。周正逵先生认为,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有二,一是认识上的模糊。主要表现是,将中学生的作文写作等同于文学创作,将作文教学简单地等同于文本教学。二是训练上的盲目。指的是中学作文教学缺乏明确的训练要求,系统的训练内容,周密的训练计划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些见解是很深刻的。根据我们对教学实践的分析发现,作文教学存在这二种弊端,后果是严重的。认识模糊的作文教学往往超出学生身心发展阶段,部分学生望而生畏或弃而不学。而从文本出发的作文教学往往运用文章文本写作教学的许多经验,如: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结构;议论文的写法,记叙文的写法,说明文的写法,材料作文的写法,小作文的写法,等等,非常详实地教给学生。作为写作的第一步,这些是非常必要的,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他们只是懂得了文章的基本要素,掌握了行文的基本规范,能写出比较规范的文章,但大多是千篇一律的缺乏生气、缺乏灵性、缺乏体现自我个性的创意。“训练上盲目”的作文教学经常处于自流状态,存在着相当大的随意性。轻视者,率由旧章,敷衍了事;重视者,强调“以多取胜”,盲目加大运动量,结果也是费力不小,功效不大。此外,我们认为,传统作文教学在评价上也有很大弊端,表现为,教师思想上对文章追求完美,评分上留有余地。这种作法的结果是,忽略学生的创新点,学生少有成功感,写作文缺少积极性。

根据当代研究者的共识,要让学生顺顺当当地写好一篇文章,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笔杆子”,必须具备五种能力:确定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摄材能力、思考能力;安排文章的组织结构,有结构能力;运用语言表达,有言语能力;提高文章的质量,有修改能力,这样就能运用书面语言交际,通过“写作关”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训练上的盲目、评价上追求完美,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忽视文字书写训练,造成学生文字书写能力低下,“提笔忘字”,甚至“错字连篇”。

第二,忽视积词炼句训练,造成学生语汇贫乏,语言呆板,言不及义。

第三,忽视联句构段训练,造成学生构段能力欠缺,思路混乱,文理不通。第四,忽视必要的章法和程式训练,造成学生不大懂得写作的一般“规矩”,盲目地追求所谓“写作方法和技巧”。第五,忽视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差异性,不注意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经常是使用一两把“钥匙”,开几十把“锁”,结果只能是少数可见成效,多数不尽人意,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不到普遍的迅速的提高。

为了消除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走一条高效益的作文教学新路,必须: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 中学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我以我手写我口,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各项工作所必要的一种基本技能。作文教学一定要考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把中学生的年龄、思维、知识、语言和表达能力当作作文教学出发点和参照系。写作,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研究学习对象的特点,应确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我们总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可见人是本,是根。从文章的生成过程来看,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双重转化”,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写作者)的转化。然后是作者的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转化。无论是第一转化,还是第二转化,其“中心”毫无疑问是写作主体,因此写作就应该把“主体”置于中心地位,这就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符合文章写作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作文的根本出发点是人,应该从人本出发,而不是从文本出发。所谓作文教学从人本出发,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视作文写作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又注意培养他们的写作素质和能力,包括观察、记忆、认识、思维、想象、意志、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每一个方面,都涵盖有丰富的内容。如以思维来说,它就有经验思维、创新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等。作文教学从人本出发,还有另一个含义,这就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方法、写作实践都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生活、思维、心理、能力的实际,使他们面对作文写作感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二、组织目标明确的作文训练 经验表明,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是这样。他们从不会写字(即写作能力等于零),到学会作文(即能写文理通顺的文章),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的第一、第二问题,即通过文字书写训练,培养文字书写能力。通过积词炼句训练,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我们强调以语言训练为重点,加强文化的积累和运用。

1、“语言为支撑,文化来提升”。这应该是中学生作文创新的基本规范。对于中小学作文教学来说,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没有这一条,其它几种能力都无从说起。正如小孩子学说话,接触到的词汇、语句首先要能运用才是第一追求。这对小孩子来说,就是创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含量的多少,反映着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程度。文章是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的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最能体现文章的特色,体现作者的个性,因而,文章中应尽可能多的增加文化内涵。具体说,文章中应多有几个“一”,即,一句名言(或格言、警句),一则故事(或寓言、童话),一个实验(或科技规范),一组对比,一处修辞(如比喻、排比、析字、仿词、仿句等),一段语言艺术品(如对联、词曲文妙句、现代歌词等)。当然,在行文过程中,这些“一”并非只能用一次,只要用得好,每一项都可多次运用或交错运用。这决不是引导学生走入“卖学问”或“掉书袋”的泥潭。朱光潜先生反对的是文学创作中的“套板反应”。中学生写作以学习和运用语言为宗旨,“化用”、“巧用”是基本的创新。这几个“一”的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例如:“仿词”往往以反义联想为基础,使两种事物相互映衬,常能深刻有力地突出事物的本质,并富于幽默感和讽刺意味。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诗文等为自己的说理、记叙、描写服务,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或者在驳论中引进对方的言论加以批驳。对偶形式对称,节奏鲜明,章节和谐,前后词语互相映衬,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排比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比喻,能使所表达的事物更鲜明、生动、具体,帮助人深入理解,也使议论形象化。熟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其中许多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成语言简意赅,形式整齐,可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于感染力和韵律美。名言警句出自名人名家或摘自书籍诗文的富有深刻哲理和教育意义的语句。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处世的训诫和言行的劝告。格言凝练,深刻,多从下面总结经验,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深受求知者喜爱。对联(偶句),由骈文和律诗的写法演化而来的,它讲究对仗工整、意思相应,它是能公之于众的具有极强概括力、极丰富内涵的艺术品。它们的作用是:反映时代风貌、宣传正气、抨击黑暗、讴歌进步、抑恶扬善、催人奋进、启迪智慧、娱悦身心。这里还要谈谈与“创新作文”有紧密关联的“新概念作文”。“新概念作文”是以创新为宗旨的,其中的文章绝大部分仍遵循“语言为支撑,文化来提升”的原则,与作文的基本要求是相符的。手法不拘一格,语言表达求新是其共性。与这些作文相伴而来的“思想”,有些较为成熟,有些显出别样,有些敢闯“禁区”。或许正是这些东西,获得了学生的好感,得到认同,尤其是“韩寒现象”的出现,似乎让想走捷径的学生找到了榜样。要知道,“韩寒”是以牺牲其他专业素养来形成“反叛”的,他走的“参赛获奖入大学”的捷径,仍是在应试教育范畴内的努力。对于大多数想在应试中有所作为的同学来说,各学科要平衡发展,就难以走“韩寒捷径”。应试作文的评判,仍是以“规范的语言表达”为原则的,那种生活漫笔式的作文,一定要有“文化来提升”,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否则,你的“个性”倒是有了,文章质量却不高。“戴着镣铐跳舞”或许仍然是应试作文创新的形象表述。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的第三、第四个问题,通过联句构段训练,培养联句构段能力。通过布局谋篇训练,培养布局谋篇能力。通过思辨立意训练,培养思辨立意能力。

2、“读写结合,创造性地学习优秀习作” 作为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提高的过渡,应十分注意积累和作文中的创新意识的培训。现代脑生理学和脑神经化学研究经研究认为,记忆是一个意识过程,记忆作为人脑实现接收、熟记、保质和再现客观信息这一系列过程的能力,与认识客观信息有关,与认识规律有关,又同记忆载体——人脑这个前提物质基础的功能有关,这样就为我们摸清记忆规律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一方面能提高显态智力功能,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大脑潜思维智能的激发,尤其对于定向性研究课题意义更大。可见,强化记忆法是调动潜意识、开发大脑潜在智能的最佳方法。“相似”理论是一种提示形象思维运动规律的理论。从人类的认识发展史上看,人类最早萌发的思维形式就是形象思维。人的认识一般都是从具体开始,然后上升到抽象,再回到具体上来,这样循环往复,才使人的认识得到升华。相似诱导法,就是采用与追求目标相关的因子反复激发大脑,使大脑信息做“相似”集中,并在联想过程中受到启迪,最后实现目标最优的方法。在“相似诱导”的刺激下,最易引起注意力、情绪、情感等因素的变化,进而促进原信息与新输入信息相容,在新旧信息交叉相容的过程中,极有利于激活大脑的潜在智能。作为强化记忆法和相似诱导法的综合表现形式,写作教学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习作。因为这些作文多为同龄人所作,是同龄人所感知的生活,很容易唤起学生心中的共鸣,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一本作文精品选就像一座综合起来的思想、知识、生活、思维、语言的富矿。阅读优秀习作比老师空讲作文技巧有效,但阅读优秀习作不讲方法,又会养成拼凑、空洞等举着拐杖走路的习惯。作文教学中,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性地学习优秀习作的步骤有: 审读题目,自列提纲。拿到任何一篇文章,首先读题目,仔细审题。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迅速判断此文的体裁、内容、限制、主题,可以选择的材料,如果是我来写,我将如何组材,如何立意,如何深化主题,用3-5分钟构思,在草稿纸上按你的思维列出作文粗纲,不须精雕细刻,大致的框架(包括文章的中心)即可。初读文章,把握立意。列好提纲后,将文章通读一遍,把握主要内容,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文章的立意。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它直接决定文章的优劣,大凡获奖的文章,都是在立意上见一番功底的。再读内容,分析选材。材料是作文的内容。作文中讲选材,实际上是指在写作中,选择运用材料表现主题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吸引读者,让人爱不释手,这里面的诀窍就在于选择是否另辟蹊径,做到新颖独特。而这一点又与立意有着密切,立意的高远,决定于材料的典型,新颖。那些写出新意义的,别人写得少的,能给人以启发的要特别留心。理清结构,研究组材。将手中的文章再读一遍,理清结构层次,分析谋篇布局,也列一份提纲,不过这次是按作者的思路。品赏美句,背诵段落。再读文章,品味其中的美句美段,或场面描写,或大段排比,或大段比喻,或精彩的片断,或肖像描写,或动作描写,或语言描写,或心理描写,或环境描写,或大段议论抒情,或哲理性的话,都可以成为涉猎的目标,甚至其中的一则故事,一幅对联,一处仿写,一项实验等。了解简评,学习鉴赏。文后短小的简评往往容易让人忽视,学生多半垂青于精彩的作文,殊不知简评这一方小天地中,寥寥数语恰如一盏明灯照亮你摸索此文的道路。文章优劣何在,一经老师指点,一目了然,优者学之,劣者避之,可以成为自己作文的指导,同时对于自己的鉴赏力也是一种评估,可促使自己在今后的阅读中逐步提高。精读开头,细看结尾。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犹如一个人的帽子与鞋子,搭配得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比提纲,找找差距。读完文章及简评,便将你列的提纲同例文提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你与文作者的差距。这一步工作犹为重要,失去这一步,整个阅读就失去了意义,参照以上几点,研究例文,也许只有其中几点尤为突出,也许你也有一两点比较独到,在综合思考时,将你的差距列成几点记在两份提纲下,以后努力的方向就清清楚楚了。阅读的实践证明:有比较的阅读,可以最有效地发现自己所需要吸取的东西,同龄人的习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的启发。读的目的是为了写,我们可以用真情去读,达到用真情去写。“读写结合,以用为主”,在操作上主要是仿写,以所读内容进行改写、扩写、续写以及根据所读内容进行定向写作训练。茅盾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模仿的目的。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普遍相通的原理——相似原理,谁能发现事物间的相似特点,如性质相似,形状相似,结构相似,功能相似,过程相似,等等,谁就进入了创造发明之中。模仿,从本质来说,就是寻找相似。模仿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新。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指出:“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多写,才能熟练掌握写作方法、技巧和语言。“入妙文章无过熟”,只有多写,才能进入写作自如的境界。不少同学爱看书,不爱动笔,胸中有构思千百,人生经历丰富,笔下却无法表达仍是对写作实践认识不足的缘故。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作实践除了开拓生活视野外,很重要的是要“多写”。多写,首先要保证认认真真地完成每学期规定的6-8篇作文。如果是不需要作课外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的作文,都应该在规定的课内的时间完卷。这种保质保量的严格的作文训练,是多写的起点。多写,也指从课内作文扩而大之的课外练笔。它包括写日记、写札记、写放胆文,写自由文等,用种种形式的练笔,只要有事可叙,直言其事,有感可发,直抒胸臆,坚持动笔就行。篇篇可以不拘长短,但每次都要像课内作文那样认认真真地写,养成多读多写的习惯,熟中生巧,作文创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当然为了写出新鲜生动的文字,要留心观察,善于提炼;要学用别人的语言,发展自己的语言。书写→用语→构段→谋篇→立意,这是中学生写作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发展过程也可以说是写作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它们互相衔接,紧密联系,但又各有特点,先后有序。应该把握这些规律,稳扎稳打,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有效地促进写作能力的健康发展。

3、创设和谐的作文教学氛围

(1)尊重、鼓励,建立良好教学情景。一般的作文教学或强调观察,或强调写实,或强调创造,这些都是对的。但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他们观察的事物有限,知道的现实有限,而每次作文又一味强调创造,强调写实,或强调技法。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威压。“倘若畏惧心理超过正常程度或者发展到严重地步时,便会妨碍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罗杰斯)从主观上看,老师在布置作文、评改作文和讲解作文时,要么一人说了算,要么用文学创作的原理和规律教导学生。让学生形成一种无法企及,无法自由发挥的困境。学生常常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中,只要考试分数,不主动积累研究作文。总之,在专制的教学环境中作文,学生既无心理安全,也无心理自由。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这两者如罗杰斯所说恰恰是“发挥创造力积极作用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失去了它们,如何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呢?要改变常规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关键在老师。海特纳曾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鼓励学生的作文创新,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自我,削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增强他们的信心,努力创造出良好的创造性作文的氛围。办法有:尊重,鼓励,师生互动,放手。教师的尊重、鼓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力量,他们往往由“信任”得“安全”,由“安全”获“自由”,时时产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冲动。师生互动的最直观办法是,提高批改作文的时效,加大学生作文与语文教学的联系。互动合作容易造成和谐、平等、宽容的氛围,能与学生形成共同的语言的情感,尤其是相互交流、彼此辩驳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火花。而放手让学生作文意义更为重大,海特纳指出:“凡欲创造性学习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他们应该在一定限度内自由行动和独立负责试验”。“同时,教师还要促使学生做出决定。”

(2)激励学生的写作动力 激励,指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促成个体在追求既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愿意投入的程度及实现目标的动力。人是有需要的。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从人的成长出发,有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写作的需要,使学生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这样的情形中写出作文就是一种最佳境界的作文。为使学生感到有写作的需要又从而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励学生的写作动机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以新激趣。兴趣是促使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积极的特殊倾向,常由新异的刺激所引起,因而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教学方法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引导学生写新人新事、展示社会新风尚,用新材料,出新题目,让学生耳目一新,愿写爱写。以疑激趣。兴趣有一种令人探索的特点,有疑就能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惊疑,启疑开窦,让学生想写爱写。以奇激趣。人的本性好奇,用奇能激发兴趣。如调动学生对写作对象的好奇,写别人意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东西。以美激趣。“美”的事物的刺激是激发兴趣的心理条件。学生渴求美、爱美,在感受美的时候,就得到审美愉悦的精神享受,增加兴趣。如从美的角度人手,把学生带入作文情境之中,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触发其情思,让学生爱美、寻美、写美,用最新最美的文字来表情达意。以情激趣。兴趣同人们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带有浓厚情绪色彩。动情的东西令人向往,热爱的东西能产生兴趣。“情者文之经”,“夫缀大者情动而辞发”,激发学生的感情,让他们情动手中而言于外。用心理能力的发展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为写作智力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激发情感和情绪是作文训练的突破口。人的感情在常态下是内蕴的、潜在的,只有通过激励,才能使学生的感情爆发出来,转为动态。学生作文的情感调动起来,作文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上从新、疑、奇、美、情方面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运用,还可综合运用,最终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因地制宜地运用教学策略 因地制宜地运用教学策略,这是作文教学创新的核心。根据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各方面内容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内在发展规律可以设计和运用多种写作训练的策略。前文已介绍了积词练句、阅读、模仿训练的一些思想和方法,下面介绍几种作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作文创新的教学策略。

(1)引导求异、求新思维。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课文,研究其思维内容,分析、探讨写作技巧,以获与他人和前人不同的“我之独见”,形成求异思维品质,进而在求异中仿写、改写,进行求异尝试,求得“我之独异”。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即使是不大符合常规要求,教者也给予人分析指点、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孩子形成主见意识的幼芽,应加以保护和培植。开放中心,承认差异,尊重个性。教会学生立意,只要不违背题意,都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所想到的角度立意成文。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先不谈立意高下,只求言之成理。就事论事,就景写景,只要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就要肯定他的一得之功;思维出现了偏差,只要有可取之处,哪怕是一点‘亮光’,都予以肯定。同时,为了这类同学开“小灶”,帮助他们缩小差距。

(2)设立自主自能作文。进行作文的自我训练是学生自我建设、独立奋斗、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极地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智力品质得到发展,首创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自主作文。教师指定一定的范围,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或根据某一阶段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要求和开展活动的情况,放手由学生自由命题作文。通常可以用周记(或日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主地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主见品质也得到培养。回头品味。一是学生作文由教师直接批阅,改为教师标上约定符号,配以眉批揭示引导,启发学生修改;二是由单纯给佳句优段加圈子加点,改为优处圈点,劣处划横线,让学生自我审阅,悟出道理。学生回头细想、品味、深思、讨论、修改的过程,就是主见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拓展观察思考空间。生活是作文之源,要想作文创新,文章本体的质料就必须向生活所取。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幅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感性、理性的认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上海《语文学习》的封面上标示着:语文的外延和生活水平的外延相等就是方法的提示。

(4)构建激励竞争机制。为了激活创新意识,教师要启发学生对已成定论的观点和见解(经验)、格言、成语等生疑质疑,在作文构思时站在对立面的角度去思索,反弹琵琶,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深,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与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鼓励创新,尤其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搜寻出“心灵上实际体会到的一个或几个强烈的印象”(陀斯妥耶夫斯基),对生活素材作深层挖掘,进而写出“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这是教学创新的关键,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上讲坛。让文章写得好的学生以小作家的身份走。

篇2:论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邱明锋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先于书法而独立存在的文字符号。汉字书法是指汉字的书写技法和书写规律,是书法主体挥毫运笔所产生的笔迹形象的总和。汉字具有记录语言、承载知识、交流信息的作用。许叔重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为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江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序中说“字之大端形与声而已,圣人说字之形,曰一贯三为王,一合十为士,儿象人胻之形„„牛羊之字以形举也。”([1] 上海书画社.行草(中册)[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89.)难怪唐代书法理家张怀又说“形见曰象,书曰法象”。足见仓颉创新字体之初,是以“形象”符号表达、传递一定的字义内容和声音。

书法以汉字“形象”为创作材料,汉代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像者,得谓之书矣。”[3]书法创作之初,要“囊括万象”,达到“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书法要录》张怀著)。这种依“物”像“形”的“形”,囊括出的“形”“意”“理”的统一,再与书法主体的思想意境相合追求“真”,心手相应借助书法工具创造妙趣横生的汉字篇章为“善”,将真与善融入具有特异造型的汉字中,最终组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书法艺术作品。当汉字与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就将其本能作用延伸到了审美领域。汉字造型的抽象性、精美性、多样性,表意的丰富性、准确性,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书法艺术的崛起又为汉字的形成、发展、繁荣注入了创新活力。无论是汉字的创新还是书法创新,无凝是以汉字造型和应用为基础的。

一、用汉字“字形美”,创造符合宇宙自然之“道”的新书体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之所以如此之美,是因为在三千多年的汉字应用发展中,汉字不断的创新,日臻完善,创造出了符合宇宙自然之“道”各种新书体。这些新体孕育了书法的新发展。书法创新在于抽象自然奥秘,把人们试图认识之对象,通过笔尖挥运把汉字原本寓有的“点、线、形”,与书法主体心灵感悟的“真、善、美”相融合而产生新的“形象”,这“形象”越新、特、奇、博、精、绝,越具创新效果。书法主体笔触产生之电流磁场能造自然万物之 “气象”,运笔如神,随机生势,随势生象,其点线结体鲜活生动、笔跡之道质坚品高、字里行间情深艺醇、思逸神超;书法者“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寄宇宙万象之深情深理于笔端,将天地自然之大道抽象到汉字点线造型中来,创造出分明是抽象的,却与天地自然之“道”一样隽永而有生命气韵的汉字佳作;书法者的崇高境界与学养、高超的胆识、精绝的技能都融会在书法作品的篇章里,体现出“天人合一”之大

“道”,因而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书法是以汉字造型为审美对象。“美的本质存在于各种具体的审美对象中,具有丰富的生动的形态。”[1]“美是包含或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2]书法以汉字形态造型为元素,借助字义内容、笔墨技巧、结构章法等,将作者感知到的自然“物像”和心中的“意象”相结合,用宇宙自然之“道”创作出来的“汉字篇章”。

书法造型寓世间万物于笔端。古人有言:“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像者,得谓之书矣。”[3]书法造型力求抽象出印印泥、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屈铁、枯藤、蚕食叶、虫蚀木、高山坠石、行云流水等千姿百态的具体形象,创意凝聚书法者审美精神的人格力量。正所谓“柔毫三寸,写尽天地之意。” [4]“书法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点线的组合涵容了万物的形象,黑白的旋律谱写出昼夜交替的神韵。”[5]书法的这种艺术特色凝聚了中华民族三千多年来应用汉字的智慧和精华,使书法艺术传播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与中华民族文化水乳相融,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最具中国元素的特殊艺术。所以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神载体,是东方艺术之精髓。

艺术的本源是生活。艺术是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满足人们有意识、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心灵对世界万物的追寻,对空白心灵的填补,对干涸心灵滋润的精神催化剂。中国有五千多年汉字文化,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造型艺术。现代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人广泛的使用着汉字,用汉字这一象形符号记录知识、交流信息。汉字符号中所包涵的艺术精髓,是举世公认的:汉字书法以其无限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展示着自己的艺术语言。林语堂在《中国人》一文曾说:“一个汉字的构造就是一种建筑,其中有美学也有力学。”①英国美学家里德也说:“对于中国人来讲,美的全部特质在于一个书写优美的字形里。”②他还说:“在一种点线结构方面的研究上,中国书法所取得的已为世界认识或尚未被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伟大的。”③

如对下例三个“鹅”字的欣赏,献之之“鹅”犹如一只迈着稳健步伐,不时点头与身后的伙伴畅谈交流,正率领着同伴们阔步向前奔去的“天鹅”;李白之“鹅”恰是在碧绿的池塘游戏玩耍,翩翩起舞,翻着筋斗的“天鹅”;本文作者所书之“鹅”,意在将“天鹅”优美的颈和头的造型抽象出来,从底部“鸟”的最后一笔果断推笔向右上,与“我”的点相连而创意出“天鹅”的颈、头、嘴,真象是一只梳理 2 着羽毛展翅欲飞的“天鹅。”

书法作为一门在汉字的运用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它的本源是汉字,是汉字所代表的中国汉字文化。可以说,没有汉字文化就没有书法艺术。

汉语汉字是最精炼、最准确的文字。在联合国存放着不同文字的同一文件中,最薄的那个文本就是中文。在中国20世纪初,钱玄同、胡适等人预言,50年内汉字必然消亡;计算机刚出现时,有人说中文不能输入电脑只有走拼音化的道路,中国汉字要灭亡了。后来,汉字成功的与计算机科学结缘,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又有人说,现代人不用笔写字了,不用书法了。实事上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越显示出汉字的生命力。现代的书报刊、电影、电视、VCD、互联网等领域书法字体的广泛应用,更显示出书法艺术勃勃生机。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战胜入侵者的文字。中国曾经多次亡国和半亡国,每次都没有废除汉语汉字。以香港为例,被英国统治了一百年,香港绝大部分人还是用汉字。清朝用武力占领了全中国,并没用蒙古文字而是用汉字。中国的汉字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字,它在世界语言文字之林中独树一帜。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使用至今的象形表意文字。虽然几乎所有的文字起初都是从象形开始的,都具有以象表意功能,但诸如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及古玛雅文字都由于没有顺应社会的发展而变形创新,结果文字与象形分道扬镳,走上了文字自行消亡之路。

汉字是世界上最科学、最便利的语言符号系统。汉字的广泛运用是书法的本源,汉字给书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书法又促使汉字更进一步完善和美化——为汉字增添的无穷的生命活力。书法是最单纯的艺术——只用墨线来结构符号;又是最高深的艺术——正如沈尹默先生所说:中国书法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还兼有诗歌的深邃意境、劲舞的优美姿态。书法具有“非语言非概念非思辨非符号所能传达、说明、替代,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意味”。这就是说明书法具有真正美学意义上的审美基因。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宝库中,书法造型最简、最纯、最深、最能反映人的意识。正所谓“柔毫三寸,写尽天地之意。书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点线的组合涵容了万物的形象,黑白的旋律谱写出昼夜交替的神韵。”④书法造型使人产生丰富的意境和联想:激电惊雷、高山坠石;寒猿饮水、万岁枯藤;利剑长戈、千里阵营;小桥流水、明月入怀;珠圆玉润、凤翥龙蟠。中国书法是东方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国粹。当前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交流;电视光盘Internet中的光电动画映象、夸张的广告、强刺激的电子游戏,加之怪光陆璃的舞厅效应、商业包装和媒体炒作充塞人们的视听和言行,使审美变成不假思索的感官直接享受,对浩瀚蕴藉、纯朴归真的传统书法产生极大的冲击,这必将从反面促使中国书法艺术有新的开拓,一个呼唤书法巨人出现的时代到了!

二、汉字应用求实、求快、求美推动着传统书法不断创新

“蔡邕云: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今之草书也。”⑤可见草书体的出现是由当时诸侯国争霸引发社会战乱、使得军务政事繁忙,对汉字实用提出了快捷要求而产生的新书体。后来,经汉末张芝“温故知新”“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锲而不舍地临写创新,终于创立出气脉通贯、浑然天成、真气弥漫的新书体——大草,开创了书法自由抒写性灵、淋漓尽致地表现宇宙元气的先河,把中国书法推到了又一艺术高峰。

社会发展促使汉字不断进化演变是书法新苗破土而出的沃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启用李斯等人所创作的小篆统一了汉字,代替了原来笔画繁多、形体怪诞的大篆和六国异体字符。后因秦朝战乱频繁,全国又刚刚统一,有大量公文、函件需要书写,小篆书写仍太繁、很费事,秦始皇怕耽误军机政事,破格启用了狱吏程邈创立的隶书体。使得汉字出现了划时代的革命——走上了“使用规范化”、“笔画简化”、“形体美化”以利书写辩认欣赏的正确道路。避免了象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克里特文字及古玛雅文字都最终被取代消亡的厄运。

书圣王羲之在书法“创新”的道路上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国汉字书体发展到了汉代,已产生隶书与草书并行的样式。汉末、三国时代,书法家王次仲、刘德升、锺繇等融会隶书与草书的结构与笔势,创立出清新俊逸、比隶书笔画简捷、比草书易认的“行押书”,但“行书”体并没有完全确立。王羲之把握往当时汉字变简求美的内涵,顺应社会对汉字书写的要求,遨游北方名山观摩李斯、曹喜的篆书,在许昌观摩梁鹄的真迹,在洛阳观摩蔡邕的石经,又在堂兄王洽处观摩张昶的“华岳碑”,并采纳与他的时代接近且流行广的张芝、锺繇的书体,易曲为直,削繁就简,笔法成内恹外拓之势,偃仰翩翻,以求法精形美。

王羲之传世的《兰亭集序》,是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在会稽山阴召开的文人集会上即席书写的,用此文为与会名士孙统、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临流赋诗时写的序文,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行书”。

自魏晋以后传世的书法碑帖,大多数都是为实用而表述字义内容的碑文、信札、手卷、墓志、对联、匾额、扇面。如唐代怀仁和尚将王羲之所书行书集字成篇,刻成了碑文《大唐三藏圣教序》,既应皇帝之命传播佛教教义,又使羲之书法千古流芳;中唐颜真卿传世书法精品《祭侄文稿》,是为祭奠平叛安史之乱而战死的侄儿季明写的祭文,为后世尊为“天下第二行书。”

可见书法的创新与汉字的社会应用、文化传播有不可须臾离异的血缘关系。

王羲之创立的典雅俊整、精美遒劲的真书《黄庭经》(如图一);“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行书《兰亭序》(如图二);意态纵横、自然超逸的草书《十七帖》(如图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丧乱帖》(如图四)。都是在传递字义内容的同时,表现出了一种新书体独特艺术风格。

王羲之吸取秦汉魏诸名家的长处、变化笔法与字形结构,大胆创新,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的欢迎,且为后世开辟了书法艺术的新天地。唐太宗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论》中称赞道“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画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壮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⑥被后人尊誉为“书圣”。今人每观羲之书法,都有“精美绝伦”之感,叹为千秋典范。

自王羲之时期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来没有出现新的书体,历史证明了王羲之等历代书法前贤们对汉字书法艺术做出的丰功伟绩——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创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实事:每一次新书体的出现,都使得汉字向使用规范化、笔画简化、形体美化的目标迈进一步,孕育着汉字文化新的繁荣昌盛。

三、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汉字书法创新展望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1世纪,人类正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化,全球文明一体化进程与日俱增,已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人们越来越富有了,活动方式越来越多彩多姿。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国人千年飞天梦;世界高科技已引导人类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层,探测火星奥秘,谋求人类在地球外的新的生存活动环境。现代通讯信息、计算机网络的高度发达,缩短了人们被空间、时间、地域的阻隔,出现了“地球村”的新概念,人们的生活、活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美国人手中的核武器利用卫星全球定位器等高科技,能精准的重复摧毁地球上的人类上百次的时候;当国人杨利伟坐上神舟5号一天一夜绕地球行驶60多万公里的时候,能请王羲之再给我们“创作”一幅“天下第一行书”吗?假使王羲之在“天堂”有知,他又会教我们创作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我们不能墨守“四大发明”、抱着前人的“天下第一行书”不思创新。舍弃书法的创新就会使书法走向灭亡。从“四大发明”中的与汉字应用息息相关的印刷术看,隋 唐时是雕板印刷,到了北宋中叶毕升创新为活字印刷,十九世纪机器工业出现后革新为铅字印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印刷量剧增,铅字印版存放占用很大的厂房空间,计算机激光照排汉字就应运而生,“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的我国印刷术出现了划时代的革命。这一与文字依附直接有关的印刷术变革史告诉我们:只有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前人的“精华”,运用现代新思维、新科技更新或替换已经过时的“糟粕”,才能“推陈出新”。

电脑激光照排汉字出现后,各种软件书法字体应运而生,这些字体虽然在艺术性方面有待提高,但它代表汉字从手工书写到软件制作的划时代变革。软件字体的变换十分方便,仅轻轻点击鼠标就可出现成千上万个“瘦金体”。利用手写输入发送电子邮件,可发送自己亲笔书写的书法味很浓的邮件。让接收邮件的人能感受到自己的书法创意。这必将孕育着汉字书法新变革的开始,一个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的电脑书法艺术创新的时代必将来临。

李斯创小篆、程邈创隶书、张芝创大草、王羲之创“天下第一行书”,都是在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的基础上,顺应汉字在当时社会中应用交流的需要而“创新”出来的新书体。当代书法的“创新”应以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对汉字文化的需求为契机,遵循汉字书法艺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大胆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世界文化传媒对汉字应用的需求接轨,利用电视、电信、网络传媒通道,将中国汉字文化、中国书法艺术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用全人类的知识智慧来激发我们的书法创新活力,用全身心投入到开辟汉字书法艺术的新纪元的伟大事业中去。

①《中国人》林语堂著(原名《吾土吾民》)

②、③《中国黑白体系论》英国美学家里德著。

④重庆出版社1987年5月版《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二十二人集》(王歌之语)⑤梁武帝《草书状》

篇3:论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引用经典诗句, 解读历史人物

如在教授《项羽本纪》时, 我引用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以及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代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项羽应重振雄风报仇雪耻,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深重的惋惜和哀叹溢于言表。第二种观点认为项羽已失去人心, 无力回天, 败局难以挽回。历史总是给人无限的感叹与沉思, 项羽无疑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学生对于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解读, 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评价历史事件, 发散学生思维

如在学习《刺客列传》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积极思考, 发言踊跃。我选取其中几种观点: (1) 荆轲不畏强暴, 做了当时许多人想做的事情, 至死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成为后代勇者的楷模。 (2)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秦国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 民心所向, 荆轲刺秦王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一定程度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3) 荆轲身上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 侠肝义胆, 令人敬佩。我感触颇深, 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拓展了思维的广度。每种观点皆能言之有理, 课堂气氛活跃, 不同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 思维得以拓展。

三、对比历史人物, 撰写短小文章

在教学中, 我把《高祖本纪》、《项羽本纪》两篇放在一起学习, 学完以后, 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刘邦与项羽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为什么?用小文章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字数不限。我给了学生10分钟时间。我后来读了其中一名同学的文章:“项羽更接近我心目中的英雄。项羽是名将之后, 霸气十足。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 大破秦军主力;在鸿门宴上他未杀刘邦, 认为这样做不义, 会被天下诸侯耻笑;为救心爱的美人虞姬, 他身陷险境, 奋力杀出重围;霸王别姬显示了英雄柔情的一面, 让人肝肠寸断;东城一战仍未减英雄本色, 让将士更加信服;兵败乌江他本可渡江卷土重来, 但他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 为了天下的苍生不再受战乱之苦, 他选择了自刎乌江。从这个角度看, 项羽的死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然历史或许会改写。项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骁勇善战、重情重义。他坦荡地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诛灭暴秦的功绩永垂青史, 谁也无法磨灭。”读完以后, 班级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经久不息。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辩证思维能力显著增强。正是因为他们在用心解读历史, 与历史人物同喜同悲, 才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 引发全体同学的共鸣。在《史记》教学中, 我根据教材的实际, 恰当地运用这种形式, 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探究悲剧成因, 发表自己见解

《淮阴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 学完本文以后, 我布置了一个思考题:一代名将韩信却落得未央宫被杀的悲惨下场, 韩信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后形成了以下几种见解: (1) 韩信功高盖主, 帮刘邦打下天下, 但自古有“狡兔死走狗尽, 飞鸟尽良弓藏”的说法, 功臣很难逃脱悲剧的下场, 文种和岳飞的结局很说明问题。 (2) 韩信性格的自大因素, 在与刘邦的对话及与樊哙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自恃才高, 导致了韩信的孤立。 (3) 韩信本人过分看重权势和利益, 打下齐国后逼刘邦封他为齐王, 这样的人易受君主的猜忌。 (4) 吕雉心狠手辣、善于玩弄权谋, 她让萧何骗韩信到未央宫, 韩信对萧何深信不疑, 结果被杀, 正所谓“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关键时刻萧何出卖了韩信。 (5) 韩信性格中知恩图报的一面反而害了他。在楚汉相争后期, 刘邦和项羽都要依靠韩信, 得韩信者得天下。项羽也曾劝说韩信背弃刘邦回到自己帐下。他不听蒯通的话, 不然定会与项羽、刘邦成鼎足之势而后平定天下。他在可以背叛刘邦的情况下却选择了忠诚, 悲剧性的结局给人无限的惋惜, 这一切与他知恩图报的性格密不可分, 性格决定了命运。这堂探究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兴趣盎然, 受益匪浅, 回味无穷, 合作、探究的意识明显增强, 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摘要:本文以《史记》选修内容为例, 提出了教学创新的四种途径:引用经典诗句, 解读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 发散学生思维;对比历史人物, 撰写短小文章;探究悲剧成因, 发表自己见解。通过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从而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篇4:论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三中心”教育指导思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树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体育教育应身体力行,转变观念,从单一的体育教学观转变为多维的体育教学观,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让学生树立起自理、自制、自练、自评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创新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作用,教学方法多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的单一模式,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模式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图书馆及社会上去学习,寻求创新的灵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活动空间,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要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创新思维状态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3.激发求知欲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

求知欲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相互制约.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设计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自行创编成套动作。体育课在体操、韵律操、武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易到难,系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技术动作;其次可充实教材中没有安排,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简单易学的各种技术动作,如前滚翻可变化为双手抱膝、手放胸前、分腿、直腿、双人、鱼跃前滚翻等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组合编排成套动作,并让编排有特色的学生演示,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评价,教师则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4、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教学情境

体育情景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感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体育教学必须实现角色的转变,构建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以往对全部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要重视研究学生的群体发展,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才能充分挖掘其潜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中领略运动与锻炼的价值,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娱乐、休闲结合起来,为终身锻炼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教学评价中应体现创新成分

篇5: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途径探讨

一、从害怕到喜欢,激发写作兴趣

为了能够促使初中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高,这就要引导着学生从害怕写作向着喜欢写作的方向转变,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将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养成爱写的好习惯。以前,学生仅仅在考试时才进行写作,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写作穿插到其中,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多写作,从而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久而久之,也会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从生活到课堂,拓展写作素材

新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借助学生所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来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特别是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生活经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作文的写作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用心观察周边的生活、周边的事物;第二,积累生活经验;第三,从生活经验中筛选与本次写作有关的信息;第四,加工这些信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在观察中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当老师讲解完朱自清的《背影》、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这些课文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这样一个写作任务:描写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一个人,并且要描述出是他做的哪一件事情感染了你。在学习完本单元的课文之后,学生了解到朱自清借助“背景”来表现出父亲对自己的爱。在写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来回想一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有的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妈妈、有的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爸爸、有的学生脑海中也会浮现出奶奶、爷爷等人,这些亲人用他们的行动爱护着他们的孩子。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照本单元所学到的手法,还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写这篇作文,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写作积极性,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从模仿到创新,丰富写作构架

学生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模仿。所谓模仿并不是全部照抄,而是要求学生基于当前的`写作能力来仿照范文框架、立意的一种方法。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语文教材是模仿的范本,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作文教学与课本教学、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当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当老师讲解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这样一个写作任务:写一篇参观浏览的文章。当学生在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小石潭记》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该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来完成本次作文的写作。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要凸显出景物的特点,参照柳宗元的写作技巧,将自身的感受表现出来,在不断的模仿训练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从观察到积累,提升写作能力

如果仅仅具备了写作兴趣是无法顺利完成写作任务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观察,在观察中积累更多的材料,从而可以慢慢地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相关的观察方法,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要发现同类事物中存在的细微差异。当学生观察完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投入到实践写作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当老师要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写作任务时: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公园来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变化,并且,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小草、树木、花朵的变化,在观察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学生观察完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室,让学生动笔将刚才所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通过这样做,不仅为学生的本次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并且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写作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创作能力。

篇6:论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技能的意义和途径

准考证号:1401030483 作者姓名:王慧敏

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论高校教师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的意义和途径 所谓的创新思维,是指以独到的见解,非传统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往往不同于常规,甚至出现超常规和反常规,提出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结果或者成效。创造性思维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应用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高校的课堂,有意识的系统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训能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的意义

第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度信息化使得当代大学生具备操作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具备创新性思考问题的方式,一定要具有开拓进取的怀疑精神和超越精神。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理应接过这一重担。

第二,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后续动力的保障。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体现于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加发展后劲,唯有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证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不衰。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必定将创新运用到淋漓尽致的群体,同时将继续肩负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继续创新进取的使命。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三,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室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提高高校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开发特色教育、个性教育,形成自身教育特点的重要途径。目前,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远不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高等教育改革要朝着“私人订制”的方向发展,要具有超前性、创新性、高效性。

第四,是提高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岗位上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相当的业务能力,而不再是能干不能干都一样,都能混到天黑。现在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在关键时刻提出好点子,难题面前拿出好路子的能人,这就需要积累和创新。往宏观层面说,创新思维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还是不足的。

二、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面临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虽说已到了很关键的时刻,但是无论是学生本身还是发展环境还有所欠缺。从学生本身,教师本身和高校本身都存在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比如,学校应该从软硬件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下大力度,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提供真切的资源。老师应该首先从自身革命,让自己首先投入到创新思维和创新应用的当中去,唯有这样才能具备让学生发挥创新意识的能力和发言权。学生本身受我国传统教育这么多年,学习模式、思考方式固化已久,不敢越雷池半步思想过于浓厚,束缚住手脚了,有碍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

挥。这些都是影响创新思维培养的现实问题。

三、提高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的途径

第一,搭建创新平台。在学校内部,打造系统的创新平台是检验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证明学生创新思维时效性的必备步骤。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既动脑又动手的学习实践平台,让学生逐渐消除与老师的距离感。与此同时,应该讲大学生提前社会化,也就是说让其真正的让社会上的需要来检测学生的所学所想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而不再是大学毕业后从零开始。

第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有吸引力但是异常艰难的漫长过程,就像过去的种种重大科学发现一样,是需要经过很多磨难、很长时间、很多付出的。在高校教育中,应该时时刻刻帮助学生自己挖掘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关键要使其创新学习,创新思维做到持之以恒,而不是昙花一现、尝尝稀罕而已。对于学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要尽可能的给予满足,积极营造追求真理和崇尚真知的浓厚氛围。

第三,创新教育方式。俗话说,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虽说不能扔,但是要想在当今特别是未来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要从高校教育本身下手,也就是说要首先创新教育方式。比如课堂的设臵,课程的安排,实践的形式等等。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怎么不像上学”呢这种感觉就算是极大的成功。通俗讲,就是尽可能的消除多年来中国传统教育对学生造成的思维定势。比如,从过去的老师从一个事物 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股脑的告诉学生,学生只需要做的就是生搬硬套,而现在只需要告诉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至于怎么做,应该说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想出来的怎么做都行。

上一篇:修脚师国家职业标准下一篇:游嵊泗列岛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