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2024-04-30

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共9篇)

篇1: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10月25日上午,兰溪市教科所吴玉花教研员协同兰荫中学校长何建芳带领该校语文、科学教师,到城南初中开展了一次教学交流活动。一行人听取了我校的语文老师曹海英和科学老师吴美仙两节公开课。

这是一次跨学段的教学交流活动。打破以往受限于初中与初中之间、高中与高中之间的单纯学科教研活动模式,探讨在初、高中教学过渡中,能使初中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科学习的新尝试。

活动过程中,初中、高中学科老师交流热烈,气氛活跃。如:“高一新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出现哪些不适应问题,高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衔接工作;对初高中教学在知识内容标准、教与学的方法的衔接进行实践探索”等。教科所吴玉花教研员作了精彩点评。兰荫中学校长何建芳针对课改实践中,“如何加强班级学习小组建设”作了课题报告。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此类不同学段的教师教学交流活动是好是坏暂且不论,面对初高中教学脱节困惑现象的现实,进行自下而上的教育思辨,为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难道不值得尝试么?

兰溪市城南初中

赵军

2013-10-28

篇2: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一、师生要从思想上重视实验, 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动力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 实验可有可无, 大多教师以讲实验来代替了做实验, 即使让学生做实验也只是一些验证性实验, 实验成为化学课的摆设, 并没有从根本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 学生对实验更是谈不上什么兴趣与动力。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实验探究首先就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意识到实验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主要研究手段, 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走进化学殿堂的重要方法, 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激情与动力。为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从整个化学的发展史入手来收集一些化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而发现真理的史实, 让学生意识到正是通过实验打开了化学科学的大门。同时对于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 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实验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 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直观认知, 这样自然就可以上升为理性认知, 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实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给予学生更宽广的思维空间, 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实验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生本课堂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要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实验也必须要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 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大脑与双手,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来展开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如果教师对实验管理得过宽过死, 那么就只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固定的条框与模式内, 使得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 只能将实验思路与实验方案向标准答案上靠拢。这样的实验并不是学生的自主探究, 而只是学生在教师所限定的范围内所展开的机械执行指令的被动实验, 学生能真正理解的又有多少呢?为此要实现学生在实验中的自主探究, 教师就要充分放手放权, 将实验的自主权与探究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 大胆提出猜想, 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让学生以实验为手段来展开积极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实验的桥梁作用, 让学生以实验为手段来展开积极的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 才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再现真理, 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知识的获取以及思维的培养, 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网络数字化实验室, 引导学生展开有深度与广度的探究

新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 现代技术日益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并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网络数字化实验室是科技时代的产物, 是一种新兴的实验教学模式, 是计算机的虚拟现实功能与传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产物, 整个实验全部由计算机的仿真系统来完成, 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完成传统教学中一些难以完成的实验, 有危险的实验或根本无法完成的实验,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而封闭的实验教学, 开创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全新局面, 更能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深度与广度的实验探究活动, 更加利于学生化学知识视野的开阔与见闻的增长, 更加利于学生化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如关于“分子与原子的结构”, 如果只是采用挂图讲解, 虽然直观但不动态, 学生理解并不深刻,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微观世界, 动态而直观地模拟实验, 从而让学生更为直接地观察, 这样自然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 从而达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深刻理解。

四、做好实验后的总结与反思, 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我们不仅要重视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中的操作, 还要重视实验后的总结与反思。许多教师认为实验完成了就代表着学习的结束, 其实不然, 实验不管是成功抑或是失败, 通过总结与反思, 都可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的再次提升。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可以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展开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样失败经验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找到失败的根源, 引起学生的重视, 同样有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与提高。为此在教学中, 当学生完成实验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回忆实验的全过程, 对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再次回顾, 让学生以旁观者与评价者的身份来再次审视实验全过程,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总结出实验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 这些都将成为学生自主探究, 有效学习的重要积累。

五、开展丰富的课外实验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现代教学更加关注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倡导生活化教学, 提出要将教学置向宽广的生活空间, 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 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也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知识, 局限于课堂上, 而是将实验与生活结合起来,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实验活动, 让学生有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与展现舞台, 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展开更丰富的探究活动, 在实验中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化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选择便于就地取材的简单实验来让学生进行操作, 如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灭火的原理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地取材来展开积极的实验活动,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实验, 在实验中来深化认知, 这样更能增强化学的实用性, 更加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更加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篇3: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活动;效果

语文学科综合性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习效果,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使学生达到有趣地学、自觉地学、有成就地学、快乐地学。既全面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又提高了整体学习成绩。我就初中语文学习活动“八个一工程”设计及其意图、活动效果及注意事项阐述如下:

一、“八个一工程”的内容

每天背诵一首(篇)古诗文;每两天写一篇日记;每三天写一页楷书作品;每周读一篇中、短篇小说;每学期读一部长篇小说;每两周写一篇创新作文;每月参加一次诗文接龙大赛或汉字英雄大赛;每学期参加一次朗诵展示活动。

二、活动意图

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学作品中,优秀的古诗文更有代表性。让学生每天背诵一首(篇)古诗文,品味诗的魅力和接受诗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这一活动常规化,初中三年的时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在话下,所有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记的篇目也不在话下,当学生的记忆量达到这种程度,学生会更爱诗、会诵诗,个人素质提升,传承古典文学,功不仅在一日,利亦可达千秋。

写日记,培养学生有得写,写下来也是为写作准备素材。写创新作文,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考试的需要。写是表达,是思想和思维的体现。所以注重写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日记是非常好的载体,它自由,它深入生活,它有真实的思想,教师也可以通过读日记把握学生脉搏,从做人与学问两方面加以指导。写得多了,下笔就不会恐惧,训练得久了,神采才能飞扬。写好楷体字,也是初中生必备的入门功夫。书法已经走入课堂,语文教师要担负传承的使命。每天写一页作品,对学生来说任务量能够接受,既能培养热爱书法的意识,又能切实提高书写水平。

阅读能力的提高,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众多的在各方面取得一些成就的人们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读书给了他们成功的养分。所以,要让学生读,给学生读的时间,在读书中进行全面学习。虽然主要是读中短篇小说,但是这对于了解人,學会做人,学习写作是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的。

诗文接龙、汉字英雄比赛,学期集中朗诵所有背诵过的篇目,都是基于语文课堂教学上的语文课活动,通过比赛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兴趣会更浓,自觉学习意识会加强。

三、活动效果

活动开展的水平,决定着活动所起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其效果是明显的。以七年级一个教学班为例,全班37名学生,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小组合作交流表现都很好,学习语文的自觉性较高,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很少。在汉字听写大赛中,十人受到学校表彰。在集中背诵展示活动中,经受了教务处领导教师的抽验。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高于对照班7个百分点。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对学困生,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八项活动的长期有效运行,对学生思想态度、价值观、语文综合能力等方面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四、注意事项

活动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要及时总结,切合学生实际,做出必要调整。灵活处理学生遇到的困难,协商解决办法。平时考核与比赛都要认真对待,评价标准要提前公布,人人清楚。对有特殊学情的学生,要低标准严要求,保证各有提高。

(作者单位 张家口市涿鹿县大堡中学)

篇4: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的亲身体会、亲自实践”。要让学生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进而产生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力和想象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从中既可得到人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从而激发其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然而,如本次活动,因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我们根本无法开展。我很迷茫,不知道这类综合性活动要不要上,该如何去上。因此,这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这一课题作为公开课,就是想借此提出我的疑虑,让老师们共同探讨怎么处理这类教材内容。这节课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2) 与大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体验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索自然。 (3) 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4) 培养积累好词佳句、古诗词的习惯。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我把教学环节设计为4个步骤:美文欣赏导入;物我心灵对话;回忆四季体验;学习情景交融。课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布置学生摘抄关于写景的好词佳句及古诗词。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景物,看看有什么特征,积极地去发现美,描绘美。但是没有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工作。有很多老师听课,学生很拘束,课堂上怎么鼓励都不敢起来发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讨论也不够热烈。课后又私下对我说:“老师,其实我会说,就是不敢站起来。”这也许是一个因素,但我觉得,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没有真切地体验,用他们的话说,觉得没有内容可说。而会说的,说得也很空泛。在交流中不善于把现实生活中发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是模仿书中的描写。不过,能模仿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想,经过老师的指导,便能逐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课后,教研组进行评课,老师们对我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自我展示。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积累课内外知识的习惯和课前预习的习惯。构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学习氛围。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及时评价,鼓励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态朴实、大方,语言流畅、亲切、自然,特别具有亲和力。当然我在处理物我心灵对话环节中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彼此沟通,在讨论过程中对后排学生关注不够,导致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活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不能畅所欲言。让学生选择自然的一物做朋友,并与之展开对话,只有程度较好的同学做得不错,多数同学不知该怎么说。此时,我及时进行引导,但反而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以至于学生无法放开了说。

当我在第二个班再上这节内容是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设计环保标语,此内容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比较简单,在我们校园内就有许多环保标语,学生会说了,敢说了。让孩子多留心身边的资源来帮助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教学气氛。且为大自然设计标语,也是在让学生与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比如,有个同学为小草设计的标语是:“谢谢你给我的关爱。”“我正在成长,请勿打扰。”用小草的口吻来向人们诉说,提醒人们爱护小草。学生思维活跃,真正感到了自然的生命与灵性。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归纳重点、积累知识、扩大语文视野、提高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所以,教师应指导、帮助学生获取资料,如提供小主题,提供相关的网站、参考书籍、活动方式,并安排组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待学生阅读、交流和思考成熟以后,方可放任学生按课文展示的方法和步骤主动去实践,去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探究成果,并将调查、思考、探究的成果用文字展示出来。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让学生围绕知识进行了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语文对其他学科的辐射作用,在迁移和拓展中使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活动工程,它是在一个个很小的活动中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次次熏陶,是一个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学生创造力的过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它应是一条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线索,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社会。学生应该是被这条线穿起的一颗颗珠子,在运动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教师只能做一个接线的阿婆,什么地方的线断开了,教师就把它接起来。教师永远不能去充当被线穿上的珠子,否则,就会造成上面所提到的种种现象,使我们开展的活动失去意义。

摘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力和想象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不仅得到人文的滋养, 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 从而激发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篇5: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生合作小组;动态共享资源库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合作小组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更好地发展自己,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每一次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中获得新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根据学生的能力组建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单凭教师的讲解以及教师的个人训练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堂课中获得知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有些信息技术能力差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是很理解,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在一堂课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教师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保证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以每组3~4人的形式分成合作小组,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在合作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遇到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组间互动以及师生互动。如在北师大七年级《修改文档》的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修改文档的方法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实际操作。当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或者找到更好的操作方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或者全班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比单纯的学生个人操作学习效果要好很多。

二、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动态共享资源库,方便合作小组合作交流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是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引导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多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动态共享资源库。教师要与时俱进,尽快跟上信息技术教育的节拍,使信息技术更多地富有时代性的特点。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摒弃与现代信息技术不相融合的地方,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动态共享资源库,让学生取长补短,建立师生资源共享,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如在《快操作和查找、替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快操作和查找、替换的方法做成动态课件视频,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调阅,方便让学生进一步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教师要建立师生共享资源,放在师生都能调阅的地方强化使用价值。教师指导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共同探讨,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共同提高计算机技能。

三、教师要以人为本,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教师要设置合作小组的教学目标,以人为本,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和要求来制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色、接受习惯以及学习层次等综合指标,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分层次的学习中灵活运用知识,掌握技能。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互助,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总之,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趙春华.试论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策略.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12-03.

篇6: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一、政治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践为核心, 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方式, 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 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就是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最好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内容上说, 它包括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问题, 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 中学政治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 而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政治本身就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性, 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存在着方法单一, 只重视知识的掌握, 而不重视知识的应用等问题。其实, 在政治教学中, 有很多的教师多是这样做的, 先把重点的知识给学生讲解一遍, 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即使学生把知识记住了, 在做题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他们对问题的分析不透彻, 不会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 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自主提出活动主题, 并深入自然、社会开展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 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未来学习的需要, 是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的需要和动机,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事实举例

政治课本中有很多的阅读材料就是生活中的某些情景, 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启迪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例如, 在讲解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环境问题, 有哪些污染源, 我们如何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这样的教学不仅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还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 引发他们的思考,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也可以开展小组学习, 让学生分小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 然后总结发表本组的观点, 提出可行性的策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 找出哪些是比较好的, 哪些是有待改进的, 这些都属于实践活动的内容。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能力得到提升。实践活动不以知识为中心, 能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知识, 这样的课堂比起普通的教学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点, 强调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走完中学时代。另外,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让教师得到锻炼, 提高教学能力, 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生需要学习, 教师也要学习, 只有教师进步了, 教学方法进步了, 学生素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高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武云梅.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J].学园, 2013 (28) .

[2]刘荣辉, 张红军.初中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初探[J].政治课教学, 2003 (10) .

[3]刘忠.浅议在政治课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中小学电教月刊, 2008 (8) .

[4]张清.政治学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和思考[J].贵州教育, 2006 (15) .

篇7: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一 概念教学形成探究

概念的教学过去习惯采用讲授式,这样“多、快、好、省”,误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思维千差万别,让学生去探究难以走上“正轨”。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概念课教学中同样要不失时机地渗透科学探究。

如:“什么是力”的教学,学生觉得很简单,但却很难说清楚,力处处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现象去抽象、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感知,我们应提供大量的表象差异很大的材料供学生去寻找共性的东西,学生寻找的过程就是分析与 论证的过程,找到了就说明学生初步获得了分析与论证的能力。教学中先要安排一组实验,表现出“推、拉、 提、压、撞、踢、扛……”由学生说出(力的)行为或现象,再由学生例举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力的)行为或现象,最后启发学生归纳“什么是力”,从学生的发言中再讨论最具代表性的力的定义。

二 规律教学发展探究

物理规律大都是物理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探索出来的客观事物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材,大胆质疑,通过自身的探究感受去获取知识,发展书中知识,发展探究思维和能力。

如: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用演示方法,证明物理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等。

1.取一任意形状的木块,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m,由公式计算出它的重力G木=mg,再取一烧杯盛满水,水面与杯口相平,然后将木板块轻轻放在水面上,并用小杯接住被木块排出来的水,当木块静止于水面而不再溢水时,称出小杯中水的质量m水,并计算出这些水的重力G排=m水g,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F浮=G木=G排,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出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其表达式为:.

F浮=G排=ρ液·V排·g

2.溢水法

先把物体重G和水筒挂在弹簧的下端,记住指针所指的位置a,取一溢水杯,将水装到溢水杯的出水口,把重物慢慢浸没在溢水杯中,观察弹簧指针的位置和被重物排出水的体积的变化情况,并记住此时指针所在的位置b,通过指针位置的变化情况,说明水对物体有浮力的作用,当把溢出之水全部倒入小筒内,弹簧上的指针又恢复到了a处。即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出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

实验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比较,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要求学生注意假设和探究结果间的差异,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的首要素是提出问题,探究的问题不仅可由老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提问既是最佳思维状态的能动反映,又是最佳思维成果的外在体现。教学中有意创设引发学生提问的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问。同时还要吸取探究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探究活动中,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参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作者地址:江西景德镇市第五中学)

篇8: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目前,很多教师都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开展各学科自主学习的示范课。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受益匪浅,对于自主学习所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我从接受到感悟,从感悟到实践,也渐渐地在教学中有所收获。我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学生自主学习这方面的思考。自主学习课堂的一个主导原则,就是让学生在每一节英语课和谐自主的氛围中体验到进步。每一节英语课,我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这样三个环节来开展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前课导学”过程

课堂模式的操作主要围绕自主学案展开。自主学案中已经明确了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依据自主学案中预设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紧扣目标,有梯度,有必要的学法提示。所设置的练习可以包括对词汇、短语及句子意义的理解,也可以含有部分旧知识以起到复习的作用,还可以设置一些能力的拓展性问题,以满足思维活跃的学生的需要。比如说8A Unit 1Study skills的自主学案“前课(正式上课前的时间)导学”中有关于基础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希望学生通过预习背诵并掌握这些单词的拼写、含义和用法,这是属于基础知识的自测。在这一课时的“前课导学”中我还设置了一些拓展性的任务,比如让学生按照本课时书本中所呈现的vocabulary tree to complete it by writing the words on the correct leaves;这就要求学生查阅书籍和资料,列举英语中常用的问候语。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及自主学案中的“前测问题”进行自主预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前测题”并进行自评。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进一步自然地导向之后的合作交流。

二、合作交流过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自主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特别是自学能力较强、领悟能力较快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指导,使其在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完成学习内容,共同达成学习目标。8A Unit 4Task作文的话题是谈论A DIY Story活动,该课时要求学生能列举出一些学校活动里要求的或者自己擅长的DIY项目。在学生学习这一课时,我的教学步骤为:(1)围绕写作主题,学生小组讨论;(2)写初稿;(3)小组讨论内容;(4)写二稿;(5)小组讨论语法、单词拼写;(6)写三稿;(7)教师反馈;(8)改写三稿并最终定稿。在写作之前,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根据这一话题,在脑海中寻找有关信息。学生能够列举很多活动,比如Making your mum/dad/friends a card;Painting a room;Fixing things from old clothes;Making biscuits,cakes or a pizza;Repairing a compute;Putting together a piece of furniture等,对于他们擅长和不擅长的原因讨论很热烈。我把学生提出的一些重要词汇和想法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使他们感觉有东西可写,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并以讨论和谈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在初稿阶段,我鼓励学生尽量放开去写,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能使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应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例如,开始语怎么写?结束语是否起到总结文章要点的作用?该如何分段,分成几段?至于语法、拼写错误、大小写、标点符号等问题则在后一步处理。事实上,学生往往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写出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合理的第二稿。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这样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两至三次,每位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检查并改正语法、拼写等错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评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且置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事实证明,“写作小组”的模式能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会话环境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与合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英语能力,因此也提高了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质量。

三、展示提升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归纳小结、通过练习、活动等形式将一些知识进一步落实、拓展和延伸,教师对学生互动的问题适时地给予点拨,把思维引向深入。比如8A Unit 4Grammar关于指令性句型这一课时,从学生所完成的前课导学练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没有很好地了解这些指令性句型的用法,运用时往往容易出错。在课堂教学上,我通过引入例子让学生总结这些句型的用法。例如在讲解这些句型时,我给出这样一系列的句子让学生来act them out(表演出来):

1.Standu,lease.

2.Please sit down.

3.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

4.Help me carry the books.

5.Come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6.We should smile often.

7.We shouldn’t shout in class.

8.We had better clean our classroom every day.

9.We’d better not make too much noise in public.

学生会发现这些句子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根据这些内容,我让学生系统总结,然后操练。下一步,指导学生制作一个表格介绍这些句型的用法,并在每种句型后面附上相关的重要细节说明。

最后,组内讨论各组员所制作的表格内容的正确性,如有问题可向教师寻求帮助来获得解答。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虽然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不是系统的,增加此环节,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

反馈练习是为了实现“堂堂清”,检测的目的是看每个学生是否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等,对有没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要当即采取措施补救。具体的检测方法可以是当堂练习,教师逐一批改;也可以是组内互相批改或者组间互相批改。但须注意的是,“后测”也要有梯度,要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准确的评估平台,学生可以按需选题,但是整体的难度一定要高于“前测”,这样才能看到差异,也就是所谓的本堂课的收获。在最后的学习心得部分,更进一步地将本课的目标达成情况、知识的点滴收获逐一体现,并在班级中共享,让所有学生共同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这也是学生对自我的认可、对同学的认可,这些都是对学生自信心的莫大的鼓舞。

篇9:兰荫中学到城南初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关键词]34x高效课堂三突出四强化四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36

一、“34x高效课堂”提出背景

我们一直在思考:教师和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近年来我校推进“34x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既是对全校教师课堂教学的范式要求,又可根据教师教改能力灵活调整,旨在强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34x”中的“3”指三突出:突出学生本位,突出三维目标,突出学生基础习惯培养;“4”指四强化:强化学法指导,强化启发思维,强化激情感染,强化授课条理;“x”指课堂教学的X步骤,因为学科不同,所以步骤也不尽相同。我们英语组集体打磨,共同探讨英语学科的34x模式,初步形成了“344”英语课堂模式。

二、“344”初中英语课堂模式

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路编排,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共设计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grammar, integrated skills, study skills和task六个模块,其中integrated skills模块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说。本文以牛津译林版教材8B Unit 3的integrated skills模块为例,简要阐述“344”初中英语课堂模式。

第一个步骤:Check and explanation(检查与释疑

检查与释疑就是检查学生课前的预学习情况,并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答疑。具体实施步骤是:1.教师课前下发资料,资料包含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以及学生自学的思路点拨和方法,学生先进行有效自学。2.英语课的前10分钟学生组内答疑,组内互查自学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组长在组内释疑,并将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汇总。3.老师随机抽查,解答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比如任教integrated skills模块时,我先布置学生自学coast等8个生词,然后整理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先自己读背,接下来布置学生预习书本内容。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组内带读,组内检查,组内释疑,互相学习,突出学生本位,突出学生基础习惯培养。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和释疑,解答学生的共性问题。

第二个步骤: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呈现与操练

呈现与操练是课堂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我展示。新知呈现的方式丰富多样,不同的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效果。在integrated skills模块教学中,我是这样呈现的:1.integrated skills主要是关于网上澳大利亚旅游,所以在呈现阶段,我先播放澳大利亚的观光旅游视频,让学生先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主要景点等。2.然后抛出两个问题:Where is Australia? What places of interest can we see in Australia?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行阅读听力材料,猜测文中可能要填写的内容。3.播放integrated skills模块的听力材料,学生先自己填写所缺内容,然后组内交流自己所听内容,扫除听力障碍。4.小组PK赛,形式是:小组间互相提问,回答正确小组得分,回答错误不得分。在这样的呈现阶段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突出学生本位,突出三维目标,强化启发思维。[1]教师在呈现阶段,只是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潜移默化中渗透教学内容。

操练即学生展示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操练所学内容,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在交流中自己获取知识。在操练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1.通过听力训练,学生已经知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知识,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澳大利亚旅游的对话,给出部分问题,学生自行对话。A: Where is Australia? B:... A:What can I see there? B:...设计这样一个对话的目的是巩固刚刚所学重点。2.拓展训练,由澳大利亚迁移到the USA,然后再迁移到the UK,接下来就是学生自由发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知道哪些知识,就直接提问。设计所有这些活动时,突出三维目标,突出层次递进,教师退于幕后,舞台全部开放给学生,学生自己展示,自己操练,教师只在学生有困难时提供帮助,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

第三个步骤:Questioning and answering(提问与答疑

提问与答疑环节主要让学生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难问题,其实也是学生自我反思和整理学习重点的过程。在integrated skills这节课上,有同学提问澳大利亚季节与中国季节相反的问题,有同学问悉尼和北京的时间差,有同学问Would you mind showing me how to start this online tour?的回答有几种……这些问题学生问得非常好,因为它们就是考试的重点。设计提问与释疑这个环节时,我很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整理考点,引导学生互相解决疑难问题,突出学生基础习惯培养。提问与答疑这个环节要求教师能准确预测学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课堂教学的终点应该是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生间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第四个步骤: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on(巩固运用

当堂巩固运用课堂所学重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这个环节其实是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巩固运用指以一二四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疑惑问题或对基础知识的相关拓展,来巩固当堂学习成果,杜绝教师问答式检查答案。integrated skills这节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两个巩固活动:(1短语翻译(2编网上旅游对话。引导学生先读背当天所学重点短语,然后合书翻译短语,接下来运用所学知识编对话。作为老师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多留机会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鼓励小组的优生带动困难生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3]课堂当堂训练是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适当的训练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三、“344”初中英语课堂模式反馈

“344”初中英语课堂模式充分体现了南通市课改新理念:教师限时讲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踊跃展示。 经过长期的实践,“344”初中英语课堂模式效果明显,“344”课堂教师讲得少,学生练的多,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展示,大胆提问,很有成就感,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都有大幅提高。在“344” 模式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自始至终围绕学生的需求而动,关注学生需要的帮助,整个课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踊跃展示的舞台。“三突出,四强化,四步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体现是: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的学习打下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尹刚.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邹丽,朱宁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4).

[4]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独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换索施工下一篇:社区管理课程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