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

2024-05-31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共8篇)

篇1: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

——以内江市东兴区龟山村砖厂为例

摘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业与非农产业两篇文章一起做,乡镇企业恰好是连接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一条有力的纽带。因此,我们特地走访调研家乡农村发展较好的乡镇企业——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柳桥乡龟山村砖厂,了解龟山村砖厂的发展历程、未来规划、人才、利润等情况,以期推广并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乡镇企业龟山村砖厂发展过程经验教训

1.前言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破解“三农”难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业与非农产业两篇文章一起做,乡镇企业恰好是连接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一条有力的纽带,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富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作为中国农民一大创举的乡镇企业,20多年来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足迹?对农村的作用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进程中,乡镇企业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龟山村砖厂进行采访实践。现将社会实践的资本资料概括如下: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新闻0902学生:邓沛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核电0901学生:张彬茂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科0910学生:王道佳

时间:2011年2月5日

2011年2月17日

地点: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柳桥乡龟山村

实践方式:实地采访、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采访对象:龟山村主任

龟山村副主任

王良甫(龟山村砖厂创建者)

冷先生(1994年—2005年为龟山村砖厂员工)

王先生(从砖厂创办至今为龟山村砖厂员工)

实践目的: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丰富创业储备,增强自身实践能力,为乡镇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主要内容

2.1龟山村及龟山村砖厂的简介

龟山村其隶属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柳桥乡。其现有面积2000多亩,据2010年人口普查,村内共有1680个村民。其主要农产品有豌豆、油桃、生菜、莴苣,村内资源有氟镁石、锌、镁盐等。目前,该村发展起了8个养鸡大户、10个养鱼户,还开办了龟山村砖厂及龟山村砖瓦厂。

龟山村砖厂其于1985年由该村生产队队长之一王良甫兴办。20世纪90年代,一度成为内江地区的领头乡镇企业,并分别在重庆、泸州、南充、资阳联办4个砖厂,期间经历了4个兴衰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改造。

2.2调查结果

笔者就人才、利润(成本)、收入、改制等方面的问题对龟山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具体走访了龟山村砖厂,以下是砖厂发展的具体状况:

1985—1988年:砖厂兴起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龟山村生产队队长之一王良甫(74岁)意识到中国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于是在村民都一心务农,国家还未发展私有经济时,王良甫便开始带领村民搞承包,很快,王良甫带领的生产队发展成为龟山村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大队。

1985年,王良甫集资10万元兴办起砖厂,当地农民争先恐后投资加入砖厂,最终砖厂招了员工七十余人。据王良甫介绍,在当时外出打工的人寥寥无几的情况下,砖厂的主要劳动力为16—30岁的年轻人。柳桥砖厂的兴起,使得一部分以前只顾务农的农民成为了工人,他们上班时间时便上班,闲暇时便务农,在当时可谓“新兴农工族”。砖厂一名普通员工月工资60~70元,而当时比较体面的职业教师月工资也就三十多块钱。

“1985年时,一匹砖的成本价为4分钱,卖6.5分钱,我们净赚2.5分钱。”王良甫告诉我们,“我们办砖厂不到3年就收回了全部就收回了全部本钱。”

1989年—1994年:砖厂飞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王良甫办的砖厂规模空前,此时也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高峰期。1989年,柳桥砖厂的设备由吊丝窑变为了隧道窑。1990—1991年,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迅速,王良甫为满足建设需求同时发展砖厂,于是分别在南充市李渡县、泸州叙永县及资阳市小院县和重庆市龙水镇联办4个砖厂。

“砖是笨重产品,对运输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砖厂不宜办大,我们就是‘规模小,遍地开花’,效益也很不错。1991年每年的收入上百万。”王良甫告诉我们。

“当时内江一共有26家砖厂,我被命为这些砖厂的最高理事长。并且我们砖厂的质量是全市公认最好的。”王良甫说。

1991年,王良甫办的砖厂里员工超过300人,工资为两百多元,节假日还给工人发旅游券和生活用品。当时外出打工的人依然很少,年轻劳动力占大多数。

1995年—2005年:砖厂发展速度减慢时期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已有十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异常迅猛,人们就业创业机会也非常多,相较之下,作为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条件自然赶不上东部沿海地区。冷先生(48岁)1994—2005年将近十年的时间在龟山村砖厂工作,他告诉记者:“1994年,砖厂一名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有300元,到了2005年也只有五六百块钱钱一个月,十年之间外出工作的人月工资早已上千,而砖厂等乡镇企业的工资仍然只有几百块钱。于是很多人都愿意出去工作,留在砖厂的劳动力也是四十来岁需要照顾家人的人。”

“这十年物价涨得非常快,而砖价却涨不上去。农村建房少了,农用砖需求量也降低。另外,有时卖砖的钱到不到位,这也是一个问题。”冷先生说。

2006年—以后:砖厂改造时期

据王良甫介绍,“现在一匹砖的成本2.8角,卖三角多,能够赚的利润只有几分钱,1985年一匹砖也是赚几分钱。而现在的物价是那时的数十倍。因此,柳桥砖厂要靠技术吃饭,拼质量。”

王先生(59岁)从龟山村砖厂开办至今都为该厂员工,他说:“目前砖厂共有二十多个员工,分为普通员工、技术员工和管理人员。普通员工月薪为1000元左右,主要从事体力劳作;技术员工月薪为2000~3000元,主要从事砖的焙烧。”

“砖厂的设备已改为轮窑,需要的劳动力大大减少,砖厂主要靠机器运作产砖”,王良甫告诉记者,“1985年砖厂每天产1万匹砖,1991年每天产2万匹,现在是每天产十多万匹,车子还在外面排着队来拉砖。”

王良甫现年74岁,想安度晚年了,于是将柳桥砖厂承包给了李先生。“李先生打算扩建砖厂,预计月产量上千万。这样的砖厂机械化程度高,员工依然保持二十多个人。”

2.3调查分析

2.3.1经验

善于总结规律,走在政策前面。龟山村砖厂的办厂人王良甫是个非常有远见卓识的人,1958年他由于成分不好,未能参加高考走到外面去,而他一直未放弃过专研。当上生产队长的他便带领该生产队的农民搞承包,后又成为兴办乡镇企业的带头人,这对于一个那个年代的农民来说非常不易。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哪个地区思想解放得越快,哪个地方越创造了宽松的尺度,那个地方就发展得越快。个人认识了规律,赶在国家政策的前面,你就能赚;跟着国家政策后面的人,就只有赔。”王良甫说,“当年我搞承包、开砖厂,就是识破了改革开放的规律,国家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赶在了国家政策前面,而那时几乎没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

然而认识规律不是一句空话,还需要长久地阅读及思考。“怎么识破规律?通过历史、电视剧、书籍等等来总结以往的经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制定也是根据发展的规律进行的。”当问到怎么认识规律时,王良甫说。

“价值规律也非常重要。要做生意,一是要做目前非常低迷的,过一阵它就会变得比较有价值,当它再次变低迷时,你可以选择酝酿,等待下一次机会。千万不要跟着按,看着苹果好卖就都去卖苹果,最后只有折本。二是要做比较特别的,大家都没有想到的而人们又需要的,你就去做。”王良甫告诉我们。

对经后经济趋势的变化这一问题,王良甫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下一个阶段将是市场外经济,人们热衷于彩票、股票;在下一阶段将是衍生品牌经济,从你签订合同起就折本。”

吸收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发展模式。据了解,王良甫有个专门的屋子堆放关于砖厂的书籍,他对于国内外砖厂的发展形势及先进技术了如指掌。

龟山村砖厂的设备由吊丝窑转变为隧道窑,再转变为轮窑,砖厂员工由70人变为20余人,产量却由每天1万匹变为每天十几万匹,无不是其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结果。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的方法不可能亲自跑到各个厂里去看,因此就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根据自身和当地的特点来进行设备改造。

“世界上最先进的砖厂只需要两三个人管理即可,其它的都由机器完成。这样的砖厂5年前都要几亿美元的投资。”王良甫说,“我们将要扩建的这个砖厂机械化程度也是相当高的,月产量上千万。”

目前作为农业和非农业发展纽带的乡镇企业的技术大关也要突破,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乡镇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产品质量就非常重要,技术就是突破这一难题的要害。因此,我国的乡镇企业负责人要特别重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阅读专业书籍,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发展模式,才能促进我国乡镇企业的长盛不衰。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991年,王良甫遵循“规模不大,遍地开花”的理念在重庆、泸州、南充及资阳联办了4个砖厂,而不是将一个砖厂扩大到4个砖厂的规模,使得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样的理念归功于他善于分析砖的特点——笨重,不易于运输,因此办小厂、多办厂、近用砖之地成为了砖厂最好的选择。

2.3.2教训

一是人才问题。据了解,龟山村所在的柳桥乡一共只有一所初中和几所小学。笔者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发展前途和该地及周边院校的数量、质量直接挂钩。另外,龟山村目前一共有四五十个大学生,然而大学生回乡的很少,人才流失较严重。1985—1995年,龟山村外出就业的人不到5%,柳桥砖厂30岁以下的年轻劳动力占70%左右。而

1996—2010年,龟山村60%~70%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而去柳桥砖厂工作的年轻劳动力只有1%。据从砖厂开办起就一直留在砖厂工作的王先生说,在乡里工作的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因为家里的妻子孩子要照顾才留下来。

龟山村劳动力的流出,一方面,能带回农村建设急需的资金,提高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理的人才储备和人才引进得不到满足。1995—2005年,龟山村砖厂思维较活跃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得不到较即时的管理与技术革新,是砖厂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王良甫作为龟山村砖厂的创办人虽然较有远见和新的思想,然而他已经74岁高龄,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始终得靠年轻的一代,特别是靠一批能运用设备、能改良设备、能进行新的科研的技术型人才来支撑。

二是利润问题。1985年一匹砖净赚2.5分钱,2010年一匹砖净赚4~8分钱,而25年间物价上涨了几十倍,因此砖厂的利润相对来说,低了非常多。据了解,1985—1994年,很少有办砖厂的,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迈进和人们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办砖厂的人非常多,由于生产的都是相同的产品,为了争得市场,往往故意压低价格,导致恶性竞争。砖厂的利润高低也直接影响员工工资的高低,更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去留。据冷先生说,他2005年出去打工,包吃包住两千多块钱一个月,算下来一个月收入也有三千多元,而在砖厂工作一个月只有一千块钱的工资。

为了提高利润,乡镇企业可以进行企业间的合并,重视技术的改进,最终回归到人才问题上,形成人才与发展的“双向哺育”模式。

三是环境资源问题。我们在参观龟山村砖厂时看到,砖厂后的两座山被削去了大半,这就造成大量的耕地被破坏;并且生产实心砖需要大量燃烧煤,这又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且严重污染了环境。据有关专家介绍,每烧一立方米的实心砖需要耗费120公斤的煤;另外,生产砖及运输砖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

目前,尽管我国提倡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但是西部地区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概念不强,对砖厂造成的环境资源问题认识也不够深刻,因此随着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大,对砖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然而,长久的破坏山体耕地、污染农村环境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要改变这一问题,砖厂一类的乡镇企业应渐渐地转产,加大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特别是适合农村使用的建筑新材料的开发,尽可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砖厂转产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有关环境资源教育,并且加大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投入。

3.结束语

寒假实践期间我们查找了大量资料,下乡采访了两次,这使得我们对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意识到乡镇企业正处在飞速发展后的转型时期,其发展必须要依靠技术、人才,并且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长久之策。我从一个“门外汉”的立场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总结的不足和建议,也许不一定是正确的,但这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这次寒假实践让我们这些平时埋头学理论的学生受益匪浅。最后,作为内江人,我衷心希望家乡越来越繁荣。

参考文献:

[1]瞿长福.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乡镇企业作用.经济日报,2006-01-25.[2] 安存红 高祥晓.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3] 雷诺.三亚:实心砖卷土重来 “禁实令”为何禁而难止.人民网海南视窗,2009-07-17

[4] 闫玉科、舒解兰.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南方农村,2010,4:37.

篇2: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

前言:学是步入社会的第一步,作为现代大学生,社会实践非常重要。为了给自己增加社会经验并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暑假期间对位于家乡淮安市淮阴区古寨乡的金六塘服装、江南纺织、扶桑木业等乡镇企业进行了七天的调查访问,为自己的实践主题“乡镇企业生存发展”收集资料。

正文: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

一、乡镇企业的特点及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对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作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它有如下现状及特点:

1、产供销活动主要靠市场调节;

2、职工大都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和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

3、与周围农村联系密切,便于利用本地各种资源;

4、分布点多、面广,便于直接为各类消费者服务;

5、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各行各业;

6、规模较小,能比较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7、在现阶段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组织,技术设备比较简陋,能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特点使得乡镇企业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也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劳动生产率一般都比较低。

二、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1、生存环境恶劣,急需改善。乡镇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融资很困难难,这就导致乡镇企业很难扩大规模,而只能靠自身的积累,发展相当缓慢。另外,不少地区缺乏对乡镇企业有效地管理和指导,当前一些地区进行第二轮机构改革,有的县乡两级乡镇企业管理机构被撤消,出现乡镇企业无人抓无人管的局面,使得乡镇企业发展难以把握好方向。

2、产业结构单一,亟待调整。乡镇企业行业、产业、产品趋同现象仍较严重,目前大部分乡镇企业都是劳动密集的制造业企业,自身并不掌握任何技术,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乡镇企业必须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找到合理发展之路。另外,企业之间无续竞争比较普遍;区域性特色经济发展也不够突出。

3、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不断拉大。

三、生存发展策略

1、重新研究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

乡镇企业要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必须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要认真分析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挖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提供的机遇,培植自己的强项。因为乡镇企 1

业走向国际经济大循环已经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迫到临头的现实。据有关方面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已有230多家,乡镇企业面对的现实是,在国内市场要与国有企业,国际强者竞争,在国际市场更要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所以乡镇企业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如自己要进入或退出哪一市场,如何设定市场占有目标。主攻的市场区域是国内还是国际,是收缩战线壮大主业,还是战略扩张,多角经营;如何选择技术发展方向,如何确定新产品开发方案,是靠投资建设实现扩展,还是走兼并联合与协作之路,如何选择适宜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体制,如何设定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主要融资方式是什么?„„

2、加大人才引进、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力度

在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条件下证明企业实力的是生产能力,而转向供需平衡之后,决定企业兴衰的则是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的大幅缩短,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技术实力的竞争;用户越来越充分的选择性,使得企业营销能力,经营策略,服务水平已直接影响经营业绩,而决定这两者水平的是人才。

3、调整好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定位,科学的规划发展,关系到今后乡镇企业发展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接受和吸取乡镇企业二十多年来发展的经验教训,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把培育产业“龙头”作为拉动点,带动特色产业快速升级发展。把发展骨干企业群作为支撑点,促使特色产业扩规模,上档次,造特色产业优势,从而诞生“拳头”产品,有效地扩大市场知名度和辐射力。从而占领市场。

总而言之,全球化经济给乡镇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企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扬长避短,把结构调整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然而乡镇正处于不利的政策环境之中,结构调整也极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和推动。

篇3:煤炭企业精益管理实践初探

近年来, 在煤炭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煤炭价格连续大幅度下滑。2012年以来, 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以每年100元/吨左右的幅度下降。2015年以来价格下跌更加明显, 从年初的515元/吨跌到年底的360元/吨。炼焦煤价格降幅更大。2012年5月份山西焦煤精煤综合售价1540元/吨, 2015年底跌至600元/吨, 降幅达到60%以上。2015年以来, 国内将近90%的煤炭企业进入亏损状态。

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主要负责华电集团系统的电煤供应及煤矿、煤电化一体化、煤炭深加工、煤炭储运和境外煤炭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目前公司企业管理虽然基本实现了规范化, 但与国内外先进行业、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 大胆实践推行精益管理, 成为企业补齐短板、提质增效,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 推行精益管理的指导思想

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精益管理指导思想是:全面结合公司提质增效专项工作内容, 以“找准问题、精准发力、上下贯通、落地生根、补齐短板、提质增效”为导向, 以“消除浪费、提高效率、提升效益、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以员工精益意识养成和精益能力提升为核心, 塑造体系科学、运行高效、机制长效, 具有华电煤业特色的精益管理管控体系, 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3 构建精益管理保障体系

3.1 组织机构保障

公司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 主要领导参与的领导小组, 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和分工;领导小组下设推行办公室, 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各部门职责分工, 确保精益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地。

3.2 制度体系保障

公司建立健全精益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 构建推行管理机制, 将精益管理体系和制度固化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 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成效。

3.3 考核体系保障

公司建立健全各层级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目标任务为主要依据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根据基层企业确定的实施方案分阶段进行检查验收, 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 确保精益管理有效实施。

3.4 精益文化体系保障

公司以培训、宣传为手段, 以各类媒介为载体, 大力普及、宣传和倡导精益管理文化, 将“精益管理”与日常工作紧密融合, 逐步形成具有华电煤业特色的精益管理文化。

3.5 人力资源保障

公司构建了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现状诊断模型, 对每名员工进行岗位综合能力诊断,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性能力提升方案, 提升员工个人综合管理素养,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增强企业员工团队的综合能力。

4 推行精益管理的关键措施

4.1 建立精益管理体系, 明确推行思路

公司组织企业骨干到精益管理先进企业调研, 学习经验, 结合公司实际, 建立精益管理架构体系, 确立总体目标, 确定推行主线。公司层面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主, 基层单位以精益生产为主, 以提高设备效率 (OEE) 为主线推行精益管理。

公司精益管理推行总体路线为:先进企业调研→精益管理培训→实施方案制订→方案会审修订→开展浪费诊断→建立精益对标体系→针对浪费诊断、OEE测算和指标体系制订措施→针对性开展精益管理专项提升工作→精益管理全面持续展开→精益管理成果固化。

4.2 明确年度专项工作重点, 制订措施计划逐步实施

公司针对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选择能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关键点, 确定年度精益管理专项工作, 制订精细精准的推进措施, 利用对标管理、价值流分析、系统诊断分析、7S管理、JIT看板管理、瓶颈约束 (TOC) 、精益防错、快速换模等精益管理工具逐步推进实施精益管理。

4.3 开展OEE工作, 提升设备生产效率。

综合设备效率 (OEE) 提升是公司基层单位推行精益管理的主线, 通过OEE测试、诊断、分析、改进、优化, 能持续提高设备效率, 挖掘最大生产潜力。公司基层企业通过对初步测算和系统外先行企业进行调研对比, 首先统一了OEE测算标准, 编制了《煤矿企业OEE测算规范》, 初步针对综采 (综放) 、综掘 (连采) 等主要设备OEE测算方法进行规范。根据OEE测算结果通过精益管理分析工具进行诊断、分析, 查出制约OEE水平的因素, 针对影响因素, 全面提升设备综合效率。

4.4 构建精益管理指标对标体系

公司将对标管理作为精益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公司不同产业板块的特点, 分别制订精益管理的指标体系, 开展精准对标, 通过对标, 自我剖析、自我加压、自我改善、实现管理提升。管理构建了产供销全过程、全级次、符合实际、力求可比的指标体系, 对标体系指标类别13类, 指标级次由一级延伸为三级, 指标涉及生产、销售、成本、资产、安全、质量、人力资源、科技等方面。

4.5 采取有效手段, 全面开展浪费诊断工作

浪费诊断工作是精益管理的核心重点。公司采取实用有效的诊断工具和方法,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开展管理七大浪费和生产八大浪费系统诊断。利用合理的浪费诊断工具, 针对诊断结果, 制订详尽的浪费消除措施和计划, 全面持续实施浪费诊断与消除工作。

4.6 开展信息化项目推广, 促进精益项目实施

以精益思想为导向, 对公司煤炭板块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梳理和顶层延续设计, 开展煤炭板块中长期信息化规划。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汇总和统计功能建设, 开展煤炭生产日报、煤炭销售日报的实时在线查询和手机APP推送功能研发。上线实施ERP合同管理模块, 全面提升公司合同管理水平。

5 公司推行精益管理阶段性成果

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精益管理全面展开以来, 以精益思想为主导, 抓重点、定主线、明目标、查问题、找对策、定措施、明责任, 各项管理工作提升明显。公司在浪费诊断、设备综合效率提升 (OEE) 、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工艺流程优化、团队建设、大型设备配件国产化、煤炭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五小成果、物资管理、修旧利废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

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竞争压力加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2016年上半年, 整体经济指标与华电集团公司下达目标任务相比:煤炭产销率101.81%, 提升6.81%;原煤直接生产成本降低9.74元/吨;期间费用 (不含财务费用) 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降低0.83%, 减亏增益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项经济指标在国内煤炭行业均处于先进水平。

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全面深入开展精益管理活动, 构建推进精益管理体系, 积极倡导“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精益理念, 找准问题, 精准发力, 补齐短板, 提质增效, 建立精益管理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先进务实、独居特色的煤炭精益管理全价值链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摘要:新常态下的国内经济, 煤炭企业面临产能过剩、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精益管理成为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胆尝试推行精益管理, 找准问题, 精准发力, 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华电煤业公司,精益管理,关键措施,精准发力

参考文献

[1]张瑞敏.踏准时代的节拍[J].中国企业家, 2016, 16.

[2]朱其勇.精益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市场, 2014, 17.

篇4:企业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初探

关键词:企业;党员教育;创新;实践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因而加强企业党员教育有其客观必然性。只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才能保证党员的职业道德与思想道德素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同样重要,不断的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去。受国家性质的影响,我国企业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大对企业党员的教育工作,增强各级党员的凝聚力与创新力,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增强国家整体实力。

一、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

企业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的基础性工作,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有利于确保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基层职工的影响,从而促使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1.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有利于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党员教育尚未形成综合的科学的教育体系,影响企业内部党员教育的进程的进展与成效。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从教育的基本环节入手,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然后在解决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对不同的问题处理、创新不同的解决措施,从而推进企业党员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是确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企业向心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有利于增强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积极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调动整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企业向心力的凝聚。

3.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有利于增强党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

党在对党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强调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这正党是鼓励党员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创新党员教育模式是运用更多的方式方法引导党员的学习热忱,为经济发展服务。

4.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有利于党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方式的创新,鼓励党员主动走进基层建设中去,在基层充分发挥模范作用,领导基层职工正确的执行上级的决议,提高生产效率。党员通过积极引导基层职工搞建设有利于在领导过程中树立自己优秀的价值观念,并通过积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得到领导的认可与赏识,得到更多晋升的机会与空间,促进自我价值的完善。

二、企业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企业定期对党员进行培训旨在通过培训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就党员的具体表现进行测评,通过整体员工的综合评价来检测党员是否符合党的教育标准,但由于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具体事宜,导致其时常不能参加党员教育培训,影响党员的整体测评成绩。

2.企业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枯燥乏味,降低了党员的学习热情

企业党员的一般教育方式都是以相关的书籍作为教育准则,开始枯燥的思想教育,内容上枯燥乏味、形式上呆板桎梏不利于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更阻碍了党员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拓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人员要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使教育更趋向一种贴近实际社会的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多安排实际的调研与考察,让党员充分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企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3.企业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

党员教育过程中现代信息传媒或教育方式在日常的教育中作用不明显,现代是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与内容也应该充分结合时下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讲解,促进党员思想意识的提升。例如2011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企业的党员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调论断上来,而是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党教工作者可以更加明确每一位党员的思想健康程度,从而促进其日后教育方式的完善。

4.企业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过程中缺乏优秀教职人员的引导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对党员的教育有一定的重视,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欠缺,如教职员工的素质。企业的党员教育关乎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对教职人员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部分企业的党教人员的综合素质没有达到优秀教育者的水平,不利于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三、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党员考核评价机制

通过完善企业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定期的党员思想教育在党员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党员的高度重视。只有引起党员的高度重视,党教工作才能定期开展。企业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对党员进行更加公正的评价,确保企业用人唯贤。

2.完善党员教育长效管理机制,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企业建立长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培训机制、作用发挥机制、激励机制等。建立长效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凸显党员基础性地位的重要途径。培训机制是通过完善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对党员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促使党员教育可以层层落实到位。培训过程中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加强对党员的党性、纪律以及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的同时,要求党员走进基层进行实践锻炼;建立作用发挥机制是要求企业内部各级党组织为党员积极创造实践条件,促使党员可以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员责任;建立激励机制是指企业实现党员教育时要做到“以人为本”,采取各种鼓励措施激励党员融入到学习中来。企业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实行职位鼓励与物质鼓励两种激励方式进行,职位鼓励是将任务充分下放到党员之间,为优秀的党员提供职位晋升空间,而物质鼓励为优秀党员提供一定的物质补助,促进各党员的相互竞争与努力。

3.完善互联网教育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企业内部的教育也应该形成完善的互联网教育体系,教职人员将要讲述或已讲述的内容放到企业的网站上去,没有及时听课的党员可以自行在网站上下载,进行自主学习。

4.趣味互动教学模式创新

企业在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时,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党教知识竞赛或者是辩论赛等趣味互动教学模式。党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有利于加深知识记忆,且在辩论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观点。趣味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调动党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值得更多的企业进行实践。

总结:企业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关乎企业党员体系综合建设的全局,充分调动党员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整体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党员教育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与现存问题,重点分析解决对策,以期通过有效方式强化企业党员教育创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凯妹.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培训,2013,9(25):90-91

[2]方一兵.如何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J].时代金融,2013,11(11):312-313

[3]赵会强.关于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5(05):341

篇5:关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实践报告

前言:大学是步入社会的第一步,作为现代大学生,社会实践非常重要。为了给自己增加社会经验并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暑假期间对位于江苏省吴江市的嘉辉鞋业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调查访问实践,为自己的实践主题“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收集资料。

在任何国家、任何一种体制类型的经济中,中小企业都是一股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以其对生存环境的应变能力,向人们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但是繁荣市场最活跃的生力军,而且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

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和私营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它们规模小、实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所以,策划和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嘉辉鞋业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制造出口鞋类的民营企业。嘉辉鞋业具有当代中小企业的典型特征,通过对嘉辉的考察并结合大量的资料,我总结了中小企业的现状,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中,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按经济地带划分:东部地区是我国中小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带,42%的小企业分布在这里,全国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6%由这里产出。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东部是中部的2.5倍,是西部的3倍。在小型企业总量中,个体和私营企业占到77.7%,集体企业占20.1%,国有企业占14%,三资企业占0.6%。

中小企业作为单个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作为一个整体,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至少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6%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我国出口的许多大宗商品,如服装、玩具、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业生产的。第二,对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促进作用。一是表现为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区。二是表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有大型企业提供了一个竞争的环境,促进了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近程。

第三,中小企业解决就业、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无论国际上的经验,还是近年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实践,都表明中小企业已成为各国就业的主渠道。中国中小企业不仅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小企业在保证中国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如果考虑到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那么,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中小企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外部环境现状

1.差别待遇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

一是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融资份额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它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相称。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与中小企业多元化发展不相称,尽管2005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开辟了通道,但由于上市要求严格且审批过程繁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只能依赖于自筹和信贷。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多样性不相称。目前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大多停留于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服务项目,而许多银行的中介服务以及金融信贷创新产品主要面向大企业或事业单位。四是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资源不足,而有关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特别是寻保难。

2.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资金有限,往往无法在企业内部完成人员培训、技术开发、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方面的活动,需要从企业外部获得这些方面的服务。而从外部环境来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网络或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特别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体制有待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协调机制,融资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

(二)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普遍起步低,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军人物,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现存问题突出表现在:

1.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较低

不管是企业老板,还是打工者,绝大多数都是农民,他们缺乏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质量水平不高,产品的附加值低。

2.缺乏现代营销理念

许多中小企业思考的经营出发点那是自己的产品、产品所适应的消费者、产品需要的促销手段以及营销组合等。这种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指导思想,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3.资本结构单一

大部分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很少有负债经营,基水上是利用企业自身利润实现滚动发展。融资难也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结构的单一,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4.管理水平低

企业主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普遍严重,企业主总管一切,出于能力、精力有限,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个人独断式的决策往往导致企业严重失误。

5.技术创新能力差

与融资困难相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更为严重。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我国中小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国研究经费的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三、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策略

中小企业首先要保证企业生存,如果生存问题不能解决,那么发展和壮大就只能成为空想。中小企业一般都存在资本不足、生产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经营比较脆弱等问题,因而成活率不高。为了生存,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应选择较为简单的、适合自身实际的战略形式,主要有:

1.资源利用战略

即以企业所在地的特有资源为依托,确立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战略。这些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等,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主要由这些资源构成,所在地的资

源优势就是企业的经营优势。实施地区资源战略,中小企业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为了赚钱,破坏环境,成为污染源;二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2.承包依附战略

即依靠大企业或外商的力量,承包加工某些配件、产品或输出劳务,实施“生存互补”战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创业资本少、技术力量薄弱,市场方向不明,所以依附有实力的大企业或外商,为其提供配套生产与协作服务,不但容易起步,而且市场风险小。

3.夹缝生存战略

就是寻找市场空白战略。中小企业的优势是机动灵活,适应能力强,只要敢于“钻”,市场空隙就会出现。

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企业就要考虑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中小企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敢于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又要防止急躁和冒进。这一时期,在战略选择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宜采用专业化、收购兼并和特许经营等形式。

1.专业化

所谓专业化就是企业经营单一产品或服务。中小企业一般更多地选样专业化,这与其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化的经营优势有很大关系。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融资手段等方面同大型企业相比仍然处于劣势,如果贸然进入其他领域开展多元化风险极大,甚至会断送前程。而专业化经营能使大部分中小企业游刃有余、这是因为:一是专业化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管理相对简单,部门之间沟通便捷,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专业化生产所需设备少、投资不高,能够有效形成单一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使产而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三是产品单一,供产销环节少,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2.并购

这种战略是指通过收购、兼并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以扩大自身规模、增强实力,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战略。

3.特许经营战略

所谓特许,就是由一个公司来做总部,大批小商人在独立经营的前提下,加盟做分店。特许总部向加盟者提供商品、经验、品牌、信息支持等,加盟商以有偿的方式购买特许权。特许经营赚钱的原理在于,通过分工协作,改变了独立店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实现多网点配合作战,高水平分工,从而提高经营竞争力。中小企业一旦创出品牌或商业模式,要实现快速发展,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可以通过加盟商迅速获取资金、人才、市场以及社会关系等资源,既能快速分销商品或服务,又能大幅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知名度。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企业逐渐走向成熟,这时候在战略选择上,宜较多地采用品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等。

1.名牌战略

名牌战略是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名牌,从而在市场上获得高信誉度、高占有率的一种总体谋划。名牌的打造不但可以提高市场影响力,而且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职工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实施这一战略,企业要从产品的研发、制造、服务、宣传等各个层面使消费者接受白己的产品。第一,质量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关键。严细的质量管理,是开拓名牌、保持名牌、发展名牌的先决条件。第二,市场是实施名牌战略的根本。实施市场战略一定要树立市场导向观念。第三,创新和发展意识是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取向。随着市场的变化,品牌也要及时更新。

2.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指一个企业经营两种以上经济用途基本不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主要是为了分散经营风险,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经营得当,多元

化经营的企业可以规避一些市场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3.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是指跳出地方、跳出原来熟悉的市场,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开拓新的经营领域,走出去战略分为两种,一种是走出地方,走向全国,即实施大市场战略;另一种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即实施国际化战略。实施“定出去战略”的紧迫性具体表现在:

(1)本地资源紧缺,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行业利润率逐年降低,企业必须进行生产和流通转移。如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加工制造业中小企业,能源和劳动力已成为发展的瓶颈,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部分中小企业技术、设备、产品过剩,市场不足,生产能力过剩。本地有限的市场已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只有向国内其他市场扩张才能实现其战略追求。

(3)我国内部资源短缺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4)加强初级产品贸易和经济技术的国际合作是中小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篇6: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人:周熠晨

社会实践调查时间:2011.12.9~2011.12.11

社会实践调查地点:安徽省铜陵市联想客服中心、三平方奶茶、申通快递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三佳山田股份有限公司

社会实践调查方式:对员工采访并查询资料

社会实践调查内容:

1、所在公司或企业:

2、职务:

3、该职务多少人同时工作:24、一周工作时长:485、月收入:10006、工作方式:

7、领导如何:

8、对此工作是否满意:

9、所需文凭:

1、所在公司或企业:

2、职务:

3、该职务多少人同时工作:2~34、一周工作时长:495、月收入:10006、工作方式:

7、领导如何:

8、对此工作是否满意:联想客服中心 备件员 人 小时 元左右 把库房中的备件通过系统归还到 北京或上海总店。能力普通,但通情达理不乱责怪员工,可是偶尔会无视工场秩序。工作量很大,收入不高,因此不是 很满意 无要求 三平方奶茶 收银员、操作员 人 小时 元左右 调制奶茶与前后收银,若打翻奶茶或调配错误需从工资中扣,多的钱归领到所有。多了或少了钱都算错误考评。领导尖酸刻薄,不顾员工考虑 不是很满意

1、所在公司或企业:申通快递公司

2、职务:快递员

3、该职务多少人同时工作:10人

4、一周工作时长:73小时

5、月收入:1500~2000元左右

6、工作方式:

7、领导如何:

8、对此工作是否满意:

9、所需文凭:

1、所在公司或企业:

2、职务:

3、该职务多少人同时工作:124、一周工作时长:

5、月收入:15006、工作方式:

7、领导如何:

8、对此工作是否满意:

9、所需文凭:

1、所在公司或企业:

2、职务:

3、该职务多少人同时工作:54、一周工作时长:485、月收入:80006、工作方式:

7、领导如何:

8、对此工作是否满意:派发邮件和收件 素质还可以,但会拖欠工资 不是很满意 无要求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推销员 人 无固定时长 元左右,但按业绩另算奖金 推出保险产品,传播保险投资理财知识 领到人不错,能力强,办事果断,与员工相处融洽 很满意 本科以上 铜陵三佳山田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师 人 小时 元左右 数控磨床技术的使用,模具的高精度处理。能力不强,为人处事方面有问题 一般

社会实践调查意义及总结:

本人共调查五家公司的员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企业的知名度越高,能力越强,范围越广,其工作体系就越完善,对领导以及员工的要求就越高。那么,换一个角度思考,是否体系完善,员工及领导的总体素质高,就能让企业强大起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我的家乡铜陵,三平方奶茶与街客饮品的竞争与日俱增。可是,即使三平方奶茶占据着有利位置,但是业绩每况愈下,渐渐失去了铜陵“奶茶第一”的地位,比不上老对手街客。老员工纷纷跳槽,新员工的工作也不长久。经过调查才知道,该企业领导换届,许多新领导看到的仅仅是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员工的利益,从而得到了许多员工强烈的不满。员工们纷纷离开,企业重新招工,未经培训上真的新员工的水平很难让顾客满意。从而好评率下降,业绩下降。因此,领导的素质对公司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申通快递公司的业绩在铜陵也有所下降,但与三平方奶茶不同的是,它的领导素质不低。经过调查,发现申通的制度整改后并没有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工作体系,导致某些环节工作易出错且效率下降,从而使整个工作循环体系出现停滞,货品积压,不能正常按时地发货。因此,公司体系制度的完善程度也影响着公司的运行和业绩。

与上述两家中小型企业不同的是,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与三佳公司在铜陵的知名度及其业绩越来越高。作为铜陵市大型工业企业之一的三佳公司,虽然有个别领导人能力不强,但整体领导团队结构强硬。公司各种制度都较为完善。而对较高难度的工种,也有着相应的学历要求。当然,待遇也与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直接挂钩。领导团队强势,员工素质高且工作卖力,从而业绩好,工资高。再加上制度完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样,企业才能蒸蒸日上。同样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也具有各种优良传统,再加上企业对员工的高福利,年底分红等等。使企业的整体状况良好,领导与员工相处融洽。

篇7:泉州市民营企业发展初探

发表时间:2009-12-11 13:22:48 关注度:10

412008年,泉州市生产总值2705.29亿元,财政总收入263.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17.1%。泉州发生如此巨变,得益于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优势。在泉州的企业及就业人员中,民企数量及其就业人数占九成以上,民企缴纳税额占全市财政收入逾八成,全市经济增长总量民企“十分天下有其九”,成为泉州经济的坚强支柱。

一、发展状况(一)企业现状

1.企业规模:截至2008年底,泉州市共有5.2227万家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除外),规模以上企业4561家,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0.3%,其中年产值上亿元企业522家。在全市100家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98家。

2.纳税额及劳动力就业:2008年,泉州市国民生产总值2705.29亿元,财政收入263.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和17.1%。民营企业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92%,缴纳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85%,解决外来劳动力就业人数达156万人。

3.捐资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5年来,全市民营企业捐资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5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452家,总金额达12.68亿元。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全市民营企业共捐款捐物达4.3亿元。

(二)发展趋势

1.集群化趋势。目前,产值超100亿元以上的有石化、纺织、服装、鞋业、石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7个产业集群;年产值在3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有石雕、茶叶、树脂、工艺陶瓷、建筑陶瓷、水暖器材、藤铁工艺等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已成长为辐射全省、全国的专业化、区域性优势产业,获得“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石雕之都”、“中国工艺陶瓷之乡”、“中国瓷都”、“中国茶都”、“中国伞都”等称号。

2.市场化趋势。依托县域特色产业集聚,积极探索培育、建设专业市场和发展物流业,初步形成了石狮服装城、晋江鞋都、南安石材、惠安石雕、安溪茶都、德化陶瓷工艺等一批辐射面广的区域性、全国性专业市场,形成“以大市场促大流通,以大流通促大发展”的格局。全市相当一批产业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如:服装业市场份额占全省同行业的80%、全国的10%,鞋类出口量占全国的1/8,成为全国第二大出口基地;石材、水暖产量占全国的1/3;石雕产量占全国的50%;树脂工艺品出口量占全国的70%等。

3.外向化趋势。充分发挥临近港澳台地区优势,积极对外招商引资,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嫁接,形成了面向世界的民生产品出口加工制造基地。今年“9·8”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约项目投资规模和增幅均居全省首位,新兴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

4.规模化趋势。至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4561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企业522家。同时,鼓励企业股份制改制和上市融资,涌现出恒安、浔兴、七匹狼、安踏等一批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龙头企业。目前境内外上市企业32家,一批上市后备企业正在加快培育中。

5.品牌化趋势。截至2008年6月,全市拥有注册商标5.2万件,中国名牌产品47种和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3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国家免检产品139个,福建省着名商标446件,泉州市知名商标637件,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相继获得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提供政策服务

泉州市委、市政府在培育民营经济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以制度创新培元固本。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采取放宽管理、尊重民营的方针。近年来,市委、政府引导民营企业改变产权结构单一的状况,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了促使民营经济转型,政府强力推动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

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先后出台《关于切实解决制约当前经济发展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见》、《电力供应错峰、避峰和有序用电方案》、《关于奖励组织输入外地劳务人员暂行规定》等政策措施,努力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克服缺工、缺电、用地紧张、资金短缺、能源原材料涨价等困难。重点扶持的100家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九成。

(二)提供组织服务

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壮大,泉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发展。2002年,泉州市成为福建省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惟一综合试点城市。目前,泉州形成了162个行业协会,涉及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等25个行业,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规划指导。2006年,泉州市政府开始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出台了《泉州市“十一五”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时期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与目标,将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

帮助行业协会提高水平。例如,政府协助市建筑业行业协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吸纳离退休专家50多人,在职专家100多人,为建筑行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高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和服务能力。

建设行业协会公共平台。例如,政府主持建设“泉州市行业协会信息化公共平台”,该网站整合全市行业协会网站,对内促进行业协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对外宣传泉州市行业协会区域品牌。

(三)提供信用服务

近年来,泉州市大力推进“诚信泉州”建设,注重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监督和服务作用。

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泉州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通过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

培育信用中介机构。泉州市大力发展信用担保公司。目前,全市设立信用担保公司7家,累计为331家企业提供了担保,担保总额3亿元。同时,积极发挥行业协

会在构建诚信体系中的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2005年7月,市政府主导成立了旨在“倡导诚信,共建和谐”的泉州市诚信促进会,并开通了“泉州诚信网”。

培育诚信意识。市政府各个部门从思想道德建设入手,开展一系列主题创建活动,建设诚信道德体系。如市金融机构开展了“今天的诚信是明天的财富”主题宣传活动,地税部门开展了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税收宣传月”活动等。

加强信用监督管理。市政府各部门立足实际,探索建立新的信用管理方式、方法,拓宽征信渠道,加大信用监督管理力度。推进信用数据库建设。人行、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通过拓展信息征用渠道,建设部门数据库。如工商部门出台了《泉州市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和企业工商信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详细规定了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机构、等级划分、评定标准、等级公示、信用奖惩等。

(四)提供技术服务

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2001年,泉州市市、县两级财政投入重大科技项目经费5500万元,建立了30多个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发展促进会、企

业孵化器、孵化基地、科技培训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近几年来,市政府立足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建成了以研究与开发、创业服务、试验与中试三大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

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引导和示范。市政府以科港先进制造技术基地和中小企业ASP信息化平台为重点,构筑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既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又为全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引导。

三、存在问题

泉州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尚未走出困境。尽管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趋好,但是企业微观经济状况改善缓慢,市场日益转向买方市场,尤其是消费品市场的供大于求,物价指数增幅偏小,产品价格偏低,对泉州市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受到管理、技术、信息、销售方式的制约,压力增大,难于适应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一些企业被迫停产歇业,数量达2100多家。

二是资金紧张,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一方面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冲击,企业效益下降,相互拖欠贷款情况严重,资金回笼较慢,生产资金占用期拉长,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受规模和资产抵押的限制,加之泉州市民营企业还有相当部分因种种原因无法办理厂房等建筑物产权证,企业难于向金融部门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三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泉州不少民营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个体、家庭企业小生产管理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专业化层次较低,技术熟练工人缺乏,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公益性产品开发服务和信息服务以及其它配套服务,产业发展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

题。一些较大规模企业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经营素质,走“强强联合”道路积极性不高,企业规模难于扩大。

四是外部环境仍不够宽松,企业负担偏重。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现象虽得到有效的遏制,但尚未根本消除。个别部门仍存在办事效率不高,扶持力度不够的状况。刁难企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五是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各级企业主管部门面向企业的技术咨询、培训、资产评估等服务机构不健全,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来泉州市场上出现很多企业技术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但基本上都属于起步阶段。

四、思路对策

(一)出台扶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一是加快解决中小企业土地证、房产证办理问题,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有利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泉州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土地、厂房缺乏完整或合法有效的书证材料,迟迟无法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因为缺乏银行认可的有效资产,不能抵押贷款,企业的固定资产无法盘活,限制了企业的融资。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解决土地、房产等物业的权属关系问题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二是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推动,建立“民间为主、政府适当扶持”的信用担保公司,探索适合泉州民营经济的信用担保模式。加大对业已存在的担保公司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短期拆借资金的功能,弥补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政府应视扶持中小企业为长期政策,对经政府认证、并开展符合政府规定标准的担保业务的机构,给予一定财力支持和税收减免。

(二)树立竞争意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着力引导民营企业走出产权结构单

一、封闭的局面,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向多元化、开放型转变;促进民营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一是实行产权多元化。如果没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企业就很难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民营企业产权要实现多元化,就要求企业的出资人,创始者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让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分享利润,吸纳他们的股份,形成所有权的相对分散,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既调动企业法人的积极性,又可以激发员工主人翁责任感。二是突破人才家族化的屏障。企业应由一支高

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改变出资人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现状,这是冲破家族式管理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保证稳定、合理的人才结构。其次要积极吸纳和利用社会管理资源,依法规范职业经理人的经营行为,面向社会招聘经营者。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相对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管理创新,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泉州市民营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传统企业,因此必须以新的思维和新观念,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三)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民营企业

优化区域布局。湄州湾南岸石化港口工业区着重推进石化工业、修造船业、仓储业发展,逐步建设成全国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化工油气仓储基地,并向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国际中转港发展;放开投资领域,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石化中下游

产业链,发展大型港口仓储和海上运输业,主动成为修造船的配套协作企业。晋江口科工贸旅游经济区以发展出口轻加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建设电子信息、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等加工制造基地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围头湾地带对台贸易加工区要成为民营企业加强泉台科技协作、来料加工、吸引台资、对台贸易基地。东西溪流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区重点建设资源环保型民营经济生产、出口基地,带动矿业、食品加工、制药、陶瓷等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发展好三大产业集群: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等为主体的传统产业集群;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为主体的主导产业集群;以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特种陶瓷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群。在空间上,要围绕环

泉州湾特大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出专业功能区,相对集中发展建设上、中、下游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在产业内部,要注意尽快形成配套协作能力强的产业链体系;在功能布局上,通过加强交通、水电、网络、供气、仓库、码头、废水处理、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

(四)打造泉州板块,加快构建民生产品制造业基地

打造特色集群。近期应重点培育纺织、服装、鞋业、石化等特色明显、产业链长、有一定基础、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集群。力争至2010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个,即服装;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3个,即石化、鞋业、纺织;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0个,即石材、建陶、食品饮料、机械制造、雕刻工艺、陶瓷、纸业、电子、制伞和包袋。

打造名牌。一是争创名牌。以产品质量为根本,抓好ISO9000、ISO14000和SA8000等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使名牌的市场指标与国际接轨。二是提升名牌。把产品名牌打造成企业名牌、产业名牌,特别要注意把一个名牌发展为系列名牌,把国内名牌发展为国际名牌。三是经营名牌。加强产业集群名牌管理,依靠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加强名牌资产管理,提高名牌资产运营效益。

打造规模企业。在各大集群内部筛选确定一批代表性企业,鼓励企业增资扩营,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增强核心竞争力,壮大企业规模。积极推进产业集群龙头企业规范和完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亲亲食品、新世界石业、冠福陶瓷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五)提升整体素质,提高民营企业创新水平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抓好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区域生产促进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技术支持体

系、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和以经济政策为主要形式的政府技术创新调控体系等五个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倍增器”和“催化剂”作用,推广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进步、机制转换等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

提升外向带动水平。紧紧抓住世界经济结构新一轮调整的战略机遇,努力实现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的转变。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和放宽民营经济准入领

域的契机,加强外引内联,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重化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抓住台湾产业外移和CEPA机遇,进一步提高泉州民营企业与港澳台企业之间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提升循环发展水平。树立生态产业园区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为抓手,按照集中布局、集中控制的要求,建立废物交流系统,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链和企业共生发展的生态产业群。

(六)营造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民营产业集群促进体系

营造政务环境。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强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从市、县、乡三个层面推进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建设“阳光政府”,为集群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

营造市场环境。应以构建快捷、通畅的立体交通体系为先导,规划建设泉州大型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园区,完善人才、土地、技术、资金、信息、劳动力、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体系,构建物资流、客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通道,以大流通促进大聚集,以大聚集带动大繁荣。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同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倾力建设“诚信泉州”,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合理竞争。

篇8: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初探实践报告

关键词:异体监督,安全管理,实践

HSE异体监督是将从事HSE监督人员的人事、工资和管理关系脱离所在的工作单位, 由上级HSE管理部门直线管理, 对上级HSE管理部分负责的管理模式。其特殊的“旁站式”地位不受所在工作单位利害关系影响,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HSE监管水平, 因此在国内石油钻探行业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但是, 现行的钻探企业HSE异体监督管理还存在着整体水平差强人意的状况, 仍待进一步加深研究, 趋其完善。

一、钻探企业HSE异体监督管理的难点

(一) HSE异体监督部门建设方面

目前, 国内钻探企业HSE异体监督管理大多采取设置独立于HSE管理部门之外的专职HSE监督部门。有的单位则进一步细化HSE监督职责, 分别设立安全监督站和井控监督站, 实现了对钻井工程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有效控制。特别是将日常井控管理作为HSE管理重点且独立于安全监督之外, 凸显了钻探企业对井控工作的重视, 这些都是较为科学的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HSE监督部门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 HSE监督部门不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

目前, 部分钻探企业的HSE监督部门仍作为HSE管理部门的附属单位, 这种组织格局实际上是一种内部的监督体系, 没有真正实现“监管两条线”、“监管分开”的制约机制。同时, 还存在HSE监督部门和HSE管理部门界限不清、职责不明、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有的单位甚至是“一班人马、两块牌子”, 导致HSE异体监督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独立监管作用。

2. HSE异体监督资源力量有限

大多数钻探企业对钻井、井下等作业现场按照作业队伍:HSE监督=11的标准配备监督人员, 对于其他辅助性单位按照5‰的比例配备。在安全生产高压形势下, 监督人员还要应对各类安全检查、宣传教育、隐患治理整改等具体工作, 监管力量不足的软肋日益凸显。加之, 国内各钻探企业除主营业务市场外, 大批作业队伍分布在全国各大油气田, 因此受地域条件、监督轮岗倒休的影响, 部分钻井队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了无驻井HSE监督人员监控的情况, 这种“监控真空区”给现场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

(二) HSE监督人员待遇方面

随着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以来, 监督部门被纳入有关部门的责任追究范围, 使得监督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在无形中增大。目前, 国内各钻探企业HSE监督的薪酬待遇基本与一线大班持平, 略低于一线队干部, 削弱了在薪酬上对监督管理人才的激励作用。此外, HSE监督晋升渠道较为狭窄, 没有形成完整的HSE监督晋升机制, 导致部分单位HSE监督岗位成为“养老岗位”, 缺乏了对高学历员工、优秀青年员工、渴望成长员工的吸引力, 成为制约HSE监督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瓶颈。

(三) HSE监督人员业务素质方面

1. HSE监督人员素质不达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明确规定了安全监督人员应当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及以上;接受过安全监督专业培训, 掌握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 并取得安全监督资格证书;热爱安全监督工作, 责任心强, 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但是, 目前钻探企业HSE监督的选聘无法达到标准要求。

(1) 文化素质不达标。钻探行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具有5年以上现场经验, 尤其是安全管理、钻井专业管理的高学历人员较少, 大多数钻探企业倾向选择现场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 从而降低了对学历方面的要求。

(2) 岗前专业培训不达标。多数钻探企业HSE监督普遍存在先上岗、后培训的情况, 即先确定转入HSE监督岗位后, 再参加专业性的培训和考试, 这种方式失去了对选聘HSE监督岗位人员的筛选意义。加之, 对相关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更新掌握不及时, 发现不了深层次问题, 导致隐患和问题长期存在。

(3) 履职责任心不强。受钻探企业HSE监督工作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等因素影响, 一些HSE监督人员在主体上缺乏工作积极性。

2. HSE监督培训考核不到位

(1) 培训模式单一僵化。钻探企业由于其业务和生产性质特点, 除集中培训外, HSE培训大都利用班前班后会、倒班会等有限时间学文件、看制度, 培训模式缺乏活力, 参与式、案例式、反思式、远程网络式等培训并不多见, 出现了HSE监督“听”培训的现象, 严重脱离监督人员专业化的成长需求。

(2) 教学资源力量薄弱。目前, 钻探企业HSE监督自主培训主要依靠监督例会、工余等时机, 缺乏必要的物资支撑, 且由于处于野外作业环境, 没有有效、快捷的HSE知识获取途径, 导致知识更新、传达存在障碍。

(3) 存在“工学”矛盾。培训时间占用HSE监督人员倒班、休息时间时, 可能会引发不满与抵触情绪, “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4) 培训考核效果不理想。由于受培训方式、教学资源力量等因素影响, 培训效果不尽人意, 一些监督人员仍不能熟练运用安全监察知识, 有的甚至不能正确识别违章行为。目前钻探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考核方法, 远远不能达到培训方式持续改进、效果提升的要求。

(四) HSE监督内容及职责方面

钻探企业的主营业务是钻井、井下业务, 其最大的安全生产风险就是井喷失控事故。井控管理成为钻探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所以钻探企业的HSE异体监督的主要工作职责不仅涵盖了日常的HSE监督管理, 也涵盖井控管理职责的相关内容。

二、钻探企业HSE异体监督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一) 完善HSE监督管理制度

1. 明确监督工作职责

各钻探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 逐步完善HSE监督日常工作制度, 建立现场监督汇报、现场监督资料管理、现场监督考勤、现场监督行为规范等制度, 明确HSE监督职责主要包括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监督检查、指导考核基层单位HSE工作, 制止或处理事故隐患和“三违”行为, 对隐瞒事故和违章行为进行调查落实等, 进一步理顺监督工作与现场生产指挥程序, 使监督行为逐步规范化。

2. 建立分级管理制度。

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37规定要求, 实行HSE监督升降级管理制度, 即将HSE监督按照1级、2级、3级划分, 并与绩效奖金直接挂钩, 从而有效督促HSE监督履职。

3. 建立末位淘汰机制。

在强化监督队伍分级管理的基础上, 实行末位淘汰机制, 即每年对HSE监督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得分靠后的HSE监督人员予以淘汰, 从而提升HSE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敬畏心。

4. 实行监督例会制度。

目前, 各钻探企业的HSE监督例会主要就基层单位安全环保执行情况、考核奖惩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从而适时调整监督工作重点, 发挥监督考核的警示作用。同时, 为HSE监督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共同探讨工作瓶颈问题, 了解最新的工作要求, 并可借机进行集中培训考试, 有效提高HSE监督整体素质。

5. 提升薪酬待遇。

适度提高一线艰苦地区HSE监督的薪酬待遇, 此外, 完善HSE监督成长机制, 依据岗位工龄在职称评定、岗位竞聘、外出培训、工资晋级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从而为HSE监督提供更好的晋升的机会, 达到鼓舞士气、吸引人才的目的。

(二) 加强HSE监督培训教育

1. 严格选拔聘用关。

在录用过程中, 必须严格实行公开竞聘机制。坚持“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从全方面综合考虑, 择优选聘。

2. 严格现场试用关。

现场试用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监督人员整体素质考核的重要过程, 对于新转岗到HSE监督岗位的人员, 要按照监督经历、单井监督计划等情况, 委派到不同难度的施工井, 并按照监督管理办法对其监督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考核合格后方可转为正式监督。

3. 严格培训教育关。

将HSE监督培训纳入到公司HSE培训计划, 积极开展HSE知识自学, 并将自学情况纳入到年度HSE监督分级考核范畴, 调动HSE监督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开展“导师带徒”活动, 通过签订师徒合同、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 抽调业务技术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HSE监督人员授课, 提高新上岗、转岗、青年监督的业务能力, 快速提升后备人才的专业素养。

三、结语

HSE异体监督机制是钻探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自我监控机制。虽然HSE异体监督机制在运行中还存在部门建设、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薄弱环节, 但是其优越的监督职能和实施效果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还需要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创新机制、推进变革, 不断提升HSE异体监督效果, 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萌.浅谈内部异体HSE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与运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 (11) .

[2]商建国.推行异体监督模式不断提升海上HSE管理水平[J].科技与企业, 2011, (04) .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杨国清下一篇:七年级上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