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业务管理办法

2024-06-25

船舶业务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船舶业务管理办法

XX县XXX镇人民政府文件

XX政发„201X‟XXX号

XX县XXX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辖区内自用船舶管理办法的

通 知

XXX村委会、镇级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自用船舶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运输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XXX结合实际,特拟订《XX县XXX人民政府辖区内自用船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经镇人大主席团审议通过,现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XX县XXX人民政府

2014年9月3日

-12

自建造、买卖自用船舶;

(七)定期或适时组织开展自用船舶安全检查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制止和报告自用船舶非法从事客货运输、人畜混装、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章 设计、建造、买卖、报废登记

第八条 村民建造自用船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经村民委员会调查认定,确属农副业生产、生活所必需;

(二)委托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船舶设计、建造单位进行图纸设计、建造。

第九条 村民建造自用船舶程序:

(一)村民提出申请;

(二)村民委员会签注意见;

(三)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

第十条 自用船舶不具备登记、使用条件的,应自行报废或强制报废。

第四章 安全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自用船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航行:

(一)经依法检验合格;

(二)经镇人民政府依法登记并持有自用船舶登记证书;

(三)操作人员经相关部门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

(四)自用船舶按核载从事生产、生活人员数,100%配臵救生衣或救生浮具及配备相关设备。

第十二条 自用船舶应严格按其用途,在规定的航行区域内航行。

第十三条 自用船舶不得出租或转借他人使用,自用船舶登记证书不得涂改和伪造。

第十四条 自用船舶航行时装载从事生产、生活人员不得超过2人(含操作人员),严禁超员、超载航行。

第十五条 自用船舶在航行中应严格遵守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得从事营业性客货运输及载运危险化学品,不得在不安全的条件下航行。

第十六条 自用船舶由镇人民政府每年进行一次年检,并对船舶外观、接头、焊缝和满载、空载吃水变化等进行检查。年检合格在《XXX自用船登记证书》“船舶年检记录”栏记载并加盖发证机关公章。

第五章 操作人员

-56

篇2:船舶业务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交通部

【发文字号】交通部令第32号

【颁布时间】1991年10月10日

【全

文】

船舶升挂国旗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四条二款和第十一条一款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籍民用船舶(以下简称中国籍船舶)以及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港口、锚地的外国籍船舶(以下简称外国籍船舶)。

第三条 交通部授权港务监督机构(含港航监督机构,下同)对船舶升挂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以下简称中国国旗)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船舶登记法规办理船舶登记,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筹划的船舶,方可将中国国旗作为船旗国国旗悬挂。

第五条 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况外,下列中国籍船舶应当每日悬挂中国国旗:

(一)5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

(二)航行在中国领水以外水域和香港、澳门地区的船舶;

(三)公务船舶。

第六条 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港口、锚地的外国籍船舶,应当每日悬挂中国国旗。第七条 船舶应按其长度悬挂下列尺度的中国国旗:

(一)150米及以上的船舶,应悬挂甲种或乙种或丙种中国国旗:

(二)50米及以上不足150米的船舶,应悬挂丙种或丁种中国国旗;

(三)20米及以上不足50米的船舶,应悬挂丁种或戊种中国国旗;

(四)不足20米的船舶应悬挂戊种中国国旗。

外国籍船舶悬挂的中国国旗尺度,一般应不小于其悬挂的船旗国国旗的尺度。

第八条 船舶悬挂中国国旗应当早晨升起,傍晚降下。但遇有恶劣天气时,可以不升挂中国国旗。第九条 船舶悬挂的中国国旗应当整洁,不得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不得倒挂。

第十条 中国籍船舶应将中国国旗悬挂于船尾旗杆上。船尾没有旗杆的,应悬挂于驾驶台信号杆顶部或右横桁。

外国籍船舶悬挂中国国旗,应悬挂于前桅或驾驶台信号杆顶部或右横桁。

中国国旗与其它旗帜同时悬挂于驾驶台信号杆右横桁时,中国国旗应悬挂于最外侧。第十一条 中国籍船舶在舴中与军舰相遇,需要时可以使用中国国旗表示礼仪。

第十二条 船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后,第一次升挂中国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

第十三条 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时,港务监督机构应通知或通过船舶代理人、所有人通知船舶下半旗。

除前款规定的情况外,船舶非经批准不得将中国国旗下半旗。

第十四条 外国籍船舶根据船旗国的规定需将船旗国国旗下半旗的,应向港务监督机构报告。

第十五条 中国籍船舶改变国籍,在最后一次降中国国旗时,可以举行降旗仪式。降旗仪式可参照升旗仪式进行。降旗仪式后,船长或船舶其它负责人应将中国国旗妥善保管,送交船舶所有人。

船舶遇难必须弃船时,船长或船舶其它负责人应指定专人降下中国国旗,并携带离船,送交船舶所有人。

篇3:船舶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船舶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 年)的通知》(国发[2013]2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 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 号)和报经国务院同意的 《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调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财建[2015]499 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船舶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鼓励沿海和远洋老旧运输船舶(以下简称海船)提前报废更新,内河主要通航水域运输船舶(以下简称内河船)拆解、改造和新建示范船,以及渔业捕捞作业船舶(以下简称渔船)报废拆解、 更新改造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

内河主要通航水域是指《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等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 “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是指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汉江、江汉运河、赣江、信江、合裕线、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淮河、沙颖河、黑龙江、松花江和闽江等。

第三条

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

(一)海船提前报废更新。

(二)内河船拆解、改造和新建示范船。 主要包括:过闸小吨位船舶拆解、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拆解、单壳液货危险品船拆解改造、现有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以及建造川江及三峡库区大长宽比示范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示范船或高能效示范船。

(三)渔船报废拆解、更新改造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渔民减船转产过程中的渔船拆解、人工鱼礁改造及投放、减船废料无害化处理和渔具集中销毁等;标准化捕捞渔船更新改造;人工鱼礁建设、渔港航标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建设,以及支持渔业发展的其他重点方面。

第四条

用于海船提前报废更新的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

用于中央航运企业(含其控股子公司)的内河船拆解、改造的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 用于其他内河船拆解改造的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比例分担。 其中东部省份(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比例为5∶5,中部省份(黑龙江、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比例为6∶4,西部省份(陕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比例为7∶3。

用于新建内河示范船以及渔船报废拆解、更新改造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鼓励地方财政增加资金投入。

第五条

补助资金用于海船提前报废更新的补助期间为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用于内河船拆解、更新和新建示范船的补助期间为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用于渔船报废拆解、更新改造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的补助期间为2015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第二章海船提前报废、更新补助标准

第六条

海船拆解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补助资金:

(一)从事国内沿海或国际远洋的老旧运输船舶。 其中,单壳油轮不小于600 载重吨,其他运输船舶不小于1 000 总吨。

( 二)2012 年12 月31 日前取得所有权, 并持有有效期至2013 年1 月1 日之后的船舶登记、船舶检验等证书、国内沿海《船舶营业运输证》或《国际海上运输船舶备案证明书》。

(三)比规定的强制报废船龄或单壳油轮限期淘汰时间提前1 年至10 年(含1 年、10 年)拆解。符合《关于发布提前淘汰国内航行单壳油轮实施方案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2009 年第52 号)和《经1978 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要求的单壳油轮,限期淘汰时间按以上规定确认;其他船舶限期淘汰时间按《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4 年第14 号)确认。

(四)2013 年1 月1 日至2017 年12 月31 日期间拆解完毕,并办理完毕船舶所有权、国籍、营运资格等注销手续。

第七条

在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融资租赁回购并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的船舶,由持有水路运输许可证的船舶所有人提出船舶拆解和补助资金的申请。

第八条

在拆解海船的基础上,新建船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补助资金:

(一)新建船舶与拆解船舶的船舶所有人相同。

(二)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船舶建造完成并取得海事机构核发的船舶登记证书和中国船级社核发的船舶检验证书、入级证书。新建船舶应为沿海或远洋运输船舶,具体船舶类型由企业自主选择。

(三)新建船舶的总吨应不小于拆解船舶的总吨。 根据自愿原则,同一船舶所有人可将其全部拆解和新建船舶的总吨分别合并后对应计算,也可将拆解和新建船舶的总吨分别对应计算。

(四)满足中国船级社公布的我国加入的国际新公约、新规范和新标准的要求。

第九条

海船提前报废更新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单船补助金额=补助基数×船舶总吨×船龄系数×船舶类型系数。

补助基数为0.15 万元; 船舶总吨以拆解船舶检验证书核定为准。

船龄系数按办理船舶所有权注销手续时的实际船龄计算提前淘汰的年限,对应《沿海和远洋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报废船龄系数表》(附1)确定。

船舶类型系数: 驳船为0.6,散货船、杂货船、其他货船为1.0,集装箱船、冷藏船、多用途船、滚装货船为1.2,客船、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油船、推(拖)轮为1.5。

第三章内河船拆解、改造、新建补助标准

第十条

拆解通过京杭运河干线船闸小吨位船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补助资金:

(一)船舶种类为干散货船,船龄在30 年(含)以下且船舶总吨位在200 总吨(含)以下;

(二)船舶持有交通运输部及其水系派出机构、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和上海有关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船舶检验、船舶登记、船舶营运等证书;

(三)2011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9 月30 日期间,至少有一次通过京杭运河干线船闸的过闸记录(以船闸管理部门的数据或海事签证记录为准)。

第十一条

通过京杭运河干线船闸小吨位船舶的拆解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单船补助金额=补助基数×船舶总吨×船龄系数×船舶类型系数。

补助基数为0.1 万元;船舶总吨按船舶检验证书核定为准;船龄系数按办理船舶所有权注销手续时的实际船龄对应《内河过闸小吨位拆解船舶船龄系数表》(附2)确定;船舶类型系数,干货驳船为0.6,干散货船为1.0。

第十二条

拆解通过西江干线船闸小吨位船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补助资金:

(一)船舶种类为运输船舶,船龄在30 年(含)以下且船舶总吨位在300 总吨(含)以下;

(二)船舶持有交通运输部及其水系派出机构、广东、 广西有关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船舶检验、船舶登记、船舶营运等证书;

(三)在2011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9 月30 日期间, 至少有一次通过西江干线船闸的过闸记录(以船闸管理部门的数据或海事签证记录为准)。

第十三条

通过西江干线船闸小吨位船的拆解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单船补助金额=补助基数×船舶总吨×船龄系数×船舶类型系数。

补助基数为0.1 万元;船舶总吨按船舶检验证书核定为准;船龄系数按办理船舶所有权注销手续时的实际船龄对应《内河过闸小吨位拆解船舶船龄系数表》(附2)确定;船舶类型系数,干货驳船为0.6, 液货驳船为0.9, 干散货船( 含多用途船、 杂货船)为1.0,集装箱船、滚装船、客船、液货危险品船为1.5。

第十四条

拆解内河老旧运输船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补助资金:

(一)船舶种类为运输船舶。 货运船舶船龄在15 年以上30 年(含)以下,其中黑龙江水系的船舶船龄为15 年以上36 年(含)以下;客运船舶船龄在10 年以上25 年(含)以下;

(二)船舶持有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船舶检验、船舶登记、船舶营运等证书;

(三)船舶经营范围在 “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水域内(以船舶营业运输证核定为准)。

第十五条

内河老旧运输船舶拆解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单船补助金额=补助基数×船舶总吨×船龄系数×船舶类型系数。

其中,补助基数为0.1 万元;船舶总吨按船舶检验证书核定为准;船龄系数按办理船舶所有权注销手续时的实际船龄对应《内河老旧运输船舶船龄系数表》(附3)确定;船舶类型系数,干货驳船为0.6, 液货驳船为0.9, 干散货船( 含多用途船、 杂货船)为1.0,集装箱船、滚装船、客船、液货危险品船、推(拖)轮为1.5。

第十六条

拆解或改造内河单壳油船、单壳化学品船,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补助资金:

(一)船舶种类为单壳化学品船或600 载重吨(含)以上的单壳油船;

(二)船舶持有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船舶检验、船舶登记、船舶营运等证书;

(三)船舶经营范围在 “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水域内(以船舶营业运输证核定为准);

(四)船舶改造,需按照现行船舶检验法律规范要求改造为双壳船(仅限船龄小于等于15 年的单壳化学品船或600 载重吨及以上的单壳油船)并经船检机构检验合格。

第十七条

内河单壳油船、单壳化学品船的拆解补助金额,按本办法通过西江干线船闸小吨位船拆解补助金额计算方法执行。

内河单壳油船、 单壳化学品船的改造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单船补助金额=单位吨位补助额×船舶总吨。

单位吨位补助额为0.06 万元/总吨; 船舶总吨按改造前船舶检验证书核定为准。

第十八条

对现有内河船舶进行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补助资金:

(一)船舶种类为2011 年9 月1 日前建造的运输船舶,且船舶总吨位在400 总吨及以上或核定载运船上人员15 人以上;

(二)船舶持有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船舶检验、船舶登记、船舶营运等证书;

(三)船舶经营范围在 “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水域内(以船舶营业运输证核定为准);

(四)改造前船舶生活污水排放达不到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海法规[2011]391号)的要求;

(五)按照现行法规规范的要求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或生活污水贮存舱(柜),并经船检机构检验合格。

第十九条

现有内河船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一)加装生活污水处置装置的客船:单船补助金额=补助基数+单位客位补助额×船舶载客定额。其中,补助基数为9 万元;单位客位补助额为0.11万元/客位; 船舶载客定额按船舶检验证书核定为准。

加装生活污水处置装置的货船:1 000 总吨以下单船补助金额为3 万元;1 000 总吨及以上至未满2 000 总吨单船补助金额为4 万元;2 000 总吨及以上单船补助金额为5 万元。

(二)加装生活污水贮存舱(柜)的内河船:1000总吨以下单船补助金额为1.5 万元;1 000 总吨及以上至未满2 000 总吨单船补助金额为2 万元;2000 总吨及以上单船补助金额为2.5 万元。

第二十条

新建川江及三峡库区大长宽比示范船,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补助资金:

(一)申请人具有长江干线省际普通货船运输的水路运输经营资质, 与建造完工示范船所有人、经营人一致;

(二)新建船舶应当满足《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交通运输部2012 年第13 号公告)要求,主尺度符合《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及有关规定的公告》(交通运输部2012 年第69 号公告) 长江水系货-37 主尺度要求,安装有符合内河船建造规范要求的艏侧推装置;

(三)取得有效的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营运证书。

第二十一条

新建川江及三峡库区大长宽比示范船的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在2013 年10 月1 日至2015 年3 月31 日期间建造完工的,单船补助400 万元;在2015 年4 月1 日至2015 年12 月31 日期间建造完工的, 单船补助300 万元。

第二十二条

新建内河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示范船,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补助资金:

(一)申请人具有本办法适用范围内的内河水路运输经营资质,与建造完工示范船所有人、经营人一致;

(二)新建船舶应当满足交通运输部公布的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 中国船级社公布的《天然气燃料动力船建造规范》和《内河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法定检验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政法[2013]759 号)要求,船舶吨位不低于400 总吨;

(三)取得有效的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营运证书。

第二十三条

新建内河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示范船的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 一) 在2013 年10 月1 日至2015 年3 月31日期间建造完工的:

主机总功率300 KW以下,单船补助85 万元;主机总功率300 KW及以上至未满600 KW, 单船补助105 万元;主机总功率600 KW及以上至未满1 000 KW, 单船补助120 万元; 主机总功率1 000KW及以上,单船补助140 万元。

( 二) 在2015 年4 月1 日至2015 年12 月31日期间建造完工的:

主机总功率300 KW以下,单船补助63 万元;主机总功率300 KW及以上至未满600KW,单船补助78 万元; 主机总功率600 KW及以上至未满1000 KW,单船补助90 万元;主机总功率1 000 KW及以上,单船补助100 万元。

第二十四条

新建内河高能效示范船,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补助资金:

(一)申请人具有内河通航水域内的内河水路运输经营资质,与建造完工示范船所有人、经营人一致;

(二)新建船舶应当满足《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要求,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内河高能效示范船EEDI基线要求 》(附4) 的要求,船舶吨位不低于400 总吨;

(三)取得有效的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营运证书。

第二十五条

新建内河高能效示范船的补助金额,按以下方法计算:

单船补助金额=单位吨位补助额×船舶总吨×船舶类型系数。

其中:单位吨位补助额为0.03 万元/总吨;船舶总吨按船舶检验证书核定为准; 船舶类型系数,干散货船为1.0,集装箱船、滚装船、客船、液货危险品船为1.5。

第四章渔船报废拆解、更新改造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补助标准

第二十六条

渔船报废拆解、更新改造的重点是老旧和木质渔船,不符合国家渔船检验标准且安全和防污染性能较差的渔船,以及对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性大的双船底拖网、帆张网、三角虎网等作业类型的渔船。

第二十七条

渔船报废拆解(含处理,下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补助资金:

(一)持有合法有效渔船检验证书、登记证书和捕捞许可证,纳入国家渔船管理数据库管理并实行定点拆解的渔船;

(二)按规定程序办理完渔船报废拆解或处理手续,取得《渔业船舶报废、拆解或处理证明》原件;

(三)渔船所有人出具不利用报废拆解渔船指标制造渔船及不非法从事捕捞业的承诺书。

第二十八条

渔船报废拆解的补助资金,根据船型大小和结构分级分档计算,具体标准见附15。

第二十九条

渔船更新改造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补助资金:

(一)渔船的检验证书、登记证书和捕捞许可证齐全、有效,并纳入国家渔船管理数据库管理的渔船;

(二)依法取得 《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原件,在渔船建成检验发证前按规定程序办理完旧渔船报废拆解或处理手续,取得《渔业船舶报废、拆解或处理证明》原件;

(三)渔船所有人出具拟更新改造渔船不非法从事捕捞业的承诺书。

第三十条

更新改造成双船底拖网、 帆张网、三角虎网等作业类型的渔船不享受补助。

第三十一条

渔船更新改造补助实行上限控制,补助资金不得超过每档渔船平均造价的30%且不超过分档定额补助上限, 具体补助标准详见附16。

第三十二条

渔业装备设施建设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补助资金:

(一)人工鱼礁建设应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范围内,并符合国家和地方海域使用功能区划与渔业发展规划。

( 二) 持有 《 水域滩涂养殖证 》 或 《 不动产权证书》,有固定的深水养殖区域,具有一定相关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养殖企业、合作社,可以申请深水网箱推广补助。 优先安排已经投保养殖设施保险和淘汰普通网箱项目。

(三)渔港标准化改造应为农业部公布的 《渔港升级改造和整治维护规划》 中确定渔港和避风锚地。

第三十三条

渔业装备设施建设实行上限补助,具体补助标准详见附17。

第五章海船补助资金的申请和审核

第三十四条

在政策实施期内,船舶所有人在完成海船拆解后建造新船的,可以一次性申请全部补助资金, 也可以分两次申请各50%的补助资金。船舶新建完工日期早于船舶拆解完工日期的,船舶所有人应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一、 第四十二条的规定, 在完成船舶拆解后一次性申请全部补助资金。拆解海船后不新建以及新建海船总吨小于拆解船舶总吨的,只能申请50%补助资金。 共有船舶补助资金的申请人和补助资金的分配方式,由船舶共有人协商确定。

第三十五条

申请补助资金的海船船舶所有人在对船舶进行拆解前,应填写《海船提前报废申请表》(附5), 并持水路运输许可证(企业名称与《船舶营业运输证》或《国际海上运输船舶备案证明书》记载的船舶经营人一致,下同)、工商营业执照(船舶所有人为自然人的,提供身份证)、拆解船舶的有关证书向其所在市(设区的市,下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船舶所有人所在地与船舶拆解企业所在地不在同一地市的,船舶所有人应按前款规定向船舶拆解企业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船舶拆解环节的监管申请,并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证书复印件;

(二)《海船提前报废申请表》(附5);

(三)海船船舶所有人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关于该船符合补助条件的证明;

(四)水路运输许可证、《船舶营运证 》或 《国际海上运输船舶备案证明书》复印件。

第三十六条

海船拆解企业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拆解企业所在海事管理机构、中国船级社应指派1 名以上工作人员到拆船现场实施监督,查验并核销相关证书,对实船进行验证,拍摄照片。 船舶所有人按规定办理相关船舶注销手续。

第三十七条

船舶拆解完工后,海船拆解企业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会同拆解企业所在海事管理机构、中国船级社应各指派1~2 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并共同编制《海船拆解完工报告书》(附6)。

船舶拆解完工的认定标准是船舶主体结构(含主甲板、舷外板、船底板、舱壁和骨架)已被拆解且不可恢复、船舶主机和发电机组已脱离船舶主体。

第三十八条

海船船舶所有人在2013 年1 月1 日至 《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交水发[2013]729号)发布前已经拆解海船并申请补助资金的,需出具船厂拆解证明、船舶相关证书注销证明及相关拆解过程图片材料,并向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申请补发拆解企业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拆解企业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中国船级社共同签署的《海船拆解完工报告书》(附6)。

第三十九条

《海船拆解完工报告书》(附6,一式四份) 与拆解船舶的资料和证件一并建档,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拆解企业所在海事管理机构、中国船级社和船舶所有人各留存一份。

第四十条

申请补助资金的海船所有人与船舶制造企业签订新造船合同后,应将有关情况报船舶制造企业所在地的市级船舶行业管理部门,市级船舶行业管理部门报省级船舶行业管理部门书面备案。

第四十一条

船舶所有人完成海船拆解后申请补助资金的,应向其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海船提前报废更新补助资金申请表 》(附7);

(二)水路运输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船舶所有人为自然人的,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

( 三) 拆解船舶的 《 海船拆解完工报告书 》 ( 附6)原件和船舶所有权注销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船舶营业运输证》或《国际海上运输船舶备案证明书》注销证书原件。

第四十二条

在拆解海船的基础上,船舶所有人完成海船新船建造后申请补助资金的,应当向其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海船提前报废更新补助资金申请表 》(附7);

(二)水路运输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对应拆解船舶的《海船拆解完工报告书》(附6)复印件;

(四)与船舶制造企业签订的船舶建造合同、新建船舶的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入级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五)中国船级社出具的符合国际新规范、新公约和新标准要求的证明文件;

(六)在船舶拆解后已经领取了50%补助资金的,提供领取50%补助资金的证明;船舶拆解后未领取补助资金、 新建船舶后一次性领取全部资金的, 或船舶新建完工日期早于船舶拆解完工日期的, 在完成船舶拆解后一次性领取全部资金的,还应当提供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材料。

第四十三条

市级交通运输、财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 对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省级交通运输、财政主管部门核准。

第四十四条

有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的海船补助范围及标准,结合本地、本单位情况,于每年1 月30 日前向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报送预拨补助资金申请文件,由交通运输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审批。 申请文件中应说明申请的补助资金数额及拟提前拆解或者新建的船舶艘数、总吨位。

第六章内河船补助资金的申请和审核

第四十五条

申请补助资金的内河船舶所有人应填写 《内河船拆解改造补助申请表》(附8)或《新建内河示范船申请表 》(附9),并持水路运输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船舶所有人为自然人的,提供身份证)、 拆解改造船舶的有关证书或者新建内河示范船的技术方案等材料,向其所在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新建内河示范船的申请人只得选择川江及三峡库区大长宽比示范船、内河LNG动力示范船、高能效示范船三种类型中的一种申报,不得重复申报和享受补助。

申请新建内河LNG动力示范船和高能效示范船补助的水路运输经营者, 还应按照交通运输部《内河示范船技术评估和认定办法 》(交水发[2014]144 号)的要求进行技术评估,评估合格后方可申请,并同时提交评估意见。

第四十六条

内河船进行拆解或改造前,有关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当地海事管理部门各指派1~2 名工作人员现场监督拆解或改造,对实船进行测量,拍摄照片;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按规定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内河船的新建按照船检部门现有操作流程实施,并拍摄照片。 拆解、改造和新建船舶的资料、证件、照片等,相关管理部门应建档留存。

第四十七条

内河船舶拆解、改造或新建完工后,有关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会同拆解企业所在海事管理机构各指派1~2 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验收, 并编制 《内河船拆解改造完工报告书》(附10)。 属于内河船改造的, 应重新核发有关船舶检验、登记证书和营运证件;属于新建内河示范船的,应编制《内河示范船新建完工报告书》(附11)。

第四十八条

内河船拆解、改造和新建示范船补助资金申请,由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依照本办法, 对申请者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 应在10 个工作日内报送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核准。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后,由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与申请人签订内河船拆解改造或新建示范船协议书(示范文本见附12、附13)。

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将签订完协议书的船舶名单、船舶所有人(即申请人)和船舶拟拆解、改造或建造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及时通知船籍港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

第四十九条

内河船拆解、 改造或新建完工后,有关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材料。

属于内河船改造的,应提交重新核发的船舶检验、登记证书和营运证件。 新建示范船的,还应提供经核准的《新建内河示范船申请表》(附9)、船舶检验证书、船舶所有权证书、船舶营运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和《新建内河示范船补助申请表》(附14)。 新建LNG动力示范船和高能效示范船的, 还应提供《内河示范船技术评估和认定办法 》(交水发[2014]144 号)中要求的技术认定意见。

第五十条

《内河船拆解改造完工报告书》(附10)与拆解船舶的资料和证件一并建档,参与现场监督的部门和船舶所有人各留存一份。

第五十一条

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符合本办法规定补助条件的内河船改变船籍港,船舶所有人应到其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和船舶营运证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后,到其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办理船舶迁移证明。

所在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核对有关注销手续后,向内河船转入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出具船舶迁移证明,并将有关变动情况逐级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内河船转让后,新的船舶所有人应凭相关变更登记手续和船舶迁移证明到转入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办理迁入手续。 未能提供船舶迁移证明并办理迁入手续的,不得享受补贴。

第五十二条

有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内河船补助范围及标准,结合本地、本单位情况,于每年1 月30日前向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报送预拨补助资金申请文件,由交通运输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审批。 申请文件中应说明申请的补助资金数额及拟提前拆解或者新建的船舶艘数、总吨位。

第七章渔船报废拆解、更新改造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的申请和审核

第五十三条

渔船更新改造补助资金的申请和审核,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由船舶所有人向其所在县级渔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提出补助资金申请。

(二)县级渔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补助申请表进行初核、汇总,并对渔船更新改造补助申请资格在醒目地方进行公示(不少于5 个工作日),以保证相关数据的真实可靠。 公示结束后,县级渔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根据补助标准进行测算统计,并于每年2 月底前将补助渔船统计、补助额度测算情况逐级报送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抄报省级审计部门。

(三)省级渔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县级相关部门报送的材料进行核查,以县为单位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测算。

(四)省级渔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3 月20 日前,以书面文件将本省(区、市)上年度渔船补助审核情况、相关任务完成、资金测算等上报农业部和财政部,抄送同级审计部门。

第五十四条

渔船报废拆解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补助由省级渔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当地渔船报废拆解和地方渔业规划情况提出补助资金申请,并按本办法第五十三条第四款的要求一并上报。

第五十五条

农业部收到各省(区、市)相关部门报送的材料后,结合渔船动态监管系统和日常调研情况,重点核查渔船动态变化情况,防止突破“双控”要求。 同时,结合全国减船、建船规划及任务完成情况,审核和测算渔船(含报废拆解)、渔业装备设施建设补助建议数, 于每年4 月10 日前函报财政部,同时抄送审计署。

第八章海船、内河船补助资金的下达和拨付

第五十六条

财政部根据各地上报的补助资金申请情况向有关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补助资金。 资金预拨文件同时抄送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有关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对各地市补助资金审核情况,将补助资金以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下达市级财政部门,并将资金下达文件抄送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市级财政部门应会同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放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发放前应经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核。 补助资金的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七条

市级财政部门应会同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资金发放情况报省级财政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查。 有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分别于每年3 月31 日前向交通运输部报送上年度补助资金发放情况,由交通运输部汇总后抄送财政部等有关部门。

市级交通运输部门应专卷保存船舶所有人提交的补助资金申请材料。

第五十八条

船舶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助政策实施到期后,由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对该项资金统一进行清算。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上报的资金清算申请,应先经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核。

对于新建海船,确已开工但在2017 年12 月31日前未完成船舶建造的,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中国船级社核查后、统一由交通运输部汇总后报财政部,资金清算日可延长至2020 年12 月31 日;对于新建内河示范船,确已开工但在2015 年12 月31 日前未完成船舶建造的, 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船舶检验机构核查后,统一由交通运输部汇总后报财政部,资金清算日可延长至2017 年12 月31 日。

第九章渔船报废拆解、更新改造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的下达和拨付

第五十九条

财政部根据农业部报送的上年度渔船(含报废拆解)、 渔业装备设施建设补助建议,结合年度预算安排,测算确定各省(区、市)上年度渔船(含报废拆解)、 渔业装备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及时下达相关省(区、市)财政部门。 资金下达文件同时抄送农业部、审计署、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六十条

各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渔业主管部门及时下拨补助资金。 补助资金的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一条

基层财政部门应会同同级渔业主管部门将资金发放情况报省级财政部门、渔业主管部门备查。 各省级渔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于每年3 月31 日前向农业部报送上年度补助资金发放情况,由农业部汇总后抄送财政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

基层渔业主管部门应专卷保存船舶所有人提交的补助资金申请材料。

第十章管理和监督

第六十二条

各相关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强化绩效管理,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对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和不定期抽查。

对申报情况不真实的地区和单位,中央财政将相应扣减或收回补助资金。 对违反规定, 截留、挪用、骗取补助资金的单位及个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补助资金的发放情况及时对外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加强对补助资金发放环节及资金清算环节的监督。

第十一章附则

第六十四条

有关省级财政部门可会同同级交通运输、渔业、船舶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备案。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商交通运输部、农业部进行解释。

第六十六条

篇4:船舶业务管理办法

本刊讯 记者获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将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渔业船舶登记办法》修订,增强了可操作性,做到既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渔船管理各项制度相衔接,又基本能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渔业船舶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渔业船舶登记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将渔船登记地由船舶所有人可在居住地和经营地就近选择,调整为在船舶所有人户籍所在地或企业注册地办理登记,同时要求省级登记机关应根据本行政区域渔业船舶管理实际确定有关登记机关的登记权限和船籍港,并对外公告。二是新增渔船船名核定内容,并将其作为渔船重要管理环节之一,同时对可申请渔船船名核定的情形、核定机关、申请程序、材料要求、办理时限及有效期限等进行了明确,有效促进其与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渔船检验、渔船登记和捕捞许可等环节的合理衔接。三是将渔船所有权登记和国籍登记“一并办理、互为条件”调整为“分别办理”,对于船舶所有人要求同时办理的,可以同时办理,并免予提交相同的材料。四是明确由渔业船舶所有人提出船舶所有权登记申请。对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法人共有的渔业船舶,由持股比例最大的共有人申请,对持股比例相同的,由约定的共有人一方申请,渔船登记机关核发的船舶所有权证书中记载的船舶所有人为申请人,同时在共有栏内注明渔船共有情况。五是明确渔业船舶必须申办国籍登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方可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获得航行的权利。同时规定经批准从事远洋渔业的渔船,需要加入他国国籍的,必须凭有关文件办理中止该船的中国国籍。六是将现行国内渔船“登记证书”和远洋渔船“国籍证书”合并为统一的“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在文本格式上予以区分不同的航行作业区域。七是新增了渔船光船租赁核发临时渔业船舶国籍证书,中国籍渔船以光船条件出租到境外的,渔船登记机关需征得农业部的同意,以及渔船所有权和国籍证书申请注销与强制注销,渔船登记证书无效等相关内容,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管理,还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渔船数据库和登记档案,提高渔船信息化管理水平等。

篇5:40 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以及船用产品检验(以下称“船舶检验”)工作的管理,提高船舶检验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以下称《船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内发{1998}67号)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要职责和人员编制的批复》(中编办{1998}4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船检条例》规定的各项船舶检验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称“中国海事局”)是依照本办法实施各项船舶检验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规则;监督管理船舶检验发证工作,审定船舶检验机构及验船人员资质并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法定检验授权,审批外国验船组织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并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以下称“船舶检验机构”),经中国海事局授权后方可行使船舶法定检验业务。

第五条船舶检验机构应对其分支机构实施有效管理,并对其开展的检验业务负责。

第二章船舶检验

第六条凡在或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船舶,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向船舶检验机构申 请下列法定检验:

(一)建造或者改建船舶时,申请建造检验;

(二)营运中的船舶,申请定期检验;

(三)初次在船船检验机构登记检验的现有船舶,申请初次检验;

(四)因发生事故影响船舶安全的,申请临时检验。

第七条凡新建、改建或申请初次检验的船舶,须由船舶检验机构按照中国政府加入的国际公约和/或中国海事局颁布的规范、规定、计算总吨位和净吨位,勘划载重线和核定乘客定额。第八条海上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下列法定检验:

(一)建造或者改建海上设计时,申请建造检验;

(二)使用中的海上设施,申请定期检验;

(三)因发生事故影响海上设施安全性能的,申请临时检验。

第九条在中国沿海水域从事钻探、开发作业的外国籍钻井船、移动工平台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下列检验:

(一)作业前检验;

(二)作业期间的定期检验。

第十条船舶使用的有关海上交通安全和防止水域污染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以下称“船用产品”)的制造厂,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船用产品检验。

船用产品的工厂认可、型式认可经船舶检验机构审查合格后,将审查情况和意见报中国海事局,经中国海事局批准后签发认可证书。船用产品的工厂认可、型式认可一经批准,除用于入级船舶的船用产品外,其他机构不得复重进行。

船用产品检验的范围、标准和程序等由中国海事局另行规定。

第十一条集装箱的所有人或者经由中国海事局另行规定。

(一)制造集装箱中,申请制造检验;

(二)使用中的集装箱,申请定期检验。

第十二条中国籍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必须向经中国海事局指事实上的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临时检验:

(一)因发生事故,影响船舶的适航性能的;

(二)改变船舶证书所限定的用途或者航区的;

(三)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证书失效的;

(四)海事管理机关责成检验的。

在中国水域的外国籍船舶,有前款

(一)、(四)项所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向中国海事局指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临时检验。

第十三条在中国沿海水域内的移动式平台、浮船坞和其他大型设施进行拖带航行,起拖前必须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拖航检验,并取得适拖证书。

第三章船舶检验机构

第十四条船船检验机构从事船舶法定检验,必须取得中国海事局的船舶法定检验授权,并按照中国海事局的授权范围执行船舶法定检验业务。

第十五条凡从事船舶图纸审查、船舶及产品检验并签署审查意见或签发相应检验证书的船舶检验机构,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并向中国海事局申请资质认可。经认可合格者由中国海事局颁发“船舶法定检验机构资质认可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证书到期如该机构继续从事船舶法定检验业务,应在证书到期之日前三个月向中国海事局申请资质复核。有关船舶检验机构资质认可与管理办法由中国海事局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取得资质认可证书的船舶检验机构应接受中国海事局的不定期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中国海事局可视情节提出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或取消对该机构的法定检验授权:

(一)未按规定的程序和项目执行审图和现场检验,错检、漏检情节严重的;

(二)所签发的证书及检验报告、记录与实船不符的;

(三)未经请示批准,擅自降低规范要求或改变怍费标准的;

(四)在检验发证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五)由于人员、设备、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检验质量的;

(六)显失独立、公正或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规定的。

第十七条外国验船机构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按交通部《外国船舶检验机构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1992年交通部令第33号)进行管理。

第四章船舶检验人员

第十八条从事船舶检验(包括图纸审查、船用产品及集装箱检验)的人员(下称“验船人员”)须具备相应的适任条件,并经中国海事局考试及资格审查合格,取得中国海事局颁发的适任证书。第二十条验船人员适任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证书到期之日前六个月内,验船人员应参加中国海事局组织的资格复核,复核合格者由中国海事局办理证书延期。

第二十一条验船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中国海事局可视情节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吊销适任证书处分:

(一)未按规定的程序和项目执行审图、现场检验,错检、漏检情节严重者;

(二)违反验船人员的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在检验发证过程中有弄虚作行为的;

(四)超越持证书范围开展检验业务的。

第二十二条有关验船人员考试发证及任职规则由中国海事局另行制定。

第五章规范的制定、解释和免除

第二十三条船舶法定检验的技术规范、规则和标准由中国海事局统一制定,经交通部批准后颁布实施,并由中国海事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船舶检验机构在实施船舶法定检验时,应严格执行中国海事局制定的法定检验技术规范、规则和标准,因特殊情况需要免除或放宽的,应报中国海事局批准。

第六章法定检验证书、报告和记录

第二十五条国内航行船舶检验证书、报告和记录格式由中国海事局统一制式。

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法定检验证书格式,由中国船级社按中国政府接受的国际公约要求设计,报中国海事局核准;报告和记录格式报中国海事局备案。

第二十六条船舶检验机构应按中国海事局的要示填写检验证书、报告和记录,并按规定的程序签发。

第二十七条船舶检验机构应建立签发船检证书、报告和记录的复审制度,确保船检证书、报告和记录的准确性,并对证书、报告和记录的各项数据负责。

第七章检验登记

第二十八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船舶必须由船籍港所在地的船舶检验机构受理检验登记,并按中国海事局颁布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或其他相关规定提交必要的图纸资料。第二十九条受理船舶检验登记的机构负责:

(一)按照中国海事局的规定,保管登记船舶的检验的技术档案资料并接受其查询;

(二)对船舶的检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三)中国海事局规定的其他与检验登记有关的工作。

第三十条船舶在检验登记前应取得检验登记号。登记号由受理登记的船舶检验机构按中国海事局的规定授予,并定期向中国海事局报备。船舶检验登记号的管理办法由中国海事局制定。

第三十一条船舶在船舶检验机构之间由一个机构转到另一个机构,应重新办理检验登记,原登记机构负责将全部图纸资料转交新登记机构。

第三十二条船舶报废或改变船舶检验登记机构,原登记的船舶检验机构应将其注销,并报中国海事局备案。

第三十三条船舶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向其船舶检验登记机构或该机构的分支机构申请检验,如船舶不能回船舶检验登记机构或其分支机构所在港口检验,根据其要求,船舶检验登记机构接到申请后可委托船舶营运地的船舶检验机构检验,营运地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后应将船舶检验的技术资料转交船船检验登记机构。

第三十四条新建或进厂改建船舶其所人或经营人应向建造或者发行地船舶机检机构申请建造验。如果船舶不在当地船舶检验机构检验登记,执行船检的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后应填写检验报告和记录,签发不超过一个月的短期证书并将船检技术资料通过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转交船舶检验登记机构,由船舶检验登记机构签发长期证书。

第八章检验管理

第三十五条船舶检验机构实施法定检验,按规定的标准收取费用。

第三十六条如果对船舶检验机检验结论持异议,可以向其上一级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复验,上一级船舶检验机构应在接到复验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答复;对复验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向中国海事局提出再复验,由中国海事局组织技术专家组进行检验、评议并作出最终结论。中国海事局在接到复验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

第三十七条验船人员或船舶检验机构在执行检验过程中应秉公办事,如果当事人认为验船人员或船舶检验机构在检验发证过程中有不正当行为,可以向验船人员所在船舶检验机构或上一级船舶检验机构投拆,也可直接向中国海事局投诉。

第九章其他

第三十八条凡从事船舶、海上设施、船用产品、船用货物集装箱焊接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由船舶检验机构认可的焊工考试机构按照中国海事局制订或认可的《焊工考试规则》所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焊工合格证书》,方可按证书中规定类别施焊。

第四十条凡从事船舶救生筏检修,船体测厚,船舶消防设备维修检测以及从事船舶其他检测工作的机构必须经中国海事局审批,并取得中国海事局颁发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开展相应的业务,有关管理办法由中国海事局制订。

第十章附则

篇6:船舶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建设管理工作和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金使用安全、提高使用效益,规范船舶建设工作程序,保证船舶建造质量,根据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颁发的船舶建设相关规定、文件,结合海事系统船舶建设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部或部分利用国家预算内资金、专项资金以及其它财政性资金投资的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建设管理。

第三条 船舶建设管理是指从船舶可行性研究开始到后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分为前期工作管理、招标与采购管理、建造管理、后评价管理。

船舶建设项目分为建造项目和购置项目两类。建造项目是指根据业务需求专门设计建造的船舶,包括新型船建造和定型船建造两类;船舶购置项目是指从市场直接采购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成熟船舶产品。

第四条 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建设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以下简称“部局”)负责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建设的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支持系统船舶购置 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编制上报本系统船舶发展五年规划和船舶购置建议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监督检查系统内各单位计划的执行;负责组织系统内新型船舶的研发以及投资总概算超过1000万元的船舶建设项目的集中管理工作。

各直属海事局(以下简称各局)负责本单位船舶建设的管理工作,编制上报船舶发展五年规划和计划,组织本单位船舶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

第二章 规划及计划管理

第五条 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发展五年规划和计划,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编制原则。

第六条 各局应根据中国海事工作发展纲要和直属海事系统总体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本局船舶发展五年规划并上报,部局据此综合平衡并编制直属海事系统的船舶发展五年规划。规划一经确定,各局不得随意调整项目,若有应急项目或确需调整的项目应报部局审批。

第七条 船舶发展五年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本单位上一规划期的执行情况、本规划期内船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船型、建设数量和资金框算等。

第八条 各局计划应根据直属海事系统船舶发展五年规划、在建项目实施情况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编制,按照部局规定的编报格式于每年六月底前将下一年计划报 部局。部局根据资金落实情况,分轻重缓急安排计划。

第九条 列入部局计划的条件是:

(一)列入船舶发展五年规划中的船舶;

(二)船舶建设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其中新型船舶已经完成方案设计审查。

第十条 部局船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是计划安排的基础数据,在建、新建、报废、调出(入)等船舶信息应及时在部局计划基建管理信息系统上更新。

第三章 前期工作管理

第十一条 新型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分为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三个阶段;定型船建造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可直接进行设计图纸复核和建造的相关工作;船舶购置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可进行采购。

第十二条 各局应对船舶建造(购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技术设计进行内部审查,根据内审意见修改后上报部局。由部局按照审批权限负责组织审查和审批。

可研报告是项目立项的送审文件,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是开展方案设计和申请计划的依据。

方案设计是项目实施的送审文件,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是安排计划以及建设资金拨付的依据。方案设计不得随意变更工可批复的内容。技术设计是船舶建造的依据。技术设计依据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和方案设计审查批复文件进行设计,不得随意变更批复的内容。

第十三条 船舶发展五年规划确定的船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由各局应根据发展需求逐年开展,可研报告应按照《交通支持系统船舶建造(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编制,在计划的上一年四月底前上报部局。

定型船建设应以复用图纸为主,原则上不得做重大修改,修改设计原则上仍委托原设计单位。若需进行重大修改,如对标准船型主尺度、作业能力、航速调整超过3%,或船舶功能、作业方式、推进方式、线型、总布置等发生变化的,应按照新船型建造要求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四条 新型船舶的可研报告批复后,由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规定选定船舶设计单位,签订船舶设计合同,并开展方案设计。设计合同参照《海事系统船舶设计合同样本》(见附件一—)编制。

第四章 招标与采购管理

第十五条 船舶建设过程中,在工可编制、设计、建造、设备采购、服务等环节应按照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规定进行招标和采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的正常进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各 方应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

第十六条 船舶建设项目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应采用招标方式:

(一)单船预估价格达到2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

(二)重要设备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

(三)设计费或服务费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

(四)国家或交通运输部另有规定的。

单船预估价格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鼓励将若干艘同型船联合打包招标。

第十七条 海事系统船舶建设招标投标实行报备、报审制度。招标方案、招标文件、评标报告应按照有关要求报部局审核、备案。

第十八条 海事系统船舶建设招标由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建设单位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第十九条 船舶建造招标的招标文件由建设单位组织招标代理机构和设计单位编制,并将编制完成的招标文件报部局审查。建设单位根据审查意见组织修改完善后,招标文件上报部局备案,并由招标代理机构按照规定发布招标公告,组织进行开标、评标等工作。第二十条 在进行船舶建设招标投标活动时,招标人应按照《关于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行廉政合同的通知》(交监察发(2000)516号)精神,对通知要求的《廉政合同样本》事先明示,与招标文件一起提供给潜在的投标人,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有关要求。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在完成评标工作15工作日内将评标报告和投资总概算报部局备案和审批。

第二十二条 船舶建设项目投资总概算批复后,招标代理机构应及时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第五章 建造管理

第二十三条 船舶建造管理是指从签订船舶建造合同开始到档案归档的管理过程,包括合同签订、监造、检验与试验验收、完工交船、固定资产入账、档案归档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根据概算批复、中标通知书、招投标文件的要求,与中标人进行商务谈判,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与中标人签订船舶建造合同。船舶建造合同一般应为固定价格合同,船舶建造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报部局备案。船舶建造合同以《交通部直属航运支持保障系统非经营性资金船舶建造合同样本》为参考样本。

第二十五条 对于可能影响船舶建造周期的进口设备,工可报告批复后,在设备技术条件确定的前提下,可按照规定进 行招标采购,签订采购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报部局备案。

第二十六条 船舶开工后,建设单位应适时派遣监造组驻厂监造,指定首席代表,对建造质量、进度、合同执行等方面进行管理。

第二十七条 船舶建造应按图施工,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如确有必要,凡涉及到影响船舶结构、性能的变更项目,需经过设计单位、船舶检验部门、建设单位的认可;凡涉及到对造价产生影响的变更项目,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八条 船舶及设备的试验验收是船舶建造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严格监督把关。

第二十九条 船舶建造完工,经各项试验验收合格,取得检验机构颁发的相关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与承建单位签署船舶交接文件,完成船舶交接工作。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应在船舶交接后2个月内与承建单位完成结算工作,无特殊原因不得突破项目总概算。

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在船舶交接后6个月内完成决算审计和固定资产入账手续,在其后1个月内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完成船舶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第三十二条 船舶建设项目的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完成后将船舶建设项目验收备案表(见附件二)报部局备案,并完成档案归档。

第六章 后评价管理

第三十三条 新型船舶在建造完成后应进行后评价工作。船舶后评价工作是新型船舶定型的主要依据,完成首制船的后评价后,方可进行批量建造。

第三十四条 船舶后评价工作应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船舶建设决策、实施过程、技术性能、使用效果以及目标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为后续船舶定型和同类型船舶建造的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第三十五条 首制船自交船之日起,整船经6个月以上使用或主机运行300小时以上即可进行后评价;后评价工作应自首制船交船之日起1年内完成。

第三十六条 船舶后评价审查由船舶工可批复单位组织进行。船舶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收集资料,做好后评价的准备工作,并委托第三方独立机构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后评价报告编制工作,后评价报告内审后报部局。

第三十七条 首制船经后评价后,进行定型建造的,应按照审查部门印发的后评价会议纪要要求,完成定型修改。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船舶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实行各负其责、同级监督和分级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三十九条 各级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对船舶建设项目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 各单位、各级主管部门及个人应当主动接受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积极支持与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四十一条 部局将不定期组织在建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期工作程序、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程序、廉政合同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合同执行情况、船舶建造质量、档案资料等方面。

第四十二条 为加强船舶建设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船舶建设项目实行年报和重要节点报告制度。年报根据统计部门的要求填报。船舶建造过程中开工、大合拢、下水、试航、交船和验收等重要节点都要及时上报。

第四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按照交通部《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廉政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以及《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行廉政合同的通知》要求,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廉政合同》,并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各局应根据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船舶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利用其他资金或单位自筹资金的建设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利用部局投资的地方海事局建设项目亦参照本办法执行。

上一篇:《安妮日记》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下一篇:简简单单的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