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脚内侧传球》的教学反思

2024-06-02

五年级《脚内侧传球》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

篇1:五年级《脚内侧传球》的教学反思

我所教授的是七年级人教版第三章教学内容———脚内侧传球,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在运动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年级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还很低,对足球知识了解很少,采用这样简单一点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自信心。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发现了很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不足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次序不明显,先练什么后练什么,不是很清楚,练习的随意性比较大,小组长在练习中起到的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平时对小组长的培养还不够,没有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展示交流过程中,动作掌握不好的同学很少展示,对自己没有信心,他们有很多值得我们讨论学习的地方,以后要多鼓励他们进行展示。

总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基本按设计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兴趣比较高,我感觉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有利于我今后的教学。

篇2:五年级《脚内侧传球》的教学反思

11月10日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讲了一节五年级的足球课。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因此,选择了一节《脚内侧传球》的复习课来进行教学。

在课的准备部分选择了慢跑结合专门性练习及足球操,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解示范过程中都比较顺利,但在学生的分组练习时却出现了情况,一个男生肚子疼,于是他就停止了练习蹲在了哪。我看到后马上走过去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老师我肚子疼。”我问他:“你能坚持吗?。他点点头。我就开始继续组织练习。过来一会儿,和那个肚子疼一起练习的小同伴大声的喊:”老师他肚子疼,没人和我练。“我当时有些恼火,可看到了孩子痛苦的表情,就让他到一边休息。将他的同伴安排在了另一个小组进行练习。课堂中真是什么情况都会出现的,随时都对老师的机制进行着考验。就像这次我真没想到会在教学的竞赛课中出现这样的情况,还好这次我没有慌乱,顺利的把这节课讲完了。

篇3:五年级《脚内侧传球》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一) 设计的理念

遵循《课标》理念, 追求“公开课”的常态化, 合理利用小足球开展多种学练活动, 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动作方法, 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旨在通过教学的有效推进, 使学生学有目标, 练有进步;实现“团结合作, 人人进步”的课堂理念。

(二) 教材的选择

季浏教授曾提出, 运动技能的选择主要有三个依据, 一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二是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联系, 三是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脚内侧传球”作为小足球单元教学中的基础动作技能之一, 是区别于正规的足球脚内侧传球的。旨在创设轻松愉快、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 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在“体验式”、“信任式”的学练中感受传球的快乐, 力求学会“脚内侧传球”动作, 能够学会合作, 找到自信。

(三) 学情的分析

我校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足球运动基础, 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且活泼好动, 敢于挑战新的活动内容, 少数因体质单簿或肥胖, 基本活动能力较差, 但他们团队意识比较强烈, 有一定互助合作的观念, 对足球的教学兴趣深厚且充满期待, 有利于组织教学的实施。

(四) 过程的预设

1. 身体总动员——热身运动:

创设“信号球”、“照镜子”、“钟点球”、“找朋友”等游戏情景, 激发学生对小足球兴趣, 为主教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

2. 快乐体验——合作学习:

以“快乐足球”为主线, 通过教师启发式教学, 理解动作要领,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学练, 基本掌握动作方法。尝试从“丁字步”法→踢定位球→两人一组练习→运球射门练习,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在课堂实践中还通过观察 (老师或他人的动作, 了解动作过程) →体验 (定位球、活动球, 挑战自我) →比较 (自己和同伴的动作差异) →领悟 (动作的要领) →超越 (争做小射手) , 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练习空间。游戏“争当小明星”, 既发展了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足球的魅力。

3. 快乐放松——恢复身心:

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拉伸肌肉, 放松心情, 通过大脑回放学练过程、游戏情景, 为自己在课中的表现亮分, 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反思

(一) 教学方法的反思

1. 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方法:“以生为本”不能空谈

2. 要依据教师特点选择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用受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个性特点影响。不同性格的教师, 呈现教学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是活泼的、内向的、沉稳的还是幽默的, 实践中我们应以自己独有的特性选择教学方法, 通过我们的自身形象、语言、肢体等来演绎好方法, 而且可以着重运用某些方法。如, 本节课就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动作, 在教学中还引入“红太狼”的角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课中在熟悉球性这样描述:“看老师, 滚一滚这只球, 滚一滚, 好像球儿给你脚底做按摩对不对?”、“我是红太狼, 踢给我 (教师跳起来向学生招手) , 我要把你们的爱心带回家, 你们愿不愿意?好, 祝贺你们!大拇指奖给你们。”

3. 依据教学环境、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择方法:

对于足球教材, 最根本的就是有球没球、有多少球、有什么样的场地等问题;但无论条件如何, 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 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如, 在学练过程中对“脚内侧”的认识, 通过“盘踢球”的练习, 将脚内侧“小标贴” (常态课中, 脚内侧“小标贴”可事先让学生用粉笔画个圆圈替代) 当作笑脸亲小足球, 踢球过程中能“用力亲到足球”等方法, 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动作, 体验动作。有人也许会说, 你这节课人手一球, 这样好的条件谁不会上, 可没有足球, 我们可以创造条件, 如:用纸球替代足球, 组织学生利用雨天室内课或在家动手制作, 给学生创造感受“足球”的机会, 这样, 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的足球梦有实现的可能。而面对不同的学生 (借班上课) , 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作出调节。如:游戏“找朋友”在本校做, 学生有一定的足球运动基础, 学生兴奋, 有自信, 带球活动范围大, 效果明显。借班上课的学生不一定有足球运动基础, 带球活动比较小心, 范围小。因此, 教师的语言把握、现场调控也要及时跟进, 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 教学特色的反思

1. 整体性的游戏运用:

充分利用小足球创设多种游戏, 体现人球合一的教学情境, 使学练更有趣、更实效。如, 在准备部分中创设“照镜子”小游戏, 替代了平时的徒手操。初次执教, 动作创编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 做到既简单易学, 又富有童趣, 效果较好。再次执教时, 主教材中“丁字步”等教学法的运用, 反过来对“照镜子”游戏有了新的启示,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在兴奋、紧张的过程中感受所要学的动作。于是, 笔者针对主教材重新设计了照镜子动作, 从上肢到下肢、从动作的快与慢、从标准的体操动作到模仿小动物的形象、从动作迁移 (为主教材学习所用的辅助动作如:钟摆动作、丁字步站位的芭蕾手位、踢毽子、站立式起跑动作等) 到腿部各关节的活动, 动作编排新颖、有趣, 学生学得投入、开心,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准备活动。

2. 针对性的讲解与示范:

说到讲解与示范, 大家一定会想到两个词:精炼与规范。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并能学会“脚内侧传球”动作, 并不是容易之事。在组内研讨的过程中, 在和足球教练的交流中, 笔者通过口诀和“丁字步”法来解决认知的问题。如, 以右脚传球为例, 动作要领口诀的第一稿:左侧一球支撑点, 膝盖脚踝向外展, 脚尖向上稍稍翘, 脚腕绷紧击球中, 踢完髋腿向前送。第二稿:足球在地上, 左脚在旁边, 快速甩小腿, 脚尖向上翘, 瞄准球后部, 用力踢出去。第三稿:左脚-左脚来支撑, 膝盖稍弯曲, 脚尖对前方, 离球约一脚;右脚-右脚传球时, 大腿向外翻, 脚尖向上翘, 踢球于中部, 传球方向正。第三稿中, “对”原来用的是“向”, “于”原来用的是“踢”。不难看出, 口诀的数次修改, 都是向着小学生的认知点靠近, 靠近, 再靠近。“丁字步”法的运用降低了技术动作要求,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学生通过看示范动作→“丁字步”站位找传球方向→“丁字步”钟摆动作练习→固定球练习→传球练习→传球射门游戏, 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中, 教师结合形象的语言和示范, 使每一步都自然理成。

3. 互动性的激励语言:

教师就是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 针对课堂中因为学生走神、转换练习场景、纪律提示、队伍调动等, 恰到好处的运用互动性的语言, 比如, 说停——就停, 提问——回答等等, 这样就能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爱听表扬是孩子的天性, 好孩子是夸出来, 这些话我们不陌生。教师要舍得语言投资。笔者针对不同练习, 从集体到小组, 再从小组到个体,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肯定他们的进步。比如, “老师奖励你们每人一个大拇指。”——“谢谢老师大拇指!”、“顶呱呱送给你!”、红队的5号做得真棒!等等。课中, 互动声音响亮、师生精神饱满, 这就充分说明了有效运用互动性的激励语言的作用。

(三) 存在问题的反思

小足球教学和其它球类教学一样, 教学中可以看得出学生对球的喜爱, 但教学中我们有时很无奈或没有底。一是器材问题。球类器材不足是普遍现象, 前面我们说, 足球不够可以用纸球替代, 但纸球和真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水平一学生用纸球可以, 水平二、三的学生再用纸球就明显不过瘾, 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部分教师对怎样教好球类教材钻研得不够, 觉得自己学的东西足够教小学生了, 成人化的教学现象比较严重, 特别是球类运动还不擅长的老师, 如何教会、教好就更是个问题了。三是如何根据不同水平段的学生,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 让一线教师能“用”得着, “用”得好。

作者简介:

俞向阳, 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 盐城市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篇4:五年级《脚内侧传球》的教学反思

课题概念界定:毽球是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而且对活动的场地要求不高,充分解决了学生课间活动所需要的大场地问题。掌握这一技能,不但能使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灵敏性及柔韧性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还对学生主动参与运动起到积极作用,达到增强体质、提高体能的目的,促进从小养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好习惯。

一、研究目标

1.能在6~8节的单元教学中,使二年级学生快速掌握单脚内侧踢毽子的方法和技能,在体质健康标准测量中及格率达到95%以上,优秀率达到20%以上。

2.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低年级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灵敏性及柔韧性等综合素质。

二、研究内容

1.熟悉毽球,了解不同毽球在活动中的特点。

2.知道踢毽球的部位以及踝关节内侧部位踢毽子的方法。

3.能单脚内侧连贯踢,并能保持比较正确的身体姿势。

三、研究时间

2009.9-2009.12

四、研究方法

1.分解教学法、示范法、反复练习法、计数、定时练习等。

2.30秒踢毽子实验前与实验后成绩对比法。

五、研究过程

1.仔细观察,初步了解踢毽球方法

教师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示范,使学生了解踢毽球的技术方法,一腿站立支撑,另一腿屈膝外展,向内向上摆小腿,用踝关节内侧踢毽,等毽子落到膝盖以下的位置时,抬脚再次踢起,可以单脚持续踢。

2.分散尝试,熟悉踝关节内侧的击球部位

学生自我尝试练习,对踢毽球技术方法形成初步概念,知道用踝关节内侧踢毽球的击毽球部位。对有些不能及时掌握这一击球部位的学生,我在教学中采用一根细线,先记在毽球上,左手提线,固定毽球,然后请学生练习击球的部位,练习中也可以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一名学生固定,另一名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固定击球对掌握击球部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学生能快速懂得击球部位。

3.集中练习,一抛一踢一接

在学生掌握击球部位的基础上,不能急于让学生进行连贯的踢毽球练习,而是要先进行一抛一踢一接的训练,就是先右手持毽球,向上抛起一定的高点,一般抛到腰至胸口之间的高点为好,过高过低对击球时间都难把握,过高很容易踢不中毽球,造成判断失误,踢毽球部位不准的情况。过低容易抬脚不及时,用力过大,踢飞毽球等。进行一抛一踢一接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踢毽球技术动作,每一次抛毽球,踢毽球,接毽球,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抛毽球方法,击球的部位,接好毽球再进行下一次的练习,如此反复练习,学生自然就形成了踢毽球的正确方法。

4.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

在掌握一抛一踢一接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练习一抛二踢一接,一抛三踢一接。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能很有效提高学生对毽球的控制,时间长了,自然就能连续进行踢。练习中我们还通过计时练习法,一分钟看谁踢的多,50秒看谁踢的多,40秒看谁踢的多。这样学生不但能连续踢而且在踢毽的速度上也有所进步。同时在练习中我们还运用游戏的方法,二人对踢,多人对踢,让学生学在其中,练在其中,乐在其中。通过这样反复交替的练习,学生对踢毽技术就能慢慢提高和掌握。

六、统计与分析

二年级男女生学习踢毽子前后的成绩等第进行的统计

从统计二年级男女学生学习前后期半分钟踢毽等第人数中可以看出,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学生从不及格到及格的提高幅度是最大的,从104人减到9人,进步幅度达到总人数的62.1%;及格到良好提高了14%;良好到优秀提高了12%。女生的进步幅度大于男生,可能是考核标准男生大于女生的原因(女生9个及格,男生15个及格),从半分钟的完成个数上,男女生差别不是很明显。

七、结论及建议

1.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也基本接近当初制定的目标,如果能多加练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踢毽子时的心理注意度,不要太紧张。太紧张,腿会僵硬,而太放松,也踢不好,你要在自己踢时找好这个度,既集中了精力,又得到放松,这样方便以后做其他动作。

3.每天都得踢,长时间踢毽子会形成一种感觉,这有利于你控制毽子,不要急于求成,熟能生巧,讲究坚持、用心,功到自然成。

篇5:足球脚内侧传球课后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我的引导下进入徒手操活动,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为主教材打下基础,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复习了上一节学习的内容,加强了学生的运球技术,并设置了障碍运球,让学生体验,用自己的好方法过障碍。发现好的动作,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脚内侧传球。在我做示范时,我提出问题,让每一对学生观察我的每一个动作,小组讨论并回答,同学们观察的都比较认真,这样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脚内侧传球是足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动作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我采用:

1、"模仿练习,先是无球的模仿练习。

2、接着是固定球的练习。体会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的摆动方法。但是有些学生对动作的完整概念往往不能理解,这就导致不同错误的发生。如:踢球腿的膝盖和脚尖外转不够,踝关节放松,脚尖没有翘起;身体不会协调用力;脚型控制不好等等,鉴于这些错误的发生。

3、我让学生两人一组,相互对照进行踢球练习。并且踢球力量不要过猛,主要体会支撑脚的站位和摆动腿的摆动动作。采用这些方法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对学生的要求,不应过急,练习应循序渐进,打牢基本功,才会取得技术方面的更加进步。我还进行了分层教学,技术不好的进行两人传球,有3米的距离增加到5-6米的距离练习,也可以两人之间加一个球门(小垫子当球门)了练习,如果这两项练习的都比较好了还可以运球绕标志杆射门练习,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发展了学生的自信心。

篇6:脚内侧传球教案

始 部

分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检查服装

4、安排见习生。

一、组织:四列横队站

二、教法:教师在队列前进行口述

三、要求:声音洪亮

四、安全性教育

组织: ×××××××

×××××××

×××××××

×××××××

二、要求:快、静、齐 2 分 钟

分分 钟

一、绕场地慢跑热身约 400米。

二、武术健身操(4ⅹ8拍)

三、柔韧性练习(4ⅹ8拍)

1、活动手腕脚腕运动

2、正压腿运动

3、侧压腿

一、组织:

指挥带领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操场跑一圈,回到原地

组织:四列横队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二、教法: 讲解与示范

三、要求:

1、活动各个关节

2、动作规范

3、体会动作,动作一致

组织:成两路纵队绕操场跑

二、要求:队伍整齐,微出汗。

组织: ×××××××

×××××××

×××××××

×××××××

基 本 部 分

分 钟

一、踢球的5个技术环节

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脚击球、随前动作。

助跑:指运动员踢球前的几步跑动。

支撑脚的站位:简单说就是指支撑脚与球的关系,包含位置、指向等。摆腿:指踢球腿击球前的摆动过程。

脚击球:是踢球技术的核心,是决定出球质量的关键。包含击球部位、击球时间和击球动作等因素。随前动作:指踢球腿击球后的一段随球摆动过程。

二、脚内侧踢定位球

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膝关节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关节外展,脚尖稍翘,以脚内侧对准来球,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

三、脚内侧踢地滚球(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修)考虑来球的速度方向以及摆腿的时间,来确定支撑脚的选位,保证踢球腿能顺利地摆踢发力。

一、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教师在队伍中间。

二、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垫球的动作,让学生了解脚内侧踢球的重点、难点及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分步练习,体会动作的协调自然

3、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过程:

1、无球模仿练习要求:初步体会动作感受,确立击球脚型和踢球摆方式。

2、踢固定球练习

采用一人把球踩在脚下,另外一个人用脚的内侧踢球,感受脚的触球部位。

3、踢定位球练习要求: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触击球的动作体会。

一、组织:

×××××××××

×××××××××

×××××××××

×××××××××

二、学练法:

(1)方法:成体操队形练习踢球动作。在教师的口令下集体无球模仿练习。

(2)方法:两人面对面成一组,一人踩球,另外一人用脚内侧踢球,有球练习。

(3)方法:两人面对面相距三到四米,一个人踢,一个人接

(4)方法:两人面对面相距三到四米,两个人对踢分 钟

程序与时间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与学练法

练习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 钟

二、游戏

游戏目的:让学生体会脚内侧触球的部位,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配合,团结合作能力。

游戏方法:分四路人数相等的纵队进行3组比赛,每组的排头带球从起点开始,用脚内侧踢球,绕过障碍物或终点线后迅速返回,交给自己的队友,第二个人重复排头的,依此类推。最先完成的一组为胜组(男生和男生比女生和女生比)。

一、组织:把学生分成 四队,每一队为一个单位

二、教法:

1、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的方法

2、宣布游戏规则与奖惩

3、及时总结评价

三、奖惩:失败一组全队手撑地1分钟,女生40秒,三局两胜制。

一、组织

×××××

×××××

×××××

×××××

二、学练法:

认真理解游戏,依据游戏规则和方法进行游戏。

二、要求: 认真游戏,积极参与,开心游戏。分 钟

结 束 部 分分 钟

1、教师带领学生原地放松

2、集合队伍,进行课后小结

3、宣布下节课内容及课外练习内容

4、教师安排学生收拾器材

5、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小结:

1、学生的掌握情况。

2、纪律及出现的问题。

作业:有时间多练习,多做无球的踢球动作

一、组织:全班集体进行

二、教法:教师讲解要领

三、要求:声音洪亮

一、组织: ×××××××

×××××××

×××××××

×××××××

二、学练法:跟老师一起做

篇7:五年级《脚内侧传球》的教学反思

一、运动技能教学及其地位

《课标》明确提出课程的性质, 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 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它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 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 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这充分说明新课程不是不要运动技能, 而是给运动技能的传授以更大的空间和重要的地位。因此, 在运动技能的学习层面上, 一方面要认识到它对实现其它课程目标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又要克服以往的技术教学的“繁、细、难、偏”, 要把技能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些都为重视运动技能教学提供依据和政策支撑。

二、运用“简约”理念实施运动技能教学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要防止运动技能越教越细, 教学内容越教越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关键是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要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 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简约”体育就是大胆有效的实践探索。

“简约”体育是指基于新课程理念和对课改现状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发展性课程概念, 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内涵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体地说, 基于有效组织形式, 探索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发展性。“尚简求实”是其精髓, 崇尚“三简” (简洁实用、简要有效、简练有趣) , 追求“三动” (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 , 积极倡导“简约”体育。结合水平教学, 形成目标简约、内容简约、方法简约、评价简约等课程系列, 通过专项活动和专场展示加以推进, 有计划举办名师示范课、青蓝互动课、青年教师成长汇报课、训练指导课等活动, 确保课程有效实施。结合俞向阳老师的课例, 运用“简约”体育的理念, 实施运动技能教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环节简约:传统创新要兼顾, 实用简化莫贪多

1. 简化环节:

简化环节应思路清晰, 过程简洁, 目标明确, 扣紧“主线”。所谓“主线”, 也就是教学的重点和主干脉络, 它是课堂教学的“魂”, 是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根基。体育课堂教学要走向简约, 有一条清晰的“线路”是前提和保证。俞老师执教的公开课以“快乐足球”为主线, 通过教师启发式教学, 理解动作要领,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学练, 基本掌握动作方法。尝试从“丁字步”法→踢定位球→两人一组练习→运球射门练习,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2. 有效设计:

运动技能的形成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来保证。就课堂练习的设计而言, 教师应明确练习目标, 将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 既安排适量的内容, 又注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

3. 简而不空:

课堂设计简约一些, 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 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 用简洁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 教学方法简约:教学本有法, 简便乃得法

1. 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中尽可能选用省时又有效的方法。教学方法的应用与选择, 对于目标的达成影响很大。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又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要便于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在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 要教给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方法, 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 努力追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和谐统一,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俞老师的课堂上, 她选择应用了观察、体验、比较、示范、讲解等方法, 留给学生较大的发展空间。

2. 尊重差异, 分层教学:

新课程重视运动技能学习, 更重视学生的健康发展, 但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体育教师要树立“差异也是资源”的理念, 高度重视并充分挖掘和利用其积极因素, 因势利导,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既要重视运动技能在相应的水平阶段学到什么程度, 又要关注同一水平阶段, 甚至更加关注班级学生的差异水平, 提出不同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 整合差异资源实施运动技能教学, 更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第一, 所有组学习同一内容, 但进度由各组自己掌握。如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踢定位球模仿练习, 每人累计10次, 至少保证6次触球部位正确;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短距离对传球练习每人累计20次, 至少保证12次传球成功。达标的组就有较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可以选择练习内容, 也可以玩自编的游戏。不能达标的组规定的时间练习规定的内容, 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 甚至没有。

第二, 不同的组练习不同难度的内容。学习如登山一样。设置不同的难度小组, 在一个小组完成了一个较低难度后, 就可以进行较高难度的练习。激发更多的组, 所有的学生向更高目标自觉攀登。俞老师的课由低到高设置为:原地熟悉球性——原地踢定位球——两人一组短距离传球——分组竞赛等。

第三, 组际间要进行互动互助。让做得好的组进行展示, 增强荣誉感, 让学生增强对成功的体验;还要让做得好的组的成员做“小老师”分散到各组中去指导, 指导别人的过程, 既是帮助别人的过程, 也是自身提高的过程, 更是团结互助的过程。这样, 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间、组际间的差异资源, 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 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课堂效益的目的。

最后, 还要强调运动技能教学难度要适中。对学优生或特长生可以将下一个水平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性目标, 或鼓励他们课外加强练习, 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对于学困生, 要树立“跳一跳, 摘得到”的理念, 通过适当降低难度、确立合适的目标、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指导等途径, 使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在纵向维度上逐步提高的同时, 收获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3. 游戏化教学:

依据对新课标的理解, 笔者认为, 游戏化教学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最后还是丰富的内容资源。为此, 在开发和利用游戏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 要确定体育教学的具体要求:

第一是适合。教师需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安排游戏教学, 要根据具体内容、课时、具体教学对象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坚决杜绝为“游戏”而游戏的情况发生。第二是合理。合理即尊重规律。要根据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和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安排对应的游戏。第三是适度。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适当的增加一些体育游戏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深受孩子们喜欢, 教学效果较为显著。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朋友, 俞老师设计了很多有趣有效的小游戏, 如草莓、香蕉、哈密瓜、叫号拿球、照镜子等,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其他水平的体育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学情, 去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 安排适量的游戏。一堂课中到底安排几个游戏, 要因具体课型、课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具体学情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区别对待。不能太多, 也不能太少, 关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较高的达成度和与主教材较强的关联性。

在开发和利用游戏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还要确定开发和利用游戏进行运动技能教学的基本形式:第一种是主教材+主教材游戏;第二种是主教材游戏+主教材;第三种游戏贯穿始终。

前两种方式容易理解, 容易把握, 容易推广, 适合小学各年级。然而, 随着年级增高, 效果就不明显。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游戏的兴趣也逐渐泛化, 在教学中对教师设计的程序逐渐失去兴趣, 因此游戏化成分就逐渐减少。第三种是一个典型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依托情景、故事的展开, 操作起来比前两种要困难, 但是应用恰当, 多维目标的达成效果明显高于前两种, 更多适用于水平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俞老师设计的“照镜子”小游戏是创新之一, 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它集教师的镜面示范、课堂气氛的营造和准备活动的创新于一身, 既发展了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反应能力, 又增强了准备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教学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趣性, 特别对于借班上课来说, 学生对老师充满好奇和期待, 老师做什么学生跟着做什么, 学生感觉特好玩。教师通过速度改变、难度改变、口令改变等小手段, 更加激发学生参与激情;二是有效性, 俞老师非常用心地内在逻辑地通过模仿动作科学安排了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特别巧妙地把踢毽子、丁字步等动作融入进去, 不仅使准备活动更充分, 还为后续主教材学习奠定基础;三是简约性, 整个动作设计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动作简练、方法简便、口令简约, 便于模仿和操作;四是推广性, 因为此游戏可借鉴可移植可复制, 尤其通过游戏变式, 使之具有更强的推广价值。

最后, 我们开发和利用游戏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还应特别注意游戏的应用时机、适用范围以及游戏变式等, 脚踏实地, 大胆创新,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教学语言简约:规范亲切是基础, 简要精练须追求

1. 规范准确:

教学语言的规范准确主要指要体现体育学科特点和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符合科学性。阐述理论知识、讲解动作要领等一方面要求规范准确, 另一方面有力求通俗易懂。俞老师教学的语言很规范, 运用也很准确。

2. 亲切和蔼:

俞老师的语言亲切和蔼, 这不仅包括语言温柔, 态度温和等外显行为, 更为主要的是要把学生作为“人”来对待,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达到真正交流之目的。

3. 简要精炼:

教学语言的简练主要指教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教学内容。为达到简练教师可以采用编口诀进行讲授。比如, 在俞老师的课中出现:说停——就停;这是几?提问——回答;谁反应快——我反应快;谁最快——5-4-3-2-1等等, 这种“浓缩”的、口诀化的互动式语言, 学生听起来易记, 调节了教学气氛, 为运动技能的教学节省了时间。

4. 生动形象:

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指语言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准确合理地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俞老师课中灵活运用了“丁字步”、“钟摆”等等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实施建议

(一) 重视运动技能教学本身的内在逻辑性

实施运动技能教学时, 要高度关注运动技术本身的内在逻辑性, 不能随意孤立、割裂、省减、甚至舍弃。如球类教学时, 特别是小篮球、小足球教学时有传球必有接球, 只教传球不教接球或只教接球而不教传球都是不科学的, 更何况没有传球哪来接球呢?又如跳跃类包括支撑跳跃技术学习, 有起跳必有腾空和落地;武术教学有起势必有收势等。

另外, 特别是球类教学时, 依据目标和内容, 要对器材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一方面, 我们坚决反对全班只玩1~2个球, 很多人一堂课下来碰不了几次球, 适宜的运动量刺激、运动技能的掌握、运动兴趣的培养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 我们需要反对器材资源的浪费, 如果课始每人一球, 课中直至课结束有一半球闲置, 无论怎样的设计都是不合理的。关注器材的合理利用, 是重视运动技能教学本身的内在逻辑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 正确处理整体感知和纠缠细节的关系

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应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与完整, 强求技术动作细化和统一化。学习运动技能主要目的不是将学生培养成运动员, 而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为此, 在教运动技能时, 侧重教学生掌握基本的、主要的技术, 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 更不能照搬训练运动员的方法进行教学。

俞向阳老师的这节课, 关键是让更多的孩子整体感知传球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递进活动, 并在活动中体验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带来的快乐, 而不是要求每一个孩子都像足球专业运动员一样, 脚法细腻, 触球部位准确无偏差且要做到支撑腿的脚尖向前、摆动腿的脚弓向前等几个严格的“向前”。过分地纠缠细节无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 还会使我们听课看课的目光和心胸变得狭隘。

从时间、人数、效果三个方面来说, 运动技能教学都不应该纠缠于运动技术的细节, 而应该注重整体感知和学生的运动参与及在参与过程中丰富的鲜活的运动体验。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时数有限, 一节课的教学对象少则几十人, 多至上百人, 过分地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 一是不切实际;二是无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难以提高学习效果。此外, 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考虑, 重要的不是运动技术掌握到什么程度, 而是学生能否通过运动技能积极参与运动。从这个角度来说,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比过分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更重要, 但不能因此理解成不要运动技术的细节。

(三) 方法为目标达成服务, 宜注重应用时机

方法本身无好坏之分, 新旧之别, 关键是如何用、何时用。运用时应贯彻以学定教、多学少教、能学不教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为了方法而展示方法。比如, 有的讲解示范, 集中纠正错误时间太长。表面看来, 有讲解有示范, 有集中纠正错误, 教学规范。从实质上看, 他们缺乏目标意识, 关注有偏差, 方法应用时机把握不科学。有经验的教师在学习新的技能动作时, 只作了简要的讲解与示范, 设计多种循序渐进的练习,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新技能。

(四) “育体”和“育人”要并重

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 “育体”是手段, “育人”才是最终目的, “育体”和“育人”要和谐并重。运动技能的教学不能单纯地“为教运动技能而教, 为学运动技能而学”;在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 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要将运动技能的教学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联系起来, 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这是为了充分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功能, 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当然, 每一种体育技能都隐含着自身特有的教育人、发展人的功能, 甚至同一技能在不同的教学组织和学习方式下也会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因此要建立正确的运动技能教学观, 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 高举健康第一的旗帜, 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为健康的、坚强的、大写的中国人!

编后语:俞向阳老师的《小足球:脚内侧传球》一课把运动技能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 以“快乐足球”为主线, 简化教学环节, 由难到易, 循序渐进, 没有一味的追求“运动技术”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游戏贯彻整个课堂, 鼓励之词时机恰当, 示范准确, 用词精炼, 符合小学生的记忆特点, 课堂上同学们乐学好学。在这样的氛围中, 谁会不去参与运动呢?这样一节常态化的“公开课”, 给一线教师极大的鼓舞, 把枯燥的常态课, 加上激情和爱心, 就能烹饪出丰盛饱满的教学套餐。

诚然,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俞老师在教学反思部分也对本课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叙述。从这个层面上讲, 探索与小学中低年级基础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是任重而道远, 需要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去实践、去思考、去总结。

笔者期待着老师们能够扎根课堂、扎实研究, 将自己的成果转变成高质量的文章投稿到各专题讨论中, 供大家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7.

[2]潘绍伟.体育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 2013, 7.

[3]李志刚.落实《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 2013.7.

[4]季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J].体育教学, 2006.3.

[5]季浏.论新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1.

[6]毛振明, 等.论运动技能教学与体育运动乐趣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 2005.1.

[7]韩英灵.对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运动技能教学的思考[J].体育教学, 2006.3.

上一篇:成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下一篇:活动招商执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