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与圈子文化

2024-06-03

圈子与圈子文化(精选6篇)

篇1:圈子与圈子文化

圈子与圈子文化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47.2%的受访者认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应该说“圈子”并不陌生,也无法回避。因为圈子是社会交往的产物,有其社会属性,一般的人有同事圈、朋友圈、同学圈等,在微信等新媒体时代有更多功能指向更单一的圈子,如户外、义工等。而圈子之所以称之为圈子,很大程度上在于满足某种归属感,个体找到抱团互助、利益互惠、合作共赢的共同空间。的确,从同一的价值取向来说,人对于圈子的诉求是正常的。

而所谓的“圈子文化”或者说“山头”,则是社会中的“小圈子”,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圈子内部纯粹利益纽带衍生出来的依附关系,如同事中的派别、合作对象之间的地缘关系之类。当然,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如历史上的门阀、朋党,国际上的同盟等。只是,当前这一文化顽疾与新的社会现状融合,带来新问题。

圈子文化的唯利益取向,一方面使得圈子的本质是利益小集团,另一方面圈子本能具有的排它性,使得利益的获取违背了最起码的公平正义,容易成为打破规则与秩序的重灾区。同时,圈子超越正常竞争规律,对个体人格独立、实干创新等价值追求无疑是负向的激励。因此,时下许多人认为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并不怎么意外。

“圈子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政治生态、政治文化和社会规则的经验概括,是掌控社会资源、裁判社会规则等权力属性伴生出来的集聚效应。与权力相关的圈子不仅有官场内部的组织分化,还包括政商一体的链条化,以及关联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小组织,如法官与律师等。此外,类似的影响还波及其他的社会组织,如职场。圈子利益的导向所形成的“潜规则”,就是所谓的“圈子文化”,如官场上的站队、政商之间的贿赂等。

“圈子文化”产生的腐败和社会不良风气危害是巨大的,但消除“圈子文化”要清理的并不是圈子。圈子是因利益而聚合的,只有有效分化利益,才可能打击圈子的“山头主义”,才可能最大程度肃清“圈子文化”流毒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强化对权力的约束,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牢笼,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另一方面,要加快行政与司法改革,把更多行政管控、资源分配等权力还给市场和社会,扩大社会自主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人通过个人努力拥有更多、更容易获得价值肯定的机会,最大程度消除对“跟对人”的迷恋。

篇2:圈子与圈子文化

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的感想 通过深入学习“力克圈子文化、好人主义,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的文件思想,我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的石油系秘书帮、令计划的山西会、郭伯雄徐才厚的部队圈,于汝民的秘书圈,李可的友谊圈,万继全的老板圈,有大圈子,有小圈子,有任人唯亲的圈子,有任人唯钱的圈子,这些圈子圈走了理想信念,圈走了人民的利益,圈住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这些圈圈横跨党、政、军、民、金融、经济等多个重要领域,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争,中国能不能打赢,会不会重蹈晚清的覆辙,值得每个人去深思。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只有破除这些圈子,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大步向前发展共产主义。

好人主义自古至今都有,大概回顾一下历史,其越盛行,国家越衰落,人民越苦痛,远的不说,就说清朝吧,从乾隆中期开始,官场就如一潭死水,三朝元老曹振镛的名言“多磕头,少说话!”,诠释了官场成功秘诀:做事越多,错误越多,不干活最保险。所以大家遇到事情习惯绕道走,踢皮球,做老好人。咸丰帝的军机大臣王文韶,人称“溜溜球”。每当需要表态的时候,他的听力就急剧下降;事情如果足够大,干脆就彻底聋了,他是故意去做老好人。这些老好人们后来被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或惊醒或吓死,垂死挣扎之际最终都当了亡国奴,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由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时代的不幸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

以史为鉴,可以知荣辱,中国共产党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三大法宝,与好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利用这三大法宝,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于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自此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励精图治,赶超欧美强国,走上了民主富强的道路,现在中国正处于厚积薄发的阶段,已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大经济体,有了航母有了火箭,有天宫号空间站,有计算能力第一和第二的超级计算机,有全世界唯一的一颗量子卫星,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等等,代表了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海尔、华为、阿里、腾讯、大僵等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便捷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等普惠大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不断丰富。

作为共产党员,我为共产党感到自豪与骄傲,我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以身作则,热爱生活,踏实工作,珍惜现在,把握未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应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全面逆袭才刚刚开始,切不可麻痹大意,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这良好的局面,不随波逐流,不唯恐天下不乱: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史,现在中国太平了,但世界并不太平,落后就要挨打,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的屈辱史仍在上演,随时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不能忘记我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时代变了,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变,我们应坚定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法宝,不空谈,倡实干,重落实,拒做老好人。

篇3:圈子与圈子文化

某公司于2011 年1 月21 日推出了一款手机聊天软件,其基于网络平台,可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及视频,引领了新一代媒介技术的革新以及受众需求格局的变化。这款软件作为网络媒体裂变的产物,其原本的出发点是做一套以对象和信息为核心的消息系统,最终的使命是实现沟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且是人与组织、人与机器之间的对话。媒介领域著名的学者莱文森曾说过,人是积极驾驭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正如这款聊天软件所演绎的一样,它赋予人们的是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特征,并将这种元素搭建于以手机和平板为主的移动设备之上,加速了媒介变迁的进程。

截止2016 年3 月,该款聊天软件“月活跃用户”的统计数量为6.5 亿,平均“日活跃用户”也达到5.7 亿,目前国内所有互联网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超过九成用户每天都会使用这款软件进行即时通讯,半数用户每天使用的时间超过1 小时。在五年间,这款软件就积累了如此惊人的活跃用户数量,确确实实用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工具渗透于广大受众之中,并迅速被广大受众所消化和吸收。尽管人们是新工具的创造者,但随后又被工具所塑造,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空间、时间亦或者场景,同时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观念。当然,新的工具也给传统的通讯方式带来了一波威力不小的冲击。

2 新媒介的衍生物——“圈子文化”

自从这款新型聊天软件诞生后,开辟出了又一新型的、小范围的“公共领域”,但是这个领域并不是一个彻底公开的领域,它只是将具有大致相近思维模式、爱好特征以及一些大致相同属性的人群汇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圈子,每个圈子所讨论的内容从个人生活到国家大事,十分之宽泛,但同一圈子渗透着相近的某些属性。同时,在每个不同的圈子基础之上还会形成其他相关的衍生物。

这款软件一开始就倡导实名制注册,其账号可以同时绑定手机通讯录信息和QQ通讯录信息,从而向用户推荐通讯录中认识的朋友,此外,也能通过朋友间相互推荐名片或通过摇一摇添加不认识的用户。因此,用户朋友群中一大部分为认识的朋友所构成,还有少部分由不太熟或彻底不认识的陌生人构成。而对于它的“朋友圈”功能来说,它给所有用户提供了平等的发布公开讯息的平台,但是,用户所发表的图文或视频只能对自己的朋友开放。此外,这款聊天软件不支持一键转载功能,这就相对阻断了圈子与圈子之间的渗透;对于发表评论方面,它也进行了限定:只有相互加为朋友的用户才能看到彼此的评论留言。例如B与A和C都是朋友,但A和C相互并未加为好友,那么,如果B发布了一个讯息,A进行了评论,那么C始终看不到A对B的言论,反之亦然。因此,这款聊天软件的传播模式并不是一个大众传播模式,即它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当然,它也不是彻底的全盘开放,而是对单个用户更加注重隐私的保护。

对于微博来说,只需要进行单向关注行为,即可查看并接收其他用户的信息。因此,用户间的关系相对较弱,但是更容易跟随和集结人群。同时,微博具有“自净化”的能力,即如果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微博现象,那么,通常都会伴随各种批评性的其他微博意见,传统媒体通过采用这些健康意见,在群众的转载中得到有效确认,这样就会对那些不好的微博现象产生稀释作用。然而,文中提到的这款聊天软件的“朋友圈”并非如此。由于圈子与圈子之间相对彼此独立(前面提到的评论查看限制和不支持转载个人信息),因此,对于每个不同圈子内的意见和看法相对不容易“交锋”,即使“交锋”了,该款软件对个人用户的各种限制和数量控制也会使这场“交锋”显得双方都势单力薄,形成不了阵势。

3 结语

篇4:“圈子文化”要不得

放眼历史,由于“圈子文化”的存在,官员在异地任职即便时间很短,也能迅速抱团,官官相护,搞权钱交易,结利益同盟。因此,早在我国汉代就实行了异地任职的回避制度。

当前,随着党的十八大后反腐力度持续加强,各地腐败官员应声落马,随之暴露的窩案串案多发现象,凸显当前腐败成群体性、圈子化的严重问题。这类案件追究起来,阻力多、难度大,若以“法不责众”作为妥协,不但无法遏制腐败,法律权威也将受到威胁。

篇5:圈子文化自查报告

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热衷于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无非是认为拉帮结派搞“小圈子”能捞到好处,办事有人脉、找人有关系;有人觉得,进“小圈子”等于进了班子,有了靠山的庇护,提拔重用机会更多;有人以为,进“小圈子”等同有了保护伞,干些违法违纪的事也没人敢管敢查。

在党内搞“圈子文化”危害甚大。古往今来,无论“圈子”还是“山头”,纯粹都是以人身依附关系来换取非法利益。党员领导干部当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更应永远明白,作为党的干部,真正的“护身符”唯有守纪律讲规矩,绝不是“小圈子”之类的。

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遵纪守法”就是守纪律讲规矩。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对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该这样做、哪些该那样做,哪些要请示、哪些要汇报,心有戒尺,常握分寸,守住底线,切不可把权力当做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任意妄为、谋求私利的工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既是对权力的制约,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党员干部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也是用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每一个拥有权力的干部,都应主动用纪律规矩监督、规范、约束、制衡权力。一切偏离纪律规矩、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行为,都是十分危险的,既不利于党员干部的成长,更容易在干部成长过程中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篇二:圈子文化自查报告范文

官官勾结、权权交易,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山头主义……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显示,这些团团伙伙的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问题不容小觑。(人民日报)

“朋党之争”是唐朝末年,宪宗元和三年,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此后,此起彼伏,两个小圈子之间从未中断,直至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为此,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以史为鉴,笔者以为,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

“小圈子”以权力、利益为核心,以关系网为纽带,利益与关系延伸之下,“小圈子”逐渐进化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和利益集团,他们对内抱团取暖,对外相互勾结扶持,最终导致权力变味,党纪国法失尊,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也被破坏贻尽。而“小圈子”也不是一个法外之地,进入其中短期之内可能名利双收,飞黄腾达,但一朝大树倾倒,就将集体沦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下,也导致了许多腐败窝案,如茂名腐败窝案,山西吕梁窝案,“周老虎”案,都是“小圈子”

和党内帮派的牺牲品。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年初讲话中提到,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而现实中,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希望别人都唯命是从,认为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就是好干部,而对别人、对群众怎么样可以不闻不问,弄得党内生活很不正常。因此,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永远明白,真正的“护身符”,不是“哪条线”“某圈子”“谁的人”,而是心中那把遵纪守法的戒尺。

篇三:圈子文化自查报告范文

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我省将相继进行市、县(市、区)、乡(镇)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工作。为严肃组织人事纪律,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现作如下通知:

一、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

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办事,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坚决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

要严格执行民主推荐的有关规定,正确运用推荐结果,坚持考察对象在得票比较集中的人员中产生,以体现群众公认原则。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署名推荐材料。要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按要求精心组织考察工作。对反映考察对象的问题,凡性质严重、内容具体、线索清楚的,必须认真调查核实;问题没有查清之前,不得提出提拔使用的意见。对拟提拔人选,在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前,必须就廉政情况听取纪检机关的意见,纪检机关应认真负责地予以答复。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时,必须逐个介绍情况,保证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实行集体决策。

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组织好党代会选举工作,尊重和保障党员和代表的民主权利,坚决防止和纠正违反选举规定、侵犯党员和代表权利的行为。

二、在换届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拿原则送人情、做交易,封官许愿,行贿受贿,“买官卖官”;

(二)不准为自己或他人提拔调动找关系、说情打招呼、搞串联,“跑官要官”;

(三)不准搞小圈子、小团体、拉帮结派,进行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

(四)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

(五)不准以威胁、贿赂、欺骗或其他手段妨碍、侵犯党员、代表和委员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六)不准传播小道消息,造谣诬陷他人,干扰换届工作;

(七)不准超职数、自设职务名称、超职级配备干部,或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

(八)不准在换届选举前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九)不准拒不执行干部调动和交流的决定;

(十)不准采取授意、暗示等方式把个人意志变为以组织名义推荐干部;

(十一)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其他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

(十二)不准擅自更改干部出生时间、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和学历;

(十三)不准借换届选举之机,违章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突击花钱或私分公物。

三、对违反换届政策规定及其他组织人事纪律的,要综合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手段,依纪依法从快严肃处理

1、严厉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行为。对“跑官要官”的,要严肃批评,记录在案,并取消其被推荐、考察和作为候选人的资格,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对“跑官要官”行为制止不力或丧失原则、不择手段为“跑官要官”者说情打招呼的,要依纪严肃处理;对受贿“卖官”的,要依纪依法严惩;对行贿“买官”的,一律先免去职务,再按有关规定处理。

2、严厉打击“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对在民主推荐和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要坚决查处,已经提拔的要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对以暴力、威胁、欺骗、伪造等手段破坏选举或妨碍选举人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对控告、检举选举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压制、迫害的,对诬告陷害干部、干扰换届工作正常进行的,均要视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依纪依法处理。

3、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对需要进行离任审计的领导干部,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审计工作,并把审计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借换届选举之机,违章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突击花钱或私分公物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4、坚决纠正违反《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行为。对在换届选举期间违反《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任用干部的,一经发现和查实,一律取消其任职决定,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各市(地)、县(市、区)委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换届期间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组织人事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有针对性地加强检查和指导。要把集中检查与重点抽查、上级检查与自我检查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换届期间,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将联合派出检查组,对各地换届工作中组织人事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典型案例要予以通报,以警示教育干部。

要畅通党员干部和群众监督的渠道。通过设立举报信箱或电子邮箱、受理“12380”专用举报电话等,认真受理群众举报。要正确引导和鼓励署名举报,准确区别没有事实依据、诬告陷害与反映问题线索清楚、性质严重、内容具体的举报件性质,对后者要及时、认真进行调查核实。举报受理工作中发现的重大情况要及时向党委和上级纪委、组织部门报告。

篇6:圈子文化的危害

“好人主义”在我党内部由来已久,且现在颇有市场,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顽症。“好人主义”听起来仿佛是踏踏实实的做事、本本分分的做人,但实际上它麻痹人的真假、善恶、美丑之心,表现为八面玲珑、卖乖讨巧,但实质是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容忍,目的是讨好卖乖。“好人主义”不仅不好,反有三害:一害党、二害同志、三害本人。

“好人主义”对党的事业的危害不可低估。“好人主义”就像“麻醉剂”,又像“软刀子”,侵蚀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损害党的肌体健康。“好人主义”看起来是对人“好”,其实是对同志不负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同志出现缺点、错误,是难免的,发现同志有了缺点、错误,应当及时指出,帮助改正,这是对同志真讲情谊、真负责任。“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好人主义”意在讨好、得好,但最终自己也没有好处的。诚然,有时会有“好人缘”和“好处”,但须明白,长此以往,违背民意,威信丧失,难担重任,最后泯然于众人间,浑浑噩噩的渡过自己的余生。

让“好人主义”做到三不伤害,还须四重奏。一是摆正思想。克服好人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和党性锻炼,认真反省一下自己做的怎么样、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宁可“得罪人”,吃“眼前亏”,决不放弃原则,随波逐流,这才是共产党人的品格。

二是完善制度。克服好人主义,还有一个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问题。要坚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基本方向,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制度,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要按照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意发现和保护那些德才素质好、工作作风实、敢抓敢管的干部。绝不能让那些敢于坚持原则、踏实工作的人吃亏,也绝不能让“老好人”占便宜,让好人主义再有市场。

三是正确引导。要讲政治,讲党性,提高党员、干部克服好人主义的自觉性。党员干部都要从党性和党的原则出发,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端正判断事物的立场和方向,要敢于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要讲良知,讲正气,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人们的良知水平提高了,好人主义的市场就会缩小。

上一篇:家乡的春节作文1150字下一篇:高三毕业生学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