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思修题库 考试专用

2024-06-26

2015级思修题库 考试专用(共3篇)

篇1:2015级思修题库 考试专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单元练习题(2015)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

1.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其中,是人才素质的灵魂。()A.德 B.智 C.体 D.美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树立的学习理念是()

A.自主学习的理念 B.全面学习的理念 C.创新学习的理念 D.终身学习的理念

答案:1.A 2.D

二、多项选择题

1.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大学生要树立的正确的学习理念包括()

A.自主学习的理念 B.全面学习的理念 C.创新学习的理念 D.合作学习的理念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征包括()

A.思想性 B.政治性 C.知识性 D.实践性

答案:1.ABCD 2.ABCD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2)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社会主义法律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第二,社会主义法律的颁布和实施,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传播和践行;第三,社会主义法律对违法犯罪的制裁,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行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四、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 1 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摘自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2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摘自2014年 5月 4 日习近平北京大学座谈会讲话 请回答: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大学生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要点:

(1)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它是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人心工程、灵魂工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深化理性认知,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价值判断力;增进情感认同,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明确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注重实践履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主体上划分,理想有()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B.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C.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2.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以认识世界为己任 B.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C.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是科学的又是祟高的

3.总书记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对青年人寄予了殷切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与我国各族人民一样,现阶段青年一代应当树立的共同理想是()A.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以下与此含义一致的是()

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夙夜在公”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对我们在人生方面的启发是()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须果断 6.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其价值在于()A.奋斗 B.艰苦 C.为事业而奉献 D.居安思危

7.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统一性表现在()A.理想属于“应然”,现实属于“实然” B.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理想否定现实 B.现实否定理想

C.理想与现实无关 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

9.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层次上划分,理想可以划分为()

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C.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10.以下关于理想,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理想和现实无关 B.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C.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D.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答案:1.B 2.B 3.C 4.A 5.C 6.C 7.D 8.D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是一种()A.理想 B.学说 C.制度 D.实践

2.以下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理解正确的是()

A.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 B.个人理想决定、制约着社会理想 C.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D.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根本对立的 3.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就要 A.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

B.使社会理想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C.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理想要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D.放弃个人理想,追求社会理想 4.“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这段话对我们在人生方面的启发是()A.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

B.有时逆境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 C.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D.顺境对人生的作用是双重的,逆境只有消极作用

5.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B.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C.理想包含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和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D.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为现实

6.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具有()A.科学性 B.革命性 C.崇高性 D.实践性

7.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对艰苦奋斗理解正确的是()A.艰苦奋斗的主旨在于奋斗 B.艰苦奋斗的主旨在于艰苦

C.艰苦奋斗的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 D.艰苦奋斗始终是传家宝,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8.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是()

A.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B.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C.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D.理想信念创造人生价值

答案:1.ABCD 2.AC 3.ABC 4.ABC 5.ABCD 6.ABCD 7.ACD 8.ABC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理想和信念?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2.我们为什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4)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四、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2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习近平2013年5月2日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 材料3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习近平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4(1)结合材料1,说明什么是理想和信念?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结合材料2,说明如何正确认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3)结合材料3,说明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答案要点: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社会理想又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要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归根结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来实现。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一、单项选择题

1.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是()

A.祖国的大好河山 B.祖国的灿烂文化 C.广大的人民群众 D.国家政权 2.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是()

A.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 B.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程度 C.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程度 D.对民族优良传统的熟悉程度

3.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留学生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上 B.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上 C.对自己的骨肉同胞的热爱上 D.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

A.爱好和平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5.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时代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

A.一往无前 B.知难而进 C.务求实效 D.改革创新

6.邓小平曾经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段话说明,在爱国主义这个问题上,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是()

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一致 B.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相一致 C.爱国主义与爱人民政府相一致 D.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相一致 7.作为爱国主义落脚点和归宿的是()

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理念 8.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9.“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段话给我们树立改革创新自觉意识的启示是()

A.要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B.要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C.要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 D.要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10.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个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是因为爱国主义是()

A.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B.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条件

C.个人成功的根本保障

D.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艰苦奋斗精神

D.集体主义精神

12.“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 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答案:1.A 2.A 3.D 4.B 5.D 6.D 7.C 8.A 9.D 10.A 11.A 12.B

二、多项选择题

1.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此后几天,我国不少地方的群众尤其是青年人自发走上街头,抗议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径,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正义立场和爱国精神,形成了维护主权、捍卫领土的强大声势。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

A.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B.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

C.祖国的大好河山是自然风光,更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D.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是()A.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 B.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C.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

D.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有()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5.以下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内容的有()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C.“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D.“亲仁善邻”、“讲信修睦” 6.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主要表现在()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C.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D.时代精神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

7.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为()A.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B.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宽广胸怀

8.要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就应当()

A.推进祖国统一 B.促进民族团结 C.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D.抵制日货

9.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塑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

A.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B.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C.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D.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10.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

A.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B.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C.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D.兴国强国之魂

11.对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的观念有()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D.经济全球化要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同时推进

12.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它的内涵是()A.特别能吃苦 B.特别能战斗 C.特别能攻关 D.特别能奉献

13.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是()A.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B.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

C.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D.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答案:1.ABC 2.ABCD

3.ABCD

4.ABCD

5.BC 6.ABCD

7.ABC

8.ABC 9.ABCD 10.ABCD 11.ABC

12.ABCD

13.ABCD

三、简答题

1.如何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7(1)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2)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3)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2.如何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3.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4.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2)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3)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4)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核心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意义

2.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体现出来。其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的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道路

3.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下列关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与他对社会的贡献无关

C.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4.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人的自我价值是无足轻重的 B.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不能同时实现 C.社会价值是人的唯一价值 D.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5.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句话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A.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成绩的大小

D.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6.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是()

A.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 B.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

C.是否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7.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A.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B.合作关系 C.利益关系 D.竞争关系 8.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要坚持四个原则,其中作为前提的是()A.诚信原则 B.平等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9.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

答案:1.A 2.A 3.C 4.D 5.D 6.A 7.C 8.B 9.C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青年人提出了殷切希望:“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世界观从属于人生观 D.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2.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决定人的本质

3.在人生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大学生应当具有的人生态度是()A.人生须认真 B.人生当务实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要进取

4.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就人生价值而言,这说明,人生价值应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对人生价值认识正确的是

A.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B.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C.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D.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对自我的满足程度

5.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坚持()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6.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

A.自我身心的和谐 B.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C.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与自然的和谐 7.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8.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下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A.竞争离不开合作 B.合作离不开竞争

C.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D.合作增强竞争的实力

9.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社会整体利益是()

A.所有人利益的简单相加 B.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体现 C.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D.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 10.正确认识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这对矛盾,是人生的常态,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和修养。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要做到()

A.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B.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C.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D.不要患得患失

答案:1.ABD 2.ABC 3.ABCD 4.ABC 5.ABC 6.ABCD 7.ABCD 8.ABCD 9.BCD 10.ABCD

三、简答题

1.如何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2.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原则是什么?

(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2)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3.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四、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00年,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河北保定学院的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及继续深造的机会,带着户口选择到万里之遥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截至2013年,这所学校已有97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地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十几年来没有一人退缩,全部扎根在西部大地,参与见证了西部的改变和发展。他们的事迹经《光明日报》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近日,这批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们表示,“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西部需要我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愿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坚韧不拔、甘于吃苦、平实做人,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他在信中说你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习近平在信中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 新华网,2014年5 月3 日

(1)结合材料说明青年应当树立怎样的志向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人生价值?(2)如何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

参考答案:

(1)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也就是立志须躬行。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人生价值的实现既要有社会条件,也要有个人条件。大学生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和能力。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规范功能 D.导向功能

2.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道德的()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节功能 D.认识功能 3.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

4.恩格斯指出,道德“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这主要说明()A.道德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 C.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D.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5.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是由()

A.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决定的 B.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C.道德的性质决定的 D.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的

6.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辨始终是一条主线。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以下与“夙夜在公”反映的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道德传统不一致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C.“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D.“先义后利”、“见利思义”

7.中国传统美德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祟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 11 己及人”,关心他人。以下与“推己及人”、“仁者爱人”含义不一致的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养心莫善于诚”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兼相爱,交相利”

8.道德建设的核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 B.诚实守信 C.为人民服务 D.爱国主义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面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解错误的是()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辩证统一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 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0.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以下对道德的本质理解不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D.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道德

11.夏明翰在《就义诗》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样的豪言壮语,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中()

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的价值取向 D.修身自律,保持节操的道德修养

12.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A.集体主义原则 B.人道主义原则 C.利己主义原则 D.合理的利己主义原则

答案:1.A 2.D 3.A 4.C 5.B 6.A 7.B 8.C 9.C 10.D 11.A 12.A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规律是()A.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B.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 C.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

D.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完全同步

2.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A.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

C.道德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D.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3.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此外,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还有()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 D.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4.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有()

A.“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C.“公义胜私欲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有()A.“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6.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的有()A.“养心莫善于诚” B.“恭敬之心,礼也” C.“不学礼,无以立” D.“事思敬”,“不居功”

7.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的有()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察色修身”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D.“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8.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的有()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C.“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D.“义然后取”

9.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在于()A.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普世价值的要求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C.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D.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 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1.习近平强调,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中国革命道德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A.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D.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是因为()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B.顺利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 C.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13.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是()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人们的内心信念 D.国家强制力

14.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主要表现在()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是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力量 D.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

答案:1.ABC 2.ABCD 3.ABCD 4.ABC 5.ABD 6.BCD 7.ACD 8.ABC 9.BCD 10.ABD 11.ABCD 12.ABCD 13.ABC 14.ABD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4.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5.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1)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3)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4)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5)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以下体现这一社会公德内容的名言是()A.“相敬如宾”、“琴瑟和谐” B.“比翼鸟”、“连理枝” C.“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D.“远亲不如近邻”

2.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3.2013年10月11日,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南路的喜隆多商场发生火灾。凌晨3时03分,刘洪魁所在的石景山消防支队八大处中队,接到总队调度指挥中心增援喜隆多商场火灾的命令。当天并不值班的石景山消防支队参谋长刘洪坤,在接到调度命令后,也于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在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过程中,刘洪坤、刘洪魁因建筑突然坍塌,不幸牺牲。刘洪坤、刘洪魁等武警官兵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4.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这是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服务群众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奉献社会的要求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6.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

A.人性 B.阶级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7.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A.慎独自律 B.省察克治 C.躬行实践 D.知行统一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强调了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是要()A.认真读书,学思明理 B.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C.省察克治,反省自己 D.学习榜样,效法先进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社会公德中的具体体现是()A.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答案:1.C 2.D 3.A 4.C 5.D 6.D 7.A 8.C 9.A

二、多项选择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

A.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B.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C.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D.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的关系有()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4.以下对社会公德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B.社会公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纪守法

C.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D.社会公德的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奉献社会

5.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A.爱岗敬业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7.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职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

A.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B.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C.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的能力 D.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8.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职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要()

A.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B.有充足的资金和物质条件 C.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D.提高创业的能力

9.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除了夫妻和睦之外还有()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个人品德的特点是()A.实践性 B.综合性 C.稳定性 D.共同性

11.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个人品德()

A.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B.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D.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12.加强道德修养,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主要有()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13.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 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这表明个人品德是()

A.在实践活动中锤炼而成的特殊品质

B.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

C.偶然的、短暂的道德行为现象

D.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及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

答案:1.ABCD 2.ABCD 3.ABC 4.ABC 5.BCD 6.ABCD 7.ABD 8.ACD 9.ABCD 10.ABC 11.ACD 12.ABCD 13.ABD

三、简答题

1.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大学生应该树立的择业观是: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2)大学生应该树立的创业观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3.简述个人品德及其作用。(1)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2)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二,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其三,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四、分析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式过马路引起的悲剧事故比比皆是,很多人安全意识薄弱,因为这种中国式过马路引起的事故,轻者影响他人或是自己的健康,重者造成终身残疾、甚至失去生命。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受害者有大人有小孩,许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支柱倒了,往往整个家庭就散了。

龚某是江西人,大学毕业后到镇海一家国企上班。去年3月1日晚上8点多,龚某下班回家,准备走到马路对面的公交车站等车。上了一天班,龚某感觉累得很,不想再绕远路走斑马线,于是他就偷了个懒,试图翻越隔离带和马路中间的绿化带。没想到,就在翻越隔离带时,他被李某的轿车撞到,导致肩部骨折。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和龚某负同等责任。龚某起诉到法院,向李某和保险公司索赔12万元。案子经过调解,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龚某2万元,李某另外再支付3万元。

小丁在宁波某大学读大三,赵某是重型厢式货车的司机,驾驶经验丰富。一天,赵某沿着镇海中官西路开车,小丁在一旁骑着自行车。本来两人都相安无事,不料到一个岔路口时,小丁突然变道,使得一直直行的赵某措手不及,将小丁撞倒在地。医生诊断,小丁“左肩锁关节脱位,头皮面肿,多处软组织挫伤”。经交警部门责任认定,赵某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小丁应承担次要责任。小丁诉至法院,要求赵某和保险公司赔偿各类损失11万元。经法院调解,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小丁3万元,赵某另外赔偿小丁6000元。小丁因为受伤休息了3个月,学习受到影响,考研计划也无奈搁浅。

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3)结合材料,说明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1.答案要点:

(1)文明出行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靠法律。

17(2)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我们必须做到: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习和把握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升自身文明素质,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是最精彩的,也是最嘈杂的„„” 这样形容互联网,是不少人的同感。互联网作为一个崭新的平台,给人们带来社交互动、信息服务、观点交流等极大便利,同时也给人带来许多困扰,商业欺诈、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等等。

发展是这样快, 上网是这样简单,再加上网络的虚拟和匿名,以致许多人“不假思索” 就参与其中。应当意识到,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网上的言行也会有意无意触犯法律。因为,其对个人以及社会造成的伤害,也不是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当中。那些受到欺诈、侵权、攻击的受害者,痛苦并不比传统形式伤害减轻分毫。

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广大网民,都应该珍惜这个平台。要求人人都用正确的方式说正确的话,是不现实的,但也应有法治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必需的。因为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都是构建公序良俗的基础。

材料2 2013年8 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坏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 新华网,2013年8月1 5日

(1)怎样理解互联网“是最精彩的,也是最嘈杂的”?(网络生活有什么特点?)

(2)如何加强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自律?

2.答案要点:

(1)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人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甚至产生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损害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网络既精彩又嘈杂。

(2)网络生活中加强公德自律,应把握几点: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通过网络发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培养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上当受骗。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上网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中,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D.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2.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文化的发展程度 D.人的素质 3.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来实现的,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

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 B.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 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D.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

4.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中共中央 D.全国政协 5.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国家机关是()

A.中纪委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全国政协 6.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

7.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称为()

A.法律执行 B.法律制裁 C.法律遵守 D.法律适用

8.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9.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其中,狭义上的法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A.检察院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法院

10.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是()A.行政法 B.经济法 C.刑法 D.宪法

12.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这意味着我国将开启一个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公民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保护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民法是()A.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B.调整公民、法人之间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C.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3.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这个规定体现的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无罪推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私有制 C.混合所有制 D.股份制

答案:1.A 2.B 3.C 4.A 5.B 6.A 7.D 8.A 9.B 10.B 11.D 12.A 13.B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律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 D.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

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B.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C.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D.国家是保障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里所说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指()A.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B.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D.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4.在法律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有着与以往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本质。以下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说法正确的有()

A.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B.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人民性 C.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D.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A.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

C.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D.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

6.法律规范的作用除了体现在教育作用上以外,还有()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7.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下面属于经济法的有()

A.预算法 B.仲裁法 C.反不正当竞争法 D.继承法 8.法律教育作用的主要实现方式有()A.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

B.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 C.通过表彰法治建设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D.通过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法律普世价值的教育作用

9.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信赖保护原则 D.效率原则。

10.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其环节大体包括()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

11.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的含义是()A.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B.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C.守法只是履行义务 D.守法只是行使权利 12.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指()

A.检察院 B.法院 C.纪委 D.公安机关

13.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还有()A.人民主权原则 B.人权保障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法治原则 1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类推原则 15.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A.管制 B.剥夺政治权利 C.有期徒刑 D.死刑 16.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17.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的目标是()

A.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B.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加强宪法实施 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

A.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B.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C.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抓手

答案:1.ABD 2.AB 3.BD 4.ABC 5.ABC 6.ABCD 7.AC 8.ABC 9.ABCD 10.ABCD 11.AB 12.AB 13.ABD 14.ABC 15.ACD 16.ABCD 17.BC 18.ABCD

三、简答题

1.法律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律的特征:第一,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第三,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有哪些?(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3)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4)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5)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21(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四、分析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摘自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材料2 中国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一方面,要拿出完整的“权力清单”,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才能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使政府真正履行为人民、为大众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要给出“负面清单”,政府要让企业明了不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以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另一方面,就是要理出“责任清单”,政府该怎么管市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

摘自李克强2014年9月10日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致辞

(1)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容。(2)说明权力制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1.答案要点: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只有依法对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力私用、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权力由法定,即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指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国家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行使职权,而不得行使法律未授予的权力。有权必有责,是指国家机关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当发生了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时,国家机关必须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用权受监督,是指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违法受追究,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权保障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一,人权保障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救济 2.“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 的重要价值所在。()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人权保障 D.正当程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维护宪法权威

D.党的领导 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国家宪法日为()A.10月1日 B.12月3日 C.12月4日 D.9月30日 5.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

A.实施 B.完善 C.科学性 D.先进性 7.法治的生命线和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是()A.效率 B.公正 C.平等 D.便捷

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B.科学立法 C.依宪执政 D.司法公正

9.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权力清单制度体现的权力制约原则是()A.权力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10.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在于()

A.有没有法律 B.法律的多寡 C.法律的好坏 D.最高的权威是法律还是个人 11.马克思说:“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这句话在于强调()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人权保障 D.正当程序

答案:1.C 2.D 3.D 4.C 5.C 6.A 7.B 8.A 9.A 10.D 11.A

二、多项选择题

1.法治思维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人权保障 D.正当程序

2.法律至上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一。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C.法律程序的公开性 D.法律的不可违杭性

3.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其基本要求是()

A.权力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4.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障

5.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

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救济公平。6.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有()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养成守法习惯 7.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是()

A.信仰法律 B.遵守法律 C.服从法律 D.维护法律 8.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要坚持()

A.人民民主专政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包括()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引领 D.坚持三权分立制度

10.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作用和实现途径。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A.德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B.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 C.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 D.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

11.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以下对法治思维理解正确的是()A.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B.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C.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和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D.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12.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抛弃人治思维。法治思维区别于人治思维的集中体现是()A.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C.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 D.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13.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己,法律至上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一,此外,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还包括()

A.权力制约 B.公平正义 C.人权保障 D.正当程序

14.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权利公平包括()A.权利主体平等 B.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 C.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D.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的平等

15.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机会公平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机会公平包括()A.国家和社会要积极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努力创造平等的起点 B.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不断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领域 C.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平等机会,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D.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

16.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

A.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D.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1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独特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作用,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意义更加重大,对全面依法治国更加必要。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A.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B.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C.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D.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答案:1.ABCD 2.AB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BCD 9.ABC 10.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法治思维?如何理解?

(1)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2)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人权等人类社会的美好价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最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2.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四、分析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0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法治进步的渴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2.0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要定纷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人说,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生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催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4日)材料2

法制是人类为了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制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和部署。

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执着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答案要点: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事关人民利益、百姓福祉。

(2)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人民的自由和幸福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

习近平2014年2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的讲话 材料2 中国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一方面,要拿出完整的“权力清单”,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才能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使政府真正履行为人民、为大众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要给出“负面清单”,政府要让企业明了不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以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另一方面,就是要理出“责任清单”,政府该怎么管市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

李克强2014年9月10日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致辞

(1)结合材料1,说明法治思维的含义。(2)结合材料2,说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2.答案要点:

(1)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人权等人类社会的美好价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最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2)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己。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李克强的讲话在于强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拿出完整的“权力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强调权力由法定,国家机关的 26 职权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强调有权必有责,国家机关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当发生了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时,国家机关必须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公民普遍的法治信仰是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真正的法治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条文有多么复杂严密,也不完全体现在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材料2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 卢梭

材料3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也易于变为狂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哈罗德·J·伯尔曼(1)什么是法律权威?它取决于哪些要素?(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答案要点:

(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是要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94年出生的小闫是郑州一所职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放暑假在家时发现村外的树林里有鸟窝,和朋友架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售卖,后来又掏了4只。然而因为这16只鸟,小闫和他的朋友小王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2015年12月2日《人民网》)

用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青春,为自己卖出的16只小鸟进行赎罪。法院的判决在网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一些人认为这样的刑罚未免过重,大学生是将来的国之栋梁,为了16只鸟断送了大学生的锦绣前程实在太过残忍,虽然这16只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也应该考虑到给这几名二十一二岁的大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还有人认为,这样的判决是严格依据我国法律作出的,合情合理,不能因为是大学生就要求法外开恩。

我国的法律中有明确规定: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情节特别严重,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我国公民满18周岁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刑事责任。1994年出生的小闫已经完全符合这一条件,既然他的行为触犯 27 了我国的法律,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回答问题:

(1)此案体现的我国刑法的原则是什么?

(2)法院判决体现了什么样的思维?我们应如何培养这种思维?

4.答案要点:

(1)此案体现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我国的法律中有明确规定: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情节特别严重,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我国公民满18周岁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刑事责任。1994年出生的小闫已经完全符合这一条件,既然他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法律,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样的判决是严格依据我国法律作出的,不能因为是大学生就要求法外开恩。

(2)法院判决体现了法律至上的法治思维。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

(3)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很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和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依法办事习惯等,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养成科学的法治思维方式。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其中作为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的是()

A.人身自由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社会经济权 D.文化教育权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以上权利属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平等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人身权利 D.社会经济权利

3.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有四种。其中具有其他救济不可替代的终局性地位的是()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自力救济 D.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

4.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共同反映和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并构成普通法律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与原则。其中,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A.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在我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属于宪法权利类别中的()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人身权利

C.平等权 D.社会经济权利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的是()A.科学研究自由 B.出版自由 C.文艺创作自由 D.文艺作品欣赏自由 7.下列关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公民可以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C.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D.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0.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A.休息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财产权 D.劳动权

11.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这一重要网络反腐平台的推出,有利于()

A.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B.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公民直接参与司法活动 D.公民依法行政

答案:1.A 2.C 3.A 4.C 5.B 6.B 7.B 8.C 9.C 10.D 11.A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律权利是各种权利中十分重要的权利,下面对法律权利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有()A.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B.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C.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D.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相对应,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法律义务具有以下特点()A.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B.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C.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D.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3.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A.迁徙自由权 B.文化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4.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包括()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住宅安全权 D.通信自由权 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自由有()A.人身自由 B.言论、出版、结社自由

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6.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是()A.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

B.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

C.有信仰同一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那个教派的自由

D.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者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7.社会经济权利以生存权为核心,具体包括生存权以及与这项权利密切相关的()29 A.劳动权 B.休息权 C.社会保障权 D.物质帮助权

8.法律范畴中的继承专指财产继承,即自然人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把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即遗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继承的方式有()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 D.遗赠扶养协议

9.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财产继承制度。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姐妹

10.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以下选项内容正确的是()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B.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C.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的关系

D.一种行为不可能同时既是权利行为又是义务行为

答案:1.ABCD 2.ABCD 3.BCD 4.ABCD 5.BC 6.ABCD 7.ABCD 8.AB 9.ABC 10.ABC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法律权利?它有哪些特征?

(1)法律权利是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2)法律权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a.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b.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c.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d.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职责和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

篇2:2015级思修题库 考试专用

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笔试:

1、70道综合题,50分钟。

(1)开头10道时事题:

(2)是50道的专业题:考了宏观经济学的IS-LM的交点,GNP计算法;会计的会计分录和当期收益和资本公积,证券投资 学的ROA和ROE;微观经济学的供给与供给量,价格的弹性;投资学的贴现率 和国债收率;等等。

(3)10道农行题:

1、农行网银:K宝;

2、农行宣传语:大行德广,XXX

3、农行2012年前三季度利润,晕死!

4、农行的使命:面向三农,XX

5、农行的 理财产品:本利丰;

6、农行的银行卡:金E顺(修改金穗卡);

7、农行的理 财口号:开启财富,引领生活(不确定);

8、农行的贵金属产品名称:传世之宝。

2、70道行测题:70分钟。

行测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就是公务员题啊!

(1)先是20道言语理解。包括4-5道句子改错,4-5道句子排序;4-5道段落 大意;4-5到选词填空。

(2)数学运算:包括数字找规律,数学计算,排列组合,数学应用题,我 真不会,就蒙了,一了百了。

(3)逻辑推理:包括3-4道图形推理。大多凭直觉

(4)资料分析15道:还算比较简单:考了同比和环比的概念,占比重大小。3、20道英语题,30分钟:四篇阅读,托业的题型,我之前有点小准备。第一篇是某顾客投诉商品没有准时到达,商品用Email回复投诉;第二篇是讲某作 家出了第一本新书;然后一个好友发邮件祝贺并计划拜访作家;第三篇讲某管理 者安排下属工作;第四篇公司贴出招聘信息。这些阅读的都很简单,问题了很简 单。大概英语四级水平。

4、性格测试:超级简单,也没事技巧而言,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做,尽量积

极点吧。

一、银行校园招聘流程:

1.网申报名:官网发布公告,在线填写简历并上传照片。提交时间一般在一个

月左右。需要耐心等待。

2.统一笔试:一般在网申截止后1-2周内开始发布笔试资格通知,1周后左右可

以打印准考证,然后就是机考。一般来说拿到确定的笔试资格到笔试之间的间隔非常短,需要提前复习。

3.面试测评:笔试结束后一般1周左右,各分支机构或分行开始独立运作,发

布面试通知。面试一般为1-2轮,主要是无领导小组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

4.体检、背景核查:面试后需要等待2-3周开始发体检通知,不少银行会要求

考生提前垫付体检费用。

5.签约:通过体验的同学会收到通知,在比较短的考虑时间内就要决定是否签

约。

二、银行校园招聘笔试范围和题型

银行校园招聘笔试从未公布过考试大纲,也不指定参考书及培训机构,因此对广大同学来说,全靠自我备考是件很痛苦且低效的事情。其实银行的笔试考试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分为四大类型行测、综合、英语和适职能力测试。

三、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复习计划

第一步 了解银行校园招聘笔试的形式和考试范围,阅读【《银行校园招聘考试范围总概述》】

第二步 建议大家再看看学长总结的【前辈历年笔试经验分享精华版】,这些都是从网络上收集挑选的精品,可以让大家从感性角度深入了解下银行笔试的难度和方法

第三步 行测题型复习,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行测,可以阅读行测的【《行政能力测试专项做题技巧突破指导》】,等到对行测的做题技巧基本掌握后,可以做国考真题模拟题,保存每天抽出1-2个小时,直到行测得心应手,一般来说,银行笔试的成败关键在行测得分。

第四步 开始【《金融经济知识复习学习资料与真题】的复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时间来选择阅读自己有可能提高的考点部分。非经济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如果想搞高又苦于时间来不及,优先看考点1货币与金融,其次是考点2西方经济学。攻克了关键考点后,可以练习下【1:1还原真题模拟试卷】 第五步 能拿到笔试通知的英语基础都不会特别差,建议考前一段时间做2-3套英语练习题。

第六步 考试前3天再突击【时事政治+银行动态+常识】,这块的分丢了很可惜。历年考试真题:

1.不构成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是()

A.财政拨款B.金融债券C.开户企业存款D.社会公众存款

2.商业银行经营和组织存款的首要原则是()

A.存款合理竞争原则 B.存贷挂钩原则C.按时清偿原则D.存款成本最低原则

3.按照保险对象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A.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B.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 C.保险与再保险D.信用保险与人身保险

4.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简称为()

A.CD帐户B.NOW帐户C.SNOW帐户 D.Q帐户

5.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利率B.法定存款准备金C.货币供应量D.基础货币

6.花旗银行放款利率在1970年12月8日高达20%(一年期贷款),而当时年通货

膨胀率为12%,花旗银行放款的实际利率为()

A.12.32%B.11.46%C.11.24%D.7.14% 7.1988年以来我国三年以上人民币定期存款曾实行过()

A.利率浮动制B.存款贴补制 C.保值贴补制D.存贷联动制

8.资本主义银行发展过程中首先产生的是()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投资银行D.专业银行

9.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

A.中国实业银行B.丽如银行C.中国通商银行 D.交通银行

10.对有价证券行市的正确理解是()

A.证券行市与市场利率负相关B.证券行市是有价证券的发行价格 C.证券行市是证券面值的资本化D.证券行市与证券收益率负相关

11.下列金融市场类型中属于长期资金市场的有()

A.公债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C.本票市场 D.回购协议市场

12.作为金属货币制度基础的构成要素是()

A.货币名称 B.货币单位C.货币金属D.本位币的铸造与流通

13.某一预计商品价格总额为1200万元,赊销商品总价格为200万元,货币流通速度为2.5次,按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计算的货币必要量是()

A.480万元 B.400万元C.560万元 D.500万元

14.建立时没有资本金而是根据国家授权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是()A.新加坡中央银行B.韩国中央银行 C.土耳其中央银行D.斐济中央银行

15.外国银行在美国发行的可转让定期存单称为()

A.牛市定期存单B.熊市定期存单 C.扬基定期存单D.开口帐户定期存单

16.对经济运行影响强烈而不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信用配额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D.存款准备金政策

17.属于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是()

A.世界银行B.亚洲开发银行 C.国际金融公司D.农业发展基金会

18.由国家补贴保险基金的保险称为()

A.财产保险B.商业保险 C.政策性保险 D.保证保险

19.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条件是非现金结算的广泛运用和()

A.利率市场化 B.充足的备付金C.商业银行机制完善D.信用制度的发展

参考答案

篇3:2015级思修题库 考试专用

2013-2014年寒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学生社会实践要求与选题指南

“两课”实践环节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习“两课”各门课程的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实践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去认识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和国家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在实践考察和调研中培育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次“两课”社会实践,主要是围绕“两课”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寒假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一、“两课”社会实践的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国情、省情、认识社会,了解改革现状;

2、引导学生从各种社会群体身上认识、理解如何做人的道理;

3、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两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在社会实践中踏实落实自己的中国梦。

二、“两课”社会实践的任务

学生在社会实践前要根据提供的《“两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人《“两课”社会实践》提纲;在社会实践结束后撰写《“两课”社会实践报告》,认真填写《“两课”社会实践情况登记表》,存入学生档案(附在后面)。

三、“两课”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

1、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分析我国国情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3、了解社会、家庭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4、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锻炼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两课”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

1.建设和谐社区的典型调查

2.大学生对明星“跳槽”国外的看法

3.大学生对于运动员商业产权的归属问题的看法

4.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影响的看法

5.大众对天安门城管翻供的做法有何质疑

6.大学生对大学生犯罪的看法调查

7.民众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调查

8.大学生对中国“食品安全”的看法调查

9.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10.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调查研究

11.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12.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分析

13.大学生对形式主义及如何对待形式主义的意见调查

14.乡镇教师工作与生活状况的调查

15.大学生假期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16.各阶层人员体育锻炼状况调查

17.大学生入党及入党动机的调查

18.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19.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20.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和经验的典型调查

21.当代青少年对家务活看法调查

22.中学生对哈韩族哈日族的看法调查

23.大学生对网络大型游戏的看法调查

24.当前电子网络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25.城市居民闲暇生活方式调查

26.城镇居民对房价问题的看法调查

27.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与分析

28.对中国政府财政收入飞速增长的看法调查

29.对2013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看法调查

30.2013年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的调查和分析

31.关于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

32.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与分析

33.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的调查

34.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能力的调查

35.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36.CPI高涨背景下消费习惯的改变

37.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

38.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39.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40.假日经济发展调查

41.关于中小城市周边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42.绿色照明问题研究

43.农村水电资源使用效率调查

44.关于怎样营造低碳社会的调查

45.大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与应对

46.乔布斯的死对苹果公司和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7.关于街道垃圾分类的调查

48.农村养殖及种植业科技含量的调查

49.科教兴乡、兴县、兴市的典型调查

50.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51.两型社会建设中工业节能问题研究

52.当地环保节能措施及状况调查

53.政府对环保节能企业的支持措施调查

54.新型节能环保家电的开发与市场

55.干电池对环境的危害的调查

56.对教学中科技辅助的状况调查

57.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58.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59.关于当前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60.关于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报告

61.关于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报告

62.关于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报告

63.关于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64.关于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调查报告

65.关于当代时尚流行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学的调查报告

66.关于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67.关于当前学校乱收费问题的调查报告

68.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报告

69.关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的调查报告

70.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

71.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72.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报告

73.海西建设与和谐社会

74.海西建设与福建产业结果调整

75.闽南语文化在大中小学生中的传承

76.关于大学宿舍关系的调查

77.大学生宗教意识与宗教信仰的调查

78.会计专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79.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研究

80.农村土地闲置及流转情况的调查

81.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与建设美丽中国(家乡)调查研究

82.新媒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调查研究

83.诚信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

84.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教育研究

85.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政治参与研究

86.大学生理性爱国的调查研究

87.大学生网络素养及网络道德状况调查研究

88.大学生法律信仰与培养状况调查研究

89.大学生传统美德状况调查研究

90.大学生友谊观与人际交往情况调查与研究

五、选题说明:

1、专科阶段“两课”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按照本学期开设的课程要求选择社会实践内容。

2、每位同学根据本学期所学课程内容和调查所在地具体情况任选一题,可借鉴使用参考题目,并结合自己调查对象和研究问题具体拟题。

3、课程提供的参考题目,可对同学们起到启迪和参考作用。

4、每个同学均可根据上述情况,结合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或所在地的特殊情况自行拟题,但自拟题目必须具有典型意义,必须与所学内容相关。

5、社会实践报告必须用黑色或蓝黑钢笔或水笔手写,使用方格纸,字数在3000字以上,在下学期开学初两周内上交辅导员处,再统一交给各课任老师修改,评选优秀论文进行汇编,并给予一定奖励,发给证书。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上一篇:一年级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读书会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