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

2024-06-20

与孩子沟通(共14篇)

篇1:与孩子沟通

沟通,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首先,你要跟孩子成为朋友,尊重他的一些正确意愿。不要凡事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多听听孩子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多跟孩子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以长辈的身份喋喋不休的教诲。通过一些故事。也可以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或电影。在孩子成长初期就给他灌入一个正确的观念!

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可以和他踢踢球,或是陪同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在玩耍的同时,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待人接物!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开朗外向的良好性格!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不要以家长的口吻对他喋喋不休。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家长的唠叨。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在孩子平静的时候,好好跟他讲,他这样子是不对的,并指出他这样子做,令你很失望。你原本以为他可以做的更好,你也相信,他能够做的更好!

多鼓励孩子。哪怕他只是进步了一点点。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他人的肯定。家长的鼓励对他们而言尤为重要!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孩子会因为想获得更多的鼓励与肯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千万不要打骂孩子。虽然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打不成器。但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得进步!打骂孩子,不仅会给其心理蒙上阴影,更甚者会给其一个错误的观念。让其养成暴力解决问题的思想。特别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暴力会使其更加叛逆。多跟孩子沟通,好好讲道理,才是正道!

篇2:与孩子沟通

2、转移注意法:对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有危险的活动,应当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可适当采取转移注意的办法进行软处理。如打开电视机看一些有趣的节目,煞有介事地和布娃娃说话,给他最喜欢的一件玩具,或者干脆带孩子离开当时的环境等等。当然,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以故意让他赢上一、二个回合,以满足他“当家作主”的愿望。

3、故意冷淡法:有时宝宝会故意做一些恶作剧,以观察您的“有趣”反应。不让他打开电冰箱,他就故意当着您的面把冰箱打开,然后等着您的发作,他好看“热闹”。这时,您应当故意装作看不见,当他讨个没趣后,就会停止这种恶作剧。

4、后果惩罚法:即运用宝宝行为后果本身,自然而然地惩罚他的行为。如他非要去摸热水瓶,您不妨把瓶塞打开,拿着他的手在瓶口上方,当他感到烫时,就再也不会想要热水瓶了。

篇3:与孩子沟通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 不仅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也是对学生做人的评价, 同时, 还是师生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可以在老师和孩子之间演绎出多姿多彩的生活, 它展现的是交往的过程、情感的聚集、思想的撞击。

因为孩子喜欢在自己的作文 (日记) 里倾诉心声, 挥洒自己的才情, 教师就可以通过评语, 和学生进行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 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答疑解惑,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六年级女孩, 人长得可爱, 成绩也很好。父母工作繁忙, 没有时间陪伴她。一家人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关系很紧张。我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便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帮一下这家人。正好看到了这个女孩子的日记, 她在日记中写出了对父母的不满和自己的困惑痛苦。

于是, 我在她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红色评语:人生的舞台是广阔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道。父母工作是必要的, 当然也有教育你的责任。而你凭自己的一时喜怒变得心胸狭窄, 拒绝和他们正常的交流沟通, 忽视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忽略了父母之爱。不可取!如果你用心去换位思考, 就会理解父母无声无息的爱。体谅一下父母的辛勤, 珍惜可贵的亲情吧。

后来, 她妈妈告诉我, 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 看父母的眼神也温柔了许多, 能主动和妈妈沟通了, 家里的气氛和谐多了。

还有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很内向, 每天都小心翼翼的, 看不到他的喜怒哀乐。学习成绩中等。有一次, 他在作文中流露出了真情:对自己不够自信, 一大家子的人对他寄予厚望, 有压力。我及时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你是个聪明、敏感的孩子, 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家族重任。但你是小男子汉呀, 更要坚强、乐观和勇敢, 老师喜欢你, 你的家人更喜欢你, 我们大家都希望看到一个健康、阳光、快乐的小帅哥呀!

发放作文本的时候, 我看到他读评语的时候很是激动, 我用坚定的目光看着他。从此, 他渐渐地开朗起来, 成绩也有所提高。现在他已经上高中了, 每次看到我都大声问好, 真正成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

篇4:学会与孩子沟通

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首先要把孩子看作自由、独立、完整,有独特的天性、人格特征和尊严的人。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抱负和志向,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体罚或变向体罚孩子,不能辱骂孩子,不能大声斥责孩子,不能羞辱、嘲笑孩子,不能当众批评孩子,更不可当众揭孩子的短。同时,还要明确“尊重”与“爱”的区别。“爱孩子”的含义包括喜欢孩子,欣赏孩子,保护孩子的安全,给他们以帮助。“爱”意味着给予、施舍,甚至为其自我牺牲。而“尊重”更注重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对待对方的一切行为,也意味着给孩子提供更宽松的成长环境和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与孩子沟通,要选择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利于孩子接受的科学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学会倾听。要创造一种自然的听的气氛,每天或每周有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谈,或在晚饭后的“小憩”,或在周末的“闲暇”,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谈起,认真聆听孩子对一天或一周经历的讲述,而且不管孩子告诉你什么,你是否真有兴趣,都要“饶有兴趣”地听到底,让他觉得有种被尊重的感受,自然就会与父母主动沟通,使孩子少走弯路。记得我在咨询过程中就遇到过因父母不能倾听而使孩子走了弯路的例子。初一女生杜丽,其父母白天忙于做生意,晚上抓紧筑“长城”。杜丽在学校与同学有了磨擦想和父母说说,但父母根本无暇听孩子诉说,更谈不上交流。久而久之,杜丽变得沉默寡言。后来,班上的一男同学对她很关心,两人互相有了好感,谈起了恋爱。当老师找她谈话时,杜丽木然地说:“其实,我就是想找个人听我说说心里话。”理由如此简单!真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思啊!

其次,要与孩子平等交谈。一般情况下,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实现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往往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家长就会一厢情愿地老生常谈、唠唠叨叨,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于是,父亲暴怒,母亲失望,孩子绝望。所以,建议家长要少讲多听,遇到问题冷静理智,表扬和批评时就事论事,做到不随意指责和草率评论。要用充满慈爱的话语,耐心地与孩子平等交谈,言谈中,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并做恰如其分的解释,使孩子“亲其父(母),信其道”。

再次,要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只希望他们充当顾问或支持者的角色。过多的干涉,他们会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认为失去了自由,便会产生不满情绪,就会躲避家长并与家长产生隔阂。所以,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独立完成,真正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最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交流难免有争执,聪明的家长应学会冷处理:当你与孩子的争执进入僵局时,你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了,你可以把要说的话先写在纸上,等双方都安静下来再拿给孩子看,那些当初孩子不愿听或不愿做的事,此时可能对他们有所启发,对解决问题更有效。

除此之外,科学、准确的期望值也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重要因素。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期望值过高容易揠苗助长;期望值过低也会抑制孩子成才。那么如何调整呢?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订出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这样,便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也有利于你的孩子成才。

篇5:如何与孩子沟通

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主要侧重两点:什么是有效沟通;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1、什么是有效沟通 提问:(1)你了解孩子吗?让家长说出10个孩子的优点.(2)什么是有效沟通?(3)有爱就是沟通吗? 误区:有条件的爱,给出各种各样的条件.陈教授举了官城春的一个孩子与家长的例子,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随手关门的好习惯,竟然拿针扎孩子的手,仅仅是因为孩子没有随手关门的习惯.这种做法太严厉过头了.应该怎么办呢?好好沟通,改进不对的地方.*家长和孩子总是话不投机?家长:作业,考试,物质上的.命令式.杨笑:把学校好的事告诉家长希望引起家长的关注孩子:学校的事,家中的事,心灵上的沟通.得到尊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批评学会谴责,压力学会逃避

1.怎样进行有效沟通 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玩,玩中学很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女儿以好成绩考上当地高中,结果去技校学美术,她尊重孩子,如虎天翼.大学退学,理由:没有还老师,想从事纯艺术,如愿以尝进入美术院校.*了解孩子充分发挥潜能总结如何沟通的方法:以心引导:做知心朋友,放下架子,当倾听者,不要以自己的定义去判断,错误引导孩子,以行动引导孩子以身引导:童心不灭以言引导:重话轻说,空话实说,长话短说.情在先话在后.以笔引导:回味无穷 *学习的五个层次:学习意愿,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知识

篇6: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父母是不是有着童心,对于跟孩子的交流中比较重要。拥有一个赤子之心,才可以抛开家长、父母的身份,当家长把孩子当成朋友,孩子才可以毫无保留地接纳父母。

妙招二、跟孩子密切相处

想要了解你的孩子,就需要你跟孩子更多地接触和交往,在他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感情以及真正需要什么。

妙招三、关注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在的父母因为工作忙,跟孩子谈话的时候,经常会急着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知识,希望孩子能够乖乖听自己的话做,不要有什么意见。这样做的家长,常常没有关注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觉得和父母沟通有困难,就更不愿意和父母沟通,造成孩子跟父母的代沟越来越深!

妙招四、感受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别处受到了委屈,比如和好友分离时,孩子细腻的幼小心灵会很难过。而父母则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一味告诉他坚强一些,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等等,这会令孩子认为父母不能够体会他的感情。要是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很难过的。”相信这样子说话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妙招五:了解孩子的成长程度

要是父母老讲些孩子难以理解的话,或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孩子就会觉得压力很大,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对话也会变得难以进行。

妙招六、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家长应该先明白这个问题背后的真正含义,并根据孩子的需求认真回答。比如孩子问:“妈妈,你去不去买菜?”而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是“妈妈,我想和你一起买菜”如果你了解孩子的真正意思,就可以回答:“去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当然会很开心。

另外,对孩子的一些知识类问题,父母也应慎重回答,或跟孩子一道去寻求答案,这样,孩子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

妙招七、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要用“你必须……”、“我警告你……”,“你最好立刻……”“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不然……、”“你应该……”,“你太讨厌了”、“你太令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这些带有命令、责骂、警告等带有负面含义的说话语气。

妙招八、经常说一些新鲜话题

经常变换一些新鲜话题,通过这种方式勾起孩子的兴趣。比如:“你猜猜我今天遇到什么事情了?”“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恐龙?”“要是有一天,外星人真的来了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快不快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更吸孩子。

妙招九、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篇7: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

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

郑浩

孩子教育,听谁的都有道理。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又都对不上号。道理上讲,还是我们学习不够,可是我们的学习短时间里也就这样,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只要照做就能基本正确呐。

基本正确

就我个人的体会,简单一点的方式还是有的。只是照做,一点不用想的方法,当然不现实。还是需要尽量少的理念配合我们的行动的。这些理念是:1.孩子的任何感觉对他来说都是真实的,也就是他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你不对来讲道理。2。孩子的许多不对是我们的判断,客观上我们也不一定对。3.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可以并存的,不需要分个对错的。4.孩子的行为只要: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与环境有大的冲突。都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四条理念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不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说教,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就是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但我们承认对方有对方的道理,不把自己的理当作是唯一正确的。

尊重孩子只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仅有尊重是不够的。虽然孩子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孩子凭感觉成长,不是最有效的成长途径。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就是孩子的最有效的成长途径了。

首先,我理解引导并不是要孩子简单的听我们的,而是要引导出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如果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和家长的一致,那自然就是听了话了,一切没问题。如果孩子的想法、看法和我们的不一致,是不是就要引导孩子像我们的靠拢呢?这其实是明天要说的,这里暂且先用。就是对于那些基本的、普遍的、已有社会认可的对错结论的事情,我们是需要做这样的引导。比如:三种伤害。而那些我们自认为是对是错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不急于将我们的认识通过引导的方式,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因为我们的灌输,会是孩子的认知受到限制,孩子自身适应环境的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就会受限。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回头想想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的。这种情况不仅孩子成人了回头会发现,就是孩子还小,也时常会有的。所以引导什么,也就要细心选择了。要简化又简化。这样你的引导就会更有效率,又尽可能少的影响孩子的自由空间。

引导的唯一途径是沟通,你要让孩子的所有想法呈现在你面前,尽管这些想法在你看来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这就是完整的孩子,你只有让孩子完整的呈现在那里,你才有机会胸有成竹。任何对孩子的训斥、打断、等否定行为,都会让孩子退缩和隐瞒。你对他的了解就会打折,你对他的教育也就是只见一斑了。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要鼓励和肯定孩子,至少他说了就很好。对其中你赞同的,给与鼓励和夸奖。对于你认为不妥的,你不认可的,不能简单的给与批评和否定,更不能训斥和惩罚。下次孩子哪里还敢跟你说啊。这样你就和孩子失去了心灵的联系,你就很多时候看不懂他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孩子的思路,引领他多走几步,或者退回几步,让他自己看到{思想中看到}结果,并且由他自己去选择坚持还是改变。可以用它熟悉的事情引领,也可以是某个故事,某个动画片等等一切他能感受的事情来引导他。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在自以为是的说教之中了。也许一次两次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也得慢慢来。说不定还有其他结果。坚持这样做,就会迎来简单的教育,至少家长和孩子关系融洽,思想上保持沟通,情绪上没有负担。孩子是快乐的,孩子始终完整的呈现在你面前。

我们有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的耐心,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就是为孩子好,这样就是对的。当你的为孩子好,是要孩子吃东西时,你会问孩子想不想吃。如果孩子说不想吃,你会尊重孩子,不吃就算了。总不会是为孩子好就强迫他吧。如果你还是想让他吃点,你会进一步询问原因,直到搞清楚了,与孩子达成一致。

当你的为孩子好,是一个对孩子来说是长远的事情时。孩子一定没有你想得远,那你就得从近处着手,一件件的心平气和的沟通到孩子愿意为止,想解决吃东西的事情那样。假如孩子不愿意,就是你的想法同孩子的实际连接不上。如果这时候强迫孩子,事情是简单了,但这种连接是假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总会断的。这就是很多家长抱怨的,孩子大了,我管不了了的原因。实在沟通不了,我暂时就这个水平了,怎么办?那还有一条路就是尊重孩子!

篇8:用智慧架起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我所任教的班级不到四十名学生, 根据我对每个学生基本情况的登记了解, 发现学生家长大多外出打工, 多数家长都是短期工, 农忙时节回家做活。也有几个孩子的爸妈常年在外打工, 两三年或一年回家一趟, 孩子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成了典型的留守儿童。这样的情况让我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相对多了一些。

一个周末, 几个孩子围着我聊天。我看到魏少康同学穿了一件新买的夹克衫, 随口说:“少康, 穿这件夹克衫真帅啊!谁买的?”刚才还喜滋滋看着我笑的魏少康, 脸上的笑容倏地不见了, 低头看了看, 低声说:“俺妈买的。”瞬间眼圈有点泛红, 点点泪光在眼眶里打转。看到这情景, 我没有接着问下去, 只是接着赞叹了一声:“你妈眼光不错啊!”少康嗯了一声, 没再说一句话。

事后, 我和几位同事说起这件事, 和他同村的马月粉老师叹着气说:“少康这孩子的妈妈在外地打工, 妈妈不在身边的孩子就是可怜, 哪个孩子不想妈啊?”一席话, 让我意识到留守儿童的孤独, 感情的脆弱, 他们有强烈的情感需求, 而我们做老师的就应该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我想到了这些留守孩子的父母——我未曾谋面的家长们。我准备和他们谈谈, 拿起电话, 我第一个打给了魏少康的妈妈, 她接到我的电话, 还以为是孩子在学校惹事了, 因为在她看来老师不告状是不打电话的, 这是我们做教师的悲哀。我对她说:“您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 最近有很大进步, 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我打这个电话是希望你们能多给孩子打打电话聊聊天。”她无奈地说:“我们常打, 叫他接电话, 他总是说上一句两句就跑开了, 有什么事都是爷爷奶奶给我们说。这孩子越大越不想听我们说话, 有时电话打过去, 他都不听, 说忙着写作业。”接下来的家长和魏少康的妈妈说的如出一辙。看来孩子们与父母真的太缺乏沟通理解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在学校门口遇到魏少康同学, 和他边走边聊。“少康, 想爸爸妈妈了吗?想他们就主动打个电话。”他看着我说:“老师, 我和他们没话说, 他们一打电话就问考了多少分, 考第几名, 考得不好就开始唠叨, 烦死了。”原来是这样, 出外打工的父母把成绩、名次作为衡量孩子在校表现的唯一标准, 他们生怕自己拼命挣钱, 孩子学习却不好, 长大跳不出农门, 继续像他们那样做打工仔。对成绩过分的关注让他们之间的沟通逐渐有了隔阂, 失去了交流的话题。

为此, 我在班里召开了“我和爸爸妈妈说说话”的主题班会, 当然我没有只是强调留守儿童。班会上学生畅谈和父母之间的聊天趣事, 说自己最想给父母说的话。最后我对同学们说:“孩子们, 作为老师的我也是一名家长, 我在劳累的时候, 最渴望和孩子说说话。你们的爸爸妈妈那么爱你们, 不管是在你身边还是在外地打工, 忙碌的他们肯定最希望和孩子说说话。孩子们, 一定记住多和爸妈说说话。”整个班会气氛热烈, 孩子们感触很深, 看得出他们和父母沟通的欲望很强烈。

趁热打铁, 当天我就给各位留守孩子的家长发去一条相同的短信:“今晚给孩子打个电话, 不要问成绩, 不要谈名次, 不要唠叨孩子在家一定要懂事, 在校一定要努力学习。谈你的工作, 谈你的生活, 谈吃的喝的看的, 轻松谈话, 多多沟通, 祝你工作顺利!”

第二天, 我从那些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里看到了爱的满足。我知道, 我这座桥开始悄悄发挥作用了。后来, 我收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短信:常老师, 谢谢您的谈话“三不要、三谈”, 现在我给孩子打电话一聊就是半个小时。孩子还主动给我打电话, 聊学校里的事, 还常常说到您, 看来孩子跟您比我还亲。看着短信, 我笑了, 笑学生家长对我那条短信的精炼概括, 笑孩子和家长沟通之路的起步, 笑家长的那句幽默奉承。孩子跟我怎么能比爸妈还亲呢?老师的关心怎及父母的呵护更温暖!

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利用手机短信与家长沟通的便利, 之后我“变本加厉”地给学生家长发送一些家教知识, 指导家长正确地爱孩子。有些在外打工的家长干脆加我为QQ好友, 以便更及时地向我了解孩子的近况。可喜的是, 这些孩子的家长跟我谈话也不再光围着成绩转圈了, 开始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了。

篇9:怎样与孩子沟通

据报道,一个17岁男孩因不满母亲的教导,又无法与父母很好的沟通,将正在看电视的母亲锤杀,然后将母亲尸体藏匿,若无其事地回到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期末考试,并向其父谎称母亲离家出走。

由于父母与子女沟通出现问题,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更可悲的是,触目惊心的弑亲案也时有出现,可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现状令人深思。

沟通问题的根源与代沟的填补

沟通问题的出现大约有以下根源:

一是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可能有“理想化”的倾向。父母望子成龙,在孩子尚未出生时,就早早设计了各种“走向天才”的训练方法。但是,当孩子出生后,将所有的方案诉诸实际,往往失败多于成功。

二是父母以为自己一切教育措施都是为子女好,但并不了解子女真正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在他们付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子女不需要的。父母有了这种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的作风,便无法对自己的态度和观念做出冷静地分析和判断。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子女有更好的物质享受,拥有自己的私人房间,只要子女喜欢的事,父母都会尽量满足,致使现代子女具有很高的自我中心倾向。

三是传媒的影响。子女花在网络和电视的时间愈来愈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孩子的头脑,使亲子彼此间接触的时间减少了。

一个中学男生说:“我妈是个女强人,又当爹又当妈,真不容易。但她总想知道我的秘密,又是访老师,又是访同学,活像个老侦探,我真恨不得揍她一顿I”代沟也出现了。

代沟,父母必须正确面对,承认代沟的存在并正确认识代沟,不能回避。可及时采取以下对策:(1)意见融合。双方可以寻求一种途径,将各自的意见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意见,融合后的意见往往能兼顾双方的感受。(2)理解子女的要求。做父母的要学会“心理互换”,站在子女的位置,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满足子女的需要。(3)尊重子女的独立意向与创造精神。对子女的朝气采取欣赏的态度。(4)向子女学习。进入信息时代,子女的信息量比父母大很多。子女比父母学得快、记得快、阅读速度快。当父母虚心向子女学习时,子女会以极大的热情与耐力教你。此时,彼此间就像老朋友一样,这样代沟就消除了。

树立平等民主的科学子女观

父母对子女的伤害是无意的,甚至往往是出于“爱心”造成的。为此,父母应树立科学的子女观:

子女是人,有人的智能、情感、意志,有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子女是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人:子女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当子女能与自己的父母建立平等的亲密关系之后,他的行为言谈自然会渐渐变得高雅,他的性格也会开朗、乐观、豁达,在今后面临人生种种挑战时,也会表现得更为勇敢、自信。

1.好父母敢认错

父母犯的错误应当告诉子女,这也是对子女的教育。可以让他们知道父母不隐瞒错误,不说谎;也可以让子女从中吸取教训,少犯错误。

2.改改说话的口气

有些父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我是父母,你是孩子,孩子听父母的话是天经地义的事”,因而动辄就居高临下地对子女说话。殊不知,这是亲子之间良好沟通之大忌。做父母的应该更新观念、放下架子,与子女沟通时多些平等、民主。比如,可以问子女:“这件事这样办你觉得怎么样?”等等。一旦子女觉得父母尊重他,把他当朋友看,他就会与父母拉近距离,也把父母当朋友。如此,进行沟通也就水到渠成了。

现代子女观的核心是尊重子女,视子女为与成人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要想成为成功的父母,就要尊重和维护子女的尊严,尊重子女应有的权利,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

创设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家庭氛围对沟通的影响十分明显。家庭氛围粗略可分为民主型、正统型、放任型、冲突型、包办型等家庭,每种类型对子女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在民主型家庭中,父母子女有充分的交流机会,容易养成开朗、自信、积极的心态。

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子女成长的阶梯。在这样的环境中,子女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父母和他们的沟通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最能促进子女专心学习。

对子女不信任,是“侦探式”父母的通病。怕子女不识好歹,怕社会上布有“陷阱”,怕“坏孩子”的诱惑,父母整日忧心忡忡,时时心系孩童。但子女并不领情,为了挣脱这份强加的爱,挖空心思逃避父母。亲子关系发展到这份上,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变成了负值,而做父母的却浑然不觉。

家庭沟通环境贵在营造宽松的家庭心理氛围,在自由、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去沟通、交流,才会有好的效果。

另外,家庭中所有成员在和子女沟通时应保持一致(包括态度、要求、方法),彼此之间必须多进行交流,和子女也要多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保证子女的健康成长。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对子女大有益处。父母和老师都必须认识到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肩负着共同的责任。

增强子女的沟通素质

减少子女对父母的依附、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是很重要的。让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在亲子互动中,体验各种情绪,有时间接纳自己的情绪,尝试自我调整以及自我激励。在子女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子女自发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父母除了尽量满足其各种情绪需求外,可鼓励、逐渐增强他们在情绪交际上的能力。父母过度保护或过分放任都不是好办法。父母要根据子女的能力,给予适当的协助及鼓励,给子女创造成长发展的机会。

培养子女诚实,说真话。可用生动形象的事例经常向子女说清楚诚实的好处和说谎的坏处。鼓励子女正面对待所犯错误,有了错误就改正错误。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形成诚实的思想和行为。

研究证明,各种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不移的信心、坚韧刚毅的意志、勇敢果断的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篇10: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首先是要了解孩子,了解是沟通的前提,平时要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所做所想,看看他近一段时期内有什么变化(包括说话做事,有没有比较心烦的表现,情绪上有没有波动)。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话,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苦恼与要求,其次是家长要与孩子交朋友,在人格上要平等,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权,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您不是父亲,不是母亲,您就是孩子的朋友,再次,尊重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进入小学尤其高年级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成人感、独立性和自尊心,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希望得到尊重。当家长理解并尊重他们时,就能打开他的心扉。有的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再是善于捕捉交谈契机,1、孩子取得成绩时。每个人都有荣誉心,爱面子,孩子更是如此,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提出新的要求,巧妙指出其“美中不足”,孩子不但乐于接受,而且会以实际行动向新的目标迈进。比如孩子这次考试物理考55分,您告诉孩子你努力了,你进步了,下次朝着一个什么目标发展(70分),2、孩子遇到挫折时,孩子情绪低落、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弃,家长马上给予必要安慰,使孩子懂得:失败只是一次人生经历,失败并不可拍,可怕是失败后的沉沦。要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千万不要盲目责怪,“火上加油”。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了,考试前自己预计能进前50名,结果考了100多名,有的孩子会心灰意冷,觉得没有前途了,这是最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您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是题难了,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还是自己粗心大意了。

3、孩子做错了事,如有的孩子在学校违纪受到学校处分,孩子自己很后悔、痛苦。这时最需要家长的谅解,家长不要一味进行批评,机智的“诱导”、指出其错误,分析原因,剖析其危害,点名其教训。真诚的关怀和亲切的教诲最容易触动孩子稚嫩、无助的心灵。

4、孩子感情受到伤害时,如孩子与最好的朋友发生矛盾,孩子很委屈、痛苦、愤怒,这时家长给予必要的关怀爱护,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有没有孩子自己错误的地方,不但能增进感情,而且让孩子感到你可亲、可敬、可信。

5、当家庭遇到困难时有的家长遇到困难时只知道自己默默的承受,自己多少苦处孩子并不知道,比如家里没钱了,孩子又想买衣服,有的家长又恨了狠心也给孩子买了,但孩子却根本不知道家里的困难。

实践证明,家长如能善于捕捉交谈契机,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会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等家长用眼睛管教孩子;二等家长嘴巴管教孩子;三等家长用拳头管教孩子。各位家长应当争做一个一等、至少是二等的家长,千万不要做三等家长。家是学习过程中的加油站;家是备考征程中的减压仓;家是成长历程中的避风港。

感谢您的指导,孩子的进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别忘了,常过来看看!

篇11: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

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父母是否时常会感觉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跟孩子说说知心话,他却心不在焉……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已经成为每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与孩子沟通,家长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方法一:制造亲子谈心花园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或小区游乐场的秋千上。专家认为,轻松的环境氛围,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方法二:固定谈心时间

专家建议,要建立起“常态”的沟通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

方法三:孩子以多元方式发泄

篇12:与孩子沟通的误区与建议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玛莎·史翠珊指出,很多亲子无法沟通,关键在于父母误把孩子当成年人, 认为和他们沟通能又快又清楚,但孩子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自己的情绪,才能清楚地表达观点。她在《孩子与青少年的不讲话疗法》一文中表示:“最好你什么都不说,但如果你想要他回答,你应该鼓励青少年说。”也就是,家长要学着当个倾听者。下面就是她提出的亲子沟通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和青少年在早上讲话,尤其是当他还在想今天其他的活动或还没睡醒。

建议:孩子的生物钟比成人延后,他们在晚上较爱说话。应选择此时跟海子沟通。

误区二:直视他的眼睛。

建议:因为孩子在你不盯着他们时,才能打开心房,所以最好并肩坐着谈话。

误区三:等他们不分心时才和他们约时间谈重要的事情。

建议:家长应在孩子活动的间隙和他们谈谈,因为孩子喜欢在打球、吃东西时,有人和他们分享感受。

误区四:禁止孩子咆哮、摔门、哭泣,或说“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继续谈”,

资料

建议:父母应该让孩子发泄,耐心听孩子说“我很烦”、“我很困扰”。

误区五:问一般的问题,如“你今天学校怎么样”。

建议:不要泛泛问问题,而是要用正面的态度问特定问题,如“你的老师怎么说你这次的成绩”。

误区六:当你认为孩子已经讲完了,就开始讲你的想法。

建议:孩子需要时间发泄情绪、整理思绪,通常不会一次表达完,所以尽量在其他时间再说自己的想法。

误区七:话题集中在琐事上。

建议:跟孩子谈大范围的话题,如电视节目、运动、音乐、美食甚至政治,这更有助于彼此了解。

误区八:给他们不需要的建议。

建议:赞美之词比嗦嗦的建议更有用,如“好主意”、“哇,你今天做了好多事”。

误区九:不要以为你知道现在孩子的想法。

建议:用开放式的语句鼓励孩子谈他们的世界,如“你的同学怎么说”。

误区十:拿困扰孩子的事开玩笑。

篇13:幼儿教师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育,沟通和交流,方法

沟通是一种相互理解, 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 是在双向交流中相互协调的默契。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 首先需要的是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且《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 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 信赖感。”因此,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管理和教育的时候, 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生理健康, 还要掌握与幼儿沟通交流的方法, 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使他们成为有热心、有爱心, 以及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孩子。

一、沟通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所谓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 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 师生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渠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成人有时忽视了与幼儿的沟通, 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 以致因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 造成代沟, 教师与幼儿缺乏沟通, 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因此, 成人与幼儿之间需要沟通, 并在沟通中互相得到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师生间的沟通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加深师生间的了解, 而且在沟通中, 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 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被接纳感, 感到自己为教师关心、喜爱, 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 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 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 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 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 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 并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因此教师与幼儿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 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要掌握与幼儿沟通的方法

(一) 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师生间沟通的前提

人的需要种类很多,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将其分为七种, 即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等。幼儿是社会的人, 他们具有一种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 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 要求自主, 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教师对幼儿被赞扬和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 可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师生的沟通中, 幼儿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态度, 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的, 就会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

(二) 用爱心感化幼儿

教师与幼儿沟通的内容方面, 讲道理应该只占5%, 而爱心要占95%。对于幼儿来说, 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 是除了母爱之外, 世界上又一种伟大的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 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幼儿产生巨大的内动力, 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幼儿以真挚的爱, 给他们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 幼儿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情感, 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 我们教师才能“对症下药”, 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幼儿, 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 这样才会产生动情效应, 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 选用适当的语言

1. 说话语调和速度要适当

在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说话的语调对于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幼儿而言, 教师的语言抑扬顿挫会使交流效果更好, 更能激起他们交流的兴趣和欲望。同时,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 不能太快, 也不能太慢, 太快容易导致幼儿听不太清楚, 太慢就会使幼儿等得太急, 使他们原有的积极性降低, 而且教师与幼儿交流时的音量也要适当, 要使每个孩子都能听清楚。

2. 语气要和善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 语气是否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语气, 听起来会感觉到一丝丝温暖的情意, 幼儿也更容易接受。此外, 为了更好地达到沟通效果, 教师可以适当制造悬念, 让幼儿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四) 多给调皮儿童一份关爱和一些鼓励

实践证明, 被成人厌弃的幼儿, 常自暴自弃, 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 有些儿童喜欢捣乱, 活动时常打打闹闹, 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 他们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 获得老师的爱。因此, 对于调皮儿童, 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 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关心和爱心。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 都会使幼儿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 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三、与幼儿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 激发孩子说活的兴趣

教师师应注意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 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 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 可找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 同孩子一道玩, 边玩边与孩子交谈。交谈时, 教师应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还可以找几幅图片给孩子看, 之后让他们根据图片来讲故事, 引发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想象, 并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愿意与老师交流。

(二) 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

孩子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 尤其是他们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 但教师和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 不注意听完孩子所说的话, 经常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幼儿, 会挫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幼儿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 不要轻易地打断他们。

综上所述, 如果幼儿和教师的沟通无障碍, 他们就会觉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 而且教室里会充满笑声, 每一个孩子都有归属感, 上起课来如沐春风, 而教室必然春意盎然, 师生之间和谐融洽。

参考文献

[1]陈欣凡.浅谈与小班幼儿的沟通策略[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 2009 (1) .

[2]田霞.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 2005 (6) .

篇14:与孩子沟通有技巧

晨晨家长:我孩子上六年级了,作业比以前多了许多,平时玩乐、游戏时间也少了些。所以,他偶尔会想着偷偷懒,有机会就趴在电脑上,或者看看漫画……作为家长,我看着总有一些担心和紧张,怕他耽误了学习,家长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孩子的娱乐休闲方式呢?

郑玲玲老师:眼看孩子就要小学毕业了,生活节奏加快了,平时休闲游戏时间就少了,偶尔想放松一会,家长要理解孩子啊——咱们成年人还盼着过节、放假呢,何况一个孩子。

首先,请你理解他。也许你会担心他因为娱乐而耽误了学习,即使你知道他是个自觉、认真,对自己负责的孩子,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去提醒他一下。这样,偶尔就会引来孩子的不满和生气。请注意: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许多东西充满好奇,自尊心也很强,开始质疑周围的事情。我们在此阶段更要理解、帮助他,这时的孩子对周遭的一切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和体会,只是他自己还不是十分明白,遇事具体该怎么解决。作为家长,我们就要更加用心和用思想去跟他沟通,发自内心地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再去引导他怎么做,怎样去解决问题。

“双口”家长:郑老师,我孩子“双口”(注:化名)是个学习积极、主动,即使遇到难题也敢于尝试的孩子。对待自己的学习也很认真、主动,尽管偶尔他会偷懒,但我一直还是很相信他。可是,随着孩子大了,年级升高了,我觉得自己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好像不顺畅了。我该怎么办?

郑玲玲老师:谢谢信任!请你看看我曾经写给孩子的一些话语——

“小伟同学,你的表现一直很出色,老师期望你更棒,所以对你提出一些小建议:学习中要更加自信哦。一、学会把自己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即使出一点小错又怎样?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接触新事物,不断出错,然后思考总结知识的过程。而且,因为平时你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不会有人愚蠢到因为一次的失误去嘲笑你的。二、审题要认真,思考要细致、大胆。解题的时候最需要细心吧?你许多时候犯错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做事急躁,计算出错。今天开始,做个冷静、细心的人好吗?三、学习中独立思考特别重要,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也同样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独立思考要保持,但也要学会听老师讲解,做个有效利用课堂学习的孩子吧!”

我觉得:与孩子沟通并不难。首先,要注意“降低自己的高度”——与孩子肩并肩地沟通、交流,尽量不要采用居高临下的角度;其次,要用仔细地观察与思考做基础。观察孩子的优点与不足,思考与孩子交流先谈什么后谈什么,声调怎么控制;最后,明确自己的建议。请试试看,有问题,请再来阳光会客厅。好吗?

上一篇:文言文狼的练习题下一篇:小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