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即责任

2024-06-06

人生即责任(精选8篇)

篇1:人生即责任

人生即责任』

吕建刚

我看到责任二字!景明楼的设计者,在80年后仍不忘提醒业主景明楼的设计使用年限,这就是责任。

我们庸常的一生,其实是负责任的一生:上学时,用成绩为自己的学业负责;工作时,要用成果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结婚后,要用忠诚对自己的家庭负责;生子时,要用辛勤为自己的孩子负责。我们不求一定要大富大贵,但努力赚钱养家、赡养老人,这也是人生的责任。人生逃不开责任,正如胡适曾说过的一句话:“我睡着时梦见生活是美人,我醒来时发现生活是责任。”

我们要承担更多责任,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也许做不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但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意识。

然而,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更愿意做看客。老人跌倒了没有人去扶;小偷偷东西,没有人管;有人晕倒了,没有人救。因为在他们看来,你的不幸是你的,和我无关。正是这种对社会恶与丑的无视和放任,使得人与人的自私和冷漠的冰山越长越大。不幸的是,很少有人认为这种丑恶与自己有关,正如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真的没有责任吗?有位叫马丁•尼默勒的牧师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从起初“我没有说话”,到最终“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循着“羚羊的哲学”,走上的只能是“冰塌雪崩”的不归路。所以,每一朵觉得“责任不在我”的雪花,必将承受“灾难落于我”的后果。

所以,不要再畏惧责任,要勇于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责任即人生,人生即责任。

篇2:人生即责任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题记

自记事起,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和毕淑敏的作品相遇,不是因为对毕淑敏这人的了解,更谈不上喜爱,而是因为第一次在书店闲逛,突然一本书名叫做《人生,终究需要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给深深的吸引,那一刻,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人迈不开脚步,想去了解,想去翻阅。于是,就这样与毕淑敏接识直至到喜爱。

记得她曾在书里说:“我是渐渐老迈的汽车,油料所剩已然不多。所以,我需要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地驱动它赶路。生命本是宇宙中的一瓣微薄的睡莲,终有偃旗息鼓闭合的那一天。在这之前,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去看看这四野无序的大地

是啊,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赛在乎的是终点,而旅行在乎的却是沿途的风景,对于人生而言,本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我们无法预测会在哪一天悄然离去,偃旗息鼓。因此,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带着灵魂带着心境去感受四季更迭的变化,去旅行。旅行,能让我们遇见形形色色的人,领略到同在一个天空下,甚至同在一个地域,却有不同的风景,从而让我们整个人的心境,甚至人生态度发生改变,旅行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而终止。走过的路会成为背后的风景,不能回头亦不能停留。若此刻停留,将会错过更好的风景,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处的风景,这就是人生

有时候,蓦然之间,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原因就是想开始一段简简单单的旅行,不用多远,也不用多久。我内心向往的旅行是:一个人,一条路,带上心爱的宠物,背上一个背包,带上一份说走就走的洒脱,开始一段心的旅程。没有任何束缚,亦没有丝毫羁绊。寻一座霓虹灯迷离闪烁,灯红酒绿的城市,登上楼顶,俯视万家灯火,在繁华中体会热闹;若是厌倦了喧嚣,亦可以寻一处宁静的幽谷,找寻隐藏在山间的纯净和那 鸟鸣山更幽 的飞鸟。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亦或许你不喜大海的磅礴,喜欢山的清幽,那方可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此壮美的画面,零落的兮兮美景。或许,当我们看到后也想纵身去领略一下当时的壮丽场景,去相识一场别样的孤漠。可是,当我们真正的眺望于孤漠时,一种暗淡惆怅的心情便由心而起,不是景色依旧沧桑,不是荒漠早已消逝,而是我们少了一种境遇,一种心若止水的心态。

走进一抹景,便走进了一种别样的心情。那里,勾勒了我们的最初,消逝了我们的曾经,亦或映照了我们心中片刻的宁静。在那里,我们总能找到适合我们的风景,熟悉的,陌生的,忧伤的,快乐的,种种。但我们要做的却是一种与心灵的沟通,真诚,以及相知。

旅行让时间孤寂了我们的言语,风景迷恋了我们的心情。旅途或许会很长,在那里,走上一段路,听几首似曾相识的歌,撷一香明媚,轻轻的揉进流浪的心境,看着路边的风景,我们渐行的心情也会随着优美的风景而发生改变。因为那里有一种感情,叫做心若止水。让我们在旅行中不再那么的满心忧愁,肃穆严谨,从而把一种心情移植到另一种风景中。我们要做的只是开心的笑,放声的哭,让一切最初的容颜尽情的挥在弹指之间??

有人认为旅行其实是一种流浪,流浪是一种告别,只是告别的原因,有的付诸于言表,有的则难以言表,而我认为真正的流浪大多应属于属于后者,从这个角度看来,旅行是生活,生活是一种生命的真实。记得余秋雨曾经说:“我想就这样一个人一直简单地流浪。”这也许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与状态吧!其中的寂静欢喜,安然于心,会让人很惬意。

旅行有时候也只是一种心情的.释放,好比沉在水底的鱼儿,在雷雨到来之前感觉烦闷,迫切的想要到水面透一口气。远离一个城市,奔赴另外一个城市,无论这个城市给你好与坏的感觉,但有点不变的是,对于未知的风景,我们总抱着憧憬和好奇。旅行可以满足我们的窥视欲,我们窥视着每个城市不一样的节奏与表象,我们窥视十年之后的同学老友现实与心理的变化,从而获得一种现实的平衡。旅行在改变我们世界观的同时,其实也给我们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尤其是对于当下的80.90打工一族而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过年以及国庆长假能改变一下生活规律,好好的休息之外,旅行在此时无疑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开了一道缝隙,这缝隙里有青草和花香的气息??

旅行从来都是由心而定,我不奢求也不渴望能在人生的旅程中观赏多少名胜,多少古迹,不在于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即使眼前是漫无边际的田野,我依然能微笑着陌上花开……

篇3:人生即责任

孙龙奎先生是朝鲜族人, 18岁选择了舞蹈, 25岁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教育系, 毕业后以优异的创作佳绩任教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至今, 他吸收各种舞蹈养料丰富自己的艺术之路。本次研究生“导师工作坊”, 孙龙奎先生的舞蹈作品晚会中的九个作品在时间跨度上从1985年到2014年, 是29载人生阅历的写照, 包含了初期的《残春》《月光光》《海歌》以及近几年创作的《古道行》《太阳山》《圆象》等, 这些代表作品是孙教授从事舞蹈教育三十多年以来成果的积累与展现;用孙教授的话来讲:“一晚上看了两部电影”, 舞蹈作品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风格上都可谓多视角、多地域、跨思维的视觉盛宴。

一、舞台人物创作的意向性

《残春》在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 其创作于1988年, 独舞, 表演者:于晓雪。表演者以朝鲜族为地缘生态背景, 在传统朝鲜乐曲伴奏与舞蹈姿态为表现视觉点, 在悲凉、深沉的情调中呈现出难以抑制的生命激情, “慨叹时光流逝, 青春短暂”。由于创作年代的限定, 朝鲜族能歌善舞, 但在一般人印象中似乎更多关注女性舞蹈。孙教授把男性舞蹈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以对自己民族性格的深刻理解和舞蹈律动的准确把握, 对朝鲜民族的舞蹈语汇进行了革新。人体大幅度收放自如的动作姿态, 不露斧凿地掺揉进了现代舞的技法、并突出了朝鲜族舞蹈的鲜明特色, 舞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当时以“现代性”思维的方式来表现的舞蹈形式与内容无异于给中国的舞蹈创作打了一针强心剂。

二、舞蹈作品的细腻精致

《月光光》创作于1991年, 双人舞, 舞剧《龙凤礼乐》第一幕“冥婚”双人舞片段。剧情以一对男女恋情为题, 表现两人的相识、相知并相爱的脉络,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舞者所做出的相依、相望、相融等姿态, 表现出女子的柔情与男子的爱意, 故事结构在表现“力”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展。以“月夜”为题材限定来构思男女双人舞的编创, 可看出编舞者在处理技法运用与情感表述方面的精致手法与细腻心思。舞蹈是融时间、空间、力度于一体的全方位艺术, 转瞬即逝是它最具有美学特色的魅力所在和主要的时间特点, 舞台上的每一次表演是不可复制的, 优秀的舞蹈作品, 往日与今昔在舞台上转瞬即逝的完美绽放, 体现着时代的审美潮流, 尽管创作年代久远, 但创作手段、塑造的人物性格形象, 表现的具有普世价值的美学观点, 依然值得当今的编导们学习借鉴。

三、对社会人性的探索

《海歌》创作于1985年, 三人舞。舞蹈以三个朝鲜族男人出海打渔的故事为剧情发展, 三个男人出海打渔, 海浪滔天, 他们镇定自若。对于人性的彰显一方面在具有社会性的矛盾冲突中完成, 另一方面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得到历练逐渐形成。《海歌》碰触到朝鲜民族对人性的思考;海动就是人心之动, 大海的歌其实就是人之本性的勇敢歌唱。在表现空间上, 演员运用“三人行”的坚强力量, 在人物关系的表现过程中运用迂回、错落的空间结构来解构与结构我们对生活对未来的种种思考, 让人物关系在时间、空间、力度的不断变化中显现, 编导的写意性思维与动作手法在舞台空间结构过程中处理得非常巧妙。

四、对生命母体的崇敬

孙教授在创作群舞过程中运用民间文化为蓝本, 以乡野间的人生思考作为舞蹈创作的出发点, 这也正是面对母体文化的一种寻根思考与溯源。群舞《娜琳达·翔》与《生命》虽同属群舞, 但前者是属于对人生自由幻想的肢体表达;后者属于对生命的思索, 创作者直接采用“生命”二字为作品命名, 舞蹈中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节奏自始至终完全相同, 节拍速度不变, 舞曲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不受创作的拘束, 可表现自由化。

群舞《圆象》是2014年新作小型舞剧。剧情结构以太极映像为图, 表演者以高低起伏构成的太极圆润图像, 给人一种阴阳协调的平衡感, 在表现手段上, 舞者从两侧向舞台中央形成太极理念中的圆形流动路线, 最后定格为一个大大的“?”号, 这象征着一种对生命的不断探索, 在这一造型的两侧的演员运用古典舞来呼应舞台上的太极理念, 凸显出了编导的理念与核心问题。观看《圆象》过程中, 体会到此作品是编导对中国古儒道文化的深刻理解, 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思考, 将作者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体悟, 化无形为有形, 以舞蹈的方式来进行诠释。

五、结语

观毕晚会,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位导演对舞蹈艺术的的虔诚;其次, 能够运用朝鲜族、蒙古族、苗族等各民族元素来进行舞蹈的创编, 可见孙教授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三, 在作品形式的呈现上从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再到群舞, 这足以表明作为编导孙教授具有系统且深厚的编创功底。此晚会的舞蹈作品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的课堂展示还是作品成果的展演都不失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展演。从作品结构形式到作品创作的意向性、作品的精致细腻、对社会人性的思索与对生命母体的追问, 背后所拥有的人文关怀, 能够以时间来检验其作品的成熟性与认知。

孙教授对艺术的创作首先抛弃对金钱的追捧, 用几十年的生命来换取对艺术创作的忠贞, 虔诚的作为一名对艺术的守卫士, 将一部部具有地域属性、风格特征、时代创新性的作品呈献给观众, 让人们能够饕餮盛宴般来品味这台晚会, 能够置身其里纵观作品, 耐人寻味的深思、行云流水的舒畅。就如同作品宣传册扉页上所写“与时俱进;与世俱化;化‘圆象运’;皆‘方仪廓’。”

参考文献

[1]于平.舞人孙龙奎的“三”.[J].上海艺术家, 1994 (4) .

篇4:王文忠:生意即慈善 大爱即责任

王文忠说,最艰辛的时光是刚开始做皮毛生意的时候。白手起家,也摸不着经商门路,只能凭着胆量硬着头皮瞎闯,走村串乡去收集原料,没少吃苦头。第一次去东北出差,没买到火车票,为了赶时间,就硬挤上了火车,买了张报纸铺在座位底下,从河北到哈尔滨,十几个小时一直睡在报纸上……

靠着军人那股韧劲,王文忠很快就摸透了裘皮服装代销的门道儿。由于服务热情、价格公道,慢慢地找他做代销的品牌越来越多。一年后,他不仅还清了借款,还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生意也由代销逐步变成了自产自销,如同好莱坞大片一般,一个穷小子靠着个人奋斗终于成为亿万富翁。

“大爱”合作者

目前,王文忠在雅宝路有6家店,每家店专门做一个品牌,在多年的生意中,他探索出了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我经历过给别人做代销、自己开工厂等方式,有成功也有失败。最终,我认为自己最适合做的就是销售,现在的模式就是:每个店都有合作的工厂、一个自主品牌,均为设计师原创。”王文忠对此深有感悟,“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不要想每一个环节都挣到钱。开工厂,如果对生产流程、技术控制不好的话,很容易失败的;而一直做工厂的人没有在一线接触客户的经验,开店营运也很容易把自己陷进去。所以,一定要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把它发挥到极致。”

王文忠一直强调要对厂家和经销商“负责”。2009年金融危机后,雅宝路的生意普遍下降了60%至70%,今年有所回升,但生意也就能达到以往的七成。与此同时,原材料一直也在涨价,让裘皮外贸生意更加扑朔迷离。

这个时候,王文忠一方面关注厂家原材料的库存和进货数量,为厂家考虑成本;另一方面他每个月都要调查所有经销商的库存情况。如果遇到经销商进货数量大的时候,他会“劝”人家少进货。正是在别人看起来“傻傻的劝阻”下,他与经销商们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在这一点一滴中建立起来自己的“金字招牌”,从一开始订货的几十件到几百件、几千件。

谈到对2011年裘皮外贸市场的预测时,王文忠认为,经过金融危机,客户的信心还在逐步建立中,还在继续“观望”整个市场的态势。明年生意好还是不好,都不好说,因为原材料涨得太厉害,高成本的时候,风险就已然来临。“不过,在我15年的皮草生意中,我总结了一个规律:1995年到1997年生意一般,1998年、1999年生意不错,然后接着2000年到2001年又不行,从2002年到2006年市场急速上升,从2007年开始走低,到了今年又开始进入稳定期,应该在2012年可以迎来市场新高。也就是好三年、坏三年、平平稳稳又三年。”王文忠用自己生意场上独有的智慧和幽默,就这样把15年的光阴给诠释了。

“大爱”父老乡亲

2007年9月21日是他作为“村官”回到芍药村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当天下午,他就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庄严地承诺:“我回村任职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过好日子的,决不贪、不拿、不沾村集体的一分一厘。”他上任后,从前任干部手中接过的是一部分的外债和两个五音不全的喇叭。村里没有办公室,没有办公设备,他自己掏腰包买了桌椅、传真机和办公用品,临时租用了村民两间西房,算是安了家。

当时芍药村的情况是:村民连续上访三年半,在省、市、县是挂了号的重点上访村,当地乡镇干部没有人敢进这个村子,因为担心遗留问题解决不了,怕陷住。这里有四难,一是行路难:进出村只有一条不到2米宽的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阴天下雨村里人就不敢出村;二是吃水难:村民必须到周围村去拉水来解决生活用水;三是上学难:村里原来有一所小学被上任给卖掉了,孩子们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得出村,大人每天都要来回护送;四是看病难:没有医疗所。干群关系紧张,宗族矛盾尖锐,社会治安很差,村里垃圾、杂草成堆成片,大街小巷破烂不堪,每逢夏季蚊子苍蝇到处都是,村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度日,心情都很低落。

在这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王文忠开始了艰难的第二次创业。上任不到一年时间,他就个人出资400多万元,修了两条进出村的水泥路,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新盖了学校、医疗中心和新村部,还建起了文化广场,在村前村后种上了芍药花,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

2008年年初,他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到雅宝路和北京的公司、门店参观。随后,注入100万元不参与分红、不计利息的风险金,成立了芍药村第一个裘皮服装加工合作社。截止到2009年年底,合作社产值达到了2000万元,实现效益近200万元。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又投入近200万元盖厂区,上流水作业设备,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升温,预计今年产值能突破25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200万元,入股村民每户到年底可分红五六万元。

裘皮服装加工合作社正常运营后,王文忠多次跑县、镇争取资金85万元,硬化了1500米的迎宾大道,并在2008年9月修建了学校、幼儿园、医疗中心,购置了村民健身器材,同时还盖了三层高标准的村民服务中心,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使村民可以放心地搞生产、抓经济。可以这样说:芍药村的大事小事他都管,他把芍药村村民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甚至比自己家的事还重要。两年多来,他重大的节日没有回过家,大部分是在村里陪着乡亲们度过,在工作中度过。他常说:“我们起步太晚了,我们要赶、要跑、要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前进。”

这几年,王文忠帮助村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就达218万元,加上帮助救济困难群众的资金近300万元,这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包含着他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意。他注重党的组织建设,根据村情和发展的需要,2010年2月1日成立了芍药村党总支,下设裘皮服装合作社、无公害蔬菜大棚合作社、生态养殖合作社三个创业党支部,让年轻有为,富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当重任,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富、带富作用。

“凭良心说,有人说我回村任职有目的,这是对的。我的目的就是,通过我的行动和努力,通过我的智慧和汗水,让贫穷落后的家乡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王文忠说,“有人说我不图回报,这是不对的。我也图回报,是精神上的回报,这样我会觉得我的后半生更有意义。这种回报,不是靠捐钱就能换来的。”

“大爱”灾区人民

王文忠在北京做生意成功以后,始终关注着社会,情系需要帮助的人,可以说他怀着一颗助人为乐、报

效祖国的丹心。

2007年至2009年捐赠北京大学30万元(每年10万元,帮助20名特困研究生),设立王文忠一王天成奖学金,到2016年将累计捐赠100万元;

2007年9月,为解决村民吃水难、行路难,他垫资100多万元;

2008年1月南方遭受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他得知后从北京赶回筏水参加赈灾活动,捐款10万元;

2008年9月9日,捐赠衡水老年大学10万元;

2009年台湾遭受莫拉克台风灾害,他通过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坐不住了,连夜购买用具和生活用品,同时安排订机票,只用了短短不到20个小时,购置越野车将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并且组织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去汶川一线实施救灾。

在灾区奋战的半个月中,王文忠的这支23人的队伍步行上千公里,翻山越岭,冒着余震和泥石流的威胁,为灾区人民抢救财产、搭建帐篷、清理废墟,吃的是自带的面包和矿泉水,有几次他头晕的厉害,一问才知是缺盐,没办法,只好往矿泉水中加盐当菜。他还自费为每个救灾队员上了50万元的人身保险。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他都是第一个冲在前面查看地形,安排布置救援计划,然后让大家按要求去做。这样做,一来能保证救灾过程的顺利进行,二来也能保证救灾队员的安全。同时,他还积极响应中组部的号召,一次性缴纳特殊党费10万元。仅抗震救灾他个人共花去了近60万元。

在抗震救灾时,一个基地打了求救电话:“在基地办公楼里有好多珍贵的科研资料,随时都有被毁的危险,求助武警部队说没人手,听说有一支来自河北的民间救灾队,希望能给予帮助。”当时王文忠带领的这支队伍在灾区一线扩编了,芍药村民15名,有8名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有山东的几个退伍老兵,将近30人。他接到电话后,集合队伍通知大家做好准备马上出发,因为去救灾地点需要穿越一段3公里的很陡的山路,左边是悬崖,右边是高悬的巨石,当时还有余震,先是山东几个退伍军人说不舒服,大学生说有其他事。在这种情况下,王文忠喊了一声口令:“芍药村的队伍出列。”齐刷刷的芍药村敢死队(灾区人民这么称呼他们)队员都站了出来,跟着他跑步前进,直奔养麝基地。到达目的地后,他第一个冲了进去,查看地形,回头出来组织队员分组行动,嘱咐大家一定要迅速,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分钟就把基地的所有资料和办公用品全部搬运到了安全地带,当时养麝基地的领导非常受感动:“你们虽然不是军人了,但却是四川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军人。”

采访结束时,笔者让王文忠用一句话做个自我总结,他想了想,憨憨地笑着说:“我做这些事,感觉很快乐!”

也许,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能乐于付出,一个认为“施比受更有福”的人才能体验到幸福的真谛。

篇5:经典即人生读后感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吕雪明

一口气读完了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虽然因为时间紧来不及细细咀嚼,但是我已经完全被书中深刻的见解和细致入微的描述给深深地吸引了,好像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心声完全被一个人畅快淋漓地描述出来了一样,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很多想法只停留在美好的梦想,现在却早已有人实现并做得格外的好,我仿佛井底之蛙一样,在孤陋寡闻里做着梦,而外面的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作为语文老师,陈琴老师是一位有涵养有文化有底蕴的老师,而自己却显得浅薄得多。同样是上语文课,陈琴老师呈现的是朴实深厚的课堂,而自己却在教学程序里精雕细琢,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现在似乎忽然醒悟,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根本,而教师的表演如果占了课堂的主流,就是再花哨的表演也算不上真正的优质课。而我们的教学却恰恰走在这个主流里无法自拔。

我们用一整年的时间去教两本语文教材,看起来分析得很透彻,学生不会作文不会阅读理解。陈琴老师用相同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几百卷,写下千万言,这是何等的效率?

一百年来,我们是在以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的。那种条分缕析,那种掰开揉碎似的讲解无疑是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如果一个孩子读了很多书但是一篇也没有背会的话,就等于把书又还给了作者,蜻蜓点水似的学习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写作业就无从谈起,所以诵读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陈琴老师的这个观点我十二分地赞同。

做了十几年的语文老师,现在才领悟到陈琴老师那句话的分量:教人求学问者自己不一定真的有学问,教人读书者自己不爱读书,教人作文者自己不会写作,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想这更是我的悲哀,我一直都在教学生学习,但是自己常常无暇学习,我一直在教学生作文,但是自己却很少写出一篇文章。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的如此,一个会读书的老师才会教书,一个能写作文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作文,之前自己做的,真的是太少太肤浅了。用误人子弟来形容自己一点儿也不为过,看着陈琴老师的书,我一边嘘唏赞叹一边觉得汗颜,自己这些年来究竟都在做些什么啊?不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吗?倘若我再不警醒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真的枉为人师了。

想到那个句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己苦苦寻觅了很久的语文教学的真理,竟然在这里,我回首得太迟,对这本书和陈琴老师的见解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要是早几年读读,也许就少走了许多冤枉路。老师读书,再教学生读书,这是多么简单但是又至真至纯的道理,我们虽然懂得,却并未做到。老师教学生读书,自己却不读书,老师教学生作文自己却不写文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自己在实行,又有多少同行在一直这样做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自己的确是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了。

近年来,语文教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改革,课堂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但是改来改去,学生为主也好,先学后教也好,都脱离不了语文诵读这个根,陈琴老师的素读和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都是我们语文教学最贴近语文根基的方式,我们却抛弃掉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

陈琴老师从到的经典素读教学札记尤其让我感动,“厚积总有薄发时”、“留点时间给背诵”这样的好文,从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起,娓娓道来,既朴实真实又引经据典,处处体现出陈琴老师扎实的语文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陈老师是个有心的人,能在工作之余抽时间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这是所有语文老师所应该学习和效仿的好习惯,我们常常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感触,但是发一阵感慨就过去了,一个没有记录习惯的人就是一个不善于总结的人,一个不善于总结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在教学的道路上有所创新和建树的人呢?我们都没有陈琴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所以没有做出什么成绩,陈琴老师的札记之细致,内容之详实以及态度之谨慎不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该学习的吗?

此时已经是深夜零点之后了,我很遗憾自己没有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读透陈琴老师这本书,在这个下着大雨的立夏之夜,我坐在电脑前久久不愿睡去,窗外的雨声敲得我第一次没有了浪漫的情怀,只有遗憾和羞惭。觉得有很多话要表达,但是总觉得不能抓住陈琴老师教学精髓之一二,说出来更加显得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所以一遍遍翻阅着相关的章节,我想,如果不是学习前需要交读书笔记这项任务催着,我一定会重新写一篇读后感,好好把自己的想法细细阐述一番,但是我遗憾没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细细研读这本书,我想,今天就草草交上吧,以后我一定会再来弥补今天的遗憾。

篇6:读《经典即人生》之感悟

初识陈琴老师缘于周波老师XX年到学校的一次讲座,讲座上观看了陈琴老师执教的一堂诵读展示课,看后内心被深深地震撼,年纪小小的孩子是如何背诵这些深奥、繁长、拗口的古文,而且背起来还充满着笑语欢声,乐不可支。五月份的骨干老师培训,手中拿到了这本书《经典即人生》,带着心中的那份疑虑,我打开了书本,咀嚼着其中的文字,心中再一次被陈琴老师的坚毅与执着,善良与爱心所打动。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不过,她也收获了很多很多。而这个收获,除了她本人的生命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她所教的孩子奠定了走向辉煌生命前程的经典之基。这其中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深深的思考……

思考一:经典素读与当前的阅读教学

旧时的经典素读追求以记诵为目的,而今天的读法是蜻蜓点水,“雁过无痕”,因此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的语文教材白话文讲了很多很多,可是我们如果要考一段话,这段话来自于哪里,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而其中的一些古诗,即便是多年后,依然记得,这不能不说——经典,适宜储存。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择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明清时期通用的蒙学读本,尤其是诗词,不仅是儿童识字的好教材,也是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语文兴趣的趣味读本,在低年段可大量背诵。如低年段可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中年段,可选择背诵《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和大量古诗词;高年段除继续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外,还要选择背诵《孟子》《古文观止》《史记》中的精彩篇章。

思考二:素读经典的时间从哪来

陈琴老师实践得出的经验是,只能变革司空见惯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常规的语文课堂上为经典素读留足时间。当然这必须处理好现行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为孩子化解由考试所带来的学习压力。教材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我们当前生本教育中所提倡的先学后教,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提前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上课时,如果涉及到某个知识点,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肯定的回答,把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给孩子,并对整个小学的教材和目标要熟透,适当取舍,把知识点分块分点罗列出来,期末时集中到几张试卷中,教给学生每种题型怎么回答,熟悉题型,如此算来,一本教材实际上是不必教一个学期的,大约两个月就足够了,因此经典素读的课程就有了时间保障。每学期至少有一个有一个多月的正课可以用来开展素读课程,加上每天的晨读、午读各20分钟,按每天素读100字的量,按最低的估算,六年都可以熟练地背诵十几万字。一个小学生,如果有十几万字的经典文字储存在记忆深处,还担心将来学不好语文吗?而这十几万具有种子能量的文字,谁都可以预见它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思考三:素读如何做到素而不闷

在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表演读,还有一个就是吟诵。自古汉诗皆吟诵,从先秦开始诗词文赋都是是吟诵的,创作时吟诵,欣赏时吟诵,学习时吟诵。这就需要学习一些吟诵的规则,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是吟诵最基本的两条规则。当然要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吟诵调,可先从格律诗开始,把格律弄懂了,再去读其他的就容易多了。其次,就是气息要匀,在吟咏的过程中要自然沉浸在文字里面。这样诗歌吟咏出来,气象、景象才会全部展现出来,用叶嘉莹先生说的一句话说,就是:读诗可以令人心不死。孩子读诗是可以令孩子更有灵性的。

思考四:老师读书,再教学生读书

惊叹于陈琴老师的才气,与她的满腹诗文、博古通今,不无关系。掩卷之馀,心中会涌起阵阵感动的涟漪。就在我们在为寻找读书的时间发愁,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逃避这个选择时,陈琴老师把阅读当作了生活的方式,每天最少要有两个小时埋在书本里,即便是有时忙到晚上10点之后,依然坚持坐下来,静读。利用点滴时间读,几行也是收获。哪怕仅仅是几分钟,仅仅是几行,仅仅是住了一首诗词中的一两句,皆是喜悦。因为她坚信,唯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讲,老师爱读书是为了给学生作参照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有陈琴老师的地方,一定是诵读的乐园,有陈琴老师的地方,必定是一道美丽的读书风景线。

思考五:优化课堂,寓教于乐,细微出真情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和激励。那么陈琴老师是如何点燃孩子们诵读经典的热情的的呢?除了她的身教外作用外,主要归功于她自创的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一是接受传统教育中的诵读原则:以素读为主,不追求理解深度,不作精细讲解,只在乎背诵的熟练。二是授课内容剧本化,设计为“六幕”。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300字以内,化整为零,几个重要环节都体现出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这样的设计理念对中年段的孩子来讲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经典诵读的基本原则。

陈琴老师的经典诵读教育,并不完全依赖这一节课,而是“经典课堂处处在,贵在持久巧安排”。

每天课前几分钟,放学后几分钟,加起来不到20分钟,这点点滴滴零星不起眼的时间,陈琴老师却充分利用。例如,每次晨读课,陈琴老师总是准时到教室跟孩子们一起诵读——她说这一点非常重要:老师与孩子一起投入地诵读,比单纯要求孩子自己诵读效果要好得多。同时注意运用各种有趣的激励措施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让全班当老师教她一个“学生”,跟孩子们进行记忆比赛,还运用“能者领背”“拍手快板”“接龙对歌”“男女对联”“小组接力”等等有趣的形式,把诵读课当作有趣的游戏课。这样长期坚持,日复一日,诵读就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

思考六:推进“家校共读”

“家校共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有益、最持久的方式之一,也是凝聚家校教育全力的最佳途径。当然,在实践中,学校要做的工作只是以简单易行为原则来引导“家校共读”活动,不能加重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负担。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阅读只是孩子的事,并没有把阅读当作家庭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陈琴老师向家长推荐共读的《朗读手册》给了我们启示:书中以大量的事例证明:没有阅读,就等于没有教育;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就不是真正接受过优良教育的人;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都会陷入贫穷。告诉所有的家长,为孩子朗读,陪孩子阅读,任何时候都不会为时过晚。在得到家长的重视之后,推行“家庭阅读之约”活动,每个家庭每天约定半个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可以是清晨的诵读,临睡前的默读,或是黄昏时走在路上的背诵。形式不限,总之要陪着孩子共同亲近书本,共度温馨时刻。

思考七: 厚积总有薄发时

素读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陈琴老师每天巧妙利用零碎的时间,组织有趣的形式,让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摒弃了老一套的听写、抄写、组词、造句等重复性作业的练习,告别题海。一本教材不再漫讲一个学期,通过“课前学”“课中练”“自读背”等课堂策略,节约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读书,每天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就是“读书”和“采蜜”(做读书笔记或摘录)。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个孩子的摘录量都在四万字以上。这样的积淀使得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凡响,在作文中贴切地运用名言警句已成为很平常的事情。孩子的目标是: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试想,假如一个所背诵的这十万字,所阅读的千百万字都是“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经典作品,这个人的语文素养还会差吗?

篇7:工作即是责任

作为一个有20多年工龄的老员工,安泰公司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看着公司由起初的一家小企业,发展成现在介休市数一数二的大公司,有太多的事情,我们一起经历。1988年我进入公司,由起初的一个看火工,慢慢地到现在的机焦厂浮选工段段长,中间经历了很多,也干过许多不同的岗位,但每一个岗位我都认真负责,尽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对于如何在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

工作等于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当我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而这又将决定他工作成绩的好坏。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的时候,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懒散敷衍成为一种习惯时,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及工作经验,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虚心地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并与新的知识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颗道钉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根火柴足以焚烧一片森林,一张处方足以危害一个生命,一个蚁穴足以溃塌一条大堤,一个垫圈足以毁掉一架航天飞机。由此可见,工作没有好坏,职位没有大小,任何一个职位都有其重要性,只有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恪尽职守,那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

还有就是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意识是一个人的重要心理品质,它使人体验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把集体的工作当作自己分内的工作,全心投入、积极奉献。

篇8:人生即责任

一、教化是一种“无为而为”的教育方式

如果教育被理解为“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1],那么这个活动的发起者不应只是教师,还必须包括学生。教育的结果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站立起来,这也是教化的本意之一。教化的过程就是活动者的本然生活———真实自然,毫无做作,而观察者也并非被有意地安排在那里,也没有被要求有所收获,他只是看到了一幕真实的生活,感而遂通,不令而行。

1.作为教育心态的教化:无为而为

人类总是预期通过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迈向一种更益于人类共同发展的趋势中,并最终实现“心灵的转向”[2]。可这并非一日之功,更非容易之事。正因为如此,教育更要谨慎行事。尤其在今天,干扰“心灵转向”的力量如此庞杂,教育就更应该走进学生的心里,从内而外地生发力量,让学生能够靠自力抵御外侵。

教育理应完成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力实现“心灵的转向”。这不是被告知、被教导所能完成的,外在的推、拉、催、压都是无力的。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3],剩下的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力。所以,教育的影响是“无为而为”的,“无为”不是放弃主动权,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为”的外在影响都是可以被忘记的,不是“我要”的东西都是走不进内心的。学习贵在“自得”,“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衰则忘之矣。不出于心悟故也。故君子之学,贵于深造实养,以致其自得焉”[4]。

教育也确实是一个“有意识的培养人”的过程,但这个“有意识”不仅仅指教师有意识的教。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育不是一种“别人要我”的过程,而是一种“我要”的过程,学习的主动权是教师无法强加的,教师应该变积极的主动为消极的主动。教育不需要带着“我来教育你”的心态,教师所要完成的就是把本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呈现给学生,教学过程需要呈现的是教师的学习热忱。作为学习者,学生们自然能感同身受,因为他们就是带着求知热忱来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然有感而发,自己唤醒内在的学习力。心智是所有的自动化过程的结构,是生命进化长期形成的人类共有生物结构,如果共同激发,具有很大的能量。[5]

“无为而为”的教育心态,是要把反弹现象和负面作用减低到最小。今天的教育需要重新培养“师逸而功倍”的善于学习的人,不能再继续培养“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的不善于学习的人。“师逸而功倍”就是在“无为而为”的教育心态下产生的最好的教学效果。

2.作为教学方式的教化:从“ 有为 ”的“ 教的心态”走向“无为”的“学的心态”

好为人师是教育工作者一个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当其面对“弱势”群体时,当教师意图明确地表达着他们的教学要求时,很容易忽视“有意识的教”带着一种先天的压迫,结束了应试教育后的学生们的很多表现就是这种压迫的结果。教师需要走出颐指气使的“教的心态”,“有意识的教”对学生“有意识的学”是某种程度的阻碍,很容易造成师进生退、师勤功半的困局。教师需要把这种“有意识”转而施于自身,以一种有意识的“学的心态”呈现于学生面前,而非是成人面对未成人的指教态度。“学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史浓缩概括,即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6];在古代的教学中,教师仅仅起着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自我学习和独自钻研[7];古代的教学原则,基本都是学习原则,教师的“教”基于学生的“学”,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8]。今天,教师需要重新收回自身的教学主动权,把它交给学生,以退为进并非是一种教学策略,而是出于对学生自主性的肯定。在知识面前,教师也是学生,教学只是教师在汇报自己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结果,收回“教的心态”,师退生进、师逸功倍。教学只是在与学生共同切磋分享而已,又何必多一层或隐或现的颐指气使的指教心态。

教书育人在于成就自己的心性品行和智性德能,这才是符合人性的“为己之学”。中国历史上,自晋朝以来,作出杰出贡献的9997名人物中靠自学成才的占67.7%[9],历史证明,“为己之学”的成材率更高。自学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做的是,时刻关注自身成长的步伐和空间,只有这份纯真的求学心态才能感化学生。“成己”才能“达人”,“成己”是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自我智性、心性的成就才是教育成功的最终证明,否则这样的教育又何以令学生信服和向往?

面对知识传播如此便捷的新时代,面对“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人类文明,教师需要走出“教的心态”。21世纪是学习型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是永远的求知者,求学之心应贯彻于生命始终,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教师应首先成为学习的专家,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有意识的教”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学”,以自身的“学的心态”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生发,学生的感同身受是不需要被指教的。求学在于自主,“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虽教无益”[10]。

二、教化人生: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

教育一定是在本然的生活中完成的,不需要任何激进式的催促。人类心灵的塑造如果不是内发的自我生成,就一定会导致并发性的后遗症。生活本身就蕴含着教育功能:生活中的每个个体都在给周围造成一种影响,无论大小,无论好坏,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无为而为”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事物,如杜威所言“环境(日常生活)的无意识的影响难以捉摸又无处不在,影响着性格和心理的每一根纤维”[11],所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教化,时刻在发生着,每个个体既是教化他人人生的一个参与者,也同时被他人教化着自己的人生。教育之中无小事,“凡是我们不经研究或思考而视为当然的东西,正是决定我们有意识的思想和决定我们的结论的东西。这些不经思考的习惯,恰恰是我们在和别人日常交际的接受关系中形成的”[11]。

1.教化人生的本意是生活之外无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的全部,这是教化人生的根本信念,是每一个个体可以不断体知的生命实践。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不是回归,教育从来都是在生活中完成的,学校的产生是为了系统地传授知识,但教育从来都是在生活中才最终得以完成。如果走出学校后,学生走向学校教育的反面了,这在多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学校教育呢?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没有了真实的生活,教育还有何用?教育如不是真实的生活,学生走出校园的那一天,又该如何抉择?教师的言行如不是教师的真实生活,学生又该如何抉择?教化人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完成的,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品性的养成,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化育人心。

教育并非面对着生活,也不是回归“生活世界”[12],教育不是可以脱离亦或回归的部分生活,它与生活是一体的,不是“子归母怀”的母子关系。人和其生活世界是不可能被分开的,它们具有同时性和一体性。[13]教化人生既不需要回归生活,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也不需要以“先验世界”为本源,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完成“下学而上达”的“不怨天,不尤人”之化育,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妄加一个意向。退一步说,无论“生活世界”作为一个原初的、先验的意识领域,其本身的实践性质蕴含着无限的能动力量。[14]教化人生就是一项生活实践,它是中国传统学问之生活实践属性的一个明证,中国的传统学问是一门生活哲学,一门实践哲学,是一门包含着生活任何所需的生命科学,精神的亦或物质的,经验的亦或先验的,意识的亦或感知的,这里面都包含着,而且这些和我们的生活是一体的,是生命个体可以践行体知的。所以,教化人生所要发挥的就是生活内在的教育力量,用自然纯真的生活构建“感而遂通”、“化民成俗”的一生。

2.教化人生是一种在场的“有感”

教化人生只是主体基于“素位而行”的生活状态,透射出的“无为而为”的场。人体是“形体 - 场意识”三位一体的复杂巨系统[15]:宏观事物同时存在物质性和场性,前者与一定的实体对应,后者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场存在,概而言之,实在可见的事物与虚隐的意识场共同构成了生命世界。[16]

基于复杂系统学的人体科学认为,人的内层意识是发自内心的愿望、理想和人生观,是人体意识结构与广大生命空间中其他生命体的交汇处,是“良知”的所在,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15]人对专注力高的事情会形成固定的意识场,这个意识场既影响自身,又影响周围的环境。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说,内层意识的开放度最大,能量最高。教化人生的专注力只是落实在教师自身,教学和生活都只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致良知”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在场“有感”的活动:教师专注在自身的“素位而行”,以“正己”为退,引导学生“有感”而进,学生在场的有感是自发的而不是被压迫的。在主动性的引发上,教师不再用外力要求学生,学生本身就天然地具备求知之心,师退生进,学生身处的是“不令而行”的“化育”之场,其主动性是“有感”而发。教育要完成的是主体自我掘汲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教育工作者应该审慎地考虑,是否因自己不信任学习者的“有感”而习惯性地用一种“你要接受并作出改变”的私意堵塞了学习者内心的动力源泉。

教育就是要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在“场”感触中,让每一个人不断地积蓄力量,使内在的智仁勇超越内外阻力。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唤起每个人的主体意识和内在动力,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的是有感而发,教育所能做的就是提供这种“有感”的“场”景,学习者的在场就足以保证他的感触,除非这个“有感”的“场”景是假的、被修饰的、意识涣散的“场”,自然也就没有能量。

三、教化人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永恒的力量

教化人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可以深度挖掘的宝贵资源,它不是教师的专属物,更不是教师的专职专责,“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大学》),这是求诸己而非求诸人,求自己是为与不为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这需要的是“独恭而天下平”的生活,“通过一种自尊和正直诚实的生活,赢得一种道德力量,孔子说:‘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我以为,这就是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惟一可赖的力量”[17]。

1.教化人生:赢得一份社会力量

教育对于人类最本源的意义,就在于教育工作者通过个体的日常生活,赢得一种道德性的社会力量,这是社会和谐的动力基础。这种力量就时时刻刻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不需要任何的教学设计,也不需要特定的教学场所,更不需要所谓的“学生”这一特定的被称之为教育对象的人群。教化人生的主体未曾想过要通过他的言行去“教育”另外一个人,这只是他的生活,不这么做,他便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没有一种潜在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仅此而已,也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化育”功能,这也是《礼记·学记》乃至全人类教育的最高理想———“化民成俗”。教育可以是“如沐春风”的,春风并非有意要沐浴万物,这只是一种因外感而内生的力量,是生命主体因境遇的触动而生发的一种“我要”的生命状态。“无为”是个体全心全意地做着自己分内之事,并未盘算自此以外任何的觊觎之事,“尽人事”而不做一分一毫的分外营求。这是“独恭而天下平”的力量,是康德的三条道德律令的力量,古今中外都如此,这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切己践行的问题,教化人生需要的就是这个“着陆点”。

2.教化人生:赢得一份个人勇气

教化人生对于个体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实践上的事,今天的教育理论多得似乎泛滥成灾,但真正能落实在生活和教学中的又少的可怜,一方面是它们本身就没经过实践,另一方面是它们经不起实践。教育人生的这份资源,既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又源于人性之深厚的仁爱基础,它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区别只在于“为”与“不为”。

从教师的角度看,当教师把自己对待学问知识的那份热忱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自然会被感染,这自然胜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被要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这份热忱。教师不把自己视为教的专家,而首先要成为一位学的专家,教师的学带动着学生的学,教师学的热情带动学生学的热情,对于烂熟于心的教材,教师可以做创造性的转化,也唯有始终保持求学心态的教师,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教师的课堂很可能会走向一种习惯性的“表演”,为与不为,在于一念之间的心态转变。

从个体的角度看,生活与教育是一样的东西。教化人生的意义在于,个体充分感知自己每一刻的心念言语行为都在对周围造成影响,而且首先受影响的是自己的身心,人在改变周遭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他居留于其间的生活[18],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是“为己之学”,教育首先是为了成就自身的人格品质,唯有“正己”才能‘化人’。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就更应该具备这种教育的敏感度,教化人生首先要端正的是自身的态度,因为这最终都不是为了他人,如果自身都还不够好,就希望为他人付出,这样的心态是有问题的,舍本逐末。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这份资源在历史中,在今天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在今天的科技文明中,一直都存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认识它,了解它,需要的是掘井及泉的功夫,得到的却是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不自具足,何须外求。

3.教化人生:从文化传统中汲取力量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教育以气质变化和心性养成为旨归,其指向的是“为己之学”,所以才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学生的“远怨”才是教化人生的开始。“正己而不求于人”(《中庸》) 是教学的基本心态,也是生活的基本心态,教化人生是主客体都“无怨”的人生,这是“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礼记·学记》)的教育,今天的教育出现了太多的反弹,我们还是步入了“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礼记·学记》)的教育困境中。

上一篇: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下一篇:竞聘处级干部考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