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中的新剂型研究

2024-07-03

新药研发中的新剂型研究(精选6篇)

篇1:新药研发中的新剂型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去甲斑蝥素的药物剂型研究

去甲斑蝥素的药物剂型研究

【摘要】为使去甲斑蝥素更好地发挥临床疗效,可将去甲斑蝥素制备成新剂型,利用新剂型靶向性的特性,充分发挥去甲斑蝥素的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对去甲斑蝥素在药物剂型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药物剂型

斑蝥为鞘翅目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是我国首先发现的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斑蝥素(cantharidin,CTD)是斑蝥抗癌的主要有效成分。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首先由我国人工合成的去除斑蝥素两个甲基而得到的衍生物,是一种新型低毒的抗癌药物。与斑蝥素相比,明显减轻了对泌尿系统的刺激作用,并增强了抗癌效果,同时能升高白细胞数、调节免疫,而无骨髓抑制作用,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目前NCTD及其钠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贲门癌等多种癌症,特别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想药物。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的化学结构式见图1。

去甲斑蝥素的抗癌机制比较明确,成为许多药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据文献报道,去甲斑蝥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癌的治疗,也有治疗食管癌、乙型肝炎、尖锐湿疣的病例报道。

本文将对去甲斑蝥素在药物剂型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目前,去甲斑蝥素主要以片剂和注射剂应用于临床。去甲斑蝥素虽然明显减轻了斑蝥素的毒性,但并未消除,因而对其最大使用剂量有严格限制。为使去甲斑蝥素更好地发挥临床疗效,可将去甲斑蝥素制备成新剂型,利用新剂型靶向性的特性,充分发挥去甲斑蝥素的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其毒副作用。

1、口服制剂。

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和滴丸制剂工艺技术制成去甲斑蝥素滴丸和装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的去甲斑蝥素软胶囊克服了片剂崩解时间长、溶出度和溶出速率低、辅料用量大等缺陷,同时因其生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前景。

2、缓释剂。

动物试验证实,NCTD-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肝脏内局部注射,能够通过延缓NCTD的释放速度,增加其与肿瘤细胞直接作用的时间等途径而降低毒性,提高疗效。因此,认为肝肿瘤内注射缓释制剂安全、可行。

3、微囊化制剂。

袁敏等研究了去甲斑蝥素明胶微球肝节段性栓塞术后肝脏的病理变化过程及此过程中肝肾功能的改变,结果发现直径为200μm的NCTD明胶微球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动脉栓塞剂。徐连敏等采用凝聚法制备了去甲斑蝥素微囊,以包封率、微囊强度为指标,设立总的评估指数,选用L9(34)表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本法工艺简便、稳定,具有应用前景。匡长春等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后,经小鼠尾静脉给药,发现NCDT在肝、脾的靶向指数大于1,而在其他器官靶向指数小于1,说明去甲斑蝥素纳米粒可通过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实现肝脏被动靶向,能够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4、微乳。

研究发现在同剂量条件下,NCTD微乳可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在肝、肾中的靶向指数分别为0.43和0.12,表明去甲斑蝥素微乳较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增强了药物的肝靶向性,降低了肾脏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循环时间。

5、脂质体。

脂质体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长效性,能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被包封药物的稳定性,对治疗恶性肿瘤的靶向给药具有很大的潜力。王登之等开发研制了去甲斑蝥素脂质体,药物剂量减少至常规剂量的1/3,毒性降低了50%,肾毒性可显著的降低。

6、抗体偶联物。

抗人肝癌大鼠单克隆抗体3A5与去甲斑蝥素的偶联物对裸鼠移植人肝癌BEL-7402细胞具有比去甲斑蝥素更强的细胞毒性,静脉给药时,去甲斑蝥素和偶联物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5%和63%,瘤结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周围给药时,两者的抑制率分别为47%和78%,提示单抗与去甲斑蝥素的偶联物在肿瘤的导向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去甲斑蝥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2]沈阳药科大学.去甲斑蝥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3]凌昌全,陈坚,陈哲.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074-1076.[4]袁敏,田建明,苏国强.去甲斑蝥素明胶微球肝节段性栓塞的犬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1(1):13-16.[5]徐连敏,陈改清.正交设计优化去甲斑蝥素微囊的制备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3):234-236.[6]匡长春,何文,罗顺德.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在小鼠体内分布及肝靶向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6):527-530.[7]张莉,向东,洪诤.去甲斑蝥素肝靶向微乳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4,39(8):650-655.[8]王登之.治疗恶性肿瘤的去甲斑蝥素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9]梁福佑,张胜华,潘颖.去甲斑蝥素用于单克隆抗体为载体的肿瘤导向治疗实验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9,20(1):5-8.------------最新【精品】范文

篇2:新药研发中的新剂型研究

尹焕三

摘要: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山东莱西市(县)具有极强的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调研发现,目前面临着村委会选举贿选泛滥、富人争权、村“两委”交叉任职党政职责不清、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村账镇管”监督主体模糊“村企合一”加剧农村社会矛盾等新的社会焦点问题。应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严格村委会选举操作规程,完善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厘清村“两委”权责的定位,构建科学高效的长效监督机制,努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关键词:村民自治;社会焦点问题;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实证分析

我国的村民自治已走过20年的历程,对于推进农村的民主化进程,调动农民的政治热情,促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目前的运行中又面临着一些新的社会焦点问题的困扰,对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严峻挑战。为深入了解和掌握目前村民自治运行的真实状况,探索应对策略,笔者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历时一年时间,对具有极强典型意义的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山东莱西市(县)进行了抽样调研分析,形成以下研究报告。

一、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目前面临社会焦点问题的抽样调研

(一)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确立的历史追踪

山东莱西市(县)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是隶属于山东青岛市的一个县级市,该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也是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862个村庄,总人口72.8万人。

1988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并要求在全国范围贯彻落实。山东莱西市牛溪埠镇(现改为沽河街道办事处)农村在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探索实行“民主决策”发挥“民主代表”作用的做法,引起了山东省和国家民政部的重视[1]。1989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在莱西召开了“村级组织建设现场会”,简称“莱西会议”。

1990年中央组织部、国家民政部、国家体改委、全国妇联和团中央五部委在莱西市进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试点,民政部正式发文“民基发[1990]24号”《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通知》中指出,决定把山东省莱西县定为全国村民自治示范县。莱西市作为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2],该市于1995年、1999年、2003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

(二)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抽样调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为了搞好本次实证调研,我们通过莱西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协助,选取了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作为抽样调研的乡镇,又对每个镇或办事处分别选取5个村庄和社区,共计35个村庄和社区作为抽样调研对象,被调研的乡镇和办事处约占莱西市乡镇和办事处总数的42%;被调研村庄和社区约占莱西市村庄和社区总数的27.4%。本次调研设计了10个调研题目:(1)你村新一届村委会选举中是否存在贿选现象?贿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2)你村的党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3)你对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是否赞同?(4)你对本村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满意吗?(5)你参加过村里的哪些“民主决策”活动?(6)你对村庄财务实行“村账镇管”了解吗?(7)你赞成“村企合一”体制吗?(8)你家庭的人口、性别、年龄和在家务农人口的年龄、文化程度情况。(9)你村的医疗站(卫生所)是什么性质?(10)你村集体组织对“五包户”有哪些照顾救助?

抽样调研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是问卷调研。共设计了A、B、C三份问卷,分别针对务农村民、农村干部和农村从事工商业经营兼业农民的调查问卷。二是座谈调研。通过召开农村不同社会阶层的座谈会,进行较广泛深入的交谈获真实信息和数据。三是访谈调研。通过入户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拉家常、交朋友、聊天来切入调研的主题,从而听到农民的真实话。

二、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目前面临新的社会焦点问题

(一)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泛滥“富人争权”,破坏直选的科学公正问题调查发现,目前村委会选举中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贿选问题,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贿选的形式多样化。目前贿选的形式主要有:实物贿选,即给选民送物、送礼,物品的贵重程度和多少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不同,这种贿选方式是用实物换得选票;金钱贿选,即直接给选民送钱,用金钱买选票;感情贿选,通常用宗族关系、家族关系、同学朋友关系等,通过请客、打电话、发短信、“开小会”等联络选民,以感情拉拢的手段拉选票[3]。

二是贿选档次不断升级。目前贿选的势头有不断升级蔓延之势,前些年参选者给选民送钱、送物、请客的数额、档次比较低,而且贿赂选民的人数有限,近两届村委会直选中的贿选现象不仅较普遍,而且贿选层次不断升级,给选民送钱、送物、请客的数额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贿赂人数几乎包括全部选民。

三是贿选表现为“富人争权”。调查发现,近两届参与竞选村主任的候选人,97%是农村先富起来的农村富人,特别是在一些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郊村庄,出现了“贿选大PK”的丑恶现象,他们不惜拿出巨资来进行贿选,这些村庄的村主任直选已经演变成富人经济实力的较量。

四是贿选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前些年贿选大都是自己跑,自己送,这种赤裸裸的贿选行为一方面使贿选人异常尴尬,另一方面会引起监督部门的重视和有正义感人的反感。现在的贿选逐渐变得具有隐蔽性,大部分是在暗地里操作,大都是通过亲人、亲戚、朋友等代理人、利益相关者代替跑,甚至搬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为其疏通。

(二)村“两委”交叉任职“一肩挑”,出现“家长制”和党政职责不清问题

一是“两委”成员实行交叉任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出现党政职责不清的问题。推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领导体制的一项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想解决村级“两委”之间的不和谐、不信任、不配合的矛盾摩擦问题。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党的宗旨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而村民自治以本村的利益为出发点,二者的领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肩挑”很难做到向上负责和向下负责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强调党的领导往往会损害村民的切身利益,背离了村民自治的初衷;如果强调村民自治又会辜负了党组织的期望。

二是“一肩挑”集党政权力于一身,容易形成“家长制”的官僚作风,滋生权力腐败。按照权力运行理论,权力过于集中难以制约,缺乏制约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从而破坏民主。“一肩挑”后往往是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形成个人说了算的家长习气和独断专行的官僚作风,村民的民主受到不应有的侵害,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形同虚设[4]。

三是“一肩挑”党政事务由一人担,精力和任务的矛盾突出。应该看到,“一肩挑”实现了减少村里的干部职数,精简人员,减轻农民的负担是有意义的,而且又容易使“两委”班子达成共识减少扯皮推诿。但“一肩挑”实际效果和理论的判断是有差距的,“一肩挑”尽管减少了村干部,工作量还是那么大,一人的精力和原有的任务之间的矛盾突出,必然要出现一个人忙不过来顾此失彼影响工作的问题。

(三)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按法规办理,流于形式的问题

一是村务公开形式化。村务公开不仅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制度,也是村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许多村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上村务公开问题,莱西市几乎所有的村庄都设置了公示栏,但公示的内容却有很多猫腻,一些非重要的村务活动,一般能够出现在公示栏上,而一些关键和重要的村务内容,往往是让你看不到、看不清、看不懂,村务公开实际上是走了形式,做了表面的文章。

二是村务公开不按法律规定办理。目前法律已明确规定了村务公开的期限及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各省、市一级的法规又对公开的形式、地点、程序等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但即使这样,一些村庄的村务公开尽管每年都搞,但是离规定的要求有差距;尤其是群众最为关心的财务收支情况没有严格按法律规定公开。

(四)“村账镇管”导致监督主体模糊,监督难度加大的问题

一是“村账镇管”模糊了审计监督对象,导致会计监督乏力。“村账镇管”最初目的在于村庄的财务委托上级政府管理,方便监督管理,但实行“村账镇管”制度后,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财务的审计监督对象模糊了,谁是监督的主体不清晰,镇级财务审计等于自己审计自己,审计部门难以真正发挥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一旦出现违反财务纪律事件,就难以准确界定责任,追究责任,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二是“村账镇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信息的隐蔽性,增加了财务监督的难度。“村账镇管”初衷是增强农村财务公开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有利于群众的监督。但实行村账镇管制度后,使信息环节复杂,如果村镇合谋,可能提供更为隐蔽的虚假会计信息,形成事实上的监督虚无化。

(五)“富人掌权”及“老板村官”盛行,农村社会矛盾复杂化的问题

一是农村“富人掌权”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快速分化,加剧农村社会矛盾。在村民自治条件下,许多村办企业发达的农村大都通行着“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村干部和村企老板“一人兼”,形成“老板书记”和“老板村长”局面[5]。在“村企合一”体制下,农村的阶层结构可以区分农村干部、农民、村企业打工者、个体和工商经营者等,各阶层都有各自独立的经济、政治利益。由于各阶层的权益不同,必然导致农村社会群体的分化,农村有钱、有权的人有社会地位,左右农村的政治,控制农村经济,而普通农民被边缘化。“村企合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农村矛盾复杂化和干群关系的紧张。

二是“老板村官”造成集体资产和个人财产界分不清及管理的混乱。不可否认“老板村官”在农村社会的影响力大,号召力强,容易形成较强的村庄凝聚力,“老板村官”市场经验丰富,社会关系通达,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任用老板当村官,带领农民群众创业,能够产生“头羊效应”,形成较强的村庄凝聚力。但“老板村官”容易产生心理和认识的误区,认为个人的贡献与集体资产密切相关,再加上村庄和企业的决策实际是“老板村官”“一人说了算”,缺乏制约和监督,在经济上必然造成集体资产和个人财产界分不清的问题,导致集体资产产权模糊和管理混乱。

三是“村企合一”管理模式难以界分政事和经济活动的界限,容易造成决策的偏差,导致矛盾摩擦升级。从管理视角看,“村企合一”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实现经济和政治的有机结合,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但从经济视角看,“老板村官”容易混淆两个主体的关系,导致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形成独断专行的官僚作风,如在土地承包、宅基地的分配、土地出让、土地流转及农村公益事业和集体福利事业的建设与享用方面,“老板村官”的立场会不自觉地倾向有利于自己一面,导致矛盾摩擦升级更加复杂化。

(六)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农村发展后继乏人的问题

村民自治客观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全方位流动,从总体来看,人口流动会沿着比较利益的价值取向变动,农村年轻的、聪明灵活的、有文化有能力的,大都外出经商、求学、进城打工,在家务农的“留守人口”基本上是“六一”“三八”和“九九”人员,即孩子、妇女和老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使农村孩子、老人缺乏情感交流非常寂寞,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不高,更为严重的是年轻有文化的劳动力大量的流出农村,势必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农村发展后继乏人,使新农村建设变得更加任重道远。据本次对莱西水集街道办事处的抽样调研显示,该街道办事处共计57个村(社区),总人口是12230人,在家务农人口占总人口的20.7%,妇女占在家务农人口的61%,务农人口的平均年龄是49.7岁(不包括农村学生和学龄前孩子);务农人口的文化程度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7%,小学和以下文化程度37.3%。

(七)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对鳏、寡、孤、独的救助艰难的问题

村民自治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个人家庭收入和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许多农村的集体经济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村里原有的固定资产大都拍卖给个人,村企业或者拍卖给个人,或转体公司化,许多村庄集体经济瓦解成了空壳,甚至债台高筑,必然减弱对鳏寡孤独、伤、老、病、残救助的能力。另外,村民自治的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农村原有的公费医疗已不存在,新的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还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农村的社会救助力量非常薄弱。还有,村民自治助推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崇尚等价交换,更多的关注自身家庭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助人的社会风尚,弱化了农村社会对鳏寡孤独的关注。

三、应对新的社会焦点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一)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依靠和加强党的领导。一是要从共产党执政基础、中国社会稳定基础和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对村民自治要全程组织领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出现的问题要脚踏实地的逐

一、具体研究分析,拿出应对各种社会焦点问题的政策措施。二是坚持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就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执行,特别是村委会选举、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及农村集体福利事业的建设等问题,必须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进行,并真正体现民意,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三是坚持县、乡党委、政府对村级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乡镇党委担负村级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强化对村委会选举的领导和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要配强配好乡镇党委书记,全力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素质,真正发挥好乡镇党委村级组织建设强有力的领导作用。

(二)严格选举操作规程,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规定

当前选举操作规程不严密和法律的不完善是贿选问题重要原因之一[6]。目前选举操作要经过选民登记、推选候选人、召开选举大会、当场公开唱票和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的程序,这从大环节看似乎比较严密,但在每一个具体环节却不同程度存在纰漏。如回避制度、监督制度落实得如何,谁具有解释权,具体工作人员如何产生,对工作人员有哪些要求等,不仅都应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且要严格遵守,才能有效地防治选举中的内部人控制、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选举结果的违背民意。从相关法律视角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有关于警惕贿选发生的要求,但怎样就算是贿选,如何区别情感贿选和正常的感情沟通,实物贿选怎样认定,金钱贿选数额的界限等,缺乏具体、明确的贿选界定,因此,必须完善有关法律。建议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对参选人员的年龄、学历、政治素质、健康状况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规定乡镇政府可以成立资格审核委员会,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进行审查把关。

(三)明确“两委”权责的界分与定位,理顺二者之间的工作关系

“一肩挑”出现的党政职责不清,根本原因在于权力集中条件下的“两委”权责的界分定位模糊,搞好“两委”权责的界分定位是关键[7]。第一,要合理分权,“一肩挑”是“两委”“一把手”一人兼,一个人处于两个组织之中,承担两个角色、两种职责。要从根本上对村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和村委会的管理职能进行科学的划分,从而确立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实现分工与分权的统一。第二,实行责权定位,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而把事务性、职能性、技术性的经济、社会、民间的事务管理,交给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第三,要理顺“两委”之间的决策机制,建立“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决策形式。第四,要理顺工作机制。“两委”要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包括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度,例会制度等。第五,要理顺管理机制。村级管理工作,要走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路子,努力做到村里各项事务的管理都有章可循。特别是对村民普遍关注的村级财务,要通过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实行会审联签制度等,使财务收支置于村“两委”共同管理和广大村民的有效监督之下。

(四)构建体系完善、科学高效、良性运转的长效监督机制

构建科学高效的长效监督机制是应对村务公开流于形式的重要举措[8]。目前对村民自治行使全程监督职能主要是乡镇机关,这种监督体系存在着监督主体单

一、监督链条过短的弊端,不可能发挥良好的监督效能。村民自治换届选举尽管有选举委员会,选举结果需要由委员会盖章确认,但实际上不少村庄并没有这么做,这个问题是与村党支部及乡镇党委政府的监督指导失职有关。必须在构建科学高效的长效监督机制上狠下工夫:一是要拉长监督的链条,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要有多个监督主体的广泛参与,县党委政府、村党支部、广大村民,都应该是村民自治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二是要优化监督方法,要由过去习惯的行政监督方法更多转变为利用法律、制度的监督方法。三是要实行监督责任制、失误追究制和目标管理制。四是要把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落实好,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威力,形成科学高效良性运转的长效监督机制。

(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做好农村公共事业和农村救助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要有新的思路,一是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潜力,走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二是强弱联合,以地域、产业等为纽带,由强村、强企与弱村联合,以强带弱,解决弱村调整结构无思路、开展工作无办法、启动经济无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带动和促进弱村调整结构、发展经济的步伐。三是扶贫攻坚,各级政府每年要选择部分经济欠发达乡镇和贫困村庄,采取财政拨、部门捐、银行贷等办法,从资金方面帮扶经济落后乡村启动经济,采取培训干部、提供信息、讲授技术、创新思路等措施,帮助村庄理清思路,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四是典型引路,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村庄,进行大力培育,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作者系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篇3:县级电视节目未来之路探讨

1 电视节目的编排

1.1 市场调查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对电视节目进行编排, 也需要对电视节目进行市场调查, 只有通过调查, 才可以知道观众们都喜欢什么。因为电视节目是给观众看的, 不进行市场调查, 电视节目的编排也就失去了其积极的意义。如果不进行市场调查, 不对电视节目做出合理的编排, 就会导致电视节目没人观看, 这样会失去大部分的观众。因此, 进行电视节目的市场调查十分重要。

1.2 以“系统性”为原则的电视节目编排

电视节目编排上最终要的是注重电视节目编排的“系统性”, 电视节目的编排中做出很多的细节处理, 同时段的有没有什么竞争力, 需不需要做出调整, 还有就是本栏目的收视情况, 以及重播是什么情况, 是不是假期档的栏目, 给栏目的定位和方向是什么, 观众反映情况如何, 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电视节目编排“系统性”的能力。

1.3 电视节目的编排要有固定的原则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程度越来越迅速, 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相应的变快了, 电视节目也因此产生了快节奏的文化。这就使得一些节目的编排人员为了迎合大众化的要求, 不经思考地去改动节目, 对节目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 但是再旧的节目其自身也是有固定观众的, 这部分固定观众会因为节目的更改而产生排斥心理。所以电视节目在编排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调整, 要考虑到节目的观众和市场的资源。

2 县级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2.1 要立足本地实际

农村电视节目的内容和栏目要有明确的品牌定位, 节目内容上也要更加贴近农村生活, 县级电视节目要强化农村服务产业的功能, 不论在栏目的设置还是节目的内容上都要考虑到农业、农民, 让节目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贴近“三农”的特色。如分别开辟致富类、服务类等子栏目, 在农业生产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都可以联系电视台咨询, 这样更加调动了农民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也促进了节目的互动性。这就要求编导记者不但要带着感情深入基层去做节目, 还要随着季节、农时的变化不断变化节目内容,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配套服务。由于我们的节目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 与农民的需求相符合, 这就极大地拉近了电视与农村群众的距离, 节目可以得到他们的认可。

2.2 发挥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

县级电视台也要走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而服务的道路, 同时又因为县级电视台从资金和设备等多方面都不能和市级电视台相比, 节目的举办水平相对来说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这并不影响县级电视节目的发展, 只要牢牢抓住为人民服务这条主线,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就能够使节目获得成功。国家是依靠媒体来“说话”的, 媒体发挥着舆论监督等作用, 既要满足政府要求, 也要为百姓排忧解难, 为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沟通架设桥梁。而县级台也要加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结合本地受众的实际需求, 尤其在节目内容上要有所创新, 加大服务信息容量, 提高节目的技术水平, 既要为当地群众服务, 也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2.3 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叙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广泛, 电视新闻报道要把握住这一点, 考虑到人们这一实际需求, 在电视新闻和群众之间构建平台。在处理新闻的过程中要注重故事化的表达方式, 这样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的情节和要点, 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喜欢的表达方式。如在湖北经视的《经视跨天》节目中, 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 拉近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受众感觉到这些故事就好像发生在自己的左邻右舍, 充满了亲切感。

2.4 要注重节目包装, 提高节目品位

县级电视节目的观众主要是农民, 想要把农村节目办成真正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电视节目, 必须重视包装, 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如农民群众喜欢和生活家事密切相关的、能为农民解答疑惑的选题。也只有这样的选题才会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和关注, 才能够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农村信息发展还不是很先进, 农民需要了解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相关的致富信息, 需要最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方法。

3 打造县级自己的节目

3.1 创新管理体制

县级电视台要想成功办好自办节目, 进行自办节目的创新, 就要注重管理体制的创新。良好的管理体制可以合理分配工作人员, 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使工作人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使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在良好的管理体制下成熟发展, 从而确保自办节目得到受众的认可, 提高收视率。县级电视台对各部门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责任分配, 创新管理体制, 使整个电视台高效有序运转, 节目成本降低, 工作效率提高。通过创新管理体制, 使电视台内部得到有序发展, 形成具体人员问责制度, 充分调动电视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增强从业人员的节目运营意识和收视率认识, 使自办节目得到创新发展。

3.2 新闻节目深度报道

县级电视台处于最基层的位置, 这就有利于深层次地了解民生、体察民情, 更好地全方位反映出群众的利益。因此, 县级电视台自办新闻节目要改变原有格式化、模式化的新闻报道方式, 变换视角, 增强新闻节目的贴近性和可读性。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以群众的视角看问题, 认真搜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对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结合特定的时期、地点做调查报道或批评性报道。通过新闻节目深度报道使自办节目得到创新, 同时也对提高收视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3.3 打造品牌节目

随着各级电视台自办节目的不断发展, 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 “品牌”已经被延伸到电视节目中。县级电视台要寻找自己的优势, 对节目形式进行创新, 打造受众喜闻乐见的品牌节目, 使县级电视台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得到创新发展, 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打造品牌节目, 应该摆脱传统僵化模式和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利用当地地域特色, 从节目的设置、内容等方面精心制作, 同时也要从表现形式等方面寻求突破, 使观众对节目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打造品牌节目也可以通过制作节目宣传片、节目预告片等方式, 激发观众的兴趣, 提高吸引力。

4 结束语

新时期下县级电视节目要把方向和重心放到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上, 要突出当地的特色和本土的文化, 要增加和观众的互动, 发挥人民的力量, 争取编排更多、更实用精彩的电视节目。要让县级电视节目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 要让县级电视节目获得持续的发展, 在做好群众工作, 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 不能哗众取宠, 要始终站在正确的舆论导向道路上。

参考文献

[1]蔡劲松, 王少华.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是地方电视台自办节目的可行之策[J].宿州学院学报, 2007 (1) :53-54.

[2]郑峰涛, 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应立足于本土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8 (5) :103-104.

篇4:分散片,方便吸收的新剂型

分散片又称水分散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速效制剂,它在水中可以迅速崩解形成均匀混悬液,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速崩、速效普通片剂或胶囊剂存在崩解速度慢的缺点,对药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而分散片吸湿性强,水分子通过毛细管作用或膨胀作用渗透进入片剂之中,在19~21℃的水中一般3分钟内完全崩解,大大提高药物的吸收度。

高效由于分散片崩解后形成均一的混悬液,所以吸收较快、充分,可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服用方便普通片剂、胶囊剂的体积较大,或一次常需用多片(粒),需用水冲服,服用不方便,特别对老人、小孩和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服用有一定困难。分散片崩解速度快,放入水中可分散成均匀的混悬液,服用方便。推荐放入适量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

不过,分散片在生产过程中,一般要求将原料药进行微粉化处理,技术要求较高。建议患者购买时尽量选择大型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才会有保障。

篇5:新药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邹 毅

[内容提要] 药品尤其是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新药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仅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理论问题,更是医药行业有关药品研发的实务问题。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在其中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药研发不同阶段所形成的技术成果的权利形态,提出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方法[关键词] 新药权利形态知识产权保护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医药消费大国,同时又远远不是一个医药强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新药研发能力薄弱。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许多行业如通信、IT业甚至汽车行业籍着开放的契机,或通过引入资金,或通过引入技术,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在医药行业,由于制药工业的极度分散、新药研发机构的经济实力有限,再加上医药行业较之其它行业更为严格的行政管制制度及措施,我国的新药研发能力并没有获得长足的进展。在发达国家对药品的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及压力下,我国的许多企业及科研机构只能利用国内政策的优势,通过对国外药品的仿制作为自己新药的研发途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暂时满足医药市场的需求,缓解公民越来越强烈的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内医药行业的研发水平,更不可能籍此缩小与发达国家医药行业研发水平的差距。

在加入WTO以后,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以TRIPS协议为代表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来越趋于完善,致使我国医药行业通过仿制国外药品来提高自己的医药研发水平越来越不现实;另一方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特别是充分利用传统医药中的中药资源研发新药已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所独有的优势。简单的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并缩小与发达国家医药行业新药研发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中药领域形成新药研发的垄断性优势,这是摆在国内医药行业的一道难题。对于新药研发过程中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解开这道难题的法律保障。

一、我国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简单回顾一下我国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制度及措施的演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的药品管理法律制度中对于新药的保护,从单纯的竞争性行政保护转变为以知识产权为内容的行政保护,保护的体系、措施更趋合理、科学。我国的《药品管理法》自1985年7月1日施行,到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2001年12月1日施行。这一修订是配合我国入世之后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而进行的。从1993年1月1日起,我国《专利法》明确了对1

药品给予产品专利保护,从而达到了WTO要求其成员在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必须达到的最低保护水平,这是我国对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于1993年1月1日起施行的《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于199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这两个行政法规也构成了对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

《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自1989年2月27日施行到被2002年9月15日施行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所取代,同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02年12月1日施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5月1日施行)标志着我国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制度已经建立起了从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较为完善的体系。而在对新药保护的具体做法上,从过去规定单纯的新药保护期到现行新药监测期中的保护,以及涉及药品知识产权问题的规定。例如,过去我国不允许新药研发单位利用委托加工生产药品,也不允许国外药品专利持有者委托国内企业加工生产专利药品。现在,开放药品的委托加工,特别是开放国外专利药品在国内企业的委托加工以及国内新药的委托加工,不仅可以提高国内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更最为重要的是,它会激励研发单位和医药企业研发新药的积极性,以及专业投资机构向国外购买药品专利技术的积极性,推动国内的药品研发。上述种种,可以看出国家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将对新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对药品注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新药研发过程中相关技术成果的权利形态

所谓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根据这一规定,我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新药的分类及注册管理较之过去的《新药审批办法》有了重大的改变。根据现行的管理办法,新药研发可以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申报和审批三个大的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中,新药研发所取得的技术成果的形态是不同的,其成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那么,这些成果是否具有知识产权内容,能否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这是首先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

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本身。在知识产权领域,知识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它们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在知识产权法领域,迄今为止包括普通法系在内的各国均制定成文法保护知识产权,采取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知识产权法定主义是指知识产权的种类、权利以及诸如获得权利的要件及保护期限等关键内容必须由法律统一确定,除立法者在法律中特别授权外,任何人不得在法律之外创设知识产权。先有法律,后有知识产权,这是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一个很重要的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中的TRIPS协议的第一部分第一条中划出了协议中所包含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其中第5项专利权、第7项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Protection of Undisclosed Information)。所谓“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实际上主要指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其中自然包括对Know-How的保护。在我国,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保护商业秘密实质上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部分,是将其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轨道予以保护的,多数国家立法亦是如此。但这并不妨碍商业秘密作为一种“积极权利”,如同专利权一样成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权利形态,并受到各国的法律保护。我国作为WTO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国内的知识产权④③②①

法律制度中的知识产权范围与上述TRIPS协议书中包含的知识产权范围基本一致。

对照上述标准,从总体上看,在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管理办法要求所进行的各项试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均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尽管其具体的权利形态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无论是专利权或是商业秘密,一样受到有关法律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此,管理办法在药品注册时对涉及的药品知识产权作了相应的规定,要求申请人应当对所申请注册的药物或使用的处方、工艺等,提供在中国的专利及其权属状态说明,并提交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承诺对可能的侵权后果负责。对已获得中国专利的的药品,其他申请人在该药品专利期满前2年内可以提出注册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管理办法予以审查,符合规定的,在专利期满后批准生产或者进口。

除此以外,对于新药研发中,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以下简称“药品数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管理办法均做了相应的保护性规定,以阻止其他任何人对这些药品数据的不正当商业利用。实际上,根据TRIPS协议,在新药研发中的未披露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应当视为“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而受到保护,只是对此类药品数据保护期限之长短没有明确规定,大多数国家给以新化学成分药品5-10年的数据保护期限。

药品数据与专利保护不同。在药品注册过程中,药品开发商必须向负责药品注册的政府部门呈交有关的未披露数据以证明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药品数据予以保护的主要责任在政府部门而不是提供申请数据的药品开发商。同时,不同的药品开发商或机构均可能通过相同或相似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手段,先后或同时取得相同或相似的药品数据以证明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政府对药品数据的保护重点在于阻止第三方非法获取和不当使用这两方面。

我国现有的法律与行政法规对获得生产或者销售含有新型化学成份药品许可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提交的自行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任何人不得对该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商业利用。自药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获得生产、销售新型化学成份药品的许可证明文件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已获得许可的申请人同意,使用前款数据申请生产、销售新型化学成份药品许可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许可;但是,其他申请人提交自行取得数据的除外。对于上述药品数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只有在(一)公共利益需要或

(二)已采取措施确保该类数据不会被不正当地进行商业利用的情形下,才得进行披露。

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平均一个新药从研究开发到成功上市,药品开发商需花费10-12年和8亿美元。因此,数据保护可有效禁止后来的药品注册申请者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前者的数据来进行药品的注册申请,从而保护新药研发的积极性。

具体地来看,在新药的不同研发阶段,相关技术成果的权利形态会有不同的变化,其权属也不尽相同。

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包括了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及纯度、剂型选择、处方筛选、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中药制剂还包括原药材的来源、加工及炮制等;生物制品还包括菌毒种、细胞株、生物组织等起始材料的质量标准、保存条件、遗传稳定性及免疫学的研究等。上述研究内容根据新药申报的类型而有所区别。严格地说,每一项研究都将会形成一定的技术成果,⑥

无论是以试验资料、数据或样品、标准品的形式所体现。新药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最终标志性成果是《药物临床研究批件》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对新药进行临床研究的批准文件。一般来说,新药没有获得临床批件,其之前所做了研究工作及所形成的技术成果(资料、数据等)即便处于保密状态,未公开披露,也因为其不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而丧失了其作为商业秘密的基本法律特征。如果新药的临床前研究获得了临床批件,则作为获得临床批件申报材料之一的上述各项研究均可以做为商业秘密予以保护。即便因为申报需要而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也无损其保密性。单项研究成果与临床批件构成了部分与整体之关系。单项研究成果的权利人即便不是临床批件的权利人,也不能以其对单项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来对抗临床批件的权利人对其成果的使用。

由于新药研究的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在当前新药研发的实践中,一个新药的研发通常采用接力棒式的联合研发。很多的研发机构或医药企业通常在进行初步的研究之后,开始寻找新药研发的专业投资者共同研发以减少资金压力,或者在取得新药临床批件后,直接向第三方转让临床批件,由第三方实施临床研究并获取新药证书,从而降低自己的风险。这种新药临床前研究的模式直接导致了相关成果权利形态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情形是权利交叉,例如,在新药临床前研究过程中,基于不同研究的专业性要求不同,研发机构可能会其中的部分研究项目(如长毒试验)委托具有专门资质的第三方实施。第三方根据新药注册的具体要求,拟定实验方法并取得实验资料和数据;或者,研发机构在取得初步的实验资料和数据(如完成制备工艺的小试)后,联合其他研发机构或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项目;等等。在这种情形下,不同机构或单位之间对新药研究所取得成果的权属就形成了权利交叉,相互持有。

另一种情形是权利竞合,例如,已取得药品专利的新药因其给药途径改变或剂型改变,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需要按新药管理重新注册,重新进行相应的临床前研究。药品的专利权与新药临床批件所包含的知识产权即产生权利竞合。

对于新药临床前研究阶段产生的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交叉及权利竞合等问题,尤其是这各权利交叉或权利竞合可能带来权利冲突的情形下,相关的研发机构或研究参与者应事先按管理办法要求,签定相应的技术合同,约定并明确相关技术成果的权利归属。

按管理办法的要求,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两个阶段,其中临床试验又分为四期临床。新药的申请人需选择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机构,商定临床研究的负责单位、主要研究者及临床研究参加单位。因此,在临床研究阶段,参与研究及试验的除了新药的申请人(临床批件的权利人)外,还有负责单位、参加单位等机构(视具体临床试验要求而定)。在此阶段,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案、临床研究记录、临床研究和统计分析报告、临床研究进展报告以及根据临床研究数据所发表的论文等,涵盖了商业秘密、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多种权利形态。对于这些成果,毫无疑问,新药申请人可以按依据管理办法之要求进行合理的使用。但问题是,在这一阶段,确定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形态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确定这些成果的权利归属?是新药申请人还是临床研究的负责单位或主要研究者?或者是几方共有持有?临床研究的负责单位是否有权公开发表药物临床试验的有关研究报告或论文?虽然在双方签定的临床研究合同可以就上述研究成果的权利归属进行约定。但可以肯

定的是,在新药临床研究阶段的特殊要求,意味着其主要的临床试验及临床研究报告等均是由独立于新药申请人的、具有特定资质的临床研究负责单位或主要研究者独立完成的。新药申请人主张这一阶段全部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确实存在障碍。不过,作为此阶段研究成果的标志是临床研究报告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新药申请人获得《药品注册批件》,符合规定的,获得新药证书。同时,新药申请人在申请新药注册时还可一并提出新药拟使用的商品名,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予以审批。从而使得新药所包含的知识产权权利形态更为丰富、完整。

三、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方法

对医药企业而言,对新药的知识产权保护,通常以专利权(发明专利和药品包装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权为主。其实,对新药的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除此之外,还包括知识产权内容的行政保护、新药监测期保护、中药品种保护、商业秘密(包括未披露数据)的保护。通过对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相关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权利形态的分析,可以促使我们根据新药研发的具体特点,结合管理办法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和方法。

首先,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对相关技术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最主要的策略是充分利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新药的行政监督管理和保护职能。例如,根据《中药保护条例》的规定,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在保护期限内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生产企业和有关的药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保密,不得公开。因此,对于符合规定中药新药,不仅要申请新药证书,还可以申报《中药保护品种证书》以获得双重保护。

其次,充分利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对新药设立的不超过5年的监测期,在监测期内,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不再受理其他申请人相同品种的新药申请。如此可简单地使其他的研发机构或企业在相同品种新药上的权利落空、权利虚置。不设立新药监测期的新药在二年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不再受理相同品种的新药申请。在新药的监测期满后,还可以通过对新药药品标准的补充或变更,提高相同品种新药的生产水平和门槛,以达到排斥竞争对手的目的。

再次,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在与相对人签订的各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临床研究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技术成果的权利归属,以协调权利人之间的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尽可能地整合各单项研究成果的权利形态,将其统一到《药物临床研究批件》及《新药证书》项下,以避免可能的权利冲突。同时,利用合同约定,强化新药研发过程中所涉及合同各方、项目组成员等有关当事人的保密义务和责任。

对于符合条件的新药,应当在申报新药的同时及时按专利法的规定申请专利,无论是以药品专利还是工艺专利;同时,在申报新药注册时,应当提出新药的商品名及注册商标分别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工商局予以注册,以丰富新药所包含的知识产权权利形态,同时,排除其他药品注册申请人对新药商品的“搭便车”行为,从而实现对新药进行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在此问题上,“84”消毒液案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知识产权法的产生过程,实际上是在国家主导下对各方利益进行考量的过程,是各方都⑦

有获利机会的制度创新过程。因此,知识产权制度中存在着与物权制度截然不同的保护机制:自然衡平与对价衡平。在对新药研发中的相关技术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保护策略应当立足于本国的资源状况和新药研发能力、技术条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兼顾新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健康需求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得我国对新药的知识产权保护达到一个合理的保护水平。

注释:

①《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83条。

②《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于2005年5月1日实施,但本文仍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管理办法”之规定,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内容差异并不大。

③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定的对象》,《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一卷第124条,商务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④郑胜利:《知识产权法定主义》,《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3月15日。

⑤张清奎:《我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9月23日。

⑥“84”消毒液原系江苏爱特福药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研发,但其在有关技术转让中未对其名称作任何约定,以致于成为该类商品的名称被普遍使用,并成为通用名称。其结果是爱特福公司对“84”消毒液丧失了知识产权,无法禁止其竞争对手使用该名称。⑦胡吕银:《知识产权的法律解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秋卷

篇6:中药新剂型总结

中药滴丸是在传统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剂,是中药提取物与适宜的固体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1.2.特点

(1)根据处方设计可达到速效、长效、高效;

(2)可控制药物释放部位及多途径给药(口服、舌下、腔道等);(3)设备简单,无粉尘飞扬。1.3.中药滴丸剂的制备方法

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1.4.中药滴丸剂的种类及应用

滴丸制剂包括速效高效滴丸、缓释控释滴丸、溶液滴丸、栓剂滴丸、硬胶囊滴丸、包皮滴丸、脂质体滴丸、肠溶衣滴丸和干压包衣滴丸等。

目前复方丹参滴丸是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个的典型应用。在天津天士力药业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有由丹参、三

七、冰片组成,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它是复方丹参片的改良换代产品。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的其他口服剂型比较,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由于滴丸是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固体分散体,药物以极微小的晶粒存在,故舌下含服经口腔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3min起效,可迅速缓解心绞痛,解除心前区疼痛和胸闷等症状。举例 复方丹参滴丸

[处方] 丹参

三七

冰片

[制备]

1、丹参、三七加水煎煮,煎液过滤,滤液浓缩,加入乙醇,静置使沉淀;

2、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

3、冰片研细;

4、取聚乙二醇适量,加热使熔融,加入上述稠膏和冰片细粉,混匀,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制成滴丸,洗蜡,干燥即得。

2.缓释与控释制剂 2.1.定义

控释制剂是指通过特殊的制剂手段提供释放药物的程序,在规定时间内,药物按照恒定或基本恒定的速度,定量从药物剂型中释放出来,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在一个有效的治疗水平,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缓释制剂是指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药物制剂。2.2.缓释、控释制剂的优点

(1)减少给药次数,方便给药,提高病患用药的顺应性;

(2)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3)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1.2.5服用此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这类药物的半衰期都比较长,服用小剂量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如果使用次数过多,不仅由于血药浓度过高而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而且由于这类药物的价格也比普通药物贵,无形中会使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增加。

除此之外,缓释和控释剂一般不可以分开使用,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是通过膜调控的推拉渗透泵原理制成的,必须整粒服用,氯化钾控释片采用膜控法制成,也不可以分开服用,只有少数品种,如曲马多缓释片采用特殊缓释技术使其可使用半粒。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口服的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都要求患者不能嚼碎后服用,以免因为破坏了剂型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因此,临床上使用缓释和控释制剂时,一定要熟悉这两类药物的特点,了解药物的半衰期,正确的使用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才能合理、安全、经济地用好这两类药物。

3.脂质体 3.1定义

脂质体是一种人工细胞膜的药物载体制剂。当磷脂分散在水中时形成多层泡囊,而且每一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这种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成为脂质体。药物被封闭保护于类脂质核之中并保持其原有的功能。目前在医药上用作抗癌药物、酶制剂、质粒制剂(疫苗)、核酸制剂、激素制剂、抗生素、抗寄生虫药和解毒剂的载体。3.2作用特点

(1)包以脂质体的药物呈选择性分布(靶向分布)。

(2)能增加药物对细胞膜的通透性,故可提高药效与降低毒副作用。(3)具有缓释药物及延长药物在体内时间的作用。(4)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5)能够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3.3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的作用过程

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的作用过程分为吸附、酯交换、内吞和融合四个阶段。吸附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的开始,受粒子大小和表面电荷的影响;酯交换是脂质体的脂类与细胞表面上的脂类进行交换;内吞作用是脂质体被作为外来物质吞噬,通过内吞,脂质体能特异的将药物浓集于起作用的细胞内;融合即脂质体的膜与细胞的膜融合进入细胞内然后经溶酶体消化释放药物。3.4.制备方法

薄膜分散法:将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氯仿(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氯仿溶液在烧瓶中旋转蒸发,使其在内壁上形成一薄膜;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烧瓶中不断搅拌,即得脂质体。3.5.应用

如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成分, 具有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如镇静安神、抗癫痫镇痛等, 但常规口服给药剂型的生物利用度低, 用脂质体制成口服药物可提高胃肠道吸收率, 改善药物释放性质。如盐酸川芎嗪可用于肺动脉高压症的防治,但应用时药效持续时间短并伴有心脏毒副作用,制成脂质体可提高和延长川芎嗪疗效,缓和毒性,同时可以避免川芎嗪的耐药性。

4.软胶囊

软胶囊剂又称作胶丸剂,是将油类或对明胶无溶解作用的溶液、混悬液、甚至固体及半固体等封闭于软胶壳中,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而成。作为继片剂、针剂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软胶囊剂型是国际趋势,具有杂质少、主要成份多、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快等优势。鉴于传统的中药制剂(丸、散、膏、丹)存在的缺点,近年来软胶囊剂型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研制开发正方兴未艾。藿香正气软胶囊的问世,是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第一个品种,随后血塞通软胶囊等一批中药软胶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4.1.中药软胶囊的特点

软胶囊是一种较新的剂型,它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多的中药。其特点是:(2)有效成分含量高,其最大限度提取和保留了挥发性有效成分。

(3)生物利用度高,其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内容物为高科技萃取精华,杂质含量低,不含生药粉,更易符合卫生学指标。

(4)进入胃肠迅速崩解被人体吸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显效。(6)口感好,其掩盖了药物中挥发性成分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7)服用量少,携带方便。

4.2中药软胶囊内容物的处方选择

(1)油性药物与低熔点药物。软胶囊剂是将油性药物与低熔点药物用脂溶性溶剂溶解或制成乳浊液进行填充,省去了吸收辅料,使剂型体积缩小,同时避免了药物渗出。

(2)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药物。将此类药物与油性载体制成微乳剂后装入软胶囊,可使其分散均匀,崩解后可以一同释放,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3)具不良气味和苦味的药物。软胶囊剂密封性好,有掩味的作用,而且口感好,是此类药物的适宜剂型。

(4)微量活性药物。一些微量活性药物服用剂量很小,也宜制成软胶囊剂。

(5)遇光、湿、热不稳定,易氧化的药物。为防止光敏性药物遇光分解,可在囊材中加入遮光剂 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与油混合后,表面被油所包裹,可增加稳定性。软胶囊的囊壁厚又无透气性,是防止药物氧化的优良制剂。4.3.制备方法

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

滴制法:滴制法由具双层滴头的滴丸机完成。以明胶为主的软质囊材(一般称为胶液)与药液,分别在双层滴头的外层与内层以不同速度流出,使定量的胶液将定量的药液包裹后,滴入与胶液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使之形成球形,并逐渐冷却、凝固成软胶囊。

压制法:压制法是将胶液制成厚薄均匀的胶片,再将药液置于两个胶片之间,用钢板模或旋转摸压制软胶囊的一种方法。应用: 注射剂 5.1.概述

中药注射剂系指饮片经提取、纯化制成的专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的无菌制剂。5.2注射剂的分类

(1)溶液型注射剂,其中水溶液和油溶液最为常用;(2)混悬型注射剂,水或油的混悬液;(3)乳状液型注射剂,水不溶性液体药物;(4)注射用无菌粉末等。5.3优点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药物立即进入组织、血管或器官,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2)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如神昏、抽搐、痉厥、消化功能障碍等;

(3)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如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已被消化道破坏的药物等;

(4)定位发挥药效,如消痣灵注射液用于痔核注射;

(5)穴位注射发挥特有疗效,如鱼腥草注射液,利水消肿,抗菌消炎,用于鼻炎的治疗;(6)较其他液体制剂而言,更容易贮存(无菌、隔离空气)。5.4 缺点

(1)部分药物注射时会疼痛;(2)给药不方便;

(3)由于不经过机体的消化吸收儿直接进入静脉,使用不当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对质量要求比较高;

(4)制造工艺复杂,而且造价也很高。5.5 制备方法

原辅料的准备→注射容器的处理→注射液的配制与过滤→注射液的灌封→注射液的灭菌与检漏 应用: 心脑血管类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涉及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合并休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等。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品种有银杏叶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葛根紊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2 抗肿瘤类

中药注射液对肿瘤的药效物质大多由两种以上的化学成分组成,作用于人体具有多方位、多靶点的特点,符合肿瘤多因素、多环节致病的机理。虽然直接抑瘤作用较化学合成药物为弱,但由于具备毒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性、综合抗肿瘤效应明显等优势,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注射液有华蟾素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榄香烯乳注射液、爱迪注射液等。3 清热解毒类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注射剂多用于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用于耐西药的细菌及病毒感染、不耐受抗生素的患者群体。如双黄连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山豆根注射液等,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具有抗肿瘤功能。因此,清热解毒类与抗肿瘤类难以截然划分。4 其它

除以上三大类以外,中药注射剂在治疗风湿、皮肤病等病种上也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有黄瑞香、正清风痛宁、丁公藤、健骨注射液、红茴香注射液等,以及用于痔疮的消痔灵注射液等。

制备实例 双黄连粉针剂

[处方] 黄芩 250g

金银花 250g

连翘 500g 共制成1000ml [制备] 金银花,连翘用水煮提取,加入乙醇至浓度为50%-60%放置沉淀,过滤后调节pH值,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调pH值,热处理灭菌,冷藏,得提取液。将黄芩提取物溶于上述提取液中,用活性炭处理,滤除活性炭,调pH值,喷雾干燥,测定含量后无菌分装。[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清宜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喉肿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6.气雾剂 6.1.定义

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于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供皮肤、呼吸道或腔道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6.2.特点

1.剂量小、分布均匀、奏效快、使用方便。

2.吸入时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外用则避免对创面的刺激。3.定量阀门控制剂量,有速效的定位作用。4.避免了首过效应。

5.气雾剂多系密闭的压力包装,与外界相对隔绝,增加了药物化学及生物学稳定性。6.3.分类

中药气雾剂的临床应用主要分为两种给药途径:一是呼吸道吸入,如心痛气雾剂、复方丹参气雾剂、双黄连气雾剂、咽喉宁气雾剂、干扰素气雾剂等。二是局部外用,如伤痛气雾剂、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药气雾剂等气雾剂借助抛射剂的作用,将药物以细小微粒传送到病变部位,直接发挥药效作用,因此,气雾剂的临床疗效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6.4.制备方法

1、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

2、药物的配置与分类

按处方组成及所要求的及所要求的气雾剂类型进行配制。溶液型气雾剂应制成澄清药液;混悬型气雾剂应将药物微粉化并保持干燥状态;乳剂型气雾剂应制成稳定的乳剂。

3、抛射剂的填充 6.5.应用

中药气雾剂临床可用于心绞痛、哮喘等急症的治疗,有效改变了中药制剂只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传统观点。如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发作迅速有效,总有效率达94.12%(复方丹参片剂组仅8%),平均起效时间为3.461土1.352分钟;救心气雾剂经临床201例观察,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2%,大多数病例3分钟内起效,5分钟内止痛,获得满意的效果。中药复方烧伤喷雾剂具有消炎止痛、收敛、制痂保痂作用,临床治疗不同程度烧伤患者240例,治愈率为95%,平均愈合天数为16天。实例

莨菪子气雾剂

[处方] 莨菪子 8g

乙醇

适量

[制备] 莨菪子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用盐酸调节pH值5.0,冷藏,调整药液每1ml含中药材1g,灌装,即得。[功能与主治] 止咳平喘。用于气管炎。7.膜剂 7.1.定义

膜剂是指药物或药材提取物溶解或混悬于适宜合成或天然成膜材料中经加工制成的薄膜状的内服、外用制剂。根据不同膜材和药物性能,以及临床用药要求,可以制成速效药膜或定量缓释药膜各种膜剂。7.2.特点

1.生产工艺简单,膜剂生产无粉尘飞扬。2.成膜材料较其他剂型用量少。

4.采用不同成膜材料,可以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膜剂,如速效或缓释膜。

5.多层复方膜剂可以解决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和分析检验上的干扰因素等问题。6.药物含量准确,稳定性好,吸收快,疗效高,应用方便。7.体积小,重量轻,包装、贮运、携带都较方便。7.4.应用 1.口腔膜剂

口腔溃疡是一种慢性常见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以疼痛为主要症状。临床单用口服药疗效欠满意, 散剂、甘油剂、软膏剂易被唾液稀释,或局部粘附性差而影响疗效,而膜剂能粘附于粘膜表面,既可对粘膜起保护作用,又可使药物定位释放,使疗效提高。2.鼻腔用膜剂 鼻腔内给药,由于定位准确,对于鼻出血和鼻粘膜溃疡有显著疗效,对于鼻内窥镜术后的后续病症:出血、肿胀、粘连、增生的治疗也有独特的疗效。3.眼用膜剂

眼用膜剂为设计新型的眼部给药系统,进而提高药物在眼部用药的疗效。眼用药膜剂与眼药水和眼药膏相比,眼用药膜剂的质量稳定,污染机会少,生物利用度高。4.植入型膜剂

植入型膜剂是近10年来新兴的一种膜剂,膜剂植入体内发挥疗效。5.经皮给药型膜剂

经皮给药是药物贴于皮肤上, 穿过角质层, 扩散通过皮肤, 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 称为经皮吸收或透皮吸收。其中, 东莨菪碱膜、硝酸甘油膜是经皮给药型膜剂的典型制剂。

膜剂的制备工艺 膜剂的一般组成

主药

0~70%(W/W)

成膜材料(PVA等)

30%~100%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等)

0~20%

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1%~2% 填充剂(CaCO3、SiO2、淀粉)0~20%

着色剂(色素、TiO2)

0~2%(W/W)脱膜剂(液体石蜡)

适量 制备方法

(1)匀浆制膜法:本法常用于以PVA为载体的膜剂,其工艺过程为:将成膜材料溶解于水,过滤,将主药加入,充分搅拌溶解。不溶于水的主药可以预先制成微晶或粉碎成细粉,用搅拌或研磨等方法均匀分散于浆液中,脱去气泡。小量制备时倾于平板玻璃上涂成宽厚一致的涂层,大量生产可以用涂膜机涂膜。烘干后根据主药含量计算单剂量膜的面积,剪切成单剂量的小格。

(2)热塑制膜法(3)复合制膜法 例1 金莲花黄酮膜

[处方] 金莲花黄酮粉40g、PVA17-88 30g、CMC-Na 20g、甘 油20g、吐温-80 5g、95%的乙醇450ml。[制法] 1.取PVA加蒸馏水30ml(1∶1),水浴加热至80℃,搅拌使之溶解,取CMC-Na加乙醇50ml润湿,加蒸馏水150ml研匀,倒入上液中,迅速搅拌均匀过20目筛,然后置水浴上保温60℃备用。

2.取过100目筛金莲花黄酮粉加乙醇50ml润湿,加甘油混匀,再缓缓加入吐温-80,混合均匀至细腻状,倒入上述膜浆中搅匀。

3.取平面玻璃或其它平板,涂上一层液状石蜡,将药膜胶浆倒在上面,均匀拉膜成1mm2厚,面积1m2的薄膜,再于60~80℃通风干燥后,切割至2000块,每张药膜面积约5cm2(含主药20mg),即得。

[功能与主治] 抗菌消炎。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及疥疮脓肿、外伤感染。[用法与用量] 口服。1次1~2张,一日3次,也可外贴皮肤粘膜。

8.中药巴布剂 8.1.定义

中药巴布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8.2.特点

1.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免胃肠道中pH、及酶等因素对药物引起的降解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减少由此引起的个体差异;

2.使用方便,可随时使用或停止药物治疗,较适用于因各种原因不易口服给药的患者或口服给药作用不明显的病症;

3.一次用药可使药物长时间以恒定速率进入体内,起到长效、缓释作用;

4.控制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其他给药方式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

5.穴位经络吸收,可疏通经络脏腑,在全身起作用。8.3.应用

目前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软组织挫伤、跌打损伤、肌肉痛、关节痛、骨折、变形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等外伤和骨科疾病方面,如复方紫荆消伤膏、关节镇痛膏、正伤康复膏、骨痹贴等。实例

风湿骨痛贴膏巴布剂

[处方] 明胶

3550g

聚丙烯酸钠

1420g

聚乙烯醇

1242g

高岭土

426g

甘油

7810g

羧甲基纤维素钠

710g

蓖麻油

532g

吐温80 355g

氧化锌

71g 水

15500g [制备] 取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山梨醇加水适量溶胀;将高岭土,甘油,蓖麻油加入后混合均匀,制成半固体基质,9.中药分散片 9.1.定义

中药分散片就是以中药提取物、中药原粉或精制中间体为原料,加上适宜辅料制成的,能在水中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9.2.特点

分散片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9.3.制备方法

1.辅料的选择分散片常用的辅料有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溶胀材料、表面活性剂等。

上一篇:经济收入证明(鄞州区)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会叠毛巾》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