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2024-05-20

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精选6篇)

篇1: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新时代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历史已经表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改革发展成就,才能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体制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发起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首要的是解放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新时代,我们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抓住重要历史机遇期,持续解放思想,持续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上,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制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然之果,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深度融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深入演进,进而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体现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精神。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新时代新思想,新时代新方略,新时代新期盼。“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实践,深化改革实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实现新目标而不懈奋斗。

篇2: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一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职教20条”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通过运用项目建设和试点遴选的方式,从简政放权、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师聘任等方面对试点高校给予支持,以激发高校向应用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教20条”提出,从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3.2万人,其中,中职专任教师83.4万人,高职专任教师49.8万人。“双师型”教师数量稳步提升,总量为45.56万人,其中中职26.42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1.48%;高职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9.70%。当前,学校新的职称评定方法也已出炉,里面明确要求专兼职教师定期要到企业或者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因此,于公于私,都要重视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职教20条”提出,从20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这是一种新型证书,也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定。证书体现岗位(群)能力要求,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涵盖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但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不作为毕业的限制条件。四是启动实施“特高计划”。“职教20条”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下称“特高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强调,“特高计划”中央早就有部署,我们一直在推动这项工作。这是涉及中国职业教育往何处走,办成什么样,具有何种地位的一个大问题,所以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我们也向各方征求意见。“‘特高计划’的核心任务,一是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二是建成一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今年上半年“特高计划”已经启动。学校是大家的学校,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不仅需要领导们进行布局指导,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从严要求自己,多去学习新知识。五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职教20条”提出,经过5~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也就是说,以后不仅要大力支持公办高职的发展,还要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使之与公办高职院校良性竞争,赋予职业教育新的生命力。

篇3:论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思维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思维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思维是指改革的决策者、执行者、推动者及参与者基于对法治的信仰, 自觉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与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的思维方式。从思维路径的角度看, 改革与法治有所不同, 改革思维要改变现有的法律制度和秩序, 使制度更接近于公平正义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而法治思维要坚守现行的法律制度和秩序, 用现行有效的法律化解社会纠纷, 把社会矛盾控制在最低的限度。但从法治原理的角度看, 两者并不矛盾, 法律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将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改革并不是革命式的全盘推翻原有法律, 需要改革的法律是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的少数, 而其他不需改变的法律和法治思维规则仍须遵守。[1]

1. 树立改革的合法性思维

改革的合法性思维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 要以既定的法律规则为依据, 运用宪法和法律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 有些法律规则与改革时势不一致, 甚至束缚改革, 使得一些改革不是依据法律而是依据政策进行的, 这在当时法律体系还不完备的情形下有其合理性。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如果仍像过去那样认为“改革可以冲破法律禁区”, 就不合时宜了。不能让所谓的良性违宪、良性违法等举动获得“正当性”, 这是对法治的破坏。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要“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各项改革应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 以合法性为前提, 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当法律规则发生错误或者滞后问题时, 我们必须通过法治的方式来解决, 通过对法律规则进行及时的立、改、废、释等立法程序来解决。[2]

2. 树立改革的公平性思维

改革的公平性思维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调整现实的社会关系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全面深化改革, 除了要保障经济领域市场主体间平等交换资源要素外, 更要解决民众关注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法治追根溯源就是追求公平、公正、公开, 公平正义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内涵, 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在于追求公平、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要运用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来直接规范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充分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努力为人们合理有序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实践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3. 树立改革的程序性思维

改革的程序性思维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 要确定一套开放、公平、透明的程序规则, 把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和价值衡量转化为法治程序上的表达诉求, 使多元利益的结构实现有序化。既定程序对每一个利益主体都是相同的, 按程序办事, 最终结果即使不尽如人意, 但因公平、透明, 各种不满都会自我释然。[4]一切改革难题都可以在正当程序中寻找突破口, 不管是化解矛盾, 还是作出决策, 都要遵循程序法治的游戏规则, 以程序过程为重心, 使各项改革能够按程序有序展开。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程序的重要性, 要求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 从而确保决策制度科学、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4. 树立改革的控权性思维

改革的控权性思维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 必须自觉地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意味着对于人、财、物等资源的控制和支配, 天然具有扩张的性质, 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法治的要义是限制权力, 防止滥用, 在公权力问题上, 凡法律没有明确授权的, 都推定为不得行使。改革实质上是通过法律制度设计重新配置和调整权力, 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 加大监督力度, 让权力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运行。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消除政府对市场的垄断与割据, 实现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及其职能的公益性,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是对政府制度、权力体系的变革, 要深化权力清单制度改革成果运用, 在法律制度上列明政府权力清单, 管住任性的权力, 释放改革红利, 推动经济发展, 增进百姓福祉。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思维需求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古人云:“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弛则国乱。”法治思维是现代治理的首要思维, 法治能力是现代治理的核心能力,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整个国家治理系统中, 法治应该有充分的话语权, 只有切实落实法治精神, 在意识形态中, 法治有了支配思维的核心话语权,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从而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

1. 需要用法治思维凝聚改革共识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求各项改革举措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 到底哪些机制体制存在问题需要变革, 由于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 立场和利益有不同, 各利益主体会有着不同的想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 要“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法律作为普遍的社会行为规范, 是多元开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是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最底线的公认规则, 也是凝聚改革共识的最好方式。全社会应当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可能达成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和怎样改革的共识, 从而为深化改革、解决改革难题奠定充分的民意基础和合理性前提。[5]

2. 需要用法治思维引领改革方向

中国的改革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以往发展中产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存在, 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日益高涨。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是人民维护合法权益的“重武器”。法治可以通过人们行为的模式化, 将其行为纳入一定的模式和准则之中, 防止社会关系出现失调和紊乱, 使社会关系保持一定的规则性和有序性。将改革的理念和步骤内化于法治之中, 在民众心中形成法治权威理念, 使法治真正成为他们行为的内在指引, 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将改革平和、稳定地落实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切实有效实现改革之根本目的。[6]法治思维蕴含着平等、自由、人权等丰富的价值内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切实促进公平正义, 用法治思维引领全面深化改革, 才能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3. 需要用法治思维推动改革进程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有序推进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改革必须要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 才能保证改革的效率性。首先, 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 有利于为改革提供稳定环境, 实现改革的有序性。法律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发挥着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法治建设能够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将社会发展纳入确定的法治轨道, 为保证改革有序推进奠定法治基础。其次, 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 有利于为改革提供合法性保证, 产生久远的正效应。通过法律规范对整个社会系统进行调整、控制与整合, 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增强社会的系统活力, 保证社会体系的良性运作。当今的改革需要突破旧体制、旧习惯、旧利益格局的束缚, 如果法治思维缺失, 就会滋生特权思想, 导致违法施政、执法不公等问题, 使改革失去动力和保障, 改革定会偏离科学轨道。必须善于用法治眼光审视改革问题, 用法治思维谋划改革路径, 用法治方式优化改革环境, 为改革减少风险和阻力, 让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向前推进。

4. 需要用法治思维巩固改革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需要保护和巩固改革成果, “变风俗, 立法度”, 法治在巩固改革成果、通过制度来使改革成果定型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固化改革成果, 才能让成熟的改革经验经由法律程序上升为法律法规, 真正成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也正基于此, 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得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 改革总是以变革法律为起点而最终又回归到法律的螺旋式循环, 改革的进程伴随着法律的进步, 而法律的进步也必然反映改革的成果, 并为新一轮的改革提供依据。[7]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思维能力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 首先是对国家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要求, 其次才是对民众的要求。目前亟须培育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明确的法治意识, 严格依法办事, 保证各项改革工作始终不脱离法治轨道。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 “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1. 具备科学立法的决策力

改革起于法, 成于法, 定于法。深化改革的过程就是变法的过程, 要变恶法、笨法为良法, 变法成功, 改革就成功。[8]全面深化改革的变法过程需要改革者具备高端立法、顶层设计、整体推进的科学决策力。改革是党领导下在宪法法律范围内的改革, “变法”必须“依法”, 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符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 保证科学、民主立法。首先要以社会公平正义等法治价值观对需要变革的体制机制进行制度设计安排, 比如那些在制定时保护了某些部门或者特殊群体的利益、扩大了某些部门的权力的法律法规, 已成为改革阻力的恶法必须修改;其次要完善立法规划, 坚持立改废并举, 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通过提高法律质量来统筹规划与合理安排。此外深化改革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授权程序促进变法, 遵照我国宪法第89条的明确规定:一些突破现行法律的改革试点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进行, 以法律授权的程序提高改革的公信力与公正力。

2. 具备严格执法的执行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保证变法成功后的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 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突出问题, 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各级政府作为执法主体,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扎实推进严格执法, 增强政府执行力, 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各项工作, 努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规制度, 推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 坚决杜绝法外权力, 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其次要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大力推进综合执法, 着力解决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此外还要切实加强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切实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总之, 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主动作为, 积极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确保变法成功后的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3. 具备公正司法的判断力

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需要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司法机关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化解矛盾、定纷止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机关要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 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 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首先要增强司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治理资本市场, 积极构建社会诚信法律保障体系, 保护诚信经营和自由交易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次要正确处理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善于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坚持宽严相济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 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 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行为,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另一方面, 通过司法裁判引导公民增强法律规则意识, 加强司法建议工作推动社会道德诚信建设。积极构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促进矛盾纠纷的实质性解决, 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积极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 探索诉访分离, 完善依法终结办法, 推动涉诉信访进入法治轨道解决。此外要强化便民利民诉讼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司法效率,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解决纠纷的认同。[9]

4. 具备全民守法的自觉力

广大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 全民守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是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广泛宣传增强对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全社会依法推进改革、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 努力营造全民学法知法的氛围, 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基础。其次要树立守法意识, 人人守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全民守法是改革实施必需的法治环境。要倡导全民严守契约、尊重规则、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要破除“法不责众”、“法外施恩”等错误认识, 任何人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此外要增强用法理念, 形成全民用法的行为方式, 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把法律作为规范自身行为的基本准则, 用法律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可持续的法治条件, 改革才能步入真正良性运行的轨道。[10]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思维是现代治理的首要思维, 在意识形态中, 法治有了支配思维的核心话语权,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树立改革的合法性、公平性、程序性、控权性思维,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 让法治思维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领域及全过程, 使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向前推进。

关键词:改革,法治,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金钊“.法治改革观”及其意义——十八大以来法治思维的重大变化[J].法学评论, 2014 (06) .

[2]孙笑侠.法治思维的基本要领[N].北京日报, 2014-12-08.

[3]陈界亭.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5 (01) .

[4]汪永清.法治思维及其养成[J].求是, 2014 (12) .

[5]李林.怎样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N].北京日报, 2013-03-11.

[6]姜伟.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论纲[J].中国法学, 2014 (06) .

[7]刘丹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4:235.

[8]江必新.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4:162.

[9]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广西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稳定保驾护航[N].广西日报, 2014-4-17.

篇4: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深化改革;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世纪末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扩大高校招生和办学规模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大众化发展的新机遇,包括地方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高校实现了“扩容效应”,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发展趋势。当然,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非部属的地方高校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态势,其中,人才队伍建设日益成为关乎地方高校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决议,对包括高等教育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这为地方高校在全面深化改革视阈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地方高校以改革的精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内在要求。教学质量、学生成长,教师是关键。有高楼大厦不是大学的根本特征,有好的教师是大学的核心命脉。教师的学历高低、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研究水平、师德修养道德基本方面,不仅仅关系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而且形成了该高校的师资社会印象,决定着学生的知识接受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倾向,关系着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去向、价值评判、社会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二)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就目前我国的教育格局来看,越是处于学科建设、教学研究水平较为高端的高校,越是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相对来说,这些高校占有的教育资源整体上是比较雄厚的;相反,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比较滞后,人才资源比较匮乏,后续发展比较乏力,相对来讲,此类高校的生源情况也是不尽如人意,招生的分数比较低,学生整体素质与学科建设处于高端的高校有着客观的差距。可见,地方高校以改革的精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升级。

(三)完善地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现实需要。地方高校内部体制机制的合理化,是地方高校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有的地方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比较混乱,集体领导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有的地方高校是书记说了算、有的是校长说了算,到院系这一级有的是书记说了算、有的是院长说了算。这些现实中存在的个人专断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与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不相符合的,实质是不利于民主、合理地制定人才政策,往往是导致人事内耗,不利于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

二、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是地方高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起点

(一)低投入的人才开发政策,不利于调动人才队伍的主体发展积极性。部分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师资提升方面,投入财力支持的态度比较暧昧,整体投入较低。有的地方高校没有魄力出台优惠政策,对教师考博或者进修政策设置限制,以防已有人才流失;对教师外出培训、参加学术交流的支持力度不够,从次数上限制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会议的机会,甚至明确规定每人每年外出的具体上限次数;部分地方院校的领导干部对于外聘专家来校教学和开展学术交流重视不够,一年到头学校的外来专家学术报告次数寥寥无几,不利于本校师生近距离接触学术名师及其思想;这类问题的存在,束缚了人才队伍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二)人才激励政策的非科学性、公平性失衡,不利于调动人才队伍的主体工作积极性。激励政策是各行各业通行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政策,也是地方高校的通行的政策。有的地方高校在评选先进方面存在着潜规则,少数领导干部内部决定,以和自己走的远近为标准选择所谓的优秀;在薪酬奖励政策方面,制定本校的土政策,不是追求“高、大、上”而是相反,把本校的所谓的课题、本市的课题的评价赋分,在地位上置于与权威期刊相等的赋分,且美其名曰这标准是“服务地方社会”的体现;还有的二级学院,在工作时号召大家拼命干好工作,但是在分配津贴是按照三六九等的职称系数,对于贡献大小、实际绩效考虑不足;此类问题,不利于调动人才队伍的主体工作积极性。

(三)人才引进政策片面性、功利性,不利于人才队伍发挥持续性、整体性效能。部分地方高校在引进人才工作中形而上学的思维比较严重,比如,有的地方高校片面强调引进的人才是“211”院校,非“211”院校出身的不予考虑,把人才标准片面化;有的地方高校只引进“海归”人才不要本国培养的人才,表面看是与国际接轨,追赶国际水平,实质是崇洋媚外,有的在国内不学无术、考学无望的人,完全是靠金钱出国、金钱铺路在海外拿学历、混文凭,本身素质低下,回来却成了“海归”香饽饽;有的地方高校,急功近利,或者片面强调引进人才的教学能力,或者片面强调科研能力;这些倾向,不利于教师队伍团队效应的发挥。

三、建构科学的人才成长与激励机制关乎地方高校发展前景

(一)从建设学习型社会出发,建构师资人才队伍终身学

习、教育体系。地方高校领导干部和教师,要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基本任务,深刻认识高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职责,深刻认识高校教师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投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职责。地方高校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鼓励教职员工投身学习,给教职员工充分的假期时间学习充电,制定政策大力支持教职员工参加学习培训和把握各种提升的机会,创造师资人才队伍短期学习、定期学习、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

(二)培育包括和谐、平等、公正、敬业在内的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和机制。地方高校要通过制定人才成长与激励的相关政策,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激励的评优树先、绩效奖励、津贴分配等具体政策方面,体现平等、公正的基本理念原则,并以此解疑释惑、及时回应教职员工的合理要求,切实不断调整政策,着眼于建构和谐工作环境和和谐校园,在此基础上,引导广大广大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奉献,践行“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应有职责。

篇5: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2018年1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意见》要坚持什么基本原则?会出台哪些政策举措?下面,小编先带你通过一张长图了解文件要点,再看看文件里具体都说了什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现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1.战略意义。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大;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2.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3.基本原则。

■ 确保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 强化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 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 深化改革。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 分类施策。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重视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师;加大资源供给,补充一批教师;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批教师;优化队伍结构,调配一批教师。

4.目标任务。

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5.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

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定期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轮训。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加强党员教师日常管理监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配齐建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中国教育辉煌成就,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教育。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7.弘扬高尚师德。

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教师宣传国家重大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8.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研究制定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对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采取到岗退费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改革招生制度,鼓励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院校的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师范院校评估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严控师范院校更名为非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确保教师培养质量。

9.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造条件,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整合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10.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义务教育学校侧重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本科层次教师,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侧重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研究生层次教师。大力推动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推行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继续实施教师国培计划。鼓励教师海外研修访学。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实施校长国培计划,重点开展乡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11.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创新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学开设儿童发展、保育活动、教育活动类课程,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

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加大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创新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依托高等学校和优质幼儿园,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鼓励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协同建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12.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切实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

13.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文交流机制,有序推动国内外教师双向交流。支持孔子学院教师、援外教师成长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加强高端智库建设,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汇聚培养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要突出教书育人,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

14.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

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需求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创新编制管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15.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相应补贴。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鼓励优秀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16.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根据教育行业特点,分区域规划,分类别指导,结合实际,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按照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任职条件和资格,规范选拔任用工作,激发办学治校活力。

17.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

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督促提高素质能力,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18.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人员配备规范。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办法。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适应产业发展和参与全球产业竞争需求,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要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19.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实行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教育实习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适应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需要,优化高等学校教师结构,鼓励高等学校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学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配合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健全外籍教师资格认证、服务管理等制度。帮助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解决住房等困难。推动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由高等学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任。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等学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职称评聘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持正确导向,规范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20.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

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中小学教师保障责任,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21.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地区,根据实际实施相应的校长收入分配办法。

22.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

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3.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

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应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24.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

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高等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收入分配办法。高等学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完善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对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

25.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做好特级教师评选,发挥引领作用。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推行中国特色大学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师在高等学校办学治校中的作用。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克服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

26.强化组织保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要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机制、整体抓质量、安全抓责任、保证抓党建,把教师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工,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责任人要切实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研究修订教师法。统筹现有资源,壮大全国教师工作力量,培育一批专业机构,专门研究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为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27.强化经费保障。

篇6: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2月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新增“全面从严治党”,将“三个全面”上升到“四个全面”。国家的发展成果最终要惠及全体人民。“四个全面”是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四个全面”涵盖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切工作和问题的根本指导和解决途径。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以来,煤炭行业经营 形势日益严峻,近年,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市场调节瓶颈显现。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自2011年四季度煤炭价格下滑以来,经过近四年的市场洗礼,煤炭市场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煤炭价格由盘踞高位到渐入谷底,很多煤炭企业效益大塌陷,亏损严重。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与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增强期和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期。煤炭行业依靠数量、速度、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结束。加之,全球煤炭市场过剩,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内需、出口、投资”原本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无力撼动当前煤炭经济困难态势。另外,煤炭行业生产集中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企业社会负担重、市场化程度不高等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经济下行、需求放缓的时期充分暴露出来。“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代不足谋一时。”因此,低迷煤炭行业,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指引,谋求转型升级,才是唯一发展出路。

一、增收创收,保持盈利持续健康增长,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 展。企业赚取丰厚利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生活富足是根本。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谋划企业盈利增长、效益提升。但受上述煤炭行业销售困境等制约,传统依靠数量、速度、粗放型的发展已不能保持盈利持续健康增长,我们需正确认知“盈利增长”与“持续健康增长”概念与两者之间关系。唯有调结构、促转型、扩需求、稳投资、重安全、强管理、降成本、增效益等才是改善、解决煤炭企业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由煤炭单一销往电力、焦化、钢材、化工等行业向煤炭持续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转型升级,拓展销路、增大需求。在当前异常严峻的经营形势下,我们集团正是因为有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和煤电、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建工建材、机电装备5大辅助产业。煤炭产量70%内销,相比同行业其他煤业集团,困难态势恶化有所遏制。

二、生态文明,持续深化煤炭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煤炭行业改革的核心在于推进煤炭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我国传统煤炭开发利用方式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利用技术落后、能效低下,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减排压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介绍,“从利用角度看,黑色的煤炭,不一定是“肮脏”的。以占煤炭消费约一半的发电为例,通过燃煤电厂升级改造,可以实现煤电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优于天然气燃气机组排放水平。此外,通过煤制油、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不仅能实现煤炭清洁高效低碳转化,还能降低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因此,我们要强力打造煤炭生产消费实现洁净、绿色、经济、可靠的经营模式。注 重生态文明,持续深化煤炭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三、求真务实,注重转型升级切实举措实效,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实事求是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改革发展,要坚决杜绝花架子式举措。一项举措,要智慧地看清其是否带领企业走出困境,预期效果如何。要调整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大众创新,深度挖掘增效潜力,努力提高集约发展和内涵发展水平。提出具有战略性、创新性的新思路、新目标。要切实推动煤矿的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安全系统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矿区生态化、矿区数字化建设。强力形成“煤电一体化、产运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加大资本运作和战略协作力度,加快发展煤、盐化工产业,实现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煤电等支柱产业群和其它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业群。

四、重视人才,不拘一格多途径广纳贤能,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国历史上,凡大治盛世时代的出现均与选贤任能有关。东汉孝明帝针对黄河泛滥几十年,殃及百姓苦不堪言,发现臣下水利专家王景有治黄谋略。遂令王景治黄,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 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所描述的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有很大作用。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今人仍在研究与借鉴。选拔人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离不开选拔人才。此外,要做好激励机制建设,做好培养人才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创新创效。

五、万众创新。创新创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鼓励和支持群众性创新,充分发掘人才优势。科技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经济利益和发展利益不可估量。要不断加大专利成果、科技成果、职工创新成果等奖励力度,加大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创新者宣传学习力度,加大科技成果项目宣传学习力度、加大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度。形成全员深化重视科技创新,创新成果广泛涌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效益提升全面促进的良好机制,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六、科学管理,统筹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科学的经验管理会形成制度,持续的制度管理会形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长期管理并潜移默化形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关系企业长足发展和未来趋势。煤炭企业等大多数企业经验管理盛行,制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管理成效不明显。要统筹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全面提高,正确认知三者对于企业管理的真正意义,分步骤有规划地开展实施。

七、降低成本,狠抓效益效率双提升,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煤炭生产过程组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煤炭产量,掘进与回采的衔接,人员的利用等都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多煤矿投入大消耗大丢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回收利用较少,成本增加;员工效降低,人工成本支出降不下来等等都是影响煤炭生产成本增大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宣教,让职工深化认识经济形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节支增收的责任意识。加强生产技术、生产组织等管理,积极探索适合生产实际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降低固定成本。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材料、配件领用管理,大力推行物资回收复用,明确复用项目及相关责任,减少物资浪费与丢失。加强设备管理,加强设备养护,减少设备修理频次。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指标考核。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等。

八、注重安全,抓好生产效益提升这一前提,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任何时候,安全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安全不能带来直接的效益提升,但一旦出现问题,会付出超乎经济利益的沉痛代价,甚至否定一切。要持续加强安全宣教,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加强安全措施落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重点环节管控,加强隐患排查与整改。为生产、效益提升保驾护航。

九、把握节奏,确保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当前,像许多国有煤炭企业历史遗留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加之煤炭行业属高危行业的特殊性,推进转型升级改革,必须 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促进改革和坚持运用市场化办法推动改革的关系,加强战略思维,顶层设计,坚持以确保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稳定为前提,分步实施。

十、注重民生,帮扶弱势困难群体脱贫,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发展成果最终要惠及全体人民。注重民生,精准扶贫,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帮扶弱势困难群体摆脱贫困,为基层和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各项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启动实施重疾互助,对口帮扶等救助机制,真心实意为困难员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十一、端正党风,塑造风清气正政治核心,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核心直接关系到转型发展的成败。转变作风,端正党风,从严治党。党员领导干部当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使身无半亩,仍要心忧天下”如此大理想、大格局、大境界。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密切干群关系,保持血肉联系;严格组织纪律,维护集体团结;崇尚务实作风,改进不良风气;推进反腐倡廉,保持清廉本色;坚持为民解忧, 解难广大群众;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赢得群众信任;严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民主集中,重大问题要集体讨论决策;坚持顾大局、识整体,克服狭隘的小团体主义思想;大力整治“庸、懒、散、奢、浮”,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 和领导能力;强化教育,增强廉洁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教育,切实筑牢各级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大查处力度,打击震慑腐败;加强案件查办力度,始终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一查到底,严惩不怠,绝不姑息。更加注重党建工作的“绩”和“效”,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十二、扩大民主,畅通善谏纳言渠道群策群力,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职工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坚持问计于民的工作方法,通过健全完善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等方式,拓宽员工民主管理途径,促进企业决策科学民主。全面组织开展“凝聚转型共识,争当改革先锋,推动发展升级”主题实践活动。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开展“深化改革扭亏增盈”主题大讨论活动,树立“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观念,全面推进内部市场化运营,精心组织技术挖潜、管理挖潜、存量挖潜、“止血”挖潜、转型挖潜、执纪挖潜等六项挖潜活动,努力实现提质增效,推进改革转型。

十三、依法治企,强化干部职工法治思维,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思维将会成为人们普遍思维,转型发展改革难免会出现利益分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强化干群法治思维,十分必要。引导干群切实增强法治思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法治思维,就是要让全体公民从内心增强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崇尚、遵守和依法维权思维。依法治企,强化干群法治思维,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多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资源分布的客观状况,我们要坚定信心,煤炭行业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化。在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蓝图下,让我们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指引,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调整改革,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的重新整合和科学布局,体制机制的深度变革和管理模式的集成创新,走向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新时代。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指引 走向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新时代

平煤股份十矿 惠凯锋

上一篇:2020学校保卫科工作计划下一篇:煤矿防汛演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