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价值 讲稿

2024-06-19

新闻价值 讲稿(共8篇)

篇1:新闻价值 讲稿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新闻价值的定义: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新闻价值的主体:社会的需求。新闻价值的客体:新闻事实或新闻本身)

在上节课中老师已经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新闻价值的判定,首先我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新闻价值观念的发展和新闻价值五要素的界定。

早在1690年,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在其撰写的关于报纸的论文中就已提出,选择新闻的标准是异常性和重要性两条,这也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提出的新闻价 值观念。”“希伯特在他的《现代大众传播工具论》中,麦克道格尔在其《解释性报道》中,都认为新闻价值要素是5个,它们是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至此,新闻价值的五要素说得到西方新闻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接下来我们将用一些例子,再对这个五要素进行阐释。

第一个要素是及时性。新闻是易碎品,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报纸的新闻只有一天的寿命,只有当天的新闻才能吸引读者更多的目光。即使是非常重大、震惊世界的新闻,也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被后续的事件取代,比如马航事件成功的被文章出轨的事情覆盖过去,逐渐成为少有人问津的谜团。

第二个要素,接近性。新闻事件发生的空间地理位置越近,新闻价值越大。当然不止是地理位置的接近,还有年龄、职业、性别、爱好、民族的接近。比如说作为大学生,我们格外关注的新闻从高考改革,转向每年各种机构发布的大学排名、就业形势。

第三个要素,显著性。因为名人自身的显著,使得新闻事件受到瞩目。这一点在娱乐新闻中显得尤为突出,明星的生死嫁娶比普通人更引人瞩目,明星的丑闻更是另人们津津乐道,如柯震东吸毒,好莱坞艳照门。

第四个要素,重要性。一个事件的后果、影响是否深远是衡量重要性的因素。重要的新闻首先就是热点、焦点。时至今日,一些历史上的重大新闻仍然为人们所铭记,比如1977年的恢复高考。这件事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又影响了之后代代人的命运。

第五,人情味。人情味的因素包含了;反常、冒险、两性、冲突等。这是西方新闻价值中尤其强调的,人们总是对这类新闻百看不厌。人情味中包含了人性正能量的同情心的一面,也包含了人性宣泄负能量的一面。如每每贪官被惩处,黑社会被打掉,人们便会大呼大快人心,但这些事情并不发生在自己身边,也涉及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抑或是近日流传的一妻三夫既与两性的敏感话题相关,又满足了大家的猎奇心理。

1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周年

时间性:九月三十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 重大性:中国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接近性:地理位置接近;

显著性: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其发展受人瞩目。2合肥房叔案

时间性:9月29日受审,至今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便出现了各种评论文章 重大性:公权私用,反贪反腐的热潮。3中国“最小黑客”汪正扬

反常:年龄最小,自称“白帽子”的黑客;

冲突:自学编程修复网站漏洞;入侵学校答题系统,“抓包技术”花一分钱买2500元的东西。

重要性: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公共舆论导向的重要性。4 “蓝翔之火”再次点燃 显著性:耳熟能详的职业技校; 人情味:微信微博,电影电视的恶搞。

香港占中具体介绍分析加上引出疑问

香港“占领中环”的街头示威运动已持续多日。与往年国庆黄金周游人如织、商家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同,香港中环——这片代表香港经济繁荣高度的政经中心因被一群黑衣年轻人占据而面目全非。先来回顾一下占中的进程:

10-04-“占领中环”运动致香港政府总部暂停开放 09-30-香港政府宣布暂缓启动政改公众咨询 09-29-外交部:希望有关国家不要支持 09-28-梁振英:“占中”是违法的胁迫行为 09-28-香港反对派冲击政府 60名示威者遭逮捕

07-17-港民主党将开党大会最快本月“占中”最快本月“占中”

(其中,关于占中究竟是哪天开始的,翻遍百度也找不到,估计是被屏蔽了)

1.什么是“占中”?

“占中”,即由香港激进反对派号召发起的“占领中环”运动。这次“占中”启动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抗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4年8月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占中”示威者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这个决定向香港居民道歉,并收回关于香港普选方式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简称特首)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普选时须组成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由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产生二至三名行政长官候选人。每名候选人均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半数以上的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合资格选民均有行政长官选举权,依法从行政长官候选人中选出一名行政长官人选;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2.为何要占中?

香港反对派对于行政长官候选人的产生过程反应激烈。

香港激进反对派认为普选方案应该以“国际标准”制订,需要符合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香港激进反对派希望通过他们的普选方案,使得原本可能无望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人士“入闸”。由于方案屡次落空,反对派从2013年起开始以发起“占中”运动来要挟香港特区和中央政府就范(中环系香港商业金融中心地区),并最终引发9月28日“占中”运动。

“占中”运动发起人之一的戴耀廷反复强调称他们的诉求是:“真的民主、真的普选。”

从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来看,占中事件无论从时间性,接近性,重要性等等任何一个评判标准来看,占中都是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大新闻”,这一点从国外媒体对占中事件的大幅报道,甚至头条新闻就可以看出来。特别是在重要性方面,香港作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同时也是一国两制政策的率先试用国,发生游行占街运动的严重后果不言而喻,并且选举形式关系到国家的基本国策,香港的一点点改变可能导致全国的大改变。

最终排名

然而这只是我组为了形式根据之前所讲到的普遍意义上来说的新闻价值五要素的概念从最直观的感受进行的一个粗糙的评分与排名,自然这五条新闻孰轻孰重在在座各位同学心目中是有不同的想法的,于是我们组就以此为头展开了一次头脑风暴,首先引出了新闻价值观的多元性问题。

横向来说,不同群体主体会对一些新闻价值观念的内涵做出不同解释,甚至是对立性解释,或是理论或学术解释基本相同但在实际新闻传播操作中又有较大差别。比如,就”重要性“而言,有些国家媒体会把政治领导人的一般活动看得比死伤数人的事故具有更重要的新闻性,而有些国家媒体却恰好相反,也就是说,尽管重要性这个属性符号表达相同,但”什么才是重要的“并不相同。所以此时我们会说他们持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观这就导致了同一则新闻对于不同受众拥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

再从纵向来说,自新闻产生以来,普遍的新闻价值观都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我们以西方新闻价值观发展历史为例

黄色新闻论:产生于19 世纪30 年代的黄色新闻,也是新闻传播遵循商业逻辑的产物,不仅追求猎奇,而且以极力渲染凶杀、灾祸、色情、犯罪等刺激性内容为能事,它把社会描绘成“一个充满性爱、情杀、欺骗、拜金与恐怖的世界,,它以煽情主义为基础,把煽情新闻看作是最有价值的新闻。

反常论:当大众化报纸最先在西方兴起时,猎奇新闻观(又称反常论新闻观)便应运而生。形成于19 世纪50 年代左右的猎奇新闻观认为,那些离奇、古怪、异常、失去常态的事件和现象才能构成新闻的对象,新闻就是充满趣味性、新奇性、非常性的各种怪闻.最反常的事实就是最好的新闻,只有罕见的、失范的并令人吃惊的事件,才是最有价值的事件。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好奇本能论”是这种新闻观的理论基础,追求商业利益则是其根本的动力机制。这种新闻观“把追求无聊庸俗的异事趣闻当作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作为聚财敛富的上好门径” ,它把贪得无厌的好奇感和低级趣味作为评价新闻价值的第一标准。

这些都是新闻史上早期出现的所谓”黑历史”,然而可悲的是,实际上猎奇新闻观自从诞生之日起,在西方就未绝于世,即使在今天中国的新闻界,它仍被不少人作为打开市场的敲门砖,“现代新闻事业一直受到这个黄色新闻年代遗风的影响”正如有些学者所言,现在的一些媒介已经为受众“最低贱的共同点服务” 这就又让我们不禁反思起新媒体引领的新新闻时代对我们新闻价值观的影响。显然,有些不良新闻媒体不加分析,不加选择,不遗余力的报道各种各样有意制造出来的时间,这些事件“借助现代传媒得以快速传播,覆盖全球,实际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对社会的组织化无疑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每每我们怀着想要了解新闻事实的虔诚之心点击进入了某些新闻网页,总是会在不断下拉进度条以后看到些不忍直视的重口事件。想想都有些小害羞呢。本应该带领我们走向人生巅峰的新媒体,大众媒体似乎却是走向了退步的新闻价值观道路,令人心忧。你们这么大尺度,真的好么?

然而,换一种角度,我们又觉得,日益全球化的大众媒体又并非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除去上述有些低俗,恶俗,媚俗的三俗新闻网站,还是存在着一些良心的新闻平台,正是这些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多的了解到一些主流媒体由于各种问题而无法如实,客观报道的事件的更多细节与事实,帮助我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世界。就比如在前面我们所分析的香港占中事件。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在我们身边甚少接触新媒体新闻的中老年人普遍对此次十分重大的事件了解甚少。也是多亏了新媒体,我们这次报告才能收集到一定的占中信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对于这个大新闻的报道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是少,在9月底,占中事件爆发的时候,新华网的首页仅用了某个版面上一个很小的链接来报道此事,并且无配图,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到;而在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站上基本没有任何关于占中的消息。其次既是其导向性,比如说我们之前资料均来自国内一家门户网站“观察者”网,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两个回答对舆论的导向性非常明显。并且,在国内的搜索引擎中无一例外都是对占中事件的描写非常少,反倒是对“反占中”事件大幅报道,各种视频,报道,煽情的,理性分析屡见不鲜。占中事件的新闻价值毋庸置疑,将它作为最近最有价值的新闻应该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在此并不对占中事件本身的是非对错做出评价,但是对于如此重要新闻国内媒体却或息声或非客观报道,我不经想问,新闻的服务对象究竟是谁? 当然这又牵扯到了一个新闻导向性的问题。

我承认,我的标题本身就存在问题。新闻真的具有导向性这一说么?显然不应该,新闻,应该是对某一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才对。有导向性的只能说是宣传活动。将这两者混为一谈是极为可悲又可笑的。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前面的纵向历史图中去,在新闻历史中就有这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就比如以德国法西斯为代表的法西斯新闻价值观,本质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政治需要为出发点,虚构,捏造新闻报道,他们的政治需要就是中最高的新闻价值标准,一切以此取舍,没有的可以凭空捏造加上去,根本不顾事实真实面目,因此,法西斯新闻观念只能说是一种反新闻价值观念。这样的新闻传播毒害着整个社会及全体人民。同样的事件在“四人帮”,大跃进的历史时期中也发生在了中国土地上。当然这是一种极为极端的将导向性强加入新闻的情况。

还有种历史更为长久的新闻价值观念既是宣传价值观,即一个事实是否值得报道关键看它是否值得报道,有利于某种观念的宣传。具体的历史事例我们今天也就不便一一列举了,但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样的新闻价值观任有残留。新闻宣传价值观“几乎成为一个习惯性概念,被党报工作者视作天经地义的新闻意识”。

我们想说,新闻是新闻,宣传是宣传,两者万不可随意混肴,因为新闻媒体不可避免的宣传性而将新闻机构认定为宣传机构既违背了新闻传播规律,又难以很好地传达宣传意图。广大公民都有权利了解事件的全面而真实的情况。

总结:综上,我们认为,对于新闻价值的评定是一项十分多元化,难以单方面下手的工作。它与新闻价值的主体即社会需求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当建立一个正面又适应于时代及社会环境的新闻价值观。同时,作为新闻工作者,新闻媒体也应当尽最大努力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反馈给我们一个全面真实的新闻价值的客体即新闻事实及本身。唯有这样新闻世界才可终于呈现出一个单纯真实,它本应该有的样子。

篇2:新闻价值 讲稿

一辩立论

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座的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在此与大家探讨这一社会性问题。我方观点是: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开宗明义,概念先行。新闻,指的是通过一定媒介被报道出来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事实。新闻价值即从新闻中体现出来的物质及精神价值,是一种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而新闻道德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中所具备的,但又不同于人的基本道德的道德。我方承认新闻价值和新闻道德两者都是必须的,都是重要的,但今天要比较哪者更重要,我们的判断标准是哪者更能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哪者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从经济层面上来看,新闻价值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仅是传媒机构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还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新闻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无法直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针对经济创造力而言,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

第二,从广大新闻接受者的角度来看,新闻只有在具有价值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认知

性、教育性、怡情性的时候,才能够吸引读者,进而引发大家对新闻本身的思考。相信大家不会浪费时间去看一则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试想,既然大家不愿去读这样的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又如何会去思考新闻道德问题?因此,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

第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新闻价值体现在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

导水平。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而新闻道德也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但是,当新闻价值都不存在的时候就连新闻都不是,更何谈新闻道德呢?因此,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

第四,从新闻事业的发展来看,新闻的功能主要是传播信息,教育公众,政治宣传,经济

篇3:新闻价值 讲稿

1 新闻价值解释阐述

对新闻价值的内涵, 有以下两种解释:第一, 新闻作用下的社会效应。新闻价值大小由广大受众来作最后判定, 而现实生活环境又影响受众, 决定着其对某种新闻的特定关心。因此, 归根结底, 新闻价值属一种客观现象, 不以某人意志为转移;第二, 对事实是否能够成为新闻的客观衡量标准。新闻价值属新闻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直接作用于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上述两种解释具有互补性, 第一种解释提醒新闻工作者应对信息接受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地位给予特别关注, 其对新闻价值大小发挥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第二种解释规范了报道内容中的新闻文本, 建议在进入传播模式前, 就应当对一则报道新闻价值的大小进行判断。

2 新闻价值评价标准的确定

新闻价值评价包括初级评价和终极评价两方面, 初级新闻价值评级指的是新闻传播者以新闻价值为依据, 来预测和判定新闻事实。终极新闻价值评价指的是信息接收者以新闻价值为依据, 判断和评估所接收的新闻。因此, 就可对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作出如下定义:是新闻受众和新闻传播者对新闻文本与新闻事实的判断标准, 其表现形式在主体 (新闻受众和新闻传播传播者) 与客体 (新闻文本和新闻事实) 活动中得到具体体现。统筹这四者间的彼此联系, 可确定新闻价值、传播者与受众特征标准;新闻的价值为新闻价值评价的三大标准。同时, 新闻价值评价的进行是于一定社会条件下完成的, 受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影响, 各组织也会进行具体行为准则的制定, 来作用新闻价值评价, 而这些具体准则就成为重要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的编排形式方面要注意合理配置, 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 以便更好的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加的信息量需求。此外,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还要对节目实效性进行严格把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 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电视节目来说, 最大的特点就是现场转播所具有的实效性, 观众也有极为强烈的了解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迫切感。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方面, 采取采制直播的方式, 一方面, 可以实现同步传输和播放, 另一方面, 还能有效满足广大观众希望同时收看的愿望。能否建立现场播报机制是衡量电视台反应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要抛弃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传统的制作观念, 而是要不断致力于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同步报道。此外, 新闻传播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由人参与的社会活动过程, 时期不同便会有不同新闻价值观念衍生出来, 对新闻价值作出判断。故新闻价值观念理应成为新闻价值评价的又一重要标准。归结上述内容, 可确定新闻价值评价的五大标准:新闻价值、受众与传播者特征、新闻的价值、社会行为准则、新闻价值观念。本文划分评价标准的目的, 在于方便说明。但这五项评价标准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共同作用于新闻价值的实现, 他们彼此渗透, 互相作用。

3 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与新闻价值实现分析

3.1 新闻价值标准, 是新闻价值实现的有效保证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 亦是新闻的传播过程, 因此, 传播者挑选各种各样新闻信息, 就成为新闻价值实现的首要环节。既包含一线人员的信息线索价值判断, 又包括二线人员对所采写稿件新闻价值的判断, 他们对于新闻价值大小或有无的评价主要以新闻价值标准为依据。新闻价值标准是新闻活动在长期实践中客观性地标准总结, 重要性、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是对其新闻事实是否具备新闻价值作出判断的五要素, 且重要性和时新性是首要考虑因素。然而, 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发展, 获取具有重要性、时新性的新闻变得十分困难, 这时, 新闻工作者就给予了接近性更多的关注, 即主要将人们均感兴趣的社会新闻和故事视作最佳作用。这五要素既是新闻信息、事实内涵的内化, 也是其检测尺度的外化, 作为实现新闻价值的首要阶段, 为新闻价值的最终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

3.2 传播者与受众特征标准, 是关系新闻价值实现有无或大小的关键

传播者与受众存在特征差异, 这使得他们在对待统一新闻文本或事实时,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多样性的评价标准作出不同评价。归结传播者与受众特征标准, 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性别、区域、身份、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为其外在评价标准, 其中, 又以职业、年龄、区域三点最为重要。内在评价标准又细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点内容, 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评价能力等属于理想因素范畴, 以认知能力要素最为突出。如受众缺乏报道相关的知识, 就难以作出恰如其分的新闻价值判断, 易错失重要的细节的信息。

非理性因素则主要涵盖情感、兴趣、信仰、态度、欲望等, 其一旦形成, 便具备相对的独立性, 难以改变。就如同一则明星报道难以引起一名体育爱好者的兴趣一样。总之, 传播者与受众特征标准对于新闻价值的实现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 是关系到新闻价值实现有无或大小的关键。

3.3 新闻的价值标准, 平衡了受众角度下新闻价值的实现

对于新闻的价值标准, 可定义为受众针对于新闻文本的新闻价值评价尺度。其同新闻价值标准截然不同, 受众是其主体, 且在终极评级阶段产生。而新闻价值标准则视传播者为主体, 于初级评价阶段产生。经验表明, 只有新闻作品各个方面在最大程度上同受众相近, 才能激发受众能动性, 令人难以忘怀, 实现新闻价值中其他价值作用的发挥, 满足新闻价值多层次、深层次要求, 促进新闻价值实现质量的提高。首先, 就内容相近尺度来看, 要想让文本符合受众要求, 就要求传播者能够站在受众角度来进行新闻文本的创作工作, 并挖掘新闻背景下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其次, 从形式相近尺度来看, 其不同于科技和文学作品, 在创作时应采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且要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此外, 观念相似、经验相似也会影响符号接收。值得注意的是, 通常情况下, 尤其在事件新闻中, 还应注重对新闻作品的及时再现, 这是其任务, 也是主要存在价值, 即这一角度下较之深层价值实现, 表层价值的实现更具意义。

3.4 社会行为准则标准, 引导着新闻价值的方向性实现

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于一定社会条件下完成的, 社会中的组织团体、政党, 乃至国家均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制定一些共同的行为准则, 来对新闻传播活动予以规范, 引导新闻价值的方向性实现。首先, 媒体会会结合自身利益, 制定行业规范, 在反映自身主张的同时, 引导各自受众实现新闻的不同价值需求。如小报青睐能给受众带来感官刺激的轶事趣闻等。其次, 为保障大多数人利益, 产生了社会道德规范, 这是为保障全社会范围内新闻价值实现的产物;最后, 国家机关、政府部分也会颁布利于社会稳定的法律法令, 具有强制性, 来促使新闻价值朝着有利方向实现。

3.5 新闻价值观念标准, 便利了特定历史阶段下新闻价值的实现

新闻价值观念是于长期新闻实践中, 逐渐形成的价值评价观念形态, 社会历史时期不同, 会有不同价值评价观念形态的产生。因新闻自身所具备的阶级性很强, 故差异性的政治立场, 会造成新闻价值观的差异性。

作为新闻价值评价的重要尺度, 新闻价值观念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演变。但不管新闻价值观念的演变如何, 其总是于特定历史阶段, 对特定阶级利益进行维护。当前, 我国新闻价值观念中, 新增了一些价值要素, 如监督性、指导性、商品性等, 保证了新闻价值社会效益, 为新闻价值实现提供了便利。

4 结论

本文着重分析论述了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与新闻价值实现的其间联系, 明确了上述五点评价标准不但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 也服务于新闻价值的实现。在新闻传播活动当中, 积极践行新闻价值评价标准, 来使实现其内在精神层面向行为层面的外化, 使新闻价值成为新闻传播的客观效果。且新闻媒体应当注意, 新闻价值评价标准并非万能的, 普遍适用的, 应当结合新闻实际来合理运用, 从而使新闻价值的实现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论新闻价值评价标准[J].新闻探索, 2008 (3) .

[2]刘红宇.试析新闻价值的实现方式[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 .

[3]陈周明.试述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J].经验与探索, 2009 (11) .

[4]叶永平.谈新闻媒体如何坚守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J].丽水学院学报, 2012 (2) .

[5]周雁霞.关于新闻价值与效果的评价思考[J].大众商务 (下半月) , 2010 (9) .

[6]郭平.新闻价值评价需要新的标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9 (4) .

[7]黎斌.人文关怀, 不可缺少的新闻价值要素[J].南方电视学刊, 2010 (5) .

[8]张红霞.从受众需求角度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新闻传播, 2009 (11) .

篇4:有价值的新闻

一天,社长让他去某医院采访,并嘱咐他一定要挖回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梁运问:“什么样的新闻有价值?”社长顿了顿,说:“你是记者,自己把握好了!”

来到医院,梁运才知道,这家医院的院长竟和社长是老同学。前段时间,他们医院因医患关系紧张而闹得沸沸扬扬,想利用这次采访改善一下紧张的医患关系。

院领导先陪梁运吃了饭,然后去参观展览馆。令梁运吃惊的是,里面竟有不少患者送来的锦旗。参观完展览馆,他又被带去病房。

第一个被采访的是位中年女人,她说丈夫患了肝硬化,由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没时间看护丈夫,是医院的大夫和护士承担起了照看她丈夫的工作……

不知不觉,几天的采访很快就结束了,梁运决定去和院长道别。不料,路过办公区时,梁运发现有个人在东张西望,看样子不像医务人员。只见他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探头说:“我来给你们送锦旗……”梁运隐隐听见他说是218房的,于是暗暗记住了这个房间。

道别后,梁运找到218房,问那人:“刚才我见你去送锦旗,想和你随便聊聊。”那人一愣,说:“你是记者?”梁运点点头。

“好吧,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真话!”

“你知道吗?我们每给医院写一封感谢信,出院结账时能得到一百块钱折扣,送面锦旗是五百块钱折扣。你核算一下,谁不去送锦旗……”那人说。梁运听后愣住了。

回到报社,梁运把两份材料都交给社长。社长看了看,一狠心:“发后面的,这才是有价值的新闻!”

篇5:新闻价值 讲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定义。新闻,指的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新闻反应事件的真实程度,对大众的吸引力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而新闻道德是指新闻相关人员进行新闻行为时的行为规范准则,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这两者是一个新闻人和新闻业不可或缺的。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闻就是整合了最新资讯的一个社会晴雨表。在这个背景下,关乎社会的道德问题就变得重要许多。而今天我们判断的标准在于何者能更好的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权衡之后,我方认为,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更重要。

新闻价值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发展。一个事件,在经过新闻曝光以后才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就像《饥饿的苏丹》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它的价值是无可非议的。凯文卡特发表以后,立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于非洲的落后与战乱关注,从而引发了对非洲的一系列援助活动。实现了整个社会的互帮互助,提升了整个社会社会道德。现在想想,我们不否认凯文卡特牺牲了自己的新闻道德,但是这份道德牺牲却是值得的,因为他唤起了更多的人对于非洲的援助。对于整个非洲,无疑是更好的。反观如果他去救助这个小女孩,可能以后就无法找到更高价值的新闻来向整个世界曝光这件事。从而导致社会影响力就没有原先的大,人们对非洲的援助可能没有现在的积极。所以说,我们更应该做出这样的牺牲而换取更大的社会道德提升。

再者说,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新闻价值是其作为新闻人的梦想与追求,而新闻道德则是其个人的行为规范与职业操守,后者虽然必须遵守,但前者才是新闻人所心心念念而向往的。可能当面临职业道德与所追求的梦想相冲突时,我们会放弃后者,但这并不能说明梦想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低于那些行为规范。就好比当父母爱人触犯了法律我们不能包庇必须服从法律的判决,但我们能说法律在我心中比父母爱人更重要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同样,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职能正是需要通过追求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并将其真实及时的传播给大众,因此,新闻价值对于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篇6:新闻稿件的价值判断

一、新 闻 价 值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余家庆《新闻学辞典》)

二、新 闻 价 值 要 素

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有下列要素:时效性、公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社会安全性。新闻价值对采访、制作、编辑等新闻业务有直接的作用。

1.时效性

新闻价值与时效成正比,事情发生的时间越近,新闻价值越高;内容越新,新闻价值越高。我们常讲“由头”,主要指新闻时效性。好的记者为抢时效、增加新闻价值而不惜代价,不择手段。(例:过去,外国有记者在高楼上把稿子放鞋里往下扔,有人在电报房里占位子发稿子。新闻单位对当日稿、昨日稿子定比例等。)但我们有些记者、编辑不注重时效,不讲究方法、技巧,业务基础差,“不久前”、“日前”、“近年来”、“今年以来”屡见于新闻导语中,作为新闻由头。

在时效性的判断方面,要区分三种情况:

1)新闻中涉及的事实本身的发生或变动是突发性的或者跃进性的。对于这类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就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事实本身的变化时渐进的,即表现为一个过程,例如一个活动的开展,一种现象的发展等。对于这样的事实,时效性似乎表现不强烈。但如果能想办法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就可以实现时效性。例如,我国生育形势,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以一个人口问题决定的发布为契机,来反映这一问题的最新进展,显示出很强的时效性。

3)有些新闻所涉及的事件是过去发生的,但是是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可通过使用“由头”的办法加以弥补,即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来源。

2.公效性 公效性应作为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公效性,就是公众效益,也就是所说的“社会需求”。判断一条新闻有无价值,价值大小,要看它的受传者的面、量及受效的大小。一条新闻有10万个受众与一万个受众的价值哪一个价值大?一条新闻使100万受众得到了某种需求与使1万个受众得到某种需求的哪个价值大?毫无疑问是前者。所以我们在判断一条新闻价值时,要反复考虑,这条新闻为什么要发?发了能产生什么作用?会带来什么结果?江泽民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高度来看新闻工作重要性。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做“先进文化传播者、和谐社会建设者、科学发展促进者、群众需求服务者”,他们都是强调“党”、“人民”、“群众”,这就是立场、党性、大局,也是我们衡量新闻价值,取舍新闻的标准。

3.重要性

新闻的重要性是由新闻所报道的事件、现象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所决定的。判断一条新闻的重要性,主要依据:第一,事实影响人的多少;第二,事实对人和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第三,事实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第四,事实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的程度

(1)人物重要。(例:邓小平南巡讲话。他不是一般的退休老人,不同一般人去旅游休闲。一次出巡,一次谈话。)

(2)事件重要。(例:9·11,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十七大、尼克松访华。)(3)背景重要。在特定的背景下,看似小事情实际关系大问题,(例:当年我国乒乓球队访美,到“乒乓”外交。)

(4)时间重要。今年4月7日台湾发生了蒋介石故居遭焚烧的事情全世界不少媒体争相报道。大家都认为不是一般火灾,因为失火的时间太重要了。《国际先趋报》记者刘俊发是这样报道的。“7号早上8点多,有人打电话告诉我的,我非常难过很生气,觉得很遗憾。由于在时间上是在蒋介石先生忌辰(4月5日)后两天,让人很自然联想到,这是民进党‘去蒋化’动作的一部分。‘去蒋化’已经煽起了仇火,仇恨的烈火,一触即发。”

4.接近性

新闻内容与受众在利害上、地理上、心理上的关系越接近,其新闻价值就越高。一般来说,本地发生的事情,总是会比外地发生的事情更吸引人,这种距离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即人们对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低点、事件等要素熟悉与关切的程度。有时候地理距离虽然遥远,但心理距离却可能是很近的。(例如,如果一个人有亲人在美国学习,那么美国对他来说,可能比中国的某一个省更具有接近性。)

5.显著性

显著性是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这一知名度与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时间等因素所具有的知名度相关,越是知名的人物,他所从事的活动也就越是具有显著性。(例:小平从几起几落,到复出、退休、去世。每一次都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他不是名义上的“一把手”但实际上是第二代核心,他退休了,人们也十分关注他这位世界东方的退休老人、总设计师。这是他对中国、对世界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本拉登的风吹草动引起人们关注,是他制造9·11后他的令人发指的名气。近几天,邯郸农业银行这个中国再普通不过的单位,在全国妇孺皆知,为什么?因为出了5100万元盗窃大案,任晓峰、马向景监守自盗。一个多月盗窃这么多钱,银行浑然不知,这是事件显赫,影响显著)。

还有领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一个幽默,都能成为报道的重要材料,因为他们的地位、作用显著,而普通人则不行。布什在白宫接待外国元首,你可以说他隆重、对来访者重视;在他家农场平房里便装接待,你可以说他随和、轻松、对来访者关系非常„„。审判四人帮,四人表现各不同,在记者笔下,都成新闻。

6.趣味性

这是满足人们视觉、听觉需求,提高受众兴趣的重要方面。这里讲趣味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指新闻信息轻松、有意思,能调节人的情绪;二是指新闻可以引发人们的情感,例如热爱、同情等。事件本身能打动人或令人关注,这条新闻本身就有趣味,能打动人心,牵住人心。比如矿井坍塌,遇难人员生死就会始终牵挂人心。有些事情虽然重大,但很严肃,要写出趣味来,就要靠记者妙笔生花。比如“东京审判”,他是写细微,写审判方与被审判方的情感变化,反映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看看曹操的《求贤令》吧,语言之优美,哲理之深刻,“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其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至今是历代用人之必遵必宠之言。看一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新闻吧,其势如暴风骤雨,摧枯拉朽,人民谁不振奋!看一看毛主席1949年为新华社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檄文吧!农夫和蛇的故事警醒人们“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直至彻底解放全中国!

除了以上六点公认的新闻价值要素外,国外一些学者还提到了其他的判断标准,如:

冲突性:包含了矛盾与冲突,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有用性:新闻中所包含的对读者生活有用的信息

娱乐性:可以使读者感到轻松愉快的报道具有娱乐的价值

激励性:讲述人们如何战胜困难的故事,可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特殊兴趣:关于科学、宗教等主题,以及有关少数民族、大学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报道,常常也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趋向性:会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的发展趋向的专题,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新闻价值判断概括如下: 及时——

稿件发表的时间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越靠近,新闻价值越大 新意——

稿件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重要——

新闻报道的事件或现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接近——

新闻报道的事件或现象在地理上与读者越靠近,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报道的内容越能在心理上激发读者的兴趣,新闻价值越大 显著——

新闻中的人物、地点、事件越著名,新闻价值越大

二、社 会 效 果 分 析 针对报纸的基本读者群进行分析 结合新闻发生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用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对稿件内容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分析

三、新 闻 敏 感 性 1.新闻敏感特点:

快捷——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并对其价值作出判断

准确——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

灵活——能随时根据所观察的事物的变化调整思路,打破成见,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敏锐地推断出事物的潜在重大变化 2.如何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

对社会的长期观察: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新闻敏感就是捕捉变化的能力,对社会保持长期不懈的观察,才能洞察到此时与彼时的差异

对社会热点的把握:社会热点能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些重要变化,能够发现社会热点所在,就有可能发现与之相关的新闻,也有可能以此为参照对稿件的新闻价值做出恰当判断

相关信息的积累:尽可能掌握相关领域的信息,信息可供比较,帮助新闻工作者判断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信息业可以提供背景,往往能够帮助解释新发生的事件。在信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新闻工作者还可以理解它的更深层含义,并预测出事物的未来走向。

篇7:新闻的价值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基于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进行整合深化出的高三一轮复习课,掌握新闻文体知识并研究以新闻作为素材的概括型和评价型的高考试题做题方法。新闻文体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新闻的素材并不陌生但对于以新闻素材为核心的概括类和评价型的试题却相对薄弱。高中学生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较高,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评价型的试题有着良好的基础,加强合作探究更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

三、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和运用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主动梳理、积累新闻文体相关基础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取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促进深刻、灵活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本节课的评价、审美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本节课学习新闻文体、拓展文化视野,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梳理新闻文体的基本知识,加强对新闻素材的筛选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新闻素材内容、掌握新闻评论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提高对社会的关注度,拓展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视野。

五、内容结构

1、概括型习题——整合语段压缩方法

2、评价型习题——拓展新闻短评的方法

六、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教学的有效手段。据此我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了学生探讨交流合作的方法、师生互动的联系方法、教师点拨的讲授方法同时利用导学案在教学中辅助教学。

七、学法

引导学生以教材为纲进行一轮复习“新闻”部分,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总结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数据分析图来导入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结合新近发生的社会时事整合压缩语段和新闻短评的方法。主要采取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知识点整合和归纳。学案导学的运用:复习回顾—探究整合—小结—学以致用。

八、教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学案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

运用播放视频新闻导入本课的主题《探究新闻中的“价值”》

(二)数据分析(2’)

柱状图和表格的方式直观分析近三年高考题中新闻作为题目素材出现的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新闻文体的重要性。

(三)教材回顾(2’)

教师提出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中的三个问题:

1、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2、新闻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3、新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四)梳理新闻考查的题型

教师总结梳理新闻考查的题型并提出概括型和评价型两种试题类别。

(五)压缩语段训练(5’)

教师展示新闻内容,学生根据学案完成语段压缩。

教师提问:完成语段压缩运用了哪些方法?方法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答:总结语段压缩的四步法。

(六)新闻短评讲解(10’)

学生活动:朗读新闻素材。

教师提问:同学们读完新闻后有哪些看法?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总结新闻短评的方法。

(七)合作探究新闻短评练习(15’)

教师检验学生短评方法的掌握,合作探究完成时事新闻短评,小组间交流合作。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1、明确新闻文体基础知识。2、整合压缩语段的基本方法。3、总结新闻短评的方法。4、将辩证思维运用到写作中。

(九)作业布置(1’)

运用本节课中的新闻短评方法完成两道高考题,实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十)教师寄语(2’)

教师寄语:“用心热爱生活”。升华本课辩证思维、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十、板书设计

篇8:用新闻策划放大新闻价值

首先, 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 是开展新闻策划所必须的基础。一位学者从国内历年评出的好新闻中, 归纳出十个“最”, 即时间上的“最近”、规模上的“最大”、数量上的“最多”、质量上的“最优”、效益上的“最佳”、进程中的“最先”、水平上的“最高”、心灵上的“最美”、影响上的“最坏”、观念上的“最新”, 等等。应该说拥有这些“最”的新闻, 往往就是新闻价值含量较高, 甚至在新闻的重要性方面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新闻。

对于这样一些新闻, 即使没有新闻策划, 其发现与报道的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反响, 如加以恰当的新闻策划, 则可能更加充分地挖掘出新闻价值, 产生更大的社会反响。

今天我们谈论和运用的策划概念, 是与“创造”或“创新”等意义密切相关的一个范畴。策划是一种程序, 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 是找出事物因果关系, 衡度未来可采取途径, 作为目前决策依据的。

策划如同

新闻策划是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某个元素和现实中其他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元素联接组合起来, 形成更有效的传播结构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它包含以下几个要点:第一, 新闻策划是围绕新闻传播过程而进行的策划。而从传媒来说, 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这个特殊性可以用克拉帕关于信息的选择性理论来阐述, 那就是任何一个媒体对信息都是根据自身定位,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来注意信息、选择信息和理解信息的。因此, 如何选择就成了策划中的一个问题。第二, 现实中的其他元素必须与新闻传播过程“密切相关”, 它们之间进行联接才能进入新闻策划的视域。第三, 策划出来的结果是一个“更有效的传播结构”。如, 目标读者的需求如果与报纸的内容准确对接, 那么这种需求和内容之间互相对应的结构, 就是一种与需求和内容对应更有效的传播结构。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当地媒体如果只是简单地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报道, 那么对于已经通过其他媒体早已知晓了这一新闻的读者来说肯定没有传播效果, 但如果把“三鹿奶粉事件”与“后期的医疗部门免费为儿童进行救治”、“全国性的奶制品检查”联系起来时, 就使报道形成了一个更有效的传播结构, 吸引读者从一个更新的视角认识彩虹桥垮塌这一新闻事件。第四, 这种策划在本质上必须体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简单地说, 有三个特点:一是新颖性和独创性, 就是从“旧中求新”, 在现状中求发现和创造;二是灵活性和跳跃性, 就是在遵循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 随着条件的变化迅速地超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轨道, 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非逻辑的思维形式, 在直觉判断、直觉想象和直觉启发下产生直觉的思维成果;三是结合性和综合性, 即把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结合起来, 把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把推理和想象结合起来。同时又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 是逻辑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法的综合。当然这种综合是有机的, 协调的综合, 而不是僵化生硬的拼凑在一起的。

近年来, 传媒竞争日益激烈。在媒体较量中, 新闻策划活动更加活跃, 作用更加显著。新闻报道策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在采写思路、采写角度、写作风格、编排处理等方面的策划, 目的是让新闻报道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二是对现实事物潜在的新闻进行策划, 或者催生新闻事实, 或者推动新闻事物向前运动。目前学术界对前一种策划报道没有提出异议, 但对后一种报道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的是直接对这种作法进行指责。而都市报兴起以后, 恰恰是第二类新闻报道策划成为推动它们发展的一个重要秘诀。事实上, 像大兴安岭电视台, 近期推出的关注节目搞的“甘河大合唱”、“明星回家乡”、“孩子回家行动”、“冷漠追踪”、“打造东北菜王国”等等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积极的, 它们不仅没有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反而起到了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的作用。如果我们有关新闻策划的定义是合理的话, 那么可以说, 都市报的这一创新正体现了新闻策划的要义, 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肖云、王卉, 《新闻策划的本质和对象新论》, 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2月28日;

上一篇:《江雪》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下一篇:商务干部作风建设年工作报告与商务部门民主监督年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