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2024-06-21

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共8篇)

篇1: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技术资格提供材料清单

(2015年适用)

第一部分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3 份,每份单独装订。(“南京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网 ”下载)

(破格申报者应提供破格证明,说明符合职称评审条件中哪两条破格评审条件,单位盖章确认。)

第二部分(分三分册装订)第一分册: 1.身份证复印件;2.学历证书复印件;3.教师资格证书或技工院校教师上岗资格证书复印件;4.现任(中级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聘任通知复印件;

5、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6.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复印件或免试证明(相关文件规定免试者);7.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8.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表原件或复印件(任职期间近5 个每年1 份);9.授课任务书复印件(近5 年);10.班主任聘书复印件或证明;11.其他能反映本人业绩的奖励证书、荣誉证书(含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证明等)复印件;12.公开课、示范课、课题组织及结题证明、教研活动证明;13.帮教证明(出具学校带徒文件或协议等);14.专业带头人、名牌教师、示范专业(精品课程)负责人相关证明。第二分册

能体现本人业务水平的、任职期内使用的二门课程各2 章教案(政治、语文、数学、体育、英语等课程可提供不同类型或课型的教案)。第三分册

1.教材、论文、专著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相关文章)0 2.其他能反映本人业绩和成果的材料复印件。

说明:

1、各分册请自制目录。

2、档案袋必须整洁,所装材料量要适中,不宜过多。档案带封面上面贴有申报专业、姓名、地区、工作单位、申报材料总目录等内容。

3、申报材料档案袋须整洁牢固,每人一个档案袋。

篇2: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关于印发《河南省技工院校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的通知

豫人社职称〔2015〕16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深化职称改革精神和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结合我省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实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对《河南省技工学校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豫人职〔2004〕14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河南省技工院校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5年9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河南省技工院校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技工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工作业绩,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推动我省技工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我省有关职称政策,结合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

技工院校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为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其中,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为中级职务,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为副高级职务。

第三条

技工院校教师的评价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师德、知识、能力、业绩为重点,注重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采取讲课答辩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价方式由各地、各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拟定,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后实施。

第四条

本条件适用于全省技工院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中从事教学、教研工作的在职在岗教师。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

篇3: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一、技工院校教师顶岗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 师资队伍来源影响顶岗实践的开展

目前, 技工院校的师资绝大多数来源于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本科生、研究生。以我校为例, 90%以上的教师毕业于本科院校, 少数教师是参加省市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留校学生。这种师资队伍基本没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 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教书, 而不是既具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这样的情况导致一线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无法向学生讲授企业所使用的实践技能, 存在理论和实践脱离、新技能新工艺与教学脱离、企业需求和教学内容脱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危害是巨大的, 教师得不到企业一线的实践学习, 也无法通过其他方法进修提升, 那么要实现一体化教学就是空谈, 这也是目前大多技工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 使得“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步伐减慢。另外, 还出现社会少认同、政府少作为、办学少特色等现实问题。

(二) 校企看似合作、实质貌合神离影响顶岗实践的开展

技工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 形成“校企看似合作、实质貌合神离”的局面, 且大多数技工院校还未形成社会服务及科技开发的机制, 简言之就是“政府拼命催、学校难启动、企业没动力”!从实际情况来看, 大多技工院校也有成套的工学结合模式, 也有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规划, 也将顶岗实践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 然而在真正的运行中, 无法按照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顶岗实践, 无法对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实现轮岗, 一切变成了纸上谈兵。

(三) 企业对一体化教师开展顶岗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从对部分技工院校的调研来看, 企业对培养“一体化”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原因是企业大多只愿意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对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认识不够;发展压力大、无暇顾及技工院校教师的培养;担心培养“一体化”教师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影响产品质量。

二、顶岗实践对一体化教学的影响

技工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担负着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一线生产的主力军。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技工院校的学生较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来说更应该掌握企业第一线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而技工院校的教师便是企业一线和学生的桥梁。

(一) 未参加顶岗实践一体化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在我校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之初, 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各项制度尚未完善。一体化教师团队是由原有教师队伍临时组建, 这里面既包括纯理论教师也包括实习教师, 在授课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 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变成了理论教师只讲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没有涉及任务操作部分, 实习教师只讲实习, 没有将理论知识与操作结合。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发现, 这和原有的传统教学没有区别, 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经过专家评估分析, 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成为真正的“一体化教师”, 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理论和实践脱离;书本知识和现场实践脱离;新工艺新技术和学生应知应会脱离。教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口企业顶岗实践这一重要环节。

(二) 参与顶岗实践后一体化教学效果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 在分析总结上一学期试点班授课情况的基础上, 学院颁布了一些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的相关规章制度, 并由院长组织联系了对口专业的相关企业, 签订了关于教师顶岗实践的相关合作协议。教师利用寒暑假以及实行轮岗的办法深入企业一线, 充分了解各专业工种的业务流程、岗位要求、知识技能等, 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 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技术技能。在完成每一阶段的顶岗实践后对教师进行考核、奖励并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有步骤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 保证了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的持续性。

教师顶岗实践的成熟和发展成就了优良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 开发了具有行业特点和职教特征的精品课程, 在授课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在评教中反映, 通过教师的讲授改变了传统先理论后实习的模式, 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并转化为课题任务, 使得学生兴趣大增, 提高了对专业的热爱程度。

三、技工院校教师顶岗实践方案

根据技工院教师顶岗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困难, 结合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推行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的经验, 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一) 明确实践目标, 完善实践内容

明确技工院校教师参与顶岗实践的目标, 使得培训内容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连接。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不仅要与教学工作相联系, 而且能帮助其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和发展, 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参与顶岗实践的教师对顶岗实践的专业课程具有选择权, 培训机构和单位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参与培训的教师, 在顶岗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高内容的新鲜度、使用性和可行性, 彻底摒弃为晋级职称评定、应付上级检查、完成工作计划任务而参与顶岗实践, 应该使顶岗实践与教学连接, 使得培训真正做到服务教育、满足教学。

(二) 顶岗实践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

根据我校数控工程系多年实践经验, 设立两种形式供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选择, 效果较为显著。一是在暑假前联系好企业。所联系的企业一定是与该教师所教授课程对口的企业, 在教师去企业参与顶岗实践前由教师提出期望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形式, 然后由企业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制定实践方案。教师在企业顶岗实践过程中全程跟踪产品流程, 学习先进工艺技术。这种顶岗实践, 学校会给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 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二是从企业聘请一线专家技术人员来我校为一体化教师举办讲座。通过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讲座使一体化教师了解企业发展, 和企业技术人员互动, 提出疑问, 共同解决。

(三) 增加顶岗实践机会

增加一体化课程专业教师参与顶岗实践机会的同时, 不能让一体化教师满负荷地从事单一教学工作, 应该将顶岗实践纳入教师工作任务中, 从而根本解决一体化教师教学任务重、业余时间少的问题。此外, 还要增加经费, 做好计划, 使一体化教师有序参与, 将顶岗实践覆盖面拓宽、将顶岗实践内涵延深。

四、顶岗实践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教师参与顶岗实践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显著的, 我校在推行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的过程中, 不仅仅进行教学教改, 还不断拓展, 将我校经验成果推广, 与兄弟院校学习交流, 互通有无, 共同进步。

(一) 顶岗实践是职业教学理念的新突破

通过顶岗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发现了书本知识与企业工作需求之间存在的鸿沟, 教学内容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之间的距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后, 其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也更加明确了技工院校教改的方向和目标。

(二) 教师实践能力的新提升

通过参加顶岗实践, 教师对所承担的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技术和新工艺、职业需求和专业技能有了深入认识。在顶岗实践过程中, 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取经学习, 提高了其推广和应用新技能、新工艺和新知识的能力, 从而实现了全面提高。

(三) 与兄弟技工院校交流学习

我校一体化教师通过顶岗实践锻炼, 迅速成长, 对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在学校的一体化课程改革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学校选派优秀的一体化教师去兄弟院校传授技艺、介绍经验, 将顶岗实践的过程、目的以及相关制度介绍给兄弟院校, 同周边地区技工院校共同成长。

(四) 寻找联合办学新伙伴、开辟实习就业新渠道

教师顶岗实践, 不仅加强了与原有联合办学企业的联系, 还拓展了新的合作伙伴:先后与徐航压铸、徐挖集团、徐州瑞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徐州昊天机械等多家企业初步达成联合办学意向, 为开辟实习就业的新渠道做好了准备。

五、总结

在参与顶岗实践的过程中, 教师获得了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新技术的应用实例;参与了企业生产的整个流程, 对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等有了深入研究;参与了企业的难题公关, 使得教师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这些教师的职业技能明显提高、教学水平突飞猛进、科研能力蒸蒸日上、职业热情高涨, 假以时日, 教师便可以成为学校骨干, 成为企业培训中坚力量, 通过努力使学校、企业和个人都全面受益。最为重要的是, 通过教师这个桥梁使得学生和企业之间实现了零对接。因此, 技工院校教师参加顶岗实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在政府和学校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的同时, 各大技工院校越来越发现一支优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优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在一体化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一体化教改的排头兵, 是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是通过一体化教学培养出高水平技能人才的核心。本人通过技工院校多年的一体化教改实践发现, 顶岗实践是提升一体化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 是关系到一体化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为例, 介绍技工院校教师顶岗实践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顶岗实践,一体化,师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篇4: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关键词】技工院校 机械类 高级钳工 评判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9-02

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学生主要根据自身的技能条件进行考核,在实际考核评价中,只是对学生简单的操作行为进行训练,忽视了机械高级钳工在企业生产以及机械加工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所以,为了提高技工院校的技能考核通过率,促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全面培养,还要提升学生的训练技巧。

一、钳工概述

钳工是利用台虎钳等各种手工工具对一些金属实施切削加工。该工作属于一种手工方法,一般是利用常用工具以及设备进行金属加工的。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手工操作也具有较大的使用作用。在实际的加工工作中,由于有些工作不能利用机械进行加工,这期间,就要利用钳工有效实施。例如:一些毛坯,在焊接、铸造过程中,经过切削加工以及热处理等方式出现一些零件,要实现这些零件的技术精度要求,就要利用钳工对其进行组间、装配以及加工等,并形成完整的机械设备。有些机械由于在使用中出现损坏以及发生故障问题,要促进精度使用,也要利用钳工进行维修、处理[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操作水平才能满足当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技工学校的学生就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并在新的社会中实现新的发展要求。技工院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质量与教学计划与技能考核内容明显不一致,特别是机械类的钳工专业。技工院校的学生在技能考核上主要以加工配合为主要考核内容,然后实施各种操作训练。但单一的技能形式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综合发挥,影响学生的自身进步,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为了使技工院校的学生适应企业的现代发展,提高学生掌握的综合技能,就要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条件,为学生制定完整、规范、合理的技能鉴定考核评价方案,不仅要促进它的可行性,还要形成良好的发展效果[2]。

二、对技工院校机械类高级钳工专业考核的意义

根据国家建立的相关标准,技能考核主要是根据企业生产的产品,实现产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手动平口钳对其进行训练与考核,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内容以及加工项目生产的综合技术。整个考核评价方式不仅仅是考试,也是一种生产方式,对于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全面性的技能水平的提升。在该技能考核中,学生通过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了解,不仅树立了自己优秀的思想观念,新的技能考核还能得到学校与企业的不断认可,以促进技工院校地位的有利提升。

三、技工院校机械类高级钳工专业考核的评价方法

(一)技能鉴定的考核形式

对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进行考核与评价,主要的形式是实现考核与评价的综合形式[3]。考核主要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考核,并对其以合格、不合格进行确定。对于评价来说,主要是学生在实践中的基础技能以及知识水平等形式进行评价,并作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学生参考。

(二)实际考核的内容

对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进行考核,主要从三方面内容进行优化执行。其一,要对学生掌握的机械加工制造技能进行考核,以提升学生的精确操作能力。其二,根据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学生开展面试答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其三,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在实习中的实际锻炼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写出相关的论文知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对考核时间的安排

针对考核时间的具体安排,一般情况下,要经过长达五周的考核方式。在第一周与第二周,对学生进行分段式考核,并根据实际的考核结果做出相关的考核分数。在第三周与第四周,根据合理的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计分[4]。在第五周,要根据前两次的考核内容以及计分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计分。

(四)考核的相关办法

在实际考核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的相关知识,如《手动平口钳》的加工与制造,可以将该知识占为整个考核分数的70%。然后,执行面试答辩考核,该考核形式在整个考核评价中占有30%的分数。最后,进行论文的撰写,该考核形式在整个考核内容中占有10%的分数。

四、相关的考核评价案例分析

本文根据某院校机械专业的相关技能鉴定与考核方案的执行方式进行分析。该院校执行的考核方式也是考核与评价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在具体的考核内容中,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对学生的机械加工制造进行考核,该内容占有总分数的70%,一般要经过四周的考核与评价[5]。其二,对学生实现面试答辩考核,该内容占有总考核分数的20%,主要经过一天的考核时间。其三,对论文知识进行撰写,该考核内容占有总分数的10%,但由于论文的撰写时间比较长,因此,在考核期间,要学生提前对其上交。

对于实际的考核办法,机械加工制造主要将学生进行分组考核,一台机械可以安排两名学生对其进行操作。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期间,主要对学生的钳身固定、钳身活动、下压板以及卡板等加工进行考核,并分别对学生的加工方法以及精度的配合要求进行计分。在对部件进行装配考核期间,主要对螺旋、滑动、止卡、钳口以及压板等部件进行考核,然后分别对学生的装配过程以及装配后实现的精度进行计分。在总装配考核期间,主要对学生在钳口表面闭合状态中的工作、活动钳身的前后移动、超负荷切削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及对外观的美感等内容进行考核,并分别对学生的装配过程以及精度装配进行计分。对于面试答辩考核,要制定一些评委以及评审成员对其进行评分、监督[6]。面试期间的内容可以包括机械的加工与制造、机械的加工工艺,可以掌握机械制图等相关内容。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一般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完成,将学生分为两人或三人,根据评委的提出方式进行撰写。其中,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对加工制造平口钳的认识、加工制造中应该掌握的技巧、在企业生产中学习的经验与教训等内容,并对其进行评分考核。

总结:

根据以上对技工院校机械专业的高级钳工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的相关研究,对相关的问题以及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技能素质水平。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企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出符合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方法,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优化教学中的考核方法,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提升实际的教学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先进人才,以完成学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培丰,孙艳乔.技工院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学园,2014(32):35-36.

[2]施荣.技工院校机械类高级钳工专业考核评价方法浅谈[J].考试周刊,2013(20):2-3.

[3]李培丰.技工院校机械类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方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8):85-86.

[4]赵飞虹.关于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5(15):94.

[5]兰英.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AutoCAD》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资讯,2014(1):166.

篇5: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技工院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促进我省技工院校教师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和我省关于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技工教育工作特点,制定本申报评审条件(以下简称《评审条件》)。

第二条 技工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分为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和生产实习课指导教师两类,层级分别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四个级别。其中: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资格名称依次为: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正高级讲师;生产实习课指导教师职称资格名称依次为三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第三条 按本《评审条件》规定,经评审组织评审通过,获得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资格者,表明其已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用有单位可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聘任其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四条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我省技工院校、技工教育研究机构、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职业培训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教研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受聘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且符合相应职称申报评审条件。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离退休和达到国家法定离退休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含按规定批准延迟退休并在延迟期内的人员),均不在申报评审范围。

第五条 本《评审条件》适用的专业范围为: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职业培训学校,技工学校、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各级技工教育教研机构从事教育、教学、教研及相关管理等工作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六条 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教师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并完成好本职工作。专任教师基本课时量不少于450课时。

(三)履职以来,考核和师德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

(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符合我省的相关规定。

(五)任现职期间参加企业实践符合有关文件规定要求,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每5年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企业和生产一线实践,公共基础课教师每5年不得少于3次企业考察、调研和学习;接受上级安排或按学校要求下基层工作,其时间可视同企业实践和班主任经历。

第七条 申报技工院校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应达到下列学历资历、技能水平和通过学校考核,能胜任和履行所申报职称职责要求。

(一)申报助理讲师应具备下列条件,其中技术理论课教师需具备相关职业(工种)初级以上技能水平:

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或大学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年,可申报助理讲师。

(二)申报讲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其中技术理论课教师需具备相关职业(工种)中级以上技能水平:

1.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 可考核定职。2.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获硕士学位及双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3年,且聘任助理讲师满2年;3.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或大学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5年,且聘任助理讲师满4年;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在县(市、区)及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3年,并聘任助理讲师满5年。

(三)申报高级讲师应具备下列条件,其中技术理论课教师需具备相关职业(工种)高级以上技能水平:

1.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年,并聘任讲师满2年。

2.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7年,并聘任讲师满4年。

3.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或本专业及相近专业大学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0年,并聘任讲师满5年。

4.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或本专业及相近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在州(市)级及以上单位工作的,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0年,并聘任讲师满5年;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在县(市、区)及其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5年,并聘任讲师满5年。

5.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在州(市)级以上单位工作,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5年,并聘任讲师满5年;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在县(市、区)及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0年,并聘任讲师满5年。

(四)申报正高级讲师应具备下列条件,其中技术理论课教师需具备相关职业(工种)技师以上技能水平:

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聘任高级讲师满5年。

第八条 申报技工院校生产实习课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应达到下列学历资历、技能水平和通过学校考核,能胜任和履行所申报职称职责要求。

(一)申报三级实习指导教师具备下列条件,并具有相关职业(工种)中级以上技能操作水平。

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或大学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年,可申报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二)申报二级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具有相关职业(工种)高级以上技能操作水平:

1.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获得硕士学位及双学士学位,可考核定职。

2.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或大学本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学历,且聘任三级实习指导教师满1年;

3.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或大学本专业及相近专业专科学历,且聘任三级实习指导教师满2年;

(三)申报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具有相关职业(工种)技师以上技能操作水平:

1.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 可考核定职。2.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获硕士学位及双学士学位,且聘任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满2年;3.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或大学本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学历,且聘任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满3年;

4.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毕业或大学本专业及相近专业专科学历,且聘任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满4年以上;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在县(市、区)及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3年,并聘任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满5年。

(四)申报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并具有相关职业(工种)高级技师技能操作水平:

1.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年,并聘任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满2年。

2.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7年,并聘任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满4年。

3.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或本专业及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0年,并聘任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满5年。

4.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或本专业及相近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在州(市)级及以上单位工作的,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0年,并聘任讲师满5年;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在县(市、区)及其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5年,并聘任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满5年。

5.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在州(市)级以上单位工作,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5年,并聘任讲师满5年;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在县(市、区)及以下单位工作,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0年,并聘任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满5年。

(五)申报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并且有相关职业(工种)高级技师上技能操作水平:

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聘任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满5年。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九条 评审技工院校文化、技术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称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助理讲师

1.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任教专业的基本概况,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根据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规范地进行教学设计,较好完成教学任务。

2.基本胜任班主任工作。

3.具有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方面的组织能力,且工作效果较好。

(二)讲师

1.具有本专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根据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规范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好。

2.积极承担并做好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承担教学改革研究任务,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4.具有比较丰富的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方面的组织能力,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承担职业培训任务。

5.除以上条件外,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校级以上表彰。

(2)参加人社部门认可的州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前三名;或者指导学生在州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

(3)参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或教学资源库建设,并获得表彰。

(4)参与校级以上说课、微课、示范课、教案、课件制作等比赛之一并获得表彰。

(5)受聘助理讲师满8年,履职考核均为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1年为优秀。

(6)担任班主任5年以上,工作成效显著。

(7)本人独立撰写的论文有2篇在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和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三)高级讲师 1.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履现职期间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

2.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经验丰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

3.在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4.能够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技术理论课教师能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

5.能够承担企业在职职工等群体的职业培训工作。6.除以上条件外,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

(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州市级以上表彰。

(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和专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3)参加人社部部门认可的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前三名。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

(4)参与州市级以上精品课程或教学资源库建设,并获得表彰。

(5)参与州市级以上说课、微课、示范课、教案、课件制作等比赛之一,并获前三名。

(6)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或者主持过州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7)参编至少1部省部级以上统编教材。

(8)受聘讲师满10年,履职考核均为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2年为优秀。

(9)担任班主任7年以上,工作成效显著。

(10)本人独立撰写的论文有3篇在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和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四)正高级讲师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10年以上,教书育人成绩显著。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水平高超,教学业绩卓著,教学特色鲜明。

3.在教学团队中发挥核心作用,掌握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指导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在本地区能起到专业(学科)带头人作用,在指导和培养其他层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4.能够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能解决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难度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技术革新方面有较大贡献。5.能够承担高级工以上职业培训任务。

6.除以上条件外,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5项:

(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

(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和专业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3)参加人社部门认可的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前三名成绩,或指导学生在国家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成绩。

(4)参与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或教学资源库建设,并获得表彰。

(5)参与省级以上说课、微课、示范课、教案、课件制作等比赛之一,并获得前三名。

(6)主持过至少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或者主持过2项州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通过结题验收。

(7)参编至少2部省部级以上统编教材。

(8)受聘高级讲师满12年,履职考核均为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2年为优秀。

(9)文化理论课教师具有相关职业(工种)技师及以上技能水平。

(10)本人独立撰写的论文有4篇在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和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第十条评审技工院校生产实习课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资格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1.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生产实习教学法,能够承担本职业(工种)部分实习教学。

3.了解本职业(工种)各种工具、设备结构原理以及文明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二)二级实习指导教师

1.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生产实习教学法,能够独立承担本职业(工种)部分实习教学。

3.掌握本职业(工种)各种工具、设备结构原理以及文明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4.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三)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1.具有本专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本专业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能够将弘扬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比较好。

2.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履现职期间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无生产安全事故。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承担教学改革研究任务,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4.了解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能够胜任本专业实习课和工艺课的教学工作,并结合技能比武、技能竞赛等指导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积极承担职业培训任务。

5.除以上条件外,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校级以上表彰。

(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3)参加人社部门认可的州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前三名;或者指导学生在地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

(4)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社会实践1期以上。

(5)受聘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满8年,履职考核均为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1年为优秀。

(6)担任班主任5年以上,工作成效显著。

(7)本人独立撰写的论文有1篇在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和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四)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1.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2.履现职期间担任班主任2年以上,承担过预备技师及以上毕业课题指导工作,教书育人成绩比较突出。

3.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开展实习教学研究和技术革新能力,并取得突出的成果,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丰富,起到专业带头人的作用。

4.熟练掌握企业生产、服务流程,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指导过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社会调查或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

5.能够承担企业在职职工等群体的职业培训工作。6.除以上条件外,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

(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州市级以上表彰。

(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

(3)参加人社部门认可的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前三名,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

(4)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社会实践2期以上;或者主持过企业研究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5)在培养指导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提高技能水平和实习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6)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或者主持州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7)参编至少1部省部级以上统编教材。

(8)受聘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满10年,履职考核均为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1年为优秀。

(9)担任班主任7年以上,工作成效显著。

(10)本人独立撰写的论文有2篇在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和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五)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10年以上,独立承担过预备技师及以上毕业课题指导工作,教书育人成绩显著。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水平高超,教学业绩卓著,教学特色鲜明。

3.在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掌握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指导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在本地区能起到专业(学科)带头人作用,在指导和培养其他层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4.熟练掌握企业生产、服务流程,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指导过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社会调查或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绩突出,直接指导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创新创业和教学实践活动并取得突出成绩。

5.能够承担高级工以上职业培训任务。

6.除以上条件外,履现职期间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5项:

(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

(2)主持过学校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改工作,在教学团队和专业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3)参加人社部门认可的国家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前三名成绩,或指导学生在国家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成绩。

(4)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社会实践3期以上;或者主持过企业研究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5)主持过至少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或者主持过2项地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通过结项验收。

(6)参编至少2部省部级以上统编教材。

(7)成立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地(厅)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

(8)受聘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满12年,履职考核均为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2年为优秀。

(9)本人独立撰写的论文有3篇在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和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第四章 破格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对不具备本《评审条件》学历、资历条件,但业绩贡献突出,且符合第三章申报条件规定的教师,可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一)破格申报高级讲师或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兴滇人才奖、云南首席技师、云南技能大奖、云南省技术能手评选获奖人员,担任省级高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或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上、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

2.获得或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决赛前3名,本人入选或指导学生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3.获得省级劳动模范、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4.本人为第一作者的教学、教研、科研等学术成果获国家三等奖以上奖励;

5.从事科技开发、推广、扶贫、科技教育、兴农等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和确认,并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或受省级以上表彰。

(二)破格申报正高级讲师或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本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获奖人员,担任国家级高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或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上; 2.本人获得或指导学生获得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及以上名次;

3.获得国家级劳动模范、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4.本人为第一作者的教学、教研、科研等学术成果获国家二等奖以上奖励;

5.从事科技开发、推广、扶贫、科技教育、兴农等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成果通过国家鉴定和确认,并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或受国家表彰。

(三)对少数师德高尚、成绩显著、学生喜欢、企业欢迎、院校认可、业内公认的特别优秀的教师,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

(四)对于从企业直接录用的具有工作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可按有关规定申报中级以上生产实习课指导教师职称。

(五)对符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条件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106号)等文件要求的情况,可按文件要求执行。

(六)经组织安排,从事科技开发、推广、扶贫、科技教育、兴农等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和确认,并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或受省级以上表彰者,可适当放宽申报和评审条件。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承担学校(单位)领导等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其教学课时量原则上不低于专任教师基本课时量的五分之一;承担学校(单位)中层领导等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其教学课时量原则上不低于专任教师基本课时量的三分之一;专职教师的教学课时量不得少于基本课时量。

第十三条 延迟申报情形和期限规定

(一)履现职期间,未参加考核、考核不定等次或考核等次为基本合格(基本称职)者,每次延期一年申报;考核等次为不合格(不称职)者,每次延期两年申报。

(二)党内受到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者,自处分之日起,分别在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内不得申报;受到行政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处分者,自处分之日起,分别在分别在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内不得申报。

(三)存在弄虚作假者、学术不端等问题,自查实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报。已评审通过的,取消通过资格;已取得资格的,取消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已受聘的,解除聘任。

(四)在履现职期间出现一般安全事故,延长1年申报;较大安全事故,延长2年申报;重大安全事故,延长3年申报;特大安全事故,延长4年申报。

第十四条 学校事业编制外且签订劳动合同的外聘教师,按照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人才职称申报评审的有关规定进行申报评审。

第十五条 本《评审条件》所指的班主任为全日制班级班主任。

第十六条 本《评审条件》所要求公开发表的论文,是指在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或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有关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和专业学科等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凡在增刊、专刊、特刊上发表的论文,均不属范围;论文汇编、培训教材或习题集等,均不属范围。

第十七条 本《评审条件》中所要求的学术和业绩成果,均须为申报者所从事的学科专业和工作范围。同一事项多次获奖的,只以其中最高奖项计。

第十八条 本《评审条件》中的“以上”均含本数,“年限”均为受聘现职务后的年限。

第十九条 全省技工院校教师中、高级职称资格评审,原则上由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工院校教师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其他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教育类教师职称要转为技工院校教师职称的,须经过同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进行转评,任同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限合并计算,符合条件者需在次年申报上一级职称资格。

第二十条 本《评审条件》自 年 月 日起执行,以往规定与本《评审条件》不一致的,以本《评审条件》为准。其他未尽事宜按现行职称改革有关规定办理。国家有新的规定后按新规定执行。

篇6: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2012年江苏省职称晋升政策:

江苏省副高:至少发表2篇省级以上的论文

江苏省正高:至少3篇以上省级以上的的论文

注:江苏省所发表论文的杂志必须在新闻出版总署能够查得到,同时江苏省在网站上面查到的刊名刊号与发表杂志刊登的一致;社区服务站的论文发表在增刊上也可以。(职称论文发表推荐到启凡论文网)

报材料时间:一般年底出刊为第二年初准备

一、申报评审条件

2009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条件,按照省下发的卫生类资格条件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参照人事部、卫生部制定的专业标准条件进行评审。

(一)学历要求

申报人员的学历(学位)应是国家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列入国民教育系列的本专业或相应专业学历(学位)。

申报医师类专业高级资格的人员,应提供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或预防医学类专业学历(学位)。基础医学类专业学历不能作为申报执业类别为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等相应专业高级资格的学历依据。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2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教高[ 2006 ] 20号)等文件精神,2008年以来,参加未经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审批公布的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在我省的校外学习中心(点)学习取得的医学及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学历,不再作为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学历依据。

(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申报人员应按照人事部、卫生部专业标准条件规定的工作经历与能力提供材料,本人填写的《任现职后完成专业技术工作情况表》应经单位审核并加盖印章。

申报人员应按卫生类资格条件附录规定,提交病案或专题报告。对设有病区,以手术病案、住院病人抢救或疑难病案等资料撰写论文的,须提供住院病案。对申报麻醉专业的,除提供2份专题报告外,还需提供2份反映自己业务水平,且本人主持麻醉的麻醉记录单。专题报告须提交专题报告所引用的相关原始资料来源。高评委专家对申报人员提供的病案或专题报告的水平进行评价,必要时对病案或专题报告引用的原始资料来源进行抽审。

(三)业绩、成果要求

申报人员应提供代表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业绩和成果材料。

(四)论文、著作要求

送审论文必须发表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公开发行的杂志(标有“ISSN”和“CN”期刊号)。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http://)的“新闻机构

查询”栏目中搜索查询,其结果中出版物名称、刊号、出版地等信息与送审论文的出版物刊载信息一致,该出版物则为具有合法刊号的刊物,如没有查询结果或与核查的出版物刊载信息不一致的,不能作为送审论文(申报社区卫生高级资格的除外),不得计入送审论文的篇数。论文内容须与本人申报专业相一致。

申报医师类专业高级资格的人员,应提供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或预防医学类专业学历(学位)。基础医学类专业学历不能作为申报执业类别为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等相应专业高级资格的学历依据。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2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教高[ 2006 ] 20号)等文件精神,2008年以来,参加未经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审批公布的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在我省的校外学习中心(点)学习取得的医学及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学历,不再作为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学历依据。

申报副高级资格,如仅提供1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本人须撰写10万字以上。申报社区副高级资格,可提供市级(含)以上专业刊物公开发表的本专业论文(第一作者)2篇以上。在医学类或相关专业期刊(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增刊上发表的论文,可作为申报社区副高级资格的送审论文。

(五)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离退休人员申报评审等方面的要求

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离退休人员申报等方面的要求,按照苏人发〔2004〕24号、苏职称办〔2004〕5号等文件执行。非免试对象必须提供规定的合格证书(合格证书遗失由省级人事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免试对象提供《江苏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卫生高级资格免试职称外语或计算机审核表》(附后)。外省合格证书不作为申报依据。本省市级人事部门或外系统相关部门颁发的职称计算机合格证书,需经省级人事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作为申报的依据。

(六)职称外语要求

按照省人事厅《关于调整完善我省职称外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人通〔2007〕76号)精神执行。申报人员应提供规定的外语合格证书(合格证书遗失的须提供由省级人事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免试对象提供《江苏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卫生高级资格免试职称外语或计算机审核表》(附后)。

(七)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不含社区卫生)破格条件

正高级、副高级资格破格条件按照苏人通〔2006〕76号和苏卫人〔2007〕7号文件规定执行。

(八)申报社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要求

申报社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必须在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机构)或在县区以下(不含县区)乡镇卫生院中从事医疗(含中医)、预防、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其中申报社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和社区药学专业均须提供相应专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没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不得申报社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社区预防保健专业的人员,原则上也应提供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九)申报晋升卫生副高级资格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要求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城市医生晋升职称前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意见》(苏卫人〔2006〕12号)等有关规定,截止2008年底前,已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一半以上规定服务时间的人员,可先申报评审,申报时须提供《江苏省城市医生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情况鉴定表》,评审通过并完成规定的服务期限后再予下发资格证书。未开展服务或正在服务但尚未满一半及以上规定时间的,不予申报。对提供虚假鉴定材料的个人或单位,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取消申报资格和通报批评等处理。

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由认定机构审核并出具《江苏省城市医生晋升副高资格前短期或不需到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审核认定表》(附后),作为晋升医师类副高资格的送审依据:

1、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列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县以下(不含县)的医疗卫生机构的申报人员;

2、经省辖市卫生局医政部门认定为短期安排或不需安排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或人员;

3、已参加援外、援疆、援藏、扶贫、支援西部开发、晋升前曾经在乡镇或街道卫生院、部队卫生所(队)、企事业卫生所(室)或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满1年及以上等工作年限的人员;

4、2008年受省卫生厅派遣赴四川地震灾区应急救灾或灾后重建连续工作满3个月及以上的城市医生,可视同已完成到城乡基层服务。

已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期满1年的城市医生,申报副主任医师资格,送审论文可提交2篇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本专业论文,其中1篇须发表在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标有“ISSN”和“CN”)公开发行专业期刊。

(十)援外、援疆、援藏、海外引进、省外引进、近期军队转业、机关流动等人员申报高级资格的有关要求

近3年参加援外医疗工作的人员,对病案或专题报告不作要求,送审论文发表时间可截止至2009年5月31日。

援疆、援藏、机关流动、海外引进、省外引进、近期军队转业等人员,可提交任现资格以来同一的病案。

机关流动人员可比照企事业单位内的相同学历、资历人员职称情况,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十一)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卫办发〔2007〕296号)精神,申报的上一医德考评结果为较差的,除当年不予申报以外,另扣除一年任职年限。

二、分类管理

(一)2009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专业为87个(见附件),申报人员可根据本人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选择申报专业。

(二)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不得申报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类别的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具备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不得跨执业类别申报。

(三)在卫生管理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应申报卫生管理专业技术资格。但对从卫生技术岗位调任到卫生管理岗位并兼任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允许其按照卫生资格条件规定,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对其卫生专业技术业务工作量酌情减轻。

(四)2009年申报评审卫生管理、医学工程专业高级资格的人员,原则上应提供申报专业的低一级资格。现资格为卫生系列医、药、护、技的资格、通过高评委会卫生管理专业评审组评审获得的,或中级资格以医学工程类材料评审获得的主管技师,今年申报卫生管理、医学工程专业,可视同具有申报现资格的低一级资格。

(五)1998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3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中级资格并聘任的人员,或1993年大专毕业参加工作、2002年参加全国考试取得中级资格并聘任,以及1999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4年参加全国考试取得中级资格后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根据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任职条件的有关规定,2009年申报晋升卫生副高级资格,按照不具备规定资历的破格晋升条件申报评审。

(六)2001年全国实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以来,未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而由地方评审取得中级资格的,或虽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但未取得人事部统一颁发的中级资格的人员,须先取得与现从事专业相一致的人事部统一颁发的中级资格,再予申报副高级资格。

未经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授权评审或确认取得的我省地方评审的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不能作为申报晋升高一级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其任职年限也不能计算为受聘任低一级资格的年限。

三、评价方式

2009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继续实行专业实践能力考核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专业实践能力考核采用人机对话考试的方式,考核工作由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实施。

(一)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效用

2008年11月29日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作为申报2009年卫生高级资格的要素之一。具体合格标准由本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开评时确定。经对全省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数据统计分析,2009卫生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指导参评分为60分,其中,申报社区卫生高级资格的其他专业(除全科医学外)指导参评分为55分。业绩特别显著、表现特别突出、考核成绩在55-59分的非破格申报人员,由本人酌情申报。

2008年1月12日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为60分以上的,或申报社区卫生高级资格、除全科医学外的其他专业考核成绩为55分以上的,仍可作为2009年申报卫生高级资格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依据。未达上述标准的一律不得申报。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专业必须与申报专业相一致。

(二)免试对象

1.2008年11月29日正在援藏、援疆、援外、西部省份扶贫的(须提供派出单位主管部门的相关通知书复印件);

2.外省、外系统调入,确认我省同级资格的。

(三)先评后考对象

1.2008年11月29日,因公出国人员(须提供政府任务批件及因公护照复印件);

2.2008年11月29日以后,从省外引进或机关流动的。

四、工作要求

各市人事、卫生行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履行各自职责,组织做好本地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工作。

(一)申报程序

200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工作,实行由申报人网上申报、主管部门审核、申报人员提交材料的程序进行。申报人员对照卫生类资格条件规定及本通知要求,首先登录江苏卫生人才网(.cn)“卫生高级资格申报”窗口进行个人网上申报,申报信息经市(县、区)卫生局审核通过后再提交相应的送审材料。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对申报人员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申报材料中有关学历、毕业专业、任现职时间、每年参加本专业业务时间、业务工作量、论文、相关科研成果、奖励和晋升前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等情况(材料)应在本单位公示1周,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核处。对弄虚作假的,按照有关规定延迟3年以上申报。为申报人员提供虚假证明的,将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材料要求

申报人员的学历、任职(专业)年限、论文(专著)、病案、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化素质培训)、奖项、科研课题(含批文、鉴定、结题)等要素的截止时间均为2008年12月31日。

网上申报信息应与提交的送审材料内容相符,必须真实、完整、清晰,并最能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评审申报表等各种表格须逐项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及复印件,须由审核人签名和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印章。

申报材料须按要求的格式分类整理装订。送审论文应提供引用的临床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来源一览表。送审论文多于规定篇数的,由申报者本人按其水平排序。

申报材料表格(样表)可在江苏卫生人才网(.cn)的“资料下载”等栏目内下载。

(三)时间要求

篇7: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现将任现职以来的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爱心育人,专业施教,自我充实

我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时刻用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秉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工作,虚心好学,爱生如子,用师德、用实际行动塑造令同事、家长、学生都认可的高尚人格。

任职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德育和教育两方面的探索。我知道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平时我很注意自己班主任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同时对后进生和差生都进行了细心的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平时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鼓励他们,开展夺星比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和巩固他们的知识,经常找他们谈谈心。为了使学生尽快地得到进步,我还利用双休日、傍晚、假日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和他们共同教育好其子女。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些后进生在我的精心教育下,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成绩也进步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成个人永久职业,个人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自从教以来,我一直重视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平时我十分注重对文化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经常阅读各种英语杂志、教育杂志和报刊,如《英语知识》、《英语通》、《中学生英语学习报》等。每两个星期坚持做一道高考试题,经常和同行们交流探讨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学习、做题和交流,使自己的文化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实,同时也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使自己从事英语教育所必须的教学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和英语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由于自己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熟悉了掌握高中英语教材教法,并能正确地、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对未来的历史责任感。为了不辱使命,为了无愧自己的良心,我只能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做到更加勤恳。用自己的心血去拼、去搏,“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

二、讲求方法,培优转差,快乐教学

任现职以来,一直担任高中英语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担任政教处副主任、主任,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做好学生的管教管导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努力培养新时期的新型人才。对后进生耐心教育,循循善诱,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教学方面,熟悉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材的要求,熟悉英语教学法,注重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在课堂中努力践行高中英语的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的主要做法如下:

1、认真备课,写好教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每一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案中所确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难点、重点、基本训练均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板书设计比较独特,所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新颖,深受学生欢迎。

2、上好每一节课,所上每一节课力求做到:(1)教学目的明确,既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2)内容正确,既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又顾及教材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既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又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3)通俗易懂,上课时,我注意从身边的现象、中英文知识的差异对比入手,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传授知识,使抽象、深奥的知识化为具体的、简单的知识,学生能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4)及时反馈信息,改善教学方法,在上完每一节课时,我都及时地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况,然后克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发扬优点,精益求精。

3、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许多学生是看得懂英语,但是自己开口说不出,也听不懂老师所说的英语。这些学生学起英语来就非常吃力,尽管很努力,往往也是事倍功半,甚至有的学生放弃学习英语。为此,我也坚持用通俗易懂的英语来授课,宁愿多说几遍,也不翻译给学生,避免学生有依赖性和等待的心理。在学生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让成绩较好的,能大胆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每周组织全班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开展英语角活动2次。经过一年的坚持,同学们的听说能力有了很大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重视文化意识教育。在传统外语教学中,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学习上的先天劣势,导致语言和文化被截然分开,“中国式英语”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广泛流行。因此,英语教学目的不能仅仅锁定在传授外语知识,培养听、说、写这些语言运用能力上,习得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造就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式”外语人才构成了新课标下英语教育的更高目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力求使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2015年,我撰写的《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文在全国教育教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新校园》杂志上发表,与全国名师共同探讨,力求为自己的教学实践增加更多的专业性指导意见。

在常规教学中,我能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所任教的班级,班风好,学风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强,学习成绩均名列全市同类同级学校前茅。2007年秋季期教学质量抽检中,荣获英语学科一等奖;2008年春季期高中毕业素质测检中,成绩显著,获评为优秀科任教师奖。多次执教县级、市级教学公开课;多次在巴马县中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中担任主要评委。

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同,出现了优差分层,一方面,有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们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成绩较好。因此,讲得太浅,没有照顾到整体,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从而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优秀生进行课外的知识补充,对差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辅导,使学生成绩整体提高。从而建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我在不断的改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中,不可避免会有失败和弯路,不过我坚信,只有不断创新和实践才能有进步,才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相信在高中英语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英语老师都会犹如一朵装扮它的花,百花盛开的日子就在于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三、学科带头,敢于创新,辐射全县

新课标的英语教学给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新课型在我看来是很有生命力的,它活化了教材,发展了教材,激活了师生的创新细胞,是值得尝试的。在英语课堂上,我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我一改以往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上,我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向全国各类权威英语教学单位取经,2015年,我撰写的《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发表在英语辅导报社主管主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考试与评价》杂志上,及时根据专家学者的反馈意见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我所撰写的论文《浅析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参加河池市第四届中小学英语学术年会教学论文评比,荣获一等奖,获得专家学者的肯定,依此理论设计出的 “what do you need about this lesson?”课堂设计成为学校英语教学的新标杆。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勉励自己时刻要走在学科教研教改的最前沿,我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带领老师们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积极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的教改动态,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做到不断研究探索,敢于改革创新,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轻松愉快、和谐自然的教学风格。作为学校英语学科带头人,多次执教县级研究课,深受教研室老师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在全县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近几年,分别到燕洞、甲篆、那社、凤凰等乡镇上示范课,进行辐射教学,在全县内营造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的氛围,带动、培养了一大批新课改骨干教师。平时,我经常深入巴马各校、各年级听课,指导教师备课、上课,每期听课40节以上。2007年至2008年学,深入甲篆乡支教,到该乡中学上示范课,并指导教师们备课、上课,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2006年8月,学校推行《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教学活动实施方案》,作为学校的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科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做到“传、帮、带”,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听青年教师上课,看青年教师的教案,认真准备每一次科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发言材料,指导青年教师研究分析教材、钻研教法,选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组织交流经验。我积极和青年教师进行沟通,通过结对帮扶,跟踪听课,实地指导,使他们尽快熟悉学校教育工作,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青年教师黄锦秀,她教学基本功较扎实,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我有针对性地指导她备课、上课和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实验,如今已她已迅速成长为新课改实验的骨干教师,多次在全县新教材培训班上执教示范课,多次执教县、市级教学研究科及公开课。她获2012年河池市优质课大赛高中组一等奖,获2013年秋季期教学质量检测一等奖,多次获校级教学能手称号,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

我还鼓励其他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参加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和优秀教案评比,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工作绩效,促使青年教师尽快走向成熟。这些年来,我还先后指导、培养潘龄任、潘树蔓、江洁、罗梦甲、黄国良、罗云璐、龙江、陈丽雪等12位青年教师,使她们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其中8名教师参加县、市、区各级教学竞赛,获得了好成绩,10人执教过县级、市级公开课。

四、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硕果累累

任职以来,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教学工作积极,上课认真负责,不上无教案的课。每一学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认真出色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从没有缺勤。班主任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在担任校政教处副主任、主任期间,分管全校德育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布置的其他各项任务。

作为班主任,我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构建了德育工作的特色,努力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我多次分管年级德育工作,抓好 学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纪律,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开展“英语艺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使得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同时,积极开展以英语学习为主线的各种活动,开展系列化、主题化、序列化教育活动:学生日常行为训练系列化;活动主题化序列化;校园文化建设板块化;科学实践活动系列化。将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寓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积极组织开展“手拉手”活动,与甲篆乡中学结对子,每学期拿出1000多元经费和物品资助失学儿童上学。

自2009年以来,我一直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担任过学校政教处副主任、主任,本着“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树文明新风”(“三让一树”)的庄严承诺,大胆改革创新,健全学生管理各种规章制度,精心建设班主任队伍和政教管理队伍,组织编写校本德育教材,使全校形成强大的全方位德育阵地,很快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效应日益突显,全体师生员工充满信心。在任期间,政教处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先进科室荣誉称号,学校连年评为县、市、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6月本人被评为“河池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在教育教学中,我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敢做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我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活动。多年来,我结合“实践创新教学法”和“情境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在教学中一直实践课题组探讨的“创设情景-自主探索-实践应用-拓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知识基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形成自己“清新自然、灵活高效”的教学风格,多次参加县级、市级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均获一、二等奖,均受到了一致好评。2014年,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将自己的实践心得写成两篇论文,《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英语高效教学的策略探讨》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教育类学术期刊《读写算》上,《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文发表在权威教育类学术期刊《新课程学习》上。2008年至2009年本人独自完成《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方法探究》的校级课题,2012年参加英语组罗梦甲老师负责《以诵读法培养农村高中生英语语感的研究》的校级课题于2013年9月顺利结题。2013年1月,自治区级研究课题——《桂西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在我校启动,研究课题组在东兰、巴马和凤山三县各选择一所幼儿园作为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实验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实现课题研究和培训实验基地发展的双赢,为我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目前,该课题已经结题并通过验收。作为课题组的一员,我负责撰写“姊妹园交流培训模式”的培训报告、“以点带面培训模式”的研究报告、“园本培训模式”的研究报告、“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语言使用的策略”讲座调查等重要专题。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在巴马实验幼儿园培训实验基地主持了主题为“农村幼儿师资现状及发展”的教师座谈会,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农村幼儿师资现状,倾听农村幼儿教师对培训内容、方法和模式的要求,为课题研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我还协助学校开展的其他各项课题研究,全校教师共有八十多篇论文获全区新课改实验成果一、二、三等奖,学校亦被评为英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任现职以来,由于我在教育教学中尽职尽责,因此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不少成绩。2005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5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6年被评为考核优秀等级; 2011年被评为河池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学校授予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在2010年、201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和广西赛区一等奖,几年来本人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2007年7月份被学校推选为河池市“十百千”工程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对象;2007年8月份被学校推选为本全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侯选人。

篇8:江苏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

技工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最根本体现为教师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目前, 绝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 他们没有现场工作经历或实践工作年限偏低。由于专业技能不熟练, 不了解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 如不加强其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必然导致其培养的学生上岗适应能力差, 难以满足市场及行业的需求。技工院校要保持办学的独特优势, 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因此, 下企业实践是提高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 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

1.1 有利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 同

时还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1.2 有利于教师及时把企业的最新技术、最新标准和最新要求带

到课堂中来, 有利于技工院校发挥服务功能, 有利于教师利用自身经验与能力服务企业生产和经营。

1.3 有利于建立起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具有过硬的实践

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掌握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下企业实践遇到的困难

做好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需要政府、院校、企业的共同努力, 才能使实践工作落实到位。

2.1 下企业时间安排欠妥。

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主要集中安排在寒暑假, 时间短、任务重, 效果难免会打折扣。教师寒暑假进车间, 熟悉车间的新同事、新设备, 刚刚了解了整个生产流程, 企业也初步放心地交付一些生产任务时, 寒暑假实践锻炼时间就到期了, 达不到深度锻炼的效果和目的。

2.2 教师的积极性需要支持。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动性比较高, 但教师的积极性仍需要学校的引导和强有力的财力支持。教师如脱产下车间就没有课时津贴, 收入比在校的低, 不利于调动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2.3 企业的积极性有待改善。

对企业而言, 非企业人员可能会对成本支出、生产安全、技术保密甚至经济效益等产生影响, 因此企业对接纳教师缺乏“动力”。抱着“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心理, 根本没想如何利用院校教师优势弥补企业人员的不足。

2.4 学校监控力度仍需加强。

尽管许多院校对教师下车间已有一定的监控和评价机制, 但多沿用考核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办法。依据考核学生的标准考核教师, 显然不合时宜。监控标准多停留在车间完成实践量的多少上。

2.5 国家没有就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对企业提出硬性的规定和要求。

3 下企业实践实现的“多赢”

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 不但密切了校企关系, 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 促进了校企联合办学, 实现了学校、企业、教师的“多赢”局面。

3.1 学校方面

一是促进校本教材开发。下企业锻炼的教师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具体实际的基础上, 本着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应用性的原则, 编写了一些校本教材并进行试点教学, 取得一定成效。

二是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下企业锻炼, 能及时更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工作实践能力, 以至于成为“双师型”教师, 是实施技工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需要。

三是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专业课教师利用工作时间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收集大量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企业员工素质状况、毕业生在企业的适应性状况等。这对学校专业调整, 确定培养方案及教学改革提供了直接依据。

四是积累项目课题的实践经验。通过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坚实践, 对项目的发动组织、研究方法、结题成果进行系统的考核总结, 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3.2 企业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高了职工的素质。通过专业教师给企业带来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对员工进行培训, 定期输送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等手段, 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

二是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在实践锻炼中, 专业课教师为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营销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提高了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水平。同时, 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 使企业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三是增强了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力量, 在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 可以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 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 提高企业的技术攻关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

3.3 教师个人

教师不仅可以拓展眼界, 学到了新知识, 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提升专业技能, 为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打下基础。下企业锻炼中, 教师有机会阅读企业的一些内部参考资料, 与业内专家和一线员工进行交流, 捕捉到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下企业锻炼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研究中, 及时把握社会实践的热点、难点, 选准“结合点”, 研究新情况, 探索新问题, 在教学中更加注重面向实际, 注重与用人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适时调整授课内容, 丰富教学案例, 使教学与行业与时俱进, 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

4 对策与建议

4.1 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及支持文件

良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需要靠国家、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 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应制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硬性规定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 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应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 对在校企合作中做出贡献、为院校提供优秀教学资源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

4.2 技工院校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 建立管理考核、经费保障等机制

一是要求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落实。学校可把专业课教师下车间作为硬性规定纳入到教师的个人履历与年度考评中, 并作为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技术能力评议的必需条件。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挂职, 兼职、短期培训等方式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

二是给企业和教师合理的经济回报。努力构建校企人才互通、互培、互管平台, 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资源共享, 共同建设和相互管理。学校加大投入培训专项资金, 除应主动承担在车间实践期间的经济成本外, 保留外派教师工资、福利、编制、职务、职级“五不变”, 给专业课教师及企业参与技能人员适当的实践补助, 给予最大的财力支持。

三是加大校企深度融合, 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在要求企业提供场所的同时, 学校更应该利用自己的理论优势, 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等服务, 互惠互利。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合作, 又为教师从事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 从而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武俊梅.示范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思考与实践—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9.[1]武俊梅.示范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思考与实践—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9.

[2]方文.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困难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3) .[2]方文.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困难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3) .

上一篇:一年级地方上册教案下一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林业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办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