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接待服务规章制度

2024-07-03

前台接待服务规章制度(通用14篇)

篇1:前台接待服务规章制度

前台收银规章制度

1、按规定的程序与标准向宾客提供一流的接待服务。保持良好的形象,仪容仪表整洁,热情礼貌;

2、电话铃响第二声后必须接听,并用规范化服务用语作问候,声调须亲切、友好清晰;接转电话时要快速准确;

3、在岗期间不得吃零食、吸烟,不得与客人高声谈笑,不得在工作岗位睡觉、看报纸或杂志,不得利用工作之便上网,不得在工作岗位接打手机;不得私自使用酒店外线电话办理私人事务;不得让朋友或其他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台;不得做不道德的交易,不得向客人索取小费、其他报酬和物品;

4、与工作相关信息及未完成事宜、突发事件等都应记录在交班本上、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出,备用金班班交接,前帐不清后账不接。

5、所有记入交班本的信息必须注明日期、时间,如有必要须将执行结果记录下来,签上日期及时间;

6、在当班前应仔细阅读上班的交班记录,为紧接的工作做好准备;阅读后要签字,并由交班人监管,如无接班人签名应追究交班人的责任

7、作好班前准备,认真检查电脑、打印机、计算器、验钞机、信用卡POS机、制卡机、扫描仪等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并做好本岗位的清洁保养工作

8、根据房务部送来的房间状况报告,仔细核对,保持最准确的房态。积极热情地推销客房,严格遵守酒店客房折扣权限。

9、了解当天预定预离客人及会议、宴会通知,确认其付款方式。快速准确地为客人办理入住、延房、换房及退房等手续,主动向客人讲清房价,房价填写须认真准确,不得私自减免房费和调换房间;

10、准确熟练地收取客人现金、支票,打印客人各项收费帐单,及时,准确地为客人结帐并根据客人的合理要求开具发票。

11、熟悉酒店各种服务项目、业务范围等情况,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程序。

12、掌握住店客人的情况,尤其是重要客人人数、房号、逗留时间、活动安排以便提供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正确处理客人的留言、电传等。

13、严格按照帐务规定处理各种记帐。每天收入的现款、票据必须与帐单核对相符,并按不同币种,不同票据分别填写在缴款袋上。

14、备用金不得以白条抵库。未经批准,不得将营业收入现金借给任何部门和个人。(如酒店总经理因特殊情况可在前台借取现金,但应办理相关手续。)

15、授理信用卡和支票结帐业务时,必须严格按照信用卡、支票操作程序执行。

16、熟练掌握酒店长住客人协议及各单位合同,特别是折扣和挂帐协议。

17、作好领用贵重物品保险柜钥匙和进出贵重物品保险室的登记记录。

18、前台使用的各种表格,接待员必须在表格上签名,以便工作检查和区分责任;

19、严格执行客人资料保密制度,非经部门经理及酒店领导批准不得擅自打印、复印报表、若因报表打印不清晰需要重新打印、废报表要马上进行销毁。

20、不得顶撞上级领导,对领导交办的工作须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1、密切注意大堂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上级主管和安全部汇报。

注:行李寄存时注意事项

1确认客人身份、2检查行李、3如客人丢失寄存卡,行李员一定要凭借足以证实客人身份的证件放行李,并要求客人写出行李已取的证明、4行李员在为客人办理行李的寄存和提取业务时,一定要求按规定的手续进行,决不可因为与客人“熟”而省必要的行李寄存手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或为客人造成损失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篇2:前台接待服务规章制度

一、为了使物业服务中心前台接待人员的服务更加规范,体现公司的服务档次,展示物业服务中心的良好形象,使来到北辰澜桥国际花园的访客以及居住在园区内的客户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规范的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二、前台接待人员准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如接班人员未来接岗,交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离岗。如有事假、病假,应按公司要求办好请假手续。

三、按规定穿着工服,佩戴胸卡,同事间见面要主动、坦诚地打招呼,通过仪容仪表,行为举止,表现出专业形象。

四、前台人员严禁扎堆聊天,说话语调平稳亲和,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五、前台人员不得在工作时间打私人电话或私自带人进入工作地点。

六、洁身自爱,拾获客人遗留物品必须及时报告上级处理。

七、服从上级工作安排,如发现物品损坏或出现故障及时报告上级处理。

八、工作要认真负责,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地填写访客登记单,不能随意更改,涂抹其内容,接待中如遇疑难问题要报告上级,请示处理。

九、前台人员如发现休息区的客人有睡觉,抽烟等不良行为,应及时提醒,不能置之不理。

十、按规定交接班,如违反规定造成损失,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十一、如遇住户访客来访,前台人员帮助访客联系客户,做好访客登记工作。

篇3:会展接待要体现人性化服务

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一直是业内从业者努力追求的管理目标, 统一的服务准则、统一的服务模式、统一的服务用语已经被各级客服人员所熟悉。但就服务感知来讲, 当客户多次重复强调服务过程后, 一成不变的服务体验非常容易让客户出现感知疲劳, 对企业的感知很可能从刚开始的很满意下滑到满意甚至到一般而已, 因为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东西更为挑剔和麻木。而根据标准服务基础之上的人性化服务模式则更多联系起先的服务情景来灵活地表现, 并没有受那些服务标准条款的约束, 客户在每次服务环节上都有新的体验和新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之上客户自然会对展会企业的感知和粘度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 标准化和人性化本身并不矛盾, 标准化是人性化的基础, 而人性化是标准化的延伸, 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可能向更高的标准进行提升, “标准化”到“人性化”将成为会展接待服务模式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其实, 不管是初始的服务业还是新兴的服务业, 万变不离其宗, 核心的价值就是“人性化的服务”。只要能把握此精神, 会展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话虽这么说,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 但若要再进一步细说, 甚至是真正要付诸实际行动, 可是一点也不容易的。

二、会展接待为何要体现人性化服务

人性化服务只是一种指导思想, 也是一种人本文化, 它融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并不局限在商业的层面, 因为它远远高于商业的目的。其实在会展工作中, 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很难用某一具体方式、方法去保证效果的完满出现。一切只能在对这一思想充分理解和体会的基础上, 循其方向去从更多细节上思考、判别和改进。近年来, 会展业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 很多国外的品牌展移植中国, 中国也有很多的展览走出国门, 大量的国际间往来使中国会展业也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 在管理和服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 这其中仍有一些不足。笔者就曾经在展会中遭遇卫生间肮脏、过道垃圾桶无人清理、无处问讯、现场没有明确方向指引, 甚至是展会押金退还手续繁复等各种问题, 也曾亲眼目睹西方人在中国展会现场宁可吃速泡面也不愿意吃展馆提供的食品。

随着我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 在会展服务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而人性化的会展接待更加令人关注。在客户回访中, 不难发现, 最受到老客户欢迎的服务并不是按上一串数字键后格式化的导航服务, 也不是网站上功能强大的资讯信息, 而是与合作者的交流, 而这一服务的特点就是简捷实用贴近客户。在会展方面借助人性化科技, 参展商不仅能够享受参展的便利, 更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获得全新的感受和体验, 为企业发展增添更加精彩的内容。同样, 人性化服务是服务的更高境界, 使客户在享受服务的同时, 体会的是一种和谐与自然。这就应该要求我们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环节, 于细微处见真情, 在不断的探索中走出自己的人性化服务之路。对参展商而言, 他们交了钱希望能得到合适的订单和意向, 而这些全部是由主办者的服务承诺取得的, 这种服务理念理当是高质量并且人性化的。国内到底有无此种高服务水平的展会呢?研究学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间或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 更别说什么人性化服务了!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懂得有的城市交易会信口开河, 其实做的是“掩人耳目”之事, 有的组展商收了钱, 参展商仅仅除接待那天能见到主人以外, 还没到撤展的时候组展商早就销声匿迹。摊上此种事还算是幸运的, 更有甚者有的组展商无目的招展, 参展商是无目的的参展, 到了展会的前一天出乎意料的变卦, 摊位转手, 结果交易会成为假冒伪劣的展示会, 到时就更惨了。诸如此类服务上的欠缺必将阻碍中国会展业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只有在每一次展会中做好展前接待工作, 给展商一个良好印象消除顾虑, 才能使之无顾忌地参加此次展会乃至下次展会最终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

三、会展接待如何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怎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换句话说怎样使我们所设计或提供的服务, 能实现人性化的思想呢?一般在介绍到评估服务的水准时或是要考验我们所使用的服务是否满足人性化的标准时, 都能够用以下五个向量来衡量。首先是可信赖度 (Reliability) :这就需要展会接待服务人员一定能够被展商或观众所信任;最重要的是服务人员要是答应了被服务的人的某种个别性的要求时, 勿失信于人, 那怕仅仅是随口说的一句话, 你都理当信守承诺, 这是检验服务水准很关键的指标。完成这个基本的指标的前提下, 才有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的可能, 连这个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 那人性化的服务就不必说了。其次是保障度 (Assurance) :这是指提供服务的人是否注意维护被服务的人的权益。譬如说当顾客只问到A或B时, 如果很明显的是C对顾客最有利, 服务人员能否适时告知顾客还有C这种, 以提供顾客最优的选择, 保证客户利益。许多服务人员认为顾客不知道C, 也不想主动说, 让顾客选A或B, 公司不是可以获利较多吗?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对以后发展不利, 顾客只要知道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但你却未能好心提醒他, 自此他可能一辈子再也不会光临了, 这样你是赚到一时, 却输掉永远。如果服务人员不能做到主动为展商设想, 这自然就不是人性化的服务了。再次是知觉度 (Tangibility) :这是指被服务的人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 其感官知觉能否有所享受;能就是好的服务, 反之就是不好的服务。从人性化服务的立场来说, 当然也是要做到这一点;能使展商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真正有所享受, 才是人性化的服务。第四是关怀度 (Empathy) :这是指提供服务的人能够将被服务的人看作自己家里的人一样, 并因而做到使顾客感到宾至如归的服务, 这也是保存顾客的隐私权与面子, 让顾客感到舒坦, 这些当然都是人性化服务的要件。第五是敏感度 (Responsiveness) :这是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非常重要的一环, 是指提供服务的人能否主动察觉被服务的人的需要, 并及时加以帮助。一些细心入微的体贴表现, 经常能俘获展商及观众的心, 当然也是“人性化”服务的很好典范。

四、会展接待人性化服务要具体实施

人性化服务是服务经济专家在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创造出的服务概念。当前, 人性化的服务是从参展商的角度考虑, 并且设计展商完整的享受服务的体验过程。在人性化的服务中, 参展商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自然的流程与环境体验, 会展企业为参展商所营造的是一个美妙的体验与感观境界。甚至一些管理人士喊出“人性化是服务的最高境界”的口号。人性化服务, 不是一句口号, 需要会展企业踏踏实实的去转变意识, 去分析意识和流程, 去转变固有的唯制度、唯效率、唯盈利的思维, 到人性化服务一些具体实施上来。任何服务业人员都要知道, 我们的服务核心始终是“人”, 不是抽象的“服务”以及与其相关的“规范”和“流程”。

五、会展接待服务要以人为本

如何使展会的接待服务工作将以更加专业化、人性化为主。笔者试列举几项措施:

1. 为观众提供网上预登记服务, 预登记后免费提供参

观券, 免去观众现场排队等候之苦, 构建快速便捷的观展绿色通道。由于目前具备举办国际大展条件的各省市博览中心位置比较偏远, 为方便观众参观, 体现展会服务的人性化, 开通展会免费班车, 使观众的观展效率更高、更省时省力。

2. 为展商提前办理入场施工手续, 指定统一时间集中

办理展会各项手续和交费, 对于展商来说非常不方便, 为避免交费拥挤和展商不可预知的风险, 组委会应组织提前交费办理各项手续, 从而有效地分流展商, 使展商工作更加便捷。并对各特装的展商提供的图纸进行严格的审图, 以确保所有参展企业和观众的安全。

3. 为展商提供展馆内的展品免费搬运和酒店预订等一

系列便利措施。我相信这些高效和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会使得我国展会越来越接近国际优质展会的标准, 我国会展业正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在国际级展会中塑造出中国品牌优秀展会形象, 将以最优质的服务热情洋溢地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和观众, 为展商和专业观众铺设信息沟通和国际贸易的大舞台。

总之, 会展服务时代业已经到来, 展会有其便利之处, 却也有其尚待解决之问题, 而最重要的是, 如何在展会接待发面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 这才能真正抓住所有参展商及目标观众的心, 成为会展业的赢家。

摘要: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迅猛发展, 给社会经济, 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得到了政府部门、商会、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公众关注。在未来十年中国最具发展前景的十大产业当中, 就有会展产业, 同时, 会展业也是我国服务业当中发展前景看好、增长迅猛、潜力不可低估的行业之一, 其未来发展前景远大。而我国在会展服务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会展接待更加令人关注。如何能在现代会展业立足, 这需要我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这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会展接待,服务,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覃家君, 冯晓丽.我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9) .

篇4:用友支持服务 从幕后走向前台

然而,在以产品为导向的软件销售时代,单纯的卖软件再提供支持服务已经发生了改变。

“现在我们倾向于从卖产品时就开始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支持服务,把服务前置,实现支持服务贯穿整个软件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转型。2013年我们推出了SPS,即标准产品支持服务,就是在卖产品的同时卖标准产品支持服务。”用友公司助理总裁兼用友公司支持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李富强说。他坦言,从2013年开始,用友高端支持服务业务开始给用友公司带来了的可观收益,而且这种收益正在持续性高增长。

现在,从事用友高端NC软件的支持服务团队共有600多人,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从售前咨询到实施,再到服务支持等整个软件全生命周期的支持服务。

据李富强介绍,在销售阶段,他的支持服务团队主要为企业提供的支持服务包括:企业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平台,用友的高端NC产品适合哪些领域、行业等内容;而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大型客户IT环境相对复杂,他们的IT部署并非简单的PC机或者服务器,那么软件运行环境就要根据这种情况,做出相应的软件技术部署方案,比如小型机样式选择、网络、操作系统调配以及后续的安装、培训等。“虽然以前产品实施过程中,实施人员也会以客户业务为主,但对软件产品使用的深度不够,现在支持服务团队会有针对性地同实施人员进行深度产品使用交流,也就是把产品能力转移给实施人员,实施人员再转移给客户。”李富强说。

去年,用友支持服务业务的一个最大的转变之一就是对标准产品的支持服务主体明确为原厂商即用友总部,实现了标准产品支持服务与软件产品的完全绑定。用友的高端客户支持服务产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产品支持服务,第二部分是系统运维服务。

产品支持服务主要是用友总部的支持服务部门和研发部门作为支持主体,业务包含几个方面:如产品更新升级、补丁更新、问题处理、知识转移(把知识转移给客户)、系统体检、VIP服务等。而第二部分系统运维服务则以现场服务为主,主要由分支机构或合法认证伙伴来做,通过现场服务满足客户更多的个性化需求。

“用友公司2013年推出标准产品支持服务以来,发现企业级用户和用友公司自身人员对服务有了更深的认识,2013年用友高端客户支持服务业务收入比2012年同期增长50%。”李富强介绍。

2013年,我国软件行业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经营情况并不理想,但是标准产品支持服务业务的现金流好、利润高、客户相对稳定等特点给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利益增长点。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尤其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化趋势下,尽管对终端用户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后台必将变得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对系统的维护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用友公司高端支持服务为满足这一变化,提出了用IT服务管理方法论来帮助企业管理日益复杂的IT系统,当然IT服务管理业务也就成为用友公司高端支持服务业务发展的新领域之一。

篇5:前厅接待服务员制度

一.前台24小时必须坚守岗位,晚上不准在库房睡觉,微笑待客,会讲普通话,做好服务工作。

二.帐和软件必须一致,现金日清月结,防止假币回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现金当面点清,做好交班记录。

三.熟知酒店各种服务项目、服务价格,并能准确的向客人介绍本店的所有服务内容,建好接待服务记录本,拉动客户就餐、住宿、会议,每天接待的数量报知人事,登记考核,第一名重奖,最后一名重罚;

四.能具备给客人应变的解答能力。

五.熟悉各种预订程序与刷卡优惠的标准,记录来电常客的资料,熟悉掌握房态,了解客人住宿信息,做到上传下达。

六.做好房务中心的协调工作以及前台报表的记录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七.业务熟练,准确无误,客户满意是本人的职责。

八.严格按照酒店规定的房价给客人办理入住手续,如给客人协调中间,发生房价需要优惠打折,必须经董事长同意。

九.客人退房及时通知房务中心查房,待客房部落实无误后,方可办理退房手续。

篇6:前台接待服务规章制度

一、受理范围

1.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的卫生安全问题。

2.发生的各类饮用水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其他违反各类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工作要求和程序

1.对群众投诉举报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2.来信、来电或来访人员咨询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3.要保护投诉举报人相关私人信息,未征得投诉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举报人姓名、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等。

4.卫生监督协管员要对受理的投诉举报线索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经初步核实后的违法信息要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做好处理工作。

5.卫生监督机构查处完毕后,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将查处结果登记、归档,必要时向投诉人反馈。

篇7:前台接待服务规章制度

一、值班法律服务工作者须坚守岗位,不得迟到、早退、空岗。

二、值班法律服务工作者须仪表端庄。

三、接待群众来访,文明礼貌、服务热情。

四、值班法律服务工作者认真负责,对来访提出的法律问题,要准确解答,当场不能解答的,详细记录,限期继续负责告知。

五、接待记录必须详细规范。

六、接待咨询不得私自收费、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值班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提供有偿服务。

七、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及时交法律服务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八、接待中发现重大紧急事项,值班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及时向法律服务所负责人报告,并协助处理。

九、认真做好值岗交接,保持环境整洁。

法律援助申请制度

一、申请法律援助,必须是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律师代理费的公民。

二、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须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经济困难证明、案件资料或其他有关申请法律援助的证明材料,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三、得到法律援助中心批准的,到法律援助中心填写《法律援助指派函》,受授人携指派函到法律服务所办理委托代理手续。

四、法律援助结束后,受授人填写《法律援助征询意见表》,交法律服务所,以备上级部门对援助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

法律援助审批制度

一、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指导来访人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必要时,要对当事人做谈话笔录,列入申请援助材料中。

二、值班人员按照受理条件和范围进行初审,并填写初审意见,交法律服务所负责人审查,并移交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审核。

三、重大、特殊、疑难的案件,须法律服务所集体讨论确定。

四、经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审批同意援助的案件,要急时指派

法律服务所承办案件。

五、对申请人提出非诉讼法律援助事项的,须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经值班人员初审后交法律服务所负责人审批。

法律援助指派制度

一、民事法律援助集体的指派

1、经法律服务所负责人同意援助的案件,报法律援助中心审批同意后,并在法律援助中心填写《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函》,由法律服务所指派法律服务工作人员承办。

2、法律服务所收到《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函》后,落实具体承办法律服务工作者,并将承办的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反馈至法律援助中心。

3、受授人持《法律援助通知书》,三日内到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服务所办理有关法律援助代理手续。

法律援助案件结案归档制度

一、承办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办结法律援助案件后,应填写《法律援助结案报告》,送法律服务所主任审批。

二、经法律服务所主任同意结案的法律援助案件材料,由承办案件法律服务工作者整理案卷并报法律援助中心归档。

三、归档案案卷必须按照《法律援助档案管理规定》中,规定的法律援助案卷归档范围和内容,文书材料规范齐全。

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制度

一、民事案件代理

1、公民向法律服务所提出法律援助申请后,法律服务所主任向法律援助中心报请后,将审批情况告知申请人(批准或不批准法律援助);

2、批准法律援助的案件,法律援助中心3日内将案件指派到法律服务所;

3、法律服务所在接到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案件后,3日内安排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

4、承办法律服务工作者按到案件后,立即办理委托代理手续,及时找受授人了解案情,根据具体案情调查、取证,同时提出诉讼或非诉讼意见,征求受授人的意见后进行实施;

篇8:存款保险制度:从幕后走向前台

存款保险制度有什么样的作用又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本期文章为您精彩呈现。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DIS) as an outcome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by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However, the economic crisis of 2008 seriously stroke DIS, and sceptics and supporters debated fiercely in the media.After the debates, DIS is still uphold by most countries.

篇9:前台接待服务规章制度

接待腐败的产生及治理

为什么接待腐败会在我国流行多年?这有制度、文化、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从政治体制来说,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治制度不健全,人大机构和人民群众难以对政府的财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从经济体制来说,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权力范围过大。从行政体制来说,由于上级掌握了下级的人财物分配权、管理权、审批权,决定下级的生死存亡,下级就要通过高标准的违规接待来讨好上级。此外,在关系文化的影响下存在重关系不重制度的观念,在诚信道德缺失的环境下存在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再加上官员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特性,都是造成接待腐败泛滥的原因。

如何治理接待腐败?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对消除接待腐败可起促进作用,但它只能是辅助手段,离开制度约束的思想教育是软弱无力的。运用强力的行政手段治理接待腐败虽然会快速见效,但如果缺乏制度保障,其治理效果难以持久。治理接待腐败的制度建设包括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财务制度等,例如:简政放权,规范政府审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强人大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细化预算编制,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例;完善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公务接待制度等。

公务零接待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鉴于反腐败的迫切性,本文从快捷、有效的角度来分析,即研究对治理接待腐败可起快捷有效作用并能持久的措施,这并不否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的必要性。

公务零接待是指:取消用于党政机关(包括所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下同)之间的公务接待费,接待单位不承担接待对象(指党政机关,下同)的一切公务活动费用。具体来说,公务零接待的含义有:第一,公务零接待不是不接待,做好接待工作是接待单位的职责;第二,零接待是指接待党政机关人员的费用为零,即财政预算的“公务接待费”只能用于接待外宾和其他非党政机关人员,不能用于接待来自党政机关的外单位人员,这是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关键内容;第三,接待对象的用餐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全部来访费用都由接待对象承担;第四,接待单位不向接待对象赠送礼品;第五,接待单位和接待对象都不能把接待费用转嫁给第三者。

公务零接待制度可以迅速提高治理接待腐败的有效性。第一,公务接待费是接待腐败产生和蔓延的经济源头,取消公务接待费就是采取堵死源头、釜底抽薪的方法,可以快捷、有效、持久治理接待腐败。第二,只要接待单位的预算不存在用于党政机关之间的公务接待费支出,在财务制度上就不容易“变通”出用于接待的经费,这使拉关系的公务接待不易开展,关系文化不易对财务制度的执行发生影响。第三,取消了用于党政机关之间的公务接待费,接待单位在发票报销上弄虚作假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第四,公务零接待制度使财务人员减轻了来自领导的压力,使下级单位减轻了来自上级单位的接待压力,使同级单位之间的接待攀比成为历史,这都会为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财务制度扫除障碍。第五,公务零接待制度实行后,接待单位的公务接待费只能用于接待非党政机关来访人员,这就大幅度缩小了公务接待费的使用范围和金额,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监督成本,有利于对公务接待的监督。

由此可见,公务零接待制度对治理接待腐败具有快捷、明显的作用。虽然当前接待腐败现象已经明显收敛,但行政手段反腐的效果还需要建立制度才能持久。在接待腐败已成久治难愈的顽症并有死灰复燃可能性的条件下,动用公务零接待制度这剂猛药是必然的选择。

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必要条件

公务零接待制度要能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全国各级各地所有党政机关都统一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

十多年来,我国已有少数农村地区实行了村级公务零接待制度。2013年3月,兰州市在乡镇、街道开始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兰州市的改革把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实行机构从非党政机关的村委会上升到最底层的党政机关,具有重大意义,但如果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从兰州逐步推广到全国,从乡镇(街道)逐步推广到县、市、省、中央,则是不可取的。

改革必须一步到位。如果制度不统一,只是在部分单位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就会出现接待不对等的情况:这些单位的人员在外单位受到无偿接待,却无法在本单位用公款接待外单位人员,在讲求礼尚往来的文化环境下,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单位就会想方设法甚至弄虚作假搞公款接待,并且这种违规行为会得到其他单位以及上级的“理解”。这样一来,公务零接待制度就难以为继,改革就有夭折的危险。

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建立必须进行顶层设计,由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安排,规定全国各地、各级(从中央到乡镇)党政机关在同一时间开始全部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

公务零接待制度执行的难点和对策

全国各级各地所有党政机关统一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虽然是可行的,但这不等于在实际执行中没有阻力,如果不认真对待,改革会有失败的可能。公务零接待制度会损害作为“经济人”的官员的既得利益,因而会受到来自官员阶层的阻力。在公务零接待制度推行之后,部分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会想方设法违规接待,如超标准接待。这些弄虚作假的做法会有:一是把超标支出记在其他的支出项目上;二是把接待党政机关人员记账为接待非党政机关人员;三是把支出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或有业务关系的单位。

如何避免弄虚作假的违规接待将是实行公务零接待制度的难点。对公务零接待制度实行后出现的违规接待,可以有以下对策:第一,各级党委,特别是党中央要真正高度重视解决违规接待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接待腐败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共产党是否得民心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共产党执政地位能否稳固的大事情,因此绝不能让改革出现逆转。共产党组织的无私为民本质与党政官员个人的“经济人”特性是一对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党中央的决心和行动:用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党政官员的行为使之符合人民的利益。第二,制定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公务接待制度,并向社会公开。第三,依靠群众力量监督公务接待。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下决心之后,要诚心诚意充分发动群众来监督,奖励属实的举报,要支持鼓励各种媒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监督。第四,一旦发现有违规接待,必须依照法规严肃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包庇者要承担责任。

当然,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实行这些做法有一定难度,其效果未必很理想,违规接待难以绝迹。但是相比之下,公务零接待制度的实施成本较低,对治理接待腐败的效果毕竟要比目前的公务接待制度好得多。

篇10:前台接待服务流程

一、前台接待

1、电话接待

1)接听电话

在电话铃响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的时候接起电话,首先要说“您好,四川大宗。”“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不用谢。”之类的谦辞。如果因故迟接,要向来电者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转接电话时,要礼貌的说“请稍等。”并马上转接。对方如果要求转接领导,又知道领导的名字,就要礼貌的询问对方的姓名,单位。如果来电方是做广告、推销或与公司无关的来电就要拒绝。应该用礼貌的借口,比如先发传真,如有需要再联系,或者转接到相关部门。

2)让客户先收线

在电话即将结束时,应礼貌地请客户先收线。

3)做好来电记录

电话机旁备有纸、笔,随时准备记录客人提出的要求和帮助解决的事项,尤其对客人的姓名、电话、时间、地点、事由等重要事项认真记录并及时转达有关部门和负责人。

2、来访者接待

1)遇到访客来时,应立即招呼来访客人,面朝向来访者点头,微笑致意:“您好,请问你找哪一位?”“请问您是哪家公司的?”“请问你贵姓?”“是否有预约?”

2)如果是领导预约的客人来访,可询问“请问贵姓?请问是哪家公司?”,确认对方的身份的确是预约后,通知领导,方可引领到领导办公室,指引来访者入座,并倒水给客人。

3)如果没有预约,知道找谁后,请来访者稍等立即帮其联系。如果找的人正在忙,请来访者稍等,引领来访者入座,并倒水给客人;如果等待时间长,访客要找的人还在忙,要关照来访者向其说明,然后再帮忙提醒来访者要找的相关人员。

4)如果来访者要找的同事不在,根据来访情况决定是否立即联系相关负责人,如果不需要,委婉告知客人相关负责人不在,是否愿意等人回来,或者明天再来访。

5、送客

客人离开时,礼貌用语,请客人慢走。等客人离开后,应立即将客人使用的杯子整理好,保持会客区的整洁。

3、对内接待

1)早上上班主动向同事,特别是向领导问好,下班时主动向同事、领导告别。

2)前台需要随时保持有人,如果临时有事离开,需主动交代其他同事帮忙接电话或接待来访客人。

3)接待来访者时候,避免让来访者自己进去办公区域,要前台引导来访者到办公区域。

二、内部会议接待服务流程

1、接到会议通知后,行政前台负责与会议主办部门确认是否需要领导座牌、笔记本电脑、投影设备、录音设备、茶水、饮料以及其他所需物料等;

2、通知参会人员会议时间及地点,并告知参会需准备资料;

3、通知相关部门配合进行会议准备,并检查会议室清洁;

4、会议前半小时,将会议所需的物资物料全部摆放到位,包括:便笺纸(或笔记本)、签字笔、烟缸、茶水及会议所需的其他物资,并将笔记本电脑与投影仪连接并调试完毕,会议资料拷入电脑中并进行试放;

5、会议前15分钟,回到前台站立迎接参会人员,向每一位参会人员问好,并带领其到会议室大门口,引导其按位入座;

6、参会人员到齐后,为参会人员掺满茶后退出会议室,关闭会议室大门;

7、会议过程中,每间隔15分钟至会议室掺水一次。每次进入前需敲门进入;

8、会议结束后,送离参会人员离开并道别;

篇11:前台接待服务用语规范

1.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用于非上客高峰期访客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客人)

2.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祝您一切顺利!(电话预定问候语)

3.中午/晚上好,感谢光临,先生请问有预定吗?***厅这边请!

4.您好先生,请喝水!(谢谢!)不客气,应该的!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

5.您好,***厅客人还没有到,请您到这边休息一下吧,这边请!

6.您好先生,请您到这边登记一下,请问先生贵姓?**先生什么单位?麻烦您留个联系方式,如有什么遗留物品,方便联系到您!谢谢…

7.中午/晚上好,感谢光临,请问先生几位?有预定吗?您看坐到二楼大厅可以吗?这边请先点菜吧!请问先生有什么忌口吗?……

篇12:网吧前台接待服务用语

接待员:

客人:

接待员:

客人: 上好,欢迎光临**网吧。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上网 好的,麻烦您出示您的有效证件; 给你 请稍等,马上为您办理......需要收您**押金(唱收)给你

接待员:一共收您**押金;这是您的证件,请

收好!(正面朝客人,双手递送归还)

接待员:您的上网电脑是几

号,请往这边走(五指并拢指示方向)

客人离开网吧

接待员:再见,欢迎下次光

临!

篇13:接待费管理与报销制度改革研究

公务接待本来是各单位工作中的一项内容, 正常、合理的接待有制度的保障, 无可厚非。可是, 凡事都要有“度”, 一但过度, 势必就乱。在公务接待领域中公私不分, 慷公家之慨, 或者虽然因公, 但漫无限度, 导致舌尖上的浪费, 滋生腐败。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 公款吃喝风盛行。纵向上级吃下级, 一级吃一级。横向互相吃请, 今天你来, 明天我往。吃、喝、玩、送, 花的全是公家钱, 经费再紧, 也得报销, 有不少单位在饭店有签单, 有欠账, 来人就吃, 没钱就赊, 有权就赖, 当年结不了, 推到下年, 任期结不完, 推给下任。雪球越滚越大, 一些政府部门由于欠人家酒店吃喝款而被逼债和起诉的情况也时常见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 一些地方政府全年竟然有100~150天在接待各路官员, 吃饭犹如赶场子, 人财物力的浪费可想知。前些年发生的广东省陆丰县部分官员在“人民大厦”豪吃, 一顿饭能吃15万元, 多么令人吃惊。

不妨来看看下边的几则案例:

2013年4月19日晚, 江苏省泰州市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其招待中心公款大吃大喝, 消费的都是高档烟酒, 以及河豚等名贵菜肴, 遭到当地群众围堵, 为首的官员被迫跪在酒桌上喊话求饶 (2013年4月23日深圳商报) 。

2013年7月3日, 四川省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局几位领导干部出差时, 要求下属单位安排用餐, 席间喝两瓶茅台酒, 酒后到娱乐会所唱歌, 被纪委立案调查 (新华社2013年12月8日报道) 。

2013年11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 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

2014年7月28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披露:多名高官被查前频繁出入会所。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就在被组织调查的前几天还到会所里顶风大吃大喝;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韩先聪自2013年1月任现职以来, 多次出入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接受宴请。

一些商家为了自身利益, 诱导公款吃喝, 推出公款招待积分换现金的花样儿。对公款接待习惯接受打白条、欠条。试问, 个人吃饭有打欠条的吗?这样的行规是否也需要彻底改变一下呢?

有的单位出于某种考虑, 把一些不便或不能公开的支出, 变通为招待费支出, 从而导致招待费支出的增加。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举不胜举, 但危害却是一样的, 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吃掉了原则, 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上种种情形之所以屡见不鲜, 关键在于缺少有效的、细化的接待管理、报销和监督制度。过去曾经出台的一些制度, 由于修订、完善得不够及时, 应对变化了的形势显得疲软与无力, 接待制度本身与差旅、会议、培训等方面的配套程度也比较欠缺, 制度之间缺少相互呼应。可以说, 随意的报销制度是公款吃吃喝喝泛滥、接待随心所欲的源头。

二、多管齐下完善接待费管理与报销制度

(一) 从社交层面转变

我国乃“礼仪之邦”, 历来都有“热情待客”的传统, 吃喝接待也是被国人历来最看重的。难怪人们把工作叫饭碗, 谋生叫糊口, 做得好叫吃得开, 受欢迎叫吃香。甚至彼此一见面, 打招呼也离不开“你吃了吗?”

1.现实生活和工作中, 普遍认为接待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全力以赴”才是硬道理, 来者是客, 更多时候来者是官。在公众眼里, 官就意为着权力, 于是接待又具有极强的社交目的。有时双方都没有胃口, 偏偏非要在饭桌子上谈事, “酒杯一端, 政策放宽”, 人们将太多的功利与回报期待附加在了饭局上, 把接待、宴请视为公关的润滑剂, 招待费花得值还是不值, 有时已经不再是当前的经济账, 而是被一些人看作是政治账、长远账, 情感投资和人脉储蓄。

2.浪费才能显出好客, 已成为众多人的一种心态。

接待单位常以花得多、喝得好来显示自己的诚心。菜点少了显得小气, 价码低了上不了档次, 席上不能无酒, 孬酒拿不出手。一般都是摆得多、吃得少, 什么山珍海味、什么荤素搭配, 什么兼顾凉热, 什么本地特色。总而言之对菜肴数量、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 有时甚至要潜心研究领导的胃口, 量身接待, 无微不至。来客一人, 陪客一群, 陪客少自己和对方都会感觉不够场面。

3.不贪不占, 吃点喝点不算什么, 已成接待和被接待双方的共识。

接待方千方百计要让“领导满意, 来宾满意”, 接待不好怕得罪;被接待方如果没有受到隆重接待, 自己会觉得没面子, 掉架子, 这种接待理念已经成为长久的习惯, 它必然造成吃喝费用的增高, 导致铺张浪费。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26日报道, 广西合浦县政府一办公室干部下乡慰问灾民, 由于所到乡镇的领导没有出面对等接待, 该干部撂下正在等待的灾民拂袖而去。

另有, 四川巴中白庙乡“晒裸账”后, 前来该乡的上级部门人员确实减少了一半, 但乡政府就水、电、路等问题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时, 也少见了回音。

这些说明什么?说明太在意, 习惯“被”接待。

早在10年前, 一个由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我们不去探求数字本身的精准, 但数额惊人已是不争的事实。习惯成自然, 其影响可谓深远。

4.混淆接待和招待, 主动宴请演变成常态。

实际上, 接待和招待是有区别的, 接待有迎接、等待之意, 类于“守株待兔”。接待之后并非都要招待。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招待的解释是: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辞海中解释:“招者, 召也。“以手曰招, 以言曰召”。显而易见, 招有主动意, 接有被动意。可是如今,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 公款招待成了接待工作的代名词, 硬要请, 硬安排局, 显然不光是认识上存在误区, 行动偏离的是为了某种目的, 应当让“招待”在公务活动中淡化。

在国外, 对待公务接待和我们大不相同, 我们的近邻印度, 很多政府公务员竟然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在俄罗斯, 一位政府官员如果想用公款请别人吃饭, 严格控制而繁杂的报销手续会让他望而却步, 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 到餐馆就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当年中国最高领导人访美, 美国人招待的也只是六菜一汤, 且是家常菜。

要遏制吃喝风, 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营造健康的接待文化。特别是领导干部, 要牢记“两个务必”,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改进作风, 打破“上接下迎、相互宴请、自我宴请、餐桌公务”的歪风。饭店也要担起一份社会责任, 主动推出小份菜, 引导适量点餐, 耻于为舌尖上的浪费推波助澜, 消除满桌“剩”宴现象。当然, 我们的制度只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接待应该如何, 而对企业没有约束, 企业不在真空中, 也要和政府等单位打交道, 这不利于整个风气的改善。

(二) 从法律层面认识

毛泽东同志曾严厉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尽管公款接待用餐是吃到肚子里, 并没有直接进入个人腰包, 但公私不分, 奢侈摆阔乱招待, 无疑是侵占国家资财、侵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为。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 公款大吃大喝这类挥霍浪费行为主要是违反财经法纪, 应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责任人给予包括撤职、开除在内的处分;对挥霍浪费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问题,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意见。

因为公款吃喝没有纳入法律所管辖的范围。许多人将公款吃喝定性为职业道德问题、思想问题或者说是党风、政风问题, 对于公款吃喝的治理措施主要为廉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约束等。出拳打击, 无法可依, 常规性的文件没少发, 结果依然是缺乏威慑力, 在某种意义上反而助长了公款吃喝风的盛行。

2005年5月, 北京律师韩传华向外界发布了他拟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餐饮票据管理法”, 共有七章, 四十七条, 希望通过这部立法建议, 不仅可以遏制公款吃喝, 还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尽管“无疾而终”, 但毕竟这种勇于思考和尝试, 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北京青年报》2004年11月1日消息, 国家级贫困县宁夏同心县100多家党政机关单位和部门, 在当地一家新月楼餐馆欠账吃喝, 历时十余年, 吃喝白条近5000张, 拖欠金额高达80多万元, 餐馆不堪重负, 一纸诉状将欠款大户县经济贸易局告上法庭。暂且不说这5000张“吃喝白条”到底是不是属于正当的工作和招待所需。餐馆老板的举动, 已经把公款接待留下的尾巴拖到了法庭。难道我们在看待这类问题时, 仅仅看作是一起经济纠纷?仅仅偿欠就完事吗?如果这里有浪费及不合理支出, 就不能再另案处理吗?有关人士也毫发无损吗?

有制度, 并不意味可以代替法律, 制度本身也有限度, 制度中规定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如果长期不奏效, 让人感觉无关痛痒, 已成“抗药”时, 必须适当运用法律武器。

在意大利的刑法中, 利用公款吃喝玩乐被会定为贪污罪, 只要有人举报, 就会受到处罚。国外的一些做法, 也可结合我们的国情, 加以借鉴。

当今, 我们正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国, 用法制引领和规范公务接待, 遏制公务接待的浪费现象, 让浪费有法问津, 从制度中的一些难点上升到法律层面, 值得期待。

(三) 从制度层面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 接待管理的“专门”规定就是我们日常接待要遵守的“规矩”。建国以来, 规定制定较详细的分别是1998年5月14日财预字[1998]159号《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2006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及2013年12月8日发布的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截至目前, 省一级的根据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定办法的有, 山东、湖南、四川、陕西, 湖北、辽宁、广东、江西、河北, 黑龙江省等, 市一级的不多, 仅有宜昌、德州等。北京市出台的新《办法》中规定:接待用餐原则上不安排陪餐人员, 报销无公函接待费用的, 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湖南省在新《办法》中要求:公务接待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一支笔审批。山东省在《办法》中指出:建立健全国内公务接待集中管理机制。对接待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分级负责, 对口接待。四川省在新《办法》中指出:公务接待实行一事一结制度, 每批次公务接待活动结束后, 应当按规定及时结算。建立对口接待制度, 一般以对口部门为接待单位, 接待联合工作组, 以牵头单位为接待单位。

但以上出台的都是办法, 虽然冠上了省 (市) 办法的名头, 但看不出有多少针对性, 远够不上实施细则的程度, 关键的问题细化的不够。

中办发[2006]33号《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各地党政机关要结合当地情况明确规定接待范围和相应开支标准, 可是后来迟迟未见有相应的内容出台。这次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出台后, 目前依然没有查到因地制宜的开支标准和相关要求。那么, 如何创新管理措施, 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更为细化的办法, 科学界定公务接待的范围, 制定严密和可操作性的细则, 尤其是要制定出报销列支的相关办法, 以便在实际接待和报销工作中操作, 是摆在各单位绕不过去的一道必答题。国家新出台的规定比以前的已细化了很多, 为了更利于执行, 这里再谈一些具体想法:

1.完善制度体系。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清理、结合新近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修订现有的公务接待相关制度, 包括接待管理、财务报销、内外监督等, 明确制度规定,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加强接待费管理的“硬”约束。根据各地的财力和实际情况参照会议等标准分类别制定招待费的控制标准和控制额度, 实行数量、金额双控。过去我们搞过“四菜一汤”标准, 2007年时, 国宴的标准由以往的“四菜一汤”改成了“三菜一汤”, 事实证明, 只有量是管不住的, 而且量也有大有小。

2.统一核算要求。

凡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 不准串科目隐匿, 不得列入其他费用支出项目, 也不得列入内部宾馆、招待所、单位内部食堂的成本。不准用应收的租金、承包费和应上交的管理费、其他收入等抵顶。

3.合理界定内涵。

比如, 什么算公务, 什么算商务, 什么形式算自助餐, 什么档次算工作餐, 什么标准是宴请。

4.淡化身份接待。

吃饭分等级实无必要, 同样是填饱肚子, 不该看人下菜。应当不论来者身份如何, 一律同样标准接待, 不能按职务“水涨船高”, 主要采取对口接待, 淡化对等接待。

5.明确报销时限。

要一餐一单, 一次一结 (可能是一餐, 可能是连续的多餐) , 不允许将多次接待的票据混粘在一起, 财务审核尤其要注意发票编号不接续, 印章名称不一致的情况, 防止集中报销, 浑水摸鱼。接待工作结束, 报账不得跨月, 当年发生的招待费用必须当年结清, 不得跨年。

6.清楚“该”与“不该”。

用餐事由、陪同按规定, 就餐地点不滥用, 菜品、酒水有限定 (如不能用鱼翅、不能用高档酒) , 名茶、咖啡、用品、礼品、水果、香烟不可用, 等等。

7.自带酒水单控。

菜品好点酒难控, 这是公认的现实。实际接待当中, 用酒无外乎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本单位之外的接待场所, 要么在酒店选, 要么自带。凡自带的应当依价在总的接待标准中统一考虑。二是在单位内部场所接待, 大多平时按箱批量集中采购储存, 随用随取, 也应当考虑在接待标准总价以内, 不得游离之外, 额外突破。

8.规范“函”、“单”内容。

应当一律使用“接待专用公函”, 其格式和必备内容要统一, 要求要具体, 涉及人员一律实名, 涉及日期、天数, 人数, 一律大写, 防止人为更改。

“用餐审批单”应当完整体现、单位、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标准、审批和接待人等内容。样式及内容如下, 供参考:

注: (1) 审批前, 需持接待对象单位公函或其他佐证函件。

(2) 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 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 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3) 报销凭证需具备: (1) 接待对象单位公函; (2) 公务接待用餐审批单; (3) 正规报销发票; (4) 公务卡消费凭证 (小票) ; (5) 用餐菜品清单。 (6) 自带酒水品名, 价格及用量清单

(4) 实际消费金额在批准标准额度内的可以凭据报销, 超出部分不予报销。

(四) 从票据层面完善

原始凭证 (票据) 是记录经济业务, 明确经济责任, 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站在财务报销审核的角度, 那么作为报销依据的餐费发票, 从形式到内容是不是尽如人意?

1.目前最常见的是定额发票, 此类发票相对容易取得, 容易拆分、容易组合且不易核查, 发票从饭店发出后, 再就断了线索, 给一些单位虚开票据、虚报招待、乱支滥报提供了便利条件。要加强发票管理, 存根备查, 解决不留痕迹的漏洞。

2.定额发票设了刮奖区, 对于个人消费并无不妥, 然而, 对于公款报销的也同样适用, 未免说不过去。一但中奖, 岂不是单位埋单, 个人渔利。应当对单位个人消费的发票也有区分, 或者用颜色区分, 或者用编号首字母区分, 并明确规定单位报销的只能用哪一种类的发票。

3.税务部门要改进定额发票的格式设计, 增加必备内容, 如单位名称、日期、项目以及要求加盖时间戳记等, 对那些借用、串用、乱开、使用假票据和虚开发票的违法行为应予以严惩。

4.要限定定额发票的使用范围, 逐步实现就餐一律使用机打发票, 在过渡阶段, 可以规定一定额度以上的 (比如单次消费千元以上的大额支出) 不得使用定额发票, 可使用普通餐饮发票;或者规定凡公费报销的, 不得使用定额发票;酒店与宾馆、洗浴一体化经营、娱乐业及类似行业的发票, 要与餐饮专用发票严格区分。

(五) 从预算层面量化

作为财务部门来说, 对接待费用一切审核全在事后, 只有预算编制、下达在先。对于治理公款吃喝, 这些年从上到下采取的措施不可谓少, 但效果总是不太明显, 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 预算不单列, 决算随便列, 花多少都能顺利报销, 财政、审计等检查时也基本不太关注, 或者不想关注。因为检查者本身也接受着被检查单位好吃好喝的安排, 在没有专门要求的情形下, 对接待费用检查采取“绕道而行”。这样做的结果, 实际上是对实际报销接待费的一种默认, 给被查单位造成了报销即合理的错觉, 使得接待费开销更加随意, 更加理直气壮。因为他们认为财政、审计检查都没有提出意见, 那就说明资金使用没问题, 即便是有问题也是没问题, 难怪有饭店老板透出真言:吃10万元就能作出30万元的账, 表面现象是公款吃喝, 实际是为单位冲账。

其实, 为了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 在1998年5月14日财政部就发布了财预字[1998]159号《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其中, 对招待费开支从预算的角度作了要求, 规定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 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并在财政部制发的“1998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中增设一个“业务招待费”目级科目,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必须统一在本科目中列支。但规定太过笼统, 而且多年未作修订, 随着市场、价格等经济环境的变化。以致和实际情况脱节, 到实行国库支付制度以后, 完全失去了可操作性。

2006年出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全文只提到要加强财政性接待经费预算管理, 并没有提及其他渠道资金, 且没有限定总额和如何列示的要求。

2013年3月“两会”闭幕后, 国务院提出“约法三章”, 要求包括公务接待在内的“三公”经费, 只减不增。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1.51亿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0.48亿元。与2013年年初预算相比, 公务接待费减少3.86亿元。与2013年执行数相比, 公务接待费减少1.61亿元。

2013年底,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合理限定接待费预算总额, 单独列示。这表明, 用预算来作为重要控制手段, 已经得到高度重视。

将公务接待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意味着先预算后支出, 预算本身也是约束, 数字本身也是监督。有利于对其做到总量控制和规范管理, 使其不再成为“糊涂账”。各单位要根据单位性质和规模, 将年招待费额度纳入财政预算, 单独设立会计科目核算, 不得突破或串用别的项目, 既要有标准控制, 单次量化;又要有总量控制, 年度量化, 给接待戴上预算“枷锁”。

(六) 从监督层面约束

严格控制公务接待缺少的不是规定、制度、文件, 已发布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更为密集。如:1997年3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试行) 》;1997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2006年10月发布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2009年2月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2009年5月, 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的通知》;2010年1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2年6月28日以国务院令第621号公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2012年12月发布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年初, 中央出台的“六项禁令”;2013年11月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13年12月, 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的《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等等, 都分别提到公务接待相关事宜。

人们也看到, 从2013年以来, 有了规范和治理才有了“立竿见影”的初步效果, 而之前却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上级不好监督, 同级不愿监督, 下级不敢监督这样的为难和无奈。尽管没有一个文件为公款吃喝开绿灯, 倒是“三令五申”却管不住公款吃喝那张嘴。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 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发挥舆论作用。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 定期公示各单位、各部门的招待费支出情况, 接受公众的监督, 条件允许, 可以开设专栏, 持续持久地进行。对招待费管理混乱、支出数额大的少数单位或部门, 重点进行曝光, 起到警示作用。

2, 。要加大公示的步伐, 缩短公示周期。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 公务接待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组织公开。其实, 一年度公开一次, 时间上可以再缩短。至少半年一次, 基层单位可以按季度公开, 把公开转为日常化的工作。

3.细化公示内容。控制招待费, 必须透明化, 公开化, 这方面国外早已有先例, 比如芬兰, 上至政府机关下至国有企业, 一起吃饭的有哪些人, 点了什么菜, 花了多少钱, 都要在网上公开其清单, 每位公民都能看得到、查得清。

4.走组织路线、群众路线, 通过支部、工会职代会监督。

5.开展专项审计, 纪检监察跟进。

6.会计监督:查四单齐备, 标准符合, 地点吻合, 时间吻合, 票据吻合, 人数吻合, 权限吻合, 结算吻合, 年度吻合, 预算符合, 真假查伪符合。

2011年, 备受关注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 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下, 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待中, 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然, 公示当时的支出状况, 大都过于粗略和简单。

在日本, 从1994年起, 各地陆续建立了民间行政观察员制度, 民众自发成立“全国公民权利代言人联络会议”, 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检查纳税人的钱到底是怎么用的。他们时常向政府提意见, 要求公开财务。民间强大的监督使得日本公款吃喝的现象很少。

在国内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关注, 如:安徽固镇县曾规定, 招待费报销的程序为:单位的招待费开支, 按月结算, 到监察局审核后, 方可到会计管理局报账。未经监察局审核和突破招待费总额标准的, 会计管理局一律不予报销。武汉市在2006年在全市统一推行公务接待公示制度, 给所有副处以上干部发了一张塑料黄牌, 上面印有“六条”禁令, 要求随身带提醒, 成为“拒请牌”。

要畅通举报渠道, 设立举报专项奖励基金, 鼓励反映线索。江西省于都市就曾对公款吃喝实施有奖举报制度。各层级的检查, 不光要有公开的“通知检查”, 更要多一些临时的“抽查”, 暗查暗访。审计机关, 可以对接待费设立专项审计。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公开消息称:2013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国内公务接待专项整治,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约33%, 接待数量同比下降50%。

公务接待中的吃喝风并非不治之症, 只要做到信息公开, 完善各类监督, 充分发挥群众举报和舆论的作用, 发挥和调动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对公务消费进行监督的积极性。让公众看到公务接待改革并不是纸面上的规定, 而是实实在在的制度。

既要有行政的专业监督, 也要有党内的监督;既要单位内部监督, 也要社会外部监督、舆论监督, 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都实施相应的监督。

(七) 从履职层面问责

将招待费开支是否超预算, 作为领导人年度履职的必备考核内容, 按隶属关系由上级考核部门查账核实, 记入考核档案, 追究责任, 给领导权力戴上“紧箍咒”。

事实证明, 没有问责, 不设高压线, 再好的制度也难奏效。早在2007年, 河南信阳市就出台了以“官帽”处理的地方禁酒令, 吓怕了不少官员, 因此半年时间竟然节省酒水费用高达4300万元。江西贵溪市也曾规定, 招待费实行经济责任制追究制, 各单位行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分管财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招待费超过核定限额的单位, 按超过部分的60%征收扶贫基金, 上缴市财政, 同时, 责任人分别负担10%, 20%。面对这种后果, 单位领导当然会三思而行。2013年, 吉林省洮南市市纪委对全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实行目标管理, 并制订“招待费责任书”, 这些尝试都值得研究和适当借鉴。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开展反“四风”活动以来, 问责已不再单单是印在纸上词汇, 从全国范围来看, 2013年全年, 因为公款大吃大喝, 有1206人被处理, 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

作为领导有接待的审批权, 被问责理所应当。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与他人无干, 接待违规操作、违规报销, 不光要追究领导人的责任, 也要连带追究接待部门责任, 财务部门责任, “板子”都要打, 促使各个环节都真正负起责任, 对“越线”的事敢管、敢碰。

领导是表率, 好的作风需要带动, 要加强作风建设,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总之, 制止奢侈浪费, 治理接待乱象, 是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的重要任务, 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管理好接待管理与报销工作, 必须用行之有效的制度作抓手, 遵守规定不打折, 执行预算不开口、监督问责不放松。

参考文献

[1]李洪军, 李响, 陈燕.谈新形势下的招待费的核算与管理.管理观察, 2011 (8) 下旬刊

篇14:金对西夏使节接待制度研究

关键词:使节;请医药使;请市儒释书使;贸易;赐衣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25-03

公元1125年(金天会三年、西夏元德七年、辽保大五年),随着辽末代皇帝天祚帝在今山西应县被金所俘,辽朝灭亡,一直隔绝的金、西夏政权开始了直接的接触与联系。伴随两政权短暂的对立与斗争,西夏最终承认金的宗主国地位,双方进入长达80年友好交往时期。期间双方交往密切,使节往来频繁,某种意义上讲双方使节是夏、金两国和平交往的开创与见证者。本文主要论述金对西夏使节的接待制度,从西夏使节的组成、类型和金朝的接待过程两方面加以阐述。

一、西夏派往金朝的使节组成、类型

(一)西夏使节的组成

西夏出使金朝的使节是一个团队,《金史》记载“夏国使、副及参议各一,谓之使。都管三。上节、中节各五、下节二十四,谓之三节人从”[1]。外交使、副、参议与三节人从合称为使节,这样算下来共计40人。三节人从之外使节也会带一些“私人”,对此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有明确记载:“他国为使者当带可靠人为随从、行童。倘若带不可靠人,自留彼处而逃跑时,带者徒一年。”[2]“私人”的选择需慎重,若发现使节“私人”不可靠,发生逃跑或者滞留外国的事件时,使节也要负连带责任。

除上述人员组成外,西夏使节所用马匹牲畜也有制度化的规定,西夏律令记载:“当诸家民所属私畜及官之牧场畜等有方便可骑乘者,不许差用一种官马。若附近无私畜及官之牧场畜等……,实无有,则允许捕骑官马。”[3]西夏使节出使过程中尽可能以私畜为畜力,不能随便使用官马,这是由西夏社会现实所决定,西夏建国后不断与辽、宋、金、蒙古等作战,冷兵器时代马匹在战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非军事活动中不得使用军马或官马便理所应当。总之,虽与宋朝出使动辄百人的规模相比较小,但结合西夏整体国力分析,也算比较大的。

(二)西夏使节的类型

据文献记载,西夏派往金的使节主要有奉表、上誓表、贺正旦、贺生辰、贺尊安、谢横赐、谢誓诏、谢封、谢恩、报谢、告哀、慰奠、陈慰、奏告、进奉、请上尊号、贺受尊号、贺迁都等类型,其中见于史料较多并且形成制度与常态化的为贺正旦使、贺生辰使、谢横赐使、告哀使等几种[4]。

贺正旦使是西夏为庆贺金朝新年而派遣的使节[5]。从公元1125年春正月正式开始,持续到西夏灭亡前的1226年。纵观金与西夏80多年的友好发展时期,西夏派遣的贺正使最为持续和稳定。只有在金朝因先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的交接期才会中断。如公元1135年,西夏因金太宗去世而未派遣[6]。公元1150年,因金岐王的弑主自立,西夏使节中道而返[7]。公元1162年,因海陵王去世未派遣[8]。

贺生辰使是西夏为金朝皇帝或皇太后生日而派遣祝贺的使者[9]。贺生辰使无论时间还是使节的官职都比较固定,在派遣时间上,只有在金朝皇帝去世当年不派遣,其他时间基本持续不断。如公元1135年金太宗去世,公元1150金岐王亮弑其主自立,公元1162金海陵王去世,公元1189金世宗去世未有派遣[10]。派遣使节的官职也比较固定,从公元1127年的第一次派遣至1188年使节为武功大夫与宣德郎,从公元1190至1208年使节为武节大夫与宣德郎。

谢横赐使是对横赐使而言,横赐使是金向西夏派遣的赏赐使节,以示友好,谢横赐使便是对金赏赐的回谢[11]。对比双方横赐与谢横赐使可得知这种使节往来很有规律性,从公元1163年,金朝一直持续3年一横赐的规律,前后45年,共16次。这种规律不仅存在于金与西夏,同时也存在于金与高丽之间。从公元1145年开始,除1160年高丽未向金朝派使节之外,高丽每隔3年就会向金朝派遣一次“谢横赐使”,1172年、1183年、1198年这3年虽没有“谢横赐使”的派遣,但派遣了“进方物”作为补充[12]。还有横赐与谢横赐使的往来,基本是一一对应的,金朝作为宗主国首先派遣横赐使,横赐使来后,西夏随即派遣谢横赐使。

奏告使是西夏派往金朝的商议问题或汇报情况的使节[13]。奏告使无固定时间,经常是西夏有事需要与金商榷或请求时便会派遣,如公元1208年,因蒙古的入侵,西夏一年之内向金派遣3次奏告使[14]。因奏告使所要奏告的内容往往是两国存在争议或者急需解决的紧要事情,故西夏在选择使节时尤为重视,使节威望、人品、职位等都需慎重考虑,如担任奏告使的观文殿大学士罗世昌、殿前太尉梁惟忠、翰林学士焦景颜等都是西夏名臣,在西夏史料中都有详细记载[15]。

告哀使是一国派往邻国告诉其本朝皇帝或皇太后崩逝的使节。慰奠使又叫祭奠使,就是一国派往邻国以奠祭其国大行皇帝或皇太后的使者[16]。西夏除告哀使外还会派遣遗留使,公元1193年,西夏仁宗李仁孝崩逝,西夏在十一月向金朝派遣了告哀使,十二月还向金朝派遣了另一种使节“奉遗进礼物”。“奉遗进礼物”又称为“遗留使”,就是把本国已经崩逝的皇帝或者皇太后的遗留物品赠送给有使节往来的邻国,以表示纪念和怀念[17]。

除上述几种较频繁的使节类型外,被学界忽略的请医药使、请市儒释书使也是较为重要的类型。

西夏重视医学和医药,政府有专门负责治疗和制药机构医人院、制药司[18]。出土的西夏文献中有很多医书,如西夏文《治热病要论》《明堂灸经》等,其大多数都是对中原医药著作的翻译,都是一些常见病症,可以说西夏对医学很重视,但其医学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19]。所以当西夏王公大臣患有疑难杂症时,向金求医药在所难免。见于史的有西夏天盛十九年(1167)十二月,遣殿前太尉芭里昌祖、枢密都承旨赵衍如金,为中书相任得敬乞医[20]。西夏天庆七年(1200)春正月,武节大夫连都敦信、宣德郎丁师周如金,贺正旦,附奏为母疾求医,金主遣太医判官时得元及王利贞来诊治,仍以御剂药赐焉[21]。

西夏文化是在党项文化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得以丰富、充实、完善的。西夏统治者深知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翻译中原典籍与著作成为西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西夏大力提倡佛教,在政策上加以保护,佛教始终都是西夏的第一宗教。西夏为更好的吸收借鉴中原文化,更好的促进佛教的发展与传播,大量引进中原典籍与佛教经典。在西夏与宋不通使节的历史条件下,便从金朝求得这些书籍。详见于史的有西夏天盛六年九月,遣使如金谢恩,且请市儒、释书[22]。

西夏使金的请医药使、请市儒释书使虽然频率不高,但使节的往来加速了中原文化对西夏境内的传播,促进了西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从侧面反应出西夏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对研究西夏社会各方面提供了史料依据。

二、金对西夏使节的接待

西夏使节如金,入境时金要遣接伴使迎接,“差接伴使与书表人迓于境”[23]。接伴使先把自己姓名与官衔交于西夏使节查看,西夏使者同样将自己姓名与官衔交于接伴使,然后使、副、都管、上中节人从依次见接伴使。入界后先至京兆行省,再到河南行省,在京兆和河南都要休息一晚。使节将至京城时,金主会派遣一内侍进行慰问,并会象征性给予慰问品,“以油绢复韬三银盒,贮汤药二十六品,逆于近境尉氏县赐之”[24]。夏使长途劳顿,马畜也有生病,金主先让西夏入驻城外的燕宾馆(后改名恩华馆),并令畜医对马畜监护治疗[25]。

夏使到金都城后,先到燕宾馆临时休息整顿,然后金朝派遣馆伴使、副使二员,书表4人,牵拢官30人在路边迎候,一起进入会同馆,称为聚厅。金朝馆伴使与夏使互相呈递名衔(如上接伴使所述),双方三节人从也要以高低次序互相参拜。之后,金馆伴、接伴使、西夏的正副使节,都换公服在大厅就食。“先汤,后酒,再置果肴,最后喝茶。之后馆伴、接伴使辞去。”聚厅仪式结束后,西夏使节才算正式到金朝,开始履行出使任务[26]。

西夏使节在金一般滞留9日,每一日都有不同的活动安排。到达当日,金主会遣使抚问。第二日,金主遣使赐酒果。第三日,使节正式入见。第四日,命押宴官、赐宴官就馆宴。第五日,称贺。第六日,赐分食,并赐酒果礼。第七日,曲宴礼。第八日,奉辞之仪。第九日,聚,送至恩华馆,更衣而行。使节在参加金朝规定的仪式与活动外,还能在会同馆进行两到三天的贸易[27]。

第一日,金主遣使抚问。金主遣抚问使到会同馆,如同之前接伴使、馆伴使,先与夏使互相呈递名衔,然后抚问使宣读金主慰问,夏使鞠躬拜谢。然后于大厅宴饮,依旧先汤,后酒,再置果肴,最后喝茶。饭后夏使要向扶问使跪呈谢表,最后夏使依惯例送扶问使“土物”,给抚问使的“土物”仅为一礼单,真正的实物夏使会在事后遣人送去,对抚问使属下人等则是赠送实物[28]。

第二日,金主遣使赐酒果。金主遣使到会同馆,名为赐酒果,实则包括许多内容。首先双方使节互相呈递名衔,于大厅宴饮。待宴饮结束夏使要对金主派遣的使者进行跪谢,并赠予金主使节“土物”(量与抚问史同),负责押送酒果的军士也有土物相赠。因夏使第二天要入见金主,金使命閤门副使至会同馆教授礼仪。待閤门副使礼仪教授完成,金使回时,夏使把“入见榜子”交予閤门副使,代为转交“礼进司”。最后便是夏使对閤门副使、礼仪教授人等赠送礼物[29]。

第三日,入见。馆伴使、夏使皆公服,三节人等皆“裹带”。馆伴使、夏使骑马至中门外,然后馆伴使与夏使里外换位,至左掖门外百步时,下马步行至左掖门。到左掖门时,需要对夏使及三节人等进行必要检查,使节及三节人等持物者不得入门,所带物品由金牵拢官暂为保管[30]。

正式入见之前要进行“殿上小起居”,即金馆伴使、引伴使代表金主在殿前对夏使及三节人等的接待。“小起居”结束,閤门使进殿奏告,馆伴使入殿,閤门使引夏使入殿,夏正使捧表在前,副使持笏随后。閤门使接表入内,夏使跪奏“弟大夏皇帝致问兄大金皇帝,圣躬万福”。皇帝象征性询问夏国皇帝,夏使再跪奏“弟大夏皇帝圣躬万福”。然后是向金主进献礼物,之后便是夏使对金主的接待与所赐汤药、酒果的感谢。最后金主对西夏使节进行赏赐。“入见“仪式结束后,金馆伴使、押伴使、引伴使和夏使回到会同馆仍要进行一次宴饮[31]。

第四日,押宴官、赐宴官就馆宴。金主派押宴使、赐宴使赐宴于会同馆,依旧互相呈递名衔,夏使先接待赐宴使,后是押宴使,馆宴中押宴使要与夏使及都管、三节人等喝酒致谢。馆宴结束,夏使向押宴使、赐宴使进谢御宴表,最后是夏使对押宴使、赐宴使等赠送礼物。第五日,称贺。和入见仪类似。第六日,赐分食,并赐酒果礼。金主派使者至会同馆为夏使赐食物和酒果等,所赐礼物与第二日赐酒果礼是相同的。待使者走后,夏使会将金主所赐的酒果等分食,会同馆里外门将军、监厨直长、馆都监、监酒食官、承应班祗候、众厨子、馆子、巡护军、馆伴所牵拢官等每人都分到。第七日,曲宴礼。第八日,奉辞之仪。曲宴礼、奉辞之仪与入见仪式相似,曲宴礼首先接待宋使,其次为高丽与西夏使,奉辞之仪则是夏使先行,高丽使与宋使随后[32]。

第九日,聚厅。与夏使第一天来时聚厅礼节一致。待聚厅完,便送至恩华馆,更衣而行。走时金主会派遣送伴使随同。金主会赐予使节银两和绢,以示犒劳,被称为“赐衣”。“凡赐衣,使副各三对,人从衣各二对,使副币帛百四十段,旧又赐貂裘二,无则使者代以银三锭,副代以帛六十匹,后削之。惟生饩则代以绫罗三十九匹、帛六十二匹、布四匹。金带三,金镀银束带三,金涂银闹装鞍辔三,金涂银浑裹书匣、间金涂银装钉黑油诏匣及包书、诏匣复各一。”[33]

西夏使节除完成上述金朝规定的礼仪与活动外,还可以进行必要的贸易活动。金朝允许其在出使路途中与富商买卖,到都城后可以在会同馆进行贸易,“使人入境与富商相易”,“夏使至,或许贸易于市二日”[34]。西夏使节贸易时也有规定,贸易分为公私两种,即为国家进行的“公物”和自己私人物品的贸易,在贸易时候要把公私物品分开买卖,尽量把“公物”卖好价格。“往至他国时,官物当另卖之,所得价及食物当于正副使眼前校验,……以执前宫侍御印子印之”[35],“倘若买卖中官私物相近,不分别卖之,不许以官之好物调换私之劣物”,“若价格有高低而致官亏损,则量其因私获超利几何,以偷盗法判断”[36]。

使节的贸易对金与西夏都有重要意义,但西夏地处边陲,很多生产资料、文化医药等都依赖对外贸易,如確场贸易、使节贸易等。1189年,金世宗感“都亭贸易,获利渐少”,遂停止使臣馆内贸易,西夏“仁孝怒,以兵侵岚、石等州,掠人、畜而还”[37]便不难理解。

通过分析金对西夏使节的接待,我们可以得知使节的交往一定程度上开创并维持了两政权近百年的和平,使饱经战乱之苦的北方人民获得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使北方农牧业地区得到了一个较长的休养生息阶段,与此同时使节往来也加强了两政权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彼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6〕~〔8〕〔10〕〔14〕〔20〕~〔24〕〔26〕~〔34〕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870,1398,1404, 1417,1450,1280,1424,1468,1408,870,871,871,871~878,871,871,872,873,875~878,878, 217.

〔2〕〔3〕〔18〕〔35〕〔36〕史金波.天盛改旧新定律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39,467,372,398, 569.

〔4〕刘建丽.略论西夏与金朝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2005,(3):78-79.

〔5〕〔9〕〔11〕〔13〕〔16〕聂崇岐.宋史丛考[M].中华书局,1980.285,285,285.

〔12〕〔37〕吕士平.金丽使节贸易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23,613.

〔15〕戴锡章.西夏纪[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436.

〔1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208.

〔19〕史金波.中国历史民族古文字文献探幽[M].北京:中华书局,2008.97.

〔25〕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2.

上一篇:整改情况不公开的说明下一篇:春节里发生的有趣的事作文600字